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沒有人能夠避免生老病死 (第六六二集) 檔名:29-519-0662
這就講到生老病死苦,沒有人能夠避免的。除這個之外,有「怨憎會苦」。人事環境裡面,你所遇到的冤家對頭,都看不順眼的,不想見他,天天要見面,你說麻不麻煩?學校念書,很不喜歡的同學,老師偏偏排他坐在一起,坐在一張桌子,怨憎會。喜歡的人跟事常常別離,叫「愛別離」,喜歡的不能在一起。第三種叫「求不得」,我們心裡想求的,欲望想的,做不到,求不得苦。這三大類,這是現前的每一個人都沒有辦法避免。最後一個叫「五陰熾盛苦」,這不是外面的,這是內心,五陰是我們自己色受想行識,用現在的話說,我們的肉體跟我們的精神,受什麼苦?煩惱、憂慮、牽掛,這個東西,熾盛是像火燒得很猛烈一樣,你的樂從哪裡來?所以這叫苦苦,佛法裡面講八苦交煎,就是講的苦苦。
第二種叫「壞苦」。佛法把這三種苦配做三界,欲界這三種苦統統都有,苦苦、壞苦、行苦統統有。如果你得到禪定,得到禪定你會生色界天,色界天裡面沒有苦苦,前面講的這八種苦他沒有。有欲,這八種苦就都有,沒有欲,這八種苦就沒有,欲界比我們高。生到欲界天,他不是投胎,他是化生,所以沒有親情這個苦惱,沒有親情,化生,他變化的。色界有四禪十八層天,他沒有財色名食睡,沒有這個東西,所以色界天人沒有睡眠,他的精神永遠是飽滿的,他不會疲倦。這個天好,欲界天不行,欲界天還是有欲望,但是它有六層天,愈往上去欲望愈淡薄。四王天跟我們人間幾乎沒有什麼差別,比我們淡一點,淡不多。忉利天跟我們差距就有很大,在我們看起來,他的欲望就很少,心也慢慢清淨,愈往上面去愈淡薄。但是他有壞苦,什麼叫壞苦?他有壽命,壽命到了他還是要死。壽命很長,很長也有到的一天,壽命到了他還要死,到死的時候他的苦才現前,他苦惱現前。一個人到死的時候感到有苦惱不是好事情,為什麼?他會向下墮落。臨終的時候心地清淨,沒有苦樂的感受,他會往上提升,他向上升,他不會墮落,這就是修持的功夫。如果色界天人禪定功深,他不斷向上升,色界十八層天,逐漸向上提升,那是好事情。如果他壽命到了的時候,他對於他所居住的環境、生活的環境還是有留戀的話,麻煩就大了,他就墮落,他到下面去受生了,他就不能往上去,這是他有壞苦。第三種「行苦」,遷流的意思。所以色界有這兩種苦。遷流是什麼?他不能夠停住,行就是停不住。
到無色界天,壞苦就沒有了,無色界他沒有身體。色界是有色、沒有欲。無色界連身體都沒有,他不要身體,六道都是凡夫,我們可以稱他們叫高級凡夫,高級凡夫不要身體。這個觀念在中國古時候,二千五百多年,老子講過,你看《道德經》上,老子說過這句話,「吾有大患,為吾有身」。他說我有很大的憂患,這憂患是什麼?我有個身體,沒有身體多好。老子這個觀念是無色界的觀念,沒有身體多好,有身體多麻煩。色界天還有身體,所以他還要有居住的房子,無色界天身體都沒有,房子也沒用了,他不要了。無色界,用我們世俗人講的話,靈界,靈魂居住的地方,他沒有任何物質這種現象;換句話說,它只有精神現象,沒有物質現象。物質會變壞,精神永遠不變。他還有什麼苦?他也有壽命,他的壽命是他的定功。最高的境界叫非想非非想處天,無色界有四層,最高的這一層,非想非非想處天,他的定功八萬大劫。一個大劫是我們這個星系,這個太陽系成住壞空一次;換句話說,這個太陽系壞掉之後,慢慢的又會還原,又有成住壞空。八萬次,你說這個壽命多長!可是還有到了的一天,到那個時候他的定功失掉,失掉他就生煩惱了。為什麼?他本來以為自己成佛了,以為自己這是永恆的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叫大涅槃,以為自己證得大涅槃,其實是誤會,沒有真正證得。定功失掉就是他壽命到了,在這個時候他會很煩惱,我證得大涅槃,怎麼會還有生死?於是對於這些聖賢教誨他開始懷疑、開始毀謗:這些大聖大賢騙了我,我到這個境界,怎麼跟他講的不一樣?這樣一懷疑、一毀謗,這個罪就很重,他不知道他自己錯,他還要毀謗聖賢。中國人說爬得高、摔得重,他從最頂上會掉到最下面,阿鼻地獄,毀謗聖賢的罪是墮阿鼻地獄。換句話說,非想非非想處的天人,八萬大劫到了,沒有不墮地獄的。
這給我們深沉的省思,我們學道要搞清楚,能不能發心去生天道?不能,生天道是錯誤的選擇。為什麼?它不究竟。雖然天人的福報比我們大,壽命比我們長,如果我們去看水裡面的蜉蝣,牠從生到死只有幾個小時,我們人能夠活幾十年,那不也等於我們是天人看牠一樣嗎?牠壽命那麼短。確實如此,不要說是無色界天,我們講欲界天都不得了,欲界天的忉利天,這不算高,第二層,忉利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百年。假如我們人能活一百歲,忉利天人看到,你看早晨生的,晚上就死了,忉利天人看人間。夜摩天一天是人間兩百年。兜率天,現在彌勒菩薩住的那個地方,他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如果我們用二十四小時來看,兜率天人看到我們人間活一百歲,幾個鐘點?六個鐘點。你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對於生天的興趣就沒有了,不幹這個事情。有生天的這種功德、這種修為,把它用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問題,為什麼不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才真的解決問題了。那個地方是真的永生,無量壽!真的,不是假的無量壽,真的無量壽。回歸自性,真的永遠沒有生滅。
這部經它裡面講的理論方法,都是引導我們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證得真正的大般涅槃。而不是像非想天人,把他那個境界誤認為是涅槃,他錯了,錯了不認錯,怪佛菩薩,這罪就重了;錯了真正認錯,他還不至於墮地獄,墮是肯定往下墮,因為他上面沒有了,他的福享盡了,就是他修的定時間到了,定功失掉,肯定往下墮,不至於墮阿鼻地獄,一般墮是可以墮落到人間,慢慢再修。從這個地方我們要想到,人謙虛之德重要,知過要懺悔,不能執著,這個很重要。諸佛菩薩是修行證果的過來人,他們不會欺騙我們,他們沒有理由欺騙我們。為什麼?證得這個境界知道,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跟自己什麼關係?一體。自己怎麼會騙自己?哪有這種道理?這個講到一體,也就是說佛教裡面講的倫理觀,倫理是講關係,真正講到究竟圓滿。我們中國老祖宗講倫理只講到人,講到「凡是人,皆須愛」,都沒有講動物,所以這個倫理是好,但是不圓滿。佛法倫理講得圓滿,講到最後告訴我們,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連山河大地、樹木花草,跟自己是一體,一個法身。這個倫理是講到了家,講到究竟圓滿,道德講到究竟圓滿、因果講到究竟圓滿,這才知道佛法的殊勝、知道佛法的微妙,稀有難逢!所以,「行者,遷流之義。由一切之遷流無常,而生苦惱者」,這是無色界天天人的苦惱。
節錄自:02-039-0109淨土大經解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