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觀自在章  (第三集)  檔名:12-002-0003

  一百一十九頁,經文找到了:

  疏【若云音者。亦是所觀。即是所救一切機也。若但云自在。乃屬能化之用。具足應云觀世自在。通能所也。能必有所。故略無之。能所兩亡。不礙觀察。互相融攝。為真自在。】

  我們講觀世音菩薩這一章,在開講的時候給大家報告過,在我們目前這個時節因緣裡來講觀世音菩薩,依觀音菩薩法門來修學是最契機。過去印光法師時常提倡學佛的同修,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在早課晚上都要加持一千聲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求消災免難。要真正能夠達到消災免難,受持名號,一定要懂得經義,才能夠提得起觀照的功夫,才能夠達到真正的消災免難。這章經應該要普遍的流通,尤其是大乘佛法,要是在整個世界上真正達到普遍的流通,而為一切大眾所深深的愛好,可以說無過於《四十華嚴》。《四十華嚴》分開來,可以說,要是連它的本會算,就五十四部小部的,集合起來則一部大的,全經都值得流通。

  這一章,我們同修當中有一位發心,把「觀自在菩薩」這一章,單獨流通。這一章分量不多,所以我們將《普賢行願品》的末後這一章,「重示普因章」,「重示普因」最後一卷,我們平常講的十大願王,把十大願王和這一章合訂成一本。這一章的註疏,我們用清涼大師的,《行願品》的註疏,我們採取諦閑大師,諦閑大師是我們民國年間人,註的東西比較上淺一點,我們一看就懂。如果還有同修們發心,最好能把五十三章每一章、每一章流通,這樣的供養功德利益一定是更加的殊勝。

  今天這一段講,『若云音者』,這個「音」是所觀,觀是指的能觀,音是指的所觀。所觀是什麼?『即是所救一切機也』。「所救一切機」,包括自己在內,包括本人在內,所救一切機。如何救度?怎麼個救法?一定要把經文看清楚,觀世音才能夠救。觀世音用在自分上,自受用上,就是自在。所以稱觀自在是自受用,稱觀世音自他兩種受用都包括。觀法,前面跟諸位說到,而最詳細的是在《楞嚴經》裡面「耳根圓通章」,方法講得最詳細,雖然講得詳細,經文不多。在修學用功的人,我們所採取的本子勢必要簡單,愈簡單愈容易受持。尤其是在這個時代,我們要想把佛法普遍的弘揚,一定要採取愈簡單愈好,愈簡單大家愈容易受持。在這句裡頭,我特別要跟同修們說明,自度而後才能夠度他,這是千古不變的一個定律。假如說我們自己都不能度自己,諸位想想,我們怎麼能夠度別人?自己自利了,所救一切機,先要救自己,必須要把自己從煩惱裡面解救出來。煩惱是業因,輪迴是果報,從煩惱裡面得度了,那個六道輪迴不要去理會,自然就斷了,永斷輪迴。這才是真正的救了自己,真正的度了自己。然後才有能力修觀世音菩薩的法門,行菩薩道,以大慈悲恆順一切眾生,救護一切眾生,而自己恆居自在,這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

  在功夫上說,為什麼不用見性而用聞性?這在楞嚴會上,文殊菩薩說得很清楚。文殊菩薩指出來,「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略舉六根的功德,眼根只有八百功德,不及耳根具足,耳根具足一千二百功德。這是眼根能看到前面,能觀到左右,看不到後面。可是耳根聰利,四周上下都能聽得到,所以它的功德是具足的。清醒的時候眼可以見,睡著了眼就不能見,眼識就不起作用。但是人在睡覺,睡覺了,他耳朵還是可以聽,外面的聲音還能聽得到。這就是說,眼根的功德是有間斷的時候,耳根的功德沒有間斷的時候。這是教我們修學,要採取不間斷的這種功德,才容易成就。

  可是這個音,你看不叫我們聽,不叫我們聞,叫我們觀,這才叫功夫。我們凡夫所差的,就是一有音聲就是聽聞,不曉得用觀照的功夫。這一聽聞怎麼樣?心就隨著音聲動,心為境轉,為境界轉。如果用觀,心在一切音聲裡面,如如不動,不為境界所轉,而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在這裡面忽然就找到了自己的真心,找到了自己的主人。沒有悟之前,賓主是顛倒的,不曉得內心裡頭的主人,所以就顛倒。悟了就曉得自己的真性,外境是客人,這是最初悟入的境界。而悟後最高的,賓主是一不是二,賓主原是一體,清淨無餘,這是悟入甚深境界。但是初步的時候就得自在,心不為境轉就得自在。所以修觀音法門,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念念有觀音這個佛號,世間愚人他不了解這個道理,念念之中求觀世音菩薩來救自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或一味依靠外面的人,這能靠得住嗎?靠不住。雖靠不住,給諸位說,念比不念好。為什麼?沒有別的妄想,只有這一個妄想,求觀世音菩薩,沒有別的妄想,也是以一念止一切念,也是個辦法。功夫練久了,可以念到一心不亂。但是諸位曉得,他念到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功不唐捐。為什麼?他沒用觀照來念,只是因為一念,能夠念到事一心;實在講,事一心功夫都還沒到。沒有可以得到大定,也得到小定。這樣的小定,跟阿羅漢得到九次第定是相等的,相彷彿。所以也是相當好的一個法門,但是不是最好的,諸位也許可以考慮。

  明理的人,這一聲南無觀世音菩薩,沒有意思求觀世音菩薩來救自己,沒有意願,不靠外面,而是什麼?聲聲喚起自己觀照的力量。這是用的力量,這個力量非常強大,可以叫自己念到理一心不亂,那就是明心見性,也就是觀世音菩薩自己所修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他是用這個方法成功。觀音的法門,對於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來講是最契機,那觀音法門我們勢必要三經合起來弘揚。觀音菩薩三經,我們現在念的這一部,還有《普門品》、《耳根圓通章》合起來叫觀音三經。這三經,特別是在這個時代,如果能夠向全世界弘揚,實在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有不可思議的感應。所以我希望同修們要認真努力來修學,不但在同修之間,我們應當以大慈悲心救度這一個時代苦難的眾生。這是說所救一切機。

  『若但云自在』,這是菩薩兩段話,一個單單講觀自在,玄奘大師翻譯《心經》,也是觀自在。單講自在,『乃屬能化之用』,「能化」是指的本身,本身就自在,偏重在自利。『具足應云觀世自在』,這句是自他兩方面都包括,「觀世」是化他,「自在」是度自己,自度度他、自覺覺他這個意思就非常的圓滿。所以稱觀世自在這個意思是非常圓滿。觀世音菩薩都嫌多了,觀音菩薩這多簡單。觀音也好,觀自在也好,諸位要曉得,跟名號一樣,都含著有具足的意思。這中國人行得通,我們懂得。你跟外國人講的話,要講觀世自在,他的概念才全;否則的話,一個名字,他不能夠包含。所以說稱觀世自在能所統統都包括了,『能必有所』,能一定包括了所,所裡面必有能,『故略無之』。我們看觀自在它就包括了所悟,有能所,所以在這裡我們簡略的稱呼。

  下面這四句很重要,『能所兩亡,不礙觀察,互相融攝,為真自在』,這就是觀照得力了。有能觀,有所觀,還是有障礙,理事不能圓融,事事還是有障礙。這個四句,給諸位說,是見性的境界。「能所兩亡」,兩邊都離開了,兩邊離開就是能所一如,能所不二。雖然是能所兩離,而同時又能所離染,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相上能所離染,內裡面能所一如;一,當然就沒有能也沒有所。那是體上能所兩亡,相上能所離染,所以他事事無礙。「不礙觀察」,這個觀察是妙觀察智。「互相融攝」,體裡面有用,用裡面有體,能中有所,所中有能,這個境界是圓融之極。不但是理上圓融,給諸位說,事上也圓融之極,所以才叫事事無礙。這才叫真自在,真正證得了觀自在。

  我們在《楞嚴經》裡面,讀到觀世音菩薩本事因緣,他在無量劫前,初學佛的時候,遇到的本師佛,那尊佛就教他修;觀世音佛為他授記,授記他自己修成叫觀世音菩薩。佛菩薩的德號,在《華嚴經》,我們星期天晚上要介紹的是如來名號的義意,再給諸位介紹。真正要是悟入了,一切名號皆是如來名號,而名號的德用廣大無邊。任何一個名號,只要你用觀世音這個方法去修學,都能夠音即定。為什麼?人家所觀的是用觀照般若,所觀的音聲之性,而不是觀音聲之相。我們凡夫日常生活當中一天到晚聽音聲,我們聽的是什麼?完全聽的音聲之相,所以在一切音聲裡面生無量無邊的煩惱。如果我們要會聽音聲之性,那我們早就成無上道,我們自己也就早成了觀世音菩薩。講到這個地方,是把觀自在菩薩的德號,其中所含的大意介紹出來。下面經文,我們看經文:

  經【爾時善財童子。蒙居士教。隨順思惟。一心正念。入彼菩薩深信解藏。得彼菩薩能隨念力。憶彼諸佛出現次第。見彼諸佛成等正覺。持彼諸佛所有名號。觀彼諸佛所證法門。知彼諸佛具足莊嚴。信彼諸佛所轉法輪。思彼諸佛智光照耀。念彼諸佛平等三昧。解彼諸佛自性清淨。修彼諸佛無分別法。契彼諸佛甚深法印。作彼諸佛不思議業。漸次前行。至於彼山。處處求覓此大菩薩。】

  清涼大師註這段經文,文字不多,只將當中緊要的段落給我們點了一點。經文前面總共十五句,「初總思修,後入彼菩薩下別明所修」。『爾時』是善財童子辭別鞞瑟胝羅居士的時候,而善財童子『蒙居士教』,「居士」就是指鞞瑟胝羅居士,這一段完全是敘說他參訪鞞瑟胝羅居士的心得。『隨順思惟,一心正念』,這句是總名思修,聞思修三慧。隨順是說隨順一切境緣,境是指器世間,緣是指有情世間。隨順器世間,隨順有情世間,隨順就是聞,接觸就是聞。眼見也叫聞,耳聽也叫聞,身接觸也叫聞,諸位要懂這個意思,用一個聞來代表,聞就是代表接觸,隨順當然就接觸。一接觸這個境界就明瞭,明瞭就叫做思惟。所以一接觸不迷,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對於境界的真實相了了分明,一點也不迷失,這就叫做正念。並不落在我們意識裡,落在意識裡那就難了,那不是佛菩薩,那不叫三慧。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

  「一心正念」就是修慧。所以這一句裡頭,隨順是聞慧,思惟是思慧,一心正念修慧。這一句是總說、是總綱,向下別明。怕的是總綱我們不容易了解,舉幾個例子來說明,怎樣隨順,怎樣叫思惟,怎樣叫得一心正念。一心是平等心,是清淨心,特別指觀音菩薩的慈悲心。這個三心是一不是三,三而一,一而已。平等是體,好像樹有根;清淨是自受用,就是觀自在的意思;慈悲是他受用,是觀世音的意思,自他兩種受用都具足了。正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是正念,是對待法,真心理體裡面沒有對待法。正是古大德所說,「離四句,絕百非」,這就是正念現前。所以心要不到平等、不到清淨,給諸位說,沒有正念;證入清淨、平等之後,正念才現前。所以這個正念怎麼說也說不出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我們也體會不到。為什麼?我們言語道沒有斷,我們心行也沒有滅。這全是功夫不到,必須有功夫才能達到這個意境,達到這個境界。理論方法明白了,我們認真的修學,不怕苦,能夠達到。方法很多,所謂是方便有多門,你覺得哪一種方便法適合於自己的根性,適合於我們現代生活環境,我們就依照這個方便法修學。功夫用上力,成就就很快。這一句不能領悟,也不必強求,咱們慢慢的來。

  我們再看底下,一句一句的去領略。『入彼菩薩深信解藏』,「彼菩薩」近處就是指鞞瑟胝羅,要是遠指包括一切的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四教也好、五教也好全都包括了。「深信解藏」,諸菩薩所述、所修的,我們都能夠信、都能夠解,不但是能信能解,而且是深信深解。深信深解也是相輔相成的,是因為信得深,所以解得深,因為解得深,信得愈深,所以稱之為藏,而且是信解之藏。深信解藏這四個字,聞思修三慧都具足了,這是表現在自受用上,表現在功夫上。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印證,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面講,「信為能入,智為能度」。而大經前面佛給我們開示,「信為道元功德母」,這是《華嚴經》所說。所以唯信才能夠入門,唯信才能夠得解。不信,諸佛菩薩來給我們說法,我們也不會懂。為什麼?不信。不信就是自己有了障礙,自己障礙了自己,不能夠深解其義。所以接著以後怎麼樣?懷疑。存疑,還算良好的求學態度,不懂,不反對,存著有疑問。這是我們中國古人教學,學生應該有的求學態度,多聞闕疑。如果聽了之後,他不是用存疑的態度,他是用反對的態度,這就用錯了,這就能證明他完全不能接受。存疑是什麼?我現在不能接受,我也想方法來解決。他還有不懂的地方,還跟你學。不肯相信的人,就拒絕了。世尊在法華會上,五千退席。那是什麼?那不能接受的。他們對小乘法相信,他能夠接受。佛說大乘圓融之法,他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就拒絕,不聽了,佛講《法華經》,調頭而去。所以深信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能夠深信,暫時不能夠解,我能深信不懷疑,深信裡面就很容易求得深解,能夠得到。如果他不信,在那打了好多問號,我們要想深解,很難。信與解對於我們修行關係太大,對於我們成就可以說是樞紐的所在。

  第二句是『得彼菩薩能隨念力,憶彼諸佛出現次第』。前一句就是念力,我們先說上一句。但是別明當中這是後句,也是後後勝於前前,就好像十四層樓一樣,一層比一層高,沒有底下一層,就沒有上面一層。第一層就是基礎,深信解藏,才能隨念力。所以說隨諸菩薩的念力,這一句就是隨順解。在隨諸菩薩的念力裡面得一心正念,這就是一般說的圓教。圓人眼睛裡面無法不圓,到圓極了的時候,彼菩薩,除了自己以外,十方三世依正莊嚴都在這三個字包括之中,馬上成功,沒有一個不成功。所以這個法,誰能信得過?誰能懂得?有信不過,因為不懂,所以不能隨順眾生,不能在隨順裡面證得一心正念。這個一心正念在我們念佛法門講,理一心不亂。因為我們不信一切眾生就這麼錯過了,為什麼?我們著了相。再用古人的比喻來說,古人用黃金、金器,「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而我們看了怎麼樣?看這些金器我們著了相,這個是蠟台,那個是佛像,那個是手飾。金在哪裡?沒有看見,沒看到。如不要意看相,從質料上看,原來都是金。

  諸位不要意看相,從性當中去看,不要看別的,我們《楞嚴經》以前講多少,六根的根性就是標準答案。六根起作用就是菩薩行,那哪一個不是佛?哪一個不是菩薩?這句話就是說見到金了,你也要明白情。凡夫執著器相,不曉得悟入,不承認一切眾生是佛菩薩。如果你要是見了性,再給諸位說,真性裡面有沒有善與惡?善惡是平等的,善惡就不是二,就是一,不二法門。這個道理我們在此地也講了不少。境界裡面沒有善惡,沒有是非,沒有邪正,所謂真妄、是非、邪正、善惡,從哪裡來的?是我們自己煩惱心所與外境相應所產生的東西。外面境界永遠是中立,非善非惡,我們自己善心所與外面相感應,外境就是善緣;如果惡心所與外面相應,就是惡。可見得全是自己八識五十一心所與外面中立的境界相感應,起的這些麻煩。所以自己心清淨了,外面境界就清淨。假如外面境界要是真的有善惡,我們的心清淨了,外面境界都會清淨。這樁事情、這個道理非常的深。確確實實好轉,我清淨了,外面境界就清淨。實際上我們心沒有清淨,自己的煩惱稍稍能夠控制一點,都覺得我自己很清淨了。誰透過印證,真清淨了嗎?自己煩惱不斷,石頭壓草,暫時壓一壓而已。佛說什麼時候你見到外面境界是一不是二,你自己這個現象現前,清淨平等覺就在現前。

  清淨平等覺是我們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東西,不是外來的,不是修來的,是自家本有的。清淨到純善,甘露火王那一章,那是阿鼻地獄的境界,瞋忿,真正慈悲!那個善是超越善惡之善。蓮池大師在稱性那章所談的,是善惡之善,還沒有超越。但是境界很高,是大乘的境界,不是一乘境界。一乘境界是超越善惡的善,對於一個學人來講,真是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這種義趣,幾個人曉得?這樣的道,諸位想想,在一生當中幾個人能聽到?幾個人聽到之後在其中注意,好好的認真去想想,把它看作一樁重要的事,又有幾個人?所謂一乘了義之教,在承傳上、傳授上當然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可是行菩薩道,有機緣就要勸勉。勸的裡面有無量功德,不管聽者能不能接受,為什麼?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我們聽了不能夠接受,說實在話,不論聽什麼經,就念幾部他就能接受了,那真是太稀有了,沒有幾個。而是什麼?我們多生多劫常聽這部經,阿賴耶識早就薰成相當堅固的種子,在這一世裡有機緣又見到了,這個信心一次一次的上升、一世一世的加深,我們今天才能夠接受一乘了義的大法。既然曉得我們是生生世世所用的功夫,到今天才有這個成果,我們對於其他的同修,也應該真真實實給他們幫助。凡他們念過的,一定要很誠誠懇懇講解,他能接受,這就證明他也有多生多世的善根薰習,他能夠接受。他不能接受,也好,那從此之後再逐漸逐漸的來學習,培養他一種種性。

  功德、福德絕不唐捐,而且自己在講解之前,講一遍,一定有一遍的悟處,第二遍一定有第二遍悟處,遍遍不相同,然後才證明經典的旨趣無有窮盡。如果說有止盡的話,我悟入在這個境界,我再無法深入,這就表示,這個就止盡了。今天念這卷有不同的東西,明天再念又有不同,它是沒有止盡。為什麼沒有止盡?這就是所謂的稱性之言。真如本性體用都無有窮盡,所以我們的悟入也是無有窮盡。悟入無有窮盡,信解也要無有窮盡,信一天比一天深入,今天對於佛法的信,就是昨天信心所成,到明天又覺得,今天的信心是昨天所成。解亦如是,今天覺得這種解很圓滿,到明天想想昨天的解還可能缺陷,無有邊際,享受不盡。這是講「得彼菩薩能隨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