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妄念不能起,妄言不可以說 (第六六八集) 檔名:29-519-0668
「相應」,就是「契合」的意思,在佛法裡面,大乘佛法裡面講,沒有不相應的。「如三密相應與境智相應」,境是外面環境,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環境;智,現在我們講精神的環境。三密是修行的功夫。三是什麼?指身口意,身要禮敬,對一切眾生知道禮敬;口業,讚歎;意裡面,就是心裡恭敬,心有誠敬,真誠的恭敬,表現在外面有禮,有禮貌。對人如是,對事亦如是,對天地萬物也如是,這是什麼?這是我們自性的性德。佛菩薩他們做到了,他們的境界我們無法想到,是大乘教裡面講的自性不可思議。見性,也就是自性沒有大小,自性沒有先後,自性沒有遠近,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自性在清淨寂滅當中,這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大般涅槃的境界,活活潑潑,它不是死的。雖然自性裡面什麼都沒有,它什麼都能現,所以能現,不能說它無;所現的這些現象,幻相,你不能說它有,為什麼?它生滅相,生滅速度之快,我們肉眼看不出來。
今天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他所講的跟佛經上所講的是一樣的。速度之快,我們沒法子想像,太快了。佛經上講一彈指,彌勒菩薩跟世尊的對話,一彈指有多少念頭?那一念就是一個生滅,「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做單位,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你看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念頭。如果我們彈得快,我相信有人比我彈得更快,一秒鐘能彈五次,如果彈五次,三百二十兆乘五,一秒鐘有多少次?一千六百兆,我們怎麼能想像?所以這個相是真的嗎?不是真的。我們所看的這些現象,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這什麼玩意?原來就是這些念頭累積連續產生的幻相。這幻相太多,每個相不一樣,太多是它頻率不一樣。頻率慢的就變成固體,我們講物質現象,物質現象非常堅硬的,像金剛寶石這一類的,它頻率慢;稍微快一點,那個物質就比較鬆散,還是物質現象,沒那麼堅硬;再快一點,那就變成植物、變成我們肉體;最快的,現在我們科學裡用的電磁波,這是速度快的。所以頻率不一樣,這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的。
我們知道三密相應與境智相應,那麼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自然然就小心謹慎。妄念不能起,妄言不可以說,邪惡之事決定不能做,起心動念一定與性德相應,為什麼?性德是盡善盡美的,我們中國老祖宗所說的「本性本善」,那是自性,那是性德;相反的,它不是自性,那是錯誤的。今天地球會變這個樣子,什麼原因?居住在地球上這些人,大多數的人違背了性德,他的三業跟境智不相應,所以才會變成三途六道,他變成這個樣子。他不生變化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不生變化,也就是三密跟境智完全相應。我們中國人講「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那跟性德完全相應,那什麼世界?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就是《無量壽經》上介紹的極樂世界,《華嚴經》介紹的毘盧遮那佛的華藏世界,那是完全相應。
由此可知,我們今天生在這個環境裡頭,這環境不好,不可以怨天尤人,為什麼?我們自己心行不善變現出這個境界。也許有人說,我的心行很善,為什麼要跟這些人在一起?這是我們跟他有共業,也就是說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人、萬事萬物跟我有緣。他們造作不善,我造作善法,這個善跟不善融合起來,善的變成不善,不善的那個度數減輕、緩和了。這什麼意思?行善的人幫助不善消罪業,不就這麼回事情嗎?是不是好事?是好事。我們會不會受到害處?沒有,決定沒有受到一絲毫的害處。這一個意外災難,我們也死了,有沒有受害?沒有,死了到極樂世界去,死了生諸佛淨土,或者死了到天道去,好事,不是壞事。造不善罪業的人,他也在這裡死了,他死了到三途,為什麼?去消他的罪業,好事,不是壞事。行善的人也是好事,到天上享福去了,到諸佛淨土去了,沒有一樣不是好事。你真的要是覺悟看透了,這個世間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在這個世間心平氣和。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法,成就自己,幫助眾生,這叫真的覺悟了。
節錄自:02-039-0111淨土大經解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