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的智言慧語—無菩提可住,正是說明不應住之所以然 (第八五五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72集) 檔名:29-513-0855
【無菩提可住,正是說明不應住之所以然,乃離相之極致,亦法性之本然也。】
菩提是梵語,意思是覺。本來就覺,一住就迷了;這住不得,一住就迷了。覺性在哪裡?佛在楞嚴會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真如本性,我們的真心,原來就在六根門頭。眼見是真心見,是見性見;耳聞是真心聞,都是真心在起作用,絕對不是妄心。為什麼會變成虛妄?就是因為你有住,就壞在這裡,一住,迷了,把真心變成妄心。眼見,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你在見的裡面,你起了分別執著就錯了,那就住了。我眼見的看看清楚,這是花,這是黃色的,那是紅色的,迷了。怎麼迷了?你迷在名相上,他本來沒有名字,沒有名字你看的是真的,一有名字就是假的,名是假名,你執著那個假名,錯在這裡。所以,你在見色聞聲的時候,你的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你所見的是真的,跟佛見的沒有兩樣。一見到裡面就起分別、起執著、打妄想,你就從佛一下掉到凡夫,就變成凡夫。所以凡夫見色聞聲,第一念是性見,眼見是見性見色性,但是第二念就變成識,變成眼識,外面變成色塵,麻煩在這個地方。
如何保持第一念而不動,《金剛經》上跟我們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就是教你永遠保持第一念。第一念因為你沒有執著,你的心是清淨的;你沒有分別,你的心是平等的。一有分別就有好醜,就不平等;一有執著,就有愛憎,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這麻煩就大了,那是凡夫。所以為什麼佛與大菩薩他的心清淨平等,他對於十法界眾生一視同仁,沒有說喜歡這個,討厭那個,沒有!決定是平等的。我們凡夫為什麼在境界喜歡這個,討厭那個,迷!把清淨的自性轉變成八識五十一心所,變成這個東西。佛法的修學沒有別的,在還原。所以相宗講修行貴在轉識成智,轉八識成四智,四智就是菩提,相宗講四智,性宗講無上菩提,名稱不一樣是一樁事情,叫轉識成智,性宗裡面叫破迷開悟。因為清淨心中沒有這些東西,所以你不能執著,清淨心中也沒有佛法裡頭這些法相名詞,因此法相名詞也不可執著。法相名詞是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說法不得已而假設的,不是真的。你要把這個當作真的就錯了,所謂「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什麼東西是真的?一念不生是真的,於一切法當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是真的。
這是離相之極致,法性之本然。也是佛為什麼教我們不執著,換句話說,佛為什麼在這個經上教給我們無住生心,道理都說清楚了、說明白了。你要是不清楚、不明白,不服!不願意照做。真的搞清楚、搞明白,非這麼做不可,那就信心不逆。為什麼?不這麼做,我們虧吃大了,無量劫搞到今天,就是吃了這個虧。吃虧不曉得怎麼吃的,這一下才搞清楚、搞明白。一回頭就是大徹大悟,一回頭我再不犯老毛病,這才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