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念念彌陀,心無念慮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六集)  2023/1/1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96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六頁倒數第一行,從「四者」這裡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言定光者。謂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謂此寶珠體性明徹。十方齊照。無思成事。念者皆從。雖現奇功。心無念慮。】

  『定光顯現無念止』,入此三昧中,光明炳現,內外洞徹,無思無慮。

  「定」是自性本定,淨宗講一心,「光」是智慧,定能發慧。放下執著,得定;放下分別,開慧。放得少,得小定小慧;放得多,得大定大慧;徹底放下,自性定慧就圓滿的透出來。「無念」一定是從甚深禪定,妄念不生。定就是止,初級的禪定能止住執著,執著的念頭沒有了。執著的前面是控制、是佔有,這個東西在作祟。我一定要控制,我一定要擁為己有,這個念頭是六道輪迴的根,修行人不能證果的原因在此地。控制的念頭不放下,你只能控制幾個人、幾樁事情;放下之後,整個宇宙都被你控制、佔有。你得到的是自性裡面圓滿的智慧、德能、才藝、福報。現在的社會跟從前不一樣,人心沒有依歸,心浮氣躁,學什麼東西都學不進去,想學,學不成功,與心情有關係,受環境影響太大了。佛有善巧,你學東西學不會,教你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這個容易。這句佛號念到底,一天念個十萬聲,兩年、三年肯定得念佛三昧。《彌陀經》上告訴我們,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功夫就能成就。上根人一天就成就,中根人三、四天,下下根人七天。真幹,真放下,對這個世間不再有一個妄念。解悟的人知道,這個世間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萬緣放下,一心稱名,所以他成就快。

  『言定光者,謂一乘教中白淨寶網萬字輪王之寶珠』,這是講放光之體。「一乘教」,成佛唯一之教。乘為車乘」,比喻佛之教法能載人運於涅槃岸(如來地)。《法華經》專說此一乘之理,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一切眾生,只有一個目標,幫助一切眾生圓滿成就佛道。唯有一乘法,成佛的方法。佛真有一乘法,如果這個人不是一乘根性,給他講一乘法他不敢接受。佛有善巧,希望生天就教你生天的方法,生天要修上品十善、四無量心;希望來生再得人身(再來作人)就教你來生得人身的方法,這個要修中品十善。譬如不殺生,不殺人、不殺害眾生,是下品十善;中品十善,「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以這個為標準。我雖然沒有殺害他,眾生因我而生煩惱,這也算是殺生,為什麼?惱害眾生。障礙眾生聞法、障礙眾生學佛,殺眾生的法身慧命比殺身命的罪還要重。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有真實說、有方便說,誘導我們得人身、生天,證小乘阿羅漢果、辟支佛果、菩薩果,這個都是方便說。佛在《法華經》就講真話,「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實在講只有一乘,一乘就是一佛乘,就成佛之法,最終目標就是引導眾生成佛,只有一乘法。前面講人天乘、小乘、菩薩乘這些都是方便說,到最後統統是要入一乘法,一乘才是真實說,其他是方便說。方便說也是要引導眾生入真實,入一乘法,這個我們要明白。這個就是講到法身慧命比身命還重要。「白淨寶網」,白是原色,沒有絲毫的雜染;淨是清淨,沒有染污;網帝釋天宮殿裡面的羅網,網孔之間繫寶珠。「萬字輪王之寶珠」,寶珠會放光,光光相映,萬字是吉祥的意思。佛三十二相之一,佛的胸口現萬字,吉祥之德才會現這種相。由此可知,這是比喻一乘教是最吉祥,因為這是真實的。寶珠所放的光明是吉祥之光,遍照法界,眾生在這個光明之下,念慮不生,所以叫「定光顯現無念止」。這個定是講一乘,一乘教,一佛乘、一乘教。「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個才是真實。一乘裡面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諸法實相,通達諸法實相,自自然然念頭就息了,取這個意思。

  外國心理醫生用催眠術治療一些疑難雜症,讓病人在深度催眠之下回到過去,曾經有回到八十幾世以前,四、五千年。他們有個結論,每個人過去世至少在這個地球上出生一千次,將來還有一千次。這個信息不是好消息,為什麼?沒有脫離六道輪迴,輪迴太苦了。我們在這個地球上,「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那就好了,心理醫生說,你所學習的,考試全及格,你就畢業,不再來了,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六道輪迴,在佛法的修學,第一個階段的畢業,好像小學畢業了,還不是中學,還不是大學,到成佛才是真正畢業了。這裡出離六道是階段性的畢業,階段性的。像我們世間念書,念到小學畢業,還要升學,你證阿羅漢,還要提高到菩薩,菩薩好比中學,還要提升到大學,要作佛。所以我們要歡歡喜喜的消業,不再造業。順境善緣,要感謝、要感恩,絕不貪戀,貪戀就又造業;遇到逆境惡緣,我們也要感恩,歡喜接受,為什麼?同樣在消業障,消我們負面的,決定不起怨恨、不起煩惱,不怨天不尤人,知道這是我們過去造不善業的回報。遇到侮辱我的、毀謗我、陷害我的,應當生感恩的心,消除業障。如果我們不能接受,不服氣,還要據理力爭,就錯了。不管有理無理,接受就好,才能消業障。否則的話你又造業障,你有怨恨,又起報復,來生還要來,你的課程沒學完,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人家打我,我得打回去,人家罵我,也得罵回去,這才像是一個人」,這是社會一般人迷惑顛倒,鼓勵你造業,這錯了。人家說我懦弱,我就懦弱,人家說我無能,我就無能,我這一生度過之後,我提升了,那些不甘示弱的人,他要往下墮落。事實真相看清楚,你就很樂意接受。世間善知識是不錯,我們聽從他的,絕不墮三惡道,能維繫在人天兩道;真善知識是佛菩薩,他確實幫助我們在這一生永脫輪迴。我們遇到了,深信不疑,一心一意接受教誨,依教奉行,把時間剋定在這一生,不能搞來生,這一生當中我決定要成就。這一生當中什麼委屈我都樂意接受,我才能真正超越,還有一點怨恨,還有一點不自在,全是障礙,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必須鍛鍊到一個妄念都沒有,有沒有把握往生關鍵在此地。

  『寶珠體性』,實際上就是自性,當人自性。「體性」是自性本定,起作用是智慧,『十方齊照』是起用,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之性相、理事、因果,沒有一樣不通達明瞭。『無思成事』,對自己是提升境界,對別人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就是事。「無思成事」,無思就是禪定,沒有分別執著,事情統統處理好。『念者皆從』,「念者」是凡夫,十法界裡面的人都聽話,都願意跟他學。『雖現奇功,心無念慮』,他把事情做得這麼圓滿,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覺得「我做得很好,我的功德殊勝」,他沒有這個念頭,為什麼?無我,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雖現奇功」,奇功就是成就無量無邊度生的事業,度眾生的事業。成就得再多,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就像六祖開悟的時候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金剛經》講,度無量無邊眾生入無餘涅槃,「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心裡乾乾淨淨,都沒有痕跡,那是功德。如果著相,我度了多少眾生?放在心裡,那是變成福德,那就是凡夫,我們凡夫都是著相。著相,做再多的好事,是福德,不是功德。所以不著相才是功德,功德才能幫助你靈性的提升,福德不行,福德只能在六道享受人天福報。「心無念慮」,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功德。無念慮我們做不到,佛菩薩、祖師大德教給我們把妄念換成阿彌陀佛,順境善緣「阿彌陀佛」,逆境惡緣也「阿彌陀佛」。大乘教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想什麼現什麼,你天天想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我們要訓練自己,一天到晚起心動念全落在阿彌陀佛上,除阿彌陀佛之外再不想了,萬緣放下。無論遇到什麼人、什麼事,沒有不歡歡喜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歡喜!對自己來講,身心健康,百病不生,將來走的時候佛來接引,得大自在,這才是究竟圓滿的真實法。這個世間沒有得失,因為這個世間根本不是真的,夢幻泡影,有什麼值得留戀!在這裡面起分別執著,錯了。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華嚴經云。譬如轉輪王。成就勝七寶。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

  『轉輪王』是統轄六道裡面的人道,所以在人道裡面,「轉輪王」是最高的一個領導。轉輪王也有層級不同,有管四大部洲的金輪王,管三大部洲是銀輪王,管兩大部洲是銅輪王,管一大部洲的鐵輪王。轉輪王身相也具三十二相,這個是他百劫千生,生生世世修善積德,成就這麼大的福報。轉輪王即位的時候,天王送他的禮物有輪寶。輪寶就是現在講的飛行工具,現代我們地球都坐飛機,轉輪王他不用坐飛機,他有輪寶,他可以飛行,可以遊四大部洲,速度很快。轉其輪寶而降伏四方,輪寶就是他到四大部洲去巡視的一個交通工具,同時也是武器。輪寶是七寶之一,這個寶最殊勝。轉輪王他不是天人,他是屬於人道,也就是說我們人道當中他是最高的,他的位階最高的。轉輪王的輪寶,『來處不可得』,是上天賜給他的,是天王賞賜給他用的。『業性亦如是』,「業」是指造作,起心動念是意業,言語是口業,身體造作是身業,「性」是性質,我們三業的性質也是「來處不可得」。為什麼我們會有起心動念?為什麼身口會造善惡業?這個一追究,無始無明。我們做三時繫念,常常念懺悔偈,「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這貪瞋痴從哪裡來?無始無明。無始無明,無始就是說來處不可得。無始就是沒有開始,不是說哪一年、哪一月開始有無明,不是,沒有開始。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沒有開始,不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幾點鐘、幾分幾秒開始有的,沒有,沒有開始。沒有開始在哪裡?就在當下,就當下這一念。

  這一念不可得,一念太快了,時間太短暫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也就是說一秒鐘念頭已經生滅一千六百兆次了,所以快得我們根本無法去察覺到。所以彌勒菩薩說「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念頭你抓不住它的,執著不到,你沒有辦法保持,叫它暫停,這個就是此處所說「來處不可得,業性亦如是」。自性裡沒有念慮,但是在一念不覺的時候會有這個現象產生,這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來處不可得。佛經上講「當處」,當處就是現前,這個現前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怎麼能得?我們今天起心動念,想對外面控制,錯了。我們有這個身體,想佔有這個身體,希望它健康長壽,也錯。連自己的身體你都不能控制、都不能佔有,那你還能控制、佔有身外之物嗎?哪有這種道理!起心動念想佔有、控制,把自己的身心搞得非常疲憊,日子過得非常辛苦。為什麼佛菩薩那麼自在?他知道事實真相,他把控制、佔有放下,所以他得自在。放下之後,身體更健康、更長壽,不求,自己得來了,為什麼?因為你放下,你不造業了。你沒有放下,你造業,你的身體受業力支配,你的壽命也受業力支配,就是我們一般講業報身,這個身體叫業報身。

  諸佛菩薩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也是來處不可得,也沒來處。所以如來,無所從來,無所從去,不來不去。我們自己的自性盡虛空遍法界,畜生、蚊蟲螞蟻的自性還是遍法界虛空界,乃至餓鬼、地獄,沒有一個眾生不是盡虛空遍法界。因為自性它沒有形相,它不是一個物體,不是一個實體、一個物體,所以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的自性是一個性,沒有衝突。大家都同一個性,你在這個性當中,我也是在這個性當中,大家同一個性。才曉得原來法界虛空界是自己,這個時候你證得法身,法身不生不滅。我這個身有生有滅,萬物的身也有生滅,滅了它又生,生了它又滅,生住異滅循環不息,生滅不息,這是幻相;真相裡找不到生滅。幻相不妨礙真相,真相也不妨礙幻相。就像電視屏幕一樣,電視屏幕是真相,頻道顯現出來的色相是幻相,你說它是一還是二?你說它是一,它所現的境界相剎那生滅,就像電影的底片一樣,沒有一張是相同的,速度太快。那我們念頭的生滅,比電影快多了,電影一秒鐘才二十四張,在電視屏幕上的畫面一秒鐘有千萬張。你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可是它之間決定沒妨礙,它有色相沒有妨礙屏幕,屏幕也沒有妨礙色相。電視的色相沒有染污到屏幕,屏幕也不拒絕色相的顯現,你要現什麼相都可以,但是屏幕它不受污染,絲毫不受污染,乾乾淨淨。無論從屏幕,無論從色相,都是來處不可得。真相明瞭,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得大自在,絲毫障礙都沒有。

  佛菩薩給我們示現的,是一切眾生心裡嚮往的真實究竟圓滿幸福的人生。淺而言之,心裡沒有憂慮、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嫉妒、沒有怨恨,圓滿的和諧。這是講淺的。對自己家裡親人如是,對冤家對頭、敵人亦如是,真正融化了。這就說明你真的覺悟,在這個世間,對自己來說,提升靈性,提升到佛菩薩;對法界虛空界來講,你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跟整個法界虛空界融成一體。法界是什麼?法界是真誠,法界是清淨,法界是平等,法界是正覺,法界是慈悲,法界就是自己,法界就是一切眾生,確實融成一體。這個境界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境界,永遠不會再犯錯誤。錯誤是什麼?有我、有你、有他,這錯了,分別執著就出來。佛菩薩在哪裡?悟了就是。眾生在哪裡?迷了就是。所以佛跟眾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這個心,這個心覺悟了,就是佛;迷了,就是眾生。同樣這個心,不是另外有個心,一樣這個心,這個心的覺跟迷差別而已。

  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

  【若有眾生。入此大止妙觀門中。無思無慮任運成事。如彼寶珠遠近齊照。分明顯現廓徹虛空。不為二乘外道塵霧煙雲之所障蔽。故曰定光顯現無念止也。】

  『若有眾生』,這個「眾生」是有緣眾生、根熟眾生,為什麼?他能『入此大止妙觀』。「大止」是真放下。我們現在麻煩的,知道,也放下了,可是一轉眼境界現前,老毛病又出現,口裡放下,心裡也想放下,其實沒有真正放下。結果生生世世依舊搞六道輪迴,在六道裡面報恩報怨、討債還債。說實在話,非常辛苦,非常勞累!佛菩薩看在眼裡,笑笑,自作自受。佛菩薩生生世世(對我們來講)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我們都回不了頭,從這個地方才稍稍體會煩惱習氣真難斷。為什麼難斷?我們生生世世被六道習氣的薰染時間太長,理上講可以頓悟、頓超,事上可不容易。事上能頓悟、頓超,那是再來人,有兩種,一種是佛菩薩來示現的;另外一種,他生生世世修行,到這一生他的功夫修得已經差不多了,這一生當中他成熟了,火候夠了,他能頓悟、頓證。

  我們過去生中也是生生世世修行,功力不夠,功夫不得力,到這一世還沒有把握。可是我們真的是無比的幸運,功夫不夠,在這一生當中也能做到功夫圓滿的效果,這個不可思議,這個就是我們遇到念佛法門。我們今天要把煩惱習氣放下不容易,放不下,可是念頭轉變一下,這可以做到。我在順境起貪心,「阿彌陀佛」,這就是覺,貪心斷掉了,覺悟了;逆境,瞋恚心起來,「阿彌陀佛」,把瞋恚也打掉,這叫功夫,就是要覺得快。功夫在什麼時候?日常生活、工作裡面待人接物,一切時一切處,要好好的記住,為什麼?隨時隨處會發生,一發生,馬上轉念頭,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可以走上上乘的路子,妙不可言,真實殊勝無比的功德利益。遇到這個法門,是無量劫稀有難逢的緣分,遇到要真正能抓到,你一生成就。圓滿的信心,堅定的大願,一句佛號,萬緣放下,在這個世間幫助一切眾生,不要去作意,隨緣隨分,圓滿功德。這叫大止,這叫妙觀。

  大止妙觀那個現象是什麼樣子?『無思無慮任運成事』,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分別執著,沒有懷疑、顧慮,事情自然成就。思慮是煩惱,無思無慮,煩惱斷了,智慧生了。你的定慧天天上升,法喜充滿,無論什麼人向你請教問題,對答如流,如同鐘鼓,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你有考慮、有計畫要怎樣做,做得雖然好,有副作用,不是圓滿的;放下思慮,放下煩惱習氣,無思無慮是正常,恢復正常,成就不可思議。下面是比喻,就像『寶珠遠近齊照』,「寶珠」是你的智慧。『分明顯現廓徹虛空』,你的智慧、你的德能、你的福報充滿虛空法界。『不為二乘外道塵霧煙雲之所障蔽』,小乘人心量小,只顧到自度,不願意利他,外道知見不正,為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放下,這都是障礙,大乘人徹底放下。這叫『定光顯現無念止』,重要的是把念慮放下。

  我們再看下面第五個止:

  【五者。理事玄通非相止。謂幻相之事。無性之理。互隱互顯。故曰玄通。】

  『理事玄通非相止』,真性之理,幻相之事,隱顯俱融,性相雙泯。

  這是教我們放下妄想(起心動念)。「理事玄通非相止」,理是能生、能現、能變,事是所生、所現、所變,玄是微妙深奧,通是通達。理微妙深奧,事也微妙玄奧,懂得「非相」就通達。非相,知道這些相是假的不是真的,好像是有,實在講它沒有。「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那就通。在這個境界裡一念不生,沒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出在起心動念,出在分別執著。佛菩薩看到凡夫這個樣子都搖頭嘆息,可憐憫者。本來沒有這個事情,怎麼會生出這麼多事情來?凡夫迷失事實真相,不知道理事都不可得。『幻相之事』,「幻」不是真的,所有的相都是幻相。佛常用「夢幻泡影」來比喻、形容宇宙森羅萬象,沒有一個現象是真的。『無性之理』,「理」是性,性有,你看不到,它沒有形相。自性理體,六根緣不到,眼睛見不到,耳聽不到,鼻嗅不到,舌嘗不到,手觸摸不到,意也想不到,六根都緣不到。能現所現,『互隱互顯』,這叫『玄通』。沒有緣的時候,隱(像隱藏起來了);緣是一念不覺,一念不覺它就顯,自性就現相。

  【又理由修顯故。事徹於理。行從理起。理徹於事。互存互奪。故曰玄通。】

  心性之理,有修才顯現出來;它就在當下、就在現前,你不修,你體會不到。開悟的人,「頭頭是道,左右逢源」,道與源是講理、講性,理在哪裡?性在哪裡?隨捏一法無非是理性,隨便拿一樣都是理性。就好像金器展覽館裡面,黃金做出種種不同的首飾,都是黃金做的,擺得琳琅滿目,很多,都是黃金打造的,那你進去看,黃金在哪裡?黃金統統在這些首飾裡面,那個首飾就是黃金,這就好像在問,理在哪裡?性在哪裡?你隨便捏一個東西就是黃金。你拿一張紙,就在這裡,這個就是,這個就是性,這是性所現的。哪一樣不是性所現的?就好像那些金飾品,哪一樣不是黃金打造的?統統是黃金打造,樣子各式各樣,千差萬別,統統是金,隨捏一法都是。迷的人,他看到手鐲、戒指,他只看到我這是戒指,這手鐲、手環,不曉得黃金在哪裡,到處找黃金,黃金他就戴在手上。悟了之後,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裡面的正報,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餓鬼、地獄眾生都是,無論依報、正報,隨便捏一個就是自性,沒有一樣不是自性。

  我們今天在大乘經上讀到、在祖師大德語錄上看了,我們也會講,我們隨便捏一物是不是?當然是,我們現在隨便拿一樣,哪一樣不是自性現的?但是我們有沒有悟?沒有悟,所以對我們不悟的人,那就不是。悟的人,任何一樣都是自性;迷的人,還是自性,只是迷了,不知道是自性。我們現在學別人的樣子,人家開悟的人,他真得受用,我們不得受用。但是不得受用,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也有好處。雖然沒有悟入,從佛講的聖言量,我們也有這個概念,知道這一切都是自性所現的。但是我們現在不得受用,我們還沒開悟,是聽說,聽佛說的,聽祖師大德說的,不是自己證入的境界。得受用,戒定慧圓滿具足,三明六通現前,那是真得受用了。我們現在是一樣也不通,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還是煩惱習氣當家,天天還在造業。頭頭是道、左右逢源的人不造業,他的心地確實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他圓滿了。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是承受業報,業是自己造的,過去生中造善業,這一生享受善果;過去生中造惡業,這一生受惡報,這是業報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不是業報身,我們看到他一生苦行,全部財產三衣一缽,遊化在世間居無定所,一生也沒有個家,這是給我們做示範,叫我們對這個世間一絲毫留戀都沒有。我們看了很苦,看到佛那個生活怎麼能過?但是佛快樂得不得了,他沒有負擔、沒有壓力,他逍遙自在,法喜充滿。佛、菩薩、羅漢,他們那種快樂,我們凡夫是無法想像的。他跟一切眾生平等對待,和睦相處,與一切眾生和諧,與山河大地和諧,所以這個當中他有多快樂!他跟整個萬物融成一體。其實我們跟萬物也是一體,只是我們迷了,我們不知道,佛覺悟,知道,差別在這裡。迷了,迷還是一體,你沒有離開這個一體。不是說迷了離開這個一體,悟了才回來這個一體,不是,那又是二,那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你悟了、迷了統統是在一起,只是覺悟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迷了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這差別在這裡。所以我們看到佛孤單一個人,實際上有許許多多菩薩圍繞,我們凡夫肉眼見不到他們的法界。但實實在在也都是在同一個自性裡面。

  『理由修顯,事徹於理』,修正所有不善的這叫修,善惡的標準是性德,所有一切與性德不相應的,自性裡面沒有的,全部都要修正。美國魏斯醫生說,人是來世間修行的,功課做圓滿,你就不會再來;這個地球像是一所學校,功課沒做完,你還要來。這個是魏斯醫生他講的,以他的觀點在講的。以佛法來講,斷見思煩惱,六道就沒有了,就沒有六道了,六道就像一場夢,你作一場惡夢,這六道的夢沒有了。我們在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引用永嘉大師《證道歌》的一句說,「夢裡明明有六趣」,就是把六道比喻我們作夢,而且是惡夢,六道生死輪迴很苦,惡夢。「夢裡明明有六趣」,在夢中明明有六道生死輪迴,有這個事情;「覺後空空無大千」,覺悟之後,這個六道沒有了。這個說明六道不是真的,是我們迷惑顛倒造業所產生的幻相,它不是真的。你覺悟了,不造業了,它就沒有了。所以斷見思煩惱,六道就沒有了。

  『行從理起,理徹於事』,日常的工作、待人接物屬於行,行也是從理起,與理相應的行多好!與理相應的行必定跟戒定慧相應,與戒定慧相應那就是道場。道場在哪裡?處處是道場,時時是道場,沒有離開大道場。守法就是守戒,《弟子規》是根本戒,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的落實。你能夠把《太上感應篇》落實,那就是「深信因果」。你要做到,第一步你就得念熟,長時間的薰修,真誠心去修行,戒定慧統統有,守法守久了心清淨,雜念少了就是定;雜念少智慧就開,煩惱輕智慧長,智慧開了你能夠悟入。入無所入,迷的時候並沒有丟掉,悟的時候你也沒有得來。迷的時候好像跟性德有了距離,覺悟之後又融成一體。其實迷跟悟都是一樣,是一體,只是迷的時候產生一些虛妄的分別執著,在一體當中去畫小圈圈,變成十法界,很多法界。其實沒有障礙,沒有界限,自己去畫的,自己障礙自己。所以迷的時候覺得自己跟一切人、一切萬物都不相干,跟我沒關係,你不是我,我也不是你;覺悟之後他就沒有這種分別,自他不二。檢查我們迷悟的濃度,就從這裡檢查。自他的界限愈來愈模糊,好像是一體,就是好事情;自他的界限愈來愈清楚,不是好事情,那是分別執著。

  現在世界這麼亂,怎麼亂的?就是這個原因,分別執著太嚴重了,所以人與人競爭、鬥爭、戰爭,國與國也是競爭、鬥爭、戰爭,搞成這個地球天災人禍,根本的原因就是從分別執著來的。原來沒有分別執著,我們人不都住在一個地球嗎?這個地球有切開嗎?沒有,都是地球人。地球上它也沒有畫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國家,這些都是人的分別執著去劃分出來,然後在這邊爭,造成地球的災難。如果隨順佛菩薩、聖賢的教誨,那不能劃界限,應該怎麼樣?共榮共存,互相幫助,這個地球就是人間的天堂。如果爭來爭去,人間的地獄。所以分別執著不是好事情。首先要有個想法,把一切老人看作是我的父母,年齡差不多的看成是我的兄弟姐妹,小我二十歲以下看作自己的子女,你真能用這個方法,你的人際關係會變成很好,為什麼?你有愛心。事、理、行『互存互奪』,這也是『玄通』。所以學了佛,我們總是要把它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沒有一樣不是大圓滿。

  好,這節課時間到,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