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別人毀謗你,你怨恨他,將來的果是冤冤相報  (第一一六六集)  檔名:29-519-1166

  「此三忍成就,故曰忍力成就。」一個安苦,安貧樂道;第二個能夠忍受一切人的批評,特別是惡意的都能忍受。不但不計較,而且還有感恩的心,這個難,真正有感恩的心才得到受用。為什麼沒有感恩的心?你沒有得受用。得受用,聽到別人批評,認真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如果他批評得對,我真有這過失,我從今就改掉,感恩他,他提醒我;沒有,更要感恩他,他出這個考題,我通過了。通過這個考試,自己提升了,你能不感恩他嗎?他要是有惡行惡念,他造業,他造業幫助我提升。不但我感恩他,我還有行動,把自己修學功德迴向給他,幫助他減輕苦報,這應該的,禮尚往來。你沒有真實智慧,你看不到這一層,那別人毀謗你,你怨恨他,這一怨恨可麻煩了。怨恨什麼?將來的果是冤冤相報,冤冤相報就沒完沒了,苦不堪言,雙方都痛苦。所以這種現象現前,立刻就化解掉,沒有了。學佛學這麼多年,這是小本事、小聰明一定要有;這種小本領都沒有,那我們佛就白學了。菩薩,大乘經裡面常常稱菩薩為「仁者」,仁慈,仁慈的人,菩薩都是仁慈的人,仁者無敵這是菩薩。菩薩永遠不會跟人事物對立,為什麼?邊見破了,邊見是對立,二邊。

  前面跟諸位說過,菩薩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這菩薩,最起碼的菩薩。你還有這麼多對立,你是凡夫,你連菩薩的邊都沒沾上。身見、邊見、成見都放下,這個人是真菩薩,雖然是個小小菩薩,他不是凡夫。真是這樣修成,念佛求生淨土,恭喜你,你到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不是凡聖同居土。諸位要記住,《金剛經》上四相破了,你不執著,四相不執著你就是方便土的菩薩;四相沒破是凡聖同居土。所以這叫「忍力成就」,忍辱有力了起作用。聽到稱心如意的事情,歡喜;聽到別人羞辱、毀謗你,你會生氣,你是凡夫,念佛往生是生凡聖同居土。生凡聖同居土往生的時候,這些煩惱習氣要用佛號伏住才管用;如果臨終最後一念伏不住,那就又搞輪迴去了。能不能往生在最後一念,我們想想,我們能有把握在最後一念能伏得住嗎?現前伏不住,最後一念是沒把握的,那真得碰運氣了。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曉得,現前要學到能伏得住,能受得了。布施是放下,放下是積功累德;忍辱是保持,你這功德能不能保持全靠忍辱波羅蜜。如果沒有忍辱波羅蜜,修積的功德不能保持,佛法裡面所謂「火燒功德林」,那個火是瞋恚之火,這個火一冒出來,清淨心沒有了,平等心沒有了,正覺沒有了,回歸到六道,沒有上升。

  

  節錄自:02-039-0288淨土大經解演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