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迷了才有障礙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十集) 2022/1/2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50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頁,第十頁倒數第一行,從第三句看起。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對對地方:
【良以法無分齊。起必同時。真理不礙萬差。顯應無非一際。】
我們從這段看起。『法』是講一切法,宇宙之間一切萬事萬法。在佛學的名詞術語裡面,「法」這個字就是代表宇宙之間精神的、物質的,一切萬事萬法都包括在這個字裡面。一切法沒有分齊,這個『分齊』就是分類的意思,一類一類的。宇宙萬事萬法,它是同時,一時頓現的,就是『起必同時』,它沒有分齊。一類一類是人分出來的;法,一切法都是平等的,一切法沒有差別,差別是從眾生分別執著出來的,分別執著是虛妄的,也不是真的。所以這個分類是人分出來的,萬事萬法它沒有自己分我是哪一類、你是哪一類,它沒有分,因此一切法都是平等的,它沒有分別。我們人類就是從沒有分別當中去給它強加分別,造成很多問題,這是眾生分別執著,法本身沒有分別執著。
「起必同時」,一切萬法是同時生起的,不是有先後次第,它是一時頓現的。好像我們打幻燈片,一張打上去,整個景像是同時現前的。它不是慢慢的先出現哪一個,到最後再一個完整的,它不是,一打上去同時就現前了。所以宇宙萬法不是像一般世間這些人所分析的,是進化論、怎麼演變的,不是的。我們整個宇宙是一時頓現的,就像電影的幻燈片一樣,一張打上去,一張一張,一時頓現的。宇宙從哪裡來?怎麼會有宇宙?我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有我?為什麼有這些山河大地,森羅萬象?什麼時候出現的?佛在《華嚴經》上給我們講,一時頓現,沒有先後,同時的。所以這裡講「起必同時」,它生起時必定是同時的。什麼時候生起?就在當下這一念。當下這一念就像幻燈片一樣,一張一張的,一張就代表一念,當下這一念。我們是念念成形,每一念都有,「形皆有識」,這彌勒菩薩講的。所以整個宇宙都是在當下一念一時頓現,它沒有先後。現在科學家才發現,時間、空間不是真的。講時間,時間有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空間有十方,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現在科學家才發現,原來時間、空間不是真的。實在講,時間、空間還是我們眾生分別執著妄想產生的一個幻相,實際上沒有,講真的是沒有。但是我們無量劫來都迷失了,在我們感官當中有時間、有空間,佛給我們講時空不是真的,它是虛妄的,它不是真實的。時空在《百法明門論》列為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就是它沒有一個實質的東西存在,而是人類去給它設定的一個抽象概念。現在科學家才發現時空不是真的,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講,時間、空間是不相應行法,在《百法明門論》裡面講不相應行法,是個抽象概念,沒有那個事實;也就是說,實際上沒有空間,也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沒有遠近;有空間這個概念才有遠近,沒有空間就沒有距離、就沒有遠近。沒有時間也就沒有先後,也沒有說哪個先、哪個後,這個是什麼?一時頓現,它沒有先後。我們現在看到明明有先有後,那個先後還是一時頓現的,我們時時刻刻、念念之間,統統是一時頓現。好像幻燈片一直打上去,都是同時頓現的,一張一張打上去,都是同時的。
我們世間人所得到的四禪八定,在佛法來講是小定,世間禪定。世間禪定出不了六道輪迴,但是世間禪定也不容易,你要修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禪定也不容易。但是以佛法的標準來講這是小定,因為這個定它不能幫助我們出離六道生死輪迴。定功再高,縱然你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天,無色界天最高的,壽命八萬大劫,也就是說他的定功能夠維持八萬大劫這麼長的時間。所以非想非非想處天在佛經裡面講,又稱為長壽天,那個天人壽命太長,不是八萬歲,是八萬劫。我們這個地球上,人的壽命最高是八萬四千歲,最低是十歲。人修十善修到一個頂端,壽命八萬四千歲,再過一百年又減一歲。人修十善修到一個頂端,慢慢又會造惡業,一直減,減到十歲。十歲又是最底谷了,不會再減了,那個時候人類又會反省,這樣不行,這要修善,從十惡再慢慢修十善,過一百年又增加一歲,又增加到八萬四千歲。這樣一增一減叫做一劫。非想非非想處天人壽命八萬大劫,就是說我們這個人間壽命八萬次的增減,你看那個時間有多長?實在太長了!但是他不能超越六道輪迴,八萬大劫定功到了,他還是要繼續輪迴。所以雖然定功這麼高,不究竟。
但是得到世間禪定的,這個四禪八定,色界天的禪定,他可以突破空間維次,時空維次他可以突破。六道,有得到禪定的天人,六道他統統見到了,他統統可以看得到,你不會說他是迷信,因為他親自見到了,親證的,親自見到、親自接觸到的,因為他定功突破空間維次了。我們現在住的是三度空間,比我們多的是四度空間、五度空間,科學家發現到十一度空間;比我們少的,二度空間、一度空間。我們現在人類的眼睛,我們能看到、接觸到的就是三度空間,這些生物,這些現象,比我們多的,四度我們一般肉眼凡夫就見不到;比我們少的,二度、一度我們也見不到。但是得禪定的人就不一樣,根據他禪定功夫的淺深,他的能見度大小就不同,定功愈深,他見的空間維次就愈多;定功比較淺一點,見的範圍比較小。總之有定功,他就能突破空間維次。古印度修到色界、無色界的人不少,所以這個六道輪迴不是佛教講的,在古印度的婆羅門教,還有其他宗教,他們修禪定修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他們看到整個六道輪迴的現象。他們看到了,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看到這個現象,的的確確是六道,六道生死輪迴,但是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怎麼形成的、怎麼來的,他就不知道了。所以他知其當然,知道這個現象,不知其所以然,為什麼會這樣他就不曉得;不曉得,因此也沒有辦法去突破六道輪迴。空間維次,為什麼有空間維次?在佛法裡面講法界,界就是界限,它有界限。法界有十法界,每一個法界又有十法界,這個當中空間維次就非常多,實在講,不是只有十一度空間,以佛法來講是無量無邊度的空間。為什麼無量無邊空間維次這麼多?都是從眾生的分別執著產生的幻相。分別執著統統斷了,所有空間維次統統突破,十法界全部突破了,入一真法界。唯有空間維次全部突破,你才能看到整個宇宙的事實真相。
所以佛法的修學、佛法的成就不在於多讀經書,也不需要想用什麼方法來修行,給你講老實話,放下就是了。放下什麼?放下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你把這個放下,你的智慧德能全現前了。智慧德能是本有的,所以放下就是了。大乘教裡面講,放下執著,你就成阿羅漢。為什麼?六道就是因為執著才有的。因為執著產生的見思惑,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執著沒有了,不執著了,《金剛經》講的不著相了,不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執著了,見思惑就斷了;見思惑斷了,六道就沒有了,六道生死輪迴就消失了。六道是假的,不是真的,就像我們晚上睡覺作夢一樣,你從夢中醒過來,原來六道是一個夢,是個夢境。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三時繫念在第二時,中峰國師開示,「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這一句常常參加三時繫念的同修,應該都聽得很耳熟了。這是永嘉大師《證道歌》講的,他大徹大悟之後把這個境界說出來,「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這個大千世界就是六道輪迴,六道法界,一開悟,大徹大悟,醒過來之後,六道就沒有了。你放下執著,六道沒有了,到四聖法界去了,十法界的四聖法界,六道法界沒有了。四聖法界還是在夢中,因為四聖法界的聖人就是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十法界的佛,就是還沒有明心見性的佛,在天台宗講「相似即佛」,他跟真的佛很相似,但還不是真的,因為他還沒有用真心,也就是說他還沒有破無明,但是他已經把執著分別放下了,不但執著放下,分別他也放下。分別就產生塵沙惑,你那個迷惑像塵沙那麼多,就是因為分別來的;不分別,塵沙惑就沒有了。所以四聖法界還是夢。再把起心動念也放下,他就真醒過來了,十法界沒有了,十法界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十法界沒有了,四聖法界還是夢,六道法界是夢中之夢。再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也就是說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十法界就不見了,原來十法界還是夢,不是真的,入一真法界了,華藏世界。
今天我們看到十法界、六道、三途的相,就像看電影一樣,是一個相似相續相。電影的底片沒有兩張是相同的,我們老和尚常常用電影的底片比喻,一秒鐘打二十四張,這個底片你看一格一格,每一張都不相同,沒有兩張是完全相同的,每一張都是獨立的,都不相同;兩張都是相同的,那才叫作相續相。因為它不相同,但是很像,很相似,後面一張跟前面一張很相似,這個叫相似相續相,相似相續相一直連續起來。它不是相續相,如果說相續相,前面一張、後面一張是完全相同,這樣連續下去,這才叫相續相。相似相續相就是兩張不一樣,但是很像;很像,但是不是同一張,只是很相似,所以相似的連續起來叫相似相續相。這是宇宙的事實真相,我們要清楚。清楚之後有什麼好處?心定了。心定了,定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得是大徹大悟,原來宇宙就是這樣。你把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相全搞清楚、搞明白了,那是多快樂的事情!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你自己就能做得了主。能做得了主的,那個叫真我,那個才是真正的我,也就是禪宗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找到了,你把真我找到了。這個身是假我,我們現在都把這個身體當作是我,佛給我們講這個不是真我,這個身體是我所,不是我,暫時借我們使用的。我們身體裡面六根的根性,那個才是真我,不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我所,不是我。所以你把真我找到,也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那就得大解脫、大自在了!我們現在凡夫執著這個假我,把這個假的我,這個身是假我,把它認為是真我,為了這個假我造業,生生世世在受苦受難。我們人類,一切眾生造業為什麼?為這個身,為這個身體的享受、享樂,造無邊的罪業。造了罪業就有果報,生生世世在六道生死輪迴,受苦受難。你找到真我,你就成佛了,你就得大自在,你得大快樂,真的是法喜充滿,喜樂無邊。我們修淨土的同修,大家都知道極樂世界,得到的是極樂;我們現在在娑婆世界的六道裡面生死輪迴是極苦,沒有樂,只有苦沒有樂,我們要覺悟。這是佛法,我們想一想多麼殊勝!我們遇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六道生死輪迴,要輪迴到人道來很難得;輪迴到人道,又能聞到佛法,更難得!「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這一生得到人身,也聞到佛法,又聞到最殊勝的淨土法門,真的是很幸運。遇到要真學,要真幹。要學佛,不能搞佛學;搞佛學,那你這一生雖然遇到佛法,又是空過了,那就很可惜。
『真理不礙萬差』,「真理」就是自性,真理不礙萬法,出生無盡,變化莫測,它不妨礙。宇宙之間無量無邊的變化,小,講到微生物、細菌;大,講到整個宇宙、太空,一秒鐘都沒有停過,都在變化。萬花筒你轉一天,那個圖片可以把一個房間都掛滿,你也找不到兩張相同的圖案,真的是出生無盡,無有窮盡的。相都是假相,絲毫不妨礙,那個是假相,不妨礙真的。如果是真的,就會產生妨礙;覺悟了,知道是假相,這些相沒有妨礙。迷了,感覺有妨礙,實際上沒有,是我們迷了,不知道事實真相,感覺上有妨礙,事實上沒有妨礙,假不礙真。所以這些都是假相,不是真相。因為是假相,所以絲毫不妨礙真相,不妨礙真的。如果真的,就會產生妨礙。《金剛經》佛給我們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它不衝突,真不妨礙妄,妄也不妨礙真,妄也不妨礙妄。妄跟妄也不妨礙,妄跟真也不妨礙,真跟妄也不妨礙,這就是《華嚴經》講的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統統沒有障礙。迷了才感覺有障礙;覺悟了,什麼障礙都沒有了,這是事實真相。就像我們看鏡子,鏡子裡面森羅萬象,漢來漢現,胡來胡現,中國人來現中國人,外國人來現外國人,有沒有妨礙鏡子?沒有,鏡子還是乾乾淨淨的。鏡子裡現的相,這些妄相,妄相跟妄相彼此也沒有妨礙。我們從這個地方去體會經典講的這個道理、這個境界。
『顯應無非一際』,這是講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就有應;眾生沒有感,自性就沒有應。沒有應的時候不能說它無;顯應的時候不能說它有。所以自性本自具足,那是隱,隱就是隱藏起來,就像現在電腦裡面常常看到隱藏,你有什麼畫面隱藏起來,隱藏起來你沒看到,沒看到不是說它就沒有,你一去開,它又出現了。所以自性本自具足是隱,沒有起心動念,本自具足,你不能說它沒有。一起心動念能生萬法,一起念,萬法就生出來了。雖然生萬法,你不能說它有,為什麼?萬法是無常的,萬法是一個緣生法,緣生法就是生滅法,緣生緣滅,它是個生滅法,它不是真的,是一個假相。有無二邊都不要去分別執著,就叫妙用。你也不要去分別執著有或者沒有,不要去執著,二邊都不執著,這個當中就叫妙用。不要執著空、也不要執著有,空有二邊都不執著,在這個當中生起的就是妙用。你執著有或者執著無,你就會生煩惱,會生對立、衝突的念頭,會生貪瞋痴慢、自私自利,全錯了。了解真相之後,你可以受用,你可以盡情去享受,但是心裡痕跡都不落,這叫妙用,因為它沒有妨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們凡夫不了解事實真相,在這個現象裡面總是想控制它、要佔有它、要得到它,這是叫自尋煩惱,那個作用就不妙了,那個用就是帶給你煩惱、怨恨、發脾氣,大錯特錯!凡夫跟佛菩薩差別就在這裡,佛菩薩跟我們生活在一起和光同塵,他是妙用,我們就不妙,我們有煩惱、有怨恨、發脾氣。
好,我們再看下面這段文:
【用則波騰鼎沸。全真體以運行。體則鏡淨水澄。舉隨緣而會寂。若曦光之流彩。無心而朗十方。如明鏡之端形。不動而呈萬像。】
這幾句話為我們顯示出諸佛菩薩的境界,這個境界多美、多可愛。在哪裡?就在眼前,就在眼前的現實,我們現實整個生活就是,你覺悟了就是。這個講起用,日常生活『波騰鼎沸』,像大海裡面波濤洶湧。『全真體以運行』,真體是自性,比喻海水,統統是在海水,在那裡運行,波濤壯觀。前兩天我到基隆鼻頭角,那是台灣最北端的一個觀光點,去看那個海水波濤洶湧,海浪打過來也相當壯觀。從體上講,水不動,但是風吹水動。水為什麼會動?因為有風在吹,原來靜止的水就動了。像我們看到颱風,現在雖然沒有颱風,像我們東北角這邊有東北季風,因為有那些風,水才會動。如果沒有風,它是靜止的;颱風一來,那個海浪洶湧,就比平常的浪更大了。所以風吹水動,風比喻我們的起心動念,我們本來是平靜的,一起心動念就像風吹海水,海水就有波浪、浪濤。如果不起心不動念,水乾淨,沒有污染。海水乾乾淨淨,沒有污染,很平靜,你就很清楚看到下面的生物。不動就是風平浪靜;起心動念是微波,就是微小的波浪,這個起心動念,微細的波浪;分別就是大浪,執著是波濤洶湧。分別是大風,執著是颱風,那個波濤就洶湧。誰在那裡動?統統是自性,就是水,不起波浪是水,起了波浪還是水,洶湧波濤還是水,水原本的相是清淨不動的。起用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你一動,起的作用,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出現了,但是它的本體是如如不動,從來沒動過,從來也沒有被污染過。
『舉隨緣而會寂』,覺悟的人知道大浪、小浪、波濤都是幻相,都不是真相。覺悟的人從幻相上看到它的清淨寂滅相,從這個假相當中看出它的真相,覺悟的人就是這樣;我們迷惑的人,在這真相當中看到假相。一個波濤起來,落下來,沒有風它就平靜了。這是教我們從現象上去見性體,佛法裡面講「明心見性」。我們今天的心不明,心被染污,貪瞋痴慢是污染,被這些煩惱障礙,所以見不了性,見不了事實真相。心不靜,妄念是動的,妄念在動,像波浪一樣,前念滅了,後念又生了。在波濤洶湧的時候看出清淨不動的水面,看出這個就叫見性。像我們在六道十法界,看到自己的自性,本來面目了,原來就在眼前。「隨緣」是萬事萬象,在萬法裡面你體會到清淨寂滅的自性,這個就是真功夫。我們讀這篇文字好像不難,實際要去做功夫真不容易。《華嚴經》上所講的這些道理,講的這些方法、境界是究竟圓滿的性德,我們應當要知道。知道的好處在哪裡?這一生勇猛精進,向著究竟圓滿的佛果邁進,你會把其他東西都放下。為什麼?那些東西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種機緣不是隨時可以得來,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這一生遇到就得認真學習,要學習看破、放下。看破是清清楚楚、明明瞭瞭;放下是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就在他本位上入華嚴境界。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你看出門道,你會了,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不會,你到哪裡找都找不到,問題是你會不會。
『若曦光之流彩,無心而朗十方』,「曦光」是早晨剛剛出來的太陽光,早晨剛出來的太陽光遍照十方世界,用陽光來形容、來比喻我們的心光。要怎樣才能遍照十法界、十方世界?無心才能遍照。我們常講佛光遍照,它遍照,沒有分別。這個意思是說,無論從事哪個行業,你的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是遍法界虛空界,遍一切眾生。我們常講「愛心遍法界,善意滿人間」,只要你無心,沒有分別心、執著心,你這個愛心自然就遍整個宇宙,遍滿整個法界。在我們中國文字,這個都是智慧的符號,你看「思」這個字,上面一個田,當中畫一個十,就四個格子出來了,你就有界線了;下面一個心,你心上有分別,那個田字一格一格的,四個格子就出來了,這個就是思。「想」是你心裡著那個相了。思是分別,想就是著相、執著。有思就有十法界,有想就有六道輪迴,糟不糟糕!你心裡能把這個相拿掉,把心裡的格子拿掉,就是沒有思、沒有想,那叫真心。真心現前,「而朗十方」,『如明鏡之端形,不動而呈萬像』。我們面對著鏡子,或是外面境界對著鏡子,境界照得清清楚楚。這鏡子不動,呈現外面所有的境界相。這個比喻我們自己的心,心要是端正,心裡沒有東西,心就靈,所有境界都在你心裡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什麼?沒有障礙,心像鏡子一樣清淨,照見,《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們用思去見、用想去見,問題碰到,我想一想,我來研究研究,這個照就沒有了,你起了分別執著;起了分別執著,真相就見不到,見到就是假相。所以教我們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最後這幾句教我們怎麼用心?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永遠保持清淨心,事情一來,一問你,立刻就對答,為什麼?你照見,你沒有透過思想,不起副作用。你一用思、一用想,思就起波浪,想就染污,這個水是髒水,髒水又起波浪,它就照不見了。要保持這個心不被污染,心地清淨平等,平等就是不動,那是真心。我們接著再看下面這句:
【故曰隨緣妙用無方德也。】
以上給我們講的這些道理、方法、境界,這個叫做『隨緣妙用無方德』。「隨緣妙用無方德」,大用無方,沒有邊際,廣沒有邊際、深沒有底,這是真心,這個真叫妙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那是大用無方。《般若經》上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有知是你心動,思想是有知,所以有所不知;禪定是無知,心是清淨平等的,因此他無所不知,這個是我們要知道的。我們再看下面:
【二者。威儀住持有則德。】
『威儀住持有則德』,是整肅威儀,闡揚教法,拯物導迷,以為軌範。「威儀」,威是威德,儀是儀態,現在一般人講形象、樣子,這個就是威儀,在佛法叫威儀,我們現在一般人講形象。「住持」,我們住在這個世間、這個社會,要持戒。「則」是原則,就是有規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有個原則、規則、規矩,也就是要給社會大眾做好榜樣。規矩,總的原則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佛法講的三皈五戒、十善、六和、六波羅蜜、十願,這個都是規則,軌範。我們在這個世間不能沒有這些規則,你看開個車,全世界都一樣,要定個交通規則,沒有交通規則大家亂闖,不就亂成一團,走不動了?所以做任何事情不能沒有規矩、沒有規則,沒有規則就亂了。所以開悟的人,前面講「隨緣妙用無方德」,他隨緣妙用,隨緣妙用當中他有「威儀住持有則德」,他有這個德,就是守規矩,不亂來。這裡給我們講,儒家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規則、規矩,在佛法講就是三皈五戒、十善、六和、六波羅蜜、十願,這個都是規則。佛法跟世法統統要有規矩、要有規則,在世間有世間法的規則,佛法有佛法的規則,佛法的規則無非是規戒十善,菩薩修六波羅蜜,十願是普賢菩薩的行願,這些我們都要學習。
【謂行住坐臥四威儀也。】
威儀住持有則德,這裡一句具體給我們講,這是生活當中不外乎這四種威儀,『行住坐臥』。「行」是走動,「住」是站著,站有站的相,坐有坐的相,臥有臥的相。佛教我們吉祥臥,臥如弓,立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合乎這個規則,合乎這個禮節。儒家講禮節,在佛法講戒律、威儀,要合乎戒律、威儀,在儒家講合乎常禮、禮節,禮跟戒是一樣的。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一句,下面這一段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