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法身與報身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O七集)  2023/3/1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107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頁,倒數第二行,從最下面一個字,「又前門中」,這裡看起。我將這段論文念一遍,對一對地方。

  【又前門中。攝相歸體顯出法身。今此門中。依體起用修成報身。】

  我們這節課從這一段看起。第二觀主要的內容是教我們觀法身、觀報身,法身、報身統統是妙用。法身,法就是身,身就是法。法裡面有色法、有心法,色法、心法全是身,無論是色法跟心法都是法身。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這個叫法身,所以法身是遍一切處,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法身。經典我們常常看到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佛翻成中文叫法身佛。毘盧遮那是印度梵語,翻成中文是法身,毘盧遮那佛翻成中文就是法身佛。法身遍一切處,所以精神的、物質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法身。這個也是告訴我們,我們跟整個宇宙就是一個自己,都是我們的法身,沒有一樣不是。什麼時候你承認,完全肯定一切法是我、我就是一切法,這一切法跟我是一不是二,就是一切法就是我、我就是一切法,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己、自己就是遍法界虛空界,我們的法身就是整個虛空法界都是我自己,這個時候你還有生死嗎?沒有,沒有生死了,這一切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自己。虛空法界有生死嗎?有生滅嗎?沒有,這個生死、生滅是自己的虛妄分別執著產生的幻相。所以整個虛空法界就是自己的自性所現的,這個就是講法身,就找不到生死,沒有生死,虛空法界哪裡會有生死?所以我們要曉得,生死是我們自己的色身,就是身體,這個身體我們看到有生有死,但是法身它沒生死。

  所謂「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十方講空間,三世講時間。時間,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十方,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是講空間。所以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佛,有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從時間來講;從空間來講,八方上下都有佛,這個就叫十方三世一切佛。不但我們大家是未來佛,我們現在學佛了知道了,我們眾生都有佛性,我們是未來佛,未來可以作佛。連我們現在看到的蚊蟲螞蟻、餓鬼、地獄,這些六道眾生,統統都是未來佛。我們講十法界一切眾生,上到佛法界,下到地獄法界,這十法界一切眾生,十方三世一切眾生都是佛。為什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們現在是迷失了佛性,看到眾生也迷失了佛性,我們自己現在也是眾生,看到眾生迷失了佛性,造作不善業墮在三途,墮三惡道去受報,受果報。墮三途是消業障的,就是他造了不善的業,必定有這個果報。不善的果報現前了,要去承受那個惡的果報,所以三惡道是惡的果報。業慢慢消掉之後,他又出來,我們用個比喻,像我們這個世間人犯罪了,被抓進去關在監牢獄裡面,監牢獄裡面是受果報,但是它有時間性的,他的刑期滿了他就出來了。我們用這個比較淺顯的例子,讓我們去體會墮三惡道,同樣一個道理。墮三惡道是幹什麼?消業障。你造了惡業,要到三惡道去消;沒有到三惡道,這個業消不了。所以墮三惡道時間很長,但是慢慢這個業障在惡道裡面消盡了,好像人進監獄,他的刑期滿了,他又出來了。墮三惡道,他這個業報受滿了,業消了,他又到人間來、又到天上來;遇到佛法,他就會修行,他就能成佛。所以從長遠來看,一切眾生的確都是未來佛。不但我們自己是未來佛,一切眾生也統統是未來佛。總有一天他緣成熟了,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了,遇到佛法,必定學佛,必定能成佛。

  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們自己也包括在其中。共同一法身,我們都在法身當中,沒有一個眾生、沒有一尊佛離開這個法身,統統在法身裡面,所以法身是共同的,所以才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個法身大家都一樣的,沒有哪個特別,你成了佛是這個法身,墮到地獄還是這個法身,沒有離開這個法身。所以法身是共同的,沒有說哪一個特別,哪一個有、哪一個沒有,大家都有,都平等的。你如果常常把遍法界虛空界想成是我自己,實際上,事實就是自己。這一切從哪裡來?從自己的心現識變的,那不是自己是誰?所以常常這樣觀想這個虛空法界,上到佛,下到地獄眾生,這是十法界一切眾生,當然包括一真法界明心見性的這些諸佛如來,這一切都是我心現識變的,除了自己沒有別人,就是自己。怎麼能觀想得到?要怎麼去觀想?總是覺得我自己跟別人就是不一樣,我不是他、他不是我,這是我們凡夫的觀念,現在佛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真相,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共同一法身,就是一個自己,沒有別的。

  觀想,一個方便,過去家師淨老在講席當中常常教導我們,你從觀夢境這裡開始。大家都有作夢的經驗,夢裡一定有自己,同時在夢當中也有很多人,也有別人,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人。這個我們作夢的經驗很多,有時候夢到自己的親人、師長,很多時間夢到一些我們這一生沒有見過的人,那個是過去生的,這一生沒見過,所以有認識、有不認識的。夢中有自己也有別人,夢裡也有山河大地,有這些依報的環境,樹木花草,你看到了什麼環境、什麼境界,這個都有。無論好夢、惡夢,醒過來之後什麼都沒有,晚上作一場夢,早上醒來了,昨天晚上夢到什麼,醒過來就一場空,什麼都沒有了。想一想,夢從哪裡來?我們在夢當中迷惑顛倒,分自分他,有自己、有別人。夢到一個人對我們很好,我們很歡喜;夢到一個人要打我們、殺我們,嚇得要死,所以有自己、有他人。這個夢醒過來之後,曉得原來夢境是我自己心現的,醒過來,這個夢從哪裡來?自己心裡現出來的,除了自己沒有別人,就是自己。所以回想夢當中的這一切,夢中哪一樣不是我?夢裡的我是我,夢裡當中有我自己,夢當中所有一切人事物也是我,夢當中的花草樹木也是我,除了我的心之外,決定沒有其他東西了,就是統統都是自己。用夢境裡面這一切,自己、別人,善人、惡人,這些依報環境,花草樹木等等這一切,就如同佛在經典上講的法身一樣。佛在大乘經典都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實際上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是在作夢,我們現在在作夢,所以有一句俗話講「人生如夢」,我們人一生在這個世間就如同晚上作夢一樣,悲歡離合,到最後就是一場空。晚上作晚上的夢,白天作白天的夢,白天、晚上,經典上佛跟我們講,統統是在作夢。

  在《永嘉證道歌》裡面說,「夢裡明明有六趣」,六趣是什麼?六道生死輪迴,你還沒有覺悟的時候就是在作夢,在夢當中明明有六道生死輪迴。「覺後空空無大千」,什麼時候你覺悟了,六道沒有了,這個就是夢醒過來了。佛告訴我們,怎樣才能覺悟?把世出世間一切法執著的念頭放下就覺悟了。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把這個當真了,當作真實的,所以就起了分別執著,分自、分他,這個分別。分別當中,最嚴重就是生起執著,執著就有控制的念頭、有佔有的念頭、有得到的念頭,這個講有所得。實際上,我們什麼都得不到,得是我們一個錯誤的概念,這個世間哪一樣我們能得到?自己身體都得不到,何況身外之物?所以這個是事實真相。

  《金剛經》佛給我們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一首偈非常重要,這一首偈在《金剛經》是放在最後面,等於是經文流通分最後面壓軸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把我們現實的人生,我們要覺悟,如同我們晚上作夢是一樣的,跟晚上作夢沒有差別,如夢,如同作夢一樣。「如幻」,幻是幻化的,好像變魔術。大家應該都看過魔術師變魔術,變得好像很真實,但實際上是假的,這個大家都知道,知道他那個是障眼法,不是真的,如幻。「如泡」,泡是水泡,海裡面起個水泡,或者江河,風一吹起了水泡,我們一般講泡沬,泡沬就很快就沒有了。「如影」,影是影像,我們在太陽光、在燈光的底下,我們身體有個身影,那個影是虛妄的,不是真的。現在我們看電視、看電腦、看手機,都是影像,那影像不是真的。影像,我們看電視節目、看電影,有人、有事、有物,種種的千差萬別這些相,這是影像,我們叫影像;有這個影像,但是那不是真的,如影,如同那個影像。我們現在看到現實的人生,又有一句話講「人生如戲」,好像在戲台上表演,我們每一個人都扮演自己一個角色,戲演完就沒有了。我們去看電影、看戲,知道人生如戲。如露,露是露水,晚上有露水,早上太陽光出來,露水也就沒有了,這表示它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如電」,電是閃電,到了夏天,特別會下一些西北雨,下雨會有閃電。那個閃電,光一閃,一下子就沒有了,形容快速。這一切以夢作一個為主的代表,後面的就是陪襯這個「夢」,這個五種。其他經典有講十種的比喻,都是形容我們這個世間就如同作夢一樣,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應就是應當,佛勸我們應當作這樣的一個觀察、觀想。最高的是觀照,觀照要離心意識。我們做不到觀照,先從觀察開始,觀察這個世間。我們想一想,這個一切好不好?都像作夢一樣,我們作夢有作好夢、有作惡夢,無論好夢、惡夢,醒過來就是一場空,了不可得。我們現實人生,就是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我們要常常作如是觀。常常作如是觀,才能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念頭放下;放下心裡分別執著的念頭,那不是放下這些事,事它沒有妨礙,這個理事無礙,沒有妨礙。這些道理明白了,這些事沒有妨礙,所以事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該做的要去做,不該做的就不要去做,這些沒有妨礙。所以執著念頭放下,就覺悟了。但是我們如果不從《金剛經》這一首偈認真去觀,去作觀,把我們虛妄的執著放下,這個就是佛給我們講的,你繼續執著,繼續作夢,那冤枉了,因為它不是真的。所以你應該作這個觀察,觀想這些一切都是夢,不是真的,我們的執著才有可能放下。不然我們這個分別執著,無始劫以來很堅固,不容易放下。不容易放下,主要的原因就是把這一切都當真了,我們在這個當中總是患得患失;有這個患得患失的念頭就是一個執著,因為沒有去觀這一切都是如夢,必然在這個當中會有患得患失。

  過去家師淨老初學佛的時候,第一個接觸的學佛的老師,就是密宗的大德章嘉大師,章嘉活佛,章嘉呼圖克圖。過去是我們總統府的資政,當時章嘉大師到台灣來,住在台北市青田街,現在他的紀念館還在,現在好像是屬於蒙藏委員會在管理的,他的遺物都放在那裡。過去家師淨老剛學佛,一個蒙古的親王給他介紹認識章嘉大師。所以台大方東美教授介紹他學佛,他學佛第一個接觸的是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教了他三年。剛去向章嘉大師請教,就向大師請問,聽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有沒有一個方法讓我很快契入佛境界?我也很想得到這個人生最高的享受,怎麼樣能夠契入?章嘉大師就告訴他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就六個字。這個六個字你做到了,你就入了,你就能契入佛境界了。

  看破是什麼意思?看破是了解事實真相,認識事實真相,這叫看破。經典佛給我們講的都是勸我們看破的,就是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是怎麼一回事、怎麼來的。事實真相是一切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唯心就是唯有自己的心,除了自己的心以外沒有其他的,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心所現出來的。唯識,心是真心,識是妄識,真心不生不滅,沒有變化,但是這個妄識它就會有變化,千變萬化。迷了真心,就變成妄識,妄識就有變化了,那實際上沒有變化,這個變化是虛妄的,不是真的。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一切法從哪裡生起來的?從自己的心想生出來的。離開自己的身心想,什麼都沒有,就是自己的心想所生的。

  所以說境隨心轉,境界是自己心現識變的,這些環境它是隨著我們人心在轉變的。心善,你就會把這個環境轉成善;心不善,就把這個環境轉成不善了。像現在整個地球都受到嚴重的污染破壞,誰製造的?人心不善製造出來的,人心都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為了得到自己的私欲,自私的欲望,貪求物質的享受,不惜破壞地球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像現在氣候暖化、空氣污染、水質污染、土地嚴重的污染,這些現代科技的發展,實際上是很嚴重的污染。人類為了得到生活上物質的便利,污染了整個地球,整個地球自然生態被破壞,失去平衡了,南北極冰川快速融化,氣候暖化、氣候不正常、人的疾病很多,這個都是嚴重污染所造成的。嚴重污染從哪裡來?從人心不善製造出來的。人心都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只想到自己的享受,貪圖物質的享受,貪瞋痴慢這些煩惱所造的惡業。所以我們根據佛經佛給我們講的這些道理,我們來對照現實的地球生活環境,的確是境隨心轉。環境它沒有好壞,人心好,環境它就變好;人心不善,他就破壞環境,製造污染、製造災難,的確境隨心轉,關鍵在人心。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法身它就顯露出來了。法身本來大家都有,現在被這些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放下執著,法身就在眼前。

  『攝相歸體』,外面的相是我們的心現出來的,我們的自性所現的,我們現在不要去攀緣外面的相,外面的相是我們的心現的,我們去攀緣、去分別執著外面這些相,這個叫心外求法,就變成外道;所以要把攀緣外面這些相的心收攝回來,回歸到自己的本體,就是回歸自性,這個叫「攝相歸體」。把我們對外面一切相攀緣的心,分別執著的心收攝回來,回歸到自己的本體,就是自性,就證得法身了。你證得法身,人家就稱你作佛陀。證得法身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就叫成佛,見到你自己的本性了。自己本性就是法身,盡虛空遍法界就是自己,那你是真佛,不是假佛,真的覺悟,不是假的覺悟,真覺悟了。所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在圓教他是初住位菩薩的境界,真成佛了。這個在天台宗六即佛裡面叫分證即佛,從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開始,證得圓教初住位,這個就是分證即佛。從圓教初住到二住,一直到等覺,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叫分證即佛。到最後一品生相無明也破了,就證得妙覺位,究竟即佛了。

  所以在證得法身這個境界裡面,不但六道法界沒有了,四聖法界也沒有了,十法界都沒有了。這個時候才知道六道、四聖法界是夢中境界的幻境,幻相,不是真的。所以《金剛經》講,這十法界夢幻泡影,不是真的。所以這一觀,這個觀想多重要,這是我們學佛的一個根本,這個觀太重要了。因為實在講,作觀就是看破,看破幫助我們放下,你沒看破,要放下很難,放下不容易。對這個事實真相沒有真正認識清楚,這個要放下不容易。所以《金剛經》這一首偈顯得非常重要,我們要常常提起這樣的一個觀想。這個觀想,或者講觀察,我們初步是觀察,觀想心要比較定。觀照,那是要離心意識,「照見五蘊皆空」,這是觀照。我們從觀察開始,常常作如是觀,慢慢再深入。從生活當中,我們每一天遇到的一切人事物,不是有順境、有逆境、有善人、有惡人嗎?這一切都如夢幻泡影,心裡上不要去執著,這樣慢慢我們就會契入境界。

  下面講『今此門中』,這是「從心現境妙有觀」,給我們說『依體起用修成報身』。報身是智慧身,前面講法身,這裡講報身。圓滿的智慧是從體起用,從體起用好比作夢,頭一個是自己,第二個是夢中境界,山河大地、芸芸眾生,其他的一切眾生。這個夢境出現,如果沒有本體,怎麼會起這作用?所以一般講體相用。體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任何一法從來沒有離開體,離開體不能顯現,所以相用是從那個體現出來的。我們現在還是用電視機來做比喻,大家比較有概念,這個體好比是電視機的屏幕,那個螢幕。電視機,包括現在我們天天在用的電腦、手機,它都有個屏幕、有個螢幕,這些屏幕它能現相,影像從這個屏幕現出來,所以相是屏幕現出來的色相。色相裡面有一真法界、十法界、六道三途,現這麼多的現象,依正莊嚴,統統是從體現的,沒有這個體,它現不出來。好像沒有這個電視屏幕,我們現在電腦、手機沒有這個屏幕,沒有這個體,你那些相顯現不出來。這個相千變萬化,我們常常在看手機,那真的是千變萬化,看電視、電腦,這個裡面的節目內容太多了,千變萬化。這個相它怎麼會千變萬化?就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那個在變的。如果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些相它都不會變了。就像我們這個身體一樣,我們身體為什麼有生老病死?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我們念頭一直在動,一直在變,所以這個相就跟著我們念頭在變。現相,相沒有變化,那個叫一真法界。我們現在十法界都有變化,變化的幅度大小不同,都有變化。一真法界,真就是它沒有變,它是真的,不變。所以現相,相沒有變化,那個叫一真法界。

  佛法講真假,凡是會變的,那都是假的;真的是永恆不變,那是真的。從這個標準來看,我們人天天在變,生老病死,不是一年一年的變老,今年比去年老了,不是,也不是一天一天變老,今天比昨天老了,實際上是剎那剎那在變老,是剎那剎那在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剎那剎那在變,那個微細的念頭我們覺察不出來,剎那剎那在變。我們看到,人一年比一年老,甚至一天比一天老,我們現在一般講,大概三、五年,十年、八年的,我們會看到老了很多,自己看自己的照片,十年前的照片跟十年後的照片不一樣,變很老了,那不是突然變的,是剎那剎那在變。這樣累積起來一個長時間,我們才看到明顯的變化,實際上是剎那剎那在變,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所以後一秒鐘不是前一秒鐘了,後面這一秒跟前面這一秒是不一樣的,不斷的在變,永遠在變,它不會暫停的。變就不是真的,是假的,假的才會變,真的不會變。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也是剎那在變;礦物、星球有成住壞空,我們居住這個地球也有成住壞空,我們看到太空裡面所有星球都有成住壞空,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什麼東西是真的?永恆不變的自性,能現萬法的體是真的,這個是真的,這個不會變。我們能知道這些事情,這些性相、理事、因果,能了解,能通達,這個就叫報身。報身是智慧,你真正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自性本具的智慧就現前,然後對整個宇宙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叫報身。

  報身能成就自己,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成就就是智慧。報身不但能夠教化十法界眾生,同時也能教化實報莊嚴土的法身菩薩,他們雖然都是證得報身,還有無始無明的習氣在,所以他的報身不圓滿。所以這個報身也分四十一個階級,所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於是我們就明白了,證得究竟圓滿的妙覺果位,這是究竟圓滿佛,他住在常寂光裡面,報身菩薩需要他幫助,他現身,他不說法。為什麼?在那個境界裡面不需要說法。用什麼來幫助這些報身菩薩?示現讓他看到、接觸到,這些報身菩薩(就是法身大士)他就明瞭了,就不需要用言語了,所以那個境界裡面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完全是心靈的感應。心靈的感應,這個範圍太大,遍法界虛空界是它的範圍,沒有邊際,沒有過去、未來。過去、未來統統是現在,就在當下,這是報身。過去、未來是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事實上都在當下,這是講報身。智慧跟聰明不一樣,智慧裡面夾雜著煩惱就叫聰明;聰明裡面不起煩惱,不起分別執著,那就叫智慧。由此可知,法身是本有的,沒有生滅,只是顯不顯。報身是修成的,你得放下。法身放下也是,不放下也是,你放下不放下,法身都存在的。你放下,它顯示出來;不放下,雖然沒有顯示,但是它並沒有消失。報身是一定要放下,你才能得受用。實在講,真放下之後,法身才顯示出來,法報不二。

  【故曰從心現境妙有觀也。】

  這是讓你看萬法,萬法是『妙有』,為什麼叫妙有?有即非有,妙!它不是真有,不是真有才叫它做妙有。所以你不能說它有,你也不能說它沒有,就像我們作夢一樣,在夢中境界一樣,你不能說沒有夢,有夢,但是它不是真的。就是講事有理無,有這個事,但是理沒有;相有性無,它沒有自性,但有這個相。這個相也是從性現出來的,所以那些相它沒有自性。你必須要曉得,有無是一不是二。如果你把它分作兩回事情,你永遠不能契入境界,它是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你才能契入。我們凡夫的境界,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有就不是無,無就不是有,這個就是硬把它分成兩段了。實際上,事實真相它是一,不是二,空即是有,有即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你說自性,自性在哪裡?就是相,那個相是性現出來的,性相不二。我們現在問題是迷在那個相,不知道相當中那個性,我們現在問題是在這裡。如果明白原來相就是性現出來的,相本身沒有另外自己的一個自性,它是從性現出來的,所以性相不二,這才是事實真相。我們總得在這個當中去深入的體會,會得到法喜。

  好,今天這節課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一段,「三者,心境祕密圓融觀」,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