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生活就像遊戲 (第八O三集) 檔名:29-519-0803
心自在,這裡頭最重要的,心要定。什麼是定?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定。先從執著放起,下手。執著裡面,佛告訴我們,你得真幹,頭一個放下身見。放下身見是什麼?無我。無我,我還要替別人工作,沒有我自己的事情,沒有我自己的念頭,我工作是為別人,為續佛慧命,為利益眾生。只要是為正法久住,為眾生得利益的事情,我都去做,沒有一點點為自己,身見就破了。身見破了之後,必須要做到的,實在講這五種見惑是同時得到的,一個得到了,統統都得到。對立的念頭沒有了,邊見,於一切人、一切物再不會有對立,你就做到隨緣妙用。我們常常說,在這個世間,對一切人事物,沒有控制的念頭,沒有佔有的念頭,沒有支配的念頭,你看你多自在!你有這些念頭,你多操心、你多辛苦,操心、辛苦那造業。你不對立、不控制、不佔有、不操心,你不造業了,那真叫消業障。沒有成見,能夠恆順眾生,別人說什麼,很好,不好的也很好。那不好的,他將來看到,他吃虧上當!吃虧上當他在學習,他在那裡吸取經驗、吸取教訓,有什麼不好?好事!他要不吃吃虧,他從哪裡學得到?所以,菩薩也常常看到人造作罪業受苦報,不去勸導他,他必須要通過這個教訓,他自己覺悟。反而在享福的時候,順境裡面,要提醒,避免他造業。迷得很深,造極重罪業的時候,佛有的時候看著笑笑,不會說話的。這是大慈大悲,善巧方便,慢慢等他覺悟、等他回頭,你再去教他不遲。
所以首先心要定,不被外面境界所轉,我們這部經上修行的標準,就是說了三樁事情,清淨、平等、覺,清淨是阿羅漢,平等是菩薩,覺是佛。我們修學的目標,念佛、持咒、持戒那都是手段,目標是什麼?目標是清淨心。我們修行是不是真有功夫、真得力,那就是我們的心一年比一年清淨,一月比一月清淨,功夫真得力了。自己曉得一個月比一個月有進步,真正放得下。一切放下,心裡沒有所求的了,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佛菩薩要我們做什麼事情,結果做事情需要花錢的,我們也沒有錢的,我們也不會到人家那兒去化緣,自然就有人送來。那就說明什麼?這個事情佛菩薩是一定要叫你做了,有人送錢來;沒人送錢好,這個事情可以不必做,不必操心。所以永遠是隨緣不攀緣,這就對了。「遊戲神通,而無障礙」,遊戲神通是形容你的日常生活是在做遊戲,通達無礙。心自在。
節錄自:02-039-0151淨土大經解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