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隨緣開示  (第七集)  1999/9/2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32-167-0007

  諸位同學,大家好!昨天說到佛在經上教導我們如何與朋友相處,佛說了五條,我們應當要記住,要認真努力去修學。特別是諸位同學今天在培訓班,我們既是同學又是朋友,所以關係非常的密切,同學、同志,在經教上一定要互相切磋琢磨,要認真的研究討論,彼此都會有進步,也能夠利益眾生。

  昨天我聽常普講經,他講到「四緣」,講的有問題。但是昨天好像同學們去聽的很少,晚上聽說有應酬去了。佛在經上講的四種緣,「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這個意思我們必須要把它辨別清楚。「親因緣」,所有一切眾生人人都圓滿具足,十法界的業因統統具足。在十法界裡面依正莊嚴的現象,這是「所緣緣」。我們今天為什麼會有這個生活現象?十法界為什麼不相同?用現在科學家所說的話,為什麼會有那麼許多空間的維次?所緣緣不一樣。所緣緣也非常非常複雜,我們就最重要的來講,就是攀緣,所緣緣是攀緣。攀緣裡面就包括了妄想分別執著,這都是屬於所緣緣。有所緣緣就現相了。我們今天現的是什麼現象,就知道自己所緣緣是什麼。佛與法身大士他們所緣的是一真法界,我們所緣的是十法界,十法界裡面的六道,六道裡面的人道與三惡道,這是我們所緣緣。現前這個現象,這是人道。人道裡頭又有十法界,我們在這裡頭緣什麼?緣貪瞋痴。自然而然的,一絲毫勉強都沒有,時時刻刻、在在處處,起心動念都是貪瞋痴,都是是非人我、貪瞋痴慢,這人法界裡頭緣下面的四法界。

  為什麼這個現象會相續一段時期?這是「無間緣」。我們這個念頭,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保持著相似的境界,這叫無間。如果無間緣一失掉,境界馬上就轉變了。人到臨終,死,嚥最後一口氣,無間緣斷了。這一個階段的無間緣斷了,另一個階段的無間緣生起來,六道輪迴就是這麼回事情。所以這三種緣都是本身具足的,與外面境界不相關,你要注意到這一點。我們學佛,這個好事情,在人法界裡頭我們緣佛法界。這個緣的力量要強,要超過自己的煩惱習氣,我們這個緣就不會間斷。佛菩薩慈悲加持給我們,修學的環境,統統屬於「增上緣」。我們遇到佛、遇到佛法,增上緣;遇到善知識,增上緣;遇到好的修學環境,增上緣;有好的同參道友,也是增上緣。不屬於自己內心裡具足,凡是外面的,全部是增上緣,我們要把它辨別清楚。前面這三種緣是我們本身具備的,不屬於自身具備的全是增上緣,都是外面的。

  你們有疑問要問,一定要把它辨別清楚,不能搞錯了,更不能講錯。會用功的人跟不會用功的人差別非常大,會用功的人一生當中決定成無上道。我昨天看到你們大家印的有一張「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印得很好。我們每天念念,每天看看,對自己修學會很有幫助。人在世間常說,「做事難,做人更難」。尤其現在社會,一般人缺乏聖賢的教誨,隨順自己的無明煩惱習氣,這樣的人很難相處,常常給我們氣受。會修行的人,好事情!這些人幫助我們,這是增上緣,成就我們忍辱波羅蜜。佛在《金剛經》上說,「一切法得成於忍」,你能夠放下,能夠守規矩,能夠忍辱,保證你這一生成功;你不能忍,那就注定失敗。

  我是一個學講經的人,我明白這些道理。我過去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的會下學了十年,老師教我、帶我,真的是高度智慧,處處都把我壓在下面。台中慈光「大專佛學講座」是我發起的,講座的課程是李老師叫著我到他的房間,問我的意見,等於說是我們共同定下來的。請哪幾個老師來教,李老師都跟我商量。但是大專講座開學了,沒有排上我,我在裡頭打雜;換句話說,不讓我有表現的機會。這是好事情,我很清楚。如果有表現的機會,你要表現得好,引起人嫉妒;表現得不好,人家諷刺、毀謗,難!就是這樣在台中過日子,日子也並不是很好過。我心裡很清楚,決定不能犯一點過失;如果犯過失,你就被開除,你就要離開這個環境,學習的機會沒有了。小心謹慎,十年如一日,不能忍怎麼行?一個人都不敢得罪,跟人相處低聲下氣。

  悟威師想學講經,好,我送你到澳洲去。在澳洲講得不錯,大家都很讚歎。哪裡曉得,跟人家吵架。好,這一吵,吵走了,人家把他開除,不要他了。這就是不懂事。人家要罵你,洗耳恭聽;人家要打你,趕快跪在地下接受他打。這是我們學佛,我們學佛就是這樣的。人家要打,跪在地下乖乖的讓他打,等他打夠了,不打了,再起來。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否則的話,你這個佛學到哪裡去了!

  我們接受別人的侮辱,我們自己決定不敢以惡意對待別人,委曲求全,這是儒家講的禮,禮的精神就是委曲求全。所以禮,你們看《禮記》,展開第一篇「曲禮」,曲是什麼?委曲,委曲自己,這是懂得禮。禮是自己要懂得,不是教別人的。我們以禮待人,絕不要求別人以禮對待我們,你的心就安了,就平了。我以禮待人,也要求別人以禮對待我,難,太難了。為什麼?他沒學過,不能怪他。佛在《無量壽經》上都講得很清楚,「先人不善」,沒有教他,你怎麼可以怪他?他的父母沒有教他,他的老師沒有教他,自己又不肯好好的學,他怎麼會懂得?所以他的所作所為,隨順他的習氣煩惱,正常的,要知道那是凡人。

  修行人跟不修行人相處,修行人要吃虧、要忍讓,這個才表示你修行。你不能夠忍讓,也像他一樣,還想要報復,甚至於不報復,算了,我離開他,我走路好了,這都不是修行人的態度。真正修行人,你長時間去感化他,他對我再惡,我一味對他好。人都有良知,都有佛性,都有良心,不過是煩惱習氣太重了,他要相當的時間才能回頭。煩惱輕的回頭快,煩惱重的回頭慢。佛菩薩對我們有耐性,生生世世都不捨棄,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所以一切要為佛法著想,要為眾生的福祉著想,我們自己能夠委曲一點,替佛法多做點事情,替佛做事情,這是真實功德。

  所以我們想想,世間有幾個人一生當中,能夠為佛菩薩服務,能夠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個機會太少了,太難得了!遇到有這個機會,有人來障礙你,來找你麻煩,叫你退心,那是魔障現前。魔障必須要有能力克服,克服唯一的方法,忍辱波羅蜜。所以必須放下自己的驕慢,放下自己的習氣,隨順眾生,在隨順眾生裡面成就自己的六波羅蜜,那叫功德,叫「隨喜功德」,是這麼修的。

  所以會修的人,外面境界都是好的增上緣;不會修行的,外面境界都是逆增上緣,都叫你生煩惱,都叫你受氣,都叫你退轉。由此可知,外面境界沒有好醜。我這邊印的一個小篇東西,《蕅益大師法語》,說得好,「境緣無好醜」,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沒有善惡、沒有好醜,好醜起於自己的心。自己心一念善,外面人人都善,事事物物都善,沒有不善,都是幫助我的。順逆境界都是幫助我修忍辱波羅蜜的,順境,在這個裡頭不貪,逆境不瞋。順境逆境、善人惡人現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愚痴,哪個境界不是好的增上緣?就看我們這一念能不能轉過來,這比什麼都要緊!我們自己這一生能不能成就關鍵就在此地,要學著什麼都能忍。

  說實在話,處逆境逆緣難,處順境善緣更難,順境善緣裡面沒有一絲毫貪愛的心,比處逆境難多了。所以小乘人從逆境裡頭修,苦行裡頭修,大乘菩薩從順境裡頭修。先從逆境,轉過身來再修順境,順逆兩邊都不沾染了,你才能超越十法界。佛在經上將這個道理講得很清楚、很明白,而且菩薩做示範給我們看。迦葉尊者修苦行,釋迦牟尼佛示現修苦行,教初學。善財童子示現的是順境,這是大乘菩薩。善緣順境裡頭如如不動,宗門所謂「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大乘菩薩,這個心才真正到清淨。順逆境界現前,無不清淨平等,我們自己成功了。

  有緣的人,什麼叫有緣?肯聽、肯信、能解、能行,有緣,有緣一定要幫助。無緣,無緣心裡常常關心,慢慢來,什麼時候肯回頭,什麼時候幫助他。能信、能解、能行,那叫回頭;這三個條件不具足,現在時節因緣沒成熟,慢慢等。諸佛菩薩非常有耐性,等無量劫也沒關係。所以凡事不能夠操之過急,一定要認清時節因緣,時節因緣沒成熟,勉強不得,勉強反而把這個緣延後了。真正有慈悲心,一定懂得什麼叫「恆順眾生」,怎樣修「隨喜功德」。

  所以同學在一起要互相切磋,要互相問難。不生不滅這個意思你昨天也沒講清楚,都要下功夫,這個我們在講席裡頭常講,多聽、多研究,同學們在一起多討論,多做研究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