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四帖疏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四集)  2006/9/23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03-003-0014

  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上一集我們講到淨業三福這一段,我們這個文再念一遍:

  經【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上一集我們講到這段經文。這是佛在此地直截了當的跟韋提希夫人說,妳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先從三福下手,從這裡修起。為什麼要從這裡修起?末後就說,這三種福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的淨業正因』。我們一定要好好的記住,要認真把佛這一段的教訓徹底做到,這樣才能夠成就。三福的第一福四句是人天福報,第二福是小乘福,聲聞緣覺的福報,第三條是大乘菩薩所修的福報。所以後面包括前面,前面不一定包括後面。好像蓋房子,三層樓,第三層一定包含下面兩層,第一層不一定包括上面兩層。這就是說明,你想要成佛,要先把人做好,人都做不好,還想要成佛,沒有這個事情。學佛要從學做人開始,這就是很明顯的告訴我們。

  第一個重要是『孝養父母』,善導大師註得很多,諸位可以做參考。父母對我們的恩德,現在的人知道的不多。學佛的同修比一般人知道多一點,為什麼?現在教育已經不講孝道,孝道、師道都不講了。常常聽佛經,佛經裡面還是講孝道、師道,勸我們修學。所以學佛的同修,這一方面比較有點印象。雖然有印象,印象不深刻。怎麼說不深刻?你的修行沒有進步。從這個地方就看出你所知道的不深刻。假如你真正知道,你會勇猛精進。為什麼?有很多人問家師,說出家要怎樣孝養父母?出家人修行證果就是孝養父母。你沒有修好,沒有開悟,沒有證果,你對不起父母,大不孝。所以孝養裡面包括的範圍非常廣泛,我們不但要奉養父母之身,父母的身體、生活起居要照顧到,除物質生活之外,最重要的是精神生活,要讓父母生活得很快樂。物質上樣樣都照顧了,父母心裡有憂慮,不快樂,這個不孝。

  要怎樣能夠讓父母快樂?這因素很多。我們舉個最淺顯的例子,兄弟和睦,父母歡喜,兄弟能夠和好,父母就歡喜;兄弟不和,父母就傷心、憂慮。兄弟和,妯娌不和,父母又頭痛;換句話說,一家老少和睦,父母才歡喜,心才會開。你不能一天到晚在家裡,總是要踏進社會工作,你在公司上班,你跟老闆不合作,父母又擔心。你在公司裡面跟一些同事不能和睦相處,又麻煩了,父母一天到晚提心弔膽。由此你才明瞭,不但家和,社會要和諧,國家要和諧,天下也要太平,父母才高興。我們能做到嗎?能做到,盡心盡力向這個目標去做。這個孝不是單純照顧父母就行,哪有那麼簡單!這是從事相說,父母在這些事相上面憂慮沒有了,就是說物質生活的憂慮沒有了。另外精神生活,你的道德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增進?你的學術技能是不是一天比一天進步?不進則退。退步,父母就又牽掛,又有憂慮。這些都在孝道裡面。然後才知道這一個孝道包括我們生活的全部,不是某一部分,是全部,包括虛空法界、過去未來,這才是全部,這是真的。

  中國這個「孝」字,這個字造得很好。中國造字有六個原則,叫六書,這個字屬於會意,你看到這個符號,想它的意思,上面是「老」,下面是「子」。現在世間人有所謂代溝,父子之間好像有一條溝在,不和,有代溝就是不孝。孝這個字沒有代溝,這個當中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是一不是二。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還有下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體,這才盡孝。所以這個孝字真正做到圓滿、做到究竟,只有成佛才能做到,為什麼?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破盡,那就是孝道還有一點缺陷,不能圓滿。所以孝道做到圓圓滿滿是成佛。

  所以出家或是在家學佛一樣,我們的道業一天比一天清淨,煩惱一天比一天少,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這是盡孝。何況俗語說:一子成佛,九祖升天。這是不是真的?真的。什麼道理?他的子孫作佛,他自己作不了佛,作佛是要自己修的,佛的功德也不能分給你,但是福德可以分給你,佛有福報。一聽說是哪一尊佛的父母,那還得了,諸天鬼神都恭敬,他就佔這個便宜。縱然墮落在惡道,閻羅王也恭敬他,不敢把他放在惡道,請他到天上去享福。到哪一層天?到忉利天。忉利天再往上去就不行了,再往上面去要你自己有修定的功夫,你沒有功夫,你只有福報。福報最高的可以生到忉利天宮,再往上去一定要修定功,剛才講的欲界未到定,雖然定沒修得成功,他有定,就是心地比一般人清淨,這樣才能往上面提升。自己完全沒有功夫,憑福報能生到忉利天。我們俗話講這是受到庇蔭,福報可以庇蔭別人,是這麼一回事。可見得世法裡面說人情關係,在六道裡面都有人情的關係。

  由此可知,我們處事待人接物,不能夠盡心盡力,常常犯過錯,全部都是不孝,這一個範圍包括非常廣大。這一個字如果要用佛法的觀點來看,那就是經典上所講的「大總持法門」,總持就是綱領。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就說一個孝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都不能出這一個字的範圍,所有一切經教法門是這一個字圓滿的相狀。把它擺在第一句是大根大本,從這裡下手,到最後圓滿孝道,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始終不離孝道。

  第二句是『奉事師長』。「奉」是依教奉行,就是要信老師、要聽老師的教導,要把老師所教導的做到。「事」是承事,老師對我們有恩,恩同父母,所以對於老師的孝敬跟對父母一樣。現在這些觀念淡薄了,事相也見不到了。以前學生在學校不聽老師的教誨,父母憂慮,就是大不孝。做老師的要是不能把學生教好,他沒有盡到孝道。現在跟大家講這些事情,大家聽了好像講故事,以前真的是這樣,現在沒有了。

  以前是私塾教育,私塾就等於私人辦學校,學生大概有二、三十個,一位老先生來教學。我們現在如果看一些古裝的連續劇或是影片,看到私塾的教室,我們也能有一點印象。根據家師淨空上人,他說在他這個年紀,他還沾一點私塾的邊,大概六、七歲的時候,他的父母送他去讀書。那時候還沒有現在的學校,還是像從前的私塾,他去讀過四個月,以後就改成小學。早年沒有學校,七十年前沒有學校。那個私塾是家師一個親戚家裡面的祠堂,祠堂是拜祖先的。學生大概二、三十個,一個老先生教學。他的父親,上學第一天帶了很多禮物供養老師。進了學校(私塾)見到老師,先到禮堂,禮堂裡面供奉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的神位。在牌位前面三跪九叩首,行最敬禮,他的父親在前面,他在後面,先拜孔老夫子。拜完之後,請老師上坐,他的父親在前面,家師在後面,給老師行最敬禮,也是三跪九叩首,禮節非常的隆重。老師接受家長這樣隆重的禮節恭敬,如果不認真教導學生,怎麼對得起家長?他真的對不起人,他會受良心的責備。家長誠心誠意用最恭敬的心情把兒女付託給你,所以管教很嚴格。小孩不聽話,有時候被老師打,被老師處罰,回家去哭哭啼啼,家長知道,第二天還買禮物去答謝老師。現在不得了,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打,家長去法院按鈴控告。以前教育跟現在不一樣,真正得到老師教育的恩德。

  小學教育著重在德行,因為知識還沒有開,培養德行是最重要的,以這個為主。今天教育裡面講的四育,這是德育,在小學時代培養。知識必須要年齡大了,差不多十三、四歲以後,知識漸漸開了才研究討論。所以以前小學,六、七歲到十二歲這個階段就是背書,老師督促,每一天所教的書要念一百遍、念二百遍;前面教過的要溫習,今天所教的要念一、二百遍,念熟了,一生都記得,不會忘記。到以後用處就很多,確確實實能夠幫助我們開智慧,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應付一切事物的時候,知道應該怎麼做法。這是師道,尊師重道。

  不是老師叫你一定要怎樣尊敬我,不是,是你自己對於道業、學業看得重,你才會這樣做。因為你看得重,別人在旁邊幫助你、輔導你,不敢掉以輕心,掉以輕心他就對不起你。你自己對老師不尊重,換句話說,對你的學業、道業不尊重,無所謂,老師對你也就不會很認真,為什麼?你根本就不需要,何必認真指導你。這是以前的事,現在看不到了。可是諸位細細想想,如果在今天想要自己道業、學業真正有成就,恐怕還是要依照古人這個路線有效果。新的教學方法,我們沒有看到什麼效果,還是老方法有效。

  請再看經本一O二頁第六行,三福第一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前面講到「孝養父母」,善導大師在註解裡面有兩句話非常重要:

  疏【父母者。世間福田之極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極也。】

  後面他繼續說一則公案,這是在註解裡面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出在佛經上。從這段公案我們就真正了解父母之恩非常大,這一段文希望同修能自己去看。「奉事師長」,我們的身體得之於父母,人與其他動物不一樣就是受過教育。如果講聰明智慧,動物裡面有聰明智慧很高的,甚至於智商不輸給人,不輸人類。牠跟人類不相同的,牠沒有受教育,雖然牠有與人類同樣的智慧、智商,因為沒有受教育,依然是在畜生道。教育是開發智慧的,智慧得自於老師,所以師長恩德自古以來是跟父母相同的。在古禮裡面,我們看得很清楚。古禮裡面最重的禮是喪禮,父母過世守孝三年。老師過世的話,要心喪三年,就是不穿孝服,除了不穿孝服之外,跟父母喪期的心情是相等的。由這裡能看到古時候學生對於老師的尊重。

  另外從稱名這個方面也能夠明顯看得出來,稱呼名字,古代只有童子可以稱名,叫他的名,稱呼他的名,成年之後就不可以。男子二十歲成年行冠禮,冠禮就是戴帽子,童子不戴帽子;女子十六歲成年,就是開始梳頭。成年,女子十六歲,男子二十歲。成年就不可以再叫他的名。男子二十歲生日,行冠禮,戴帽子。這個名是出生之後父母取的,在童子的時候大家都可以稱他的名,稱呼他的名,就是二十歲以前。成年的這一天,他的平輩兄弟、同學、朋友送他一個字。所以從前中國人有名有字,字就是我們講的別號,別就是另外有一個字號,另外的名號,我們叫字。所以講名字、名字,這個名跟字,名是本名,字是別號。從今天開始成年,平輩送他一個字號,就不再稱呼他的名了。即使是祖父母,就是爺爺、奶奶,伯伯、叔叔、伯母、嬸嬸都稱字,你成年就不稱你的名。以後你在朝廷做官見到皇帝,皇帝也稱你的字,不稱名,這是對你尊敬。那什麼人繼續稱名?就是你的父母。所以成年之後,你的名只有父母兩個人稱呼。祖父母(爺爺、奶奶)跟你隔一代,對你也要客氣尊重,不稱名,皇帝也不稱名。除父母之外,還有一個人可以稱你的名,是你的老師,你就曉得老師跟父母的地位完全平等。成年之後稱你的名,一般人如果稱呼你的名等於在罵你,皇帝如果稱你名的時候,大概就是犯罪要判刑了。不像現在,一見面連名帶姓都稱呼,這是時代不一樣。古時候師徒如父子,老師、徒弟像父子一樣。

  大師在此地解釋雖然不多,但是含義非常深。一個人在社會上能夠頂天立地,是要父母跟師長密切配合,才能把他教養成人,恩德是從這個地方來的。諸位如果懷疑,老師哪有那麼大的恩德?老師教學生孝,父母對兒女這個話說不出來,我是你的父母,你要孝順我,這話說不出口。這個話要第三者來講,是誰的責任?讓誰教?老師教的,老師教「孝」。老師自己也不能說,你是我的學生,你要尊敬我,這些話老師也說不出口。這是父母要教子女,你要尊師重道,老師教學生回家要孝順父母,兩個人彼此合作來教,才能夠把一個人教成功。現在的教育都不講這些了。古時候的教育跟現在不一樣,古時候著重於德行,著重於啟發智慧,著重在這些,不像現在的教育,跟現在的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樣。

  師承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給兒女選擇一個好的啟蒙老師,關係一個人一生的成敗,啟蒙的老師非常重要。選擇這個老師的標準是什麼?是德行。不在他的學問,重要是他的德行,因為教小學生不需要高深的學問。那個時候學生跟老師生活在一起,換句話說,老師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的榜樣。現在大家曉得小孩模仿大人,老師就是小孩模仿的榜樣,非常非常重要。所謂「少成若天性」,他小時候有一個好的典型、好的模樣讓他模仿學習,將來就跟天性一樣。所以重視老師的品德修養。

  老師教學的重點有兩個,一個是教你做人,就是德行的基本教育,教你人與人的關係。讓你從小就知道父子的關係,知道兄弟的關係,知道朋友的關係,然後才知道什麼樣的身分應該盡什麼樣的義務,從小訓練這些觀念。至於讀書,老師只負責教句讀,只教你念,沒有講解,所以不會錯誤。只叫你背誦,字沒有念錯,句子沒有念破。古時候的書沒有句點,沒有點出來,所以念的時候旁邊要畫圓圈,老師替你畫圓圈,圈的地方就是一句,圈句讀。沒有圈錯,字沒有念錯,這樣就行。老師督促你一天念一百遍、念二百遍。為什麼念這麼多遍?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小孩是同樣的,如果沒有東西約束他,他就會胡思亂想,想東想西,他就想要去玩,他的頭腦不休息、不停止。

  由此可知,中國以前教學跟佛法教學都著重在定,定功從小就培養,有定才能生智慧。換句話說,盡可能把他的妄想減到最低的限度,這叫做讀書。讀書就不會打妄想,打妄想書一定讀錯,用這個方法來訓練他。每天念三小時、念四小時就是在修定。在佛門裡面,讀誦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非常重要。從六、七歲到十一、二歲,把主要的經典全部背過,而且背得很熟,這是小學教育。受了幾年小學教育,雖然年歲很小,一舉一動很穩重,像個大人。現在的人也許看不太習慣,現在的人看小孩應該活活潑潑,活蹦亂跳。古時候不可以的,要斯斯文文,一舉一動都要有禮節。

  古代小學上面沒有中學,就是大學,古時候叫太學,是國家辦的。只有小學,然後就進太學。小學裡面所訓練的是根本智,這是佛門的術語,根本智是無知,這是訓練心地清淨,不希望你有知。但是到太學就有講學,以前是念跟背,到太學開講,講完之後有研究討論,所以教學方法就不一樣,那是佛門講的後得智,後得智就是無所不知。先學無知,然後才能達到無所不知,學起來很快,為什麼?聽老師講一個道理,他能夠聯想,融會貫通。以前背誦許多經典,他能夠引證,他能夠有悟處,所以容易開悟,道理在這個地方。

  佛法對於老師更加是重視。諸位看語錄,語錄大家看得少,尤其是我們念佛人。看《六祖壇經》,《壇經》是語錄的一種,後人對它特別尊敬,稱它為經,實際上是六祖大師的語錄。我們可以從《壇經》裡面看到古代的教學,能夠體會到古代的師承。佛門無論大乘、小乘,不可能沒有師承而成就的,沒有老師自己能成就,這不可能,自古以來沒看到。《壇經》上有個比喻,無師自通只有在什麼情形之下?威音王之前。威音王以後,無師自通的都是天然外道。威音王是什麼時候的人?佛在經上說是久遠劫之前的佛,換句話說,簡單講無師自通在佛法裡是不可能,是講不通的。縱然自己是再來人,你是佛再來示現的,是諸佛菩薩示現再來的,也要示現尋師訪道,給後學做一個榜樣,也不可以示現無師自通。

  像永嘉大師是再來人,絕頂聰明智慧的人,他確確實實開悟了。遇到行策禪師,行策是六祖的學生,他跟行策兩個論道,行策佩服得五體投地,勸他一定要找一個善知識印證,這是師承。永嘉很客氣,他說:你給我印證就可以。行策說:我的分量不夠,在佛門裡面的地位身分不夠。去找誰?他就介紹他的老師,六祖大師,他在南方開闢道場弘法利生,你去親近他,介紹他到曹溪去參訪六祖。他到曹溪見到六祖,把自己來意說明,六祖立刻就給他印證,一印證,六祖就是老師,他就是學生,六祖的學生。印證之後,他馬上要走,六祖就說:為什麼要去的這麼快?留一天。他在曹溪住了一晚,所以這在禪宗歷史叫「一宿覺」,一宿就是一晚。

  這是永嘉大師親近六祖大師,就是親近老師只有一天,就在曹溪住一晚,這是講師承。如果沒有六祖給他印證,換句話說,他所悟到底是正確還是不正確的,就沒有人敢說。六祖給他一印證,就是證明他的見解、思想、所說的完全正確。也就是俗話常講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個印證是大恩大德,使你的心真正得到自在,斷疑生信。必須要這樣的大善知識,才能夠把你的疑根破除,幫助你信心清淨,這是老師的功德,必須敬重師道。尊師,像永嘉千里迢迢去請老師印證一下,是為了重道,為了對自己道業的尊重,對老師的禮敬。

  第三句『慈心不殺』,接著下面『修十善業』,這是第一福的第三句、第四句。不殺是十善業裡面的第一條。十善是不殺、不盜、不淫,身三善業;口,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不貪、不瞋、不痴。十善業裡面最重要的是不殺生,所以把不殺這一條特別提出來放在第一條。佛法「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大小乘佛法都是建立在慈悲心上,尤其是大乘佛法,大慈大悲。慈悲稱之為大就是平等的慈悲,離開一切分別執著的慈悲。因為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貪生怕死的,因此殺害眾生是惡行裡面最大的。不但是性惡,更麻煩的是被你殺害的眾生有怨恨心,他有冤仇,這個冤仇不容易消失的,換句話說,將來一有機會他就來報復,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我們今天無論在世法或者是學佛,為什麼有許多障礙、許多困難?這些事情不是無緣無故,有原因的。什麼原因?是冤家債主來障礙。冤家債主怎麼來?過去跟他結的這些殺業,非常可怕。佛在所有一切經典裡面都教我們不可以殺生,說明殺生是一個很嚴重的大問題,對自己決定帶來不利。但是世間人的觀念不是這樣,許多世間人認為動物是應該給我吃的,這個是錯誤的觀念。我們對於世間人或者對於初學佛的人,勸他不殺生,他未必能接受;勸他要不吃肉,他會提出嚴重的抗議,這個麻煩就大了。所以我們勸人要有善巧方便。你要是跟他說,你現在殺牠,將來牠來殺你;你吃牠,將來牠再來吃你,冤冤相報。你跟他這樣說,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轉頭他還要說你迷信。

  但是現代的人,無論中國人、外國人,對於自己的身體健康是最重視,對於青春長駐更注意,我們不妨從這裡下手。現在科學也證實許多疾病是從肉食來的。中國古人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很有道理。確實百分之八、九十的病因是從飲食來的。素食的人得疾病的機會就減少很多,現在資訊發達,吃素得到身體健康的證明,很多這些資料。確實帶給人類健康長壽,現在這些都被科學證明,大家漸漸覺悟了。所以現在外國有許多吃長素的,他不是學佛的,他是為了身體健康吃長素,這就很有道理。

  世間人著重衛生,全世界已經普遍,大家公認飲食要講求衛生,衛是保衛,生是生理,保衛生理,所以要吃新鮮的,要吃乾淨的。人除了生理之外,還有情緒,大家有沒有想到?飲食可以影響情緒,佛門知道,伊斯蘭教也懂,所以他們的飲食不但著重衛生,還得要加一個衛性,保衛好的情緒。凡是性情不好的動物,伊斯蘭教他們就不吃,他要選擇性情溫順的牛、羊,所以牛肉、羊肉是他們的主食,這是他們比一般人要高明。

  佛法的飲食是最高明的,為什麼?不但動物都不吃,植物裡面也有性情不好的,大家都曉得學佛的人不吃五辛。五辛也是菜,它也不是肉,不是動物,為什麼不能吃?辛會妨害性情。《楞嚴經》裡面把這個道理說出來,佛講五辛有五種,在以前中國地區只有四種,現在五種都具足。第一個是蔥,第二個是蒜,第三個就是小蒜,第四個是韭菜,第五個是興渠,這個以前沒有,但是現在有了,就是洋蔥,大顆的蔥頭。蒜頭、小蒜、韭菜、韭菜花,蔥、蔥頭,這都屬於五辛,所以現在五種都有。佛告訴我們,這五樣東西如果生吃容易動肝火,肝火上升容易發脾氣,容易動瞋恚心;煮熟,如果吃太多,增長荷爾蒙,容易引起性衝動。因為這個原因,佛就勸我們不要吃,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佛門道場決定不吃這些東西。

  在家同修家庭裡面還有人沒有學佛的、沒有信佛的,常常拿這些東西當作爆香煮菜,取它的味道。如果這些東西都不用,菜一點味道都沒有,很難下嚥。一般沒有信佛的人,吃素他覺得沒什麼味道,還是吃肉。諸位想想看,我們如果叫他放棄肉食吃素,這些東西當作佐料爆香,這是可以,勸一般的人吃素。所以一定要曉得通權達變。學佛要明理,佛教我們要活活潑潑的學,絕對不是叫我們死在句下,死在句下就錯了。吃這些東西要吃相當多才會起作用,吃的量如果不多,還是不會作用,這點我們要知道。

  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下面,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謝謝大家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