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年早餐開示—談道、德、仁、義、禮 (共一集) 1998/9/26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3-0117
儒家曾經講:「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到底什麼叫道?儒家的教學,它的宗旨可以說是教人「道、德、仁、義、禮」,這是它教育中心的思想。這裡面最難講的就是道德,什麼叫道德?「率性之謂道」,這講的是好的標準。「率」就是隨順,佛家講的相應;「性」是真如自性。儒也懂得,沒有佛法說得那麼清楚,說得那麼明白,佛法裡面講的性,講的自性、真心、本性、真如、一真法界,名詞很多,都是說的一樁事情。我們現在用最容易理解的言詞來說,宇宙萬有的真相,這個大家好懂,這就是道。道是永恆不變的,真正是不生不滅,在修行人這一方面來講就是清淨法身,法身就是宇宙萬有的真相,法身就是一真法界。所以佛在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說十方三世佛,把所有一切眾生都包括到裡面去了。過去的佛、現在的佛大家知道,未來的佛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有心,有心將來一定會作佛。《法華經》上講得透徹,一闡提也有佛性,一闡提將來也會作佛,這才講到究竟圓滿處,所以說成佛的《法華》,道理在此地。為什麼說其他的經不說成佛,單單說《法華經》成佛,《法華經》講成佛講得最徹底,一闡提也能成佛,阿鼻地獄的眾生也能成佛,這個才徹底。佛在過去所講的是方便說,說一闡提沒有善根的人不能成佛,那是就相上來講的,就事上來講的,說一闡提也能成佛,從理上講的,這個是道。道就是自性,永遠存在,問題就是你能不能見道?在佛法說你能不能悟入?
「德」是什麼意思?德是得道,道得到了,就是我們禪宗裡面講「明心見性」,見性他就得了。由此可知,德這個字的意思是悟入,《華嚴經》上講的信、解、行、證,他證得了。對於心性、對於宇宙萬有,宇宙萬有的真相徹底明白,實際契入了,這叫德,德就是你得道了;所以他不用得失的得,不用這個得,可是跟得失的得一個意思。這個德不是平常的德,是得道之德,所以叫道德。誰得道了?在《華嚴經》裡面圓教初住菩薩才得道。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叫得道,得道就是成佛。初住菩薩是分證佛,雖不是圓滿的,他是真佛,他不是假佛。所以初住菩薩就有能力在遍法界隨類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能現什麼樣的身,他就有這個能力。「應以佛身得度,就現佛身而為說法」,《無量壽經》第二品,昨天晚上你們講的,舉一個例子說,應以佛身得度就現八相成道,舉一個例子講。佛的身都能現,其他的身還有什麼問題?所以舉例,不舉其他的身分,舉其他的身分也許你認為那個身分低,佛的身分高,恐怕佛身不能現,舉佛的身分,其他的身分不必說了,全都包括在其中。他有能力隨類現身示現,隨機說法,他說法一定契機,什麼原因?都從自性裡面流出來。
示現、說法、利生就是仁義。「仁」是什麼?仁是慈悲,大慈大悲,我們世間人講愛心,大愛;世間人講博愛,博愛兩個字是《無量壽經》上的,你就曉得佛法對中國人影響多深,許多人知道博愛,博愛出在哪裡不知道,博愛出在《無量壽經》上,這是仁。我們今天講這個字,用白話的方式來講,就是愛護一切眾生,關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這是慈悲;這是教給我們怎樣處事、待人、接物。仁下面是義,「義」是什麼?盡義務,對一切眾生這種關懷、照顧、幫助都是義務,義務是不求報償。盡義務,我們應該要關懷的,應該要照顧的,應該要幫助的,為什麼?一體。所以佛家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緣用現在的話講是條件,無條件的。我為什麼要愛護眾生?為什麼要關懷這些人?沒有條件的。有條件就不是菩薩,就不是覺悟的人,覺悟的人沒有條件。迷人有條件,迷什麼?迷道、迷德,一迷一切都迷了,這才講條件、講報酬;覺悟的人沒有。連老子都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到天地同根、萬物一體還談什麼條件?他這兩句話跟佛家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一個意思。所以中國儒家跟道家的境界很高,那個時候佛法沒傳到中國來,在理上講,我們也能夠承認他們是諸佛菩薩應身到中國來,否則的話哪有那麼高的境界?
「禮」是對於沒有覺悟的人,制定他的生活規範,人人都能遵守,這個社會有秩序不會亂,使大家生活能夠安穩。禮根據什麼制定的?是根據性德來制定的,這一點我們要懂得,不是某一個人制定叫我們遵守,不是的。聖人制禮作樂,聖人已經得道,得道兩個字概念應該清楚,就是他已經明心見性,性德自然的流露,從這個上來制禮,來制定這些條規;這個條規不是他自己意思,依照他的意思去訂,那就錯了。他的意思,意思是迷,迷了才有意思,覺悟的人沒有意思。永嘉禪師對惠能大師所說的「分別亦非意」,這就證明他覺悟、見性了,見性的人沒有意,見性的人流露出來的都是性德。
現在人不懂這個道理,以為古禮,像佛家這些戒條,這些戒條是釋迦牟尼佛制定的,我們為什麼受他的約束?為什麼要遵守他的?這個觀念錯誤的。釋迦牟尼佛制定戒律,說的五戒十善,我們舉這個例子來說,一切諸佛菩薩都講五戒十善,那到底是哪個制定的?為什麼每一尊佛都講?每一尊菩薩都這麼講?性德。所以這不是自己的,誰的性德?說老實話,自己的性德。迷人是違背了自性,迷失了自性,你真正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你才歡喜接受。我們自己的性德,自己沒有發現,他發現了,他發現的那個性德就是自己的性德,「自他不二」、「生佛一如」,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生佛一如就是迷悟不二。悟的是這樁事情,迷的還是這樁事情,這迷悟不二。可是迷悟的現象、迷悟的作用那是完全不同,悟的人生活得大自在,迷人生活是大苦惱。這是迷悟在生活上感受的不同,這個差別很大很大,迷悟在事相上的差別並不大,感受上的差別大。這些道理大小乘經典裡面都說得很多很多,所以經不可不讀,常常讀經,天天有悟處,然後我們才明瞭。
清末民初一些人自以為聰明,打倒孔家店,破除迷信。打倒孔家店是對儒家所說的,破除迷信是對佛教所說的,這個東西都不要了。說中國古老的傳統是吃人的禮教,道、德、仁、義、禮都不要了,不要再講了,不要再聽了,不要再學了,後果如何?後果就是今天社會的動亂。這些人是迷人,他不了解這是性德的流露,他以為是別人制定的,是某些人的意思,是那極少數的人意思,我們多數人為什麼要聽極少數人的支配,他說得很有道理,振振有辭,大家聽了滿有道理。有理沒有理要通過時間的考驗,到現在也不過是一百年罷了,這一百年當中大家過的是什麼日子?如果我們仔細去讀讀歷史,這一百年一切眾生過的日子,遠遠比不上古人。古人一生真正講享受,太平盛世,身心安穩,真實、自在、快樂;現在人生活惶惶不安,整天生活在憂疑恐懼之中。物質文明帶來了一點方便,但是把精神文明徹底的摧毀,這個得不償失。
物質文明的進化無可厚非,主要的是精神文明決定不能夠喪失,精神文明跟物質文明要不能夠相配合,災難就來了。如果說是這個社會有精神文明而沒有物質文明,人們過的生活還是很幸福,兩者都有那更幸福了。我們在哪裡看到?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極樂世界兩者兼備,可以說是精神跟物質生活都達到頂峰,達到究竟圓滿;華藏世界也是精神跟物質都達到圓滿。可見得佛法並不是主張一定要苦行,不能享受,沒有這個說法。提倡苦行是小乘,小乘是初學,好像我們教學生一樣,教小學生規矩特別多,為什麼?他不懂事,多訂些規矩約束他、管教他,到他長大了,慢慢這規矩放鬆了。所以中學生的約束就比小學生來得寬鬆,大學生的約束就更少了,到念研究所完全沒有約束了。小乘法是教初學,教初學不能不用這個方法,「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初學戒律就特別重要了。到你得定了,因戒得定,這個定是什麼標準?阿羅漢,《楞嚴經》上講的九次第定,前面八定不算,第九定以上你得定了,得定那個戒還要不要?不要了。為什麼不要?定共戒。一個人心清淨得定了,他還會犯過失嗎?不會了,定共戒,他的起心動念自然合規矩,規矩就是戒律。再向上提升,證果、明心見性了,明心見性剛才講了,道得了,已經得道了,道共戒,比定共戒還要高。定共戒裡面理事無礙,道共戒裡面事事無礙;雖然講事事無礙,自自然然合乎戒。所以佛家的戒律怎麼回事?就是釋迦牟尼佛平常的生活,記錄下來就是戒條。
覺悟人的生活,他們是自然的,儒家我們讀《論語》,《論語》裡面說孔老夫子七十歲「隨心所欲,而不踰矩」,矩就是規矩,他隨心所欲自然合乎規矩,這就是講的道共戒。他不要一條一條去遵守,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然就相合,你說這個多圓滿。所以道、德、仁、義、禮雖然是儒家講的,跟佛法講的完全相應,所以說佛法不離世間法,佛法就是世間法。世間法合理化、合情化就是佛法,合情、合理,所以我們必須要懂得,必須要學習,我們才能得到受用,這個受用就是經上講的真實利益。如果不認真的學習,這真實的利益你就得不到。好,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