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彙編》學習分享  成德法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20/4/13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30-0017

  諸位親愛的同學,大家好!我們課程進入「惡報」的部分,特別提醒我們不能做這些事情。尤其我們這一生是要了脫生死,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不能犯這些錯,不然就不能圓滿當生了脫生死出輪迴的事,不能圓滿當生作佛。成德有一個朋友,他學傳統文化,讀到《太上感應篇》「苟或非義而動」開始,這些每一個條目讀完,他自己說幾乎沒有一條不做、不犯過。他長得還是挺有福相的,成德就跟他說:「你沒有一條不犯,現在還活著,這福報很大!但是要趕緊斷惡修善,趕緊懺悔己過、趕緊力行善事才行。」他也很有決心,後來也是全心全意在弘揚傳統文化。所以以前的過不怕,就怕不改,上天不會懲罰真心悔過之人。「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而且這樣子猛然回頭,浪子回頭金不換,也可以勸勉很多跟他一樣有這些過惡的人。因為這些惡事,前面所提的幾句都是背逆的大惡,都對於我們五倫綱常是很大的傷害。我們多強調一些,我們掌握了為善斷惡的綱領,在後面的一些條目要受持、要對治就不難。上一次是講到「忍作殘害」,其實慈悲心是個總持,有這個心就不會做這些事情。我們看下一句:

  【陰賊良善。】

  我們讀到這些句子,都會覺得太狠心了,不能這樣幹。『陰賊』,陰就是暗中,賊是賊害,暗中加害好人、良善的人。我們舉一個例子,四百三十四頁,唐朝的李林甫為相,非常陰險狡詐,他殘害了太多太多的忠良。到了宋朝宋孝宗淳熙年間,漢州,就是四川,有一個女子被雷給震死了,而且她的身上還有紅筆寫的字,「李林甫為臣不忠,陰賊良善」,剛好跟這個句子完全一樣,「三世為娼,七世為牛」,然後這十世報盡之後,「永墮水族」。所以小人賊害君子,縱使得逞,好像他覺得這些人的生死在我的手上。其實去世的,可能當事人被加害之後,還有一些怨氣,然後可能造成身心的耗損。我們看到像蘇東坡先生,他被加害,然後流放到海南,那個時候是蠻荒之地,而且磁場不好,瘴氣很重,一些官員去了就客死他鄉,像蘇東坡先生,還在海南教化了很多百姓。所以可能被害的人內心也有怨氣,會影響到他自己的身心,甚至會鬱鬱寡歡。假如他加害的是不會怨懟的君子,那終害不死他。而這個惡人害人,就好像仰天吐口水,這個口水還不到天,又回到自己身上,所以出乎爾者,反乎爾者,這是小人冤枉做小人。這個李林甫,事實上他的前世也是修行、積善很多之人,不然怎麼可能可以做宰相?但是這一世一轉,迷惑了。所以修行人不要求來生,修行人不求果報,「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不能再輪迴了。不然走的是三世怨,第一世修行;第二世享福,你看李林甫這個就是第二世享福;第三世就墮落了,而且這麼一墮,永墮水族。你看一個修行認真的人,只是去不了對世間的貪戀,最後搞成這樣,你說冤不冤枉!所以佛門說三世怨,我們可不能走這條路。

  在清朝,袁枚先生寫了一本書叫《子不語》,記載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故事。其中有一個年輕人,可能二十出頭一點,十六歲就考上舉人,後來進士考了三次沒考上。當然,舉人已經是考上功名了。後來他到了一個親人家住,然後就生病,病不重。結果他就跟這個親人講,他說我前世是在鏡山寺的一個出家人,幾十年很用功,幾乎要達到開悟了,就因為有念頭,羨慕人家考上功名,羨慕很有錢的大富人家,所以我還得投兩次胎。你看動念頭,真的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種子。他說的他這一世,就是因為動了羨慕人家考上功名,所以他十六歲就中舉人。跟他的親人講,就說,過幾天我就要到一個姚氏人家,他是做騾馬生意的,挺有錢的,我就要去那裡投胎了。然後就拿筆給他父母親寫信。他父母年紀也沒算太大,他才二十幾。然後就還寫給他父親說,我就是你曾經到鏡山寺跟你一起喝茶的那個出家人投胎的,所以希望他能放得下這個親情。沒多久,有一天中午,他之前先都盥洗好了,然後跟他這個親戚談笑風生,就說我要走了,就坐化了,就去投胎了。他那個親戚之前還問他,你會去哪裡投胎?投胎多久會到那個姚家去?他說因為我這一世沒造什麼惡,所以馬上就去投胎。所以他一斷氣,他這個親戚就趕緊到附近去打聽,果然那個姚家在他斷氣的那時候就生了一個孩子。

  你看念頭,不可小看念頭的力量。所以為什麼說娑婆有一愛之不輕,臨終被此愛所牽,這是幽溪大師說的。所以不能有世間的留戀貪愛,切記這是三世怨,不能走。要做大丈夫,這一生一定脫離生死輪迴,跟著阿彌陀佛,到整個虛空法界去度眾生,「遊步三界,無所罣礙,開示正道,度未度者」,這樣的抉擇才正確。不出輪迴,問題根本解決不了。下一句:

  【暗侮君親。】

  背後欺瞞元首,或者是上司、領導,還有雙親。我們知道,君親師對我們的恩德是非常非常大,父母是養育之恩,老師是慧命之恩。像下一句「慢其先生」,那是違背師生之倫常。『君』,我們在這個時代就體會了,面臨重大的災禍,整個國家領導、整個政府的力量才得以化解這些大的危難,甚至能讓國家安定,沒有戰禍,這裡面都有恩,我們前面也講了不少。

  我們先舉正面的例子,四百三十七頁,「三國時吳名士」,三國時,三國是魏蜀吳,在吳這一方,吳國有一位很受肯定的讀書人叫顧悌,他每一次接到父親的書信,都是跪著讀。然後邊讀,因為讀的是父親的信,他的態度就是好像父親就在他面前給他講話,所以讀一句,「是」,應諾。這種恭敬是出自天性。成德自己也曾經看到一個好朋友,大我五歲,他真的對父親很恭敬,在我們那個年齡,我沒見過,就見過他一個。要從私立大學老師轉到公立大學老師,這好的升遷機會,他不敢自專,親自給他父親做匯報,讓父親給他指導,也是跪著跟父親講。成德怎麼知道?剛好到他們家見到這一幕,終身難忘。就好像我們現在在看這個故事,也會被顧悌那種對父親的孝敬所感動。父親有病,他接到父親的信,父親已經生病了,他看著書信,邊看邊流淚,而且都哽咽,可能邊看邊在那裡給父親回話的時候,話都說不出來。同樣是魏晉時代,魏晉南北朝,三國過來就是魏晉南北朝,是晉朝的范宣(這個是在范公之前,晉朝在范公之前)。這個范宣「年八歲」,才八歲而已,偶然傷到了他的手指,哭得很厲害。旁邊的長輩說:「有那麼痛嗎?」他哭著說:「不是因傷我的手痛,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我沒有做好孝道,才那麼悲傷。」這是真誠的孝心。這兩位讀書人後來都非常的貴顯。我們整個學過來,我們很清楚,佛在經上的比喻,福田心耕,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恩田(父母)、悲田(苦難的眾生)、敬田(三寶),這個都是能夠在他的心田當中深植非常厚的福報。

  下一個故事是反面的故事,有兄弟兩個人五天一輪,照顧奉養母親。兄貧,而弟弟稍微富裕一點。「兄供母,饘粥不給」,這個「饘粥」是稀飯都煮不出來了。他五天當中還缺兩天,就告訴母親前往弟弟家,以後再補回來。成德看到這裡,這種事情,在我父親那一輩可能有人就不肯這麼做了,還讓父母親這樣跑來跑去的,這個真正有責任的長兄他就承擔起來了,他就覺得這我應該做的,不讓父母這麼辛苦。當然,除非人家兄弟姐妹非常誠心也要供養,父母也不覺得辛苦、也歡喜,孝順孝順,這可以順。但是我們這個心就是隨時要能體恤到父母,不只是身體辛不辛苦,心裡的感受,要善體親心。母親到了弟弟家,就把哥哥的意思說了,結果弟弟就讓太太把飯藏起來,堅決不給媽媽進來吃飯。因為這個媽媽說,「你們都煮了,我這一頓吃完再走」,他就讓太太把飯藏起來,這個是太狠心了。所以媽媽就流著淚回去了。結果沒多久雷電大作,就把他們夫妻給劈死了。當時候那麼大的雷聲,鄰居就有人出來,結果一進他們家的門,夫妻都死了,然後他們棉被蓋著那個飯還很熱。我們說天地不容,這麼不孝,福報一下折光了,就被奪壽走了,算盡則死。確實這個大不孝,果報真的是天打雷劈。

  我們曾經跟一個孩子談到孝順是天經地義,不孝天地不容。結果舉一些例子,他聽的時候他就發抖,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我有一個同學不孝,當時候他們十五歲左右,他就遠遠看著他的同學被雷給劈死。而他自己也不孝,所以他聽的時候會發抖。古代如是,現代亦如是,天地之間的規則、天律,怎麼可以隨便改?所以就感嘆,不忠不孝,明的、暗的,就是看得到、看不到的,都難免受到上天的制裁,而且會被唾罵萬年,禍報很慘。

  「君親為五倫之首,故事君、事親,尤不可不以誠為先務」,就是要很真誠的來事奉。就像那個俞麟,他是表面(孝順),內心還腹誹、還埋怨,這是不可以的。《了凡四訓》還特別提醒我們,「事君如天,古人格論。此等處最關陰德」。面對長輩、面對上司,都要真誠恭敬,不能欺騙,欺君也是如同欺天一樣的,違背性德。所以我們看這幾條都是背逆的大惡,特別要警惕。

  【慢其先生。】

  就是對老師傲慢。當然,我們首先要了解老師的恩德。「勸發菩提心文」裡面告訴我們,「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所以我們不知禮義、不懂禮教,可能行為就跟畜生差不多。我們看到現在禮義倫常之教疏忽了,人有時候做出來的行為比禽獸還恐怖。所以這個話確實如此,我們看虎毒不食子,現在人類一年有記在案的墮胎是五千萬,沒記的可能都上億,這是很驚人的事情。

  所以我們了解師之恩德,我們華人都說師徒如父子,這恩德跟父母是齊等的。所以父母往生了,守喪三年;老師走了,心喪三年。我們看到《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一開始強調的就是怎麼樣學聖教、怎麼樣學佛,才能夠得富貴吉祥。所以會不會學很重要,因為阿難尊者就觀察到,怎麼有人學佛愈學愈好,有人學佛反而遭了難、遭了殃,怎麼差那麼多?向佛陀請法。所以怎麼修行、怎麼學佛,這是第一個重點。第二個重點就是談到殺業,跟我們前面講到要慈心於物,不能忍作殘害,都是相同的道理。談到第三個,因為談了四點,第三個就是談師生怎麼相處。第四是談我們修學之人,在世間、在紅塵之中,應該怎麼來謀生、怎麼來和光同塵。因為也會有不少在家人,也會對我們出家人說:「你們出家好修行,我們俗務太多了。」佛也體會到在家人的情況,在這部經當中也有很好的提醒。其實佛是大慈大悲,同體大悲,都會用他的智慧來幫助我們,所以有佛法就有辦法,不擔心。當然,現在要出家,那也得要很冷靜、很有智慧去走這條路,不能激動。其實激動了,下的決定、做的事往往會後悔。可是我們現代因為沒學傳統文化,定力不夠,太浮躁、太著急,往往會下錯決定。可是錯了以後,又都大多指責某個人造成的,指責外在的這些環境、條件,這樣就很難經一事長一智了。而且師長老人家也提醒,你不要出了小家進了大家,你自己要找好的修學環境道場,而且還要有好的善知識指導你,這些條件具足,我們說水到渠成,不是憑一時激動。所以人生在重大抉擇的時候,都要懂得進退。而緣分也是感應,感召來的,只要我們真心為眾生,我們真心至誠恭敬的來對待佛陀、三寶、善知識,相信不管出家、在家,都會感召非常殊勝的法緣,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我們看一下這五個合刊第六頁,談的就是師生相處之道,我們就不詳細解說,但是對這其中的義理確實是很重要,以後有機會我們再一起學習。「阿難復白佛言」,他提出第三個問題,「世間人及弟子」,世間的大眾,還有或者是當人家學生的人,「惡意向師及道德之人,其罪云何?」這樣罪過怎麼樣?佛告訴阿難說:「夫為人者」,這句開頭就是說,做人應該怎麼樣?「當愛樂人善」,歡喜人家行善,「不可嫉之」,不能嫉妒。後面很多造的惡,在《太上感應篇》裡講的,都跟嫉妒有關,「攻訐宗親」、「訕謗聖賢」這些行為,包含「見他榮貴,願他流貶,見他富有,願他破散」,這些不都是嫉妒人家的好、嫉妒人家的善?所以必須從心上根除嫉妒心。佛門說要修慈悲喜捨,《十善業道經》說,「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見到人家行善,不會嫌棄、不會嫉妒,所以不可嫉之。「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這個話就很重要。事奉佛功德很大,佛在《大集經》說,「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事奉父母的功德跟事佛平等。而這裡是惡事,對佛不恭敬,這個罪業很重,這裡提到說,「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那就跟惡意向佛沒有差別。所以「寧持萬石弩自射身」,萬石力量的弩,弩弓,射自己的身體多痛,但佛在這裡比喻,寧可是這個痛,也不可以惡意向道德之人跟善師。為什麼?看起來可能是罵的話,一句話過去,可是後面的果報比萬石弩射身還痛苦。所以「佛言:阿難,自射身為痛不?阿難言:甚痛、甚痛!世尊。佛言:人持惡意向道德人、其善師者,痛劇弩射身也」,這樣果報的痛會超過萬石弩射身。所以「為人弟子,不可輕慢其師、惡意向道德人。當視之如佛,不可輕嫉」。

  這個視之如佛,就是佛給我們的一個指導,道德之人跟善師,我們要像佛一樣尊重。這個在密宗他們是四皈依,其中一個就是皈依上師,要視上師如佛。所以為什麼密宗成就快?一來他重視發菩提心,二來對上師恭敬。所以印祖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而密宗要修行也要非常謹慎,一定要找到真正好的上師,不然你信任他,你不確定他的修行,可能就被他誤導了,所以一定擇師要慎之又慎。而且密宗在佛法裡面算是研究所,很高級的修行。一般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一直上去。所以學密一定要找對明師受戒。所以顯宗、密宗,顯教、密教是相通的,都要明師受戒。你真正找對了人,你就要完全信任他,他才好教你。而密宗要修行這麼高的方法,前提是要先有小乘的基礎,所以佛說「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者,非佛弟子」。而一定要先扎下小乘基礎,所以密宗他們真的要當生成就,好像是要有十二年全身心,用現代話叫脫產修行,全身心先扎基礎,顯教的基礎扎十二年,然後之後再有上師的指導,繼續往上修。所以我們現在不管往後是修顯教、密教,同樣當下都是要扎小乘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的根基。而扎這個根基也要有依止的老師,我們依照他的經教才好打好基礎。而師長老人家他一生弘教講經六十年,當然現在還繼續在教學,我們聽他老人家講這些,尤其是基礎的經典,他都是用幾十年的功力來加持我們。所以我們尤其在漢學院,要特別珍惜他老人家的教導,我們也是在經教方面從明師受戒,跟著他老人家學。而且跟他老人家學好處在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我們聽《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聽《太上感應篇》,跟聽《華嚴》一樣,都非常圓滿。

  所以不能惡意向道德之人,也不能輕慢老師,當視之如佛,不可輕慢、嫉妒。「見善代其歡喜」,這是隨喜功德,見人之得,如己之得。「人有戒德者,感動諸天,天龍鬼神,莫不敬尊」。這個也是感應,一個人真正持戒、真正有道德,他會感動天神,還有我們佛門說天龍八部。就是我們《淨修捷要》第三十一拜,「十方護法菩薩,金剛、梵、天、龍、神、聖賢等眾」,這裡面就提到天龍八部,都是護持佛法的。所以諸天,天龍鬼神,莫不敬尊,他們都是恭敬尊重。所以,「寧投身火中,利劍割肉,慎莫嫉妒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就是嫉妒人家善的果報痛苦,超過投身火中、利劍割肉不知道多少倍。所以阿羅漢他的通,可以看見他前五百世,想到前世在地獄那種苦,他只是想像而已,流血汗,就知道那當場受是多苦了。所以佛陀都是苦口婆心提醒我們不可犯。

  「阿難復白佛言:為人師者,為可得呵遏弟子,不從道理,以有小過,遂之成大,可無罪不?」剛剛是我們當弟子或者面對道德之人的態度,這裡進一步是講到,當老師的人可以呵斥、然後責備弟子,但是不遵從道理嗎?而且可以因為學生小小的過,慢慢把它好像說得很大,太過指責,這樣是沒有罪嗎?「佛言:不可、不可!」這樣做是不妥當的。「師弟子義」,師跟弟子之間情義,這個也是倫常,「義感自然,當相訊厚」。為什麼義感自然?老師一心一意成就學生,學生時時不忘老師的恩,義感自然;當相訊厚,就是要非常恭敬、尊重,這個厚就是要念這一分情義。「視彼如己」,就是這個當老師的人要把學生看作像自己一樣,視如己出,視若自己。「黜之以理」,你要指正他,還是要依道理,「教之以道」,教育他要依照經教。「己所不行,勿施於人」,我們一般儒家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能夠設身處地要替他著想,你不願意人家這樣對你,你也不能這樣對人家。甚至於是我們自己做不到的,也不能去要求他,這樣人家怎麼服氣得了?所以孔子都是「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好的教誨他自己先做到,然後再去帶動學生、引導學生做,孔子這個榜樣真的是聖人風範。所以老法師說,做到再說是聖人,說了能做到是賢人,說了做不到那就變騙人。我們絕對不願意在弘揚聖教的路上去騙人,這樣良心有愧。所以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禮律,不使怨訟」,都能夠透過自己的身教、言教,來弘大禮教、來彰顯戒律。就是你做出榜樣,大家向你效法,也重視禮教、重視戒律。然後決定不能使師生之間產生怨恨,甚至是爭訟,就是是非人我都出來,就很不好。「弟子亦爾」,當弟子的也是一樣,要用情義來對待老師。所以「二義真誠,師當如師,弟子當如弟子」,都要做好本分。

  這個時代,傳統文化丟失好幾代人了,所以在整個倫常當中,縱使父母或者另一半、兄弟姐妹、朋友有不對的地方,我們要能包容。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我自己要能做對。哪怕老師,他也可能成年以後才學傳統文化,他也有一個學習的過程,你不能很苛刻去要求老師一定要都做到。老師沒做到的部分,我們自己做得好,對老師也是一種護念,讓老師很自然的被感動。所以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不是說一定是處上位的人做,在任何一個位置,哪怕在下位,我們能掌握君,以身作則;親,就是把對方看作自己、看作親人;師,給他做表率,然後很善巧的去感化,都能做得到。有人會說,假如老師都還是不改呢?老師不改,我們自己做得好,那是我們福田心耕。甚至於老師有不妥,我們完全還是守我們弟子的態度,不吃虧!天底下沒有佔便宜、也沒有吃虧的事,真能做到這樣,必能感應真正有道德學問的老師來教。因為你的心這麼可貴,你往後人生必有好因緣、好福報,不會吃虧的。不然都在爭對錯、都在計較,就像佛說的就落入怨訟裡面了。

  所以「勿相誹謗,含毒致怨」,就互相毀謗,講話又很狠毒,最後又造成很深的怨氣,「以小」就「成大」,最後「還自燒身」,因為彼此這樣做了之後,造的業可能比燒身不知道痛苦多少。首先我們就已經沒有把師生表好法,就破壞了聖教的形象了。所以,「為人弟子,當孝順於善師,慎莫舉惡意向師。惡意向師,是惡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無異」。這個都是最重要要恭敬的對象,假如惡意向師,那就像惡意向佛、向法(法是經典)、向比丘僧(這是出家的修行人),還有跟惡意向父母一樣的罪過了。所以「天所不覆,地所不載」,就像我們剛剛講的大不孝受到雷劈的果報,不能在天地立足。

  「觀末世人,諸惡人輩」,佛在那個時代就觀到我們末法的情況,「不忠不孝,無有仁義,不順人道。魔世比丘四數之中,但念他惡,不自止惡,嫉賢妒善,更相沮壞;不念行善,強梁嫉賢」。我們看到魔世比丘,因為魔對佛陀講過,說你是正法,我現在壞不了,等你的法弱了,就是指這個末法時期,他遣他的魔子魔孫披上袈裟來壞佛法。這個四數是指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這個都是魔王派來的,他都是念人家的惡,自己不去斷惡,嫉賢妒善,然後去破壞好事,自己不行善,而且做出來都是很蠻橫不講理,然後用很不好的手段來破壞善事。「既不能為,復毀敗人」,就把好事給壞掉了。「斷絕道意,令不得行」,所以都在障礙正法的弘傳。「貪欲務俗,多求利業」,這是欲很重,對世間有很多的追求,尤其是名聞利養,而且還「積財自喪,厚財賤道」,都搞名聞利養去了,積財又喪道,都不是真正幹本分事。因為出家就是荷擔如來家業,最重要的講經說法,讓大眾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不做這個事,就已經不盡本分了,把自己的天命給忘了,這樣就會造很大的罪業。所以「死墮惡趣」,三惡道,「大泥犁中」,大泥犁那是無間地獄,還有「餓鬼、畜生」。「未當有此,於世何求?念報佛恩,當持經戒,相率以道」,佛針對這些錯誤,然後來勸勉,不要去追求這些五欲六塵,應該時時念著四重恩,佛恩,然後好好的持經戒,然後率領不管是同修還是四眾弟子,都能夠來行道。所以,「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善不可不行」,這個不可,就是一定要這麼做,不然我們就跟良知、跟正念相違背了。「行善布德,濟神離苦,超出生死」,養自己的慧命,能夠這一生離究竟苦,得究竟樂。「見賢勿慢,見善勿謗」,這個又再一次呼應前面強調的重點。「不以小過證入大罪」,就是當老師的人,決定不能因為自己的愛憎,去讓學生受委屈,甚至於很痛苦到對聖教沒信心,這個就是斷人家慧命的罪過。所以不能用瞋恨來對待學生,當「視彼如己,黜之以理,教之以道」。「違法失理,其罪莫大」,所以時時要隨順佛菩薩教誨,不可以隨順自己煩惱習氣。不管你扮演哪個角色,哪怕你是為君、為父母親、為師,這是尊貴的。因為什麼尊貴?因為我們的行為符合道理才尊貴。「罪福有證,可不慎耶?」我們所做的有沒有符合經教,最後的結果都可以證明得了。所以修善順理,一定得善報;違背義理,必然得惡報。而且這裡提到的,在師生之間不能行道,所犯的果報都是三惡道,甚至都是地獄報。所以這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也是非常慈悲,提醒我們不能犯這樣的惡逆大罪。

  這是就『慢其先生』,跟大家引《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來做個說明,我們怎麼當學生,我們怎麼當老師。尤其當老師,不是說我們有這個名我們就會當了,師範學院讀完就可以當好老師了,那只是一個文憑而已,更要自己依經典來修學。所以師長老人家慈悲,護持我們走教學的路,有一篇重要的開示,「傳統文化老師應當具備的素質」,講得非常具體,我們馬上對照,就知道我們有沒有在為人師的道上了。有沒有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這個叫內學釋迦牟尼佛,永斷貪瞋痴慢疑;處世,外學孔子溫良恭儉讓,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違背這些準繩,就要造作重業了。

  我們看到正面的例子,在歷史當中,像也有皇帝尊師的,「漢明帝,師桓榮」,這可貴,天子尊師,天下百姓都效法,文武百官也效法。再來,讀書人,「宋游酢、楊時」,四百三十九頁,他們向程頤先生學習。有一天去拜見,程頤剛好閉上眼睛閉目養神,可能也有點睡著了。結果這兩位讀書人在一旁侍立著,老師坐著,他們站著。過了一段時間,程頤醒過來了,他們在旁邊都很恭敬,不敢打擾老師休息。結果多久的時間?應該是滿久的,因為門外的雪深已經有一尺高了。所以那種恭敬,沒有一絲一毫這種怠慢的態度,「執恭愈謹」,非常的恭敬謹慎。後來這兩個讀書人都得到程頤的真傳,確確實實也還都是從恭敬中求得的學問。我們看最後這個例子,我們很敬佩的岳飛,「宋岳武穆,師周同」,他的老師,還有其中有教他拉弓,怎麼拉三百斤的弓。他初一、十五都會在老師的墓前祭拜,焚香祭拜,而且都是跪著痛哭流涕,懷念老師,一定拿著老師送他的這把弓,這三百斤,能拉三百斤的弓,然後射三箭,等於是不忘老師教他的道德學問跟技能,「而後返」。所以這個表法也讓我們很感佩,真的要時時不忘老師的教誨。所以真正事奉老師、回報老師,實質依教奉行,縱使老師不在,都沒有絲毫減退這種尊師的態度。

  四百四十頁就有具體講到,倒數第二行,這具體講到怎麼事奉老師。所以《彙編》真的是匯集得非常詳盡。「事師之道,當如子弟之事父兄」,是一樣的。「行隨於後,坐列於旁,路遇則正立拱手」,在路上遇到老師,站得很恭敬,拱手問安。「言譚則傾耳虛心」,老師跟我們講話,很專注的聽,很虛心受教。「悔吝憂虞而不易」,就是縱使老師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甚至是有一些災禍,都是能夠體恤老師,感同身受,那個態度沒有改變。古代也有老師因為勸諫皇帝,或者勸諫一些掌權的人,最後被加害,很多學生都不敢去認老師,但就有忠義的弟子,在老師遇大難,他不改那個態度,縱使自己有生命危險,還是去埋葬老師。這個不易是很可貴的,就是把父母、老師看得比自己生命重要,寧肯犧牲生命也不違背父母、老師。所以「吉凶禍福以與同」,等於是,尤其是在凶、禍的時候都能感同身受,當然有吉、福都替老師高興,同喜同憂,剛剛說的視之如己,佛經上說的。「生則禮嚴跬步,死則心喪三年,若此則庶幾矣」,老師在世的時候,用禮來恭敬老師,沒有半步逾越規範;老師死了之後,心喪三年。你看老人家當時候章嘉大師圓寂,老人家去守靈柩,就在那一直想老師教了我什麼。古人守喪,意思就是在懷念父母、老師教他什麼,恩德在哪,古代這些禮制,那些規定都有深意。所以能夠做到剛剛提的這每一條,包含應對進退,這個為人學生之道(事師之道)差不多算做得到位了。

  下一個例子王先生,他是教書的,「訓誨童蒙,必盡心力」,就是盡心盡力教學生,「脩脯不計」,這個脩脯就是學生的供養,他從來不去計較這個。當老師這名利放心上,要把書教好就很困難,名利放心上,對學生就大小眼。孔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個束脩不是說拿多少錢,不是的,它是一個禮,就代表拜師的時候呈上禮物。假如這個學生很窮,拜完師,家庭有需要,孔子都去幫助。師徒如父子,孔子做到了;李炳南老師做到了;師父上人也是做到了,你看這麼大年紀,面對我們年輕人發心,他也是盡他的力量來護持我們。所以義感自然,師生之間,這個也是天性的相交感。所以他必盡心力,脩脯不計。常常都會說道,「天、地、君、親、師,五者並列。童子一師事我,則終身成敗榮辱,俱我任之」,王老師這種心境非常可貴,他很盡他的責任。他也很體會,為什麼君親師跟天地並列?因為責任重大,只要這個孩子拜我為師了,他終身的成敗榮辱,我都有責任,我得好好教他。「若不盡心竭力,誤人子弟,與庸醫殺人等罪」,他知道自己責任的重大,甚至於比庸醫還嚴重,因為斷人慧命的罪超過殺人。因為你殺他的命,他沒有罪業,他可能馬上就又投胎了;可是斷他慧命,他好不容易百千萬劫難遭遇,佛法難聞,你又給他斷送掉,很可能是超過殺人的罪了。

  「又喜為童子講孝悌故事」,很歡喜替這些孩子們講孝悌的故事,「曰,學者先心術而後文藝」,這個不簡單!一個學聖教的人,「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先什麼?他存心要善良,之後才是他的藝術、才能、文藝。因為德者,才之帥也,他的仁德要先建立起來,沒有仁德心,文藝、才能愈高,愈是可能毀了一個家族、毀了一個朝代,都有可能。「先敦本而後施仁」,先敦本就是先扎穩善根,扎根,尤其是孝親尊師的根,孝悌的根,尤其是認知自己有佛性,性本善,不能自我糟蹋,尊重己靈,這個都是敦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如孝悌有虧,雖才華震世,不足重也」,這樣的人也不可能能利益世間,甚至危害更大。所以我們護念自己的道業,這一段話重要;以後從事教學工作,這一段重要,我們不能搞成本末倒置的教學,本末倒置還是毀了人家的道業。我們剛剛才講到游酢、楊時,他們就是孝親尊師的態度有了,就傳程頤他們的學術道統了。所以真的這位王老師的見地不簡單,他抓的都是大根大本,不要捨本逐末、本末倒置了。他晚年生了兒子,後來對國家很有貢獻,封「文康公」,人以為是用心教學的善報。

  後面有一段感嘆,「近來師道凌夷」,就是師道走下坡。所以擺在我們面前,這個可能是幾百年前的感嘆,到我們現在更嚴重。我們見義勇為,我們這一生看到的,就是我們有緣、我們有責任要把它承擔起來,看到現在沒有孝子,我要當孝子;看到現在沒有人當好學生,我要守事師之道;看到老師沒有守師道,那我要當個好老師。時時都能振興師道,振興每一個行業、每一個角色之道,這是真正有擔當的弟子。這個弟子不只是指學生,指是我們炎黃子孫的好後代,就是我們三皇五帝的好後代。所以他感嘆師道滑坡,「真可痛哭浩歎」,就是非常的感嘆、遺憾。「不思誤人子弟」,當老師的假如沒好好的想,這個誤人子弟,「定干神明譴責」,一定會受到神明的指責、降罪。

  曾經有一個讀書人,六十多歲了,告訴他的妻子說,「我雖不得發達」,可能是沒有考上功名,沒有做官,「幸一生美館,得以成家立業」,這個有一點在炫耀自己,告訴他的太太,我雖然沒有考上功名,可是我一生教書,我也有成家、有立了業。晚上夢到他的父親來斥責他,說你本來是「科第中人」,是可以考上功名的,只因為你在教書的工作上「曠職」,就是沒有盡到職責、本分,所以文昌帝君削去你的功名,「桂籍」就是能考上公務員當官。所以你已經一直折了你的福報,你還在那裡自誇?哎呀!看這個例子,就知道誤人子弟者是很折福、很危險。

  這是我們從註解來體會師生之道,因為傳統文化是師道,我們一定要真正明理,就懂得怎麼去做好、怎麼積功累德,在這些倫常當中不造業。

  【叛其所事。】

  『叛』是背叛。『所事』,這個事可以是對自己的職務不盡責,這個事也可以是所事奉的對象。比方四百四十二頁提到,「事,是以下事上,如屬吏之於上官」。我們看這《太上感應篇》,有時候一個字含義都很廣、很深。所以「當信佛經語深」,聖賢經典不能泛泛的看,要用心去領會,甚至要舉一反三。這個事是以下對上,所以凡是像在下屬對待上司,這是事。「部卒之於將帥」,這在軍隊裡面,也是事;「僕妾之於主翁」,僕人、婢妾來對待他的主人,都是事。而這個「叛者,非必顯然背逆」,不是說很明顯的那種反叛的行為,「但緩急非所倚」,這個緩急,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急領導之所急,領導很重要的事、很著急的事,慢慢悠悠的不上心,這個就算是叛。

  所以我們要行善、要斷惡,都要從心源隱微處下功夫。不然這個苗頭已經出來了,都不去對治、不去斷除,它慢慢發展,小惡就變大惡了。所以這一段對「叛」的解釋,事實上也讓我們就所有的惡行,都能從它很細微的苗頭就能觀察到、警覺到,就馬上改正。就好像病稍有症狀就治療,它就不可能變成嚴重的病。惡習也是一樣,一點點小惡就克制,克己復禮,就不會有大的過失了。就像我們沒有那種殘害的心,一有一個瞋恨的心就要調伏。然後像剛剛暗侮君親,稍微有不恭敬對父母、(慢其先生)對老師的心一起來,就要非常警覺、慚愧,就不會再往下墮落了。所以要能時時體恤領導者的辛苦,甚至是難處。像這裡也提到「利害不相卹」,不體恤領導的利害狀況,不能設身處地去為他著想,這都「名為叛矣」。所以看起來我們有時候讀《太上感應篇》,這個好像跟我沒關係,事實上從心地上,我們只要貪瞋痴慢這些習氣沒有去除,句句都跟我們有關,只是深淺不一樣、嚴重程度不一樣。比方「狠戾自用」、「剛強不仁」、「攻訐宗親」,好像這樣具體的行為我們沒有,但是我們在跟人的時候,那個瞋恨心伏不下來,鐵定也有要出氣、要傷人的念頭起來。罵人不制止得住,以後會不會攻訐宗親?難講。「受恩不感,念怨不休」,我們四重恩不能時時保持,怨就會上來。所以要做到每一句也不簡單。念怨不休,我們雖然沒那麼嚴重,但完全沒有怨恨心了嗎,不發牢騷了嗎,不怨天尤人了嗎?所以這每一句我們能從自己心底深處,把貪瞋痴慢疑,把它如斬毒樹,直斷其根。這樣來學,那《太上感應篇》不止可以積德行善,也能了脫生死、成佛作祖,是非常好的一本經典。

  接下來這個例子我們也比較熟悉,「三國時,呂布事丁原」,他本來事奉丁原,表現得非常恭敬親切,但是後來遇到董卓,為了討好董卓就殺了丁原。然後又去事奉董卓,甚至還發誓說跟他結為父子,以孩子對父親來事奉董卓,結果又為了王允、討好王允,又殺了董卓。後來被曹操抓住了,曹操還考慮不殺他要用他,結果劉備就說,就跟曹操說到:「你難道沒有見到呂布是怎麼事奉丁原、董卓的嗎?」曹操一想,不對頭,這樣的人不敢用,就命把他勒死了。這是武藝高強的呂布的下場。下一句:

  【誑諸無識。】

  就是哄騙欺誑,甚至於亂開玩笑,對外行的人、對沒有見識的人。《楞嚴經》說的,這裡註解講,「衒惑無識」,就是迷亂沒有見識的人,「疑誤眾生」,誤導眾生,「死後當墮入無間地獄」。所以我們不只不能輕慢父母、領導、老師,對任何人都不可以輕慢,都要尊重,尤其無識的人、可憐的人更應該憐憫,有道義去幫助他們。接下來這個例子說到,有三個人同行,要過溪河,剛好遇到溪水漲得很高,暴漲了,然後那個船剛好在另外一岸。這三個人中有一個人比較憨愚,很樸實,其他兩個人就耍小聰明,然後就引導他,你脫了衣服,你過河去把舟取回來。他也很老實,就過去了。那個水流很厲害,他也很危險,幸好過了,把船撐回來,要渡這兩個人。這兩個人登船,這個比較憨愚的人就突然肚子痛,就先去方便了。然後再回來的時候,這兩個人居然跟他揮揮手,就先把船開走了。而且那個已經黃昏了,就是跟這個人說:「天已經暗了,我不能再等你了。」就撐船走。結果沒多久,水湍急,就把這個船打翻掉,他們兩個人就溺死了。而這個憨愚的人還站在岸上,反而保住了命。這個是『誑諸無識』的果報。下一句:

  【謗諸同學。】

  就是毀謗同學。同學也有好,「道人善,即是善」;同學縱有缺點,要「善相勸,德皆建」,這個才是與同學交往之道。

  四百四十七頁第三行,「同學之友」,同學之間的友誼,「情同兄弟」,所以叫師兄師弟。中華文化它就是都是一家,都是親人。我們看父子、夫婦、兄弟,延伸出來,出社會有領導,叫君臣,君父,那不是父子關係延續嗎?兄弟,出來朋友,出家門了;可是在學校,同學是師兄師弟;到哪個行業學技能,也是師兄弟。都是倫常,都是一家人,都要親愛精誠。這裡提的,情同兄弟,「況友居人倫之一」,朋友也是五倫之一,「豈可妄加毀謗,存滿腹之戈矛?」就是怎麼可以跟朋友相交的時候,肚子裡都放著這種抱怨、暴戾之氣?這個戈矛是比喻,就是這些暴戾的心態、埋怨,不能這樣。

  佛教導我們,「佛言:人處朋友,彼此皆有五事」,就是都應該守這些本分。第一個,彼此若有作惡業,一定要互相規勸,「過不規,道兩虧」。第二個,彼此有難、有病,要互相看顧,然後幫他的忙,甚至幫他找醫生、幫他出錢治病。三者,彼此有一些不能對外人講的話,就因為當作知己,有一些很憂愁、很難過的這些事情,要找人訴說、找人想辦法,當朋友跟我們講這些,那是信任我們,我們要珍惜他的信任,不能把他的家醜又往外講,那就是俗話說的,真的太不夠朋友、太傷人的心了。四者,要互相欣賞讚歎,不能文人相輕;然後不斷往來,就是要常走動,見面三分情;然後不要記怨,因為相處畢竟有摩擦避免不了,都能包容、都能體恤。第五,貧富不相等,對於貧窮的朋友要懂得去幫助,而且不能互相毀謗。朋友之間有通財的道義,通錢財,財是水,要流到低處去,流到需要幫助的人。

  「或問,與友交後」,這是請教朱夫子,跟朋友交往之後,知道他有不善,假如跟他斷絕好像又傷了情義,不斷絕又是匿怨而友,這是《論語》裡面講匿怨而友其人。朱子回答,這個不算匿怨。所以有好的善知識在旁邊還是挺好,一些問題可以問他,或者你一些體悟可以跟他探討。不然有時候我們悟錯了,可能悟錯了就會做錯了,解錯了行就會偏。朱子告訴他,「心有怨而外與之交」,明明你對他有怨恨,還裝著很友善跟他相處,這才是匿怨。你的情況是朋友不善,「情義自是當疏,但疏之以漸」,這個都講人情事理應對得當。你真的覺得他不善,你還影響不了他,我們說敬而遠之。你不能一下子好像翻臉不認人,人家也會很不高興。只要道不同,慢慢慢慢自然而然就不會走在一塊了。你一下子讓對方完全不能接受,產生怨恨,那就不好了。其實只要道不同,興趣愛好不一樣,自自然然就疏遠了。那他邀請你的事不好,你慢慢不應,他也就不找你了。所以什麼都要順勢去做就好。前面還講到德色,你布施了,顯得高傲,人家就很沒面子。你有德行了,就馬上「哼,我才不跟你交朋友」,這樣就不妥當了。所以,若無大的過失,何必這麼絕情的對待朋友?假如朋友確實沒有大過失,應該用你的真誠、用你的德行去感化他才對。所謂是「親者無失其為親」,本來就有這一分親愛,緣分當然要珍惜。「故」,故是老朋友,沒有重大的過失,還是要珍惜這一分友誼。

  接著,明朝的王守仁陽明先生,王陽明先生他也談到交友之道,講得非常好,交友要以謙下為主,謙卑、低下,先人後己;相會的時後,「須虛心遜志」,就是很虛心,很謙退、謙和,「親敬涵容」,你看這個都是很重要的修養、態度,親,要親愛,要尊敬,要能有包容他不足的涵養。「大約箴規指摘處少」,談一個大概的原則,就是這些規誡、指責的口氣言語要少,「誠感獎勸意多」,就是講的話應該是精誠,就是很真誠,然後鼓勵勸勉這樣的一個心意去講話、去相交,這樣多,這樣才能感動人。你不能見面都是一直指正他這個那個,人家一見到我們就有壓力,這個也不妥當,分寸沒拿捏好。要「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讓人感覺親切,讓人感覺一接觸我們就能得到一種鼓舞,正能量的提升。

  「溫節孝曰」,這個讀書人溫節孝講到,「交友只取其長,不計其短」,跟人交朋友,要取人家的長處,效法人家的長處,不要計較人家的短處。其實交友如此,用人也是如此。用人取其長,你假如說要什麼都具備,那可能也沒有人可以用了。其實我們說什麼都具備,自己都沒有具備,怎麼去要求別人都具備?交朋友也是一樣,甚至於是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所以不計其短。「遇剛鯁人,耐他戾氣」,就是遇到正直不屈的人,要忍耐他的暴戾的氣息。人家孔子,沒有聖賢君子,寧取狂狷之士,這個狂狷就有點剛鯁人,他雖然脾氣還沒控制得住,但是他講,他仗義,不好的事、違背道義的事他不做,這個就很可貴了。「遇俊逸人,耐他罔氣」。這個俊逸就是他的才智很高超、思惟很敏捷,但往往這樣的人他比較無拘無束,比較不講禮數。每個人都是慢慢修才能入中道,所以都要能取他的長,不計他的短。遇到樸實憨厚的人,要「耐他滯氣」,這個是滯礙的氣息,他反應沒那麼快,有時候腦子轉不過來,你要能夠包容忍耐。「遇佻達人,耐他浮氣」,就是輕薄放縱的人,要忍耐他的輕浮。「不特取益無量,亦是全交之道」。其實這樣處世,我們的度量會一直打開,又能夠時時學到人家的優點。其實人真的能夠效法人家的優點、包容人家的缺點,你會一直提升,朋友會被你感動的。所以亦是全交之道,就是你能包容人,真的可以廣交天下士。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所以寬恕包容很重要。

  這裡充分詮釋了交友之道、同學相處之道,不能毀謗。最後四百四十九頁,宋朝的郭贄,他作賦作得好,很有名聲,他的同學李勉嫉妒毀謗他,結果因為造了口業,考試都考不上。然後郭贄他先考上功名,中了舉人。而李勉他才以明經被選入,領國家的米糧,然後可以讀書,他考還沒考上功名。結果郭贄考上了,頒布了,李勉自己覺得不好意思(所以讀書明理了還是很重要,雖然習氣有時候做主,等冷靜下來還是會一種反省,他不好意思),走了。結果郭贄很仗義,聽到他走了,趕緊把他追回來,勉勵他,後來他也考上功名。所以毀謗同學無損於人,只是自己招禍、自己變得刻薄而已。自愛之人,真正尊重己靈的人,決定不放縱自己這些貪瞋痴慢疑的習氣。

  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