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護國經大意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八集) 2015/5/9 日本埼玉縣熊谷市Heritage Hotel 檔名:WD15-006-0018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大意簡介。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我們接著請看大意簡介第十二頁,「丁、般若主旨」,下面「觀照」。我們接著上一堂課沒有講完的這一段接下來,在觀照下面,「佛答」第二段,「了達諸法實性如鏡花水月非有非無而無取執不待觀自空」。
這一段佛也是透過我們現前感官看到的事物,來給我們形容比喻實相,實相就是我們現在眼前看到的這一切,這一切諸法。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諸法的實性,就如同「鏡花水月」,就如同鏡子裡面的花一樣。鏡子照外面的花,跟水中現的月亮,「非有非無」,你說有,你也得不到它;你說沒有,它的確有相,就是你得不到,你也沒有辦法去控制、去取執的。如果我們從這個地方明白了,你看看鏡裡面的花,它是非有非無,水當中的月亮也是非有非無,再看看我們眼前這一切,你看到我,我看到你,也是非有非無。我們現在眼前看到的這一切就跟鏡中花、水中月一樣,常常這樣看會開悟。關鍵,無就是沒有取相執著,不待觀它自然就空了,關鍵你不取不執,不要去取相,不要去執著相。
無取執,我們一般人也很難理解。聽到無取執,他什麼都不幹了,無取執,我地也不掃、飯也不煮、工作也不要做,沒有取,沒有執著,反正是空。有沒有取執?他取不取執,還是取,還是執,取另外一個,還是落到一邊去了。所以很多同修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經說放下,工作辭掉了,錢都捐出去了,房子賣掉了,什麼都沒有了,然後念佛念一個禮拜又沒往生,跑到香港去找老和尚求救。老和尚搖頭說,你都把我的話聽錯了。如果大家這樣放下,我看老和尚他一定也趕快跑了,太多人有問題會去找他。這個沒有講清楚、說明白不行的。
不取執,就是你不要執著有,也不要執著空。像鏡中花,我們得不到,是空的,但是它有相,你也不能說沒有相,的確有相。有相,有相它是空的,空當中的確有相,你不要去取著一邊,你不要執著有,不要執著空,那就對了。講這樣我們也覺得很玄,到底怎麼辦?實在講就是你心中放下取執,關鍵就是你放下你虛妄的分別執著,不要去取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樣就對了,你的般若真智就現前了。我們很多同修聽了半天還是不行,反正不取這邊,就取那邊,非取不可,非執不可,無始劫以來取執已經習慣了,叫我們放下真的有困難。不取執講得很玄,很容易落為玄談,變成談玄說妙,變口頭禪,談玄說妙,不切實際,落空,他就不去修了。
所以無取執具體的表現就是戒律,戒律的生活就是無取執。戒律,包括《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包括世出世間這些善法。所以佛在《金剛經》講,須菩提跟佛報告說,後五百歲,恐怕沒有人能修金剛般若了。五五百歲,五個五百歲,佛滅度二千五百年之後,就是末法。須菩提當時他就想到末法時期眾生的根器太差了,講般若恐怕沒有人能夠來修。佛就給須菩提開示,佛就講說你不要這麼講,他說後五五百歲,就是他滅度後二千五百年之後,如果有人能夠持戒修福,他就能修般若真智。持戒修福,修什麼福?淨業三福。《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就是持戒修福。空性表現在生活上就是持戒修福,持戒之前要先修人天福,先修《弟子規》,表現出來無取執,它具體表現就是這樣的生活。再提升就是菩薩六度的生活,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般若。菩薩過什麼日子?怎麼過日子?就是依六度來過日子、來生活,來教化眾生,自行化他。
我們如果能夠無取執,不待觀自空,你真正沒有取相執著,如如不動,你表現在生活上,你縱然沒有去學過《弟子規》,沒有學過戒,你的生活,你自然流露的就跟那個相應,自自然然的,很自然,絲毫不勉強,他自然所表現的。這個表現,我們淨老和尚也請我們看海賢老和尚光碟,他也不認識字,他什麼經也沒聽過,去戒場受戒,時間也是很短,要學戒也不是短時間可以學的。但是他能老實念佛,他什麼戒都有了,什麼福也都有了,因為他念到相應,他生活待人接物處事自然就跟六度相應,自然他表現出來就是六度。布施,他種地收成,他沒有為自己,自己也沒有去享受,就是供養有需要的人,供養國家社會,他修布施,他是用種地收糧食來布施供養。修持戒,守規矩,老實念佛,不做非分的事情。修忍辱,文化大革命,人家不許念佛,他就心裡默念,不許拜佛,一大早起來偷偷的拜;電工收錢,問他怎麼這個月比上個月貴那麼多,就被打兩個耳光,趕快錢拿出來給人家,那就是修忍辱。每天從早幹活幹到晚,從來沒休息,一面幹活一面念佛,這是精進。當然他得禪定,得一心不亂,得事一心、理一心,開啟自性般若智慧。他能老實念,什麼戒他都圓滿了。
我們還沒有做到老實,還沒有辦法無取執。所以佛給我們制定戒,你照這個戒、這個規矩修,修到你心定下來,你也就放下了,你就無取執了。但是戒還是要會修的,修戒不要去執著戒,你這樣才能超越。現在很多持戒的人,他去執著戒,那就變成人天善法,超越不了六道。不能著相,不能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佛在《金剛經》講得很清楚,「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他就不是菩薩。菩薩的標準起碼要沒有四相。你有我相,有我就有人,有人就有眾生,有眾生就有壽者。執著它是連續不斷的叫壽者,壽是指時間,很長的,它是一直連續下去的。你有我相,有我就有私心,就有自私自利。
現在我們老和尚講經不是講,自私自利,昨天還講人本主義。大家昨天有聽,我有聽到這一句,我是在下面聽的。自私自利從哪裡來?從我來的,你如果沒有我相,你會自私自利嗎?不會了。現在我們聽到老和尚講經,我們也不想自私自利,但是還是自私自利。為什麼還是自私自利?因為你沒有觀照般若,你沒有破我相,不想自私自利,但是起心動念還是自私自利。如果沒有自私自利,第一個表現在外面的,我們會讓,不會爭了,是不是這樣?不但世間法爭,佛法也爭,有的爭著要跟老和尚照個相,站在前面,然後相片拿出去,可以去炫耀一下,我跟老和尚照相,你沒有,我比你強。那哪個是不是自私自利?講了半天,還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我們沒有辦法放下取執,所以佛才制定這個戒,你去遵守這個戒。用《弟子規》,你來遵守《弟子規》。像包括儒家的《常禮舉要》,禮;還有《論語》,李師公講的《論語》,應對進退,你該做你就要做,該退你就要退。該爭的,當仁不讓;不可以爭的,你一定要退、要讓,不要跟人爭,與人無爭。如果一人讓,一國興讓;一人爭,一國就興爭,你爭我也爭,爭先恐後。如果一個人讓,大家看到他讓,他也讓,就全部都讓。所以這個具體表現就表現在生活上這樣的,那就看我們有沒有取執,你有沒有取相執著。
我們做不到,就是要依戒、依禮來修,因為我們凡夫不知道怎麼做,佛菩薩、聖賢,他有戒有禮,要會學、會活用。學禮學戒,就要懂得修自己,不要去看別人的過失,也不要拿這個標準去看別人。看別人,你又取執了,你又生煩惱了,自己又跟自己過不去,這個就不對。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常常作如是觀,在生活當中依這個戒、依這個規矩。戒,我們不要呆呆板板,只有想成五戒、八關齋戒這些戒條。佛在經上講的教誡,統統是戒,那個屬於攝善法戒、饒益眾生戒,有戒條是律儀戒,我們要去遵守。戒,你如果守久了,你就照這樣去做,你不懂,做久了,你自然取執也就沒有了。就照這樣模仿。模仿,剛開始不是真的是假的,但是假的模仿到久了也會變真的,你做久了,忽然就相應了。你就先這樣做。
所以《弟子規》教我們做,我們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有我們的意見。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你一直問為什麼。現在的小孩子就喜歡問為什麼。有一次,大概十幾年前,我去泰國,高雄有個白居士,他帶他的小兒子去,小學生,那個頭腦,叫他去掃地,說為什麼?為什麼要掃地?我說掃地,地才會乾淨。他說為什麼要叫我掃?一直問為什麼,我被他問得實在是也無法回答他。後來他問我一樁事情,我也就回問他為什麼,他再問我說為什麼,他也被我問得無法回答。現在我們不要問為什麼,就老實、聽話、真幹就對了,不要問為什麼。叫你這麼做,你就乖乖這麼做,就對了。所以《弟子規》要修的,《常禮舉要》也要修;還有《格言聯璧》,弘一大師的,從《格言聯璧》節錄的《格言別錄》;包括《菜根譚》、《延壽藥言》,這待人處世,點點滴滴都是般若,那個就是戒。你不學這些,你戒持得不像,持得怪怪的,持得不近人情。弘一大師講,「不近人情,舉足盡是危機」。你走到哪裡,都是危機,現在人不懂。
我們聽經要會聽,會聽你會開悟。所以我們聽淨老和尚講經,你也要會聽,要聽重點。聽了半天不開悟,這個就沒有受用。大家花了這麼多機票費,花了這麼多時間,跑到這邊來,沒受用。要真會聽,要把話真聽懂,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會修,你就不待觀,不要你去觀照,自然它就空了。你了達,它就空了,關鍵的字眼要了,要明瞭,要通達。我們現在是了而不達,達而不了,問題很多。要了達,你在生活當中才能去落實、去應用,而沒有障礙。
我們一方面明瞭這些事理,一方面我們在生活當中,現在《弟子規》之外,《常禮舉要》、《論語》,《感應篇》講因果教育的,這個都非常重要。這個如果我們會修了,就幫助我們放下這些執著,幫助我們。你去修,不要執著,一面修,你修這些就是持戒修福,持戒修福就是把你執著非法相那個先把它堵住。佛就是怕我們聽到不要著相,不著法相,他去著非法相,那更麻煩。所以就是你要修六度,就先給你提出來,要修六度,要持戒修福。你做到持戒修福、修六度,就把執著非法相那一道門先給你堵死。然後這一道堵死之後,你再不要取法相,那就入了,就入般若真智。所以我們現在修《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三皈五戒,包括這些世間聖賢,都是幫助我們持戒修福的,要會修。修了,你才會得到圓融自在,才不會修到怪怪的,變怪人。變怪人都是有取執,沒有取執,他到哪裡人家都如沐春風,他走到哪人家都感受到他慈悲的磁場。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法性空故諸法皆空,了諸法本空是名真護佛果」。這個給我們講出來,你怎麼護佛果?國王他發心要來護持佛果,前面波斯匿王問,一切菩薩云何護佛果?這些國王都受菩薩戒,大家也去受過菩薩戒,你就是菩薩。怎麼去護持佛果,佛的果位怎麼護持?所以護法,要做護法,這是佛提出來的條件,護法的人要真能夠悟入佛法,悟入法性皆空,他就能護佛果。如果護法的人他不懂,他沒有悟入,他也不知道怎麼去護,不知道怎麼護,可能就亂護一通。怎麼叫亂護一通?因為他不認識善知識,他不懂,他是外行的。我們現在講,外行去管內行的,他怎麼管得好?你自己要懂,你護持的人要懂,國王要懂,你才能護。
像以前清朝雍正皇帝,他真懂,你看他寫一本《揀魔辨異錄》,儒釋道三家他都懂。所以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百五十年的太平盛世,那不是沒有原因的。三朝的皇帝對儒釋道都通達,後面的皇帝漸漸就不學了。真通達它就真管用,為什麼?他懂得怎麼去護持,他會護持正法,不會去護持邪法。如果不懂,他把邪的、錯的當作真的去護,把真的拼命去打壓他,他這個國家就問題大了。為什麼?領導人他自己是外行的,他不懂,他不認識。所以,佛《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為什麼給國王講,不給百姓講?因為國王他是領導人,他一個人懂了,他會帶動所有全國的人都走向正道、護持正法;如果他一個不懂,他帶全國的人都走錯了,問題就嚴重,因為他有影響。這個就非常重要,真護佛果,了達諸法本空是名真護佛果。所以當國王的也不能不學般若,當國王的不學般若,他就沒有辦法護持佛法。像雍正皇帝他懂,他懂得護持,乾隆他也懂,康熙、雍正、乾隆。我們看雍正他的資料,我們就看得出來,真的、假的他一看就清楚,內行的皇帝,所以瞞不過他。有些寫禪宗,有些寫了似是而非的佛法,都一一被他挑出來,《揀魔辨異錄》,他這一篇印光大師非常讚歎。他明瞭,所以他能護佛果。
下面再看,「根塵識三見與見緣並所想像如虛空花本無所有,以上理智照真」。我們六根、六塵、六識,這個叫三見。眼耳鼻舌身意,我們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當中有六識,這個叫根塵識。根跟塵當中產生六識,這個叫三見,三種見。「三見與見緣」,見的緣,「並所想像」,並我們心裡所想像的,我們見到的跟我們想的,我們現在見到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看到之後我們心裡想的,想像的這一切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什麼叫虛空花?虛空沒有花,但是我們眼睛有病就看到有花。眼睛有病的時候,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還是沒有花,但是我們眼睛有病的時候就看到有花,實際上沒有花,是我們眼睛有毛病。這是佛在《圓覺經》也有講到這個,講到我們眾生起了無明,好像眼睛有病,所以現很多現象出來,現這些萬法,就好像虛空花一樣。當我們眼睛有病的時候,的確看到這些花;你眼睛好了,花也就沒有了。
我個人過去,比較年輕的時候,常常有一些,我是沒有看到花,看到天空都是星星,就是有時候蹲下去站起來,滿天都是星星、都是金條,但是要抓,一條也抓不到。那個時候中醫說,你有病,你腎虛,不好。是你身體有毛病,眼睛看到空中有一些現象,實際上它是沒有,是你身體的問題。用這個來比喻形容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就像眼睛有病,虛空本來沒有花,我們看到有花。當我們看到花的時候,它還是沒有,但是我們誤以為有花,不知道是我們心裡現出來的。自己的妄心現出這個妄境,真的,它是沒有。「以上理智照真」,理就是它的真理,智慧照這個真相,真相就是空的。
下面,「權智照俗因集而有達有即空故不為動。」理智跟權智,理就是真,權就是權巧方便,權智照俗,理智照真,真俗是不二,你不要把它分成又有個真,又有個俗,那又是二,真在俗當中,俗在真當中。「權智照俗,因集而有」,照俗,俗就是這些現象,精神的、物質的,所有這些現象。這個現象怎麼來的?因緣集合起來有,因緣散了它就沒有,當體即空。你照見這個,你知道它的真相,它沒有自性的,它是緣聚緣散的。所以「達有即空」,達就通達那個有就是空。好像虛空花,虛空花有,但是它是空的,你明白就知道那是空的,它本來沒有,現在是眼睛有病,所以有相。「故不為動」,不為動就是你心就不會去取相、不會去執者,你心就不動了,你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就得大自在,得大解脫了。
我們現在在生活當中要去練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看下午,我昨天把《金剛經講義》列出來,印給大家分享;恐怕那一本那麼厚,大家沒時間詳細去看,我把重點節錄出來。你那一張你會了,你那一張帶回去,你不要看那一張,在這邊印是很貴的,一張三十塊台幣,好貴!我們在台灣印一張才八毛台幣,這邊是三十塊台幣。不過印這個法,我們回去大家都開悟了,也值得!三十塊,我們花下去也是無法比較的,這個花下去,法供養,這個是連無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寶布施都不能跟四句偈相比。講這四句偈,比你得到無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寶還要好,要懂得,法寶是真的,幫助我們得解脫的。
江老居士教我們,都是我們一般凡夫可以做到的,他就是做實驗告訴我們,他的心得分享。他說凡夫不這樣修,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你就要這樣,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就是要這樣觀。怎麼觀?他自己也經驗了,他說前二十年觀來觀去、觀來觀去,還是若有若無。後來,他就知道,要十分作意的,每一天極順心的事情、很不順心的事情、很小的事情,都用如夢幻泡影來給它印證下去,來給它觀。就是我們修持佛法也是如夢幻泡影,如夢幻泡影,我們修當中你就不執著,不執著當中努力的修,這樣二邊都不著了,因為如夢幻泡影。這樣你一層一層很深入的去觀察,到最後就能觀照。你現在能夠稍微觀察一點,你就會放下一點,你心就會清涼一點、就會自在一點。我們這樣才會有受用,心才會得到清涼,沒有煩惱才清涼,有煩惱就不清涼。
所以我們做三時繫念,念《心經》前面就要念「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三稱。如果我們滿肚子煩惱,念得再多,也是不清涼。你清涼嗎?不清涼。看到人家上香,都沒有安排我上去上,心裡好難過。念清涼地,清涼嗎?會修的人,他上不上都清涼;不會修,你去上也不會清涼。以前在台北松山寺,韓館長在世的時候,大概四十年前。台北松山寺那些老菩薩,給他上香還不行,他還要爭什麼?上第一炷香,上第一炷香是老大,上第二炷香是老二,第三炷是老三,大家要去爭做老大,要打起來了。你說在那邊做法會,唱「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清涼嗎?佛菩薩看到都掉眼淚,嘴巴念清涼,心裡一點都不清涼,比你在家裡還不清涼,錯了。
所以我在香港很多同修,有時候你跟他講真空妙有,有些人他真的是聽不懂。所以有時候要講一些比較事相方面的,要跟他們講。我說上香只是個代表,最重要;現在每次做法會,我都要去講這個道理,為什麼叫戒定真香?戒定才是真香,你沒有戒、沒有定,你燒那個一兩二十萬人民幣的都不是真香。看到香,我們知道是表法的,我們自己上也好,別人上也好,你只要看到香。這是告訴我們,佛教我們,你修戒、修定那才是真香,是提醒你要修戒、修定的,你有沒有去上沒有關係,別人上跟自己上是一樣。因為知道它是一個表法,它是一個教學,它是對我們一個啟示,告訴我們入佛門要修戒修定修慧,修戒定慧三學,那才是真香。五分法身香,那才是香,真香。沒有上香就生煩惱,那是什麼香?一點香也沒有。這個我們要懂,懂這個道理,你會修了。所以每一次在香港那麼多人,我說如果大家都來上香,那我就很輕鬆了,你們就在這邊上,我就可以去睡大覺,我也不用唱了,因為三天法會,你們都還沒上完。
還有一些菩薩,他去年坐靠比較中間的位子,今年離比較遠一點,就跟義工又吵起來了。他說我今年坐的位子怎麼跟去年不一樣?去年比較靠中間這個地方,我現在比較旁邊。後來,我就把我們老和尚開示的話再給大家提一提,因為我在聽經的時候聽到的,然後這個時候趕快跟大家報告。老和尚講,我們做三時繫念,我們是凡夫,但是我們做了都會有感應的,感應很多,但是這個感應不是我們的力量,是佛菩薩他到我們這個會場來加持。然後佛菩薩來,他肯定不會站在當中去上香的,佛菩薩可能變一個人,你看不起眼的,而且他坐的位子就是最角落旁邊那一個。所以我就趕快給最旁邊看不到的同修講,我說可能最旁邊都是阿羅漢、菩薩坐在你旁邊,那你福報是最大的;坐在中間的,距離佛菩薩還比較遙遠,你們要感到慶幸。大家就鼓掌,大家都歡喜了,心就得到清涼了。你不這樣講,跟他講照真了達真空,他聽不懂,還是不清涼。你真懂了,那真清涼。你懂一分,你能夠起觀照一分,就一分的清涼;你懂二分,就二分的清涼;懂十分,有十分的清涼。所以觀照很重要,我們時時刻刻要提起。如果不提起,我們又忘記了,忘記,我們煩惱習氣又冒出來,又是煩惱習氣當家做主,我們又有苦受了。「權智照俗因集而有達有即空故不為動」,這是講觀照般若。
江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學佛之三條件,曰戒、定、慧。無戒,則身口意三業不得清淨,故戒是修學基礎,是獨立的。定慧二字,互相生起」。定生慧,慧生定,定就是止,止息妄念,觀就是觀照真心。「因止能生定,因觀能生慧」,這是止觀分配的。「其實止觀功夫祇有一個觀字,此兩者係一件事」。這兩方面實際上講的是一樁事情,就是一個觀。觀自在菩薩,就是觀。八萬四千法門離不開觀字,止當中有觀,觀當中有止,實際上它重點是在一個觀,我們要懂這個觀照。
「止者,初下手時要攝心一處,即古人所說之定。其實初下手者夠不上說定,然定卻由此而生。久久則由定生慧。何則,蓋觀一種法門成就以後,智慧即發生,妄想即脫落。故有慧方能成就此定。又初下手攝心一處,必十分作意方能攝得,可見此中有觀。故說來說去,祇有一觀字,所以般若不說止而說觀照也。」這是講觀照。止就是止息,就是攝心一處,必十分作意方能攝得,就是我們十分注意,作意就是你專注,作意。所以我們平常講注意,這是佛學的術語名詞。我們中國民間生活上一些常用的俗話,很多都是佛教的術語名詞,像三心二意、注意等等,這些都是佛教的名詞。我們修這個要攝心一處,攝心一處,無事不辦,要把心收攝在一個地方,心不要散在外面。儒家、道家、佛家,三家修學都同樣的原則。
你看《太上感應篇彙編》裡面講,人能收攝浮氣,「遇親便能孝…遇善便能果,遇辱便能忍」。就是一個人,你心浮氣躁的心收攝了,你回歸到心平氣和,遇到親,你的父母,你就能夠去盡孝;遇到善事,你就能果斷的去做;遇到逆境、順境,你都能忍,不但逆境要忍,順境你也會忍,因為你回歸到心平氣和。剛開始下手就要攝心一處。攝心一處從哪裡下手?潮州揭陽謝總那個方法,就是收手機,封閉式七天,那個就是攝心一處,它的效果就是從那裡產生的。我一聽到他收手機,我就知道了、明白了,它的效果怎麼出現的。謝總講一句話,「心靜下來」,這個是關鍵。這個會了,這個抓住了,你有沒有去那邊參,都可以。你去那邊參,你抓不住這個,你得不到那個效果。而且去那邊參,也要會參。我去過一次,但是我看一看,我聽一聽,我就知道他的做法。他這個方式,我很早就想過,我沒時間,為了做法會,應付做法會,到處請。像這次來日本也是為了做法會,那也托這次做法會,才有因緣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不然現在這個時間又不曉得在哪裡做法會了。因為這個因緣,比較有理由跟大家講,不然這個時間都是在馬來西亞,在東南亞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這次的因緣也是很難得。
他安排的內容,他接引的都是社會大眾,沒接觸佛法的,所以他功課安排很多。很多,這個人如果到那邊收手機,封閉式住一個禮拜,他初步會產生一個回響,一個效果。但是他還有進階的,進階是二十一天的,這方面,他也是根據對象來排功課的。但是我看到這些情況,還有我現在雙溪有一個初步的實驗,這是看對象。因為如果社會大眾,你排的功課太單調,他會打瞌睡,除非他嘗到法喜。所以他排的要很多,很多功課,讓大家感覺不單調,大家才不會跑;不然封閉式七天,都跑光光了。這是我們可以理解的。像大家來這個地方是衝著我們老和尚來的,慕名而來。老和尚走了,我看也就大概剩下我跟攝影機了,我跟它,它不會跑。這是實在話,就是說一般的對象就是這樣。如果比較老修的,你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所以我在台北雙溪試辦七天的,是用台中蓮社徐醒民老居士他的《論語》、《禮記》,就排那個課,晚上排光碟的「德育故事」。這七天下來,他們那些老師跟義工,我說義工自己先看,他們看得,他說非常受用。而且我那個是很優質的,十二個人一班,八個老師、義工照顧,是高級享受的,在那邊七天,而且山上都沒有干擾。所以要攝心一處,你才能作觀。
宋朝陳烈,這也是《太上感應篇彙編》裡面的一個公案,宋朝一個姓陳,耳東陳,烈就是烈火的烈。陳烈,他讀書都記不起來,有一天讀到《孟子》,讀聖賢書就有這個好處,讀到《孟子》,讀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他忽然有悟處,他忽然覺悟了。他說我這個心,平常都放在外面五欲六塵上面,從來沒有收回來,當然我的記性不好。六根都是在外面五欲六塵,聲色犬馬,都迷惑在這上面,心亂糟糟的,當然他讀書很容易忘記,記不起來。他懂了,他從那天開始,書也不讀了,什麼都不看,就是打坐、靜坐,放下萬緣,坐九十天。九十天,讓心沉澱下來,靜了九十天,再讀書,一覽無遺,一覽無遺就是看一遍全部記住了,這是靜的效果。
所以謝總他收手機,就是這個作用。所以我聽到說收手機,我就悟了,我就悟到了,悟到這個收手機這一條。不要看電視,你放下萬緣。他排的功課多,如果功課更專精,它效果就更好,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看對象,因為我們都是義工,義工都長期聽經,概念都很深,所以我這樣做,大家可以接受。謝總他召集都是社會人士,一天到晚在看電視、看網路,看得太多了,一下子叫他看一個,他受不了,所以要排很多。所以看對象,看是初學還是老修。那是看什麼對象,排什麼功課,如果政治人物多,就要多排《群書治要》;如果做生意的多,胡小林做生意的,那個課多排一些。所以看對象,這個就符合佛應機說法。所以我們去觀摩,也要知道怎麼學習,不是去看熱鬧的。所以內行要去看門道,外行就去看熱鬧,就是湊熱鬧的,湊湊熱鬧,什麼也學不到。
所以這方面都是要收心的。所以收心,靜很好。還有止語,如果你能夠止個三年,念佛功夫也是會很有幫助的。但是止語,你心裡要真放下才管用,如果你止語,心沒放下,還是不行。過去古晉報恩念佛堂,我們老和尚叫我去做主持,叫悟忍師去做當家。然後我們師父就說,你要止語,他規定的也很嚴格,說講話的人就拿膠帶把嘴巴貼起來,相當嚴格。但還是沒效,因為嘴巴不講,用寫的,用傳真、用寫的。嘴巴不講,看這個看不順眼,那個也看不順眼,比手畫腳,後來好難過,乾脆膠帶拿掉,用罵的比較痛快。
所以止語,你看深圳黃忠昌居士,他止語,你要看他怎麼修,他是每天讀《無量壽經》。他修什麼?修不去看人家的過失。老菩薩都習氣很重的,所以才叫老菩薩。老菩薩就是幾十年的習氣,你叫他改,有那麼簡單嗎?我在善果林打佛七,每一次打佛七都有人來告狀,住在那邊,老菩薩有的二、三點起來,關門是很大聲的,都把別人吵起來,告狀。每次叫我開示,我也每次都開示,每次開示每次還是有,沒辦法。黃忠昌住在深圳也是這樣的,但是他就修不生煩惱。所以他念二年十個月,被他念成功了。我看他的日記,我知道他得力,止語,心他能放下。止語,心放不下,還是不行,所以要兩方面都放下。這個是收心一處才能起觀照。我們有階段性的學習,是有需要的。
好,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此地。我們下午還有一堂,下午一堂,二點到三點。明天也是上午是九點到十點,十點十五到十一點十五,下午還是二點到三點。我們現在休息,用午齋,祝大家用餐愉快,禪悅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