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複講20-15〉  (第二集)  2005/1/17  高雄佛教衛星電視台  檔名:WD20-007-0002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今天要向大家報告《法事》第二集。上一集我們介紹了中峰禪師本人的傳記,還沒有介紹完,這一集繼續向大家介紹。

  上一集介紹到中峰禪師二十七歲的時候跟高峰妙禪師參禪,禪師引導他大徹大悟,這個時候是二十七歲。大悟之後跟大家在一起,沒有人知道他已經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只有他的老師高峰妙知道而已。

  這裡頭說,於是「高峰書真讚付師」,高峰禪師是他的老師,也寫了幾句話給中峰,「書」就是寫書信。這四句話也都是屬於禪機,我們今天看了也看不懂。他說「我相不思議,佛祖莫能視,獨許不肖兒,見得半邊鼻」。這是他老師寫給他的,讚歎他,讚歎他的悟處,他悟了什麼我們也不知道。看高峰禪師這四句偈,我們也沒有辦法理解,這就是你到底是真的悟了,還是沒有悟。如果徹悟了,字字句句明明瞭瞭,不悟的人跟他講了也沒有用處。這跟一千七百則公案完全相同,你悟一條全部都悟了,看所有的禪機都明瞭。

  以後有些參學的人來向高峰禪師請教,高峰禪師就叫他們,(你們有什麼問題去問,去問誰?)去問明本。他的法號叫明本,你們去問他。以後有人要向他請教,他都叫大家去問明本,這樣一來慢慢大家就曉得了,知道有這個人了,中峰禪師確確實實有能力來教導大眾,確實是一位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大德。

  我們一定要曉得他二十七歲就大徹大悟,年紀並不很大。當時有個出家人,「淮」這是地名,一個地方的地名,「僧」是個出家人,「子證」是他的名號,就是說在淮這個地方有一個出家人,他的名號叫子證。

  這個出家人「嘗問高峰諸弟子優劣」,嘗問就是他請問高峰妙禪師:禪師,你的弟子、妳的學生,誰比較優秀?我們看到這個傳記,心想這一位法師大概跟高峰妙禪師是同輩分的、同輩的。有一次問高峰禪師,你的徒弟裡有沒有比較優秀的,真正有契入境界、有見地的?這樣子請問高峰禪師。

  高峰禪師說:「若初院主等」,這是講一般的寺廟大眾,「院主等」,等就是等於其他的人,是講一般大眾。「一知半解,不道全無」,一知半解的人多數,只了解一些,但是未徹底了解,對佛法並沒有真正深入,他說一般寺院從院主再下來這些人,一知半解的人,不是沒有,也是有,但只有一知半解,意思就是說還沒徹底。

  然後他就講到明本,就是講中峰禪師,他說「惟本維那」,這個時候大概中峰在寺院裡擔任維那的職務,本維那就是明本維那,他的法名叫明本,他的老師都是叫他的內號叫明本,叫本維那。

  他擔任維那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們看到前面傳記裡面講,他剛會走路、剛會說話,就會唱念、就會玩法器。我們想他這個梵唄前世有根基,他的唱念一定非常好,所以殿堂裡面請他當維那。

  「本維那」,「本」就是明本維那,他說這是「竿上林新篁」,用這個來舉例,舉這個例子好,因為天目山到處都是竹子。我們一看,恐怕有一百多里,一、二百里全部都是竹子林。

  「他日成材未易量也」,這是百尺竿頭,更上一步,竹子最高的地方再上去,意思就是說這個人將來前途無量,特別讚歎他。所有弟子當中,這是特別被老師所器重的,這是讚歎明本維那,傳記有這個記載。

  到成宗,元朝成宗,這是元朝第二個皇帝,是忽必烈的兒子叫鐵穆耳。他作皇帝年號叫元貞,元貞元年即位,是公元一二九五年十一月,他的師父圓寂,「將遷化」是圓寂。

  「以大覺屬師」,大覺是寺廟,就是把這個道場委託給中峰禪師,讓他來負責。「師辭推第一座祖雍主之」,中峰禪師他推辭,推辭之後,他推薦第一座祖雍來主持,他退讓,他自己不當住持,請別人來當住持。

  到大德,一二九七年,他到金陵(現在大陸的南京)以及安徽省這一帶去參學。戊戌是一二九八年,他在廬州住茅蓬。這個時候,我們用現代話說,知名度是愈來愈高,他的智慧、道德、辯才,教化眾生,來看他的人、向他請教的人愈來愈多。

  禪師喜歡清淨、喜歡進修。我們看他一生的行狀,他在一個地方住,時間都不長,都是在各個地方參學,住茅蓬,生活非常簡單、非常樸素,我們在《行錄》裡面看他平常行持的這些記載,能夠看得到。

  在癸丑,就是公元一三一三年,這裡頭有一個因緣,我們知道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是蒙古人入主中國,這些高官顯要、當大官的都是蒙古人。從皇帝至地方首長對他非常尊敬,這是蒙古人對他的尊敬,如果不是真正的道德是做不到的。

  他一生的行誼,他出生在宋朝末年,一生在元朝歷經五個皇帝,第一個是忽必烈,世祖,第二個是成宗鐵穆耳,第三個是武宗,第四個是仁宗,第五個是英宗,歷經五個皇帝。

  一三一三年這是元朝仁宗皇帝的時代,在元朝這是第四代的皇帝。這一年丞相禮請法師到他的私人住宅,一般講相府,懇請中峰禪師主持靈隱禪寺。這個寺廟很有名,在杭州。如果去過杭州遊覽,大部分導遊都會安排去參觀靈隱禪寺。

  諸位都知道宋朝有一個很出名的和尚,濟公長老,濟公長老就是住在靈隱禪寺。這裡面有很多他的古蹟,在杭州可以說是第一大道場,丞相懇請他去當住持,中峰禪師也推辭了。相府也有一些高官在座,又禮請,大家統統都請,一定要請他去當住持。他的道德、聲望在當時沒有人能夠超過他,可以說是受到朝野大眾的尊敬。一再請求,隨順大眾的願望,大家希望他能夠當這個道場的住持,能夠把這個道場恢復起來,請他不要退讓。中峰禪師他老人家就講,他講的這一番話非常非常重要!

  他說住持,「夫住持者,須具三種力,庶不敗事」。用現代話說,當住持必須要有三個條件,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好住持。護持正法、教化眾生,住持就是要護持正法、教化眾生。哪三個條件?第一個是道力,第二個是緣力,第三個是智力,這三個條件很重要。

  「道,體也。緣智,用也」,道是體,身體的體,緣智就是它的作用、它的功用。他說你真的要有道!什麼是道?明心見性這是道。實在講他老人家真的是有道,三個條件他都有,但是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法,不接受當住持這個啟請?主要就是要教化後世的學生,他在這個地方表演、演戲的,做給我們看的。謙虛!說自己沒有道德,沒有道、沒有智。緣不能說沒有,他的法緣很殊勝,受到當時朝野的禮敬。

  道是體,什麼是道?在他的著述裡面講得很多,道是確確實實通達明瞭諸法實相。在這個世間無論什麼環境,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確確實實一塵不染。《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全部落實了。不但世間法不染著,佛法也不染著,這是真正有道!如經論當中常常講的「隨緣而不攀緣」,隨緣也不著隨緣的相,這是頭一個條件。心裡頭還有一絲毫妄想執著還沒有放下,這就不行,你怎麼能夠領眾?你自己還沒有成就,要把大家領到哪裡去?所以這個位置不好當,責任太重了。

  緣,最重要的是法緣、人緣。法緣、人緣好,辦事情容易,有人幫助就少操心。今天所謂是人力、財力、物力,這些資源都是緣。你主持那麼大的道場,道場裡面有這麼多人在一起共修,人力、物力、財力若有困難,修行就有障礙。

  佛法裡面常說「法輪未轉食輪先」,如果你吃都吃不飽,修道就困難了。生活苦一點沒關係,總是要能夠吃得飽、穿得暖。衣服破一點沒有關係,能禦寒,粗茶淡飯,吃得飽穿得暖,有個地方可以住,心安則道隆,身心不安對於修行確實有妨害。尤其是接引初機,緣很重要。處事待人接物要智慧,沒有智慧,辦事情就不能圓融。

  你看他老人家講的,作住持、方丈要具足這三個條件,尤其道重要,道是體,緣跟智是用,「有其體而闕其用,尚可為之」。如果只有道,法緣跟智(智就是權巧方便),這方面不足是還可以,因為最主要的已有了,有道。缺點是「化權不周,事儀不備」,教化眾生就不是很圓滿、不是很成功,辦事情秩序不完備。為什麼?智不足,常常有疏漏,疏忽、遺漏,但是勉強還能過得去,勉強!

  「使道體既虧,便無異無算,雖緣與智,亦奚為哉」。這是很感嘆的話,如果沒有道體,沒有見道、沒有悟道,跟「無算」沒有兩樣,無異無算,算是計算。雖然你的緣跟智還有一點,也沒用,還是沒辦法補救,主要是「道」沒有了。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寺院法緣很殊勝,福報也很大,寺院的建設非常莊嚴,人眾也多,但是沒有道、沒有法,這沒有法子補救。換句話說,這個道場如果要弘法利生,續佛慧命,這樁事情你做不到,沒辦法弘法利生,續佛慧命。

  如果「體用并闕,而冒焉居之,曰因曰果」,這就是體跟用都欠缺,如果這樣就冒然當住持,對因果來說,要負因果責任。你是不是怕因果?沒有體,也沒有用,緣不具足,緣不具足怎麼辦?攀緣,天天在家裡動腦筋,邪知邪見,想什麼方法攀緣,向信徒化緣,或者用種種方法,這樣就大錯特錯了,起心動念無不是罪。

  法緣是前世今生所結的,是自自然然而來的。如果起心動念到外面去化緣,那就錯了,道就沒有了。我們細心去觀察中國歷代祖師大德,他們建立道場教化眾生,緣都是自動來的。而且怎麼樣?無法拒絕,要拒絕都拒絕不了,誠心誠意來到這個地方修布施供養,他來修福的,絕對不是去把他找來的!

  名望,實至名歸,這是古大德,有名,名副其實。不是像現在有些人,用種種方法來打自己的知名度,不是!修道人若這樣就錯誤了,修道人要這個名幹什麼!對一個修道人來講,名對他不重要,決定不攀緣。

  中峰禪師,皇帝找過他好幾次,他不去!最後禪師終究還是把靈隱寺住持這樁事情給推辭掉。他的這番話,特別值得我們今天的人反省。我們如果是建立一個道場,用他的標準來衡量一下,我們對於佛法、對於社會、對於眾生,到底是有功還是有過,我們自己就了解。

  元朝仁宗,第四個皇帝,這都是在仁宗的時代,戊午這一年,元朝仁宗,公元一三一八年,公元一三一八年九月,仁宗皇帝跟他附近的這些大臣說,他聽說天目山中峰和尚道行很高,他很久就聽說了。「累欲召之來」,「累」是很多次,不是一次,多次想召他進京。這些大臣都說他身體不好,「卿每謂其有疾」,說他身體不好,沒有辦法奉召。皇帝要召他去,他沒辦法去,以身體不好的理由來推辭。

  這是皇帝要召見他,你看看,要是一般人遇到這個事情,哪還要皇帝來召見?想盡方法要跟皇帝見個面,要見皇帝一面,哪有那麼簡單!但是皇帝主動要召見他,他不需要,他不去,皇帝對他的德行就愈加尊重。

  「賜號」,就是封號,封一個外號,這個外號叫「佛慈圓照廣慧禪師」,這就是我們現在在題目上看到的「元故天目山佛慈圓照廣慧禪師中峰和尚」,這是皇帝給他的封號。又送給他袈裟、禮物。頒贈封號,還送一份禮物給他。特別指示「杭州路」,元朝的制度叫做「路」,至明清改作省,元朝的制度,地方行政區域都稱為路。這就是地方的首長,路是地方首長,相當於現在的省長,澳洲是州長,等於這個職位。皇帝指示「優禮外護」,讓地方官員當他護法,讓禪師在山上安心辦道。

  中峰禪師的故事很多,得到朝野普遍的尊敬、仰慕,來請教、來求學。這傳記裡面所說的,句句都是真實話。

  他被當時帝王大臣知遇,無人可比。說大師常常教導學人,這是平常他教人,教導後學,「只尚言通,不求實悟」,他這句話是真的,這個毛病到現在已經非常普遍。他距離我們七百多年,七百多年前的佛法就衰微了,真正修行的人不多了,所以他老人家非常感嘆的說,無論是在家、出家,學什麼?學一點言語。「通」是通達佛法,學言語是學什麼?學言通,言語通,你聽得多、學得多、記得多,你會講,但是「不求實悟」,沒有要求實際上的開悟。只學到會說,記得多、聽得多,很會講,實際上自己沒有悟處。

  「常曰今之參禪不靈驗者」,「今」是指當時,說當時參禪不靈,很多去參禪的人沒效果,不靈驗。為什麼不靈?他說了三條,三個原因。第一個「無古人真實志氣」,中峰禪師那個時代,一般學佛的人真的跟古人不一樣,比他更早的,古人真修。但是中峰禪師那個時代的無論在家、出家,要跟我們現代人比,現代人不能跟他們那個時代的人比,他們的修學超過我們太多了,真正在修學,比我們高明得太多了,我們怎麼能比得上他?從這個地方看,我們就明白,真的一代不如一代。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學佛一定要向釋迦牟尼佛看齊,以佛陀做為一個標準,「取法乎上,僅得乎中」。我們縱然不能達到佛陀這個標準,但是我們一定要依那個做標準,縱然達不到,還有中間。我們絕對不能「取法乎下」,如果這樣,哪有什麼成就?以最下面的做標準,下面的標準如果達不到就不及格了。現在這第一個問題,他老人家講的「真實志氣」,你是真修還是假修?這一點是靈不靈、成就不成就重要的關鍵,你是修真的還是假的。

  第二「不把生死無常做一件大事」,這也是真的。今天學佛的人這麼多,哪一個人是為了生死來修行的?哪一個人覺悟生死無常來修行的?很少。古人確實是這樣,出家修道,為什麼?為生死大事,為了要了生死這件大事。現在人把這樁事情忘得乾乾淨淨,值得我們深深反省。

  如果我們學佛的目標是在名聞利養、在五欲六塵,那就是古人講的「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披毛戴角還」是不是來世?不是。來世,來世是三途地獄。地獄的罪受滿了之後,再披毛戴角還。你要問有什麼罪?這個罪就是破壞佛教形象,這個罪大!我們世間做生意的人說的,「你把招牌破壞了」,你讓社會大眾對佛法喪失信心。

  過去家師淨空上人曾經講過《大寶積經》裡面的一分,《大寶積經》裡面的一部經,《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也叫做《彌勒菩薩所問經》,講過三遍,曾經在台北華藏佛教圖書館講過一遍。這部經我記得也曾翻譯成台語的,在佛教衛星也曾經播放過。這部經裡面說敗壞佛法形象,障礙正法的弘揚,我們看經上所講的果報,那都不是假的、不是嚇唬人的,是真實。

  但是今天有很多人膽大妄為,不知道因果可怕,造謠生事,這就是不知道了生死出三界,學佛的人!沒學佛的人不知道了生死出三界,學佛的人如果跟沒學佛的人一樣,當然就不會成就,所以學佛的人應該要把這件事情當作一件大事來做。我們這一生就是為這個,為了了生死。

  淨宗十三祖印光祖師在《文鈔》裡面,也時常勸念佛的人,要寫一個「死」字貼在額頭,所以老人家的關房寫一個很大的死字,時時警惕自己,提高警覺心,這才是真正學佛。如此不管你修學哪一個法門才會相應,如果對了生死這件事情不重視,不管修學哪個法門都不相應。

  第三樁「拌捨積劫以來所習所重不下」,這句話,換句話說大家就懂了,無始劫以來,這些不善的習氣你放不下,煩惱習氣太重,放不下,雖然有想了生死,但是煩惱習氣放不下,這也是障礙。這就是你參禪靈不靈,念佛不能得一心,參禪不靈驗,無論修什麼法門都不能成就,主要有這三個原因。

  下頭又說「又不具久遠不退轉身心」,這又是一個原因,具是具足,不具就是不具足,你沒有,沒有什麼?沒有長遠心、沒有不退轉心。這個長遠不退轉心就是勇猛精進心,這個你沒有。學一段時間就退轉了,就不想繼續來精進,所以就不能成就,病根在這個地方。

  他下面又說,說得很好!「畢竟病在於何,其實不識生死根本故」。「畢竟」就是說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地方,真正是禪師一語道破,你不了解生死根本,你從來就沒有認真學習過,對生死這件事情認識不清楚。生死根本是什麼?他老人家所編著的《三時繫念法事》,《繫念法事》開示裡頭有,第一時頭一篇開示就講得很清楚,傳記裡頭也說到。我們把傳記這個文跟《繫念法事》裡面的開示一對照,確實是他的口氣,那個開示是他自己造的,不是別人編的。

  我們把這一段文也念一念,「夫根本者,性真圓明,本無生滅去來之相」,實在講這很不好懂,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明心見性就是法身菩薩,不是普通人。什麼是根本?根本是心性,明心見性這是根本。「性真圓明,本無生滅」,這個生滅去來之相,沒有;不生不滅,不去不來。去來,過去、未來,不但是講時間,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現在科技漸漸發現了,科學漸漸進步發現了,這個時空是假的,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到了。下面講:

  「良由不覺,瞥起妄心,迷失本源,虛受輪轉」。這是講凡夫為什麼淪落到今天這個樣子。一念不覺生起了無明,「妄心」就是無明。迷失了本源,就是本性,迷失了本性,演變成六道輪迴,自作自受。所以說「迷之則生死始」,生死開始。生死,你如果迷,生死就開始,就有生死;悟了,輪迴就沒有了。生死輪迴的真相,一句話就說出來了。「蓋根乎迷,而本乎妄也」,根本,根是迷,迷了根本,把心性變成了妄識。

  底下的這幾句話非常重要,「當知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五陰四大,至於動不動法,皆是生死根本」,誰知道?不是一個真修實證的人,他不知道。這個事情就在眼前,一天到晚從來就沒有離開。大家跟自己都在迷惑顛倒裡面過日子。迷的相是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這個話,我們要清楚,「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五陰四大,動不動法」。佛在《楞嚴經》上講得很透徹,悟後就是華嚴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迷了都是生死根本。

  法,給你講沒有迷悟。就像日本科學家江本勝博士做水的實驗,水沒有迷悟;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五陰等法,也沒有迷悟。我們善意、好的能量加給它,它立刻就有反應,反應是非常的美好。我們以惡意、惡念加給它,它的反應非常不好。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那是什麼?法性!法性是真性,過失是在我們自己迷。迷了之後,所有一切萬事萬物都變成生死根本。

  所以禪師說「若不曾向真實法中脫然超悟」,這句話重要。要在真實法中,「脫」是解脫,「超」是超越,你真的悟了!「更於悟外別立生涯不存窠臼」,這就是法身菩薩,這是一真法界。但是這個地方要留意,如果你的煩惱習氣沒斷乾淨,在這個境界裡面你又起心動念,像世尊在《楞嚴經》上所講的「知見立知,是無明本」,你還是不能夠超越。這樣你才真正體會到,為什麼悟入真實境界那麼困難。我們平常講純淨純善,這裡頭不能夾雜絲毫不淨不善,絲毫不淨不善都不行。

  所以大師在此地勸導我們,「惟有痛以生死大事為己重任者,死盡偷心,方堪湊泊,直下儻存毫髮許善惡取捨愛憎斷續之見,則枝葉生矣,可不慎乎」,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毫髮許」就是像頭髮那一絲絲,你心裡頭還有那麼一點點妄想分別執著,這是舉例子。行善不可以執著善,有過失!自己有過失、或者別人過失,都不能掛在心上,為什麼?真性裡頭沒有善惡、沒有是非、沒有邪正、沒有生滅、沒有來去、沒有先後。「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塵埃是比喻絲毫不淨不善,沒有!

  講善、講惡是幫助眾生回頭的善巧方便,因為跟你講真的,你不懂,迷得太深了。迷就迷的來說,這就是隨順俗諦。大師這裡的開示是隨順真諦,真諦是清淨寂滅;俗諦裡頭才有是非善惡,為什麼?你沒有離開分別執著。沒有離開分別執著,給你講沒有離開分別執著的話;離開分別執著,就給你講真話。

  他是英宗癸亥年,公元一三二三年,正好一甲子,六十一歲往生的。往生的時候是八月十四日。他是坐著往生,他想寫字的時候,坐在桌上走了,不容易!諸位要想詳細了解,請看《天目中峰和尚廣錄》最後一卷。最後一篇是他的傳記,他的同學(法弟)祖順禪師寫的這篇東西,諸位自己可以去看。

  這一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此,多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