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諸法唯心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五集)  2023/2/1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105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頁,從第四行第二句,「又經云」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又經云。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知諸法唯心。便捨外塵相。由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

  這個一段又舉出經典裡面講的,大乘經講的。『未達境唯心』,是講我們沒有真正通達境界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我們一般凡夫不明瞭、不通達,沒有真正通達境界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在境界裡面就會『起種種分別』,在一切境界裡面起分別,再發展為執著。這個是我們六道凡夫的現況,現前的狀況都是這樣,總是對一切境界都有分別,又產生堅固的執著,這個是講「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通達了,通達境界都是我們自己的心現識變的,沒有識外境界;外面的境界都是我們的心現的,離開我們的心,就沒有這些了。所以通達這個境界唯有心現識變,分別就不會生起來了,不會再生分別了。這個是證明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確實沒有分別執著。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了,這個就說明我們通達境唯心了。因為這個境界都是自己心現的,從自己心想生的,沒有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都是自己的心想所產生的。

  『知諸法唯心』,知道這一切諸法唯有自己的心,沒有別的。這個「知」是真知、是正知,真正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正確的知道、正確的認知了,真正的認知「諸法唯心」。我們現在的知是解知,聽佛講經說法,聽祖師大德註解、講解,我們也知道這個道理,這個是解悟。這個解悟就是理解了,解悟是通過學習而明瞭的;通過經教的學習,我們明瞭這個事實真相,這個道理講得通,我們理解了。但是沒有證得,我們沒有證入這個境界,只是對道理的理解,所以解悟還是不能解決問題。證悟就管用了,證悟是通過修行,通過實修(實際上的修行)來達到證悟。所以信解是前方便,但是雖然是前方便,信解還是最要緊、最關鍵的。因為你沒有正確的信解,這個信解就是我們前面講的這個正知,真正的認知,真正明瞭了,明瞭這些理論,還有修行的方法,理論方法真正明白了,才能夠去修行,在生活當中去修。如果理論方法不明白,只有信解,不明白,無從修起;縱然很認真在修,也是盲修瞎練。

  所以《華嚴經》講信解行證,信解擺在前頭,行證擺在後面。實際上信解行證,四而一,一而四,也是不能分開的。我們初步的理解,解悟了,在我們生活當中要去落實,要去修,然後去證實經典上講的這個效果。在儒家《論語》,這個《論語》可以說在四書裡面是最流行的,幾乎全世界的人,中國外國都有人在學習孔子的《論語》。《論語》一開頭第一篇就給我們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時習之」這個學就是求解,就是《華嚴經》講的信解,這是學。透過學習,我們真正相信、真正理解了,理論方法明白了,進一步要在生活當中去時習,學而時習之,時習就是修行,或者講實行,時習、修行。透過這個時習,證實經典上講的這個結果、效果,嘗到法味契入境界,就有法喜了。「不亦說乎」,說乎就是佛門講法喜充滿。為什麼法喜充滿?嘗到法味了。所以儒家這個,也就是《華嚴經》講的信解行證,只是用的言語不同。孔子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華嚴經》講信解行證。

  證悟,是要通過修行來達到的。什麼時候真正證得?在一切法裡面執著沒有了,不執著了。不起貪瞋痴慢這些念頭,不執著,這些煩惱就不生了,不會生這些煩惱了。分別也沒有了,我們說得比較具體一點,我們心裡面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種貪求享受的念頭沒有了,不會去追求這些了。就我們一般講放下了,就是這些念頭沒有了,沒有追求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種念頭,沒有了。在根本煩惱裡面,貪沒有了。貪沒有,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貪心了,不會去攀緣,不會去貪了。這些順境,自己喜歡的,沒有貪心了。在一切逆境裡面,瞋恚念頭沒有了。在逆境,沒有瞋恚的念頭,智慧現前,愚痴也沒有了,傲慢也沒有了,嫉妒也沒有了,這是功夫。這些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個是執著,這是最嚴重的,一般講叫見思惑,我們第一個要放下的。放下這個執著,執著就是見思惑,這是第一層。第二層放下分別,第三層放下妄想,起心動念。所以放下執著,待人接物就謙卑,對於法界虛空界裡面所有一切動物、植物、礦物、山河大地,平等的慈悲,就是慈悲一切,對一切都是慈悲的。這是修行成績拿出來了,這個是初步修行的成果,就是不再自私自利,不追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內心不起貪瞋痴欲諸想,初步有了成果。最後能達到不起心不動念,連起心動念也放下了,就跟諸佛平等,你證得佛果。

  如果我們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契入境界,我有沒有契入境界?就從你心裡還著不著這些相,這些東西有沒有放下?我們對這些相還執著不執著?對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個東西有沒有放下?如果達到這個境界,這些東西自然就捨掉,放下了。為什麼?知道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全是假的、全是空的,沒這回事情。就像《金剛經》講的,這個一切,我們現在自私自利,想要擁有的、想要控制的、想要佔有的,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種種的,這些不是真的,《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些東西從哪裡來?唯心所現,誰的心?自己的心。真的就像作夢一樣,夢中如果一下覺悟了,好像我們晚上睡覺,這夢醒過來了,一醒過來,這是我心變現的,夢裡所有的人都是我,所有一切物也是我,這個境界裡面,你就真正體會到事實真相是一體,是一不是二。遍法界虛空界就是一個自己,你愛自己就會愛山河大地,你不愛山河大地就是不愛自己,自他不二,生佛不二,生是眾生,佛是證得究竟圓滿,這個是一不是二。

  實際上我們這個身體是小宇宙,外面的環境是大宇宙,整個大宇宙跟我們這個身體的小宇宙是一樁事情,是一體,完全一樣,絲毫差別都沒有。但是我們現在迷了,不知道這個是一體,就像作夢一樣,夢中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沒有別的,就是自己的心。夢中好夢、惡夢,統統是自己的心變現的。唯有自己的心,沒有其他的。但是我們無始劫來,對這個分別執著,習氣很重,所以《金剛經》佛教我們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要這樣去觀,這一切法就像作夢一樣。知道是夢,對於夢境這一切知道不是真的,就不會去追逐,想要去佔有、想要去控制、想要得到,不會了。因為夢,我們睡覺作了一個夢,夢醒了,一場空。像那個黃梁夢一樣,打個盹,作個夢,一生就過去了,榮華富貴,悲歡離合,醒過來是一場夢,假的,不是真的。

  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要怎麼去觀如夢幻泡影?江味農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講到這一段的經文,講到這首偈,他把他個人修觀的經驗跟我們分享。他說二十年來他也都是一直在作觀,觀這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但是沒有很明顯的感覺有效果,沒有明顯感覺有效果,就是說境界現前還是會放不下。有一天,他突然在這一首偈,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第一個是夢,他怎麼觀?就在現前這個生活當中遇到的人事物,他的經驗講,遇到極順心的事情,他就提起這一首偈。現在這個很順我的心意,自己就很喜歡,貪心就起來了;不順心的事情,自己不喜歡、厭惡了,也趕快提起,這個也是作夢,喜歡、不喜歡統統是夢,不是真的。縱然極小的事情,很小的事情,順境、逆境,自己喜歡、不喜歡的,要起心動念了,這個心要生起喜歡的時候,這個念頭貪念起來,趕快用「如夢幻泡影」這首偈來抑制、來對治,那是夢,把這個貪心伏下去。遇到很小的不順心的事情,瞋恚心要起來了,趕快提起「如夢幻泡影」,那是夢,不是真的,不要當真,就把這個不高興的心,把它降伏下去。他用這樣,實際上在生活上去作觀用功,就開始有得到效果,有感覺了。感覺心比過去清淨了,這些原來看不慣的、放不下的,現在放下了,因為如夢幻泡影。透過這樣的作觀,江老居士講,看經,他眼睛也就亮了,以前都看不明白的現在一看明白了,念佛也覺得很踏實了,以前念佛好像若有若無。所以我們念佛人,用這句佛號提起來,降伏我們的貪瞋痴慢,降伏這些妄心。如果提起這句佛號就能伏下去,那就很直接了;如果提起這句佛號還伏不下去,《金剛經》這首偈也可以做一個補助來作觀。這個煩惱能夠降伏下來,我們這句佛號提起就得力了,功夫就會得力,對我們念佛功夫得力有幫助。我們修《華嚴》這個五止六觀也是一樣,都是對我們念佛功夫有幫助。

  我們今天在大環境裡面跟許多人相處,那麼多身,那麼多人,每人一個身體,自己也是一個身體,很多。如何把這麼多的人、這麼多的眾生看成是一體?你回頭來看身,看小宇宙,我們這個身是小宇宙,小宇宙組成的這個身體,是不同的細胞,汗毛也不止一根,汗毛全身都有;那就像我們現在這個大環境裡面,我們一個人這是一根汗毛,就像我們身體很多很多毛,全身都有,全身的汗毛是自己,一根也是自己。就如同我們現在,看到自己這個身體,看到很多很多人的身體,就像我們身體一根汗毛跟全部的汗毛一樣,一根是一體,全部的跟這個一根是一體的,所以是一不是二。真正明白了,萬法唯心,萬法唯識,你就曉得宇宙之間沒有一法不是心現識變的,都是我們的心現出來,我們的識在變。

  能現的心、能變的識是自己,外面境界都是我們心現識變的,哪一法不是自己?既然是我們心現識變,就像作夢一樣,夢境當中都是我們心現的,我們的識在變。整個夢境有自己、有別人、有山河大地,就是一個自己。所以真正覺悟了,你的真誠心、慈悲心,自然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這個是了解事實真相了。所以一般講說「愛人如己」,這個還是有稍微隔一層了;正契入這個境界,愛一切眾生就是自己。一切眾生就是自己,所以諸佛菩薩明心見性,這些大菩薩、諸佛如來為什麼他們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但是我們就沒有辦法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諸佛菩薩為什麼他們做得到?因為他們了解事實真相,知道整個法界、整個宇宙就是自己。自己這個眾生,「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就是要給予眾生最大的安樂,給予眾生拔除最大的苦痛。所以這個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它是自然而生的,絲毫不勉強。因為了解事實真相,真正契入了,眾生跟自己是一不是二,就是一體,一體哪有不慈悲的?當然就慈悲,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因為知道是一體,契入這個境界。

  所以真正覺悟了,真誠心、慈悲心就流露出來。愛人如己,愛別人跟愛自己是一樣,沒有差別,對待眾生跟對待自己也沒有兩樣。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你就證得法身了。什麼是身?一切法是我的身,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就像作夢一樣,一下明白了,整個夢境醒過來。整個夢境沒有別的,就是自己。在夢裡,再也不分你我他,因為都是自己。你我他,有沒有?有,事實全是自己。我是我心變現的,你也是我心變現的,他也是我心變現的,樹木花草是我心變現的,山河大地也是我心變現的,是一不是二,你怎麼會去害他?這個不可能,害他不就是害自己嗎?就像我們身體上器官一樣,眼睛是自己,耳朵也是自己,鼻子也是自己,手足也是自己,你手能夠去害眼睛嗎?能夠去害手足嗎?那是害自己。除了自己之外沒有別人,除了心,除了阿賴耶之外,沒有萬物,沒有境界。真正知道『諸法唯心』,沒有識外境界,外面的境界統統都是我們的心現識變的,這樣才能放下外面的塵相,其實外面這一切的塵相就是自己。這個地方講捨,捨就是放下,不執著了。塵相有沒有?有,怎麼會沒有!不執著了,不執著就知道內外是一不是二。『由此息分別』,分別的念頭沒有了。由於通達明瞭諸法唯心,對一切境界不再分別執著,從此分別執著這些念頭就止息了,永遠沒有了,入菩薩境界,菩薩的境界就是正等正覺。『悟平等真空』,性真空,相也是真空,相有性無,事有理無,性相不二,理事一如,這個就契入境界了。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經文:

  【如世有醫王。以妙藥救病。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

  這用一個譬喻,如同世間有大醫王,能夠醫治各種的病,以這個妙藥來救治這些種種的病。『諸佛亦如是』,這個「諸佛」就是如同世間的醫王,醫王就是他能夠治種種的病,種種疑難雜症,他都有妙藥來救治這個病,諸佛如來也是像醫王一樣。『為物說唯心』,這個就是藥。醫王以妙藥治病,真正的妙藥是沒有藥,教你調養身體,你的身、心、境能完全和諧統一,什麼病都不生,百病不生,這才叫妙藥。所以現在世間無論中藥、西藥,實在講治標不治本,根本的治病,還是我們自己要調養身心,調心、調身。身心調整到和諧了,就百病不生,這個才是治病的根本。特別是心,這個心病是主要的。所以佛就更高明,佛的妙藥是什麼?「為物說唯心」。為人範圍太小,你的對象只有人,人類,只有人法界能得利益,範圍就有限了。「為物」,範圍就大了,這個物它可以包括人、包括動物,包括植物、礦物、自然現象,一切都包括在物這個裡面了。

  有人懷疑,動物有情能感受、能開悟,植物呢?跟植物說法,它能修行證果嗎?現在科學實驗發現,植物也能。所以過去家師淨老在澳洲圖文巴,圖文巴那邊開闢一個菜園,澳洲淨宗學院到附近郊區買一個菜園,種菜。種菜,現在一般農民種菜,都要用農藥、化肥。我們淨老和尚勸同修種菜,不要用化肥,不要用農藥。沒有農藥,沒有化肥,那問題來了,這個菜園裡面小蟲很多,菜都被蟲吃了,不用農藥怎麼行?所以當時我們淨老和尚就跟小蟲溝通,勸牠們,跟牠們溝通協調,發現這些小蟲懂得我們人的意思。真正有那個至誠心,也可以感通這些小動物。我們希望跟這些動物,這些小蟲共存共榮,互助合作,互不侵犯。跟牠共同的生存,共同的繁榮,互相合作,互相幫助,互相不侵犯。所以在菜園裡面有劃一個小區,專門是給這些蟲吃的,小蟲都到那邊去吃。隔一條田埂,這邊小蟲決定不來,聽話、遵守規定。

  這個不止在澳洲有這個實驗,更早之前,馬來西亞古晉,就是東馬,東馬那邊婆羅洲綠野仙蹤,李金友居士他建設一個高爾夫球場,他當時也建一個佛堂,提供給同修去那邊度假、去念佛。山上他自己就有種菜,他在山上也有旅館,提供給打球的人住的。他學佛了,也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經,也請我們老和尚上去看過。當時我們老和尚也叫我在那裡掛一個名當住持,悟忍師做當家。我們到那邊聽李金友居士跟我們講,他種了一些菜園,不灑農藥、不灑化肥。請當地的原住民來種,特別那個蘆筍,種得都是很大。就是你去菜園,你就現場折下來,也不用洗就可以吃了,非常甘甜。他那邊,上去打球,李居士很發心,他那個餐館旅店一律都準備素食,就告訴打球的人,你上來沒有肉給你們吃,都吃素。而且那個蔬菜,都是他山上種的,有機的,沒有農藥、化肥的,很健康。請當地的原住民,原住民原來他們都去打獵,後來那個獵槍,李居士統給它收購了,叫他們不要打獵,到他這個球場來工作,來種菜,提供給他們薪水。剛開始種,我們聽他講,大概百分之九十都被蟲吃光了,因為沒有農藥,第一年種大概百分之九十。大家就是告訴李居士,還種不種?李居士說,再種,給牠們吃,牠吃久了,會留一些給我們,牠總不好意思全部給我們吃完。果然到第二年,吃了百分之五十,留一半了,真的有效。第三年,那個蟲吃了百分之二十。那個是更早。

  在大陸山東,齊素萍老菩薩他們種玉米,也是這樣,劃一個區,那個蟲、老鼠就是去吃那一區,其他牠就不會去動。還有有一年我到廣東揭陽謝總辦道德講堂那裡,他帶我去看他的菜園,他還插個牌子,動物先生、小姐、螞蟻這些,插一個牌子,就是這一條、這一排是給你們吃的,其他的你們不要動,有個專區讓牠們吃。他帶我去看,果然那個專區都吃光了。旁邊,就在兩邊很近,那些蟲都沒有去吃,我看了也是滿奇蹟的。所以透過這幾個地方,這樣的一個實驗下來,給我們說明一個事實,這些小動物,如果我們人有至誠心,真心跟牠溝通,都能感通。我們看到有這樣的實際上的一個例子,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有更多。以上提出來是我知道的,我們認識的。所以這說明佛經上講,我們跟眾生是一體,從這個實驗當中也證實了。所以在圖文巴種的蔬菜、水果、植物,我們對它都很尊敬、愛護,照顧非常周到。我們把這個小錄音機掛在樹旁(旁邊樹上),就念佛機,供養這些眾生,這些動物、植物、礦物,用念佛機。佛教的音樂讓他們聽,還有講經說法也給他們聽,現在有播經機。播經機、念佛機,日夜有聽經、有念佛。結果這些樹木、花草、蔬菜長得都特別好,特別的大。所以在圖文巴,我們老和尚那個精舍有菜園,真的是天天豐收,我去看過,那個冬瓜一個就這麼大,長得真的很大。

  在礦物方面,日本江本勝博士做水結晶的實驗,用科學的儀器來實驗,也證實了水它會聽、會看,也懂得我們人的意思。你對它加以善意、善念,它那個結晶出來很美麗;你用惡意、惡念去對待它,那個結晶實驗出來就很醜陋。所以江本勝博士的科學實驗,也證實佛經上講的「一切唯心造」。外面的境界沒有境界,外面境界都是我們的心造的,心現識變,我們心去感召的。我們心善,感召外面的環境就美好;心不善,感召就不好,災難很多。像現在這個世界,地球災難這麼多,就是人心不善,大多數人都在造作不善業,感召整個地球天災人禍不斷,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嚴重,這個都是人心不善。

  所以佛菩薩教我們解決問題不在外面,在自己的內心。我們內心善,樹木花草、山河大地全都善了。善心看待外面,一切都是善;惡心看待外面,一切都是惡,說明萬法唯心。我們再看下面一段:

  【以此方知。由心現境。由境現心。心不至境。境不入心。】

  『以此方知,由心現境』,以這裡講的這些道理,我們才知道「由心現境」,這個境界是由我們的心現出來的。外面所有一切境界從哪裡來?這些境界相從哪裡來?心現的,這個心就是自性,自性就是宇宙萬法的本體,一切法從它所生,在佛經的術語叫「法身」,萬法的本體。萬法是從它所生的,所以我們稱為法身。一切法從它所生,法身就是自性,自性本體就是法身,因為一切法從它所生。

  『由境現心』,怎麼知道有自性?從境界相就知道有它,為什麼?境界是它現的,是心現的。它現固體、現液體、現氣體,現出來的形相不外乎這三樣東西,一個凝固的固體;液體就是流動性的,像水這一類的;氣體,空氣。所以我們看境界相,無非是這三樣東西,一個固體、一個液體、一個氣體。由於振動頻率不相同,頻率慢一點的,變成固體;快一點的,變成液體;再快,就變成氣體。最快,連氣體也看不到的是虛空。同一個分子,振動頻率不相同,所以產生不同的現象。

  佛法教人修定,萬緣放下,恢復到清淨心;你心清淨到一定的程度,你就看到整個宇宙了,芸芸眾生,萬事萬象,它的體、相、作用,你全都明白了。怎麼知道有自性?從境界相上去看,你就知道。心境真的是一如,是一樁事情。心能現、能生、能變,境界相包括動物、礦物、植物、自然現象,這幾大類,是所生、所現、所變。能所是一不是二,能現的跟所現的,那是一;你沒有能現,怎麼會有所現?當然是很密切,外面境界相是我們心所現的、所生的、所變的。換句話說,你心怎麼動,外面的相它就怎麼變,外面的境界相隨我們的心在變化。相隨心轉,你心裡歡喜的時候,滿面笑容,這個我們從臉部面相就看得出來。面相,是怎麼樣的相?就是你當時是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心,都表現在相。心看不到,但是表現在相,我們就看到了。你心裡很歡喜,那就滿面笑容,從你臉上面相看到了。你很難過,那個相貌就很悲哀、很沮喪,愁眉苦臉。你的心情天天不一樣,外面這個面相也隨著你的心情起變化。不但面相如此,你全身每一個細胞都在變。你這個歡喜是稱性的,法喜充滿,你全身的細胞也都歡喜,那怎麼會生病?生病是你的細胞感染到病毒。什麼是病毒?貪瞋痴慢、自私自利、嫉妒分別,這個念頭起來之後,你的細胞馬上就起變化。真正高明的醫生,給你治病不要用藥,只要跟你講清楚,你真正明白了,你這個念頭一轉,全身得病毒的細胞馬上就恢復正常。記住,沒有一法不是從心生,你要解決個人問題、家庭問題、社會問題、天下問題,從哪裡解決?從念頭。

  佛經真的是無上的寶藏。你遇到了不相信,相信了不能理解,理解了不能照做,那等於沒有信,得不到真實受用。你信了要求解,而且這個解要圓解、要深解,這個理解要圓、要深,才起作用。解了之後要做到,把自己的毛病習氣改掉,這叫修行。你真能改毛病習氣,利益就大了。第一個最小的利益,身心健康,法喜充滿。我們世間人把這個看作最大的好處,身心健康,認為這個是最大的好處,他不知道有更高的好處,他只曉得身心健康好,每天歡歡喜喜樂呵呵的這個好,家庭很幸福美滿這個很好,這個在佛法講,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方教授當年把《華嚴經》介紹給家師,大乘佛法講給他聽,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佛法擺在面前,很多人不要,這是不識貨。

  好,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的經文,我們還沒講完,我們下一堂節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