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常住於正念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四集)  2022/4/2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64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一頁,倒數第三行第二句,從第二句看起。我先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對地方:

  【故瑜伽論云。非大沈非小浮。常住於正念。根本眷屬淨修梵行。】

  這段經文舉出《瑜伽師地論》上的一段話。『大沈』是昏沉,『小浮』是掉舉。昏沉,我們一般講打瞌睡,睡著了。掉舉是心裡七上八下,這個心好像吊起來、舉起來一樣,定不下來。這段文是教我們用功的原則,不昏沉、不掉舉,『常住於正念』,身心保持不昏沉、不掉舉,常住在正念上面。「正念」,每個法門用的方法不一樣,在我們淨宗念佛法門,提起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心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心住在正念,這是淨宗法門修學正念的一個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這一念,沒有其他的妄念,這個就是「住於正念」。其他各宗各派,有各宗各派的修行方法,不相同,每個宗派依照各個宗派的理論方法去修學,常住在這個法門所教導的理論方法上,這個都是常住正念。比如參禪的人,他的心都常住在話頭,參話頭,或者觀心;教下修止觀,在密宗持咒,各有各的方法,如理如法來修學,都是住於正念。我們念佛法門就是念這句阿彌陀佛,我們心常住正念。

  『根本』,這個「根本」是講戒律,戒律是根本,『眷屬』是威儀,合起來講就戒律威儀,簡單講律儀。中國古人用詞一向喜歡簡要、明瞭,所以戒律威儀,往往用律儀兩個字就包括了。律儀,律是戒律,儀是威儀。例如我們常講的《沙彌律儀》,這個也是淨老和尚提倡的。在家居士修學的基礎,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弟子規》是儒家的根,《感應篇》是道家的根,《十善業道經》是佛家的根,儒釋道三個根,這是在家居士要學的。出家眾除了儒釋道這三個根,要再加上一個《沙彌律儀》,《沙彌律儀》也有相當的分量。在律宗道場也有印《沙彌學處》,那個沙彌律分量就很大了,一本這麼厚。我們淨老和尚他提倡,明朝淨宗八祖蓮池大師,蓮池大師他有一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這個《增註》是清朝弘贊律師增加註解的,明朝蓮池大師他只有《要略》,這個《要略》就《沙彌律儀》。《沙彌律儀》前面有十條戒,那是根本,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不坐高廣大床、不持金錢戒、身上不塗香、過中不食。實際上是九條戒,一條是齋,過中不食這條是齋,所以我們一般講齋戒,《沙彌律儀》這十條,齋戒。這十條是沙彌律的根本,沙彌的戒律。後面有二十四門威儀,前面十條齋戒是根本,後面二十四門威儀是眷屬,後面這個是眷屬。蓮池大師他有做《要略》,「要」就是簡要,「略」就是簡單,就沒有解釋得太多、太廣,怕初學的人看了那麼多,他沒辦法學,所以《要略》講得很簡單。後來到了清朝,弘贊律師又增加註解,這個非常圓滿。我們看了《要略增註》,對沙彌律儀,我們雖然沒有時間去研究《沙彌學處》,看了《增註》,大概也能掌握住它的重點精華。所以淨老和尚提倡這一本,這個過去我們華藏淨宗學會也印了很多出來流通。所以學佛的人應當以十善業道為根,這是佛弟子,我們一般講皈依三寶的三寶弟子。三寶弟子,根是什麼?就十善業道,這是佛的根,佛教的大根大本,就《十善業道經》。我們不能小看這《十善業道經》薄薄的,分量也不多,但是三藏十二部都以這個為根,這是學佛的人應當要知道的。

  在淨土三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個很有名的「淨業三福」,這個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聽到淨老和尚提到《觀經》的淨業三福,我們也都聽得耳熟了。《觀經》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第一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我們淨老和尚以儒家的《弟子規》做為具體的落實。《弟子規》教什麼?教倫理道德,教做人,教怎麼孝養父母、怎麼奉事師長。倫理道德的根本就是這兩句。孝養父母是根,奉事師長是本,所以孝是中華文化根,敬是中華文化本,這是根本,具體的落實就在《弟子規》。「慈心不殺」,以道家的《太上感應篇》,慈心不殺就講到因果,為什麼不可以殺生。殺生有因果報應的,我們世間人不知道,佛大慈大悲出現在世間告訴我們,六道輪迴裡面的因果,殺生是第一條。現在世間人,中國人、外國人,沒有學佛的人只有知道殺人有罪過,但是不知道殺動物也一樣有罪,牠也是生命,這個有因果的,殺生,一刀還一刀,一命還一命。你看十善業道,第一條也是不殺生。慈心不殺,它擺在第一個,這講因果,因果教育。所以,以《太上感應篇》來具體落實「慈心不殺」這一條,這一句。慈心不殺,在《太上感應篇》也講到,「昆蟲草木,猶不可傷」,這個就代表了道家也提倡不殺生。道家,你看「昆蟲草木」,連草木也不可以故意去傷害,所以以《太上感應篇》來做為慈心不殺具體落實。修十善業,十善業就是指我們佛門《十善業道經》。佛門《十善業道經》是根本,具體來說明十善業道的還有三部經典,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這個三部經稱為地藏三經。

  我們同修常常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過去淨老和尚多次宣講,在新加坡,一九九八年有講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科註》、《節要》,還有《玄義》,這個非常珍貴。《地藏經》我們詳細看,講的主要是因果報應,講十善十惡。《地藏十輪經》,十輪那就更明顯了,十輪就是十善業,身三、口四、意三,這個叫十輪,造善造惡。再來,《占察善惡業報經》,你看占察輪相,它有三種輪相,其中一種也是十善對十惡的,身三、口四、意三,十善對十惡。所以這三部經,實在講也是《十善業道經》的補充說明,詳細的解說。《地藏經》講,從修十善業,人天,一直提升到成佛。所以佛在《大藏經》裡面有講到跟十善業相關的經典,也非常的多。實在講,一切的經典都是從《十善業道經》這個根提升發展出去的。所以《十善業道經》,雖然小小的一部經,等於三藏十二部經,三藏十二部經等於是《十善業道經》詳細的解說。三藏十二部,當然包括《大方廣佛華嚴經》、《妙法蓮華經》,這些一乘圓教的大經大論。所以三藏十二部,不出十善業道,所以這個是佛的根。

  道家的,道家也有《道藏》,《道藏》過去我也請了一套,現在放在汐止拱北殿,分量比我們《大藏經》還要多。這部《感應篇》也不是很長,我們一般讀誦十五分鐘。我們現在華藏的同修來上班前,先讀一遍《太上感應篇》,大概十五分鐘。但是你整個《道藏》離不開《太上感應篇》這個根。《弟子規》,也不是很長。儒家的經史子集,《四庫全書》,我們淨老和尚過去用個比喻,放在天平去秤,《弟子規》一點點,《四庫全書》這麼多,你堆起來,幾層樓高,跟那是一樣的,平等的,也就是說一部《四庫全書》是什麼?《弟子規》詳細的解說。可見得我們不能疏忽,也不能看輕這三個根。這些《四庫全書》、《道藏》、《大藏經》都是枝葉花果,樹幹、樹枝、樹葉、樹的花、樹的果,枝葉花果。枝葉花果從哪裡來?從地下面那個根,樹根、樹本長出來的,沒有那個根本,就沒有上面這些枝葉花果了。換句話說,儒家沒有《弟子規》這個根的落實,《四庫全書》也得不到受用,落空了。《道藏》那麼多,沒有《太上感應篇》的基礎,它也落空了。佛經三藏十二部經,那麼多,沒有十善業道的基礎,那也落空了,為什麼?沒根。所以這個我們要重視。實在講《沙彌律儀》,三皈五戒,還是建立在這三個根的基礎上,特別是十善業道。

  出家人要以《沙彌律儀》為根本,這是淨老和尚講的,出家人,實在講《沙彌律儀要略增註》我們仔細去看,這是出家人的《弟子規》,出家人的根本,沒有《沙彌律》的基礎,其他的戒也都落空了。比丘戒、菩薩戒,出家人受了三壇大戒,第一壇就是沙彌戒,沙彌戒就受這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這第一壇。第二壇,那就提升到比丘戒,那是登壇了。照戒律規定,你沒有《沙彌律儀》這個戒的根本,不能登壇受比丘戒,這是佛的規定。但是現在沒有《沙彌律儀》的基礎,也都登壇了,甚至菩薩戒都受了,第三壇是大乘菩薩戒,都受了。受了,是有名無實,有受戒的名義,實際上沒有得到戒,沒有得到戒體。沒有得到戒體,就談不上什麼持戒、犯戒了,這些常識我們要懂。我們一般講破戒,如果你沒有得到戒體,談什麼破戒?破戒是說,你去如理如法受了這個戒,得到這個戒體,你違犯、破掉了,這個才叫破戒。如果你根本就沒有得到戒體,那破什麼戒?那是一般造罪業,不是破戒。所以破戒它還是相當的條件的,要有這個條件,你得到戒體,你去破了,你去犯了,才叫破戒。你根本就沒有得到戒體,那談不上破戒,當然更談不上持戒。所以對戒律的常識我們也要明瞭,特別出家人,在家人也需要明瞭。

  過去悟道在大陸山東德州慶雲海島金山寺,那個時候在那裡做百七繫念,護國息災百七繫念大法會。法會都是上午十點半午供到十一點半,下午一點半就第一時繫念。當時我就利用上午九點到十點一個小時的時間,這一個小時的時間,跟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同學,還有金山寺的一些在家出家的同學,一起學習分享《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之前在廬江做百七繫念,做了四個多月,也有講了一點,沒有講完。後來廬江百七繫念交給常住法師繼續做,悟道接受海島金山寺徐老居士的邀請,去那邊接著做。後面一年多,接著在那邊做,那邊的法師也要學三時繫念,就到那邊去結緣了。在海島金山寺住了一年多,過了兩個農曆年,五十九歲、六十歲,兩個農曆年在海島金山寺過的。在那個時候我到海島金山寺,講一年多,時間還長,所以一天講一個小時,就是《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也從頭到尾跟大家學習了一遍,講了一遍,也留有錄像帶,現在還有講記。

  另外,《沙彌律儀》,當時海島金山寺有出家眾跟著我做三時繫念的,主要針對出家眾。但在家居士也很多,所以我又講了《五戒相經箋要集註》。這個《集註》是過去台中南普陀寺廣化長老他蒐集的註解,它註解《五戒相經箋要》,《箋要》是淨宗九祖蕅益祖師他很簡單的註解五戒。後來民國初年,中國佛教律宗的祖師弘一大師,他又加上註解,補充蕅益祖師的,但是也是註得很簡要。後來經過廣老他蒐集律藏經典,包括世間的這些善法來補充《五戒相經箋要》。所以在那個時候我也是一個星期講一次,把《五戒相經箋要集註》也講了一遍,學習了一遍。有關戒律,淨老和尚提出出家人以《沙彌律儀》為根本,這裡也要補充一下說明。弘一大師他有一本《演講錄》,《弘一大師演講錄》,這有流通,過去我們道場也印過,《弘一大師演講錄》。我們要學戒律,建議我們出家同學看看弘一大師的《演講錄》。畢竟在民國初年,在中國佛教界,弘一大師他對戒律有非常深入的研究,這是中國佛教界,在民國初年大家公認的,他對戒律專攻律學,這個研究非常有心得。

  弘一律師自行化他,依照這個戒,持戒很精嚴。他講的有關戒律方面的,都是跟我們講實話、講真話,所以他這個《演講錄》,那一年他講有關戒律這方面的,是應福建泉州承天禪寺。承天禪寺也是悟道的得戒老和尚上廣下欽老和尚他出家的道場,後來到台灣來,在台北縣土城也建了一個承天禪寺。那一年,承天禪寺辦一個三壇大戒,當時禮請弘一大師去講戒,當然這個是很難得,能夠禮請到弘一大師去講這個戒律。因為弘一大師在民國初年他是對戒律的研究修學最有心得的,請他去講戒是最理想的。但是他講演開始,告訴這些戒子,說大家來這裡受三壇大戒是有名無實,不要以為你得到戒體了。他講真話。這個話講出來,大家聽了當然會覺得很失望,我們來受了戒,得不到戒體,受這個戒有什麼意義?後來弘一大師又講,他說雖然得不到戒體,他還是鼓勵大家來受。但是受了之後,不要以為自己得到戒了,你受了第一壇沙彌戒,不要自以為我是沙彌了,其實沒有得戒;受了第二壇比丘戒,受完,以為我就是比丘了,其實沒有得戒;受完第三壇菩薩戒,也沒得戒。特別三壇大戒,最主要是比丘戒,那這個比丘戒,弘一大師講,在我們中國佛教,從南宋以後就沒有真正清淨比丘了,就沒有真正能夠持清淨比丘戒的比丘了,沒有了。

  比丘戒必須要有七個,我們一般在戒壇上三師七證,最少要有七個清淨比丘他來傳授、他來認可,你如理如法登壇受戒,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比丘戒。他說南宋以後,中國就沒有清淨比丘了。沒有清淨比丘,沒有人傳授清淨比丘戒了,現在傳戒的都是名字比丘,不是真正的比丘,名字比丘。蕅益祖師在他的《寒笳集》也都有講到,沒有真正比丘了,沒有。沒有,那你去受,的確是有名無實,有這個名義,但實質上沒有,沒有得戒,不是真正的清淨比丘。你不是真正的沙彌、不是真正的比丘,你說你是比丘,弘一大師就舉出一個比喻,他說你不是總司令,你在外面說你是總司令,恐怕要被抓去槍斃了。你去冒充世間的一個官位,這個罪過都這麼重了,何況出世間比丘地位非常尊貴的,你不是真正比丘,你去冒名我是比丘,這個都是地獄罪。這個蕅益祖師在《寒笳集》都講過了,二六時中掛比丘名,實際上沒有真正持清淨比丘戒,這個都造地獄業的罪。比丘戒七個,最少要五個以上,才能傳授,才能得到這個戒。

  沙彌戒,實在講我們也沒有,沙彌戒也沒有。因為我們如果沒有看弘一大師的《演講錄》,我們還以為比丘戒我們得不到,那沙彌戒應該有吧!實際上我們看了弘一大師《演講錄》才知道,原來沙彌戒我們也沒得到。為什麼?比丘戒要五個以上的清淨比丘來傳授,沙彌戒要兩個清淨比丘來傳授沙彌戒,你才能得戒。現在連一個清淨比丘都找不到了,哪裡去找兩個?所以弘一大師講,沙彌戒也得不到,也沒有。菩薩戒就更高了。實在講,我們出家人去受三壇大戒,真的是有名無實,有那個名義,發一個戒牒很莊嚴,但是實質上沒有得戒,連沙彌戒都沒有。

  所以弘一大師他勸我們出家人,因為他也有前例可循,前例就是淨宗九祖蕅益祖師。蕅益祖師,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那個時代的人,他也很嚮往學戒,他想去親近蓮池大師,因為他聽說蓮池大師那邊有學戒這一課,很想學戒律,但蓮池大師往生了,善知識不在了。後來他自己去鑽研律學,他想持比丘戒,想如理如法受三壇大戒,沒有清淨比丘來傳,所以他是以《占察善惡業報經》,就是地藏三經之一,剛才我們講過的。《占察善惡業報經》,佛也有講,末法時期你找不到清淨比丘來傳授比丘戒、沙彌戒、菩薩戒,可以依照《占察善惡業報經》佛講的這些理論方法,用占察輪相來求這個戒,你要修懺悔法,修到輪相都現清淨相。這是蕅益祖師他求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他是依照《占察善惡業報經》,占察輪相,修懺悔法,修到輪相一占下去都現清淨輪相,身口意三業都清淨了,在佛前發願來受三壇大戒,那他得到這個戒了。得到這個戒以後,我們看蕅益祖師的《寒笳集》,他跟幾個比丘也是修占察懺的,在一起修學。但是後來環境、因緣種種的障礙,沒有辦法如理如法來受持比丘戒。小乘戒它是可以退戒,蕅益祖師祖他還是用拈鬮的,他就在佛菩薩面前,念佛菩薩名號,求佛力加持,他沒有辦法如理如法做到清淨比丘,雖然得到這個戒,受持一段時間了,有障礙了,沒有辦法繼續如理如法的完全把比丘戒做到,所以他在佛前退戒了。但是退戒,你要退到什麼戒?他就用拈鬮的,後來拈到,比丘戒是做不到了,沙彌戒還可以。所以菩薩戒跟沙彌戒還可以,這個菩薩戒,沒有清淨比丘傳是可以,也可以得戒,你在佛前發願,修占察輪相,得到清淨輪相,或者《梵網經》的,你要懺悔懺到有瑞相,晚上作好夢,業障懺除了,就可以在佛前發願來受菩薩戒。後來他拈鬮拈到菩薩戒沙彌,也就是說他可以如理如法受持菩薩戒。還有,菩薩戒是大乘戒,小乘戒就是《沙彌律儀》,沙彌戒,十戒二十四門威儀,這個他可以做到。所以後來蕅益祖師他就退戒了,從三壇大戒(菩薩戒、比丘戒、沙彌戒),比丘戒做不到,就退戒,退到菩薩戒沙彌。他只能做到大乘菩薩戒,小乘只能做到沙彌戒,那是很不容易。所以我們不要看到《沙彌律儀》好像很簡單,我們都能做得到,不容易,這個有條件的。雖然你現在去戒壇受了戒,你沒有得到戒體。蕅益祖師他透過《占察懺》,得到這個戒體。

  他的學生成時法師,蕅益祖師一生的著作,就是他的弟子成時法師幫他整理。我們現在看到有流通的《蕅益大師全集》,就是成時法師幫他整理流通的。成時法師看到老師他只稱菩薩戒沙彌,一代祖師稱菩薩戒沙彌,他想一想自己還不如老師,所以他不敢稱沙彌,他稱什麼?出家優婆塞。優婆塞是什麼?翻成中文是近事男,親近三寶、奉事三寶的男眾,能夠持五戒,三皈五戒的出家男眾。一般我們看經典,優婆塞都是在家持五戒的居士。後來成時法師看到他的老師稱菩薩戒沙彌,他連沙彌他都不敢稱了,說自己是現出家相,實質上他只能持五戒,出家眾的五戒。出家眾的五戒跟在家眾的五戒,就是第三條不一樣,在家眾的五戒第三條,是不邪淫,出家眾的是不淫欲,因為出家眾他沒結婚。在家眾還有結婚,只有戒不邪淫,沒有戒不淫欲。出家眾就是沒有結婚,所以不淫欲。所以他自稱出家優婆塞,出家是現出家相,但是他只有持五戒的出家眾。

  到了弘一大師,弘一大師更謙虛,這個也不是客套,也是真實的。弘一大師他自稱什麼?看到蕅益祖師自稱菩薩戒沙彌,到最後退戒,從比丘戒退到沙彌;他的學生成時法師不敢稱沙彌,稱出家優婆塞,弘一大師他自稱出家多分優婆塞。什麼叫多分?優婆塞就是持五戒的。五戒,從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戒,這個五戒全部都能受持了叫滿分戒,滿就是圓滿,五條戒你都能夠受持。如果沒有辦法五條戒全部受持,你只能受持三條、四條,這個就叫多分戒,在五戒你是多分,比較多,有三條、四條了。如果三條、四條戒還沒有辦法做到,只能做到其中的一條、兩條,這個叫少分戒,少分了。所以這個五戒分滿分戒、多分戒、少分戒。所以五戒,它不一定說你要全部去受,就是說你能做到幾條受幾條,或者你能做到五戒哪一條,你先受那一條。能做到再去受,做不到不要受,這個最務實的,最實質的。現在受戒都是愛面子,人家受了,全部受了,我也要全部受;看到人家受菩薩戒,我也要去受菩薩戒,其實他一條也做不到,那個就沒有意義了,那只有有名無實,沒有意義。所以弘一大師講就是比較實質的,你能做到的,這樣去受這個戒,才有它的意義,才有它的功德。你有名無實,沒有功德,這個我們要明白。弘一大師為什麼說他只能做到多分戒?五戒當中第二條,不偷盜這條戒他沒把握。他說這條戒的戒相很細,很容易犯,自己不知道,他這條沒把握,其他四條他有把握,他不犯。但是不偷盜這一條戒相很細,他沒有把握,所以他有把握的就是四條戒,所以他自稱為出家多分優婆塞。

  我們現在說實在話,說出家多分優婆塞,或者出家少分優婆塞都談不上,恐怕一條都沒有辦法持得很清淨、很如理如法受持,這是真話。所以過去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講,他剛初學佛的時候,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就是教他一個布施、一個持戒,給他講戒律很重要,每一次去都會給他叮嚀這一句話,所以這句話他印象很深刻。章嘉大師給他講,你真正持戒,不是說你去受了三壇大戒就有戒了,你就能持了,不是的。戒,你學一條持一條,這是真正的持戒。你沒有學,你要怎麼持你也不知道,開遮持犯都不懂,怎麼持戒?所以學戒,學會了一條去受持一條,真正落實這個持戒,那才有意義,不是只是掛個名。

  所以弘一大師的《演講錄》又講了,皈依三寶跟受戒它是不同的。皈依三寶是三寶,那我們入佛門大家都知道皈依三寶,皈依三寶不一定受戒。在淨業三福第二福第一句就是「受持三皈」,受持三皈就皈依三寶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實在講,我們現在出家眾能夠做到皈依三寶就很難得了,恐怕五戒一條都做不到真正的清淨。皈依三寶也要懂道理,比較深的皈依三寶我們還做不到,皈依自性三寶還做不到,但是根據弘一大師講的皈依三寶,我們可以學。所以現在連皈依三寶,是不是三寶弟子那都還有待我們去研究了。所以這個學了,我們才知道不足。所以出家人要以《沙彌律儀》為根本,《感應篇》、《弟子規》、《十善業道經》就是出家人的眷屬,這樣的扎根,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就決定成就了。在家人三個根,出家人四個根,再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決定一生往生西方。

  好,這堂課時間到了,我們這段講到這裡。下面的經文我們下次,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