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不要輕視五戒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八集)  2022/5/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68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二頁,我們從第十二頁第二行,從最下面一句看起。我將這段經文念一遍,我們對一對地方:

  【乃至小罪心生大怖。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

  我們這堂課從這裡看起。前面我們學習到「《起信論》云:以知法性體無毀禁,是故隨順法性行尸波羅蜜」。《大乘起信論》,已經知道法性,法性的性體沒有毀壞禁戒,性體本空,性體裡面沒有這些東西,法性沒有絲毫污染、過失、缺陷。但是菩薩隨順法性行尸波羅蜜,「尸波羅蜜」就是持戒。「所謂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因為法性裡面沒有殺盜淫妄,所以持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是隨順法性,因為法性本來沒有這些東西。但是現在迷了,迷惑顛倒,把這些虛妄認為是真的,在這個當中起貪瞋痴慢,造殺盜淫妄這些罪業。所以持戒是回歸自性,因為自性沒有這些東西。「遠離貪瞋欺詐諂曲邪見。」前面殺盜淫妄,這是身口造的業;遠離貪瞋欺詐邪見,這是我們一般講貪瞋痴,這是意,心裡的煩惱、污染,自性裡沒有這些東西。所以持戒就是要遠離貪瞋欺詐諂曲邪見,遠離內心這些煩惱,持戒幫助我們遠離這些煩惱。小乘戒是最明顯的,我們遠離了,不要去接觸這些殺盜淫妄的事情,就不會勾引我們內心的這些煩惱起現行。我們內有煩惱,外有誘惑,那我們就造業了。身口先遠離外面的這些誘惑,慢慢再去遠離內心這些貪瞋痴的煩惱,所以由外而內。

  「亦應遠離憒鬧,少欲知足。」亦應遠離,這個就是要住在深山。昨天跟大家講了,上一堂課跟大家也講了很多,這一條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應該要怎麼樣來修學。有潮州謝總的例子,這個我們可以效法。他帶頭做得很成功,很多地方都跟進,做得也非常好,值得往後長期的去推廣,去提倡道德講堂這個模式。縱然不能長期的遠離,短暫的遠離,這個是需要的。平常都在憒鬧當中,如果你持個一天的八關齋戒,也讓身心清淨一天,這個是可以做得到的。最長一個星期,有時間更長,當然是更好;如果沒有時間,每個階段都要有個一天的八關齋戒,或者三天的,或者一個月,像我們打佛七,一個月打一次,這個是遠離憒鬧的一個方便。遠離憒鬧,必定要少欲知足。為什麼人到很繁華熱鬧的都市去?你看現在像鄉村,年輕人都往城市跑,為什麼?城市工作機會多,賺錢的機會多,在鄉村很少。鄉村大概就是以務農為主,如果住在鄉村務農,那就必定要少欲知足,不能太多的欲望。少欲知足,住在鄉村就沒有問題,種五穀雜糧、種菜、甚至種水果,這些生活都過得去。如果能夠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實在講不求人,於人無爭,於事無求。現在為什麼各行各業那麼競爭?大家都是多欲,多欲為苦,大家都要賺錢賺很多。現在整個世界都隨著西方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在走,功利主義就是多欲,追求物欲的享受,永遠不能知足。追求不到就去競爭,所以西方國家從小教競爭,這個跟東方古老的中國不一樣,教禮讓。禮讓,世界才會和平;競爭,這個世界肯定不會和平。競爭提升就是鬥爭,鬥爭提升就是戰爭,現在我們看到整個世界就是戰爭。不但是軍事戰爭,其他各行各業,你看商業貿易戰、科技戰,各行各業都在競爭、鬥爭、戰爭,這個世界焉能不亂?根源就是多欲,不知足,根源在這裡。《八大人覺經》佛給我們講「多欲為苦」,多欲是苦,不是快樂。現在人把多欲認為是快樂、是享受,享受物質。實在物質夠用就好,不要過分。當然不能不足,不足,生活過不下去當然是不行,必定要足。足夠了就要知足,所謂知足常樂,他就很快樂、就很自在,身心自在,沒有牽掛、沒有壓力,他沒有負擔。

  過去家師淨老也常講,他在美國也住很長時間,住了十幾年,也拿到美國公民,大陸開放之後回到大陸去,跟這些鄉親見面。鄉親他們鄉下,鄉下過得還是比較樸實的生活,就很羨慕他住美國。淨老和尚就跟他們講,住美國並沒有比你們好,你們現在雖然沒有什麼汽車,但是生活過得去,有個房子可以遮蔽風雨,不欠人家的債務,三餐吃得飽、穿得暖,晚上喝一點酒,吃幾顆花生,那很自在,沒有負擔,因為沒有負債。反過來美國,美國的人很可憐,一生都是負債,到死都還不完,汽車貸款、房子貸款,有很多很多都是貸的,有的連讀書也是貸款的。還有一些歐美國家,醫療都要保險的,你要付保險費,如果沒有保險費,生病你生不起,看一次病恐怕你要傾家蕩產。所以他們不能沒有工作,一失業,房子也沒了,車子也沒有了,銀行要收回去,生活壓力、負擔就很重,就很苦。另外他們也有一個風氣,就是他如果薪水提升了,比如說他原來薪水比較低,住在一個一千塊美金一個月,可以過得去的一個房子,現在薪水提升,他可以住三千塊美金的地方,他就趕快搬,搬去那個三千塊的,剛好符合他現在賺的,就抵銷了,他就沒有儲蓄了。所以他如果萬一失業,真的,房子、車子什麼都沒有了。如果他還是繼續住在這個一千塊的,現在三千塊,他還可以剩兩千塊,他這個存起來,後面的生活就不用擔心了。但是為了要面子,要跟人家比賽,要提升自己的地位,那就苦了。所以多欲為苦,少欲知足才能夠身心自在。我們看美國一般人生活壓力很大,所以我們老和尚講到最後,哪有你們自在?這些人沒有去過美國,不了解情況,憑自己想像,以為那邊非常非常好。所以少欲知足的人雖然睡在地上,他也很快樂;多欲不知足的人,你把他送到天堂去,他還是不快樂,他覺得還不夠,所以說多欲是苦,不是快樂。所以「遠離憒鬧,少欲知足」,這才能持戒。如果你不能過少欲知足的日子,遠離憒鬧的環境,你在大都市誘惑那麼多,貪心不斷的增長,不斷的去追求物質享受,那個戒就持不了。

  我們今天接著下面這個是,『乃至小罪心生大怖,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小罪」,小罪就不要輕忽,不要認為小罪沒有什麼關係;這個也就是說很小心謹慎,連這個小罪,心裡也生大怖畏,跟那個大罪是一樣的心態,不敢輕忽。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也講,「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就是小小的罪也都有果報,所以不能輕忽小罪,對小罪還是要心生大怖。「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如來禁止的這些禁戒不能輕忽。

  小罪也是指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說沒有表現在身口的行為,但是有這個念頭。一個不善的念頭起來,心裡就很恐怖,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學佛的人時時刻刻要警惕自己,對自己、對眾生不起惡念。集小罪就變成大罪,集輕罪就變成重罪,罪是累積的;善也是累積,惡也是累積。所以小小過失,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心,我們這一生才能成就。所以我們也不能小看起心動念,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都是罪、都是業;身口沒有去造作,起心動念就是造罪業。在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也講,「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你看一個起心動念,起一個善念,善事還沒去做,吉神就來了,就感應吉神來了;起一個惡念,惡業還沒造,凶神就來了。不用等到身口去造作,身口去實際造作,這個罪業當然就更重了。所以我們不能輕忽這個起心動念,這個地方也是叫我們要心生大怖。

  「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也不能輕忽如來制定的禁戒。什麼是禁戒?五戒、十善、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這是基本的,不能給它看輕,要重視,要真正學習。我們現在人學戒都是好高騖遠,去受戒,出家人一次都是三壇大戒都受了;在家居士也很多五戒沒有學好,他就受菩薩戒、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是可以先學,也是以五戒為一個基礎,所以我們不能小看五戒,以為五戒是在家人修的,出家人不用修。五戒實際上也是建立在十善的基礎上,有了十善要來持五戒就不難;反過來講,持五戒也是幫助我們修十善,所以五戒十善它是互相的,互相連帶關係的。

  善跟戒不同。佛家修十善,不是信佛的人也有修十善,像基督教的十誡,你給它拿來對照,就是佛家講的十善。其他宗教也都有十善,只是佛家講得詳細,其他宗教講得沒有這麼詳細,基本精神都是不離開十善的。所以善,佛教以外的宗教,甚至沒有宗教信仰的,他也修十善,所謂世間善人,他也修十善,所以修十善就不一定是佛教徒。但是五戒必定是佛教徒,為什麼?因為你受五戒之前要先受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個叫三皈依,皈依三寶。三皈依跟五戒,皈依是皈依,五戒是五戒,弘一大師在《講演錄》裡面講得很清楚,他對戒律非常有研究。實在講,我們要學這一條,「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不能輕忽如來所制的禁戒,我們應當看看弘一大師的《講演錄》,他的著作,我們對戒這些常識,我們才認識。

  受五戒之前要先受三皈依,所以淨業三福非常重要,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天福,第一福。第一福沒有講到三皈依,也就是說還沒有入佛門,這個叫人天福。人天福是信佛的人,以及信仰其他宗教的,乃至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你要得人天福報,第一福肯定要修;你不修這個第一福,你想得人天福報得不到。現在很多人提倡「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要求人天福報,人天福報也要修第一福,這個是跟學佛的人一樣。學佛的人,這個第一福人天福,是做為入佛門的基礎。入佛門第一個要三皈依,你看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然後第二福第一句就是「受持三皈」,受了三皈依就正式入佛門了,成為一個三寶弟子。嚴格的講,要入佛門,接受三皈依,做一個三寶弟子,必須要有第一福的基礎,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這個第一福,我們淨老和尚這些年來以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稱為儒釋道三個根。以《弟子規》來具體落實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一句、第二句,第一句「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具體怎麼做法就是《弟子規》,《弟子規》就講倫理道德,孝親尊師,倫理道德從孝親尊師開始。「慈心不殺」以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來具體落實,怎麼做到慈心不殺。慈心不殺就更提升一層了,這個講因果教育。「修十善業」以佛家的《十善業道經》。前面的《弟子規》、《感應篇》,以及相關的這些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經典,這些都含攝在《十善業道經》裡面。所以《占察善惡業報經》講,凡是善的都歸十善,凡是惡的都歸十惡。修十善業,這個是人天福,有人天福的基礎才有資格受三皈依,嚴格講是這樣。現在這個時代沒辦法去要求了,因為這個時代,傳統文化斷了一百年,現在人都沒有學。現在很多人來皈依都是結緣皈依,皈依完了之後再去補習前面的功課。不但是皈依,你受了戒,還是要補習前面第一福的功課,沒有第一福的基礎你就不能提升到第二福,沒有第二福的基礎不能提升到第三福。所以佛在《觀經》講,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淨業要怎麼修?就是要這麼修。

  所以三皈,嚴格講就要第一福的基礎,才能做一個真正的三寶弟子。但現在沒有辦法要求做到,都是先皈依,這是先結緣,然後再慢慢去修前面的第一福。所以這個善跟戒有不同點。如果十善有加上三皈依,就變成十善戒;如果沒有加上三皈依就是十善,世間的善法。三皈依是世間跟出世間的一個分水嶺,你看第二福第一句就是「受持三皈」。第二福是出世二乘福,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修的福,二乘福,二乘人,或者說三乘,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的菩薩,不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明心見性的大菩薩,那是到第三福去了。第二福,我們看就是出世福,出世二乘福,第一福是人天福。

  你受持三皈,有了三皈依,才能受五戒,所以五戒是建立在三皈依的基礎上。我們淨老和尚給人家授戒只授三皈五戒,八關齋戒他都沒有跟人家授,他只有授到五戒。所以我們看到淨宗學會印的皈依證,大家如果有來淨宗道場皈依過的,你一看就知道,前面三皈依,後面是五戒。三皈五戒都是根據弘一大師當年提倡的,弘一大師是根據佛在世的時候給人家授三皈五戒,就是很簡單的。三皈,這個我們不能疏忽。佛門弟子,我們修學的依據就是三寶。皈是回歸,依是依靠,依靠佛法僧三寶。外面的住持三寶啟發我們自性三寶,不是叫我們去皈依外面的住持三寶,而是外面的住持三寶來啟發、回歸自性三寶,這不能搞錯。搞錯了,去皈依外面的三寶,佛像、經典、出家眾,那就錯了,就變成外道,心外求法。外面的住持三寶是啟發我們回歸自性三寶,就是六祖講的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我們自性三寶,它本來就是覺正淨,才是我們真正的皈依處。

  所以第二福就是從三皈依開始,就是出世間的福跟世間福一個分水嶺,那個分水嶺就是三皈依。所以你要受五戒,要先受三皈依,不能說我只要受五戒不受三皈,不行,一定要先受三皈依。有人只有三皈依,他沒有受戒。所以弘一大師在《講演錄》也講得很清楚,皈依是皈依,受戒是受戒,這是兩回事,你不能把它混為一談。當然皈依、戒有關係的,但是你去受,有的人只是受皈依。像我們淨老和尚印的三皈證書,裡面有五戒,很多人他只有受三皈依,他沒有受五戒,因為看看這個五戒自己還做不到,他就沒有受了,有少數人發願受五戒。但是受三皈依的人就多了,大部分都先受三皈依,五戒等於是從三皈提升上來就受五戒。

  如來講的這個禁戒,這是屬於小乘戒,大乘戒就是菩薩戒。這裡講五戒十善、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這個當中涵蓋八關齋戒。這個戒,我們淨老和尚講的,他要求我們淨宗同修能夠以三個根,這個世間福為基礎,出家人或者在家學佛的居士可以提升到五戒,三皈五戒、八關齋戒。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這個在家人也可以旁聽,沙彌戒也可以旁聽,只有比丘戒不行,沒有受比丘戒的在家居士當然不能聽;出家的沙彌,沒有受比丘戒也不能聽。這個戒是沙彌戒可以,因為八關齋戒就接近沙彌戒,跟沙彌戒實在講是一樣的,所以在家人可以學。

  五戒,這是小乘戒,我們也不要輕視小乘戒,那是小乘,我現在學大乘佛法,小乘戒好像不屑學習、不用學習,這個我們也不能輕視。五戒,真正能做到,在現前來講真的不容易。小乘戒都是屬於遮戒,這個遮是預防的意思,預防你去造罪業,是預防的。你在佛前發願,我要持這個戒、我要守這個戒,發了願之後,我們就要避免去造這個業、避免去造這個罪,所以它是提醒、預防的,它有個戒體,戒體的作用就是預防。小乘戒都是屬於遮戒,五戒這是屬於遮戒,這不是性戒,都是叫遮戒,預防的。殺盜淫妄是屬於性罪,就是你沒有受戒,你犯了還是有罪,因為殺盜淫妄它本身性質就是有罪過的,所以稱為性罪,不稱為性戒。但是受了五戒是遮戒,遮是遮止、預防,預防我們去造殺盜淫妄。所以殺盜淫妄,你受了五戒,五戒這個也是叫遮戒。不飲酒這一條戒,那當然是遮戒。一般的解釋,都是解釋五戒只有酒是遮戒,前面四條戒叫性戒,但是我們看蕅益祖師、弘一大師,他們專門研究戒律的,給我們解釋,凡是受小乘戒都屬於遮戒。為什麼制這個戒?預防你去造那個罪業。所以都叫遮戒,就是遮止、預防,你不要去犯,不要去造那個業。

  一般講,前面殺盜淫妄是性戒,應該是叫性罪,就是你沒有受戒,你造這個業還是有罪,因為它本身的性質就是罪業。不是說我沒有受五戒,我去殺生就沒罪了,不是這樣的;你沒有受戒你去殺生,造殺盜淫妄,這是性罪,它本身的性質就是罪業。不管你有沒有受戒,造了都是有因果的、有罪業的。就是你受了五戒,你造殺盜淫妄,你犯了這四條戒,除了原本這個性罪,要再加上一個破戒罪,破戒罪就是遮戒你違犯、你破了,所以要加一個破戒罪。沒有受五戒,他只有性罪,他沒有破戒罪這一條,因為他沒有受戒,他只是這一條;受了五戒,你去犯了,加一個破戒罪,所以兩重罪。本來這個性罪,再加上個破戒罪,有受戒的,兩重;沒有受戒的他只有一個性罪,他沒有破戒罪,他沒有去受戒。

  有很多人看到,那還不如不要受戒。弘一大師還是鼓勵大家受戒;受戒,這個五戒可以分開受,你能做一條你先受一條,這個比較務實。但是現在戒場一次都統統授了,其實這個就得不到戒,有名無實。有受戒之名,沒有受戒之實,沒有實質的,那也就沒有功德,只是個名義而已。因為真正你受了戒,你有得到戒體,戒體就是防範你去犯戒的。但如果你去違犯了,那你戒體就破了,就是破戒罪,破了這個戒體。現在人受戒也沒有得到戒,也沒有戒體,實在講有名無實,談不上破戒。真正破戒是什麼?他真正得到戒,他有得戒體,得到戒,他去違犯了,把他得到的戒體給破壞了,這個叫破戒。我們現在說實在話,弘一大師在《講演錄》講得很清楚,我們受戒是有名無實,不是真的,你不要以為你得了戒,弘一大師講沒有得戒。你認為你自己得戒,罪過就很重,冒名的。世間法,冒牌都有罪,何況是出世間的聖教,怎麼可以去冒名?那個罪當然就更重了。但一般人不懂,沒有遇到善知識給他說明、講解,他不懂。其實我們這樣來理解是合理的,你有得到戒,你去犯了,把原來得到的戒體破了,這個叫破戒;你本來就沒有得到,你破什麼戒?談不上破戒。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講過,談不上破戒,因為你根本就沒得到戒,沒有得到戒體。現在人甚至有沒有真正三皈依都是一個問題,所以這個都要講解、要說明。

  所以我們不要小看五戒只有五條,念一念很簡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裡面內容也是很深廣,不能小看。我在二OO八年底,從安徽廬江實際禪寺,我轉到山東慶雲海島金山寺,去續做百七繫念護國息災法會,就利用在那邊一年多的時間,也跟同學學習了《五戒相經箋要》(《箋要》是蕅益祖師跟弘一大師的一個簡單註解),後來加上《集註》,《五戒相經箋要集註》,是在台中南普陀,過去廣化老法師他編輯的,編輯、蒐集的資料也相當的豐富。所以我在山東那裡跟同學,我們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同學分享、學習,講了也有四十幾集,相當的分量。我現在都是鼓勵大家,如果要發心受五戒,我在山東講的《五戒相經箋要集註》(現在有錄音帶,在網路上也可以點得到)先聽,真正聽明白了再來受戒,這樣會比較實際。因為聽了就是要學戒,我們能做到幾條?做一條受一條,做兩條受兩條。

  我們不要看輕五戒,好像很簡單,不是我們想像中那樣簡單。條文是很簡單,內容可不簡單,這些開遮持犯我們都搞不懂,怎麼去持戒?所以要學戒。戒要學的,不是只有去受一受、舉行個儀式,我們就能夠持戒了,不是那麼一回事。古人是先學,學會了再去受,受了才能去持。現在的人都先去受,沒有學就先受,因為現在的環境,形勢就是這樣。所以弘一大師在泉州承天禪寺傳三壇大戒,請他去講戒,他就說了,你們來是得不到戒的。聽到大師講這個話,大家當然會很失望,得不到戒,來這裡受戒幹什麼?後面弘一大師又說,雖然得不到戒,他還是鼓勵大家來受戒。為什麼?受了戒,再去學戒。因為比丘戒,你沒有受戒不能看,佛不允許,不能看,受了戒我們才能去看,看了就是學一條做一條。所以弘一大師還是鼓勵大家去受戒,受了再學。古人是學了再受,現在環境的關係,只有受了再去學。所以我們不要看輕五戒,這個五戒內容也是很深廣。五戒十善、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這是基本的,不能給它看輕了,要重視、要真正學習。

  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有開遮持犯。「開」是開緣,緣是講條件,在某種條件之下可以開戒。開戒不是破戒,這個裡面有個原則,開緣絕對是利益眾生。如果沒有這些條件,佛禁止的,你開了那就叫破戒,你不是為了利益眾生。比如說喝酒,你為了弘法利生,有這樣的條件,那你可以開;如果不是,你是貪杯,自己愛喝,那個就叫犯戒,破戒了。所以開有它的條件,這個是對利益眾生講的。對自己本身講,就是你身體的需要,做藥用的藥引,或者年紀大的,需要一點酒,去幫助他血液循環,當藥用。在《五戒相經箋要》裡面講,做料酒,你喝的人不會醉,這個是可以,可以開。「遮」是禁止,遮住、遮止。「持」是持戒,要保持。「犯」是犯戒,你違犯了。

  戒律有規定,怎樣叫持戒、怎樣叫犯戒,戒律應該開緣的時候也要開,該禁止的時候要禁,這個要懂。經典裡面舉個例子,比丘在路當中遇到獵人,獵人要殺一隻兔子,追到三岔路口,不知道兔子往哪個方向跑。比丘看到了,獵人問你有沒有看到兔子往哪一條路跑?當然他看到了,他看到往東跑,就跟獵人講,往西邊那條路跑了,獵人去追,當然就追不到。這個時候你得打妄語,你不打妄語,那個兔子就要被殺;兔子被殺,你害那個兔子一條命,獵人也犯了殺業。你指示他一個錯誤的方向,讓他找不到,這個妄語救了兔子一條命,也救了這個獵人,不造殺業。雖然他起心動念要殺生,但是他沒有真正殺到眾生,罪就輕。這個是利益眾生,這要開,這個叫開緣。有這樣的條件,遇到這樣的情況要開,你不能說我要持戒,我不能妄語,兔子往哪裡跑我一定要告訴你,讓獵人把牠追殺,那就錯了,這個也叫犯戒,當開不開也叫犯戒,這個要明白。所以戒律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不能輕忽,要認真來學習。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到這一段,下面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