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首先要破身見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六集)  2021/9/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16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我們上一堂課跟大家學習到《華嚴經》十度第七度「方便」。大乘教裡面講了三種方便,我們學習到第一個方便,「進趣果向方便。修諸功德,迴向佛果」。我們這堂課接著再來學習第二個方便,「巧會有無方便」,這是第二種方便。「巧」,善巧。「有無」,一般世間人的觀念當中,有跟無是對立,善與惡對立的,大與小對立的,種種都是對立,也就是一般講的相對論,互相對立。有無當然是一對,對立的,在此地淨老和尚講,把它換兩個字,「巧會對立方便」,有無這兩個字給它改為對立,我們一般聽起來,理解上就比較清楚了。世界上所有一切衝突,所有一切不善、不好的事情怎麼來的?從對立來的,對立是矛盾,彼此不能相容。佛法教我們,首先要從我們內心把對立消除,就是我們內心不要有對立。對立,在佛法五種邪見裡面屬於邊見。你看見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個五種,五大類見惑煩惱,見惑就是見解上的迷惑。身見第一個,第二個就是邊見,邊就是二邊,不是這一邊,就是那一邊。

  在佛法的修學,要斷煩惱。煩惱有三大類,第一大類就是見思煩惱,又稱為見思惑,見思惑就是見思煩惱。見的煩惱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再來是塵沙惑(塵沙煩惱),再來是無明惑(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是根本,就是打妄想,起心動念,一念不覺,這個是無明。無明發展為塵沙,發展為分別,分別就太多了,無量無邊,像塵沙那麼多,分別的煩惱。見思惑是執著的煩惱。妄想、分別、執著,這《華嚴經》講的。我們最粗重的煩惱就是見思煩惱,見思惑。見思惑當中,見惑又是更粗的煩惱,思惑就比較細,見惑比較粗。所以斷煩惱要從見惑開始斷,好像剝芭蕉,一層一層的剝。好像我們脫衣服,穿了好幾件,譬如說三件衣服,你要脫,當然是先脫外面這一件;這一件脫完,再脫裡面那一件。見思煩惱,見惑是最粗重的煩惱。有這個見的煩惱,就引發到深入的思的煩惱,就是貪瞋痴慢疑。

  所以我們要出離三界六道,在小乘第一關要破的就是見惑。大乘圓教也是一樣,就是見惑是在思惑前面,你要先斷見惑才能斷思惑。首先要破的就是見惑,這五種見惑都破了、都斷了,在小乘證得須陀洹果,還沒有了生死,但是他已經證得位不退,就是不會退轉到凡夫,不會墮三惡道。雖然還在六道,他不會墮三惡道,只有人天兩道七次往返,他就證阿羅漢,就超越三界六道。所以見惑是第一關。在大乘圓教,他斷見惑是初信位菩薩。初信位菩薩,他斷證的功夫跟小乘初果須陀洹是一樣的。為什麼一樣是斷見惑,圓教稱為初信位菩薩,小乘稱為初果須陀洹?為什麼有這個名稱的差別?證初果也可以說他是羅漢,初果羅漢,因為從須陀洹到阿羅漢還有四個層次,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這四果都稱為羅漢。如果證得初果須陀洹叫初果羅漢,證二果是二果羅漢,三果是三果羅漢,四果就是阿羅漢了,也就是說他見思惑都斷盡了。證初果是第一關,這一關突破了,你往後才能再突破;這一關不能突破,後面都沒辦法。初信位的大乘菩薩也是一樣。大乘菩薩跟須陀洹有什麼差別?差別在見解上,菩薩是開圓滿見,小乘初果須陀洹他是漸次見,他的見不一樣。所以雖然斷證功夫是一樣的,但是那個境界是不一樣。這裡附帶跟大家說明。

  見惑就是錯誤的見解迷惑了自性,對宇宙人生,他的見解看錯了,迷了,迷於事實真相。見惑有五種,第一是「身見」,什麼叫身見?執著這個身體是我自己,佛給我們講,這個見解錯了,不對。我們世間一般人,哪一個人不執著這個身體就是我?人家問我們,你在哪裡?我在這裡,指著我們的身體,或者指著自己的鼻子,這個就是我。這個就是我們一般凡夫的一個錯誤見解,把這個身體當作是我。把身體當作是自己,每一個人都是執著這個身體是自己,佛給我們講,身體不是自己,身體不是我。身體不是我,那是什麼?是我所有的。

  講到這裡也要補充一下,佛經上講這個我的定義是什麼?什麼叫我?我就是能夠主宰的意思,你能夠控制、你能夠主宰。如果你控制不了,不能去主宰,佛經上講這叫無我,就不是我了。如果是我,我必定能夠主宰它,我能夠控制它,這個才是我。我們想一想,這個身體我們能控制嗎?我們不想老,它一天一天的老。實在講,不是一天一天的老,是一分一秒的老;如果在大乘經上講,剎那剎那的老化,講的時間就更短了,那我們能控制嗎?我希望年年十八多好,這個身體永遠是年輕的,活潑有力,多好!我們所有人都希望這樣,沒有人不希望永遠年輕、永遠不老、永遠不生病、永遠不會死,大家都希望。但是事實上,你不想老,它一直在老化;你不想病,也是會有病;不想死,還是會死,生老病死自己絲毫做不了主宰,無法控制。所以佛就講,這個叫無我,那不是我;如果是我,我就能主宰。

  不是我,我這個身體是什麼?是我所有的,不是真正的我。這裡用一個比喻,就像衣服一樣,我們最貼近身體的就是我們穿的衣服,衣服是不是我?它貼在我們身體,那是不是我?不是我,是我所有。我們這個身體是我所有,就像那件衣服一樣的,衣服破了我們換一件新的,髒了換一套乾淨的,我們身體就跟衣服一樣。所以這個身有生滅,我們的靈魂、靈性它不滅,它不會消失的。我們的靈性,它在六道裡面輪迴投胎,捨身受身,這一生得到這個身體,來生又換一個身體、換一個新的環境。過去無始劫來,生生世世在六道輪迴都是這樣,捨身受身。捨身就像脫衣服,這個衣服髒了、破了,脫掉換一件;受身,你再去投胎,再去得到另外一個身體,就像換一件新的衣服再穿上去,換個身體,但是我們靈性沒有變,還是這個,那個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在哪裡?還在我們六根裡面,我們每一天眼能見、耳能聞、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觸、意能緣,我們六根裡面根性,那個才是真正的我,那個是不生不滅,它本來就存在的。你捨身受身,身體換來換去,它這個靈性始終不變。

  所以六道輪迴是怎麼樣一回事?如果你心行善,在六道輪迴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心、身、口的行為都善,你的身體就愈換愈好,好像我們衣服愈換愈好。心行不善,那就造惡業,愈換就愈差,換破破爛爛的、很髒的衣服,換一個畜生身、餓鬼身、地獄身,就換那個身體。你墮三惡道,墮畜生、餓鬼、地獄,或者生人天善道,阿修羅道、人道、天道,那個靈性它還是不變。我們在六道裡面生三善道、墮三惡道不是別人主宰,任何人都沒有辦法給我們主宰,是自己主宰的,這個道理要懂得。這個道理懂得之後,你就不會怨天尤人,因為事實真相明瞭了。我現在的遭遇都是自己自作自受,自己造作善不善業得來的果報,那你怪別人沒有用,所以就不會怨天尤人,知道是自己自作自受。真正明理的人,他就不怨天、不尤人,知道這一切好不好都是自己善惡業感召來的。就像現在世界上的災難,新冠狀病毒的疫情,地球人類造作不善業感應來的。你怨天尤人,你去怪別人、怪天怪地沒有用,你自己製造的。我們要解決問題,解鈴還須繫鈴人,自己製造,那你自己可以去改變,你只要斷惡修善,那就轉災難為吉祥,就轉了。轉就是在自己,不在別人,在自己的心行,要做個轉變,轉惡為善,災難就化解了。所以真修行的人不但不怨天不尤人,對於任何一個人都存感恩的心。好人,他從正面幫助我,我要向他學習、向他效法;惡人,他從負面讓我去反省,我有沒有跟他犯同樣的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我們就趕快改過來;沒有,我們要繼續保持,不要犯跟他同樣的錯誤。他這個示現、表演來提醒我不要造惡業;善人也是示現表演,提醒我要修善業,斷惡修善。我們用這樣的心態來面對社會上的善人惡人,那都是幫助我們,我們都感恩。

  懂得身體不是我,這就是五種見惑第一個身見要破的,第一個要先知道這個身體不是我。既然身體不是我,你何必為身體操那麼大的心?你對身體怎麼保養、怎麼照顧,因為它不是我,我們也控制不了,它還是無常生滅變化的,你操那麼大的心也是白費了,沒有意義。這個身體,我們只要不任意糟蹋,正常的來保養、使用,不要過分、過度的一天到晚怎麼吃、怎麼補。專門講這些講得太過了,實在講,不但對身體沒有幫助,反而有害。所以身不是我,我們就不要去執著了,我們身體體力能夠支持,營養足夠,這樣就好了。我們重要的,要提升自己的靈性,這個重要,就是心性上的修養要提升。靈魂,我們一般人講靈魂,是六道裡面,出不了六道,因為它也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我們一般講靈魂,真的自己不叫靈魂,叫靈性。性就是真如自性、真如本體,它不生不滅,這個性靈明不滅。靈魂是在一個迷惑顛倒的狀態,我們一般講迷魂,但是這個迷魂當中它有性,這個性是很靈的,靈性,就是自性。所以靈魂覺悟過來就叫靈性,其實還是一個,關鍵在覺迷不同而已,靈性迷惑了就叫靈魂,靈魂覺悟了就叫靈性。如果不覺悟,迷惑顛倒,靈魂在六道之內出不了,生生世世都一直在搞生死六道輪迴。它一覺悟了就超越六道,覺悟過來,不再迷惑顛倒,不再起惑、造業、受報,它就超越六道,超越六道就提升到四聖法界,提升了,提升了叫靈性,不叫靈魂。

  身見看破了,我們這個身體錯誤的見解放下了,看破就會看到事實真相,不執著這個身是我,那什麼災難你就完全不在乎了,知道這個身不是我。自己的心行正、心行善良,什麼樣的災難自己不會受,就是不會感染。現在新冠狀病毒流行到全世界,你的心、行為正當、善良,也就是斷十惡、修十善,什麼病毒都不會感染。因為感染病毒,還是我們內心貪瞋痴這些三毒煩惱招感的,所以內心如果不貪不瞋不痴,沒有這個三毒煩惱,外面的病毒再毒,也不會感染。所以我們人,實在講沒有死,沒有死就是說我們真正的自己,就是我們的靈性它本來不生不滅,本來就存在的,它也不會滅。所以生死是從身體上講的,身體有生滅,我們身體裡面這個靈性它沒有生滅。所以人沒有死,我們看到這個人死了,他只是換個身體,換個新的生活環境。所以人,真的像外面宗教講的是永生的。一般宗教講永生,永生就是永遠不滅,佛法是講不生不滅,那個才是真正的自己。其實每一個人都是永生,都是不生不滅,所以見惑第一個、第一關要破身見,放下執著「身體是我」這樣的見解。

  第二是邊見,就是對立。你要善巧把它融會,放棄對立,要從自己內心真正去修養,永遠不跟別人對立。我們怎麼會跟外面的對立?第一個就是我們自己內心,自己跟自己也在對立。所以你要去化解外面人的對立,要去化解自己內心的對立,從自己內心去修養,永遠不跟別人對立。別人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他有對立,我沒有對立,先從我們自己內心做起。對立一定是兩邊,兩個拳頭才對立,如果一邊沒有,這一邊怎麼打?它也打空了。對立沒有了,矛盾就沒有了;矛盾沒有了,衝突就沒有了;衝突沒有了,鬥爭就沒有了;再提升,戰爭沒有了,這個世界是和諧的、和平的。所以家和萬事興。家為什麼不和?對立。凡是對立,總是利害衝突,我們能捨棄利害,把這個利讓給別人,對立就化解了。如果我們跟人家爭利,那就錯了。所以孟子去拜見梁惠王,梁惠王就跟他講說,你不遠千里而來,來到我的國家,對我的國家有什麼利益、有什麼好處?孟子回答,「大王何必言利?唯有道義而已!」就是為什麼不講道義,只講利益?接著就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一個國家,如果在上面的最高的領導人跟最下面的人民互相在爭利,這個國家就危險了。現在我們看全世界,國與國之間,上下內外統統在爭利,就連一個家庭,父子都在爭利,所以你說這個世界怎麼會不亂?怎麼會沒有災難?很危險。如果我們跟人家爭利,那我們也錯了。所以讓利於眾,把這個利給大眾,大眾分享,不要自己獨享。一個國家,利也要跟全球人類每個國家分享,不要自己獨享,你獨享就有對立、就有衝突。所以佛勸我們布施,所有一切利益都給別人。那我們是不是吃虧了?就沒有了?如果明瞭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給別人是真正自己得益。我們常常布施給別人,人家常常照顧我們,這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因果教育非常重要。現在人不肯讓,就是不明瞭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

  好,我們再學習下面第三個「方便」,「三、不捨不受方便,謂拔濟眾生,了達能所皆空,而不捨離」,這是第三種方便。諸法實相是什麼?是空寂。實相就是事實真相,我們看到萬事萬法,這個事實真相是什麼?是空寂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在一切萬法當中無所有,無所有就不是真的,虛妄的,好像我們看電影一樣。看電視、看電腦、看電影,看到螢幕裡面很多很多,有人事物,什麼都有,但是實際上沒有,它是一個幻相。畢竟空,你抓不住它,沒有東西讓你抓,空的;不可得,你也得不到,這個是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就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金剛經》講的是比較清楚,「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有為法,萬事萬法,精神的、物質的、不相應行法,這一切統統叫有為法。有為法是什麼?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所以六百卷《大般若經》講那麼多,歸納起來就是這三句話,就是空寂。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都是幻相,不是真的,虛妄的。《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就不是真的。雖然明瞭通達諸法實相,這一切都是空寂,不是真的,依然不捨棄眾生,還是度眾生。《金剛經》講,我們要發願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入涅槃,「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實際上沒有眾生得滅度,因為這些也是虛妄的,但是天天在度眾生,時時刻刻在度眾生。空有二邊都不執著,所以依然不捨棄眾生,知道是空,但是依然度眾生。古大德也有一個形容比喻,「大作夢中佛事」。《金剛經》不是講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第一個代表虛妄的就是夢,大家都有過做夢的經驗,夢醒過來沒有了。我們現在看到這一切就像做夢一樣,我們在夢中度眾生、作佛事,講經說法,教化眾生,這個是在夢中大作佛事。知道它是夢,但是還是大作佛事,這個話我們真正體會到了,意味無窮!所以依然不捨棄眾生,就是幫助眾生解決問題,化解災難。

  我們現在這個世間,眾生遇到空前的災難,這個災難根源是我們迷失了自性,這才是真正的災難。所有的災難都是從迷來的,所有一切的痛苦都是從迷來的。惑、業、苦,從迷惑來的,迷惑、造業、受苦報。所以我們迷失自性,那才是真正的災難,其他災難都是假的。災難也是空的,都是因為迷失自性以後才有那些災難。所以迷失自性,這個才是真正災難的根,災難的根源就是迷。我們看到佛門裡面常講「破迷開悟」,佛出現在世間,他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教化一切眾生破迷開悟。教什麼?教破迷開悟,那你什麼問題都解決了。教學,教我們破迷開悟,講經說法,把這個事實真相的道理、修學的方法給我們講清楚、說明白,教我們,我們依教奉行,破迷開悟。破迷開悟的果報就是離苦得樂,苦從迷來的,樂從悟來的。所以我們從自性裡面覺悟,這個世間所有災難都化解了,都沒有了,連六道輪迴都沒有了,還有什麼災難?

  要怎樣覺悟自性?這就要靠教育。這個教育,現在的術語叫素質教育,古時候稱為倫理道德的教育;在宗教講,稱為因果教育。宇宙的和諧、星際的和諧、世界的和諧、人類的和諧,乃至家庭的和諧,沒有一個不是扎根於因果教育。因果教育很重要,《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三福就講到「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特別在現在這個時代,因果教育補助倫理道德的教育。現在的人,你跟他講倫理道德,他不在乎這個,不重視倫理道德。現在人重視的是什麼?怎麼得到名利,怎麼能身體健康,怎麼能事業順利、家庭美滿幸福,世間人求的無非是這些。這些是好的果報,你要有好的果報,必得要有善的因,你才會得到好的果報;如果你一直造惡的因,你想得好果報肯定得不到,得到的都是惡報。所以因果教育就是講這個事實真相,善因善果、惡因惡報,這個講得很現實。所以世間人講現實,沒有比佛法更現實,佛法給你講因果報應。你不是要得好處嗎?得好處,你要斷惡修善你才得到;你不斷惡修善,不但好處得不到,得到的都是壞處。這是印光祖師在世的時候,也是非常強調現前這個世界如果不提倡因果教育,縱然所有的佛菩薩、神仙統統降臨這個世界,也救不了這個世界。這個話是真的。

  所以在現前這個社會,講給人聽,人家不相信;要做出來給人家看,人才會相信。從哪裡做起?記住,一定從自己做起。像家師淨老,他自己做榜樣給我們看,所以我們大家就有信心。他講《了凡四訓》改造命運,我們看到了凡先生是明朝時代的人,距離我們五百多年;現代看到我們淨老和尚,我們眼前看得到的,他改造命運改得比了凡先生更殊勝,算命先生算他四十五歲壽命就到了,今年九十五歲了。明朝袁了凡先生,算命先生算他壽命五十三歲,後來他接受雲谷禪師的開示,依教奉行,斷惡修善,他延壽延了二十一年,活到七十四歲。我們淨老和尚延壽到今年,延壽了五十年,原來四十五歲的壽命,今年九十五歲了,所以他改造命運超過袁了凡,現在我們都看到了,所以讓我們對於因果教育生起無比的信心。感恩他老人家做出來給我們看,我們這個信心才能夠建立起來。如果在現代沒有人這樣做給我們看,我們聽一聽,古時候的人,那現代的人也看不到,大概古時候人可以,現代的人不行吧!我們雖然不反對,要打個問號。所以現身說法,從自己做起,做給大家看,大家看到這個效果,他就相信了。這個真的是救度眾生、教化眾生要從自己做起。

  我們要想自己這一生真正能成就,成就最穩當、最可靠、最快速、最簡單的,就是取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是最有把握的,善導大師給我們說「萬修萬人去」。我們這一生成就,這個成就層次也很多,你得個人天福報也是成就;超越六道,證阿羅漢也是成就,成就的層次當然高低不同。最圓滿、最究竟的成就,往生極樂世界,一生去作佛,這個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成就。西方極樂世界淨土法門,修不難,善導大師說「萬修萬人去」,你真信、發願,真肯念佛,沒有一個人不往生極樂世界。我們今天得人身,遇到佛法,又聽到淨土法門,只要能相信,能專心守一,你這一生決定成就。臨走的時候不生病,站著走、坐著走,這是真自在,大自在!不需要靠別人幫助。要認真努力來修行,把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樁事情,肯定做為我們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第一樁大事,要把這個排在第一個、第一樁大事來辦。其餘的事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隨緣而已,有緣多做一點,沒緣少做一點,這樣就好了。不要一定要做到怎麼樣,盡心盡力,隨緣就好。

  護持正法、弘法利生好不好?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回頭再來幫助眾生,那個有把握。現在我們自己能不能去還有問題,那你要把求生極樂世界擺在第一個,弘法利生、護持正法擺在第二,這就對了。你想幫助哪一個、想度哪一個不要緊,到極樂世界去,你就真正能滿願。你認識這個人,無論他輪迴到哪一道,你到極樂世界都知道,你了解他的情況,你知道用什麼方法去度他、去幫助他。佛門裡面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他能信、能解、能行、能證,這是有緣;如果他不信,不能理解,這個沒有緣。沒有緣怎麼辦?等待,不著急,有的是時間。在六道裡,你細心去觀察,無論在哪一道,什麼時候他覺悟了,你會知道這個信息。覺悟是什麼?他能夠相信,你可以跟他講佛法,你也可以在他面前示現。他一看到你,跟你一接觸,他就會有感受。他有疑惑,他會向你請教,你就給他講解,給他說法。這是諸佛菩薩度眾生的原則,所以諸佛菩薩是這樣的,我們世間的聖賢也不例外,幫助眾生是先用身去示現,就是身教,不是言教,自己先做出來給眾生看。要叫對方自己提出問題來請教,你教他才管用。如果不是他主動想學,來請教,你自己去找他,你去教他很困難,他不想學,那個時候就是身教比言教殊勝,就不要講了,做給他看。做出什麼樣子給他看?幸福人生的樣子,人家看到你很自在、很幸福,大家都很羨慕。看到一般人在這個世間生活得多痛苦,你怎麼生活得這麼快樂!他嘗到苦頭了,他就想過一點快樂的生活,看到你這個樣子,他就會來向你請教,這個時候你講給他聽,他才能聽得進去。如果我們學佛的人,自己都學得都很痛苦,別人一看,掉頭而去,學佛怎麼學成這個樣子?比不學還苦。那個人學得那麼苦,我都很苦了,學了更苦,學那個幹什麼?所以學佛的人要表現法喜充滿,要常生歡喜心,這就是你能夠接引眾生的形象,你的形象好。「威儀有則」,這就是講求外表,形象要做得好,讓人家看到、聽到、接觸到生羨慕的心、嚮往的心、仰慕的心。由此可知,種種示現是接引眾生的方便,統統是方便。

  「方便」這一度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這個「願」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