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學習古大德的謙卑 (第二一七集) 檔名:29-519-0217
再接著看下面這段,「又此土修行難,退緣多故」。處處障礙,這個障礙是什麼?就是幫助你退轉的,也就是許許多多的誘惑,你要是禁不起誘惑你就退轉。誰在誘惑你?魔在誘惑你。冤親債主都是魔,你在這個世間生生世世虧欠他們太多,他們迷惑顛倒,他們要報復,他們要索取;欠命的要還他命,欠債要還錢,沒還,他心不甘情不願,總是要找你麻煩,何況後面還有大魔王做他們的依靠。我們也是迷得太深、迷得太重,諸佛菩薩想幫忙幫不上,不是佛菩薩不幫你,幫不上。怎麼幫不上?不相信,不聽話,受不了誘惑,好了,就退轉了。「故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也」,為什麼?退轉了,道理在此地。今天這個世間,你六根所接觸的,你細心去觀察一下,哪一樣不是名聞利養的誘惑、不是財色名食睡的誘惑?你能夠受得了,能夠禁得起考驗嗎?所以退轉的人很多,這是正常現象。真正能不退轉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行,善根深厚,這種人不退轉;另外一種人就是經教的薰習,雖然宿世善根不厚,但是他這一生的緣殊勝,一天都不離開經教。這種薰習也要有基礎,基礎是什麼?基礎就是根柢好,四個根真紮下去,行願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真幹!有這個基礎,天天不離開經教,自行就是化他,化他就是自行。
經教的學習一定要遵守老規矩、老辦法,中國自古至今還沒有看到一個離開老辦法成就的,沒看到。老辦法是阿難尊者留下來的,阿難尊者結集經藏,他上台去講經他怎麼講?複講,沒有自己的意思。講台上加上自己的意思,錯了,為什麼?自己的意思從哪來的?從心意識來的。佛他老人家當年在世的時候,經教,他講的東西從哪裡來的?自性流露出來的。你沒有能轉識成智,你是從阿賴耶識裡頭流露出來的。自性流露是真心的流露,阿賴耶流露是妄心的流露,用妄心你怎麼能成就?所以,佛家世世代代講經都守著這個老規矩,自性流露。我們沒有見性,怎麼辦?沒見性,照老祖宗的方式來講,別摻雜自己意思在裡頭,那就是複小座,都是這樣成的,就是在近代都不例外。
我記得我是一九七七年,第一次接受香港同修的邀請,聖懷法師(去年往生的),邀請我到香港講《楞嚴經》。我在香港遇到演培法師,演培法師那個時候是大法師,出了名的,香港的四眾同修租了一輛巴士,帶他到香港參觀旅遊,正好我在香港講經,也就邀了我。我跟演公也很熟,演公就跟我談到佛學院,他說佛學院出不了人才,他就指著我,他說你今天在這裡講經,你也不是佛學院出身的。沒錯,我們都是講小座出身的。我們在台中,李老師開了個經學班,招了二十多個同學教講經,怎麼講法?講小座。那時候相當艱難,沒有錄音、錄像,這些設備都沒有,靠什麼?靠筆記。筆記,誰有能力把老師講的東西全部記下來?沒有這個能力,那就同學互相幫忙,老師講這部經,教你們講,你們同學每個人都記筆記。但是他的方法,一次教兩個人,這兩個人坐在老師對面,等於說其他的人都是旁聽,教這兩個人。這兩個人學了之後,下個星期他上台講給大家聽,不能有自己的意見。他記不下來,同學幫忙,每個同學所記的統統交給他,他拿回去之後再去整理,把它寫成一篇完整的講稿。這個講稿寫成之後,要在班上講一遍,老師也來聽。講一遍當中有修正、有補充,然後他再寫第二遍講稿,第二遍講稿還是要上台給同學們做一次複講,大家肯定了、可以了,第三次上台對信徒們講。一個星期講一次,一個小時,要費一個星期的時間。
這個方法很笨拙,但是非常有效。一個小時的講稿要寫八千字,每個星期要寫八千字的講稿。實際上他不到兩個小時,他是一個半小時,一個半小時,一個講普通話,一個講閩南話,好像是翻譯,其實是同樣一個講稿,兩個人上台講,實際上講經的時間是四十五分鐘,八千字的講稿。很不容易,苦學出來的。學講經,大概一部經,老師規定至少不能少過三次,至多不能多過十次;十次就是兩個月,一個星期一次,三次就是三個星期。真有效果!學習講經那個時候,確實像李老師所說的,吃飯不知道什麼味道,睡覺睡不好,這一個月、一個多月的時間,全心全力都在經上,這叫苦學。
所以講經基本的條件,第一個,理解力要強、記憶力要強,沒有這兩個條件,沒有法子講經。聽經的學生很多,講經是從聽經學生裡面選拔出來的,他有這兩個條件,聽經能夠理解、能夠記得,沒有這兩個條件就沒有辦法學講經。我參加這個班,在這個班裡面學習非常有受用。我還沒有輪到老師教我講經,也就是我還沒有資格坐在老師對面,那是要上台講的,我是在後座,在後面旁聽的。我的便宜剛剛好就是這兩樣長處,我理解、我記憶力很強,我聽老師一個小時的講演,要我上台去複講,我至少可以能講到五十五分鐘,我有這個能力。所以,我們班上那些同學,我對他們的幫助就很大,他們漏掉、忘掉的時候都來找我。我多次告訴過同學,我學講經的時候就是一個月一部經,我在台中住十五個月,一年三個月,我學了十三部經,這十三部經我都能講,我在旁聽聽會的。因為老師教學這個順序他是按先後,我是最後加入那個班的,所以我的排名排在最後,沒有輪到我,我就離開了,那時候出家緣成熟了。所以一出家我就教佛學院,我學了十三部經,能講十三部經,就教佛學院。複講很辛苦,非常受用,不從這個方法學,在佛門叫科班出身,就是完全依照規矩學的,不依照規矩學的非常困難,講老師的東西,講別人的東西。
所以我這次第十一遍講《無量壽經》,我採取講老師的東西,沒有自己的東西,演義。經,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夏老是什麼人?黃念祖老居士知道,沒說,不說好。都是佛菩薩再來的,不是再來人,這個事情做不出來的。你看宋朝王龍舒做過,清朝魏默深做過,彭際清也嘗試做過,都不圓滿,都有缺陷。到這是第三次,夏老重新來會集,費了多少時間?十年。不容易!這是給我們做示範,給我們做榜樣,謙卑、虛心。黃念老稟承老師的囑咐,給這個經做個註解。黃念祖老居士親自聽夏老講《無量壽經》,蒐集經論、古大德的註疏、論述總共一百九十三種,引證的。這是菩薩再來,不是凡夫,他們出現在這個世間,唯一的使命就是完成這個工作,這部經解要普度末法以後九千年的眾生同歸極樂,這個緣多殊勝。我在台中住了十年,親近李老師,這個緣也是無比的稀有,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部經解。我遇到,還沒有遇到黃念祖老居士這個註解,我遇到的是李老師的眉註,我用他的眉註講了三、四遍才遇到黃老居士,遇到這個註解的本子。這次完全講註解,遵從古大德所說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沒有自己的東西,經是佛說的,解是菩薩說的。學習古大德的謙卑、恭敬,那我們的修行道就容易了,就不是難行道。
節錄自:02-039-0031淨土大經解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