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觀中有止,止中有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九十八集) 2023/1/1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98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八頁第五行,從第二句看起:
【若不修止觀。無由得入菩提之路。】
上一次我們學習到這一句。修行,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就是修止觀。這個是所有法門修學的總原則,無論是哪一個法門,總的原則是一樣的,就是修止觀。我們念佛法門也不例外,也是離不開修止觀的原則。最具體的,我們都知道,《十六觀經》有止有觀。這句講,如果『不修止觀,無由得入菩提之路』。這個兩句話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我們修行功夫得不得力的一個關鍵。這個道理,江味農老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講得特別多,我們看了之後,的確江老居士分析講解的,都是依照這個理論依據來講,就是要修止觀。所以江老居士講這個觀門,觀門就是止觀。從宋朝以後,只有禪宗有在講觀門,其他教下,也大多數不講了。止觀,觀門,主要是屬於般若,像金剛般若,《般若經》。這個止觀原理原則,大乘、小乘都離不開這個原則。我們看天台宗,它這個止觀就有大有小,小叫《小止觀》,是智者大師為他俗家的哥哥來編的。《小止觀》,這是依小乘的理論方法來修止觀。還有《摩訶止觀》,這是依大乘,大乘經典理論方法來修止觀。這是天台宗。華嚴宗就是我們這裡講的五止六觀,唯識宗有唯識觀。禪宗當然就一直到民國都有在講這個止觀,其他的宗派就沒有了,因為怕談般若,怕講錯了,給人誤導,因果背得很重,因此也就不講。縱然有講,也是很淺,沒有深入的去談般若,談這個止觀,因此很多人修學佛法得不到法喜,嘗不到法味。嘗不到法味,沒有法喜,就很容易退轉。所謂嘗不到法味就是說伏不住煩惱,煩惱控制不了,煩惱不斷起現行,控制不住,修了很久,沒效果,很自然也就退轉了,有的甚至他還改信其他宗教去了。江老居士講,這個就是沒有提倡觀門之過,沒有提倡修止觀。因為沒有止觀,修行嘗不到法味,嘗不到法味就枯燥無味,修行得不到法喜,伏不住煩惱,總是煩惱在當家做主,因此很容易退轉,甚至著魔,走入歧途,這個大有人在。現在最重要還是回頭先看我們自己,我們自己修行,功夫得不得力?我們念佛人,功夫就是要成片,伏煩惱。事一心斷見思煩惱,理一心斷無明煩惱。我們先講功夫成片,我們念佛念了這麼久,幾十年了,煩惱有沒有伏住?這個答案只有自己去深度的去反省。如果沒有伏住煩惱,念佛往生,實在講沒把握。所以江老居士他特別強調要修觀門,包括我們念佛人也要修,《十六觀經》就是觀,來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所以這個地方講,「若不修止觀,無由得入菩提之路」,這兩句話非常重要。這兩句話我們決定不能疏忽了,往往我們疏忽了,一生學佛、修行功夫不得力,無論修哪個法門功夫都不得力,因為沒有掌握住修止觀的總綱領、總原則,所以功夫就不得力了。
修行,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實在講就是修止觀,通常我們是講禪定。所謂戒定慧三無漏學,禪是觀,定是止(止就停止),止觀它是一不是二。觀中有止,止中有觀,就是禪裡面有定,定裡面有禪,它是一不是二。所以定有禪就活活潑潑,它不是死的。定裡面沒有觀,沒有觀慧,那就是外道修的無想定,他心是定了,但是它是死的,無想定,果報在無想天。在佛法裡面叫外道天,這個外道就心外求法。四禪有九天,其中有五不還天,將要證阿羅漢的人在那個天裡面修行,叫五不還天。也就是見思煩惱還有一分沒有放下,他見思惑還有一分,那一分斷盡他就證阿羅漢果,他就超越六道。根性利的,見思煩惱在五不還天就斷盡;根性差一點的,要通過四禪四空天才能證阿羅漢果,他要通過那些層次,那是根性比較鈍的。我們了解這裡面的一個訣竅,關鍵就是在放下。學佛沒有別的,從初發心到如來地修什麼?就修個放下。放下是什麼?捨,捨後面有個得,捨得。捨了之後,所得的也要再捨掉,不斷的捨,捨到最後,就回歸自性了。回歸自性就是什麼?無所得。如果你捨的目的是要得,那出不了三界,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以捨,捨到最後是歸無所得。
《心經》講的,「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所以捨是無所得,不是捨了之後,心裡又想得到更多,那個就有所得。那樣的捨會得人天福報,會得到捨一得萬報,但是出不了三界。所以捨財得財,捨法得智慧,捨無畏得健康長壽。這個就是我們一般講布施,布施是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有捨就有得。所以我們中文這個字用捨得,這個都是有它的道理。你有捨,你就會有得;你不捨,你就不得。對世間人來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個是一點不假,在佛門當中你要求什麼都會有感應。所謂求財得財,求官位得官位,求長壽得長壽,求子得子,求女得女,種種方面有求必應。如果在這個得裡面起了貪心,就墮落了,就不能夠提升。所以,徹底放下!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大般若經》的結論「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大般若經》六百卷,講到最後就是這幾句話。
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的森羅萬象,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波動現象,是這樣快速,相似相續相這樣出現的一個幻相,哪有真的!像我們看電影一樣,沒有真的。你認為是真的是我們凡夫打妄想,打妄想就是起心動念,這個叫根本無明,當下這一念迷了,念念不停,速度之快,我們覺察不到。我們沒感覺,因為太快了,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就是一千六百兆個念頭過去了,我們怎麼會知道?我們看一般傳統的電影,底片放在機器快速轉動,一秒鐘轉二十四張,幾乎我們都被騙了,認為好像是真的。每一張的底片都是靜態的,只是它的轉動快,鏡頭一秒鐘二十四次的生滅,二十四分之一秒一張一張打在銀光幕上,我們看到一切人事物都在動,其實它是靜態的,那個機器停下來就沒有了,看到就寂然不動了。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現實的世界,根據彌勒菩薩講的,一秒鐘是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我們怎麼會感覺到?一千六百兆次個念頭,這個當中一念停下來,那所有的都停了,前後俱斷,你就看這個世界它沒有生滅,叫不生不滅,你證得無生法忍了。這個境界在圓教八地菩薩,證得這個境界。不生不滅,念頭停下來了,看到這個世界,它沒有生滅。我們現在為什麼看到生滅?不是外面的世界在生滅,是我們這個念頭(妄念)太快,我們的念頭在生滅,我們自己這個心裡生滅心看外面的世界就是生滅相,就這個道理。好像自己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有花,實際上空中沒有花,是自己眼睛有問題。你眼睛這個病治好了,沒有了,空中花沒有了。當我們眼睛還沒有好,它還是沒有,所以說它是虛妄的,這個道理就在這裡。
物質世界、精神世界是我們打妄想出現的,這個世界不是什麼進化論,是一時頓現。就好像電影的底片打上去都是一時頓現,相似相續相這樣連續下來的。如果你能夠把妄想整個息掉,破一品無明,起心動念停下來,前後俱斷,這個虛空世界都全沒有了,什麼東西現前?我們就見到常寂光,常寂光現前了,常寂光是法身。常寂光沒有現前,證明我們的妄念念念相續,六道輪迴沒有滅掉,還在我們眼前。這個就說明我們念念與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相應,跟這個相應,每一念都有。但是有,這個叫幻有,不是真有,是虛幻的,假有,不是真的,沒有真實。因為我們的妄念不斷的在生滅變化,外面的相也是跟著我們的念頭在變,所謂相隨心轉,相也是千變萬化。為什麼外面的相一直在變?因為我們的妄心一直在變。心在變,外面那個相是跟著我們的心在變的,你的心善,看到外面的境界是善境界;你的心不善,看到外面是惡境界。外面有沒有境界?給我們講真話,沒有!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都是從我們心想生的,外面境界是從我們的心想所生出來的。既然是從心想生,我們為什麼不想極樂世界?想極樂世界,它就現極樂世界。但是我們現在想六道輪迴,想得比較多,六道就在我們面前。所以想極樂世界,就想得很少,我們沒見到極樂世界。六道輪迴在我們眼前,因此我們眼見耳聞,一天到晚心裡想的也都是六道輪迴的事情,這個就是說以輪迴心造輪迴業,輪迴就不斷。如果現在換過來,專想極樂世界,不想六道輪迴的事,把所有念頭統統想極樂世界,這一生你就成佛去了,到極樂世界去作佛了。所以《十六觀經》,你看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我們多想極樂世界、多讀經典、多念佛,要把想極樂世界的時間,不斷增加,想娑婆世界的事,不斷減少,減到最後,全部都想極樂世界,那我們這一生就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
現在這個世界災難很多,昨天網路佛學院同學問了這麼一個問題,現在新冠狀疫情這麼嚴重,已經三年了,今年第三年,三年過去了,超過三年了,從二O二O年開始,已經三年多了,現在已經二O二三年,三年多了,這個疫情還沒解除,還在升溫。他問了這個問題,這個什麼時候才會解除?這個事情是不是很不好?從世間法來看,當然不好,災難當然是不好;但是對修行人來講,好,就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看這個事情。為什麼對修行人來講,這個也是好事?明明是災難,怎麼會是好事?為什麼?就是這些災難逼著你不能不多想極樂世界,因為災難、這些苦難逼迫,我們人總是有一個直覺的反應,受到苦難的逼迫,總是要想解決這個苦難,擺脫這個苦難。現在這個世界到處都是災難,沒地方去了,現在學佛了,聽聞到淨土法門了,知道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佛勸我們要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個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它沒有苦,你聽都聽不到。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感受到多災多難。災難現前,逼著我們不能不多想極樂世界,逼著我們要去嚮往極樂世界。如果你要是不多想想極樂世界,不嚮往極樂世界,那這個世間的災難你得去受,要去受災受難了。真正覺悟,我現在把這個世間放下,「放下身心世界,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才是我們念佛人現在第一樁重要的事情,其他都是不重要,這一樁才是我們這一生的大事。
你念佛功夫不成就,什麼原因?這個世間沒放下,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世間一切人事物,口裡沒有念著,嘴巴裡面沒有一天到晚在念這些人事物,但是心裡面念念在念著這些。心上真有,真有這些事情,這世間的一切人事物,是是非非。雖念佛,這句佛號很生疏,不熟悉,常常忘記。心上沒有真有,念佛會常常忘掉,常常把阿彌陀佛忘記了。諸位想想看,貪財的人他什麼時候把財忘掉?沒有忘掉。你看現在特別買股票的,這個我們最具體可以看到,有人一天到晚眼睛都盯著電視,看那個股票在起伏,天天看。他心裡有什麼?就是有股票,心裡就是貪財。所以貪財,什麼時候把財忘掉?沒有忘掉,因為心裡面有財,念念想得到財富,心上真有。嘴巴雖然沒有念出來,但是心裡真有。我們念佛人如果像念財一樣,把它換成阿彌陀佛,那就成功了。學佛的人、念佛的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遇到急難的時候,一開口阿彌陀佛,你心上真有,叫念佛。這個「念」是今心,今就是現在,現在心上有阿彌陀佛,這叫念佛。不一定一天到晚掛在口上念,口上念(嘴巴念)那是形式,實質上是你心裡要真有,常常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一切時、一切處,境緣突變的時候,第一個就是阿彌陀佛,第一個回應就是阿彌陀佛。所以古大德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是煩惱起來,貪瞋痴慢這些煩惱起來了,起現行了,這個起來不怕,就怕覺遲,我們覺悟太慢了,覺悟太慢就隨著煩惱一直發展。覺是正念,念佛的人的正念就是這句佛號,這句佛號提起,把其他的念頭替換過來,這個就正念,把貪瞋痴慢這些念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念,這個就是正念,就是提起正念。
貪瞋痴慢,貪心起來,發覺了,趕快用阿彌陀佛這一念給它換過來;瞋恚心起來了,發覺了,趕快用阿彌陀佛這一念把它換過來;愚痴心起來了,愚痴就是糊裡糊塗,心裡落在愚痴的狀態,趕快提起阿彌陀佛,換過來;傲慢心起來,發覺了,趕快用阿彌陀佛這一念,把傲慢心降伏下去,這個才是真念佛。所以經要熟,經典要熟悉、要多聽,能多講就更好。實在講經是講給自己聽,自己第一個要聽,別人不一定要聽,講的人你自己一定要聽,自己講給自己聽。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是題目,它裡面有內涵,有內容的。內容都在經典裡面,阿彌陀佛的德行、阿彌陀佛在因地的修行、阿彌陀佛在因地發的弘願、阿彌陀佛度化眾生的功德,都在這句佛號裡面,這句佛號全包括了。這句阿彌陀佛就是一部《無量壽經》的總結,就是這部經的經題,這部經的題目。阿彌陀佛翻成中文是無量壽、無量光,就是無量無邊、無有窮盡的功德利益,十方諸佛都說不盡。這是什麼?性德,是自性本來具足。惠能大師說得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它是性德,所以什麼都具足,所謂萬德萬能。
所以,修止就不能不修觀,這兩個是一體的兩面,不能偏在一邊,是分不開的。止是定,觀是慧,方法就叫做戒律,修止觀的方法就叫戒律。方法不是一定的,八萬四千法門,有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來修止觀,統統修的是戒定慧。總之是修戒定慧的總綱領、總原則。所以修止觀,要活活潑潑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在日常工作中,得大利益、得大受用。
好,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華嚴云。譬如金翅鳥。以左右兩翅鼓揚海水令其兩闢。觀諸龍眾命將盡者而搏取之。】
這個『兩翅』就兩個翅膀,是比喻止與觀。大鵬金翅鳥喜歡吃龍,龍是水族類的,牠兩個翅膀鼓動海水,讓海水分開,看到裡面的龍,牠要搏取的是老弱的龍,牠吃那個龍,大鵬金翅鳥就吃那個龍。這是比喻止觀,降伏這些煩惱,有表法的意思。
再看下面這一段:
【如來出世亦復如是。以大止妙觀而為兩翅。鼓揚眾生大愛海水令其兩闢。觀諸眾生根成熟者而度脫之。】
前面是比喻,這裡是法合,合起來講。佛菩薩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是以止觀兩門,就是佛菩薩教化眾生用什麼來教化?就是用止觀。就好像大鵬金翅鳥兩個翅膀一樣,用這個兩門來鼓動『眾生大愛海水』,「愛」就是貪愛,「海」是七情五欲的大海。在佛門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可是眾生落在這個大海裡面,落在這個苦海,他不肯回頭。總是在六道輪迴的苦海頭出頭沒,一下生到三善道,一下墮到三惡道,不肯回頭,不肯到彼岸,不肯到涅槃的彼岸。淨宗祖師常常提醒同修,我們看淨宗的諸祖這些語錄,常常提醒我們念佛人,念佛的同參一句話,「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這個兩句祖師大德常常提醒我們,如果我們愛欲不重不會生到娑婆世界來。六道眾生沒有辦法出離輪迴,就是貪婪、貪愛,貪。貪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這是我們凡夫都有這七情,這七種情緒,這個叫凡情;五欲,外面的財色名食睡,這個裡面有一條就出不去。有一條就好像一根繩子給你綑住,給你綁著,那你就出離不了六道了。如果統統具足,不能出離生死苦海,因為這是六道輪迴的業因,這個業因沒有放下,那就不能得到解脫。這樁事情佛菩薩幫不上忙,神仙也幫不上忙,因為這個苦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是我們自己迷惑、造業、受報,是自己的問題。每一個人自己的問題,每一個眾生自己的問題,自己迷了。迷是自己迷了,所以這個誰都幫不上忙。這個苦海是自己生生世世不善業變現出來,就是《華嚴經》講的,妄想、分別、執著,造這個業,變現出六道生死輪迴這個現象。如果你把妄想、分別、執著都放下了,六道就沒有了。不但六道沒有,十法界也沒有了。六道是一場夢,你一放下,好比是夢醒過來了。《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引用永嘉大師《證道歌》的話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作夢的時候明明有六道輪迴,覺悟了,大徹大悟了,沒有了,六道輪迴沒有了,空空無大千。這樁事情原來是自作自受,自己迷了,造業,受這個報。
佛菩薩把這個事情真相告訴我們,芸芸眾生果然明瞭事實真相,聽明白了,知道了,他就知道如何出離,把這個原因找到了,原來是自己的貪愛造成的。這個是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幫助眾生的事情,佛菩薩只能從旁提醒我們、啟發我們,旁敲側擊,從旁協助,讓我們生起信心,能夠相信佛講的,依教奉行,我們就得到解脫了。可是眾生如果不相信就沒有辦法,那就叫無緣。所以佛門有一句話講,「佛不度無緣之人」。無緣,不是說那個人佛看了不喜歡他,不度他,不是。佛沒有喜歡不喜歡的,是普度眾生,喜歡不喜歡統統要度,平等,所謂普度。為什麼說「佛不度無緣之人」?因為佛菩薩教化眾生,先教根成熟者。根熟就是佛菩薩講的,他能理解,他能生歡喜心,他能接受,他能依教奉行,這個人他的善根就成熟了,這個叫有緣。如果聽了他都不相信,甚至他還毀謗,那就無緣了,他還沒有成熟。不但沒有成熟,連成長都沒有,只能給他種個善根種子,等到以後這個善根慢慢成長,到成熟,他才能得度。
這個條件就說出來了,根熟是善根、福德、因緣統統具足,在這一生統統具足。如果這三個條件都具足,你在這一生當中肯定會遇到佛法,會遇到大乘、遇到淨土法門。這個就是善根福德因緣都具足,你才會遇到(沒有具足的人,他遇不到),為什麼?你這一生永脫輪迴的緣分到了,你肯定遇到,就是你有脫離輪迴的機會了。這不是幸運,這是感應,自己根熟了,我們求佛菩薩加持,這是顯感顯應。還有很多人並沒有刻意去求,可是這三個條件具足,這是冥感,他沒有去求,佛菩薩他顯應,他很明顯來應。沒有善根,佛菩薩也來,幫這些眾生種種善根,不可思議!為什麼?我們凡夫不知道,圓滿覺悟的人知道整個宇宙是一體。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整體,分不開的,一毛端、一微塵也是個整體。這個是事實真相,佛經上說「法爾如是」,一切法本來就是這樣。一毛端、一微塵裡面有全宇宙的信息,既然有,那怎麼會沒有感應?肯定有感必定有應,因為它是一體。我們一點善根福德都沒有,也有感應,為什麼?一體,佛菩薩還是加持。但是沒有善根福德因緣,佛菩薩加持,他沒感覺。等到他善根慢慢成長,他慢慢就會有感覺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明白。所以沒有善根的,佛幫他種善根;已經有善根,但善根不多,《彌陀經》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少,佛菩薩幫助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幫助他成長,讓他善根、福德、因緣不斷成長,成長到成熟,他就得度了。
所以根熟眾生,他這一生徹底覺悟,這種人當然比較少。就是要求了生死出三界的人,在我們學佛的人當中,不學佛就不談了,就學佛的人當中,這樣的人還是少數,不多。他想解決生死大事,想求生西方淨土,他根熟了,善根、福德、因緣都成熟了,他才會有這種覺悟,當然這種人少。完全迷惑、不覺悟,這種人多,佛菩薩幫助他,但是他一生不能成就;不是幫助他成熟,因為他沒有善根,佛菩薩要幫他種種善根。善根種在阿賴耶識,讓他有佛的種子。佛的種子是本來有的,每一個眾生本來就是佛,但是他迷而不覺,他不覺悟、不知道,佛菩薩幫助他開始覺悟。讓他知道這個世間有個佛,讓他聽到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或者給他見到佛像,或者聽到佛的名字。像我們過去也常常印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地藏王菩薩,那些佛像的名號,早期綁在電線桿,用鐵片做的。後來有印貼紙,那就比鐵片更方便。現在更方便,電腦網路、手機,相片都可以發上去,大家很容易看到。讓他聽到佛的名字,或者是接觸到佛法的法物,到寺院裡面,你去看有大磬、有木魚、有鐺、鉿、鐘鼓、引磬等等這一類的法物,這也是幫他種個善根。看到寺廟的建築物,看到佛塔,看到舍利,看到學佛的出家人、學佛的在家居士,他看到這些形相就落個印象。這個印象就是阿賴耶識的種子,他有個佛這樣的印象。這個印象很淡薄,並不深,初種,就是最初接觸到種的這個善根。如果在這一生常常有機會見到,這個印象自然就慢慢的深刻,因為常常接觸,時間長了,到相當深刻的時候,他就會生起去探討佛到底是怎麼回事情?佛是什麼?佛教是什麼?為什麼有出家人?為什麼要出家?他會去打聽打聽,去接觸一下,找些資料來看,或者向人請問,慢慢他也就會理解了。理解之後,他才能生起信心。佛是先幫助眾生種下種子;有了種子,幫助他生信心;有了信心,幫助他去探索、去了解;真正了解,幫助他修行;修行功夫得力,就幫助他提升;提升到一定的程度,幫助他證果。諸佛菩薩那種慈悲心,沒有人能相比的,父母疼愛子女比佛菩薩那差一大截,世間眾生不知道佛的恩德大。佛弟子供養佛像是報恩、紀念,不忘本。佛法是佛菩薩傳的,今天我們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對最初幫助我們的人能忘記嗎?不能忘記。供養佛菩薩跟中國人供奉祖先牌位的意思完全是相同的,不忘本,報恩、紀念,飲水思源。
【依此義故。要修止觀也。】
依以上講的這個道理,就是必須『要修止觀』。「要」就是必須要的,不能沒有,沒有修止觀,我們功夫不能得力。所以《華嚴經》上的比喻,比喻如來教化眾生要用「止觀」兩門。以上第一個問答,我們學習到這裡。
這節課時間也到了,下面第二個問答,我們就在下一次再來繼續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