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四十九集)  1989/1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49

  《疏》文裡面的經題我們已經介紹過了;我想《鈔》裡面這一段就不必再講了。我們看一百六十五面,第三卷。第三卷是「廣釋歸敬請加」。古德無論是講經,或者是造論,造論就是給佛經做一個註解,這個註解有兩種:一種叫釋經論,就是依照經文,一句一句的來解釋,像我們這個《疏鈔》,就是屬於解釋經文的,叫釋經論;另外一種叫宗經論。宗經論是不依照經文一句一句來解釋,而是發明全經重要的義趣。像佛經裡面,著名的《瑜伽師地論》、《大乘起信論》,這一類都是屬於宗經論,它不是解釋一部經的。像《大智度論》,它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註解;我們這個《華嚴經疏鈔》,也都是屬於釋經論,有這兩種。

  在造論或者講經之前,一定要求三寶加持。佛法,縱然是有修、有證的人,也很難完全明瞭如來真實義。所以一定要求佛加持,希望所講出來的意思,跟佛的意思能夠相契、能夠相應。也就是告訴大眾,不是自己有能力來講解,不是自己有能力來作註疏,那這也是謙虛。這個地方,這一段是不能少的。我們看疏文:

  【稽首皈依真法界。光明遍照諸如來。普賢文殊海會尊。願得冥資贊玄妙。】

  這一段的科判在第九面,上一欄的第一行。這是第二大段,第二大科,「歸敬請加」,求佛的加持。這兩段裡面,前面三句是歸敬三寶,佛、法、僧三寶。這一首偈子一共四句,末後一句是「請加」,願得。三寶裡面,底下有兩段,那是在《鈔》裡面,我們就看到「能歸三業」,所歸的三寶。這個三寶就是佛、法、僧。佛法僧,沒有按佛法僧的次序,先是法寶,再是佛寶、僧寶,三寶具足。我們可以現在來看註解、看鈔,翻過來一百六十五面倒數第三行。

  【第二。】

  這是第二大科。

  【歸敬請加。於中分二。初三句是歸敬。後一句請加。】

  這一共是四句偈。

  【初中又二。初有四字。是能歸三業。稽首歸依。】

  就是『稽首歸依』這四個字是能歸。後面這兩句半:

  【後有一十七字。即所歸三寶。真法界下。今初」。】

  前面把這個,雖然是四句,四句裡頭段落清清楚楚交代出來之後,底下我們就要來研究。

  【稽首歸依者。】

  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頂禮,五體投地,在禮節裡面這是最敬禮,最恭敬的禮。雖然現代的時代跟古時候不相同,敬意是一樣的,但是在形式上,古今有很大的差別。譬如從前在帝王時代,一般老百姓、臣子,見到帝王行最敬禮,是三跪九叩首,這是最敬禮。三跪九叩首的禮,比我們佛門的禮要麻煩。我們佛門只三拜,三跪三拜,比世間的禮簡單。現在最敬禮是三鞠躬,這就是形式上不相同。但是佛門依然保持著古禮,為什麼不改一改?實在講是可以改的。佛教到中國來,可以說自古至今改的地方很多,可以改。但是這個最敬禮,還是不改的好,原因在什麼地方?因為它是一種修行的方法。如果我們行三鞠躬,這『稽首』的禮是達到了,可是修行的目的達不到。所以佛門禮敬裡面,是一種非常好的修行方法,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我們現代的人,就是連很小的小朋友,都知道健身,身體要強壯,身體要健康。佛門裡面健身,用什麼方法?就是用禮拜。而且禮拜是真正可以能達到健身的目標。世間許多健身運動未必能達到,佛法修這個禮拜是真正可以達到,你只要懂得這個原理,依照這個方法去做,它是非常圓滿、高級的養生之術。禮拜要恭敬,以至誠恭敬心,至誠恭敬心就是清淨心,一念不生,心清淨,這是養心。身體就像一部機器一樣,這個機器是要運作的,是要動的,它要不動就壞掉了。

  我搬到此地來,簡居士送了我一個小電視,我常常不在家,出國。這個電視放在這裡沒有人動,沒有人動就故障了,一打開,畫面就會亂跳。什麼原因?他們說,你這是很久沒有用了。不管是什麼機器,只要很久不用就會生故障。身體也是個機器,身體要常常不動,什麼毛病都來了。現在人富裕了,心天天在動,想東想西,心在動,不應該動的,他偏偏動;身,需要動,他很安逸的不動,他恰恰相反,這個身體怎麼會好?所以生病了,是心也病了,身心兩個都病了。所以佛法教我們身心健康,心要清淨,身要動作,所以古人有專門修禮拜這個科目的,一天拜三千拜。不是專修這個科目的,一天至少能拜一百拜,很好,這個運動量就夠了。

  所以拜佛,一方面是對三寶至誠恭敬,同時又收到養心、養身的目的。特別是在現代這個社會,大家勞動的機會愈來愈少,因此五體投地的最敬禮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大家早晨能拜五十拜,晚上拜五十拜,很好,對於你的身體健康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是我們理解就曉得,這個儀式還是應該要保存,不要廢棄,不要把它改成三鞠躬,有它的道理存在。底下講:

  【稽者。屈也。至也。首者。頭也。】

  就是五體投地,敬禮。

  【皈者。向順之義。依者。憑託之意。】

  也就是『依』是依靠,『皈』是回頭,我們這樣說,大家就更容易理解。皈是回頭,依是依靠。三寶,淺而言之,是覺、正、淨。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法是正的意思,正知正見;僧是清淨的意思,是和睦的意思。因為僧團是依靠六和敬,要修這六條戒,六和。這個皈,就是從迷惑回過頭來,依自性覺,這叫皈依佛;從錯誤的想法、看法回過頭來,依正確的想法、看法,我們現在所謂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那就是皈依法;從染污回過頭來,依清淨心,這叫皈依僧。這是大乘佛法裡面一般的說法,本經說的比我們通常講的要詳細很多。我們看這個文:

  【疏主欲擬製述。先起三業。虔恭敬仰。屈己頭頂以至於地。心冥佛境。口誦詞句。剖析心誠。乞求加護也。】

  這個意思剛才跟諸位說明過了。在從前講經、作註都要先求三寶加持。『疏主』,就是作這一本疏的人,清涼大師。拿現在來說,就是這本書的著作人,疏主。他想寫這本書,做這個註解,先求三寶加持,『三業』恭敬,這就是五體投地。這是外面的儀態,外面的禮節,形式上的禮節;最重要的是內心的相應,『心冥佛境』。佛跟我們凡夫不一樣的,就是佛沒有妄念。有了妄念,就叫凡夫;沒有妄念,就叫佛菩薩,佛菩薩跟眾生差別就在此地。如果我們自己把一切妄念放下,心地恢復到清淨,我們的心跟佛心就沒有差別,所以說是心冥佛境。唯有這個心與佛心相同,佛的真實義我們才能夠發明,才能夠體會得到。所以要想懂得佛經的意義,靠研究沒有用處的,什麼收集很多參考資料也沒有用處的。你把古今中外幾十種的《大藏經》念遍了,還是沒有用處的,你不會懂得如來真實義的。

  這個如來真實義到哪裡求?不能向外求,向自己內心裡面求。內心裡面求,有求必應,為什麼?六祖說得很明白,「何期自性,本來具足」,哪還有求不到的?我們自己心裡頭本來具足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之法,我們自心統統具足,一條都不缺少。只要你能夠恢復自性,十方如來在那裡點一點,我們就通了。為什麼?我們有,他說這個樣,原來我也有。我從心性裡拿出來,跟佛心性流露出來的,無二無別,就是這麼一樁事情。所以佛法不能向外求,向外求就錯了,這心外求法,那叫外道,這是回頭可貴。所以心冥佛境,『口誦詞句』,口裡面念三皈,念這求加持的偈子,心與口一樣要相應。『剖析心誠』,以真誠心求佛『加護』,加持護佑,使這個註解寫出來不違背佛的意思,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這是把他為什麼在這個經註解之前,求三寶加持的意義說出來。下面再設問答,深入的去探討。

  【問。何故最初歸敬三寶。】

  這裡就講得詳細。唯有大經分量大,文字多,就說得詳細,所以《華嚴經》實在是非常好的一部書。過去方東美先生在世,極力的讚歎這部經典。他老人家是哲學家,他的心目之中《華嚴經》,他沒有把它看成是佛教一部經典,他把它看成世界上一部哲學書。他說是古今中外,全世界最好的一部哲學概論,他把它說為哲學概論,非常的欣賞。我聽他講這個話都講過很多次。他說這部書裡面,有非常周密的方法,這是周密詳細的方法論,有精深博大的哲理、理論。最難得的是如何把這個博大精深的理論,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上,把它做出來,他說這是所有這世界上哲學書裡頭沒有的,這個書有。就是末後這一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把《華嚴》的理論、方法,表演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之中,把它活用起來。所以這部書是活的,不是死的。這是很難得。這就說得很詳細。

  【略有七意。】

  略說有七個意思:

  【一顯示吉祥故。二發生信心故。三令知恩德故。四儀式應然故。五表有承稟故。六為求加護故。七隨順先聖故。】

  這是把七個意思標題先說出來,下面一條一條來給我們介紹。

  【且初。】

  『初』是第一個。

  【顯示吉祥者。三寶功德。第一吉祥。】

  我們中國古人,見面祝福第一句話就是『吉祥』。現在年輕人,沒有見到從前這個社會,人與人見面第一句話說什麼?現在見面第一句話,你好。古時候人見面,不是你好,你們看古裝劇裡面,你能夠看到。你看一般人見到皇帝,皇上吉祥。是不是?最吉祥的是『三寶』。我們過年常常祝賀,也用如意吉祥。所以三寶是『第一吉祥』。

  【故於最初先申歸敬。欲令所製久久流通。】

  目的是在此地。

  【二利吉祥故先歸敬也。成實論云。三寶最吉祥。故我經初說。】

  這吉利安詳,是我們世間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的。可是希望得到的是果報,果一定有因;如果不修因,我們所期望的這個果報終究不能夠得到。我在過去,每逢過年看到人家寄賀年片上面寫的,年年如意,歲歲平安,好是好,這都是果。所以我就給它加上兩句,加兩句是修因,諸惡莫作,就歲歲平安。你作惡怎麼會有平安?不可能!你要年年如意,那就得眾善奉行,是不是?加上兩句,有因有果,這兩句話才圓滿。所以以後我們想,我們設計一個賀年卡,四句,有因有果。不要迷在那個果上,因忘掉了,怎麼求也得不到,得不到的。所以我們要想求吉利安詳,怎樣求?歸敬三寶。歸敬三寶,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那吉祥的果報當然得到!所以『三寶最吉祥』,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說我們學佛,自己誇自己,自己讚歎自己,不是的。三寶是自性三寶,唯有皈依自性三寶,這住持的三寶,就是外面三寶,才能真正加持在上面。外面是增上緣,我們內裡頭有因,有因才能感得外面的增上緣,使我們如意吉祥能夠很快真實的得到,這是第一個意思,最吉祥的意思。

  【二發生信心故者。欲令後人聞此教典。不起疑惑。生起信心。故於最初先歎三寶。令於三寶生順信已。方於正教不疑謗故。】

  這句的意思也很顯然,自己總是凡夫,沒有成佛!我們自己所說的、自己所做的這個文章,人家看到某某人;某某人,我還沒看在眼裡,信心就很難建立。也就是說明,自己的威德不能服人。威德不能服人,怎麼辦?藉三寶。這不是我說的,佛說的,佛的意思;大家聽了沒有話說,信心才能夠建立。決定不是自己有能力講經,也不是自己有能力給經典作註解,是三寶威神加持,啟發後人增長信心,這是第二個意思。

  【三令知恩德故者。】

  使我們接觸到經卷就生起要報恩之心。

  【謂佛有說法恩。】

  佛不出世,世間沒有經典,一切經典是佛說的,佛這個恩德是非常之大。

  【法有生解恩。】

  佛不能常住在世間,雖不能常住在世間,但是佛的經典可以普遍流傳在世間。佛在世的時候,佛是我們第一個要親近的人;佛不在世了,經典是我們第一個要親近的書籍。佛不在世,法寶是第一。我們讀誦經典能夠開智慧,這就是『生解』。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得到正確的理解,有這個恩德。

  【僧有傳教恩。】

  經典畢竟有它的深度,《華嚴》上說得好,「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這是《華嚴經》上的兩句話,佛法要沒有人給你說,世間再聰明智慧的人也沒有法子理解。原因在哪裡?心與佛的心不相應。世間人,現在佛學很流行,許多知識分子都在看佛經、研究佛經,到處講演佛經,還有許多的著書都出版,顯示佛學的氣象好像是相當的蓬勃。那《華嚴經》上這兩句話就沒有意義了。如果我們深入一觀察,你就曉得佛所講的沒錯,佛法要什麼人來說?要有修行、有證果的人來說。因為證了果的人,他的心跟佛的心就一樣了。

  我們還是用古人的比喻來說,古人比喻,把晚上的月亮,十五的滿月、圓月比作佛,那個沒有滿的月比作菩薩。菩薩有許多等級,好像那個月光,我們看初三,就個月牙,初四又多一點,逐漸逐漸到十四就接近圓滿了。十四的月亮,就好比是等覺菩薩;初一、初二沒有月亮,沒有;初三那個月牙,就好比圓教初住菩薩。初住菩薩證果了,雖然那個月牙,那是不是真正的月亮?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他那個月光跟十五的月光一樣不一樣?一樣的,只有大小不一樣,都是真月,絕對不是假的。所以圓教初住菩薩所證得的,跟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沒有兩樣,只有大小淺深不同。他的正確性是完全相同,才能解如來真實義。如果沒有這種程度,把經典展開來,是在那裡胡思亂想,用我們自己的意思來解釋經,這就一定有錯誤。

  所以經典正確要理解,給諸位同修說個老實話,不可以通過思考。你說你要講經要不要預備?預備不行。預備就不是如來真實義。為什麼?通過思考了!想想,這一句怎麼講法?那一段怎麼講法?這個不行,落到第六意識裡頭去了。不要通過思考,經本一展開就生無量義。再看聽眾,聽眾程度深就深講一點,程度淺就淺講一點;時間長就多講一點,時間短就少講一點,淺深長短,沒有一樣不自在。這是怎麼回事情?給諸位說,經典展開,釋迦牟尼佛說的。你所講的是什麼經?不是釋迦牟尼佛的經,是自己真如本性現證的這個經。展開《華嚴經》,把自己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華嚴經》看的這個引出來了,這引出來。那要得了什麼準備?準備,那你不是自性的。所以叫稱性而說,這就是說明為什麼要有修有證。

  我們中國古來這些高僧大德,乃至於在家修行的這些居士,證果的人很多。實在找不到證果,那是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真正證果的人找不到了。這就是眾生福報淺、業障深,聖人不來,世界亂了,聖人不來了。這種情形之下就找不到證果之人,得找一個真正有修行的人他來說,雖然不像證果的人說的那麼樣的親切、那麼真實,他也能說一個彷彿,比較接近一點,可以說,他能說到一個相似,這是真正有修行的人。這真正有修行跟真正做學問的人,不一樣。做學問的人,他天天在那裡研究,去看這個,找參考資料,去讀書的,那個不行,那個不是的。真正修行的人,修什麼?修戒定慧,這就真正修行人。修戒定慧,他沒有明心見性,這個叫有學沒證。證是要明心見性才叫做證,不到這個地位,不能叫證。

  在我們淨土宗,我們提倡念佛法門,如果按照一般的標準,那要念到理一心不亂,這就叫證。事一心不亂以前都叫做修,有修沒證,這是按照一般標準來講。可是淨土宗有淨土宗特別的標準,跟一般的標準不一樣。他這個標準是什麼?只要功夫成片,就叫做證,就證果了。為什麼?功夫成片就決定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即使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也算證果,所以它跟其他宗門教下的標準的確是不相同。它是特別法門,這個法門也特別的殊勝,成就也不可思議。

  這就說明,要真正由出家人來講解、來承傳。此地這個僧是個廣義的。大家不要一看到這個是一定指出家人,那你這個說法就錯了。僧的本意是和合眾,和合眾就不分在家、出家,修六和敬是出家人為多,多數就做了代表。其實在家也有,還有出家、在家混合的,這樣和合眾的團體。像在中國、在古印度,世尊當年在世的僧團,可以說是完全是出家人,沒有在家的弟子參與僧團。因為那個時候生活方式不一樣,出家人都去托缽,日中一食;在家人沒有辦法,生活方式過得不一樣,所以不適合參加僧團。佛教傳到中國來,都是在寺院裡頭進修,因此在家人也很方便參與僧團,於是乎這個僧團就變成在家、出家二眾共修的團體。

  像我們淨土宗,最早慧遠大師,在廬山建立第一個念佛堂,提倡專修專弘。那個時候的淨土經典,只有一部《無量壽經》。根據《無量壽經》這部經來修行,開淨土宗。大家在一塊共修的,一百二十三個人,這裡面在家人就有不少。所以這些在家人參與僧團,他們也是僧眾。因此這一個「僧」是廣義,不是狹義的。依照佛法的修學,傳佛的教法,無論是在家、出家,都叫做僧。因此四眾弟子都有責任弘法利生,都有這個責任。所以這個僧,有代代相傳,慧命不絕,有這個恩德。如果沒有歷代傳承的人,我們怎麼會有機會遇得到?那這樣一看,三寶於我們的恩德就很大了。底下說:

  【若無佛寶。即無人說法。若無法寶。即無由生解。若無僧寶。即無人傳教。是以由佛說法。由法生解。由僧傳教。令得聽聞。由此三恩。方成慧悟。令知恩德故。】

  所以我們看到經典,展開經卷,對於三寶要有報恩之心,要知道恩德。知恩、報恩是我們的性德,這不是勉強的,是你本性裡面法爾自然的流露。我們常常在道場上提示同修,要想入佛法,入佛法,實際上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它這句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也就是入自性,真實之際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要用什麼方法?要用至誠心、要用恭敬心。因為真誠、恭敬是性德,以性德來開發性德,性德才能夠顯露。要緊在此地,絕對不是說,佛對我們有這麼多恩德,你們這些學生一定要恭敬禮拜他,那佛那個心量太小了,還貪圖人家恭敬。他的煩惱還沒斷!不是這個意思。這真正的意思就是不是性德不能開發自性,問題在這裡。佛、法、僧,這三寶確實對我們有恩,用這個恩引發我們的性德。就是引發我們的真誠恭敬,用真誠恭敬再開發我們的自性,是這麼一個道理。絕對不是說,佛,你們對我不恭敬,我就不教你,沒這個道理,那佛談得上什麼慈悲平等?那都是假的。佛的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謂是清淨平等慈悲。你有了這個工具,他幫助你;你沒有這個工具,他想幫幫不上,這個工具就是真誠恭敬。

  所以佛法從哪裡入門?就從這入門。過去有人問印光法師,這佛法很好,是好,很羨慕,有沒有什麼祕訣,能叫我們一下就入進去?印祖也很高明,他的回答說,有,「誠敬」這兩個字。真誠、恭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換句話說,沒有誠敬,佛法的真實利益是一分也得不到,這是真的。佛法什麼利益?佛法的利益就是教我們斷煩惱、開智慧。我們還有貪瞋痴慢,還有是非人我,還有嫉妒,這沒入進去;講得再好,講得天花亂墜,也不是佛法,這一點諸位要知道。不但佛法如是,世間法也是這樣的。像我們中國古人所講的,「學問深時意氣平」,一個有學問的人,他的態度,處事待人接物一定是溫和,一定是平靜。孔老夫子,學生大家來對老師下個評語,學生們這個評語的總結論,結了五個字,溫、良、恭、儉、讓,你就曉得孔老夫子的為人。溫是溫和、善良、恭敬(對人、對事都敬,敬人敬事)、節儉(私生活節儉)、禮讓(不跟人相爭的)。沒有聽說學生對孔老夫子,孔老夫子傲慢、瞧不起人,有些不如他的,他沒有看在眼裡,這樣的字眼在儒家典籍裡頭找不到。現在人學了一點點東西,值得驕傲。你們看看孔老夫子,哪一點值得驕傲?諸佛菩薩,你們去查查看,哪個諸佛菩薩,他有一句話是值得驕傲的?沒有。如果說學問愈長,傲慢心愈多愈重,這不是真學問,這就是佛法講的「世智辯聰」。真正的學問,學問愈增長,人愈謙虛、愈溫和,這叫學問。所以實在講,我們中國人講的學問,就是佛法裡面講的般若智慧,這是學問。現在人把知識當作了學問,這個搞錯了。知識跟學問是兩樁事情,有知識,真的不見得有學問;有學問的人必定有知識。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搞清楚,要知道。

  所以為什麼要知恩、報恩?曉得它的原理,我們就不會懷疑、不會反叛。有些人,你叫我恭敬,我為什麼要對你恭敬?他就有個反抗的心理,就不能接受。這樣真正的功德利益,實在講,當面錯過,是很可惜的。我們曉得這原理,知道恭敬心是開發自性必須具備的條件,絕對不是佛菩薩、老師所要求的。佛菩薩、老師看到你有這個工具,他幫你一個忙,給你做個增上緣。佛菩薩並不偏心,你對他恭敬,他就對你好一點,不是這個意思;那是世間人的意思,佛菩薩沒有這個意思。佛菩薩,你有這個工具,那我就應當要幫你忙;你沒有這個工具,我想幫也幫不上,就是這麼個道理。好像我們凡夫眼睛看起來,他對佛菩薩恭敬,佛菩薩保佑他,這是凡夫的觀念,凡夫的錯覺,實際上不是如此。

  【四儀式應然故者。世間臣子。凡有所為。先白君父。方合儀式。三寶恩德。逾於君父。大師之心。何啻臣子。將欲發揚正教。先白三尊。儀式應然。故歸敬也。】

  這點是說明佛法不離世間法,佛法不壞世間法,要輔助世間的教化。世人的禮節,如果有什麼事情,想做一樁什麼事情,一定先要向父母報告;臣子想做些什麼事情,一定要向君王報告,得到他的同意,得到他的准許,這才能做,這是我們對長上的尊敬。同時,年歲大的人,經驗豐富,他知道得多,他考慮得遠,怕我們年輕人有所疏忽,我們向他報告,經過他的同意、考慮,不至於有大的錯誤,所以這是應當的。世間法如此,出世間法也不能例外,也要輔讚世間法,輔助、讚歎是擁護世間法。所以佛法也跟世間法一樣,弟子要做的事情,也要向老師報告。老師不在了,老師的形象在,這個儀式還是不能夠失掉。所以這後半段講,『三寶恩德,逾於君父』,三寶對於眾生的恩德,超過君王、超過父母。『大師之心』,這個大師是清涼大師,就是作註解的這個人。清涼大師的用心跟臣子沒有差別,要替這個書作註解,他先要歸敬三寶,所以在儀式上應該是要這樣做的。

  【五表有承稟故者。】

  這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所謂的師承。不是自己的意思,不是自己隨便說的、隨便寫的。

  【欲顯所述且非胸臆。】

  不是自己心裡想的。

  【皆依聖教。盡有經典。承稟三寶所證所說。製成此疏以誨後人。故於最初先申歸敬。】

  這表示自己所作、所說的,不是自己的意思,是佛菩薩的旨意。也就是說,清涼大師所講的都有經典做依據。這是佛滅度之前,教給我們後世的弟子們,四依法。四依法裡面,第一個是依法不依人。法是經典,我們自己修行、我們教別人修行,都要以經典為依據。所謂是「離經一字,便是魔說」。你所講的、你所修的,與經典上不相應,那是魔,那就不是佛法。一定要以經典做依據,所以依法不依人。第二是依義不依語。這一句非常重要。佛知道,當年所集結的經典是用梵文書寫的,以後會傳譯到全世界,要經過許多的翻譯。翻譯不要緊,依義,意思對就行了,言語沒有關係。言語沒有關係,文字是言語的符號,沒有關係。你怎麼寫都沒有關係,只要意思不錯就可以了。所以同樣一部經典,流傳在中國,有經過多次翻譯的。像我們中國人最熟悉的《金剛經》,我們中文本裡頭就有六種不同的譯本。六個人翻的,原本是一個,六個人翻的,不可能說每個字都相同,不可能的。他們用的字不一樣,用的句子不一樣,但是你把它比對看看,意思是一樣,這就行了,佛就同意。所以這個以後就不要爭論,不要打架了,我這個翻得對,你那個翻得不對,不要起這個爭論,意思對就行了。不一定梵文那個什麼字,比照我們這個什麼字來翻,用不著,沒有那麼呆板。所以依義不依語。

  第三個,那就更講求,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是交代我們後人,對於佛所說的一切法,我們要選擇了義,要能夠捨棄不了義。了義跟不了義,給諸位說,沒有一定的標準。這個標準,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根性不相同,所以了義並無標準,這是諸位一定要知道的。我用的,我覺得這個經對我是了義,對你未必是了義。你認為那個經是了義,你修了很有受用,對另第三者未必是了義。正如同,好像這個藥一樣,佛的經典很多,就好像那個藥店,賣的藥很多,你選擇什麼藥?選擇你對症的藥。你害的病跟別人害的病不一樣,所以你到那裡去選擇對症的藥,這個藥到病除,這就叫了義;病要除不掉,這就叫不了義。所以你用這個方法一定要能治病。治什麼病?治心病。把你的妄想、執著、煩惱統統治掉,這個有效。妄想、分別、執著、煩惱要是治不掉,這個藥對你就沒效,你學了就沒有用處,我們俗話常講,功夫不得力。修了一輩子,很用功、很勤苦的在修學,不得力。煩惱不能斷,天天還起來,臨終的時候手忙腳亂,那怎麼行?這就叫不對症。所以要慎重去選擇了義的經典,選擇對症的經典。第四條叫依智不依識。這一條很重要,識是什麼?感情用事。我們現在學佛的很多人,為什麼修不成功?太感情用事,這是佛的大戒,不要感情用事。依智,智什麼?理智。識就是感情。我們要依理智,不要感情用事。這是佛對末世弟子們四條大戒,叫四依法。佛不在世了,我們能夠守住佛的四依法,如同跟在佛的身邊沒有兩樣。縱然在末世,像《楞嚴經》上所說,「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也不會迷失方向,也不會迷失自己,也不會走錯路,守住這四條就行了。

  所以清涼大師表示他有師承,他不是隨便說的,不是隨自己的意思所說的。每一句、每一個字都有經典理論的依據,雖然跟經文原文不一樣,但是意思是相同。所以此地講,他是『皆依聖教,盡有經典,承稟三寶所證所說,製成此疏以誨後人』,這是他的師承,表示他負責任。老師對於學生一定要負責任;如果老師對於學生不負責任,這就不是師道了。

  所以今日之下,師道沒有了。現在學生跟老師是商業化,主人跟顧客的關係,不是像從前這師生的關係。從前老師把學生看得比自己的兒女還要重要。如果你這個老師有私心,教好你自己的兒女,學生沒有教好,你這個老師以後在社會上,不會有人再瞧得起你。像從前考科舉,學生中了進士,他自己的兒子沒考取,落第了,這個好老師,沒有私心,好老師。如果兒子考取了,學生沒有考取,這個老師以後在地方上沒臉做人。所以那怎麼辦?也許自己的小孩是個天才,所以易子而教,決定不教自己兒子,自己兒子送給別人去教去,道理在此地。自己不教,送給別人去教去。所以從前師道非常之尊嚴,老師的恩德跟自己父母沒有兩樣,的確負責任。學生成敗的責任,老師要擔負上。

  現在學校老師是國家雇的,拿薪水的。我過去也教過幾年學校,我教的時候心裡也很難過。我們到學校去,坐學校的校車,大家老師在一塊聊天,也有一些老師說真心話。我們這個當教授的,到學校來幹什麼?混薪水袋的,學生來是混分數的,我們兩邊都滿足了,皆大歡喜,就很好了!真的,是這麼一個心態,這就是不負責任的教學。而且現在學生說老實話,你還不能認真教他,認真教他,這個老師太嚴格了,算了,不選他的課。所以現在老師要有本事帶著小孩玩,帶著什麼?他高高興興、歡歡喜喜,學生對你評語也好,學校對你也好,某老師是真好,某老師天天帶學生玩,考試就先把題目告訴同學,各個都是高分,所以皆大歡喜。學生對老師打評語,某個老師是真好,學校年年都要聘請他。這一嚴格,學生就有打報告,某個老師不好,我們學校最好下一期不要聘請他,不要聘他,老師薪水拿不到,是不是?這是教育失敗。我在學校教了五年,我們那個學校多數老師都是這麼一個心態。所以從前方東美先生在台大教書,我親近他老人家,他說這哪是教書,誤人子弟。他說學校裡接受這個聘書,是加入誤人子的行列,真的。

  所以師道在今天不存在了,這是我們最痛心的一樁事情;沒有好老師,社會上就沒有好的人才。社會的動亂,現在不過是剛剛開始而已,以後愈來愈亂,愈來愈苦,這是必然的,這不是預言。我們看到現在造的因,就曉得將來的果報。我們今天的果報是三十年前所造的因,中國講,三十年是一世。你看看那個世界那個世的寫法,三個十,三十年叫一世。三十年前造的因,三十年後就結果。過去造的那個因,是我們今天社會的果報。現前社會所造的因,三十年之後,那個果報比今天還要難以忍受。諸位想想,三十年前的學生,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那再看看今天學校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他們想的什麼?念的什麼?他們需要的什麼?我聽說在台灣現在有不少中學生都去做股票去。三十年前,還沒有聽說哪個大學生去搞股票,沒有。哪個大學生去用非法的手段去賺錢去,這個很少聽說,現在相當普遍。也就是說,貪瞋痴慢、見思煩惱,現代的學生比過去三十年要增長了好多倍。三十年之後結的果就很可怕了,有因必有果。

  這個社會什麼時候才能恢復到真正正常秩序?恐怕要有一個很大的災難,人類遭受非常的痛苦,他才會覺悟。小小的苦難不會覺悟的,要有大苦難,這才會覺悟,才會清醒過來,才會認真想一想,古人那些想法、做法還是有道理的。所以真正要想天下太平,如果不能恢復孔孟的教育、大乘佛法的教育,天下沒有太平的一天,也沒有安定幸福的指望,這是真的。孔孟、佛法就這麼好嗎?不是的。孔孟與佛菩薩沒有私心。我們今天要尊孔孟、尊佛菩薩,真正的意思,不是尊敬他的人,是尊敬他的學術,這個學說是從至誠心裡面流露出來的,他的見解、他的思想是利益一切眾生,沒有為自己想過。

  孔老夫子如果說是為自己想,說老實話,在春秋那個時代,他就可以統一天下了,不用等秦始皇,他可以統一。那個時候都是小國,諸侯,國家都不大。所以大國不過百里,從南到北,一百里就是大國,沒有我們現在一個縣大。那個時候八百諸侯,八百諸侯分布的區域,黃河流域到長江流淢,就是我們現在中原這個地區,八百多個國家,小國。小國二十里、三十里,實在講,等於我們現在一個里,它就是一國。孔老夫子如果要想搞一個政變,奪取一個諸侯,他有三千子弟,你看他的學生,七十二賢,你們去看看傳記,各種人才都有。有會帶兵打仗的,軍事將領;有可以辦政治的、辦財務的,樣樣人才都有,他一樣都不缺。他要把這些人,真是有一點野心的話,那個時候就統一中國了。孔老夫子不是野心家,他讓!他不爭,他讓。除非是有諸侯,那個國君請他去做官,讓他施展政治上的理想抱負;沒有人聘請他,他不會去做的。他那個時候周遊列國的目的,就是希望有這個國君去聘請他。他去遊歷的那些地方,那些國君沒有不佩服孔老夫子的,誰也不請他。為什麼原因?怕他搞政變。因為他底下人太多了,勢力太強了,沒有一個人敢用他,道理在此地。

  所以孔老夫子是真正是想做大事,不是一個做大官的,念念為老百姓、為眾生,這個心是真誠的,真心。這就是《了凡四訓》所說的,有百世之德,必有百世子孫報之。你看孔老夫子代代的子孫,沒有一個人不尊敬的,就是孔老夫子一生積的德太大了。這個德是什麼?念念為眾生,從來沒有為自己名聞利養想一次的,道理在此地。我們真正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他的學說才值得我們尊敬。所以我們今天提倡孔孟的教育、大乘佛法的教育,不是因人,是一個理在,一個事實在,確實能夠救這個世界,能夠救度一切眾生。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