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年早餐開示—對美國同修講話—知恩報恩(七) 1998/12/27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3-0176
達拉斯傳真我收到了,你們提了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懺悔業障就要想,不想就無法懺悔,請問如何懺悔?
這個問題有問題,問題的本身有問題。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造作是三業的造作;有言語的造作,譬如我們毀謗別人、侮辱別人,言語的造作,這造業;殺生,我們身體的造作;可是起心動念是意地的造作。如果我們造作很多罪業,或者是過去、或者是現前的,我們求懺悔,一般人往往在佛菩薩面前叫發露懺悔,把我所造的錯誤過失說出來,求佛菩薩原諒。這種懺悔法,是業障永遠懺不盡的。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曾經就「懺悔」這個問題,向章嘉大師請教。他老人家告訴我,懺悔真正的意義是「後不再造」;你過去已經做錯了,知道錯誤了,從今以後不再有重複的錯誤,這叫懺悔。而且告訴我,懺悔並不著重在形式,形式還是屬於教學,表演給初學的人看,表演給不知道懺悔的人看,讓他們看了有所感動,發心來模仿、來學習。所以那種懺悔法是度化眾生的,是利他的。
自利的懺悔是後不再造,記住這個原則,實際上跟孔老夫子所講的「不貳過」,意思完全相同。夫子教導學生,過失只有一次,沒有第二次,這個意思是同樣的過失不會有第二次,這叫真正懺悔。因此我們明白了,如果我們將自己的過失再回憶一遍,豈不是又造作一次?常常回憶,常常再重複造作,這個罪業怎麼會懺除得乾淨?由此可知,佛在經上講這個義趣我們能體會到,如理如教的修行就是懺悔。八萬四千法門,門餘大道的念佛往生,哪一法不是真正懺悔?從今而後,我們一心只念阿彌陀佛、只想阿彌陀佛,其他東西都不想了,不想當然你就不會做了。天天念彌陀,天天真懺悔,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過去所做的一切善、一切惡都莫思量,都不要去想它,現在我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也不要去想它,這叫三輪體空,這樣叫一心稱念。這也叫做相應,我們常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叫相應。這個是自利的懺悔,確實能除自己的業障,業障就是妄想、習氣。這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念佛很久,往生沒有把握,還沒有見到阿彌陀佛,請問怎樣才知道自己有把握往生?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往生有沒有把握,並不是預知時至。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祖師大德也常常教導我們,往生有沒有把握,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就講得很好,這個問題決定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決定在「念佛功夫的淺深」,這個話說得好。蕅益大師是再來人。你看印光法師,印光法師我們知道他是西方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對於《彌陀經要解》的讚歎,他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一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個讚歎,讚歎到頂點了。由此可知,蕅益大師是什麼人再來的?如果不是阿彌陀佛,那一定是觀世音菩薩,才值得大勢至菩薩這樣讚歎。他的話就是佛的話,這就肯定告訴我們,我們有深信切願,這個人決定往生。深信切願在哪裡表現?這個世間決定不染著了,你才真信、真願。如果對這個世間還有貪愛、還有留戀,西方極樂世界怎麼能去得了?
所以古大德教給我們,這個法門的修學叫「欣厭二門」。厭是厭棄、厭離娑婆世界;欣是希望、歡喜求生淨土。把求生淨土、親近彌陀,當作我們這一生唯一的一樁大事,除這樁大事之外,其餘都是小事,微不足道。我勸導同修變一個說法,跟古人的不一樣,你們去想想有沒有道理。我的說法是,我們把《無量壽經》徹底去做到,昨天晚上我講經講到布施、持戒、忍辱,我說到。我們學佛講到相應,什麼叫相應?必須具足信、解、行、證,這才叫相應,這四個字當中少一個字都不是相應。所以你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要相信佛的教誨,要理解教誨當中的道理,要知道怎樣修行。
在修行過程當中,我們真正得到利益了,那就是證。在現前我們所得到的,煩惱、妄想、雜念減少,心地清淨,智慧增長,這是證,淺證。功夫純熟,曉得什麼時候往生,功夫好的兩、三年前就知道,我見過。我在《六祖壇經》裡面,看到六祖大師囑咐他的學生,去替他預備後事,那是一年前,他就知道。我在台北,台中同修來告訴我,李炳南老居士在講經的時候告訴大家,他再講兩年就不講了。那邊同學,聽到這個話來問我,老師講這個話什麼意思?我告訴他,老師住世間就是為講經說法而來的,他說他講兩年不講了,意思就是兩年以後他就往生。果然沒錯是兩年,所以我知道他那一年要走。這是什麼?功夫純熟的人,一、兩年前自己就知道了。一般人預知時至,我們看到最多的是一個月到三個月,這種情形我們看到太多了。他在往生前兩、三個月,去拜訪他的朋友,看看他的親戚,見最後一次面。往年,「台北蓮友念佛團」李濟華老居士往生,就是兩個月之前知道的,這是講功夫純熟比較晚。
所以我的說法是,你能夠把《無量壽經》做到百分之百,全做到了,經的意思你都理解、都懂,你都做,統統做到了,你決定是上品上生;你說我能做到百分之九十,還有百分之十做不到,不錯,你可以往生,你往生的品位上品中生;你做到百分之八十,你上品下生。這樣子慢慢的遞減,減到你只能做到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八十我做不到,我可以做到百之二十,你也能下品下生。如果說百分之二十都做不到,你往生就沒有把握了。我這個講法,你們想想有沒有道理?今天我們往生沒有把握,我跟大家說一句老實話,聽經太少了,聽經好重要!聽經要不重要,世尊當年在世,為什麼四十九年天天不斷在講,這就是薰習。我們不聽經,就被煩惱薰習、被妄想薰習,一天聽兩個小時不夠。
世尊當年在世說法,一天是八個小時,經上告訴我們「二時講經」,古印度二時是現在的八小時。印度那個時候對於時間的時辰,他們的說法是晝三時、夜三時;白天三個時辰: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夜晚三個時辰: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所以是六時。二時講經,我們現在把一晝夜分做二十四時,二十四個單位,他們是六個單位,他們一時等於我們四小時。每天八小時聽經,所以他才有成就。我們今天不聽經,不聽經就打妄想,不聽經就造業。這個道理、這個事實,我們一定要明白。現在我們想聽經怎麼辦,誰給我們講?講經的人少了。
所以今天我們在此地,全心全力的在培訓弘法人才,現在要把培訓班正式改成佛學院,我們佛學院名稱是「佛陀教育學院」,在新加坡教育部註冊。這個學院裡面的程度跟大學一樣,將來發的大學畢業證書,新加坡政府承認。我們全部的學程七年,學生在那裡學七年,學些什麼東西?一門,一門深入,長時間的薰修,他才能成功。學一部《彌陀經》也要學七年,你把這部經學得透徹,你完全明白了,你的疑問全都沒有了,斷疑生信;不但你能夠弘法利生,你往生不退作佛是決定有把握。我們沒有這個修學環境,沒有人跟我們講怎麼辦?今天我們的緣比古人殊勝,我們利用科學的高科技這些機器,我們利用錄相帶、利用錄音帶反覆的來聽,一天聽八個小時,把你的妄想、雜念、分別、執著統統聽掉,你清淨心就現前。清淨心現前就有感應,你怎麼會沒有把握?一定要多聽經。
第三個問題問︰如何在忙碌的環境當中增加定力?
這個問題必須要看破、要放下,要了解我們在世間生命是非常短促。世間確實是濁惡之極,佛在經上講「五濁惡世」,你能夠看到濁惡,你對這個世間就沒有留戀。工作再繁忙,心地依舊清淨,這就是定力。工作忙是我們身體在勞碌,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正是一個真正修行人功夫所在之處,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必須要學習的。
最後一個問題︰請問如何對惡人生起慈悲心?
這個問題,必須要有高度智慧的觀察。惡人造作種種惡業,一種是直接對我自己來的,我自己深受其害;另外一種不是對我自己來的,但是社會大眾受他的災害,我們也是社會大眾之一,當然我們間接也是受害者。他為什麼會造這個惡業?因緣很複雜。他對修行人來講是善知識,什麼叫善知識?逆緣裡面的善知識,逆境裡面的善知識,使我們對這個世間不留戀了,這個世間不好玩,我們趕快走,他常常提醒我們,豈不是善知識?孔老夫子講「三人行,必有吾師」,這三個人是一個善人、一個惡人、一個是自己,這三人。善人是我的老師,他的好處、善行,我要學習他;惡人是我的老師,他的這些惡行,我常常反省我有沒有,我要有趕緊改過自新。所以一個是從正面來教導我們,一個從負面來教導我們,你要能這樣想,你的慈悲心就生起來了。你對於一切惡人,不但生慈悲心,生恭敬心,知道他對我利益很大,他為我做出重大的犧牲,乃至於墮落阿鼻地獄。他願意墮阿鼻地獄,把我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叫我對這個世間一切人事物沒有貪戀,他是我的大恩人,你慈悲心怎麼會生不起來?
所以我們遇到惡人,縱然是直接對準我們來傷害我們的,我們也很感激。記住《金剛經》上的忍辱仙人,他所遭受的割截身體那種大苦難,他沒有一點瞋恨心,而且生大慈悲心,說: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為什麼?你是我最大的恩人,沒有你就沒有我的成就,因為你對我這種行為,成就我忍辱波羅蜜。忍辱波羅蜜,在整個佛法修學上,是重要的關鍵。因為你有忍辱,你才能得禪定,你得禪定才能開智慧,智慧開了才能圓滿解決一切問題,所以圓成佛道。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世間惡人對我們的貢獻太大太大了。他們付出重大的代價,不惜無量劫墮落地獄受苦,提醒我們,這個大浪潮把我們推上一層。所以佛菩薩眼睛裡頭,沒有敵對的人。佛菩薩沒有,儒家也沒有,儒家講的「仁者無敵」,一個仁慈的人,他一生當中決定沒有冤家對頭,他沒有敵人,他只有愛心。佛家講一片慈悲,這個慈悲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是高度智慧覺悟的,決不是迷惑,這樣子你的慈悲心自然就生起來了,你對於一切眾生自然就生尊重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禮敬諸佛」,你就能圓滿的做到。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