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真心無處不在  (第三九三集)  檔名:29-519-0393

  真心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你沒有辦法離開真心,離開真心什麼都沒有了,連虛空都是真心變現的。所以真心在哪裡?真心就在眼前。因為它連空都不是,不能叫它作空,我們六根都緣不到,在面前,眼看不見,耳也聽不到,手也摸不到,心裡也想不到,它在,它要不在的話,什麼都沒有了,它在。佛法稱它叫自性,也稱它作真心,也稱它為法性,名詞很多,也稱為第一義。釋迦牟尼佛對這樁事情說了幾十種名詞,為什麼說這麼多?這是教學的善巧,教你什麼?不要執著名字,你執著名字就錯了,完全錯了,它沒有名字。像老子《道德經》上所講的,「名可名,非常名」,不得已給它假立一個名詞,根本它就沒有名詞,你說它是什麼名詞就錯了,它沒有名詞。所以,馬鳴菩薩教我們聽經學教不要執著名字相,所有的名詞術語都是假設的,為了教學方便,你要從名去體會它的意思,那就對了。不要執著名詞,名詞是假的,執著名詞你就見不到真性,佛說法的真實義你永遠不能夠體會;要離名字相你才能體會到真實義,佛在講什麼。

  

  惠能大師見性了,向老師提出報告,這個是必須要的,你見性了,性是什麼樣子,你說來我聽聽。能不能說得出來?說不出來。說不出來,他形容出來了,他說「何期自性」,何期自性這句話用現在話來說,沒有想到自性,「本自清淨」。第一個現象,它是清淨的,它從來沒有染污過,過去沒有染污過,現在也沒有染污過,決定不會染污的,這告訴你頭一個。第二個它沒有生滅,「本不生滅」,它沒有生滅,它是永恆的,它是存在的。存在,我們看不到、摸不到,也沒辦法想像。第三句話說「本自具足」,它什麼都沒有,也可以說它什麼都有,它一樣都不缺,但是它沒有現前,這個很不好懂。它有緣它就能現,什麼是它的緣?一念不覺那就是緣,一念不覺在佛法裡名詞也很多,通常我們常常看到的叫「無始無明」。無始這兩個字的意思不要想得太玄,想玄了你想錯了。什麼意思?沒有開始,也就是說沒有原因,沒有開始,一念妄動。這個很玄,非常非常難懂。你怎麼會動了這個念頭?這個念頭是無意的,實在講,有意無意都說不上,無意對面還有個有意。它什麼也說不上,但是它動了,就是極其微細的一個波動現象。

  

  這個現象一動,從體起用,就是從自性,自性是本體,你看它本來具足,現了什麼相?現了阿賴耶的相。阿賴耶叫妄心,自性叫真心,真心裡面出來個妄心。宇宙是誰變出來的?妄心變出來的,妄心怎麼變?妄心得有體,如果這個體裡面要真的什麼都沒有的話,妄心怎麼變得出來?所以這個體裡面什麼都有,樣樣不缺,只要這一動,它就現形了。佛在經典裡面常常用水做比喻,把自性比作水,水平的時候。那一動是什麼?一動就是波,就起了個波,波的現象就起來,那是個妄心,波還是水,還是自性。有這個波起來,這個波就「能生萬法」,雖然生萬法,自性還是如如不動,自性沒動過,能大師講「本無動搖」。

  

  由此可知,這個波動的現象,無始無明的波動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你的真心從來沒動過,這一動,產生了個妄心,這個妄心就是今天量子力學裡面所看到能量的現象、信息的現象、物質現象,這三樣東西出來了。在大乘法裡面叫阿賴耶的三細相,這三細相出來的時候那是一念。彌勒菩薩告訴我們,講得很好、講得很清楚,這一念的時間很短,不長,短到什麼程度我們沒有法子體會。彌勒菩薩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他說「舉手彈指之間」,這一彈指,一彈指有多少個念頭?三百二十兆個念頭。換句話說,一念的時間是一彈指的三百二十兆分之一。這不是秒,我們一秒鐘我能彈四次,大概還有比我彈得更快的,我相信可以彈五次。如果彈五次,一秒鐘有多少個念頭?一千六百兆,一念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無法想像,它太快了。所以佛法講這樁事情說「不生不滅」。諸位要知道,如果沒有這種現象,講不生不滅不是廢話嗎?它真有生滅。為什麼說它不生不滅?你說它滅,它又生了,你說它生,它又滅了,可以說生滅同時。

  

  但是要知道,這個念頭裡頭就具足三細相,就是阿賴耶的三細相,它有業相,就是波動,從波動裡面它就有物質現象、有精神現象。「念念成形,形皆有識」,識就是受想行識,精神現象,所以物質跟精神是同時發生的。阿賴耶就是我們自己,是我們自己的本人,我們稱它叫本識,是我們的本人。迷的時候,中國人叫靈魂,這個東西,我們身有生滅,它沒有生滅,識沒有生滅。在佛經裡面,上面加個「神」字,叫神識,那是我們自己。阿賴耶範圍很大,現在我們從十玄裡面知道了,因為它相容相即,它跟整個法界是一體,真的就像網一樣,它是在一起的。所以真的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曉得,我們的念頭,念頭就是信息,無論是有意無意,跟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的現象都互通信息,通的。好像電網一樣,你一觸全都動了,牽一髮而動全身。

  

  節錄自:02-039-0059淨土大經解演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