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護國經大意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二集) 2015/5/6 日本埼玉縣熊谷市Heritage Hotel 檔名:WD15-006-0012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大意簡介。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我們接著看「序品大意」,第二段,「乙」。
下面,我們上一堂課講到六種成就的主成就,主就是佛,佛是指我們娑婆世界本師釋迦牟尼佛。上一堂課我們把釋迦牟尼佛簡單的介紹,在修行方面,釋迦是方便般若,牟尼是觀照般若,佛是實相般若。我們一般古大德講,修行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證實相般若。這個觀非常重要,我們在這個觀照,如果不懂得用觀照的功夫,我們修什麼法門,功夫都不得力。功夫不得力就是我們伏不住煩惱,降伏不住自己的煩惱,這個就是功夫不得力。我們念佛伏不住煩惱,就必須需要有觀來幫助。
方便般若一般就是經文、文字,像我們講經依照經文來講解、來學習,我們明白了,明白之後才能起觀照。起觀照之前我們要有方便,這個方便就是我們按照這個經文、經義,大家來講解、來學習,大家明白之後,你就知道怎麼去起觀照。這個用功的方法在《金剛經講義》講得最多,也最詳細,要起觀照之前要有前方便。前方便就是修止,這個觀當中有止,止當中有觀。所以在教下,天台、華嚴都講止觀,止觀也就是止幫我們得定,觀幫我們開智慧,止觀修學達到定慧等持,我們就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所以止當中有觀,觀當中有止。實在講,講了一個觀,觀當中它就有止在裡面,止也有觀在裡面。在教下修止觀,它是根據個人的情況,自己知道這個原理原則,自己去調整。我們念佛也是修觀照,提起一句佛號就是觀,但是這個觀,我們這個意識心要注入這個意識,這個意我們要專注。
所以我們一般講,你對什麼事情,你要注意。其實注意,這個都是出自佛學的名詞,佛教的名詞。我們中國傳統這些術語名詞,常用的,譬如說三心二意,這個也是佛教的名詞。注意,注入,意識心你要注入,你要專注。用在我們現前生活上,你做什麼事情你要注意,你不注意,事情做不好。我們修行修觀照你要注意,注入那個意識,也就是你的意識心要非常集中,要專注的,這樣才能提起觀照;如果我們很散亂,這很難提起觀照。注意這個前方便,觀照前方便,就是謝總講的,這個心要先靜下來,重點就在這裡。如果你心靜不下來,你怎麼觀、怎麼照,都一塌糊塗,心亂糟糟的。所以心靜下來叫做止。止就好像一盆水,它起的波浪很大,你先讓它停下來。止當中止久了就變成死水,死水就不活潑,不活潑,你要加點觀,加點觀,那個水很平靜的時候吹點微風,那個水才有點波瀾,這個變成活水,不是一潭死水。我們修行也是,不管各宗各派都離不開這個原理原則。如果不懂起觀,你念佛功夫不得力,念久了,你念到枯燥無味,你就念不下去。不相信,試看看。
早在二十年前,新加坡淨宗學會,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它那個念佛堂,我們老和尚一九九八年,那時候老和尚正在那邊弘法,韓館長往生週年,弘法是一九九七年下半年就去了,到二OO一年,一共三年半的時間住在新加坡。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老和尚提倡用念佛機四字四音,就是用繞佛的,提倡用繞佛的。繞佛就是分三區,一區拜佛,一區繞佛,一區靜坐念佛,用念佛機。當時開始很多人念,很多人念是得力於老和尚在那邊,老和尚每天講經大家聽得法喜,大家一股衝勁。然後去念二十四小時的,晚上不睡覺的也有很多人去念,念得也很法喜。但是剛開始一個月人不少,第二個月人就減少了,第三個月又更少了。後來老和尚說不行,還是要聽經。所以二十四小時念佛,一天還要聽兩個小時的經,聽經。後來老和尚離開了,愈念愈少,愈念愈少,念到最後,大概也沒什麼人,後來還是請法師去帶。
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之前,我也在華藏圖書館,韓館長往生那一年,我們也用念佛機,四字四音的,然後分三區大家去念。第一天我算過,五十幾個,第二天三十幾個,第三天十幾個,第四天剩五個,第六天剩下念佛機在念。後來我想,還是要敲地鐘,人會比較多一點,後來又恢復敲地鐘。一開始,大家很起勁,一股衝勁,念二十四小時不睡覺。念二十四小時不睡覺是撐了二十四小時,看人家撐二十四小時,我們自己不撐二十四小時沒面子,所以硬撐。撐了之後,第二天,白天睡大覺。我想一想,你睡白天不如睡晚上的,比較正常一點。你念二十四小時的,主要是說念了精神很好再去,這樣是可以的。
但是念佛念得精神很好,我在台灣,在二十幾年前,有一些開出租車的(大陸叫出租車,台灣叫計程車)一批居士,他們大概有二、三十個(二、三十部車子),他們一個月都固定念一天一夜的,老和尚說定一天一夜就好。其中有一個姓許的許居士,他開環保車的(就是收垃圾的),就是晚上開車的,他能夠念三天三夜,然後晚上再去開垃圾車不用睡覺,精神非常好。有一些居士念得也不錯,念一天一夜的、二天一夜的,這個也很多。我感覺他們的功夫都比我好,他們念佛功夫也很不錯了。但是我也沒想到,在十幾年前,聽說這個許居士,念佛功夫最好,跳樓自殺了。我說怎麼會這樣?他念佛功夫好,又天天讀《無量壽經》,為什麼自殺?怎麼想都想不通。當時把這個事情報告給我們淨老和尚,我們淨老和尚也覺得很意外,當初他念佛功夫都念得很好。這些都是我的善知識,我看到這些例子,我就去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念佛念到會這樣?
我細心去觀察他們這些問題,就是念佛功夫增長,煩惱習氣同步增長,好像同步提升,甚至煩惱習氣又超過功夫。看到我們淨老和尚提倡念《無量壽經》,師父說念三千遍就開悟了,我看了很多人,不止念三千遍,念一萬遍的,怎麼愈念是非人我愈多,煩惱愈增長,貢高我慢一直增長,一直在比賽?我說不對,念經念到這樣是不對,這個有問題,我一直碰到這個問題,接觸到這個問題,我一直思考這個問題,觀察這個問題,怎麼會這樣?怎麼跟師父講的效果是不一樣,不但不一樣,還反效果?本來我自己也很難理解,後來就想到了。早年師父不是都在講《金剛經》嗎?他看到很多同修念《無量壽經》念到煩惱增長了,後來他老人家在美國、在新加坡就講《金剛經》,我就想到這問題。《金剛經》,師父都是依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我在家的時候,四十年前我就聽了。聽了,因為師父常常這部經講完就講另外一部經,我也沒有特別去給它深入。後來我就再把它翻出來看,我再看,看了之後發現江老居士早就講過,他說念佛,如果你不懂得觀,你伏不住煩惱,念到最後,不是變成邪知邪見,就是退轉。我才明白為什麼會念到去自殺,念到自己是非人我,念到最後在毀謗,為什麼會這樣?就是煩惱沒伏住,煩惱沒伏住就是他不懂觀照,觀照功夫不得力。
觀照,也就是說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你要觀察到自己起心動念,然後運用經典教我們的這些方法,去給它做一個調整、改變,你這個心就會平靜下來。我舉出一個簡單的例子,我現在也都是在練,我自己在練,提供你們參考。今天老和尚要去玩,我們一般人就會很羨慕,去跟老和尚在一起多光榮。這個就是妄念,對不對?這個就是妄想,你發現這個不對,你趕快起觀照念佛,讓這個心平下來,你就是在懂得用功。所以你們會用功,現在應該不會想說好可惜,我都沒機會去。你現在還有這個念頭,你要趕快轉過來,放下,放下,現在忍耐一點,聽悟道法師講,你心就平靜下來了。我也沒跑,如果我跑了,我就不能要求你們,我沒跑,我可以要求,對不對?這樣公平。我是舉出一個例子,你們以此類推。因為起心動念,我們生煩惱、起煩惱這個時候,你知道觀的這個原理,知道說這個不對,我們這句佛號提起來才會有力量。如果你不知道,沒有發現說這個念頭不對,你佛號一面念都壓不住;你知道,這個關鍵就是在觀,你能觀察到念頭起來了、妄念起來了,不對了,你要給它降伏下去,你這句佛號念下去,它就壓得住。
所以李師公雪廬老人講,念佛要念到伏惑,臨終佛來接引;你那個惑就是煩惱妄想你伏不住,臨終佛沒辦法來接引。臨終怎麼佛來接引?因為你伏惑,你的心光跟佛光連線了。我們老和尚最近講經也常講,你念到功夫成片,阿彌陀佛就給你送信息。很多同修都給我講,他這一生一定要往生。一定要往生,我跟你講真話,講真話就是這個條件,這是李師公講。《彌陀經》講的話,一日到七日,一心不亂。一日到七日也的確是可以達到,你只要懂得這個原理,可以達到。這個信心怎麼來?還是謝總講的(他是菩薩,他給我們信心),收手機,心靜下來。心靜下來你就有智慧,你就能觀察到;你心浮氣躁,你觀察不到。
所以我們短期性的,譬如說七天的在一起共修,這個階段性的,在我們現前這個社會是有需要的,也非常好。所以這次的因緣也很殊勝,能夠在日本的郊區,我們大家來學習。這還不止七天,如果大家好好的利用,沒有大受用,也會有小受用。我是盡量,大家留下來就是有緣人,佛度有緣人,那就提供給你們參考。我自己也是修得不好才會有這些經驗,所以我的心得報告不是修得很好的心得報告,是修得不好、修得沒成就的心得報告,把這些失敗的經驗告訴大家,希望大家能夠一起來提升。這個觀照很重要,我們有時間應該要多多從這方面來深入,這樣幫助大家提升。
我們共修,黃念祖老居士講,在精不在多,人數不一定弄得很多、很熱鬧,不一定。實在講,太多了你反而不好照顧,那個品質就下降;人少一點,品質才能保持那個質量,保持那個優質的質量。所以人少對我們修學來講是很好的,像印光大師講二十個人最理想。這個我就簡單報告到此地。
我們下面看,「處—王舍城外耆闍崛山中」。這部經講的處所跟《無量壽經》是同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我們節省時間就不詳細介紹了,如果大家要知道這個地方詳細資料,可以查《佛學辭典》,或者現在電腦網路查詢也很方便。
第六,「眾(出席)」,就是參與這個講經法會的大眾。看下面:「釋名—梵語僧伽此云和合眾,有理和事和」,就是解釋僧伽這兩個字名稱的意思。僧伽中文的意思叫和合眾,在佛門裡面四個人在一起共修就是一個僧團,僧就是團體,僧眾就是一個團體,四個人以上就構成一個僧團。有理和事和,這個理是理論上,事就是在事相上的和,我們一般講六和敬: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身和同住,這些我們常看到六和敬的僧團。但是現在找不到四個人在一起修六和敬,兩個人就不和了,不要說四個,兩個人的意見都會不一樣。六和敬的僧團如果出現一個,真的能夠保佑我們這個地球上就沒災難了,但是很難。我記得好像二OO七年,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舉一個六和敬的論壇,那一次也請我去發表致詞十五分鐘,講十五分鐘。我在想要講什麼,題目是什麼,他要求要一個題目,講六和敬,講了我們也做不到,的確做不到。我想了半天,六和敬這個層次相當高的,在過去僧團它的戒律清淨,戒根清淨,見解一樣,在佛陀那個時代,的確都是有六和僧團。甚至這個僧團都有證果的,證初果、二果、四果羅漢的,證果的聖人當然他們在一起不會爭吵,肯定就是六和的僧團。但是現在末法時期這樣的僧團是沒有了,出家人修行沒有那個水平。
我們和也是要和,我就想到佛法的六和敬標準比較高,我們現在達不到這個高標準的,我們先求我們目前大家可以做到的先做,我就想到儒家講的,禮以和為貴,禮貌這個禮,禮就是以和為貴。禮是什麼?大家學禮,就是大家要和諧的,要和合的。所以李師公雪廬老人編一個《常禮舉要》,《常禮舉要》就教我們學禮。學禮就是我們淨老和尚也講過,以前李老師在台中講,你們學禮起碼的效果,你要走到哪裡人家不討厭你,起碼要達到這個效果。他要求不高,就是你走到哪裡,不要人家看到你就很討厭、就怕你,那你這個禮就有學到效果了。如果走到哪裡給人家找麻煩,造成人家的困擾,那真的走到哪裡人家都不歡迎,這個人的前途就可想而知了。所以現在人,年輕人不學禮,推翻禮教,不懂人情世故,不知道做人的道理,處處跟人起摩擦、起衝突,人家要提拔他也不敢提拔他,這個人他前途就沒有了。所以不知禮無以立,不懂得這個禮貌、禮節,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處,你走到哪裡都碰壁的。所以這個很重要,禮以和為貴,我就講這個。
所以這個《常禮舉要》,剛才下面的義工說叫我開示,我想一想還是講《常禮舉要》。因為李師公講,他說我編的這個《常禮舉要》(他對台中蓮社的蓮友講的),你們會做到十分之一,對你念佛肯定有幫助。講到這句,我們念佛人都覺得那很關鍵了。對我們念佛有幫助,那很關鍵,不只說在生活上,做人處世。這個做人處世的,對你念佛有幫助,這個我們也可以理解。我們做人處世處理得好,我們心就安,心安我們就理得,念佛當然就比較容易得力。如果你生活當中待人處世常常弄不好,你心就不安,不安,你念佛當然得不到一心。所以在《禮記》講,「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有禮大家心就安,如果大家不學禮,大家心都不安,危就是心不安,不知道該怎麼做,該做還是不該做,該進還是該退,進退失據,不曉得該怎麼辦,那麼你心就不安了。如果你學了禮,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不造成別人的困擾,也不給自己找麻煩,你心安定,你念佛當然功夫就容易得力。這個都屬於戒的範圍。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弘崇禮律」,禮就是禮貌的禮,律就是戒律的律,你有禮再學戒就不難了。所以《常禮舉要》我也想以後拍成一些這種表演的,因為現在的人,我也看到台灣有做,也有一些在做,做得很淺顯不到位,應該把雪廬老人他的講記把它編劇表演出來,那就活生生的,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所以我們現在達不到六和敬,先從學禮,我建議大家先學《常禮舉要》,禮以和為貴。這個《常禮舉要》可以輔助《弟子規》的,《弟子規》是修自己,禮是對別人。
我們再看下面,釋名,僧伽就是和合眾,有理和有事和,有理論上的和,有事相上的和。「會中十二團體」,就是參與這個講經法會的團體有十二個。「1、比丘眾,2、緣覺眾,3、菩薩眾」,這個是聖眾,這個證阿羅漢以上的緣覺菩薩,小乘、大乘的聖眾,斷煩惱、出三界的聖眾。「4、清信男,5、清信女,6、居士眾,7、色天眾,8、欲天眾,9、人王眾,10、五道眾」,這個七眾是屬於凡眾,凡夫,不是聖人,他還沒有斷煩惱、出三界。「11、他方眾—他方世界於此有緣來會者」,他方世界也有來的。「12、變化眾—不思議神力變現助佛說法發起此經」,這是有神通變化的。這些他方佛菩薩來幫助釋迦牟尼佛說法,發起這部經的法會。
下面還有表解:「此是三界中眾經有身分列數行位內修智德能,外供獻國族人群一切眾生之簡介」。這個是三界當中的大眾。這個經典有講到有身分列數行位內修智德能,這個有身分、地位的列出來,內修智慧德能,就是他內心是有智慧有德能的人,外面示現的身分有不一樣的,他內心他是有智慧德能,對外他能供獻國族人群一切眾生,這個簡介就是簡單介紹。
下面畫個圓圈,「總結十二類大眾異於平常法會,即表護國勝會必全國聖凡他方化眾之總動員也。」這個十二大類不同於平常的法會,就是表法,表示護國勝會必須要全國聖人、凡夫,以及他方佛菩薩化身來幫助的,等於整個總動員發起這個法會。這個是把參與大會的大眾(出席仁王護國法會的大眾),有十二個團體,十二類,有聖有凡,有他方世界來的,有變化人來的,這個給我們列出來,詳細也在經文裡面。證信序六種成就的簡介,我們就學習到這個地方。
下面我們接著看:「發起因緣」。發起因緣就是這部經它是什麼樣的因緣來發起,我們看下面的表解。「如來入定」,如來入定是當時開始發起的一個緣起。像《無量壽經》的發起,如來是入定放光,入定放光從這個地方開始發起。
下面我們看表解:「大滅諦—斷德」。這個大滅諦,我們常看到苦集滅道,滅是什麼?滅煩惱,滅無明,諦就是真實的意思,這是斷德。斷德就是斷煩惱、斷無明,我們念四弘誓願常常念的「煩惱無盡誓願斷」,你能夠把煩惱斷了,這就有斷德。下面給我們講出怎麼樣斷煩惱,從哪裡下手?「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如如不動放得下」。這一點我們現在就可以學了,人家爭的我們就不要跟他爭,不要爭。儒家也講,一人爭,一國就興爭;一人讓,一國就興讓。如果大家都一起起這個爭的心,那就天下大亂了;如果讓,那就不爭,不爭,天下就太平了。這個世界為什麼不平?爭,外國人講競爭。我們淨老和尚常講,中國儒道,包括佛,都是在教人讓。但西洋的思想教人爭,從小教競爭,競爭提升就鬥爭,鬥爭再提升就戰爭,戰爭的結果就是毀滅。所以爭是一個錯誤的思想。於世無求,對這個世間沒有所求,也就是知足常樂。一個人在這個世間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如如不動放得下,這樣的人修道很容易得道,在我們念佛人,你很容易得一心不亂。為什麼我們現在一心不亂念這麼久得不到?因為沒放下。為什麼沒放下?還有爭有求。不但在世間法有爭有求,連佛法也要爭也要求,那就斷不了煩惱,不但斷,伏煩惱都伏不住。這是講大滅諦。
下面講:「金剛智—智德—不取於相—看得破」。這個金剛智,金剛般若的智慧,不取於相,看得破。看得破,我們淨老和尚講經常講,我也聽了四十幾年,聽得耳熟了。但是現在我覺得我如果有時間心靜下來,看看《金剛經講義》會感受到一些,什麼叫看得破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但是這個要有功夫。因為我看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到最後面有四句偈,這四句偈我想很多同修都看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四句偈。這四句偈前面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怎麼為人演說?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以前師父上人,大概也是二十幾年前,最少二十五年前,他老人家叫我去做貼紙,像這個圓圓的,大概這麼大(這是他老人家電影膠帶,我先借用一下,大概做出來像這麼大),貼紙一拉開,它那個紙是透明的,然後印什麼?印《金剛經》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印,印很多,印一疊。我說師父你印這個幹什麼?他印這個就像標籤紙,這一拉開就可以貼上去,它那個是透明的。它透明的,我說師父你印這個要貼在哪裡?他說貼在電視,電視那個角落,不影響螢幕。師父他就解釋了,他說這個給同修,他們家裡都有看電視,貼在那個角落下面,然後看電視他就會看到《金剛經》這首偈,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你看電視,它笑不要跟著笑,它哭不要跟著哭。過去曾經聽說有人看電視看到心裡很不平,拿起東西把電視機砸壞了,他就取相了。它就是告訴你,那個相是假的,你不要去取它那個相,你心就如如不動,你看可以。所以師父常講,看電視會開悟的,是要這麼看才會開悟。如果我們看著他笑跟著笑、哭跟著哭,永遠不會開悟。所以會看,六根接觸六塵都是在修行,是真的沒錯,你會了。禪宗講「你會麼」,你會嗎?會了,都沒有一樣不是修行;不會,你在道場也不是在修行,也不懂得修行。所以不取於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應就是你應該做這樣的觀照。
江老居士講他二十年用這個觀照,若有若無,功夫不得力。後來他忽然有一天有悟處了,他就想,一切有為法,反正我們現在看到的精神、物質,有生有滅的統統叫有為法。在百法裡面九十四種有為法,只有六種無為法,六種無為法只有真如無為是真的無為,其他還是相似無為,像虛空,它也沒有生滅,但它還不是真實的無為。有為法都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怎麼觀?後來他有一個悟處,他說每一天遇到順境、逆境,很小的事情,很不順心的事情,有一點點這種違逆自己心意的事情,他就用這句去給它觀。譬如說人家罵你一句,你取相了,你就很難過;人家罵你的時候,你就趕快提起這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或怕時間來不及,「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如果我們一直氣起來,我們就知道我們已經取相了,已經取相,心開始在動了,不是如如不動。所以他現在遇到一些很小的事情,很不順心的事情,當然大的更是這樣觀,這些一切都是假的,他要很作意的去觀。後來江老居士講,他做這樣的觀照,在生活當中從早到晚,順心、不順心的,他統統用一切有為法,順心的、好的也是如夢幻泡影,你不要歡喜;逆境也是如夢幻泡影,你也不要生氣,就這樣觀。他這樣觀,他開始感覺到功夫得力了,他就覺得現在念佛比以前踏實了,以前念得不踏實,現在念得比較踏實,看經眼光也亮了,智慧慢慢透出來。所以大家等一下下課就開始這樣觀,吃到不好吃的、不喜歡吃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吃到好吃的,想多吃一點,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該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吃太多,這樣就是在修。所以這個學會了,滿實用的,你馬上就可以用。你會用了,你這趟來就值回票價,對不對?值回票價。所以金剛智是智德,不取於相,看得破。
「三昧思緣—恩德—以教育造福國族人群饒益一切眾生」。三昧是得定。恩德就是布施恩德給眾生、給國家。以這個教育來造福國家、族群、人民,饒益就是給眾生最豐饒的利益。
我們再看最底下這一段:「三業將動須先入定定體動用體用俱功德備佛示教應當學。」我們佛法的修學就是修戒定慧,入定就是表這個定,定當中它能起作用的,這個定不是說它沒有作用的,定它有起作用。這個入定,這個定不是死定沒有作用,它入定它有作用,所以下面就放光。
我們再看下面:「光華地動。光—靜極光通寂照含虛分別法相稱機而說智慧光也。花—表般若妙行堅固貴重離垢絕相,頂生表最上頂法。六種震動,令生警覺。」這個是放光,光是代表智慧,花代表般若的妙行,頂生就是最上的頂法,最高的。六種震動它不是大地震,它是有六種瑞相,那個動我們沒有感覺的,能夠讓我們心裡生起警覺心。佛說法,在這當中有動,我們沒有感覺,好像小孩子放在搖籃,搖籃一直搖、一直搖,搖籃在動,小孩子他沒有感覺在動。所以這六種震動不是大地震,大地震就災難來了,這個不能誤會。這是放光動地,入定就放光。佛示現入定放光,有這種現象出現,大家心裡警覺,警覺到就是說,大家警覺到佛今天為什麼有這種現象?
「大眾疑問」,下面講大眾疑問。大眾就生起疑惑來請問佛,今天是怎麼回事?「月光大化。世法—親民—止於至善—明德。佛法—四攝四度—禪定—般若。大乘大道大學問也」。月光大化,有世法,有佛法。世間法,從親民,到止於至善、明明德,儒家教學就是止於至善達到明明德。佛法的教學是四攝四度,得禪定,開啟自性般若智慧。所以這個大乘大道大學問,裡面有大學問在。「大眾見瑞相生疑月光代問無能答者。」大眾見到瑞相,月光菩薩代大眾來問,只有佛能回答,其他的人不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再看下面:「音樂集眾—月光奏樂供佛求佛出定為眾決疑他方有緣聞聲雲集。」這個月光菩薩就是音樂集眾,奏樂供佛求佛出定為眾生來決疑,就是把這個疑惑化解,他方有緣的眾生聞到這個聲音也都來聽這部經。就像我們做法會,這個就是佛樂,供佛的佛樂,唱讚敲法器,供佛樂。供佛求佛為眾生來說法、來解疑,這是我們佛門裡面音樂也是作佛事的。所以梵唄,梵音也是在作佛事的。所以我們法器唱念,特別是淨宗修定的一個特色。現在我們失傳了,所以梵樂我們也是盡量來學習,所以唱讚、誦經,念咒、念佛,這個都是幫助我們修定的。所以這當中它都有講求的,跟世間的音樂是不一樣,因為這是幫助我們修行用的。
現在我們像敲花鼓,這個是結緣。以前我學三時繫念,明訓老法師小我們老和尚三歲,他們是戒兄弟,以前韓館長在世請他來教三時繫念,不准敲花鼓的,一定要正板鼓,因為這個都是幫助大家修定的。所以以後我錄這個會有兩種版本,一種花鼓的,接引的,有一些剛初學的,敲正板他會打瞌睡,敲花鼓熱鬧,他就比較有精神,這個結緣用的。如果你要修行用的,要用正板,讓你的心定下來。我要錄三種版本,提供大家可以靈活的使用。
所以這個月光奏樂,佛的音樂;在世間法,中國古代聖人也是周公制禮作樂。每一個朝代它都有制禮作樂,有禮有樂,禮就是約束我們的身口行為,樂來陶冶我們的心。我出家的時候,離開俗家總難免有一點依依不捨,雖然沒有成家,但是有弟弟、哥哥這些親人,難免有些感情的問題在,心情總是有點悶悶的。但是做早晚課敲敲木魚,念念念,念念心情就比較舒服了,所以它有這個作用。如果你心情不好,我建議你可以唱唱讚、念念佛,這個可以舒緩你的情緒。因為古代聖人制禮作樂,他就是幫助我們陶冶性情的,因為我們是凡夫,喜怒哀樂愛惡欲,有七情五欲。我們難免有些情緒上,有時候早上的情緒跟下午就不一樣,晚上的情緒跟下午又不一樣,你一天當中情緒上都很多變化,所以必須要用樂來陶冶。
所以制禮作樂,以前看這個地方、這個國家政治好不好,人民安不安定,看它的禮樂。所以樂當中有大學問,是很講求的。不是現在的流行音樂,那個是唯恐天下不亂的,你就夠亂了,它再讓你更亂,那個樂叫增長煩惱。為什麼增長煩惱?我以前在家跟一些同學,兩個月要同學會吃一吃,吃喝玩樂。我一個同學開地下舞廳的,有一次叫我一定要去參加,我去參加聽到最後我是生煩惱,都是噪音。聽到最後就開始打架,西洋的樂就是天下大亂的,它是不平和。像祭祖都是讓你安和的。祭祖有三種樂,樂奏咸和之曲,樂奏寧和之曲,樂奏安和之曲,都是和的,讓你心平和下來。
最後一段:「如來出定」。音樂集眾,如來出定,「知時機根熟」,佛知道時機因緣成熟了。「定起昇座—表從無住本起化他用」,就是從定起來了,升座講經來教化眾生。「大眾歡喜如來先以定動此時必以智拔」,先以定來打動大家的心,這個時候用智慧來拔除大家的疑惑。「動由定發動即是定定即是動動定一如動定一體非無定妄動可比。」它這個動當中有定,定當中有動,不是沒有定的妄動。像我們凡夫是亂動、妄動,沒有定,所以我們修學就是戒定慧。
好,這一品「序品大意」,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明天我們就進入第二品「觀空品」,觀空品就是入正宗分的部分。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