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彙編》學習分享  成德法師主講  (第十九集)  2020/4/16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30-0019

  諸位親愛的同學,大家好!我們進入「惡報」當中位高者之惡,從「是非不當,向背乖宜」一直到「見殺加怒」,上一次是講到「貶正排賢」。我們看到這些經句,再加上後面的一些事例說明,因為每一句幾乎都有歷史公案可以考證。我們在過去長劫的輪迴,這些事例,正的、反的,我們都有可能曾經造作過。所以阿賴耶識這些業習種子都在,就看我們怎麼遏惡,把我們的惡念從初萌發的時候就能夠制止,善念能夠讓它增長。這個就真正我們說賢護,懂得護念好自己的法身慧命。所以這些為惡,我們不會有這樣的行為,但是連念頭都要「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就像貶正排賢,絕無嫉妒他人的念頭,包含這個傲慢的態度,一定要徹底來降伏。下一句:

  【凌孤逼寡。】

  凌辱孤兒,逼迫寡婦。我們要了解,這些都是人生苦難的人,遇到苦難的人應該生起憐憫心,這是自己之福,也是後世之福。為政者更應如此,因為為政者會帶動一國之風氣,為人父母者也帶動一家之風氣。所以「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文王開創周朝八百年,他為政之道也是「哀此惸獨」,其實就是都是先考慮到苦難的人。我們看現在,假如為政者都是跟利益在掛鉤,那這些可憐的人根本就不理睬,貧富差距愈來愈嚴重。我們看到國內習主席他攻堅脫貧,那個是幫助老百姓脫貧,從人類歷史上來看速度最快的,所以他也都是效法古聖先王的精神。從一個國再拉到一個團體,甚至於我們帶一個班,以前我們在學校,也有學生程度比較差的、家庭比較窮困的,假如我們生起這種諂富驕貧,然後歧視程度差的、偏愛程度好的,這整個班級的風氣就會非常偏頗,老師會造業,學生也都學到錯誤的處世之道。所以這個『凌孤逼寡』,我們也要從根本上斬除這些諂富驕貧,甚至於是怕麻煩、自私,不肯去幫助很困難的人的這種習氣,要連根拔起,真正是要「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我們真正做出犧牲奉獻,才能表好學傳統文化的法。就像佛陀對於貧人也是倍加關懷,都是做榜樣給我們看。下一句:

  【棄法受賂。】

  接受賄賂,不遵照法律處理事件。接受賄賂就不公正了,所以公務員一定要秉公處理政事,不可以貪贓枉法。因為公務員他可是代表國家的形象,所以他做錯了,讓老百姓對國家失去信心,這個結罪的範圍就非常廣了。所以我們是公務員,就要期許自己,要能透過自己把國家的形象建立好,讓老百姓對國家很有向心力,我們說公信力。不只公務員要有這種責任感,我們處在任何一個行業,我們都要表好法,在商表商道,在醫表醫道,從事教育表師道,都要有這種責任感。「德有傷,貽親羞」,不只父母會蒙羞,很可能我們讀過的學校也會蒙羞,我們所處的行業也會蒙羞。比方說在教育界,一個老師做錯了,人家一說,當老師的都這樣,那不是把整個行業的形象都搞壞了?所以我們不是只想著自己,自己連帶很多的關係、責任也要放在心上。有這種責任就有道義,這個私利、私欲就不容易進來。

  五百零六頁,有一位官員侯鑑,他為江夏縣令,跟一個僧人有交往,一有空就去訪問他。結果他去的時候,這個僧人都會已經準備好接待他。剛好有一天到了,結果比較沒準備,有延誤才準備好接待他。這個侯鑑就問:「我每次來,你都事先就準備接待我,怎麼這次沒有?」這個出家人說了:「你每次要來以前,土地公都先通知我了,但這一次沒有告訴我,所以有失接待。」侯鑑就挺驚訝的,然後就請這個出家人能不能問土地公為什麼不報的原因。當天晚上這個出家人作夢,說到:「侯鑑本來是做宰相的命,近來接受了胡氏銀兩六十兩,然後斷案就不公平了,上天已經削掉他的宰相位,能夠做到監察地方官員的監司而已,已經不在我的管轄之內了,所以我不用報了。」六十兩也不是多少錢,宰相之位就沒了,因小果大。大家想一想,他一個宰相位,一年的俸祿有多少?你看因小果大,因為他是損害了國家人民的利益。所以「智耶愚耶」,這個是有智慧還是愚昧?所以這個事例讓我們覺得天地的感應也是不可思議,你看他過去生福報很大,有宰相命,他走到哪都有天地鬼神護佑。所以我們斷不可自掘墳墓,自己斷送自己的福德因緣。下一句:

  【以直為曲。以曲為直。】

  就是是非曲直不明辨。大多是為什麼?我們看到註解,五百一十二頁,「兩訟在官,曲直未定」,都還沒判定誰是誰非,「生死與奪,在吾一言,豈可輕忽?」你這個案斷下去假如是重罪,可能攸關生死問題。而且古代可能丈夫被判死,他一家受到的痛苦,甚至無以為繼都有可能,所以怎麼可以輕忽?「今乃曲直顛倒,非因受賂,即是徇情」,這是點出來,人為什麼會是非不明辨、不能秉公處理?首先是賄賂,有私心;還有他分析到徇情,這是愛緣慈悲,跟誰比較好,偏袒他。這個不是為官者有可能這樣,我們在團體當中都一樣。所以我們說從心想生,人的心容易偏頗處,不是當官的時候而已,在團體裡面也有一些執掌,握有一些權力;甚至於在家族當中,假如不能去私心,也會受賄賂,給你多送一些吃的,俗話說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這不是當官的而已,人不能夠存公義,也是容易被諂媚巴結,然後循著自己的好惡私情,所以即是徇情。我們假如是在佛門辦事情,用愛緣慈悲,不公平的話,拿十方財做人情,這罪可不小。不以人情做佛事,你在國家用人情,欠國家的;你在十方徇情,用愛憎,那是欠十方,這不是開玩笑的。再來說「否則率意鹵莽」,不然就是自己心浮氣躁,沒有冷靜盡責來斷案,沒有充分了解情況。所以這些情況一有,就會可能『以直為曲,以曲為直』。

  所以最後一句說,「豈宜居官為民上乎?」我們假如不能對治這些習氣,怎麼有資格領導人民,怎麼有資格來帶領部屬?所以為上位者也都要重視自己的涵養、修為,不然在福報當中造業,這也是太冤枉、太辜負自己了。所以處在上位是最好積功累德,所謂「公門好修行」,你利益的範圍大。我們進入佛門盡職盡忠,可能利益的是廣大眾生的法緣,這好機會要珍惜,決定不能在這樣的機緣當中造作惡業,損害十方的供養或者是佛事十方的法緣,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入輕為重。】

  他是輕罪,把他判重。這些做法違背良心、違背祖宗的成法。祖宗怎麼教我們的?像五百一十四頁,《書經》當中就提示到:你判人家罪,有疑的地方,還是不能判他重,要判輕一點。所以不能錯殺人,可以多寬恕他一點,也不可以加重他的刑罰。所以聖人他對用刑非常的謹慎,因為人命關天。所以我們都是要以天心來辦案,天心,上天是有好生之德。下一句:

  【見殺加怒。】

  看到臨死刑的人,不哀憐,反而瞋怒他。五百二十一頁,「曾子曰」,這個在《論語》當中、在《了凡四訓》都有提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這些聖賢人講的話都合情理法。老百姓他會偏頗,上位者也有責任,我們沒把他教好。縱使他確實犯了很重的罪,我們也是哀憐他,不能只是說我終於很確定揪出他的罪行了。而且縱使已經判死了,人死可不能復生,所以看了其實也是很傷感的。其實每個人都有父母、都有家人,所以孔子感嘆:「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希望能大行聖教,讓人不要去犯罪。真的入了衙門,再怎麼秉公處理,其實都是人間的遺憾之事了。周朝在成康之治,四十年監獄沒有一個犯人,這是我們嚮往的地方。真的是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不要說犯罪了,連惡都聽不到,而且每個人都是普賢菩薩。所以最重要還是教育,我們這個時代,大家都能依照儒釋道三教、西方宗教來做,這裡也是天國、也是極樂世界,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無量壽經》說,「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就是帶起這個風氣,「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你看這裡很多都是以強示弱,強不凌弱),各得其所」。我們假如能有轉《無量壽經》的志向,《無量壽經》就是我們人生的劇本,這是老法師教給我們的,相信只要有四個人以上有這樣的志向,堅定不移,大家同心協力,必然可以成就一個西方極樂世界的接引站,能成就一個安樂的和諧示範的地方,也給這個世界做出表率。我們不是要做得很大,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就好。蘭彼得小鎮居民三千,剛剛好。就像范仲淹這些聖哲人,連敵人都可以被他感化,更何況現在我們是跟老百姓相處在一起,老百姓也很純樸。所以孔子強調的是仁道,而「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所以連見殺、見惡人也是沒有違背仁道。

  五百二十三頁,春秋時的衛國高子羔,就是高柴,他斷案將一個犯人他的腳砍掉,行刑的時候,子羔表情也是很難過。後來衛國發生內亂,蒯聵作亂,「子羔出走」。剛好是被他判砍斷腳的人守門,結果這個人反而帶著他去逃走,然後就告訴他說:「這裡有個缺口,你可以爬過去。」子羔說:「君子不爬牆。」又帶他另外一個地方:「這底下有個洞,你可以鑽出去。」子羔說:「君子不這樣鑽洞。」就是君子一舉手一投足很有威儀。所以子羔很不簡單,面臨生死問題了,還是想著老師怎麼教的。當然修行、修學,有學、道、立、權,有時候真的該權變還是可以權變。但是時時不忘老師教導,把老師教的看作比生命重要,這個實在是讓我們感佩,望塵莫及。後來又帶他到一個房子裡,讓他進去,來追捕的人就找不到。子羔躲過一劫,就對救他的人說:「我是親自下指令執行砍了你的腳,你怎麼三次救我,為什麼?」這個人說:「我的腳被行刑砍斷了,這是我自己犯的罪。可是你臨刑的時候很難過,那是你對我的一種憐憫。」當然還沒判以前,相信子羔也是已經盡力想要把他的罪判輕一點。所以這個是君子之道,判罪都是能夠盡量不要判重,然後真的沒辦法了,還是很難過。所以,「天生君子,其道固然,今所以免君」。願上天常生好人,就生你們這樣的君子,來替天行道,所以也感你的這一分仁慈,在你危難的時候幫忙你。這個是『見殺加怒』,不可這樣做,而要像子羔這樣,都純是憐憫之心。

  我們再看一下五百二十四頁,明的劉錫元,曾經夢到一個人拜他。因為這個例子是我們前面講到,曹彬跟曹翰兩個人的命運差很多,但是同樣是武將,結果點出來曹翰的前生因緣跟後世的狀況。所以因為人假如相信有過去生、有未來世,他可能就比較有敬畏之心,要為後世著想。人假如覺得沒有未來世,很有可能就會狂妄放縱,什麼都敢幹,因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哪知道死了就不得了了!而這些都是真實記載的。說到他在唐朝是個小官,因為聽法師講經很感動,然後就供齋供僧,就感得在宋朝當了一名大將軍。因為他做了這件事,他之後每一生都是當官,然後積了一些善因。那唐朝到宋朝也幾百年,到了宋為副將,「因屠城妄殺之故」,把他的福報折掉了,「生生為豬」,你看你殺他命,還得用命來還,「以償所殺」。「曾於往歲,佃戶以我抵公之租,蒙公憐而活之。今又在此償報,特來求救耳」,他在當豬還被劉錫元救了,然後現在又在這個地方要還命債了,所以那個業力真的是半點不由人,他就又來求劉錫元。劉錫元就問:「什麼方法可以救你?」他說每當要屠殺的時候非常的痛苦,但是只要聞到念佛的聲音,就能化解這個痛苦,所以希望您凡見到宰殺之際,「或當烹煮之時,發大悲心,但念阿彌陀佛,或持大悲呪、準提呪」,不獨能夠解我的痛苦,且可以有超度的意義。說完之後,非常悲傷,感謝走了。

  所以不只是這樣一個公案,甚至於是有人受報地獄,結果正被行刑,他生前佛還是念得比較多,一被打太痛,他一念阿彌陀佛,整個地獄就放光。還有另外的故事,也是提到修行很虔誠,以念佛功德迴向給他的父母,當然父母也生起善根,佛光注照,同時受報,在地獄受報的人統統得利益。所以這一句佛號不只能滅自己的重罪,還可以幫親朋好友消罪業,不管是已往生還是在生的都可以,還有超度的功德力。所以我們要多念阿彌陀佛,來幫助這些有緣的眾生。

  我們曾經也聽過師父上人說,倓虛老法師他有幾個同參道友非常用功,其中有一個是八年一直受持《楞嚴經》,受持到有功德。後來,他曾經因為做生意跟人家打官司,他勝了,兩個敗訴的人想不開自殺了,那兩個人的靈魂來找他。他一看,一開始還有點擔心,因為畢竟因他爭訟,對方後來想不開。但看他們來沒有惡意,接著對方就表達,希望他超度。他說那我怎麼超度你?他說你同意就好了,就踩著他的肩膀就升天了。後來他死去的妻子跟孩子也來了,也是求他超度,站著肩膀就升天了。不知道大家聽過這個公案沒有?當時候聽覺得挺殊勝的,我們假如有這樣的能力多好。念《楞嚴經》功德那麼大,那念佛呢?《淨修捷要》第十三拜:「六字統攝萬法。」你看這六個字就含攝萬法,那《楞嚴經》有沒有在裡面?有,所以一門即是普門。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無上深妙禪。從密宗講,一個阿字生出一切陀羅尼,一切陀羅尼生出一切諸佛。所以這一句佛號叫法界藏身,阿彌陀佛,念這一句,一切佛都念到了,一切經典都念到了。這個是蕅益大師講的,三藏十二部都在裡許,禪宗一千七百公案都在裡面。所以我們「如是妙法幸聽聞,應常念佛而生喜,受持廣度生死流」,這個生死流也包含現前陽間的有緣眾生,甚至是其他空間有緣的眾生,都能夠蒙利益。所以這個公案也是勸勉我們好好念佛,可以讓一方受益,可以超度有緣的眾生。下一句進入「世俗之惡」,就是世俗人這些俗念、習氣所產生的惡。

  【知過不改。】

  那就沒有廉恥之心。「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就是缺廉恥),增一辜」。所以孟子說,「恥之於人大矣」,恥,羞恥心對一個人一生太重大了,「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差別非常的關鍵。「文殊菩薩白佛言」,我們看五百二十七頁註解,「少年造孽,到老修行,得成佛否?」佛這個話很精彩:「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俗話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本覺本有,一定可以恢復;不覺本無,一定可以去掉。所以犯過錯不怕,最重要的是肯改過,所以彌陀這個大方便法門可以帶業往生。「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所以「彌天之惡,猶可悔改」。「圓悟禪師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唯君子能改過遷善,則其德日新」,德日進,過日少;「小人則蔽慝飾非」,就是掩飾自己的過錯,「故其惡彌著」,愈掩飾,就倘揜飾增一辜,愈來愈大、愈來愈大。「小人之過也必文,太上所以諄諄誡之」。所以我們要慎重,真的禍福一念之間,能夠慚愧、奮發、改過,這是天開其慧;悠忽、昏惰、自欺、飾非,這是天奪其魄,之後就會有大難臨頭了。所以回頭是岸重要。

  五百二十八頁最後一行,「宋曾子固」,就是曾鞏,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王荊公相善」,就是跟王安石交往有交情。皇帝神宗就問:「安石(王安石)這個人怎麼樣?」就問曾鞏。曾鞏說:「王安石的文章、行誼,不減揚雄,以吝,故不及。」他的文章、他的行誼,不輸給漢朝的揚雄,揚雄也是個大儒;但是因為吝嗇,所以不及。皇上聽了說:「王安石輕富貴,也不是貪財,為什麼說他吝?」曾鞏說:「臣所謂吝者,是王安石勇於有為,很想有所表現,但吝於改過,他很吝嗇,就是不肯改正自己的過失。」這個有為,很可能就太刻意、太強求,甚至變得強勢。所以《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個無為,大家可以好好去體會,他是隨緣妙用,他內心裡沒有貪瞋痴慢、沒有自私自利,也沒有攀緣,都是順勢而為,不是刻意強求。所以「神宗頷之」,神宗聽完他的分析,也是表示認可。所以曾鞏也有識人之明,當然應該也是會找機會勸王安石先生,因為「君子於為義之上相疾也」,在為了公義之上可能爭得面紅耳赤,「退而相愛」,這是《孔子家語》當中一段話。所以像韓琦、范仲淹這些賢德之人,他們一定也會善巧的勸王安石,但很可惜應該是他吝於改過。所以本來他的才能確實是宰相之才,但是因為太護著自己的缺點、過錯,最後禍延他自己的宗族,後來他兒子也死了,他絕後了,而且萬世詬罵。何況今天又剛愎自用、又沒才的人,所以等於提醒,決定要知過能改。

  接著分析,「取小所以就大,積一所以成億。故善貴乎積,知之即為,為之當力。老子曰:九層之臺,始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人若日改一過,則消一罪業,日行一善,則增一福基」。這個講得太好了!所以造業者百,行善者一二;行善者百,向道者一二;向道者百,堅久者一二。我們能堅持斷惡修善,又能不求世間果報,「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這樣必有成就。

  「紫虛元君曰:道生於安靜」,靜水照大千,淨極光通達。所以為學第一功夫,降得浮躁之氣定,不然一浮躁,再好的經教很難入心、很難相應。「德生於謙退」,這都講得非常到位。「觀德於忍,觀福於量」。「福生於清儉」,清廉節儉。「命生於和暢」,自己身心要和暢,家庭相處也要和暢。「患生於多欲」,最大的禍患就是太多欲望。「過生於輕慢」,所以慢是瞋恚的核心,一定慢慢調伏。「戒眼莫視他非」,不見世間過,「戒口莫談他短」。其實這段話講得都很精闢,但是每一句我們都要下大功夫去做,而功夫都下在息滅貪瞋痴慢。戒口莫談他短,「戒心莫恣貪瞋,戒身莫隨惡伴。性命猶如風燭」,一口氣不來就是來世了,「恆思身後之身,形軀暫寄塵寰,休造業中之業」,不要得難得的人身還來造三惡道罪業,那不是太踐踏自己的福報還有自己的靈性了嗎?所以要尊重己靈。「故善惡皆存靈府,昭昭不昧毫釐。人能巧於機謀,天更巧於報應」,所以聰明反被聰明誤。「由此觀之,人若一日之間,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過」。所以每一天要聞法增長智慧,要作善增長福報,福慧雙修,不使一秒鐘空過,不使一句話空說。「若彼知善不為者,不知是何肺腸」,就是不知道他是什麼存心。知善不為,那就是慢慢泯滅了天良,善根沒了。「自甘暴棄,玩日愒月」,就是只是行屍走肉在消福報,「而絕於天,亦愚矣哉」,那不就是太愚昧了嗎?所以人一定要振作奮發,知過必改,知善必為。因為我們前面也跟大家共勉,要努力帶得走的,帶不走的不要執著,所以要看破人生,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接下來,「元天如則禪師普說」,這禪師慈悲,說到,「古教云: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就藉由看到的人事,馬上提高自己的警覺性。「似此等說話,那箇不得知?知則固知,只是不肯修行」,雖然好像都知道,每個人哪個人不死?雖然好像知道,但是不肯奮力、猛力的修行。「道你不肯修行,也是屈你」,說我們不肯修行,好像也委屈我們了。「現前諸大德,多是下手做工夫來底。只是未到千了百當田地,過在甚麼處?」就好像都還沒有很猛、勇猛,所謂發大勇猛心、立決定志。過在什麼地方?「過在不勇猛、不精進、不堅固、不久長,暫時發肯心,未久又退了」。所以向道者百,堅久者一二;堅久者百,堅之又堅、久之又久、直至菩提者一二。所以修行非帝王將相所能為。「所以道,佛法無多子,長遠難得人」。初發心成佛有餘,「學道如初,作佛有餘,始終不變,真大丈夫。如今能有幾人始終不變?」所以要不忘初心,勇猛向前,「往往十箇五雙,都是退道心底」。其實我們分析到這裡,我們要發起羞恥心,「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我們尊重己靈,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一生不再搞輪迴了。

  我們在菩提道上進一退九,也是一般的現象,我們得把病根找出來,才能有所突破。「考其退道心底因緣,蓋亦各有所累而然也」,一定是被什麼所累了,這個是分析出原因所在。我們很有福報,這些祖師都以他的智慧來護念我們。「有三種累。第一,無問僧俗男女,各各為身口所累」,對自己的享受放不下。

  所以當老法師跟著李炳老一天吃一餐,結果吃了幾個月告訴老師,李炳南老師桌子一拍:「好!就這樣。」當然老師是先問感覺怎麼樣?師父說挺好,沒有什麼不適應,甚至反而身體狀況更好了。老師一聽很高興,但是老師不強迫人家這麼做。就桌子一拍,好,就這樣下去,一生不求人。大家注意觀察,師父都在表演給我們看,第一,他寡欲。人因為妄念多,能量消耗多,得吃得多,有的不止三餐,還得吃些點心。我們也要找出根源,妄想少了慢慢欲望可以輕,畢竟身體是個機器,它得補充些能量它才能運轉。第一個,老人家是做到了,所以學、道、立,他屹立了,他堅持這麼久。再來,要會權變,因為老人家後來得到韓館長的護持,他也是吃一餐,韓館長說:「你不能吃一餐,到時候你身體有什麼狀況,這個責任我們承受不了。」你看老人家恆順眾生。所以師父都在給我們表演,我們要會看,學得活活潑潑的,才能在這個多變的時代,不止環境變化快,社會風氣變化快,人心變化也快,都要能恆順。但是恆順不是順自己的習氣,不是放縱自己的欲望,自己決定不貪著,但是不固執自己的做法。所以老法師在國際間,人家給他填資料填到「興趣」,他老人家沒想什麼,馬上就寫了八個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我們看老人家他是沒有這個身心之累,一天可以吃一餐。我們掌握依義不依語,不著在吃一餐或者吃二餐、三餐,而是能夠不為身口所累。不然一聽到吃一餐,自己猛力去做,最後胃受損,還是體力緩不過來,到時候還要人照顧,那不是更添麻煩?所以這個欲都是循序漸進把它放下。要以猛力放下,那也得要我們是那個根性、那個程度,不然到時候自己給他人又造成新的累贅就不好。什麼事不要操之過急,總要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所以對自己如是,對他人亦如是,都要讓他自然而然,不是太逞強、太強求。

  「其次,有眷屬者為眷屬所累,有家計者為家計所累」。所以第一是身口累,第二是眷屬累,第三是家計累。好像有一句《增廣賢文》講,它是強調的,人也活不到一百歲,常懷千歲憂,所以這個也都是累。人歲不滿百,也沒幾個人活一百歲,想的都是千歲憂。「這三種累,累殺天下人」。你看尤其年終,檢查車子、房子種種,很多雜事。你假如房子有好幾間,那報稅就報好幾間。養一輛車就不容易了,它還要報稅,還幾個月、多少公里檢查一次,都不簡單。當然像我們出家人沒車,都是坐人家車,也要感謝人家,這些都要打點,所以念施主恩、念眾生恩。這三種累,累殺天下人。「盡天下人,遭這三種累。忙了一世,鬧了一世」,這個鬧了一世,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苦了一世,乾弄了一世」,瞎忙,「空過了一世」。忙得自他都受益還說得過去;忙得自他苦哈哈還結怨,空過了一世。「何況又因這三種累」,接下來這個講的我們得高度重視,因這三種累,「起了無量貪瞋癡,造了無量大小惡業」。不說別的,身口之累,假如沒有吃素,你說吃掉多少眾生?殺業都是很嚴重的。「由此業報,墮落三途八難苦海之中,生死輪迴,受了無量苦惱,不得解脫。雖遭無量苦惱,只是始終不醒。其不醒者,因其不悟故也。不悟者何?不悟其身體、眷屬、家計,皆不是你底」,能夠悟到身外之物都不是自己的,就不會這麼苦苦追求。

  「如今向道,身體不是你底」,這個就不容易信了,「你尚未信」,其實就是執著這個身是我,接著就有我的家、我的房子車子、我的眷屬、我的財寶,都從迷惑這個身是我開始的。佛門見思煩惱第一個就是身見,要破,那個水泡要打破,本來是大海。「山僧盡情為你從頭說破,你最初來母腹中投胎之時,單單只是一箇識神」,我們的神識,哪有身體?這個身體本來不是你的,「是父母赤白和合,結成底一塊頑肉,本無知覺,不知痛、不知癢、不知冷、不知熱、不知饑、不知飽、不知苦、不知樂,因你一箇識神,著在這一塊頑肉之中」,你投進來了,這一塊肉最後變成身體,「從此知痛癢、知冷熱、知饑飽、知苦樂。及乎出胎之後,索性認著,喚作我身」,覺得它就是我的身。「向道身非我有,決不肯信」。跟他講了這個事情,身不是你,不信。「由是佛祖憐之,又苦口向你道,此非汝身,此是精血結成底臭皮袋,不屬你管,不由你差排」,你控制不了它,不只它不歸你管,甚至你還要當它的僕人,每天餵它三餐,不然會餓得受不了。所以我們都有老闆,誰是我們的老闆?這個身體,你得伺候它。「以至生老病死,皆不由你處分,何以知其然耶?」怎麼說呢,怎麼去觀察這個真相呢?「且如你最初投胎之後,住母胎中,七日一變,次第生長,曰五臟六腑、百骸九竅、四肢六根、筋骨皮肉,漸漸成形,乃至出胎。皆是熱風所吹、業力所使,你是不知不覺,何曾由你差排?」不是你控制的。「既生之後,長養至三、四十歲,他便髮白、齒搖」,這些種種。誰不想十八歲,但誰保得住?祖師分析很透徹也很長,大家有空好好去體會。

  所以佛菩薩告訴我們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能真的聽懂,珍惜這些教誨,能夠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亦聞,今生不將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掌握住這個機緣,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日。真發起這個心,跟佛菩薩度我們的大願就相應了。所以阿彌陀佛說的,「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只要你真心想出離,肯憶佛念佛來修持,決定蒙他接引。業再大不怕,就像一顆大石頭那麼重要過海,一放上去就沉了,但是你放在阿彌陀佛的大法船,再重的石頭也能到對岸去。所以祖師有偈語說到,「寄語娑婆世上人,要尋歸路莫因循」,歸路就是出輪迴的路,不能再因循造業、因循苟且。「百年幻影誰能保?」能活一百年是個幻影,誰保得住它?難免一死,「莫負西天老願王」,不要辜負西方的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願來攝受我們,我們要掌握住。所以知過,知道過去都是貪戀這個身造作罪業,必改;知善必為,善中之善就是念這句阿彌陀佛。「言多福,則莫若執持名號;言多善,則莫若發廣大心。是以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歷劫」。而發厭離娑婆、願生極樂,就是菩提心。這個在「勸發菩提心文」講得非常透徹,大家可以多念,多發起這個心。

  五百三十六頁倒數第二行,「周齊桓公過郭氏之墟」,就是郭氏的大家族衰敗了,看到他的廢墟,你看過去也是榮華富貴鼎盛。他就問當地的老人說:「郭氏為什麼會亡?」「對曰:善善而惡惡」,喜歡善行,討厭惡行。齊桓公聽了很驚訝:「善善惡惡,怎麼會亡?」這個老人也很會抓住機會,提醒君王:「善善而不能為」,雖然知道善、喜歡善,但是並沒有去做,就好像看了醫生開的藥單沒有吃藥,利益不了自己;「惡惡而不能去」,討厭惡但不能去,但是這些惡,不管是惡行還是惡友,終會害及自己。「由此觀之,今人自迷神識、不悟本性,萬緣交擾」,種種因緣來擾亂自己的身心,統統得要去應付,都是累贅,「八面應酬」,稀裡糊塗,每天不知道在忙啥。

  黃念祖老居士說,認識一個人,就好像在你脖子上面套了一個繩子,今天找你聊聊這個,明天牽你去喝杯咖啡,拉一下、拉一下,每天是萬緣交擾、八面應酬。稀裡糊塗就這麼過了一個月、過了一年,道業有沒有進步?不進則退。你不要聽完成德這麼一講,從此不跟人喝咖啡了。看著辦,可以談經論道的這個才能喝,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不然,不是這樣的緣,好好自己下功夫時間都不夠了。所以孔子說,「夫我則不暇」,自己都沒有那個閒工夫。夏蓮居老居士說,真正學道的人「無剪爪之暇」,連剪指甲的時間有時候都用功到忘了,「安有工夫說閒話?」所以這句話,萬緣交擾、八面應酬,真的值得我們深思。

  覺明妙行菩薩,這是一位很特別的菩薩,西方來度化我們的菩薩。他有很多句名言,「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他已經告訴我們怎麼恢復法身的最好的方法。「始本不離,直趨覺路」,但是「暫爾相違」,不念了,「便墮無明」,只要不念佛,「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就是結業之所,就輪迴心造輪迴業了。所以覺明妙行菩薩這些法都是對治我們的問題,我們要很珍惜。他曾經跟十二個人一起修行,結果只有他成就到西方作佛了。後來機緣成熟,這十幾個人又聚在一起了,他掌握這個機會,來給他們說法。所以有一本書叫《西方確指》,就是記錄覺明妙行菩薩的開示。其中他告訴一個喜歡交際應酬的人,說到:「強順人情、勉就世故」,此八字誤你一生。其實這八個字就是萬緣交擾、八面應酬。大家要知道,這些對自己、對別人沒意義的應酬,一個都不要,幹嘛做沒意義的事情?但是老法師說,生活是念佛、工作是念佛、應酬是念佛,那是去跟人結法緣,利益眾生能聞正法,那個要去,那不是喜歡喝這個、喜歡喝那個,那是利眾,掌握機緣。平常還沒機會,他請你去了,抓住這個機會講經說法。

  所以李炳南老師,老法師說,一個人幹四五個人的活,那他又不是去攀世間的這些生計、身口,都不是,他都是藉由這些機緣去結法緣、去度眾生,甚至於「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這一些情境值得我們反思,不能蹉跎歲月,所以要惜精神,然後珍惜歲月。惜精神,因為一念起,十法界就生了,平等心就佛法界,貪心就餓鬼,瞋恚就地獄。最值得珍重的是精神,最值得愛惜的是時光,一寸時光一寸命光,都要珍惜,專修淨業,積功累德,才能功德圓滿,「現生優入聖賢之域,報盡高登極樂之鄉」。

  「一念來、一念去,一日一夜,有八億四千念,如風在空中,無依止所」,這些念頭止都止不住。「如石壓草,旋止旋生。那得有專心為善的日子?故縱知善之當為,而為物欲所移,即終日談經說法,往往帶葉隕根」,好像都在談論,但是很多習氣自欺不去掉,就好像,雖然這個樹有樹葉,但是根已經慢慢爛掉了。「坐取顛躓也,豈不深可惜哉!」就是這個修行都是顛顛倒倒,退得很厲害。所以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得要打破自欺一關。《大學》也強調「毋自欺」。得真正發大勇猛心、立決定志,不顧生死、不計成敗,才能跟佛菩薩相應,才能跟專心為善相應,才能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才能最後「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相隨」。我們有願必成,往這個方向努力。接下來:

  【自罪引他。】

  自己的罪過故意牽扯別人,拉人家下水,這個是很沒良心。我們之前講到周必大,他不只不為惡,他是把罪往自己身上引,讓人免於死罪。所以,雖然官職沒了,積了大福報,最後還是做了宰相。而『自罪引他』的根苗在哪裡?根苗在「倘揜飾,增一辜」,自己不肯承認錯,最後還推諉責任。其實我們一犯錯,不肯馬上承認,還要找藉口,很可能就是「自罪引他」的根源、病根所在。其實這個也不容易根除,我們的強者先牽也是一遇到事情先找藉口,先把責任推到哪個人、哪個事上面去。看起來我好像沒有這麼惡劣,可是我們病根終在,不斬草除根不行。所以怎麼練?賢者爭罪、愚者爭理,賢德的人一有什麼錯了,是我不好;愚昧的人自己錯了,還要跟人家爭誰對誰錯。所以這每一句其實都跟我們有關。你看:

  【壅塞方術。】

  把濟世養生的技能保密不公開。因為有一些是可以利益世間(當然前提是能利益世間的方術,不是搞那些神神叨叨的,那可是錯誤的方向跟風氣了),故意阻撓一些技能的流傳,讓它不能通行。比方說你本來有傳下來可以濟世的這些藥方,你不傳,這還是有過失。為什麼?罪從心起,用的都是私心才不傳,那怎麼會沒罪過?其實我們這一生真正要不犯這個過,就是你有多少能量要發多少光。老法師說,你不能把你的能力埋到棺材裡面去,那有罪過。所以老人家都給我們表演,全心全意犧牲奉獻給眾生,這麼大年紀都是不辭勞苦。下一句:

  【訕謗聖賢。】

  這個可能就是對聖賢人譏諷,甚至於是對於經典毀謗。這個所造的罪業,就像我們前面所引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你對道德之人惡意相向,那就等於是對佛不敬一樣,那個果報可能很慘烈,而且是在地獄之中。寧可萬石弩射身,也不可惡意對道德之人,這佛已經很警惕我們。而近代也是因為學得不通達,甚至儒釋道之間互相攻擊,這是錯誤的,佛門說自讚毀他是重罪。雍正皇帝看到這個問題,所以才有一個「上諭」,「雍正皇帝上諭」強調:「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我們更要警惕,不能去批評其他的宗派,甚至是其他的宗教,都不可以這麼做,都要僧讚僧,都要好的宗教互相稱讚。所以老人家都在給我們做表演,互相學習、互相讚歎。當然,帶動各個宗教都回歸教育,然後把力量團結起來,都是在教化大眾。

  五百四十五頁,明朝的李卓吾,他常常誹謗聖賢,而且不只是當前的,還毀謗過去的聖賢。他自己還創了個「二人語」,就是好像兩個人互相對話,「其一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其一曰:然則羲皇而下,盡燃燭而行耶?」這個就是在調侃孔子。次及孟子、次及程朱,他都在毀謗。最後犯罪死在獄中,這個果報也很慘。還有一個讀書人拿孔子開玩笑,剛好有一個孔子像是用泥土做的,幾個人在搬,因為要移到另外一個地方,他看到大家在搬,比較重,他就開孔子的玩笑說,難怪孔子,他的字是仲尼,是他的字。這個就是對孔子不恭敬了。所以我們不能絲毫輕慢佛菩薩跟聖賢。他開一句玩笑話,當場官員呵斥他,結果回去之後他就變得傻傻的。因為侮辱聖人,這個果報就是愚痴。

  「文昌帝君曰:士之隸吾籍者,皆從敬重文字中來」,所以敬重文字,因為文以載道,也是敬重聖賢。宋朝的「王沂公父」,只要見到有字紙被遺棄,他都撿起來,用香水洗了之後把它焚燒。有一天就夢到孔子,孔子是文宣王,來撫摸他的背說:「汝敬我教,惜汝已老」,你年紀已經大了,所以遣曾子「來生汝家。晚年生子,因名曾」,所以他的兒子叫王曾,後來是「名宰相」。後面還舉了一些例子,坐了經文,舉家都害病;毀損《孟子》,結果「全家滅亡」;然後「埋字紙而五世登科」,這些歷史上都有記載。而尊敬經典、讀誦經典功德很大。五百四十七頁,「明戚繼光」,他是持《金剛經》,夢到一個去世的部卒,他底下的官兵,哀求他幫他誦一卷,「以資冥福」,這樣可以功德來救拔他。公早晨起來就誦完了,後來又夢到他,他感謝公之大恩,但是只有得到半部,因為中間雜了「不用」兩個字,就夾雜了「不用」。結果戚繼光先生就思考,怎麼會這樣?原來他的婢女送了茶餅來,他只是揮手,並沒有講話,但是因為心是動了「不用」二字,所以這個很感應。他隔天就關起門誦經,後來又夢到這個士兵來感謝,說已經獲超度了。所以一念夾雜尚且不可,更何況還開玩笑,還侮辱經典、侮辱聖賢?這個罪業就太大了。下一句:

  【侵凌道德。】

  破壞有道德的人。這裡五百四十八頁,「世間道德之人,如讀書明理之儒士、刻苦修行之僧道,言為法則、行則楷模,超等出倫,天地正氣之所鐘也」,愛敬尚且怕不夠了,怎麼可以去侵害他們?接下來這個事例說,「國清禪師說法,有某為分守道」,這是一個官職,他不信佛,居然把國清禪師綁起來打了二十杖。半夜夢到他去世的父親流著淚很生氣跟他說:「你怎麼敢侮辱禪師?陰間的冥王打了我二十個鐵鞭,而且削去你的官職了。」所以這個是大不敬。另外一個正向的例子,張良,他就是因為恭敬那個老人,後來才得到《太公兵法》,也調伏了他比較年輕氣盛之氣,最後能夠輔佐漢高祖劉邦取天下。這是個正向的例子。接著我們看:

  【射飛逐走。】

  射殺飛禽,趕抓走獸。

  【發蟄驚棲。】

  『蟄』就是冬眠的蟲。挖掘蟄蟲、驚嚇棲鳥,這個都是讓這些生靈很驚恐,甚至傷及牠們的生命。

  【填穴覆巢。】

  毀損洞穴、鳥巢,使蟲鳥走獸沒有辦法居住。我們人同此心,設身處地的話,我們肯被人家這樣追殺嗎?我們自己沒住的地方怎麼生活?所以強恕而行,我們時時要提起設身處地的恕道。

  【傷胎破卵。】

  傷害懷孕的動物,弄破牠們的蛋。種如是因,必得身體不健康,甚至是後代都會遭殃的果報,殃及子孫,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這些事情。你傷人命要還命,欠人債要還債,這個都是輪迴因。所以我們想起《楞嚴經》提到的,「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這個就是命債;「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這個就是情債。「唯殺盜婬,三為根本」,殺是命債,淫是情債,盜,錢債,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一輩子沒還,下輩子還得還。唯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所以,為什麼要持五戒,為什麼要息滅貪瞋痴?才能把輪迴根去掉。所以我們不幹這些事,我們要慈心於物,而且不能瞧不起眾生。

  我們看到五百五十一頁,唐韋臯養了一隻鸚鵡,牠每聽到念佛就非常振奮,然後很仰慕,也肯念佛。鸚鵡可以講話,牠念「南無阿彌陀佛」。有一天,牠就這樣端立著就走了,那功夫很高。燒了之後,「舍利十顆」。韋臯還替牠立塔來紀念牠。「又宋元祐間」,有一個出家人養了一隻鴝鵒,就是一般講的八哥,八哥也會講話,「恆隨僧念佛。一日,低頭斂翼立逝」,這些都是站著走的,頭低下來就走了。所以看到這裡說,我們可以人而不如鳥乎?也要努力。至於這個僧人很愛憐,把牠埋葬,結果葬牠的地方居然生出青蓮花一朵,而且那個香非常的濃郁,很特別。結果給它打開來看,這朵蓮花是從這個鴝鵒的舌根生出來的。所以很多人,當地的人都來看,這個表演讓我們敬佩。當地的太守還作偈曰:「天產靈禽八八兒,解隨僧口念阿彌。飛禽尚證無生忍,我輩為人豈不如?」所以合而觀之這些例子,「天下大小物類,俱屬生靈,我佛慈悲,平等曲護。而人乃戕之」,人卻去傷害,這怎麼忍心?應該效法佛的平等慈悲。

  後面都舉一些傷害生靈的事例,最後都得很慘的果報。也舉到救生靈的善報,五百五十七頁倒數第二行。有一位比丘已經得六神通,與一個沙彌,這個應該是小沙彌,「同處」,住在一起。他在定中看到沙彌七日之後就要死了。因為是還小,就方便讓他回去,他剛好就可以在家裡,也看到父母,不遺憾。過了八日,這個沙彌又回來,比丘感到很驚訝。「入定觀之」,乃知這個沙彌在回家的時候見到一個蟻穴,整個大水要流進去,他「急脫袈裟」,取土來堵住水進去。「以此因緣,延壽一紀」,就延了十二年。這個沙彌因此精進,證了阿羅漢果。這是正面的例子。所以一提到護生,註解都很多,顯然我們行善當以救護生命為先。《大智度論》說,「諸功德中,不殺第一」,上帝好生,物皆戀命,所以我們救護生命也是代天行化。

  剛剛這四句是殺生之惡,接著乙五是「柔弱之惡」,意思就是去損人,以為是利己,其實是小人冤枉做小人,損人一定損己,自他不二。孔子曾經掌握魯哀公問他話的時候,講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教誨。因為魯哀公問他,房子往東邊建吉不吉祥?孔子說,天下有五個不祥,往東邊建不算在裡面。第一個就講出了,「損人自益」,損別人利益自己,「身之不祥」,其實是害自己;「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所以要忠孝友悌,你要孝順父母、孝順老人、尊重長者,不然你家就不祥;「釋賢而任不肖,國之不祥」,貶正排賢,這國家就麻煩了;「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之不祥」,整個風俗就愈來愈偏了,因為上位者、長輩都不教,這個就是失職了,這個就是《三字經》講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最後,「聖人伏匿,愚者擅權,天下之不祥」,聖人的教誨沒人講了,都是這些訕謗聖賢、侵凌道德的言語跟行為,那天下就不祥了。所以這個柔弱之惡其實都是不吉祥,都是孔子說的,損人想要利益自己,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理得跟大眾講清楚,他不會幹這些傻事。

  【願人有失。】

  希望別人有過失,這是很不好的存心。五百七十頁,李士衡奉命出使高麗,俞英是他的副將,他所得到的這些禮物都委託俞英幫他管理。當副將要盡忠,但是他反而私心,恐過海的時候有濕氣,在底下的東西會比較受影響,他就損害別人,他就把衡的物品放到船底,把自己的東西放上面。結果剛好遇到大風,這個船就晃得厲害,然後划船的人就說要減所載的東西,「倉忙中信手拋之」,就趕緊把東西扔到海裡去,不然太重了。結果風定下來,檢查所丟的都是俞英的東西,反而是李士衡他的東西在船底,都沒有失。他這個是自私自利,其實一般的人也容易起來,都是心不平等,都是只顧自己。所以平等心感佛法界。當然,能自卑尊人,這個就符合儒家處世之道。所以很多有智慧的父母、長輩,不管是平常,甚至是臨終,後代問,就教他們:汝等只要學吃虧,就有後福。所以不能『願人有失』,要純是一顆祝福人的心。五百七十一頁,邵雍先生,邵康節,他寫的詩說到:「每日清晨一炷香,謝天謝地謝君王。但求處處田禾熟,惟願人人壽命長。國有賢臣安社稷,家無逆子惱爺娘。四方寧靜干戈息,我若貧時也不妨。」這個心是,真正時時是念恩,時時又以這個善念祝福每個人、每個家庭,祝福國家、祝福天下,這樣的心境非常可貴。也覺得這首詩,我們每天定課完念一遍,這個也是普賢行。普賢行最重要的心量,普皆迴向,就是擴寬心量。

  好,今天這一節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大家想說下一次最後一節,還有那麼多沒上。Don't worry,我們會挑重要的再講。真的下一節課沒講完,成德會再補個幾節,規定是上二十節課,我們多幾節。你們該準備口試、準備論文就準備,有空再參考。我們還是把它一些重點,能在最後這幾節課再交流一下。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