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 (第十三集) 1978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19-003-0013
我們先將經文念一段,對對地方。
【吾即捐俸銀。請其就五臺山齋僧一萬而回向之。孔公算予五十三歲有厄。余未嘗祈壽。是歲竟無恙。今六十九矣。】
從這裡看起。由這一篇文,從前面看來我們就知道,了凡先生自從遇到雲谷禪師之後,再依照禪師的教導,最初修學是相當緩慢。講到這個地方,可以說功夫一層比一層精進,境界也愈來愈佳了,可見得確確實實能夠看到良好的效果。這是他親身體驗的,也是他親自所做到的。上一次講到迴向,他既然萬善圓滿了,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你看看他發心修這個善事,最初發心三千條善事,十幾年才圓滿;圓滿以後再發心修三千條善事,幾年就圓滿了;第三次發心要修一萬條善事,他有這個機會做縣長,在減糧這一節,萬行就圓滿了。這一段可以說是他的大迴向了,大迴向怎麼迴向法?齋僧,齋僧確確實實是修福。他遇到五台山的幻余禪師,因此就拜託幻余禪師,請你老人家就在五台山給我打一堂齋。五台山是我們中國四大名山之一,在大陸上佛教的著名道場,第一是四大名山,其次是十大道場。五台山,前面介紹過了,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四大名山所住的出家人大概總是二、三萬以上,住眾有這麼多。他在此地是打齋供僧,供養一萬人,這就是設齋供眾。
這個小註裡面給我們說,「一即字足見其人當機立斷,慷慨布施,無絲毫牽強吝情處,宜其受福無量也。」這個即是緊接著幻余禪師給他開導之後,因為他自己還猶豫不決,我哪有那麼的大功德,許的一萬條善事,怎麼我做一樁就圓滿了,自己還不相信。在晚上睡覺夢中有個神人告訴他,減糧一節就已經圓滿了。遇到幻余禪師,他再把這個事情給幻余禪師報告,幻余禪師告訴他,確實應當要相信,確確實實萬善圓滿。他聽了這個話之後,立刻就把他的俸銀捐出來,俸銀就是他的薪餉,捐出來幹什麼?捐出來齋僧。所以這個地方著重在即,即字確確實實是沒有一絲毫勉強,沒有考慮考慮我要不要去迴向一下,要不要去齋僧培福,沒有想這些,立刻就拿出來,所以說宜其受福無量。如果心裡面考慮考慮再拿出來,也是這麼多,福報就減少了。為什麼?不是從直心裡頭流露出來的,是考慮再三,我打這一堂齋,將來得多少福報,算算划得來划不來,那就差了。所以說至誠心是培福的根基。
『孔公算予五十三歲有厄』,就是說孔先生給他算命,他的壽命只有五十三歲,五十三歲這一年有災難,恐怕過不去。而了凡先生平素改過修善,自淨其意,從來沒有想到要求長壽,並沒有求,沒有求也得到了,壽命也得到了。『是歲竟無恙』,五十三歲這一年他也沒有害病,平平安安的過去了。寫這篇文章是在六十九歲,『今六十九矣』。
【書曰。天難諶。命靡常。】
這兩句話小註有解釋,「文見《商書.咸有一德篇》」,這個「諶」,這裡有個注音,念「申」,實在這是申念去聲,念「甚」,「信也。靡,不也」。下面小註這是解釋,「言天道難信,以其命之不常也,故曰: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書經》裡面有這兩句話,這兩句話實在上就是開導我們,命運是自己造的,所謂天道難信,那是後來修的。如果了凡先生在沒有遇到雲谷禪師之前,或者雲谷禪師給他的開示他不能相信、不能照做,他的命就有常了。換句話說,你要修,你要改造,命運並不是一定不變的,不是不可改的,諸位要記住這一點,然後你自己就要發心,要立志,改造我們自己命運。我們從這一篇看來,袁了凡先生沒有福報,他的福報是當生修的;沒有壽命,他的壽命也是當生修來的;沒有兒女,他的兒女也是當生求得的,可見得經上所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諸位要記住,求一定要懂得理論、要懂得方法,凡是有求而不應,必然是不明理又不懂方法,叫盲修瞎練,那就不會有感應。
【又云。惟命不於常。皆非誑語。】
『惟命不於常』這一句文見《周書.康誥篇》,這也是《尚書》裡面的,《書經》裡面的,「亦言天命無常,修德為要」,可見得中國的聖人、佛門的佛菩薩都是教我們要著重修德。『皆非誑語』,絕不是欺騙人的話,凡是聖賢教給我們的皆是真實話。
【吾於是而知。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聖賢之言。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
你看看這是把聖賢的教訓與世俗的推論分別得清清楚楚。教我們造命,教我們修德,這是聖賢;如果說一切都是命中定的,我們認命就好,這是『世俗之論』,所謂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都是「世俗之論」。世俗之論有沒有錯?沒有錯。了凡先生在前一半,他就是受世俗之論,接受世俗之論,安分守己,絕不打妄想。為什麼?一切都是命裡定的,還有什麼想頭?想是如此,不想也是如此,那又何必去打妄想?所以他心反而清淨,也得到一個小自在。那個時候他不知道定命可以改造,他不懂這個道理,遇到雲谷禪師之後,告訴他可以改造。這就說明了佛法不是宿命論,佛法講命運操縱在自己,禍福吉凶也是自己造的。既然一切都是操在自己的手上,諸位想想,你就不能怨天尤人了。現前所受的是過去造的,將來所受的是現在造的,我們要想將來好,那現在就造好因、結好緣,結善緣、造善因,將來必定有善的果報。下面一句是這一篇「立命之學」最後的結論,非常的重要。
【汝之命未知若何。】
這個『汝』是他給他兒子講的,說你的命不曉得是怎樣。下面這就是有許多假設的話,這很重要。
【即命當榮顯。】
『即』是說即使,即使你的命運很好,你過去修的有福報,你這一生應當享榮華富貴,可是你要如何想?
【常作落寞想。】
這一點就相當不容易,這是什麼?這叫做立命,萬不可以以富貴欺凌別人,就是說以勢欺人,瞧不起別人。凡是這一類的,那就叫沒有福,不要看他現在榮華富貴,只要他貢高我慢,就可以斷定這個人沒有福報,現前這個福報不會長久,我們世間人常講那是暴發戶,絕無久享之理。如果是大富大貴,如如不動,謙虛忍讓,這個富貴不得了,這個富貴可以能享多少代,享不盡的。為什麼?在享受的當中他又培福、又修慧,那是福慧雙修。這一點我們千千萬萬要記住,不要學一個薄福之人,不要學一個無福之人。現在還有一些實際上沒有財富的,而在外表上還裝像個有財富的來驕傲,來欺別人,那就更可憐,更沒有福報了。你看看人家真正有福修福的,真有學問的,他們是怎麼做法?命裡頭該榮顯,『落寞想』。
【即時當順利。常作拂逆想。】
『順利』就是一切事情都能稱心如意而沒有障礙,這人心多麼舒暢。凡是這些都很容易生驕慢心,一有這個心,你要是有學問、有見識,你立刻就明瞭,這個人畢竟是薄福,太薄了,好像杯子太淺了,裝一點水就漫出來了,沒有深度,不能含蓄,這在世俗上說,就是沒有修養。如意的時候常常作不如意想,心才不動,才能夠靜得下來,才能夠定得下來。底下都是這個意思。
【即眼前足食。常作貧窶想。即人相愛敬。常作恐懼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學問頗優。常作淺陋想。】
這幾句我希望同修們要把它背熟,記在心裡,你能夠常作如是想,那你就真正有福了。這都是一般稍稍得意的人毛病的所在,把一切福報統統都漏掉了,漏失了。底下小註是很簡單的解釋,念一念就行了。「落寞,不遇時也」,有許多自己有才華、有學問、有能力,但是沒有人用他,所謂是生不逢時,自古以來中國、外國這樣的人多得很,真有學問,生不逢時,他也很自在。孔老夫子就教給我們,得志,得志就是遇時,兼善天下;不得志,就是不遇時,就獨善其身,皆是自在的,沒有不自在。「拂逆,不稱懷也。窶,音矩,貧、無禮室也,望重,眾望所歸也。此六想皆從現前境界反面看去,如此行持自然克己復禮,虛靈不昧,可以入道,可以進德,此空前之庭訓也」。這幾句話都好懂,不必一句一句來解釋了。這就是講到眼前的境遇,我們也應當作如是觀,這才是真正福慧雙修,進德就是福慧雙修,以這個基礎也可以入道。下面幾句是入眾了,對於家庭、對於社會、對於國家民族應該要如何想?了凡先生告訴我們:
【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
這是盡孝,孝是德學的根本,如果要不盡孝,德學就沒有根基,必然一生不能成就,這是同修們想成就要特別注意到。不但現前父母我們要盡孝,過去的祖先也得要常常懷念,『揚祖宗之德』,做為後世人的典型,後世人的模範。一個家庭、一個宗族在聚會的時候,應當要說些什麼話?親友聚集在一塊,現在都是張家長、李家短,稍不留意,無意當中得罪人了,親友之間變成了仇寇。為什麼不在聚集在一起的時候說一說祖先的德行?我的祖先不知道,那是你不讀書之過,如果你要讀書,你看看《二十五史》,哪一家沒有傑出的人物?家家都有。你為什麼不在歷代歷史裡面,你姓張的,就把你張家的哪一朝哪一代的人你多看看,你都把它記錄下來,我們張家漢朝出了些什麼人,唐朝出了些什麼人,這是你們家的光彩,怎麼會親友聚會而沒話說?哪有這種道理!這就叫『遠揚祖宗之德』,知道我們家裡在過去歷代有光明的一面,有榮耀的一頁歷史,這是我們這一家族的光輝,我們應當發揚光大。你看把這個子女之心、兒孫之志都激發起來了,這個歷史才叫沒有白讀。
如果住在外國,這個《二十五史》都是我們中國過去的列祖列宗,那是我們中國人的光榮、中國人的榮耀,跟外國人在一塊的時候就可以談談這個,他就羨慕得不得了。為什麼?他們的歷史太短了,我們提起孔子,二千多年前的人,他一聽說二千多年,確確實實就叫他感覺到驚異,美國開國才不過兩百年,我們隨便提一提都是一、二千年以前的這些英雄豪傑。這是我們光榮的一面,常常提起這個光輝的一面才能夠激發人心。
『近思蓋父母之愆』,愆就是過失,父母有過失不能夠說,所謂家醜不可外揚,應當懂得掩飾。讓一個家庭、讓社會、讓這個國家表現在外面,盡是光明的這一面,才能夠誘導這個社會向善,誘導這個國家趨向和平安定,這也是教育的方法,這是對家盡孝。諸位要想真正的學孝道,《十三經》裡面有《孝經》,佛經裡面講孝道的非常之多,後人有在經論裡面專門講孝道的地方,把它抄集在一起,有一個小冊子,《釋門真孝錄》,那裡面完全是抄集經論的,佛教給我們的孝親之道,這都可以讀的。讀了以後我們要照這樣去做,這是一切德學、一切善行的基礎,一切善法的根本,捨了孝什麼都不要談。捨了孝,給諸位說,你想改過,你的過改不乾淨;你想修善,善修不圓滿,為什麼?你沒有基礎,你沒有根本。世間的善法都不能圓滿,出世間的更不必講了。所以聖人教給我們,首先要學返本報恩,要以這個為起點,以這個為基礎,再推而展開。
【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己之邪。】
『上思報國之恩』,這是講忠,在家能盡孝,在國就能盡忠,報國之恩。國家的恩德太大了,我們現在能體會得到嗎?受國家的恩德,可是自己體會不到。我們如果要沒有政府,要沒有國家保護,你要曉得那多麼可憐!上次在我們講堂聽經的,穿黃衣服的那位悟謙法師,從印度來的,他現在是什麼身分?無國籍的身分。他從大陸逃出來,在印度住了二十多年,喪失了國籍,也沒有入印度籍。沒有國籍的人住在哪個地方,人家隨便欺負你,他好在還是個出家人,要不是個出家人就更苦了,你就是做個小生意買賣,人家都限制你,不准你做,苦不堪言!哪裡像我們有國家保護,有法律保護你,只要在國家法律之下,人人能夠以自由的意志選擇你的職業、選擇你的生活方式,這是國家的恩德。
我們迴向偈,「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四重恩裡面,父母之恩,國家之恩,佛菩薩之恩,佛菩薩是我們老師,一切眾生之恩,我們生活的依靠都要靠眾生。你說眾生於我們沒有恩德,你穿的衣服是不是你自己織的?你吃的飯是不是你自己種植的?不是,是別人的,別人種植、別人織布,你來享受,他對你有沒有恩德?所以要平心靜氣的想一想,一切眾生於我都有恩。所以佛告訴我們,要報眾生恩。舉一點,可以說把四重恩也都包括在其中,這是要盡忠、要報恩。
『下思造家之福』,這是世間法,世間法家庭是本位,先要造一家之福,而後再推廣出去,你的親友,你的親戚、你的朋友,鄰里鄉黨,『外思濟人之急』。這一點諸位讀范仲淹的《義田記》,那就是最好的榜樣。范仲淹得志之後,先是造一家之福,家裡面富足了,衣食能夠溫飽了,首先就想到,我這一族裡面還有哪一家貧苦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子弟裡面,這是一族的裡面,有天分高的沒有機會讀書,這些事情都要幫助他們一樁一樁的解決。一族都照顧到了,再擴展出去,就是社會上有一些苦難的,要幫助他、要救濟他,社會上有優秀的兒童失了學的,也要設義學來照顧他,義學就是義務教育,由他自己出錢請老師,來教導社會上品學資優而家境清寒的子弟,為國家培養人才。
他一生真是盡心盡力的做到了,把全部的力量都用在這上面。自己做那麼大的官,臨死的時候,你們諸位讀讀歷史,他連棺材都買不起,他的錢到哪裡去了?救濟別人去了。他的果報,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來說,僅次於孔老夫子,孔老夫子傳到今天七十多代這個家不衰,你想想看那是多麼大的德,范仲淹,一直到民國初年,他們的家八百年不衰。你們諸位仔細看看現在,哪一個人家能夠維持三代?能維持三代就不得了了。范仲淹能維持八百年,我們孔老夫子維繫他這個家二千多年,憑什麼?就是這幾句,沒有什麼祕密。果然能夠把這幾句做到了,「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閑己之邪」,就行了,這真叫培福,這積德。
末後一句要說一說,就是『閑己之邪』,閑當作防範講,他這裡有個小註,急是急難,濟是救援,這個好懂,邪是邪念,閑是防止,「閑己之邪」就是時時刻刻要防自己的邪思邪念,要防止這個。什麼叫邪思邪念?譬如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了貪瞋痴的念頭,就叫邪念,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現在面前起了貪心,這就是邪念;好名,跟人爭名,邪念;好利,與人爭利,是邪念。得要時時刻刻提高警覺。覺悟就不會隨著邪思轉了,這個邪念就可以止息住,這就是閑邪的意思。所以古人教給我們閑邪存誠,要防止邪思邪念,常常存著真誠之心;換句話說,心裡面有邪思就不誠了,誠是沒有邪思的時候才叫誠。這種功夫叫做內思,這是內學,換句話說,心性之學,入道之基礎。前面所講的都是著重在福上,而這一句是著重在定慧上,你想想看,我們連這個都不懂,定慧還能成就嗎?底下這是勉勵的話了。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
『務』是務必要,換句話說,決定要,天天要知道自己的過失。你不要以為今天這一天我沒有過失,你覺得沒有過失就是大過失,這個過失比什麼都大。不知道過失這是無明蓋覆住,縱然六通現前,還是過失無邊,我們怎麼能說沒有過失?《地藏經》裡面說,「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那是地藏菩薩眼睛裡看的。我們如果說我們沒有過失,那地藏菩薩看走了眼,看錯了,冤枉我們了?知過就好,為什麼?知過就能改過,不知過就決定不能改過。因為我們自己太愚痴了,無明蓋得太深了,因此我們即使有無量無邊的過失,自己不覺得,不知道自己有過,這才祖師叫我們天天念《感應篇》,就是這麼個道理。就是拿《感應篇》,那是一個標準,天天照這個標準來比一比,這樣子就比較容易發現我們的過失。如此看來,諸位應當明瞭,《感應篇》的作用就是檢點我們身心的過失。你要想『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你就可以從《感應篇》著手,《了凡四訓》是只教給我們一個綱領,細行確確實實是在《感應篇》裡面。
《感應篇》裡面的微細比我們戒律還要說得詳細,戒律,說實在話,還是從綱領上說的,《感應篇》怎麼可以說不讀?尤其印光法師給我們鑑定的《感應篇彙篇》,裡面將儒釋道三教善惡的標準都會集在一起,讀這一本書就相當於讀一百多種書,這是精華之所在,我們應當認真的去讀,認真的去學習。不要以為這個東西太古老了,這個地方剛才說過,這是聖賢之言,絕非世俗之論,聖賢之言有效,確實能夠改造命運,世俗之論決定沒有這個功能,只不過是增加罪業,苦上加苦而已。所以我們要覺悟,要以古聖先賢的教訓去做。如果看到不太合現在這個時代那些話、那些做法,你就多想一想,這個意思是說,原則不能變更,精神不能改變,在做法上可以改變的。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譬如從前行禮,老百姓見到帝王三跪九叩首,清朝時候之禮,現在老百姓見到總統三鞠躬,形式上是改變了,恭敬的心沒有改變,是一樣的。所以在精神、在原則上不變,這是禮節,形式上可以改變。所以大家多想想,這個理就想通了,理想通了,在事上怎麼做,不必請教別人,你自己就會了。因此必須要多讀,你要曉得你自己天天有過失,日日知非,這就了不起。「日日知非,日日改過」,這就是聖賢,這就是菩薩。我們再看底下的話,說: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
這就不得了,『自是』是自以為是,並不是你真正的沒有過失。
【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
菩薩六度裡面講精進,你一天『無過可改』,你這一天就沒有進步。不但沒有進步,「無過可改」一定退步,你看這怎麼得了?我給諸位同學說,我每天至少要讀半個鐘點的《感應篇》。記得我在講堂也給大家講,我不是從頭看到尾,我是翻開來翻到哪裡看哪裡,一天至少看半個鐘點。諸位初學,從頭念下去,從頭到尾念個十遍、二十遍,把基礎打下來,而後隨便的翻著讀,每一天不能間斷,這才曉得天天有毛病,每一天生慚愧心。我們修道要以古聖先賢做我們的模範,做典型,學佛,我像不像個佛?還比不上,這邊比比也不像,那比比也不像,這就很慚愧;學菩薩,像不像菩薩?能這樣學就好。千萬不要比現在的人,他這麼做,當然我也可以這麼做,他下阿鼻地獄,我為什麼不能下阿鼻地獄?那不叫自甘墮落了嗎?學道、求學是要跟人比一比,要找誰?最高的,佛菩薩,世間這些聖人。所以從前人教給我們,出世要學高僧,在家要學高士。《高僧傳》、《居士傳》幹什麼的?就是教我們給我們做模範的,看看他們,我們跟他比一比,能不能比得上人家?你自己才能有進步。
近代的高僧,印光老法師、虛雲老和尚,我們能不能比得上人家?這就不往遠處說了,不往再高處說了。大家果然要能定上這個標準,找這麼一個模樣來塑造自己,你怎麼會不成就?剛才講了,頂好是取法於佛菩薩,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我們的心願跟他比一比,有幾條像?觀世音菩薩,打開《耳根圓通章》,打開《普門品》,比比人家自行化他,我們做到了幾分?我們有幾分能跟觀音菩薩相應?這叫做學佛,這叫做修道。可萬萬不能跟今人比。了凡居士話說到這個地方,可以說已經盡到苦口婆心了,慈悲到極處了。
【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閣一生。】
這幾句是非常惋惜的話,太可惜了。真的,聰明俊秀太多了,為什麼他不成就而自甘墮落?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過失,不知道改過,所以他不能成就。這裡講『因循』,底下有個小註,「因循」是苟且偷安,『耽閣』就是阻止進步,墮落了。要是說一生沒有遇到佛法,沒有遇到善知識,因循墮落還情有可原。我們遇到佛法,這個真正是難得,經上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人身難得現在得到了,佛法難聞我們聞到了,得到人身,聞到佛法,再要因循耽閣,這就說不過去了。想一想我們能對得起佛菩薩嗎?我們能對得起歷代祖師嗎?能對得起父母嗎?能對得起歷代的祖宗嗎?早晚多想想,你才能發憤自強,才能夠修德進業。
【雲谷禪師所授立命之說。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曠也。】
這一段是結勸,勉勵我們的話。雲谷禪師教給了凡先生立命這一個學說,這是前面都敘說出來了。下面這四句是讚歎,這個讚歎是絲毫都不過分。『至精』,精就是一點摻雜的都沒有,精粹,『至邃』,邃是深遠的意思,深,精深,真正之理,絲毫不假、絲毫不邪。這是人天大法,成佛作祖的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小看了它,千萬不要輕看了它,要認真的去修學。他勉勵我們,要『熟玩而勉行之』,熟玩,不但文字要嫻熟,換句話說,我們要讀誦,要能夠背過。我希望年輕的同學們,你們要真正用功,要把這個文章背熟。玩是什麼意思?玩是背熟之後常常想裡面的道理,把這些道理記在心裡而勉行之,照這個話去做,把這些道理、把這些方法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使我們生活言行與這個道理合而為一,心就是理,理就是心,行就是理,理就是行,行是講行為,這才有真受用處。『毋自曠也』,曠底下有解釋,將光陰空過之意,不要虛度了時光,常言說,青春不再。修道的人一切都不重視,唯一重視光陰,要愛惜光陰,要努力精進。
到這個地方,這是第一篇「立命之學」講完了,希望同學們要好好的讀誦,當然更好的是能夠依教奉行,從今以後改造自己的命運。我們接著再看第二篇「改過之法」,改過之法裡面了凡居士提出了三大綱領,這三大綱領我們先要把它記住,第一個他要我們發恥心,第二個要發畏心,第三個要發勇心,這是改過的基礎。我們看文字:
【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左國諸記可觀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俗眼多翳。謂有未定而不可測者。】
我們一段一段的來介紹,首先這是舉古時候的典籍記載做為開端。《春秋》,這是魯國的歷史,孔夫子作的。孔夫子作《春秋》,《春秋》是非常簡單的一部書,我們現在讀多半是讀傳記,傳記是註解,所以諸位現在念《左傳》,《春秋》有三種註解,左丘明的註解我們叫《左傳》,《穀梁傳》、《公羊傳》,大概現在是念左丘明的比較多,這三種都是《春秋》的註解,所以你打開來有經有傳。到後來後人還有將這個傳再做註解的,註解的註解。就像我們佛經裡面有疏、有鈔,像這個疏鈔一樣,疏是解釋經的,鈔是解釋疏的;還有,鈔再難懂,再做註解,就有所謂的講義,有所謂筆記之類的、演義之類的,我們看到有疏鈔演義,那就是再解釋鈔的,古人的書像這種情形也相當之多。《春秋》裡面講的當時這些大夫們,大夫都是做官的,有地位的,他們有學問、有見識,『見人言動』,言是言語,動就是舉止,聽一個人講話,看一個人的舉止,就曉得這個人的吉凶禍福,就可以下斷語,而這個斷語到後來都會應驗。
諸位想想那是什麼道?這個地方了凡居士給我們提了兩條大綱,一個是厚,一個是薄,言語動態要是輕薄的,這個人常近禍而沒有福;言語木訥、行動溫厚的,這種人常常獲福,這是在歷史上我們能看到的。所以一個人要學得心地厚道,這是就綱領上來講,心地一定要厚道,要忍、要讓、要肯吃虧,你不曉得,吃虧就是培福。不要以為你很聰明、很伶俐,處處佔盡別人的便宜,佔盡別人的便宜是近禍。你能佔到別人便宜嗎?佔不到,是把你那一點點福報總報掉了,報光了就沒有了,凶禍災難就來了。所以心地要厚道,言語要厚道,行為要厚道。這是從綱領上說的。
再教給我們,『左國諸記』,《左傳》、《國語》,現在這兩種書的註解,大概一般書店到處都有,這是應當要讀。無論在家、出家,《左傳》、《國語》是應該要讀,你看裡面講的這些吉凶禍福、因果報應講得很多。好像過去聶雲台居士把這些歷史上這些事情,專找因果報應很顯著的,他把它抄起來編了一本書,叫《歷史感應統記》,上下兩冊,我們台灣好像翻印過好幾次。這部書很好,可以說是《左傳》、《國語》、《二十五史》的摘要,專摘因果報應的,而那裡面的文字都是原文,這是我們應當要讀的,才曉得因果報應不是迷信。中國的歷史稱之為信史,如果不是事實決定不能列入國史裡面,既然國史所記載的,一定是事實。
底下就說出這個道理,『大都吉凶之兆』,預兆,兆是講預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萌是萌芽,就是發生,發生在你心,你心厚就是福的根基,你心地刻薄,就是禍害的開始。心地厚,言語動態當然就厚,這是一定的道理;心地刻薄,言語動態也就表現得刻薄,人家看就從這上看。這是教我們看人,也教我們自己反省。我們自己到底是有福還是應該要近禍?你懂得這個原理,你問心,自己就明瞭,不要找人看相算命,自己就知道。諸位要懂得這個原理,你再看看這個世界,你再看看這個社會,這個社會到底是有福、到底是要遭難,你不就清楚了嗎?如果這個社會上大家心地都很厚道,這個社會是個有福報的國土,你就安心在這裡享福,很自在,這一生可以快樂逍遙。如果現在看出來了,舉世人心險惡,大災難就要來了,那你也不必著急,現在趕緊培福,預備後事,大難來了,我還是逍遙自在的走,我不遭這個劫,不受這個難。做得到做不到?決定做得到,不是做不到。諸位想想看,這個佛怎麼可以不學?不能不學,不能不認真的學。這兩句綱領要記住,問自己、看別人都是這個原則。
『過於厚者常獲福』,我們世俗常講傻人有傻福。傻人其實不傻,為什麼?過於厚道的,你這個人傻瓜,傻瓜怎麼樣?偏偏他有福,福從哪裡來的?心地裡頭生的。過於聰明伶俐的沒有福,不要看他眼前有福,那個福享不了幾天就完了,禍害就來了,所以『過於薄者常近禍』。這兩句話大家常常念、天天念。『俗眼多翳』,世俗眼睛沒有學問、沒有眼光。『謂有未定而不可測者』,這是世俗人的看法,命運哪一個曉得,那怎麼能知道?禍福吉凶誰能夠知道?這都是世眼多翳,看不出來。我們古時候那些有學問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如果你心是清淨的,你心是光明的,那你就看得更清楚、更明白了。你要超世間,不但自己的禍福吉凶自己清清楚楚,世間的、世界的吉凶禍福你也看得清清楚楚,這就是學問,這就是智慧,這就是受用。
今天時間到了,這裡是前面這一小段當中的上半段,下半段是教給我們方法,這是把原理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