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  (第五十三集)  1999/6/19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53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十六頁,倒數第四行,我們將經文念一段對對地方。

  【所有一切眾生。以及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墮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

  這是第二願:「不墮惡趣願」。這一願是承前一願而來的,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真實殊勝莊嚴之處。在第一願裡面,給諸位報告過,世間最苦的,這是講十法界,無過於惡道。惡道從哪裡來的?從惡業變現出來,正是佛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極不善的思想,變現出這種境界。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惡道,就說明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一個是惡人,凡是生到極樂世界,都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縱然阿賴耶識裡面,惡習的種子還沒能斷盡,但是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惡緣,無論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是美好到極處,惡因遇不到惡緣,不會起現行。這是西方極樂世界,何以沒有惡道的真正原因。

  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留意,我們希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不能不知道,到西方極樂世界需要什麼條件。古德跟我們說過,一定要具足三個條件:信、願、行。這三個字的意思很深很廣,我們絕不能輕看了。什麼叫信?什麼叫願?什麼叫行?如果細細的這一問,問題都問出來了。我們是不是真的相信?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跟我們講信有六種,六種少到不能再少了,六種都在《無量壽經》上。第一個相信自己,自己有佛性,自己現在是未成佛,記住自己是佛,但是現在還沒有成就,是沒有成就的佛。所謂沒有成就,帶了許許多多煩惱習氣惡業的這麼一尊佛,這是我們現在的身分。相信阿彌陀佛、釋迦世尊,他們是已成佛。未成、已成拿掉,我們都是佛,這個要相信。不相信自己是佛,自己怎麼能作佛?信心是從這個地方建立的。

  佛是什麼身分?所有大乘經論裡面都講得很好,三界導師,天人師範。所以十法界一切眾生,最好的榜樣、最好的模範就是諸佛如來,我們要有信心,我們能做到。清淨心中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本性,裡面原來沒有煩惱,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妄想。現在有沒有?給諸位說,現在還是沒有。如果自性裡面真的有妄想、分別、執著,那就不叫真性,真性裡頭決定沒有。諸佛如來是從自性上看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包括一切人,一切有情眾生、無情的眾生、器世間,都是諸佛如來。佛眼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為什麼?見性,不著相。我們今天迷了,迷在哪裡?著相不見性,跟佛菩薩恰恰相反,所以叫顛倒妄想,我們顛倒了。顛倒就是妄想,不顛倒就叫正念,諸佛菩薩叫正念,我們叫妄想。為什麼有這種名稱,都要搞清楚、搞明白。

  第二願跟第一願有什麼差別?差別在西方極樂世界,不但沒有三惡道,不但沒有惡緣,甚至於從『焰摩羅界』去往生的人,「焰摩羅界」是講地獄,六道裡面最下一層。地獄裡面,這一些惡道眾生,緣成熟了也能往生。給諸位說,地藏菩薩在地獄裡度眾生,度哪一種眾生?我們要明瞭,佛法裡面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無緣的眾生,佛菩薩度不了。佛度眾生,就像在我們這個世間一樣,佛菩薩在我們這個世間度人,人也要跟他有緣,沒有緣他也度不了。沒有緣就是不聽教誨,不相信,佛菩薩對他無可奈何了。在地獄裡面度眾生,這個情形也是這樣。

  再給諸位同修說,地獄裡面的眾生,得度的機會比我們人間少。你要問什麼道理?佛在經上曾經說過,「富貴學道難」、「貧窮學道難」。富貴的人天天享樂,你叫他到這兒來聽經念佛,他受不了,他不會來的。貧窮的人,一天三餐飯都吃不飽,你叫他到此地來聽經兩個小時,他坐立不安,他想到明天飯從哪裡來?所以得度機緣最多的是中等人家,生活過得去,也不是很富貴,也不是很貧賤,生活能過得去,小康之家。諸位細細看看,到我們佛堂來聽經的、來念佛的,不都是這一類眾生嗎?以這個例子來看六道,天上就像富貴人家,佛在天上度眾生不容易,得度的人少;在三惡道度眾生也難,三惡道就好比貧賤之家。尤其是地獄,苦難太多了,很難回頭,佛菩薩遇到他們,教導他們,很不容易接受。

  惡道裡面哪一些眾生能得度?給諸位說,還是善根福德深厚的。我要問你,善根福德深厚為什麼墮地獄?墮地獄是一時糊塗,一念之差,造下地獄的惡業,造了五逆十惡業。他的善根的確很厚,這個人墮在地獄,地藏菩薩幫助他比較容易了。菩薩教誨,他真的懺悔了,真正回頭,真正覺悟了,一念也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淨土法門殊勝,不可思議!九界眾生,從菩薩一直到阿鼻地獄,九法界眾生平等得度,這個法門希有!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令一切眾生平等得度,除此之外,再找不到第二個法門。我們要明瞭這個事實,這個法門遇到不容易,遇到一定要牢牢的抓住。

  什麼時候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愈快愈好,有什麼好等待的。這個世界太苦了,還捨不得,願意多受一點苦,苦還沒受完?愈快愈好,一定要用功,一定要努力。這是第二願跟第一願不同的地方,顯示「五乘平等齊入報土」。這是佛在經上常常說的一句話,我們就這個話的意思,換句話來講,九法界的眾生平等往生不退成佛,這個說法大家概念就更清楚了。九法界包括餓鬼、畜生、地獄,平等往生不退成佛。但是一定要緣具足,因緣都要具足。因是無量劫的善根,只是在這一生當中,一時的糊塗。這個「一時」給諸位說,不是平時,是臨命終的時候一時糊塗,最後一念還是貪瞋痴,這個人就墮三惡道。能不能往生,決定在最後一念是不是念阿彌陀佛,最後一念念阿彌陀佛,這個人是決定往生。所以凡是往生的人,無一不是大善大福,善福才能往生。最後一念念阿彌陀佛,大善、大福報,他到極樂世界去作佛了。

  可是我們如何能夠保住,自己最後一念是念佛?這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課題。我們在念佛堂,日夜不間斷的念,為什麼?訓練、練習,希望在臨命終時用得上。可是許許多多事實告訴我們,臨命終時生病了、昏迷了,人事不省,那怎麼辦?這是最危險的關頭,人在這種狀況之下,助念都幫不上忙。所以不能沒有福,福是我們平常要修積,積德累功,這是修福。積德就是存好心,念念利益眾生、利益社會;累功,功就是行好事,說好話。我們今天提倡四好,要很認真、很努力的去做,為眾生,不要為自己。有力量,全心全力幫助別人,求什麼?什麼都不求,只求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顛倒,不迷惑,這是大福報!因為你很清楚、很明白,十法界由你自己選擇,你有能力選擇。這一迷惑顛倒,你就沒有能力選擇。沒有能力選擇,一定是隨業所轉,被你的業力牽著轉,你自己做不了主,那個人叫沒有福報。在生的時候,享盡榮華富貴,他的福報享完了、享盡了,臨走的時候沒福報。我們明白這些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我們一生當中要學大聖大賢,生活要節儉、要樸實,我們累積的福報,臨終時候來享受。

  這就說明十法界到哪一界去投胎,是可以自己選擇的。自己選擇,絕不會選擇惡道,哪有那麼笨的人?一定選擇你自己喜歡去的地方。但是這裡頭有條件的,我們必須具備這些條件,這些條件在平時修積。平常不知道積德累功的人,只知道貪圖享受的人,不要說到臨命終,晚年的時候福報就享盡了,晚年生活就非常清苦,沒有人照顧。甚至於我們也常聽說,有些老人死了,死了好幾天才被鄰居發現,你說這個多可憐!臨命終時自己清楚,不生病,有同參善友送你,幫你助念,這是真實的大福報。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經上講得很清楚,這些話一個字我們都不能夠疏忽。「受佛教化」,這一句話很重要。「我」是阿彌陀佛自稱,『受我法化』,西方極樂世界殊勝,也就在這一句。阿彌陀佛為往生的人講經說法,從來沒有間斷過,那個地方六塵說法;不但正報阿彌陀佛示現種種身,阿彌陀佛甚至於還變化成種種眾鳥,你喜歡的,現眾鳥身來給你說法。喜歡孔雀,現孔雀身,喜歡白鶴,現白鶴身,全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連西方極樂世界的小橋流水,都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不可思議!說法不間斷,我們在那個環境就沒有再迷惑的時候,你想迷都沒有機會。六根所接觸的都是佛在說法,我們念頭才起,佛就給我們講一番大道理,聽一聽,念頭就沒有了。我們從這個地方看,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的大學校,我們到那裡去讀書、去上學,畢業了就作佛,就這麼回事情。看來看去還是講經第一,固然有說到坐禪,有說到經行、念佛,總沒有說法佔的比例多,那個世界解行相應。

  下面這一句是說他的成就,『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句是學佛人所希求的,這是學業的完成。果位?果位是學位,學位是佛陀。這句話完全是梵語音譯的,不是不能翻。古時候翻經,在翻經規矩裡面有五種不翻,這一句是屬於「尊重不翻」,它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阿」翻作無,「耨多羅」翻作上;無上,阿翻作無,無上;「三」翻成正,「藐」翻成等,下面這個「三」也是正,「菩提」翻作覺,無上正等正覺。正覺揀別不是錯覺,不是邪覺。我們凡夫,說實在的話,凡夫的覺是錯覺。還有一些六道裡面的修行人,他們也有定功、也有智慧,神通德能,我們世間的聰明人都不能跟他相比,這些人在佛法裡面都不能稱之為正覺。

  「正」的標準是什麼?佛經有一個標準,標準非常明顯,煩惱障斷盡了,那個覺就叫做正覺。煩惱沒有斷盡,你的覺就不正,你這個覺裡面還摻雜著有煩惱在。什麼煩惱?還有我執在。說得粗淺一點,還有自私自利這個念頭在,只要有自私自利的念頭,有一個我的念頭,就不是正覺。所以在佛法修學過程當中,證得阿羅漢果的人,才能稱為正覺。阿羅漢以下,三果都不能稱正覺,他們是往正覺這一條路上走,還沒有得到正覺。再往上去,要把分別斷掉,塵沙煩惱斷掉,塵沙煩惱是分別,這個要是真的斷掉了,那就叫正等正覺。這個說法,實在講還是方便說,但是也是事實。為什麼?權教菩薩他不是聲聞、緣覺,他確確實實是菩薩,十法界裡面的菩薩。要破一品無明,見一分自性,佛經也有說證一分法身,這才是名實相副的正等正覺。四十一品無明斷盡,才叫無上正等正覺,那是如來的果位,圓教的佛果。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教化,終極的目的是「無上正等正覺」,不同他方世界諸佛教化眾生。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教化眾生,就分三個階段:正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分三個階段。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三個階段,就像我們現在,好比現在學校裡,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一個博士班,其他的都沒有。我們今天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上學,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博士班,為什麼?阿彌陀佛教導我們,都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又是西方極樂世界無比殊勝之處,他方世界沒有的。他方世界諸佛如來辦學校,可以說從幼稚園辦到博士班,辦得很辛苦。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只有博士班,以下統統不辦,這個了不起。地獄眾生,惡道眾生,只要能往生,也是參加博士班。這個地方特別要記住,惡道眾生是他一念錯誤而墮惡道,他有很深厚的善根。這個事情不要看到很奇怪,可能就是我們自己。一時糊塗做錯事情到地獄,那真的就要靠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來點化你、點醒你,讓你覺悟,讓你回頭,你就有救了。

  『不復更墮惡趣』。如果不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般諸佛剎土裡面修行,我們知道進進退退幅度很大,也就是說會退轉。為什麼會退轉?我們的惡習沒有盡,沒有斷盡。這些都是事實,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外面境界,還會起不善的念頭,這就證明我們的惡業沒盡。惡業沒盡,在這個時候有善業成熟,就能夠生三善道。但是三善道裡面的福報、壽命,也是空的,也不是真實的,但是一切眾生幾個人明瞭?生在三善道裡面,還是希求富貴,希求長壽,妄想、貪欲一大堆,因此又造惡業了。這是因享福又造惡業,所以他很可能再墮惡道。

  生到西方世界之後,他這一句的意思很深,不但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你不會墮惡道,那不可能的,剛才說過了,沒有緣。西方極樂世界的這些人,諸位要曉得,他們的生活活動空間太大太大了,盡虛空、遍法界是他們生活空間。我們在經上讀到,每天幾乎隨時隨刻,他都到十方世界去參訪諸佛如來。《彌陀經》上講,每天供養十萬億佛。十萬億也不是個數字,代表是大圓滿;十是數字圓滿的單位,加上萬億是大圓滿。盡虛空、遍法界,我們講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菩薩,他天天都去供養,天天親近諸佛如來。供養佛,佛一定為他說法,到他方世界供佛聞法,也不會墮惡道,這個意思就深了,就廣了。西方世界保證你不會退轉,不會再墮,即使到他方世界也不會再墮,這是真正不可思議!

  所以有一類慈悲心重的同修,願意來生還作法師,還度眾生,不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對這種人不能不佩服,但是他來生能不能如願以償?太難講了。來生自己做不了主,業力在作主,不是來生想作人就作人,想作法師就作法師,想作國王就作國王,那就太好了,真的是稱心如意。難的就難在,所謂是「不如意事常八九」,這個世間種種法不是你想像的,自己完全做不了主宰,也不是佛菩薩給我們做主宰,也不是上帝作主,是業力作主。業力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它做主宰。六道凡夫沒有一個人不是受業力支配的;不受業力支配,六道裡頭沒有。最低限度,六道之外的四聖法界,這些人確實證得正覺,向正等正覺這個目標邁進,他們可以說不隨業力,就是佛家常講的「乘願再來」,他們可以隨願力。

  願力跟業力差別在哪裡?差別在願力來受生的,真的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那是願力來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金剛經》上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個人才是真正乘願再來的。如果我們見色聞聲,還有分別,還會有念頭生起,是業力,不是願力。換句話說,願力來的真看破了,真放下了;業力是沒有看破,也沒放下,這是不相同之處。所以他這一段經文,我們要細心的去參究,我們對於西方極樂世界,就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也知道自己現在應該如何修學,才能符合往生的條件,取得往生的資格,這個很重要。

  惡道眾生,雖然裡頭有不少善根福德深厚的,但是惡道的緣很惡劣,能夠觸動他善根福德相當困難,很不容易。即使蒙佛力加持,地藏大士的慈悲,真正能夠覺悟回頭的少之又少。這種情形,我們不難想到,為什麼?人道比三惡道聰明太多了,佛在經上讚歎,六道眾生唯有人道容易覺悟。容易覺悟,有幾個人覺悟?容易覺悟,覺悟的人都這麼少,不容易覺悟的,那就可想而知了。我說這個話意思是什麼?就怕諸位聽錯了,「墮到地獄不要緊,還有佛菩薩,地藏王菩薩還來可以救我;不要緊,多做一點壞事,墮地獄也不怕」,你就搞錯了。所以你要想一想,人道是最容易得度的都這麼難,三惡道那個難度就比人道,不曉得要加多少倍。我們決定不能有個錯誤的觀念,「墮三惡道不要緊,還有佛菩薩來」。佛菩薩雖然來,沒錯,未必你能接受,未必你肯依教奉行。可能你對於佛菩薩的教誨,態度比現在還要惡劣,你怎麼能成就?

  這些都是事實真相,只有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才會珍惜現前的因緣,才知道這個緣分,就如開經偈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唯有認識清楚的人,明白的人,才會把這個機緣抓得緊緊的,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這一生生到世間來就為這樁事情,其他的什麼大事都是雞毛蒜皮,為什麼?都搞六道輪迴。唯獨讀經、研教,讀經讀這一部經,研教也研這一部教,不能搞太多太雜了。太多太雜,又把這個機會失掉了,這一點不能不知道。我們在座的同修,每一位無量劫來,積植的善根福德非常深厚,你過去生中為什麼沒有成就?搞多了,搞雜了,把自己往生這個事情耽誤掉了,這一生再要搞多、再要搞雜,不又耽誤掉了嗎?不再幹了,專精,一門深入。要想學其他的經論,學其他的法門,到極樂世界去再學,極樂世界諸佛如來所開的無量法門。我們現在第一步,想辦法到極樂世界,學法門,以後再說。所以我教大家四弘誓願,前面兩願現在完成,後面兩願到極樂世界去完成。後面兩願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到極樂世界去完成。

  經文愈讀,我們的警覺性就愈高,深深明瞭不往生是決定不行。無量法門裡面,每一個法門它的條件都要斷見思煩惱,要斷塵沙煩惱,還要斷無明煩惱。就以最粗的見思煩惱來說,佛在經上講,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這是見思煩惱。我們在一生當中,破一品的能力都沒有,都是講的實話。古人裡頭有,還是很少很少的少數人。我們以禪宗而論,唐朝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這是教化成就最殊勝的一位大德,歷代的宗門大德都沒有他殊勝。他的會下,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也只有四十三個人。諸位想想,跟他學佛,跟他參禪的人,有多少?最保守的估計也有幾十萬人,這我們可想而知的。幾十萬人當中,只有四十三個人成就,這才知道斷煩惱之難。那些不能成就的,同樣是接受祖師教導,同樣是在一起參學,煩惱習氣斷不掉,你就不能成就。

  念佛往生是容易,不要斷煩惱,伏煩惱就成了,伏比斷容易太多了。伏是什麼?只要煩惱不發作,就叫做伏。所以淨宗往生的條件,只要伏煩惱就行。我們在這裡下功夫,念頭才起來,一句「阿彌陀佛」把它伏住,壓下去。第一個念頭起來了,第二個念頭是阿彌陀佛,絕不讓第一個念頭,會變第二、第三連續下去,連續下去就形成業力。因為第一個念是迷惑,還沒有造業,第二個念頭阿彌陀佛,把它降伏住了,這是我們平時需要做的功夫。為什麼還會造業?就是第一個念頭是妄念,第二個念頭還是妄念,第三個念頭接著還是妄念,阿彌陀佛想不起來,忘掉了,這才會造業。如果第二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了,他怎麼會造業?念佛人要有這個本事,有這種功夫,所以要會念。這種功夫在心裡面做,綿綿密密,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決定不能疏忽,稍稍疏忽,妄念就起來了,這叫大事因緣。

  這一樁事情不難,難在什麼?難在你不肯做,難在你懈怠懶散,你真正用功,所謂是「萬修萬人去」。不是像斷煩惱,斷煩惱難,一萬人當中一個都找不到,甚至於幾十萬人當中,才找這麼一、兩個,那是真難。淨宗這個法門不難,難在我們自己的懈怠懶惰,因循苟且,那就沒法子。只要真正能打起精神,勇猛精進,沒有不成功的。古大德龍樹菩薩說:「若人生彼國,終不墮三趣。」中國善導大師也講:「乃至成佛,不歷生死。」這是給我們做證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殊勝無比,不會再墮惡道。如果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墮惡道的機會太大太大了,幾乎可以說,不墮惡道是決定不可能的。你只要不出六道輪迴,三惡道是故鄉,住在三惡道的時間決定長,住三善道的時間短暫,這個要知道。我們在短暫人生當中要覺悟,要去修永恆的幸福。不再墮落的法門,我們今天遇到了。何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人人都是一生圓滿成佛,一生當中圓滿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種殊勝的利益,所有一切經論裡面都找不到。這是彌陀無盡的慈悲,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普度眾生的大願,在這一會、在這個法門落實了,實現了。

  末後這四句是這一章的總結,這一章有兩願,是兩願的總結。『得是願,乃作佛』,這個願是「國無惡道願」,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永遠再不會墮惡道願,這兩個願成就了,阿彌陀佛才示現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如果這兩願做不到,他就誓不成佛。世尊為我們介紹,說阿彌陀佛成佛以來,現在已經十劫;換句話說,這兩願他都做到了,圓圓滿滿的兌現了。我們要記住,那邊的生活環境太好了,再看看我們現在生活環境,佛經上講「五濁惡世」,濁惡到極處。今天的報紙,我偶爾的看看,沒有去翻,看到一個標題,說歐洲人對現在食物沒有信心,吃的東西,乃至於罐頭製品,都好像有致癌的毒素在裡頭。濁惡到這樣的程度,恐怕再過幾年水都不能喝了,再過幾年空氣不能呼吸了,怎麼辦?很可能。現在我們飲食裡頭都是毒,怕的將來空氣裡面都有毒,所以聰明人趕快移民到極樂世界去。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這麼好的地方,我們難道還不動心嗎?好,第一章就介紹到此地,請看第二章。這一品經總共有二十四章,裡面四十八願,會集得非常好。

  【我作佛時。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

  經文上的這些字,我們要特別留意。一開端,阿彌陀佛說,『我作佛時』,他現在已經作佛了,已經示現成佛十劫,這一句話沒有問題了。『十方世界,所有眾生』,包括我們在裡頭。這一句我們在裡頭,你看多親切,我們是十方世界所有眾生之一。彌陀這個願,跟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換句話說,就是為我說法,極樂世界是為我所建。彌陀世尊對我的慈悲愛護,不是父母能夠相比,世間再找不出第二個人。這個地方我們也要學,我們想親近阿彌陀佛,學阿彌陀佛,就在這裡學。人家起心動念,「十方世界,所有眾生」;我們今天起心動念,只有自己一個人,頂多想到我自己家裡親戚朋友,這就很難得了;人家起心動念,是十方世界所有眾生。所以這一句話裡面的含義,第一個意思包括我們在內,我們是佛所護念的眾生;第二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效法阿彌陀佛,念念要想到一切眾生。

  底下這是第三願,『令生我剎,皆具紫磨真金色身』,「紫磨」是什麼意思?是說他清淨無染,清淨沒有染污,精純到了極處,真金色身。金色在此地也是表法的意思,我們今天著相了,看到佛是真金色身,塑個佛像趕緊把他貼金,全身都是金色的。諸位要想想,現在我們一個人,要出現這麼一個人,全身都是金色的,一定把人嚇跑掉了,誰還敢接觸他?必定把他當作怪物看待。金是表法的,我們今天造佛菩薩形像,上面也用金色,或者是貼金,貼金是比較上多,表法的意思。表什麼?表真。世間所有一切金屬當中,只有金不會變色,其他這些礦物都會變,會氧化。唯有金,顏色始終不變,所以它叫做貴重的金屬。佛菩薩金色身,也就是取這個意思,佛菩薩的心永遠不會變,真心。

  我們現在做為修學的綱領,真心我們寫了十個字;平等不會變,清淨不會變,正覺不會變,慈悲不會變,不會變就叫做金色,會變的就不是金,我們要明白這個意思。所以見到佛像金色的,菩薩像金色的,懂得它表法的意思,我們從這個地方學習。我們對一切人也像佛一樣,對十方世界所有眾生,我們的真誠永遠不變,我們的清淨永遠不變。「真誠」就是一絲毫虛偽都沒有,你真的作佛了,你是佛心。清淨是一絲毫的污染都沒有,自私自利是污染,貪瞋痴慢是污染,愛好是污染,這些東西統統捨得乾乾淨淨,永遠不再受污染,這是你的「清淨」金色身。平等是講高下,凡夫有高下之心,高下就不平,所以十方世界所有一切眾生,沒有高下之分,「平等」的真心。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念念覺而不迷,「正覺」金色身。慈悲是無條件的愛心,愛護一切眾生,永遠不變,「慈悲」的金色身。諸位要懂得這個意思,否則的話,你就全都搞錯了。

  善導大師也說過,「諸佛欲顯常住不變之相,是故現黃金色」,他們都懂得表法的意思。日本古大德《會疏》裡面講,介紹極樂世界,「我國人民,純一金色,無有好惡,彼我平等,情絕違順」。這說法都說得好,西方世界落實了。諸位要懂得它表法意思,不是說西方極樂世界人,統統都是黃金色。這個說法,很多人聽了之後會皺眉頭,搖搖頭,這個世界沒什麼好,不想去,一個個都是黃咚咚的,沒什麼意思。所以要懂得它的真實義,真實的美好。真實的美好有沒有標準?一有標準,就不美好。為什麼?每一個人審美的標準都不一樣,這是顯而易見的。五種顏色擺在面前,這個人喜歡紅的,那個人喜歡綠的,他就不一樣。喜歡紅的,紅的好,綠的不好。喜歡綠的,綠的好,紅的不好。到底哪個好、哪個不好?

  西方世界這麼多人去,每一個人審美的觀念也不相同,到那裡是各隨所好,這就好了。所以要知道,好壞沒有標準才是真好,有標準就不好了。但是沒有標準裡頭,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就是真實,永遠不變,這是個絕對的標準。你喜歡什麼,什麼樣子,它就變現什麼樣子,這個佛經上講的有,自己要能體會到。佛在經上說,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所居住的處所,經上講的宮殿樓閣。我不喜歡住宮殿樓閣,我喜歡住茅篷,它就會變現茅篷,隨心所欲。你想大,居住的房子就變大,想小就變小,想在空中,它就浮在空中,想在地面,它就落下在地面。一樁事情隨心所欲,樣樣都隨心所欲,這才叫做真善美慧。

  過去有人跟我說過,西方極樂世界不想去,為什麼?那個地方不好。我說:什麼地方不好?他說:房子都一樣的,有什麼好看?家家都是七重欄楯、七重行樹,我看過一家,不想再看第二家。比不上舊金山,舊金山每家房子都不一樣,每一家房子他們的格式、彩色都不相同,非常明顯,好看!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這個樣子,沒有一樣不是隨心所欲,變化無窮。「七」,它不是數字,都是著了相的毛病,認為每一家都七重欄楯、七重行樹,他不懂七的意思。七是代表圓滿,什麼叫圓滿?隨心所欲就是圓滿,所以沒有一樣不是稱心如意,這才叫圓滿。所以表法的義趣,是一定要曉得。

  這是講身相之好,清淨無染,永恆不變;永恆不變就是健康長壽。我們現在這個身體變化,不是一年一年變,不是一天一天的變,剎那剎那在變,變老了,變壞了。西方極樂世界人的身體永遠不變,不老不壞,不衰不病;西方世界沒有看到有一個生病的人,所以那個地方沒有醫生,也沒有醫藥。你要問他醫藥、問病,他不懂,沒聽說過。不但沒有這些事實,名字都沒有,有這麼好的一個世界。第四願:

  【三十二種。大丈夫相。】

  這一句就是「三十二相願」。在一般講十方世界的眾生,大概跟娑婆世界類似。我們的形狀、皮膚的顏色不一樣,長相也不相同,在這種情形之下,難免會造成人心的不平。相貌端正莊嚴美好的,人家接觸喜愛,自己就產生貢高,「我色相端嚴,你們很多人比不上我」,驕慢。如果身體體質衰弱,相貌不好,產生自卑感。統統生煩惱,為自己的身體,為自己的容貌,常生煩惱。阿彌陀佛很聰明,看出我們的心思,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相貌都非常圓滿。「三十二種,大丈夫相」,諸位要知道,這是古時候印度人,以為人有這三十二種相,是貴相。印度人有這個說法,中國人也有這個講法,福相,中國人講貴相、福相。

  這個福相是很有道理的,相貌是福報,體質也是福報。唯識經論上告訴我們,我們大家都到人道來投生,在這個階段,在這個地區,我們生活在一起,得的都是人身,這是引業引導我們到這一道來受生。業力裡面有兩種,這是屬於引業,我們大家相同,都到人道來投生,得人身。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得的身體不一樣,體質就是講健康程度不一樣,壽命長短不一樣,面貌膚色不一樣,生活享受不一樣,這一些叫滿業。滿業是過去生中,作善、作惡的果報。如果過去生中善多惡少,我們的滿業就殊勝。佛跟我們說布施的果報,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我們就曉得,滿業是怎麼造成的。

  這個人有錢很富有,是他過去生中施財多,他這一生得財富的果報。他如果布施,布施得很痛快,布施得很歡喜,他這一生得財富就得來很容易。無論從事哪個行業,很快,沒有費什麼大的力氣,就賺了很多錢,這是他的滿業。如果布施是很勉強的,布施之後又後悔,他還是有福報,賺錢賺得很辛苦。所以因跟果決定相應,絲毫都不差錯,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然後知道自己怎樣修積。我們要想學習的,要修無漏的福報,這個要懂。什麼叫無漏?我們就不能在此地細講,細講耽誤很長的時間。總而言之,修福我不願意享福,這就是無漏的。修福自己一定得福報,得的福報給社會大眾去享,自己專求淨土、專求佛道,這就好,你所修的是無漏的福報。無漏的福報,享不盡的。有漏的福報,前面說過,享福的時候又造業,所以他會再墮惡道。無漏的福報,不會再墮惡道。

  所以這三十二種相,大丈夫相,是古時候人的標準。每一個相好都有業因,譬如佛在經上常講「廣長舌相」,這是好相。業因是什麼?不妄語。佛在經上說,一個人三世不妄語,他的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鼻尖。釋迦牟尼佛常常講經說法,說我不騙人,他做證明,他的舌頭伸出來把臉蓋起來了。你們有沒有本事?說明什麼?生生世世不妄語,從來不欺騙人,才有這個好相。所以佛家造像要把因果造出來,造佛像、造菩薩像、造羅漢像,都有一定的表法,教育意義在其中,不是隨便造的。現在我們看到許多佛菩薩的像,造的是藝術人像,為什麼?三十二相沒造出來。

  古時候造像,根據《造像量度經》裡面所說的來造,要把「三十二種大丈夫相」造出來,讓人家看到之後,就曉得什麼樣的因,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報。除三十二相之外,還有八十種隨形好,這叫相好光明。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因果統統說到,說得很詳細、很明白,是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諸位要想知道,可以去參考。往年我們在此地講過《金剛經》,我們採取的也是江味農居士的本子,但是三十二相我們也沒有細說,細說太麻煩了,提一提就好了。諸位要想多知道,這個《講義》我們這裡都很多,自己可以去看。特別提醒大家,就是造佛像一定要依照這個規矩,這才是如法的。

  而實際上來說,不只三十二相。大乘經論裡面常說,「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那是真的,無量無盡的相好光明,自性圓滿的流露。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要隨俗,所謂是「隨類化身」,《普門品》裡面講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這是諸位都知道的。《普門品》大家都念過,三十二應就是三十二種,每一種裡面又是無量無邊。譬如說,應以童男身、童女身而為說法,童男的樣子很多,童女也不只一種,那是講一類,三十二類。他化現不是有意的,不是隨自己意思來變化的,隨自己的意思變化是凡夫,不是聖人。諸位要曉得,六道裡面這些天神、鬼神、精靈,也會變現人身,隨自己的意思。佛菩薩不是,佛菩薩是隨眾生的意思,《楞嚴經》上說得很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眾生也有個原則,眾生喜歡什麼樣的身相,他就現什麼樣的身相,身相就不定了。現這樣的身相,眾生歡喜,歡喜就容易度他。所以佛菩薩現身是為眾生,不是為自己,都是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回頭,幫助眾生開悟修行證果,沒有一念是為自己,這才是諸佛菩薩的示現。

  這裡頭有個道理,這個道理是恆順眾生。眾生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他看到他喜歡的這種色相,他就能生起敬愛之心。他敬這個人,喜歡這個人,這個人說話他就聽了。同樣一句話,不喜歡的人,說再多遍都不聽;喜歡的人說一句,他就會聽進去了。所以佛菩薩度眾生,一定要投眾生之所好,才能令眾生得利益。這是講身相,三十二相。這個地方特別記住,此地講的「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是我們世間人的標準,真正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這個樣子,是「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說不盡的。再下面這四句,是第五願「身無差別願」。請看經文:

  【端正淨潔。悉同一類。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後面這一句:

  【不取正覺。】

  是這三願的總結。這個願文只到此地,只有這四句。『端正』,這是講容貌,容貌端正,佛法裡面講莊嚴,世間人講美好。『淨潔』,這更難得了,身心清淨,所謂是一塵不染。『悉同一類』,在西方極樂世界完全相同,每一個人的容貌,端正淨潔,跟佛相好完全相同。『若形貌差別,有好醜者』,這就有了問題。「形貌差別,有好醜者」,我們娑婆世界很明顯、很顯著,我們在一生當中,曾經見過幾次兩個人相貌長得一樣的?我在這一生當中只有一次,只見過一次,兩個人相貌長得完全相同,他們不是兄弟,不是一家人,很難見到。我是在抗戰期間,在貴州讀書的時候,我同班一個同學。抗戰勝利之後,我在南京念書,班上又有一個同學,跟以前那個同學相貌長得一樣,動作也一樣,走路的樣子都一樣,很奇怪。我有一天把他找來,我說你有哪些優點,哪些缺點,一樣一樣把他指出來。他非常驚訝!他說:你怎麼知道?你是不是會算命看相?我說:我不會算命,我會看相。他說:你怎麼看的?我就告訴他,我說:從前有一個同學,長得跟你一模一樣,你們的性情大概也一樣,嗜好也一樣,果然沒錯。不容易遇到,這個對於我以後學佛,有這麼一個體驗。

  相貌怎麼來的?看相的人他會說「相隨心轉」。這個相貌就是你的心思,不要以為你的心思,藏在心裡沒人曉得,其實都露在表面上。粗心大意的人看不出來,心思細密的人,有時候是有學問的人,有定功的人,有智慧的人,他一看就知道,你的心思都在臉上,相隨心轉!只有一個人相貌完全相同,成佛。因為佛的心都一樣,佛佛道同,佛跟佛的相貌完全相同,這相是心變的。菩薩的相大同小異,羅漢的相差別就很大,你們看看,我們底下大殿供養十八羅漢,每個人相貌不一樣;但是菩薩的相就很接近,羅漢相不一樣。為什麼?羅漢妄想分別沒斷,所以相貌就有差別。但是他的見思煩惱斷了,雖然那個相貌奇奇怪怪的,你仔細去看,他是很善良的,他不惡。為什麼?見思煩惱斷了。

  相貌不一樣也引起眾生的煩惱,阿彌陀佛曉得這個情形,所以以他的願力,造成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絕對沒有這個煩惱。這個世間人因相貌不相同,而造的惡業很多很多,不勝枚舉。所以阿彌陀佛慈悲,把眾生造作惡業的緣,全給我們斷掉了,西方世界只有善緣,沒有惡緣,這是無比希有殊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