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太上感應篇彙編》學習分享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一集)  2020/3/16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30-0001

  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是我們大二德行課程第一節課,這個課程內容包含《太上感應篇》、《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文昌帝君陰騭文》這三個部分,我們會主要以《太上感應篇》為主。因為這個課程我們講學的部分只有四十個小時,所以以《感應篇》為主要,《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跟《文昌帝君陰騭文》,我們會融在《感應篇》的課程當中。而我們英國漢學院,雖然我們是在大學的學術系統當中,但我們的課程有比較特別的地方,從一開始錄取學生,我們就重視學術之外還有德行,大家都去參加過扎根班的培訓。因為「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德行是根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假如我們沒有注意到根本,那我們的修身之道成就不了,齊家、治國、平天下那就更談不上了。所以《論語》這一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在我們這個時代意義非凡。因為我們這個時代花在教育的時間、金錢,很可能都超過過往這五千年的歷史,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國家投入的時間跟金錢,可是為什麼我們的素質一直在往下降?就是有沒有抓到根本的問題。所以我們不能捨本逐末、不能急功近利,都得從根本。我們不說遠的,說最近,我們民國初年,很多讀書人他都是讀過古書的,可是為什麼他們有了學問之後,卻否定古人的這些教誨,甚至還要走全盤西化的路?明明他們有讀古書,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那個根本沒有扎穩。就像《論語》說的,「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以父母為代表,悌以長上為代表,這個根基不夠牢,遇到人生的財色名利,可能就立不住了。所以很多民國時期的學者他在否定自己文化,他沒有想到,他今天有這麼好的學問,其實都是從古書當中薰陶、培植來的,可是最後卻是過河拆橋,這樣的例子離我們並不遠。

  而現在老人家在九十一歲成立了英國漢學院,等於是傾其一生的威望、福報,要來培養儒釋道傳承的人才,要來培養東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因為整個世界已經愈來愈感受到,東方智慧才能讓這個世界重新走回安定、和平。在這麼樣重要的節骨眼辦了英國漢學院,我們絕不希望再像民國初年一樣培養出過河拆橋的人,所以英國漢學院的辦學跟其他大學很不一樣的地方,其中就是很重視德行課程。從一開始錄取學生,以至於每一年,不管是大一、大二、大三,都有德行課程,甚至於我們每個禮拜都有德行課程,我們這個德可要扎得夠深。我們都發願要弘揚漢學、弘揚正法,但是現在外在的誘惑不知道比一百年前多多少倍。所以這個根基假如不牢,抵不住誘惑,我們本來是要明明德、親民,是要自覺、覺他,最後抵不過誘惑造了罪業,等於是毀了自己,甚至還破壞正法的形象,這個真的是情何以堪,決定不是我們願意走的人生路。行百里路半九十,真正最後能自行化他的人還是屬於少數。

  老人家在九十歲前後常常會感嘆說,跟他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更久的學生,在財色名利面前還是抵不過。老人家談到這裡,也可以感覺到他的惋惜。老人家接著又說:「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不是從小扎根的。」其實我們可以感覺到,老人家已經盡心竭力帶這些學生了,老人家做到忠,盡己之謂忠。看到這些學生出狀況了,老人家包容、寬恕,說不能怪他們,他們不是從小扎根的。所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我們從老人家的處世可以看到,他時時以忠恕為懷。而事實上,在聽到老人家講這段話的時候,我們當弟子的要高度警覺,因為老人家所提的這些弟子年齡都比我們長,甚至有的多我們一倍、二倍的年齡,他們所處的家庭社會環境很可能還比我們好,人心還比較純樸,我們比他們晚一代、二代,內的煩惱、外的誘惑可能都超過他們。所以諸位同學發心「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非常的可貴,這個在佛門講是發菩提心。而《詩經》也勸勉我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初發心成佛有餘,怎麼保持初發心,怎麼能善始善終?所以護持好自己的心、護持好自己一生弘法利生的事業非常重要。

  談到這裡,我們這一次大家共同來學習《太上感應篇》的課程,就顯得對我們自身、對我們這一生的事業的重要性。而且我們這一堂課是以《感應篇彙編》來做主要的教材,而這個《彙編》非常的難得,顧名思義,這一本書是匯集了多少古人的心血編成的書,這個不是一代人成就的書。所以事實上我們在看這個書的時候,我們可以感覺到古人的良苦用心。這套書我們用心的讀下來,可以算是無數聖賢佛菩薩在加持我們、在護念我們。

  就像《彙編》第七頁「勸讀《感應篇彙編》啓」,內容提到:「《感應篇》雖出《道藏》」,它雖然從《道藏》當中出來的,「而註中多引儒書佛經」,它的註解當中很多引的卻是儒家的書、佛家的經典。所以「讀一書而得三教精義」,讀這本書同時得到儒釋道三教最重要的義理,「一快事也」,這個是很痛快、很幸運的事情。從這裡我們也看得出來,儒釋道是不能分開的,就像我們《聖學根之根》當中也將「雍正皇帝上諭」編進去,雍正皇帝就已經講出「三教之覺民於海內」,儒釋道三教覺悟教化我們整個神州大地的百姓已經很久的時間了,而這三教的教誨,「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所以這三教的教誨都是從性德流露出來的,所開顯的道理相輔相成,並沒有違背。所以從《彙編》就已經可以呈現出來雍正皇帝這句話了,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

  而「《彙編》乃彙集古今各種註本」,因為古今對於《太上感應篇》註解非常多,而它是匯集各種註本,「詳審決擇,精益求精,而編輯成書者」,等於是把所有《太上感應篇》註本的精華挑選出來。就像《群書治要》,也是把從魏晉以前所有經、史、子的精華挑出來。「故讀《彙編》一書,已讀盡《感應篇》註本矣,二快事也」,等於是讀《彙編》,就把所有《太上感應篇》註本的精華都讀到了。接著說到,「編者手眼高出等倫,莫與為比;讀者得此良導,心量以之而開拓,福緣以之而廣植,三快事也」。這個編的人很用心,他的修為境界也高,所以等於他好像是我們很好的導師,我們隨著他編的有理有事,理事圓融,隨著深入這一部書,整個心量打開了,自己的福慧也隨著學習深入不斷增長,這三快事也。「儒教至理名言,誠正工夫,修齊要訣,此編已收之過半」,等於是儒教的兩綱八目收錄得很豐備;「佛門文字般若,於此亦得略見一斑」,整個大乘佛法的核心是般若,而這個文字的般若也在《彙編》當中可以很好的學習到;「道家攝心要義,亦已彙萃此中,四快事也」,等於是儒釋道最核心的教誨都在裡面了。

  「故《彙編》不獨為《感應篇》註之王」,《彙編》不只是《太上感應篇》註的王,就是最好的、最善的本,「實為一切善書之王也」,甚至於可以說是一切善書的最高的書籍了。「凡得遇之者,即是有福之人」,我們佛門講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這個不但是得生彼國,其實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遇到這本書,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珍惜這本書(遇到了不見得珍惜)。而珍惜,更懂得要去深入、去解行相應,這個就是福慧具足之人。「能一線到底讀去,息心靜氣、反覆玩味者,體之於中心、見之於行事者,即是大福之人」,我們讀到它能夠「息心靜氣」,真的是把心靜下來,因為我們心假如浮躁,這些儒釋道的精華教誨不相應,入不了心,甚至於你把它當知識學習,我看過了、我學過了,這個也不容易深入,所以他說要「反覆玩味」,就是要重複的薰習。

  尤其我們這個時代,我們的悟性、根器比起古人差得很遠,想要把浮躁之氣定下來都不容易。所以儒家講,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所以要定下來。有時候學習的遍數、讀誦的遍數不夠,就很難定、很難深入。所以它又提到,你要重複薰習、領會,才能體之於中心,這個心才能有所感悟。就好像我們今天聽師長老人家一段開示,馬上問我們:「你聽完領悟到什麼?」可能當下我們也說不出來。看完一部電影,問問我們體會到什麼?可能一下腦中一片空白,好像都想不起來了。其實假如心很沉靜,那是自然有悟性,那是聽一句有一句的領悟,看一個情境有一個情境的體會,這才是覺性起作用。所以這個都要勘驗,我們這個悟性是本有,它不能起作用,那就是我們的心不夠專注,還很浮躁。所以我們藉由學習這個《彙編》,聽每一段理有沒有領悟?看每一個故事有沒有啟發?可不是學知識,「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不只要能有所領悟,有所領悟只是解而已,接著見之於行事者,那就是體會之後,體會得他就願意去落實,這就解行相應、知行合一,這個是我們漢學院最重視的一個學習的精神。就像《弟子規》提醒我們的,「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其實民國初年讀古書,最後還否定文化的,就是因為他們只有學文,沒有力行,尤其沒有力行什麼?孝親尊師,這個是大根大本。所以我們學聖教不能走錯路。

  師長在很多年前講「認識佛教」,大家可不要著在是佛教,其實佛「覺也」,就是我們要認識怎麼學覺悟的教育,其實就是認識傳統文化、認識全世界的正法。假如你沒有認識好,你就會走錯路。所以老人家說有六種佛教,其實也有六種傳統文化、六種漢學,甚至你再分細一點,六種基督教、六種伊斯蘭教。因為佛門有一句話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活在這個時代,面對當前的這些社會環境,我們內的煩惱、外的誘惑相近,所以呈現出來的現象不只是在佛教會呈現,在其他的聖教都會出現同樣的情況。所以我們得要用心去體悟,舉一反三,觸類可以旁通,聞一可以知十,關鍵就在善不善觀察、善不善體會、善不善用心。而六種佛教只有一種是正確的,就是教育的佛教。佛陀、孔子他們都是做到再說,身教為主,是教育的佛教。而且菩薩表修德,佛表性德。而四大菩薩是代表,第一尊菩薩地藏王菩薩,開發心地寶藏,這正確的,不從這裡開發不了心地。這是教育的佛教,《地藏經》就給我們開顯這個道理。怎麼開發?孝親尊師。只要不強調孝親尊師,不從這個門入,統統走錯路了。第二種佛教,學術的佛教,現在走這個路的不少。實實在在講,我們一個不小心,甚至於一個念頭不對了,就走到其他五種佛教,走到其他五種傳統文化去了。佛教,就像老人家弘法六十年了,老人家的精神讓我們很佩服,一出家就學釋迦牟尼佛,應該是說一學佛就學釋迦牟尼佛,出家以後講經教學不中斷。志向就是要恢復傳統的佛教、教育的佛教,代佛說法,講經教學不中斷,恢復到原始的佛教精神。這個很不容易,因為所處的已經是被誤會的年代了。誤會什麼?是迷信,是屬於宗教的佛教。剛剛講到的,還有另外一種佛教是學術的佛教,把佛法、把傳統文化變成學術了。甚至我們來接觸西方的漢學,他們這個學術的漢學,我們說百聞不如一見,真的是嚇我們一跳。

  記得成德好像是二O一五年,還是二O一四年,不記得了,當時候到法國,跟法蘭西漢學院,在光緒年代就成立了,一百多年了,跟他們博士後的學子一起用了個晚餐,那也是成德第一次跟漢學家面對面交流。我們說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還要閱人無數長見識。為什麼叫百聞不如一見?因為你親身看到感觸深刻,終身難忘,跟你聽說的還是有點不同。當時候實在講,心情也很激動,挺興奮,這個機會面對面。外國吃飯挺悠閒的,吃個晚餐時間很長,我們都是看這個半小時就可以game over,但是到歐洲的餐廳吃晚餐都是慢慢吃的,入境隨俗。當時候等餐就先聊了,坐在我對面一個女孩,一了解,她的博士論文是寫跟虛雲老法師有關的,我當時候覺得挺lucky的。我當下第一句話就請教她,「妳研究虛雲老法師,對妳這一生的思想觀念、妳的修身有什麼幫助?」當下她的表情,我現在印象還很深,她有點愣住了,不知道怎麼回答我。我當時候想說,我是不是哪裡講錯了,怎麼讓人家好像挺尷尬的?因為她的表情愣住了,我就不好繼續往下問了。所以得察言觀色,視思明,聽思聰,這個繼續逼問人家不好。我看她沒反應,就沒有繼續問了。後來過了一會,她緩過勁來了,她就跟我說:「我研究的是虛雲老法師不是活到一百二十歲。」她研究的博士論文就是去花很多時間在搞什麼?虛雲老法師不是活到一百二十歲。請問大家,你搞這個,對這個時代,對修學佛法、修學聖教有多大益處?所以你學術的方向目標要正確。你學術方向目標搞成都在這些枝枝末末,甚至於搞得好像在懷疑這些古聖先賢,那不只沒有益處,還有害處。所以努力的踏出的腳步大小不是最重要,方向不能錯!

  所以《格言聯璧》說的,「竭忠盡孝謂之人」,沒有忠孝,人格都失掉了;接著是「安危定變謂之才」;還有,能夠「治國經邦謂之學」。什麼是學問?治國經邦。你今天寫的一篇論文跟孝道有關,你讓一國的元首或者他的教育部長,你寫得很透徹,他一看完,「講得太正確了!」讓他完全明白孔子那一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育就從這裡開始。他明白了,他因為你的論文明理了,而在一個地區、而在一個國家推展孝道的教育,你這篇論文功德無量,這才是學術正確的方向目標。所以身為英國漢學院的學子,我們不只要融入學術界,我們還要帶動學術界正確的方向目標。大家要知道,喪失民族自信心一百多年,西方近代工業革命以後的功利思想、享樂主義現在是主導世界。在哪裡看到?各行各業、各個領域。中華文化就一個字,道,在哪裡展現?各行各業。師道現在有嗎?商道有嗎?醫道有嗎?每一個角色都有道,君道、臣道、媳婦道,連婆婆都有道,你這個道不明就偏掉了,亂象就出現了。

  所以剛剛講一切法從心想生,現在各個行業他們形成的思想觀念,也是這一百多年來的人心出來的遊戲規則、模式。我們雖然清楚有些偏頗,那你也得和光同塵,你才能慢慢影響他、慢慢導正他。所以諸位同學任重道遠,和光同塵不簡單,這是老子說的「和其光,同其塵」,用佛家講這叫菩薩事業。和光同塵,一不小心就同流合污、隨波逐流了。所以要和光同塵也不簡單,要很有願力、很有德行的基礎才行。我們這個時代,真的要扭轉乾坤、要導正錯誤的方向目標,是很艱巨的任務,甚至於不是一代人可以成的。所以師長老人家講,想要很快的復興傳統文化,這樣的想法、做法是不妥當的,很可能造無量無邊的罪業,因為太急了,這樣會犯了孔子在《論語》裡提醒我們的問題,「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剛剛跟大家聊了不少,都跟我們學這堂課很有關。聊到這裡,請問大家,這一次的essay,這一篇小論文要寫什麼?你們自己看著辦。都跟我們的心有關,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胸懷天下,我們時時想著怎麼透過自己的所學導正社會風俗,你有這個心,你學這《太上感應篇》,你可能就能夠體會到這個時代人的病在哪,你要開什麼藥方。「以諸法藥,救療三苦」,你學這一門課就是行菩薩道,不是應付一個essay,那多沒意思。

  剛剛跟大家講這一位女士,她研究的是虛雲老法師不是活到一百二十歲,其實這個心態裡面就有懷疑聖賢人,這個疑心不除,想要深入聖賢的教誨很難。所以為什麼師長老人家說,他最佩服孔老夫子的八個字,「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不傲慢。

  其實我們現在對於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很多時候看不懂,甚至是誤解了。這些誤解怎麼解開?得有人深入把它講清楚,寫這樣的論文很重要。不把這些搞清楚,我們對祖先的疑去不掉。所以有一次,有一位主持人就問師長:「傳統文化有沒有糟粕?」師長老人家說:「有。」我們當時候在台下都很驚訝,師父怎麼說有?接著老人家說:「因為他們看不懂,就說是糟粕。」老人家是藉這個機緣點化我們。接著老人家說:「假如真的有糟粕,這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早就把它去掉了,還輪得到我們?」因為古人的心比我們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我們現在浮躁,看事都看表面,看不深,反而又覺得自己的看法對,就誤解祖先、否定祖先。所以看到種種現象,真的覺得我們這幾代人有好多重要的事要做,急不來,得要循序漸進、順勢而為,不可操之過急。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你要很快達到效果,很快的受到人家肯定,進而發揮得很好。那個「想很快受到人家肯定」這種心態,有時候我們無始劫好名這個習氣一起來,到時候誰勸都拉不回來,都覺得自己的看法都是對的,甚至連師長老人家勸都勸不回來,這個例子我們都看過。他不能審時度勢,硬要用自己的方法,甚至都造成大眾、甚至政府的反感,自己又很固執要這樣做。問了師長老人家,老人家說不應該這樣,他還照做,可是這樣的弟子都覺得他很聽老人家的話。所以佛門講這個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個我慢可厲害了。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胸懷天下,我們時時想著怎麼透過自己的所學導正社會風俗,你有這個心,你學這《太上感應篇》,你可能就能夠體會到這個時代人的病在哪,但是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一個念頭稍不對,可能那個人就是我,真是如此,不是開玩笑的。「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我們不從歷史,不從我們前面的人發生的事來說,可能我也會。我們只是看著他錯這個、他錯那個,我們的專注點都在看別人的錯,而沒有引以為戒,而沒有「見人惡,即內省」,就不得受用,甚至於我們向外看人家過錯的慣性就愈來愈重,更難反觀。

  這個同學研究虛雲老法師,這樣跟她互動印象就很深。深在哪?在歐美的漢學,他把我們漢學當什麼?當古董,當過去的東西來研究,古文化,過去的了。所以他不知道這個東西可以修齊治平,這麼大的作用發揮不出來。

  另外一位漢學家,他還翻譯了很多道家的經典,還跟我們談論道。可是當我們在交流的時候,剛好成德提到漢學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漢學可以把事業經營好,你用在經營事業,會有很大的益處、很大的發揮。他聽了之後眼睛睜得很大,問我:「那漢學跟做事業有什麼關係?」所以他們都覺得這個東西是古代的東西,怎麼會跟現代有關?當時候剛好身邊就有一位企業家,他的企業就用傳統文化,員工對人、對所負責的事,甚至他所使用的機器,都生起了恭敬之心,他就不浪費,他就去愛惜。那他一愛惜這個機器,不是節省成本了?他一生二、三十年在這個單位,那又節省了多少?他以後當主管,又用這個勤儉的態度帶他底下的人,甚至這個勤儉變成了這個企業的風氣,那又節省了多少成本?說到這裡,這個漢學家說,「哦,那漢學跟做事業有關」。後來隔年他有到這位企業家的公司去參觀。

  所以現在這個時代弘法,理得講清楚;事還得有人、還得有單位表法做出來才行,你理講得再好,沒有榜樣也不行。所以我們在漢學院讀書之外,要期許自己修身要做榜樣,在同學之間做榜樣,功德無量。帶動所有同學,讓大家的初發心都不退,這個就「佛說此人真善友」,孔子說孺子可教也。包含齊家,我們也期許我們漢學院這個大家庭,能夠是全世界企業、團體落實傳統文化的榜樣。齊家、治國,我們也期許蘭彼得小鎮這一個地區我們來好好帶動,落實宗教團結,宗教互相學習、回歸教育,落實東西文化的交融、傳承。不要小看一個漢學院,我們蘭彼得校區,就像《無量壽經》當中說到的,「感得廣大清淨居,殊勝莊嚴無等倫,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這個蘭彼得就是我們落實漢學的地區,我們做出樣板,人家來了,他就相信、他就感動。就像我們漢學院是學習儒釋道,還有和諧博士,他學習各宗教,那等於東方的儒釋道、西方的宗教教育,都要在我們這片土地上培養出弘道的人才。老人家一句話就把這個時代的問題講完了,東方忽略了儒釋道的教育,西方忽略了宗教的教育。因為所有的問題都是人心的問題,人心得靠聖教,現在聖教沒人傳承、沒人講,就在這裡培養真學的人、真深入的人、真可以弘道的人,那怎麼可以小看一個蘭彼得小區?我們就要用這種胸懷來學習、來自我期許。「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志向重要。

  剛剛跟大家談這一段,是從我們講到學習經典,學習這部《太上感應篇彙編》,要反覆玩味,「體之於中心」,有解;「見之於行事者」,這是有行,要解行相應,不能有解無行,否則會增長邪見。「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不只不能利益眾生、利益聖教,還做了壞榜樣,增長傲慢。《華嚴經》講信解行證,我們學《太上感應篇》也要用《華嚴》的心境來學,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成德在課程當中也會跟大家供養一些老法師在一九九九年於新加坡講的《太上感應篇》,因為老人家當時候是講《華嚴經》,我當時候聽老人家講《太上感應篇》,覺得根本就是講《華嚴》,這叫圓人說法,無法不圓。我們現在要學《太上感應篇》,第一個信,信為道元功德母,對這部經、對這本註解《彙編》沒有懷疑,信而好古;進而去解;解了之後,體會得就要落實,體會得一句,期許自己好好去落實,這樣有解又有行;證,一定有所體證,一定不斷積累領悟,積小悟就成大悟,積大悟就成大徹大悟。所以信解行證交融在一起。所以接著講,「即是大福之人」,什麼是大福之人?體之於中心,這個叫善根,能明白道理。見之於行事,這叫福德。什麼是福德?肯幹,明白以後肯幹是有福報的人;明白了不幹,福報不足。所以這裡講即是大福之人。「若復精而求之」,更加精進,精益求精去下功夫,「則成聖賢、作佛祖,盡在其中矣」,真的可以透過這一部書的學習落實,可以成聖賢、作佛祖。印光祖師提到的,「現生優入聖賢之域,報盡高登極樂之鄉」,這應該是我們共同的目標。盡在其中,我們只要認真學,這些道理跟做法,這一部書都講得很清楚了。

  「不克見此書王,沉淪長劫,自拔無由,豈非大不幸事乎?」其實我們讀到這一段,這一段點出來,他假如不能見到這一部這麼好的書,很可能就要長劫輪迴,他不可能能夠從輪迴裡面脫拔出來。

  因為善導大師有一句很重要的話,總在遇緣不同,他沒遇到一個好的緣就沒辦法,所以佛門講緣生。其實萬法是「因緣生」,為什麼佛門要特別把這個緣字點出來?因為每一個人的阿賴耶識裡面十法界的種子都有,可是他調出來的是佛的種子、菩薩的種子,還是三惡道,跟緣有關。為什麼孟母要三遷,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老法師要用他一生的威望跟福報,在萬里之外辦了英國漢學院,不就是希望給大家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嗎?這個良苦用心諸位同學一定要體會到。但是其實也不容易體會,因為俗話講,人在福中不知福。真的能夠在福報順境當中能領悟、能感恩、能珍惜,這個不是一般的善根。順境淘汰人,逆境磨鍊人。其實大家要體會到,我們現在每天三餐都吃到我們中國菜,這個在英國就very difficult,就很困難,不是那麼容易的。我還沒到蘭彼得,遇到一位在英國讀了碩士、博士的一個博士生,他說我到英國來修了六年苦行。我當時候還聽不懂他的意思,原來他的意思就是說,他六年都吃什麼?都吃potato,馬鈴薯,就是我們俗話說的青菜豆腐、豆腐青菜,這樣在英國,怎麼吃就是那幾樣,他說修苦行。哪有像我們一辦漢學院,陳大廚來了,蔡大廚也來了,還有文大廚。文天祥的後代都來了,陳、蔡都來了。那我們吃這個菜吃下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能白吃的,不容易!再來,你到一般的大學去,現在男女關係很亂,玩人喪德、玩物喪志,你到大學裡面去,很難不受這些誘惑影響,你最黃金的學習時光就耗掉,不只耗掉,造的業很可能都是地獄業。所以成德是愈來愈體會老人家的苦心,這個都要用心去體會。

  我遇到一位朋友,他去大學讀碩士,進而讀博士,他說他遇到二十幾個教授,對於傳統文化的認知都不一樣。請問大家,他要聽誰的?教授之間談的理論、領悟都不一樣,那我們學生聽了會不會亂?知見一亂,可是大麻煩事。佛門講捨身容易捨見難,說我可以為傳統文化犧牲身命,這個不難,你有這個決心,你有這個氣概;可是錯誤的思想觀念要捨掉可不容易,而且還先入為主。就像剛剛跟大家分享的,有一些老人家弟子最後走偏了,老人家的話也勸不回來,萬牛莫挽,拉都拉不回來,他的見解錯了。你說他都跟師長老人家學那麼久了!那是相,別著相,是不是真的老實聽話,是不是守三個條件,那才是關鍵。老人家的話一百句,只聽九十五句,那是用什麼心聽?揀擇,挑這一句、挑那一句。這九十五句也是他自己挑的,那他這九十五句也會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這九十五句也保不住是跟老法師。所以為什麼說師承重要?學傳統文化最關鍵的是師承。

  師承具體怎麼做?守三個條件。第一,只跟一個老師,一個老師一條路。所以我們漢學院的老師都是老法師同意的,同一個理念、同一個師承,這樣才能見解相貫通。所以只聽一個老師的,不然兩個老師兩條路,三個老師三岔路,四個老師十字街頭,就像我這個朋友說的,二十幾個教授講不一樣,他不知道要聽誰的了。第二個條件,以前所學一概不承認,就是要歸零。所以我們跟著老法師,前面學的要歸零,不然我們很難不拿以前學的來量老法師講的,你的疑心去不掉了。不只是跟老法師要歸零,其實歸零是隨時隨地都不能覺得自己有什麼,你一覺得自己有什麼,慢心就起來了,你覺得有什麼就沒什麼。我們是藉由很多經典的教誨,放下我們的貪瞋痴慢。這一門深入怎麼深?不斷放下習氣才入得深。第二個條件,以前所學一概不承認。其實這個是提醒我們隨時要歸零,這樣我們的心才是虛、謙。「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這個《了凡四訓》講得好。我們歸零、謙虛才是一個法器,老法師講的、《彙編》的這些教誨才裝得進來。所以這三個條件的心境重要。最後,要看什麼書,要老師同意。其實就是你看的書知見不對,你又判斷不出來,又被搞亂了、誤導了。這三個條件都是為了護念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的道業,所以傳承了那麼久。可是現在懂的人少了,肯遵守的就更少了。所以老法師為什麼講出那一句,「找一個好學生更難!」找一個好老師很難,是真的不是假的,因為老法師是有中華文化傳承最後一代了,他的弟弟小他六年,沒這個機會了。

  下一句,這是飽含人生的閱歷,其實這兩句都是。找一個好老師很難,現在要找過來人,難中之難,但是不能不找。《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開頭就告訴我們,怎麼修行、怎麼學佛?「從明師受戒」,明白的明,代表你要學一定要跟一個過來人學,不能感情用事。我覺得跟這個人很有緣,我很敬佩他,我就以他為老師,那感情用事了。其實我們容易感情用事的,我們在這個世間輪轉、輪迴,愛不重不生娑婆,這個愛不是只有男女容易起作用,人跟人一相處,你找合作夥伴也容易愛緣慈悲,你學習東西也容易跟過去生愛緣重的人搞情執。其實我們不善用心,也很可能跟師長老人家是搞情執,不是學道,這個自己都要清楚。所以守三個條件很重要。我們剛剛說總在遇緣不同,我們要珍惜老法師的良苦用心,我們也要感恩這麼多漢學院的老師們,還有這些工作人員。那也真的是各路人馬匯集,都是響應老法師的理念、響應漢學院的成立過來,很多也都是離開家鄉、離開自己的親人,就為了來護持大家,這個緣大家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你愈懂得感恩、珍惜,自己的收穫就愈大。

  而我們讀到這一段,這麼好的書、這麼好的緣,眾生假如沒遇到就很不幸。這句我們讀完,有沒有觸動我們的心靈?假如沒有,我們就是沒把眾生放在心上。假如真的有把眾生放在心上,看到這一句「豈非大不幸事乎」,你馬上菩提心就發出來了,我這一生要盡力的把《太上感應篇彙編》學好,進而能介紹給他人,進而我能把這部書宣講清楚、弘揚開來,那你就是用菩提心來學這一門課。所以剛剛也跟大家提到,我們是不是用一個覺性、用一個願力來接觸一切的經書、接觸一切的境界?是這樣,你一接觸就有領悟、就有受益,重要!「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不是用菩提心來修《太上感應篇彙編》,也是魔業,也會增長傲慢,表錯法了。

  接著講到,《感應篇》的註解「如此明白、如此詳盡、如此透徹、如此懇切,不啻如耳提面命,不啻如大聲疾呼」。其實寫這段話的人,他是神交古人,可以感覺到這些成就《彙編》這本書的前人,他們的心對我們是耳提面命,他們的心情是大聲疾呼的悲願。「而悲憫之懷,言隨淚下」,有可能他們在編的時候是含著淚的,我們真的珍惜他們,有時候我們讀著讀著就非常感動,那種感恩他們的慈悲,這個感動的淚就下來了。「有緣讀此」,我們有緣學這個《彙編》,「自應回頭」,要趕緊依教奉行,回頭是岸,自覺覺他。「又何疑哉!」怎麼可以懷疑?我們不懷疑古人的用心,不懷疑他們編的這些精闢的教誨。「編中所載惡報諸人,趨死如鶩、至死不悟者,皆由其一生未曾讀得《感應篇》也」。意思就是,這一套《彙編》裡面提的很多惡人惡報,他們怎麼走錯路,而且愈偏愈大,甚至死的時候還不醒悟?還是他遇緣不同,沒有讀過《感應篇》。所以「苟不教,性乃遷」,但是「人之初」還是「性本善」的。所以假如我們能大力弘揚,很可能很多人的命運就因為我們的弘揚而改變,不會墮到地獄去了。

  這個是成德自己也比較有感觸的地方,所以班上有同學也問成德。諸位同學很有善根,也很善於反省、善於發問,這一點成德還要向大家學習。同學問到,怎麼願心、菩提心不退?成德有個小的體悟跟他分享,就是曾經在秦皇島我們有五天的課,五天上完了,當天的傍晚我們就要直接開車回北京,那時候成德住在北京。車才啟動走了幾公尺,有一位女士揮手,我們車停下來,把車窗搖下來,因為不了解她有什麼事。她就對我們說,她來聽課以前已經打算要自殺了,現在聽完課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她不會幹這個傻事了。所以遇緣不同。其實成德現在想想,這位女士是菩薩,把自己本來不夠的這種使命、責任一點一點喚起來,是她在幫我、在成就我。這是在秦皇島。這樣的事太多了。還有一次在廬江,也是五天的課,剛好課餘走在路上,遇到三個長者,他們都已經退休了。一見到我,三個人同時跪下來,當時候真的是頭皮發麻。那老人家都很誠心,一跪下來就說:「蔡老師,你一定要去幼兒園,給那些幼兒園老師講傳統文化。他們假如沒學這個,又收禮物,對孩子又不公平,這個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當下被他們的這種為下一代著想的慈愛給感動了,當下也會覺得弘揚傳統文化刻不容緩。不止這些孩子,為了這些幼兒園的孩子、下一代,我們刻不容緩,其實為這些老師也刻不容緩。為什麼?因為他們假如不是用愛心去對待這些孩子,他是斷人家的慧命,那都是阿鼻地獄的罪。所以不是孩子刻不容緩,這些老師們都是。

  因為我們經歷這些事,對我們內心的觸動很深,終身難忘。所以為什麼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要去經歷。所以諸位同學們,大家學了之後,也不忘要去付出、要去體會、要去歷練。你真的有這個使命感,我這一門課學完,我要寫一篇好的小論文供養這個時代;我要準備一堂課,只要給我機會,我就好好的把這堂課講好,在這堂課當中把眾生現在修身的病、齊家的問題、帶領團隊的種種問題,我這一堂課裡面都把它講清楚,那你就是廣修供養,你這門課沒有白學。就好像這門課本來是何美慧老師來跟大家上,這個也是我們漢學院很用心聘請何老師來。何老師在《太上感應篇》下了不少功夫,講過很多遍。剛好在辦簽證有情況,就來不了了,那就變成成德來跟大家一起學習。但是何老師也把她備課的資料和盤托出,都交給成德。所以成德也要很好的來學習她給的資料,進而再來供養大家。而這門課突然讓我上,假如成德沒有想說《太上感應篇》重要,對這個時代重要,都沒有一些積累,那馬上要來上這門課,我也是一個頭兩個大。所以機會也是要給準備的人,假如我沒有稍微準備一下,院長讓我上我也不敢上。

  所以我們學聖教,首先心境要到位,所學的東西才能吸收、才能融會、才能受用。大乘佛法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其實不是大乘而已,儒釋道都是這樣。所以我們學了,我們利眾的心是根本,慈悲為本。假如這個利眾的心沒有發出來,你學這門課,你學漢學三年、五年,很快就全部都忘掉了。我們現在就可以冷靜,我們已經學一年半了,學了這麼多科,現在還記得多少,還能拿出來供養人家多少?這個就是勘驗。我們是為了要交這門課的作業、要得到這個成績,還是我們要學通它可以自利利他?心境不同,學出來的效果一定不同的。大乘以利他、利益眾生為根本,假如我們是以利益眾生的存心來學,深度、廣度一定不一樣。所以決定不能用自私自利的心、名聞利養的心、好勝的心來學這門課,一點意義都沒有,愈學愈偏了。而事實上,要離開這十六個字來學都不容易,「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

  

  最近我跟一位老師,他教書也一、二十年了,初次見面還滿有緣的,可以感覺到他還滿信任我的。交談的過程覺得他信心不是很夠,所以成德就藉由跟他詢問來增長他的信心。我就問他:「你們學校像你這樣又學佛、又吃素的人有多少?」他說:「一個都沒有,就我一個而已。」我說:「對,所以像你這樣的人,一千個找一個都不容易。」我的目的就是讓他有信心。結果他接著說了,他說我的同事就問我:「您為什麼每天念阿彌陀佛?」他就給同事回答:「這個世間太苦了,我要念佛求生淨土,不能在這個世間待了。」他就這麼回應我。當下我就提醒他,我們《禮記.學記》講,「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你了解他的心態,才能夠提醒他心態偏在哪。因為我從他的回答,我感覺他在回答他的同事的時候,不是站在他同事的立場上、因緣上去講話,他是站在什麼?自己的感受,自我中心。

  我們都知道,傳統文化都是要去利益人,不能自我中心,現在功利主義都是自我中心。可是問題是,我們就不自我中心了嗎?我們也是成年以後才學,甚至我們也是三歲、七歲以後才學的,三歲看八十,七歲定終身,我們也是先入為主,受到這個時代的影響,這個是我們要客觀有自知之明。所以要打破這個自我的慣性不容易,要打破以前形成的錯誤的慣性都不容易。一個都不容易,更何況好多。包含學習的慣性,知識性的學習這個要打破,不然入不了聖教。就像我們跟大家講的六種佛教、六種傳統文化,就走到學術去了;剛剛還講到,走到宗教的佛教,走到宗教的傳統文化,搞得神神叨叨的;還有邪教的傳統文化;還有觀光的傳統文化、企業的傳統文化,這搞名聞利養去了,搞成我的組織、我很厲害,都錯了。《金剛經》說要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結果我們拿著傳統文化、佛教的招牌,幹的都是跟傳統文化、佛教相背離的方向。這個是拿著傳統文化、拿著佛教去謀名聞利養,這叫裨販如來,拿著如來的教誨去做生意了。聖賢佛菩薩都是同體大悲,都為眾生好的,哪有跟他們講條件的?我們現在做生意,謀自己的私利,都錯誤了,所以不能走錯路了。

  而這一位老師他當下那個心念,我就提醒他,說:「你這樣回答是你自己的感受,《楞嚴經》告訴我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要講對他機的話,契理契機。」因為他這麼一講,「這個世間太苦了,我要念佛求生淨土」,結果他的同事聽完說:「我怎麼覺得你不像這個時代的人?」那他同事就覺得他怪怪的了。都覺得他怪怪的,還會很歡喜跟他學傳統文化、跟他學佛嗎?就達不到了。所以講話都不是自己想講什麼、愛講什麼,講話是什麼?機緣,都是為了眾生得利而講,對眾生沒有益處,一句話都不要多講,那叫廢話。講話傷氣,何必要耗那個氣力?愛講也是習氣,因緣不到拼命講,攀緣。所以成德也直接提醒他,因為覺得他滿信任我的,直接提醒:「你這個算自我中心,自私,老法師的心法我們就沒學到了。」

  老法師當時候在美國,當地的居民美國人,看到老人家還有身邊的人每天笑呵呵的,他們就好奇。因為在西方社會,在功利主義的影響,他們這種人生的狀態是小孩的樂園、中年的戰場、老年的墳墓,老年就等死了,在那裡等,沒有孝道,在養老院,很可憐。小孩的天堂,小孩沒好好教,放縱他,自我中心,養成很多習氣。你看現在冠狀病毒,他們自我中心,他說我的自由,我不戴口罩。反而在我們海峽兩岸,在華人的地方,甚至是東方人,這次坐飛機,戴口罩的就馬來人跟我們華人,成德這次是從馬來西亞飛過來的,很少歐美的朋友戴口罩。所以《了凡四訓》講得重要,「不論一身而論天下」,我們不能只說我不想戴。可是你不想戴,假如你真的得了,你會影響到很多人。所以你起碼為了別人想,你委屈一下自己,這個應該有吧?但是你自我中心就很難做到。結果現在證明了,大陸以很大的力度,大家為國家、世界著想,封城,很不簡單,慢慢慢慢疫情穩住了。結果現在其他地方開始爆發了,本來最嚴重的是在武漢、在大陸一些地區,現在慢慢控制下來,其他地方爆發了。其他地方的警覺性,還有團體這種以大局為重的心態不夠,反而不容易控制。結果現在大陸第二波擔心來了,擔心什麼?擔心疫情又從大陸以外的地區跑回大陸去了。現在大陸新增的病人都從哪裡來的?去意大利旅遊回來了、去韓國回來了,都再從外面又要回去,它第二波的挑戰又出現了。所以我們現在全世界所面臨的挑戰,假如不用東方的智慧,要想化解也不容易。所以你從世界再拉回來自身的學業,就會體會到要好好學,任重而道遠。

  所以我跟這位老師就提到,老法師當時候在美國,他們中年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墳墓),一看到老法師身邊的人笑呵呵的,他們很好奇:「你們為什麼這麼高興?」所以弘揚漢學還從常常以微笑迎人開始,這也是我們的家風。老人家怎麼回答?老人家說道:「因為我們都念阿彌陀佛。」接著外國人說:「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老人家說:「因為這句佛號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福報、無量的歡喜,都在裡面。」這個外國人一聽,「我也要!」假如老法師那個時候說:「這個世間太苦了,我要求生極樂了。」請問大家,這個外國人念不念?那你說老法師教我們了沒有?教了,我們不善去體會老人家是什麼存心,他怎麼契理又契機,看不懂、學不到,你聽二十年經也不見得學到。所以要善觀察、善用心、善體會。為什麼在扎根班的時候,要放老人家有一個重要的開示,「善學佛法與傳統文化」?你不善學,學不深,甚至學偏了,學成執著,那更麻煩了。所以我們學《太上感應篇彙編》,我們也要善觀察、善體會、善思惟。「慕賢當慕其心」,老人家是怎麼存心的,《彙編》裡面這些留名青史的聖賢人是怎麼存心的,這些編的人是怎麼用心的,我們都要去體會。

  當然,談到這裡,我們最後,這一節課最後跟大家談談,我們學這一門課的目的在哪裡?這個沒有標準答案。我們這個學習的慣性都是要個標準答案、記個標準答案、答個標準答案,這個學習狀態很可能把我們的悟門都給堵住了。所以可能每個人的體會不一樣,但是你得去思惟,我為什麼要學這個?漢學院為什麼安排這個課?我們都不了解老法師的用心、不了解漢學院為什麼排這個課的用心,那在這個福報當中也受益有限。

  《太上感應篇彙編》為什麼重要?印光祖師當時候在世,大勢至菩薩再來,當時候浙江定海縣縣令啟請老人家去講經,他是當代高僧,因為自己口音太重,怕大眾聽不清楚,他就派了一位法師去講,講什麼?《太上感應篇》、《陰騭文》,都是道家的經,不是佛教的經。所以這個就已經證明,大修行人根本沒有執著,他哪還有個「我的佛經」、「他的道家的經」?他離四相、離四見了,他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以我們都要善於觀察這些祖師大德的表法。為什麼印祖要這麼大力的弘揚這部書?老人家很善於觀察,他當時候到了香港去弘法,結果在倓虛法師的道場它的藏書裡面發現,印祖當年印佛經一千本、兩千本,其中印三種書的時候,都是一萬本、三萬本這種量。哪三本?《安士全書》、《太上感應篇彙編》、《了凡四訓》,沒有一本是純佛家的經,人家老人家懂得觀察。所以印祖他是圓人說法,無法不圓,他入的是什麼境界?無有一法不是佛法。老人家學到了,所以老人家在我們這個時代,跟印祖的境界、胸懷一樣,他老人家說扎三根,這是在二十年前左右,老人家就特別重視。尤其是《弟子規》,儒家的經,而且是什麼時代學的?以前的人小孩的時候學的。印祖那個時代可能每個人還有這個小學的基礎,「小學終,至四書」,小學他們還學,可是到老法師這個年代,大家都沒學過了,孝親尊師也不懂,得從這裡。所以老法師強調扎三根,跟印祖當時候強調這三部書,他那種慈悲智慧是同樣的表法,都是應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所以確確實實無有一法不是佛法。

  所以大乘的法印是什麼?你只要這部書跟這個法印相應,這就是大乘佛法,佛沒有說我講的才是大乘佛法。大乘法印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我們的心在那裡分別、在那裡比較,就不是大乘佛法了。所以這部書確實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又以無求回報的心、不染著的心、清淨的心來學,那這部書也是大乘佛法。所以世法跟佛法在哪裡分?在心上有沒有分別執著。心有分別執著,《華嚴經》都變世間法了;心沒有分別執著,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因為心沒有分別執著,就能出三界、出輪迴了;心沒有分別執著,六根接觸六塵都增長智慧、增長菩提心。善用其心,則能成就殊勝功德,這個《華嚴經.淨行品》說的。就像沒有分別執著的人,他用真心,他吃飯就是大乘佛法,他吃出感恩心、吃出菩提心。為什麼佛門說「食存五觀」?那他就吃飯的時候是覺悟的、是感恩的。我們善於去體會佛門的教化,不只是吃飯是這樣,一切時都不離感恩心、不離願心、不離菩提心,那不在一切境界都提升嗎?就用這樣的心看一切法,不都是佛法?

  這節課時間到了,剛剛最後講到的,無有一法不是佛法。你有分別執著,法法有障礙;沒有分別執著,法法是圓融,因為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都是一體的。所以沒有一法不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都是一體的,那每一法之間怎麼會有衝突?它是一體的,不會有衝突。所以大乘佛法圓融、透徹,《太上感應篇》也是一法,怎麼不是佛法?況且它所有的內容講什麼?五戒十善。整個大乘佛法建立在什麼?十善的基礎,十善如大地,離了十善就沒佛法,離了十善是邪法。所以這部書談五戒十善,這是根本,大根大本的法,一定要從這裡學起,從這裡打基礎。所以《佛藏經》說,「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者,非佛弟子」。而儒跟道取代了小乘,是我們學大乘重要的基礎。這些道理都要圓解才能圓修,圓解的人修一天,勝過不能圓解的人修一劫,這是黃念老給我們的教誨。

  最後這個問題就讓大家回去想,我為什麼要學這門課?我們下一節課再從這裡跟大家來探討。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