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九八年早餐開示—信心  (共一集)  1998/4/1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3-0016

  修學最重要的就是斷疑生信,所以信心是非常非常困難,信心是無比的尊貴。《華嚴經》上講「信為道源功德母」,這是實實在在的。道就是成佛之道,成佛之道的根源,就是信心,如來果地上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從信心上生的。所以這個字許許多多的人都把看它看輕了,把它看成太容易了,疏忽了。所以修學一輩子都不能成就,如果你要找它的根源,它到底毛病發生在哪裡?沒有信心。

  三十七品裡面,五根五力把都這個「信」放在第一,多少能講的人實在是語而不詳,講的不詳細,不透徹。這個也難怪,為什麼他講得不詳細、不透徹?他本身如果不了解,本身如果沒有信心,他怎麼能講的出來?所以講經說法要真正講的好,能攝受人心,全在功夫,你自己意境達不到,那就沒法子。所以同學們真正要發菩提心,要修菩薩道,菩提心怎麼發,菩薩道怎麼修,全在《無量壽經》。大家有緣到此地,雖然在這幾個月當中,這部《無量壽經》你沒有辦法完全聽到,我的估計,到你們畢業六月的時候,頂多只能講到第六品。

  可是你聽這一小段,後面不聽,雖然是沒有機緣,聽不到。你以這個例子,這個體例以此類推,大致上可以能夠領會。不僅是《無量壽經》,任何一部經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哪裡能講的完!所以古德研教,我們講宗門教下,宗門是禪宗,目的在明心見性,教下目的在大開圓解。這二個名詞不一樣,其實意境完全相同,大開圓解就是明心見性,你不明心見性,你怎麼可能大開圓解。在我們淨土宗叫一心不亂,也是這個境界。所以諸位千萬不要誤會,好像念佛的人不求明心見性,也不求大開圓解。殊不知,你念到一心不亂就圓解了,就見性了。

  各宗用的術語不相同,意思是相同的,境界是相同。這個術語不相同,是因為他用的方法不相同,統統都是明心見性。而淨宗所說的修學的原則,卻是比其他宗來的簡單,不繁雜,他就講三個字「信願行」。你看在《無量壽經》上首表法裡面,他有信慧、願慧、香象,用三位菩薩來表法。可是「信願行」這三個字實實在在不容易,一定要把經上所說的這些教訓,全部都做到。全部都做到,給諸位說,你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阿彌陀佛是什麼樣子,《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就是阿彌陀佛的樣子。

  你不能做到,不行;做到二成是相應。我說的,我這個講覺品跟古人講的不一樣,你做到二成,你下下品往生;你做到三成,下中品往生;做到四成,下上品往生,一直做到圓滿,百分之百了,你就上上品往生。佛法最要緊的是要行,要真幹,佛講的話要理解,要懂得。那是信了,信了不能行,發願往生,願很懇切,也沒能真照做,全是假的!哪裡是真的。所以「信願行」是一樁事情,一而三,三而一,缺少一個,那三個都沒有。你有一個,必定有三個,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一定要認真去做。

  在無量法門裡面,淨宗的這個法門,古今中外的大德及世尊告訴我們的,十方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讚歎的。為什麼要讚歎這個方法?這個法門容易,穩當,簡單,快速,能令九法界眾生,乃至地獄眾生能夠平等成佛,你們想想還有哪個法門有這麼方便?你們諸位同學過去都念過佛學院,對於其他經教法都涉獵過,你們想想能有這個方法方便?《華嚴》說了那麼多,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學《華嚴》前面那麼多的方法,《離世間品》講了二千個法門,太難了!如果覺得難,可以統統捨棄掉,依普賢菩薩專修念佛,求生淨土。

  生到淨土之後,無量無邊的法門,一時都得到了。這個是淨宗可貴之處,一切如來讚歎,就讚歎這樁事情。輕視這個法門,妄自誹謗這個法門,那是業障習氣太重,經上講的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緣。遇到這因緣,他不接受,排斥!所以同學們在此地時間雖然很短,有疑一定要問。要珍惜,認真努力,我們這個班這一屆是第四期了,第五期能不能辦都靠不住。如果你們同學將來沒有機會出國來學習,這個班可能就停了,我們這個班,李木源居士發心,我跟他配合,我們就是一個心願,為祖國佛教做出一點貢獻。

  所以我們教學培訓的對象,是以祖國的年輕法師們,所以你們不能來,我們也沒有辦的必要的。但是修學《華嚴》,幾位同學可能還有時間在這邊住的久一點。李居士也很難得,他以居士林跟淨宗學會的名義聘請你們在這邊工作,可以拿這邊的工作准證,這就能在新加坡長住。我們有長時間來學習《華嚴》,這個也是希有因緣,緣又殊勝。給諸位說,障礙力量也愈大,這是一定的道理,如何突破障礙?我們一定要發真誠之心,感動諸佛護念,龍天擁護,才能夠在一切魔障裡面,我們還能平平安安度過。

  我們的心要不真、不誠,魔就得其便了,佛加持加不上。佛為什麼加不上?你自己有邪思就是障礙,不是佛不慈悲,這個一定要懂得,你有邪思,還有一絲毫自私自利,還有一些疑悔,或是對法門疑悔,還是對因緣疑悔,或是對教學疑悔,都產生障礙。就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生的邊地疑城,或者對自己疑悔,怕自己學不好,都不行!疑自疑他都造成障礙,這個佛的力量就達不到,是你自己有障礙,不是佛菩薩不慈悲。魔就得其便,魔則乘這個機會在當中擾亂,你的道心就退了,這個事情就辦不成了。

  所以蕅益大師在這個《彌陀經要解》裡面講信,他老人家講六個,第一個就是信自,一定要相信自己有佛性,這是第一個條件。有佛性就是我有資格作佛,這頭一個條件。你想想:我業障深重,我怎麼能作佛?這完了,一切都完了!根本動搖了,哪行?我有資格作佛,要相信《無量壽經》上字字句句,我有能力做到。相信自己,我有能力上上品往生,這叫信心。信自是大根大本,然後信他。他是什麼?釋迦牟尼佛是他,跟我們講的話句句真實,佛不騙我們。相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了,沒有一願是虛願。

  相信古大德的翻譯,沒有翻譯錯誤,相信夏蓮居的會集確實是原譯本的集大成,你的信心不動搖。相信我們這個法會因緣殊勝,我們在一起,同學共修,因緣希有!一絲毫疑悔都沒有,這個信才是真信,信事、信理、信因、信果,哪有不成功的!經上講平等成佛,那我們親眼看見,擺在面前的,真的是平等成佛。多少人想到這個地方來,緣不足。李木源居士告訴我,第四期報名的人,一百多人。你們幾位難得,你想這個緣多殊勝,過去生中的福德。

  那麼來到這個地方,一定要認真、要努力,根性鈍不怕,怕的是不肯用功、不肯努力,用功努力要得法。佛法自古以來所傳的這些修學原理原則,給諸位說都是非常簡單,一點都不複雜,世出世間最高明的東西,就是最簡單的東西。黃念祖老居士有個比喻很好,他比喻那個傻瓜照相機,最好的就是最簡單的,不會照相的人沒有關係,拿到對準了,按一下,就張張漂亮,張張都照的好。你到市場上去買高級照相機,新加坡的錢一萬多買一架,你拿那個照相機去照,三十六張保險一張都照不好,那個是複雜了,麻煩了,什麼光圈、距離、色溫,一大堆的東西!你哪一樣東西沒有調整好,你照出來的相片就有缺陷。

  所以要曉得愈是高明的東西,一定是愈簡單的,搞得那麼複雜,那絕對不是好東西,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能用,大多數的人不會用,那就不是好東西。任何人都可以用,都用的很順利、很成功,那就叫好東西。淨宗法門就像傻瓜照相機一樣,端賴我們自己有決定的信心,下手從哪裡下手?一定從禮敬下手。印光大師所講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真誠心、恭敬心去學習,敬人、敬事、敬物。我們今天在求學,在求學是事,敬就是認真努力,全心全力的修學,這是敬事。

  現在人一般講敬業,敬業就是敬事。事就是事業,我們對自己的事業要尊敬,尊敬就是要認真。《普賢行》裡面第一句就是「禮敬諸佛」,昨天時間不夠,今天晚上還繼續講,講「禮敬諸佛」。為什麼要細說?因為這是我們下手之處,下手之處錯了,就一錯到底,你還有什麼成就!所以教理的深入不在博覽,我讀的多,看的多,參考資料多,沒有辦法深入。怎麼去搞都是皮毛,只可以說你愈搞愈囉嗦,愈搞愈複雜。你所蒐羅的,找這些材料,統統在著桌子表面,沒滲進去,搞的再多都是表面。怎麼能深入?功夫。功夫在行,認真去做,你才能是徹法底源。

  這功夫怎麼做法?前幾次說過,一定要看破、要放下。看破就是明瞭,真正明瞭,明瞭是在放下,放下你的障礙,這個明瞭是本來明瞭,明是本明,不是我以前不明瞭,現在才明瞭了,不是的!本明,以前有障礙,把本明障礙住了,現在把障礙去掉,用什麼方法去掉?放下。放下就是去掉障礙,去掉障礙,本明就現前,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不是外來的。那麼這是佛給我們說的事實真相。人人都有圓滿的智慧,人人都有圓滿的德能,佛沒有說只有他都有,別人都沒有,佛沒有這個說法,統統都一樣。

  佛是顯示出來,為什麼?佛沒有障礙。我們智慧德能透不出來,障礙太多了,無量無邊的煩惱習氣都是障礙,要放下!統統放下,徹底放下,我們智慧德能也就圓滿的透出來了。我們能夠信得過,從這個地方建立圓滿的信心,從心發願,從願起行,哪有不成就的!諸位要明白這個大道理,佛法的修學比世間任何一法,都來的容易,不難。難在你自己這個習氣、妄想放不下,難在這裡,果然放下不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