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行願品吉祥雲比丘章 (第十二集) 1997/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3-0012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八頁第一行,最後一句看起。
【三心境俱泯念佛門。心即是佛,心則非心。佛即是心,佛亦非佛。非心非佛,遠離一切。故無所念,方為真念。】
往下,這個意思愈來愈深了,這一段是大師跟我們說的,能念可以歸納為五種。第一種是:「緣境正觀念佛門」。大概我們現前一般念佛的同修,都在這一個範圍之內,這個範圍要念的相應也能往生,這是講專念阿彌陀佛。如果不是專念阿彌陀佛,換句話說,修學任何一種法門都很難成就。這個道理前面曾經說過,這個二十五種念佛法門,這是吉祥雲比丘給我們歸納。這個二十一門前面說過,展開來就是無量無邊的法門,沒有一個法門不是念佛法門。那麼我們看,能念的這個五大類,就更清楚、更明白了。所以第一類就是「緣境正觀念佛門」,給諸位說,只限於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呢?這個地方清涼講得很清楚,「若真若應」,真是真佛,法身佛、報身佛這是真佛;應是應化身,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現在我們世間,這是應身佛。不管是真佛或者是應化身佛,無論是依報還是正報,總而言之,都是外境。
「稱名」,這是口,口念。口念,心要不相應,這就不叫真念,這是口念。通常我們講念佛,咱們中國文字上念旁邊加一個口,就是這個念法。所以在無量法門當中,唯有以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為我們正觀之境,行!藉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我們得生彌陀淨土,所以雖然這個功夫,比不上後面所說的四種,他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一點諸位同修特別要注意,如果不是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修學其他的法門,那就是後面這個四大類。這個四大類說實在話,就是一定要相應,與什麼相應呢?與自性相應,與真如本性相應,相應就是真念。所以你心上真有了,真的相應。
那麼為什麼說四種呢?這裡頭有淺深不一樣,功夫淺深不相同。所以第二種「攝境唯心」,比前面就高明多了。這種念佛也在淨宗,淨宗的理論,《觀經》上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所以這個兩句是《觀無量壽經》的經文。佛又常在大乘經中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你心裡面想佛,佛就現前,常常想佛,無間斷的想佛,這就是屬於唯心念佛門。你這個心裡頭真有佛,不一定要口念,口念不念沒有關係,心裡頭真有。這一起心動念,佛就現前,這是「攝境唯心」。
今天我們講第三種—心境俱泯念佛門,諸位看看這個名稱,你就想到這個念佛門,把整個禪宗包括在其中了。禪,參禪的人要想得定,要想開悟,要想明心見性,那就非達到這一個境界不可,所以他們那個念叫做真念。為什麼呢?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那心就非心,心就不叫心;佛就是心,那佛也不叫佛了,諸位體會這個意思。所以他說:『非心非佛』,這是從雙遮來說;如果從雙寂來說呢?『心即是佛』,那麼佛就是心,那就即心即佛。明白這個道理,契入這個境界,宗門裡面所說:「入不二門」。如果你還有心有佛,心跟佛是二法,在《壇經》裡面說,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這一段就是講的不二法,不二法那才叫真念,真念是無所念。宗門裡所謂的起心就錯了,動念皆乖了,你起心動念就錯了,叫你在一切時、一切處,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真念。
諸位想想,宗門包括在念佛法門裡頭,這個沒有念,沒有念怎麼叫真念?念還是假念,念是假念,不念是真念。可是要知道,我們念是假念,不念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不念,你落在無明裡頭;念,你落在妄想裡面,你念不念都錯了。這個意思很深,一定要很細心的去體會。這個裡頭無念,他那個心跟境是一,能變的心、所變的法界是一,能所不二,入一真法界,入不二法門。生佛是一,也是不二,性相不二,理事不二,樣樣都是不二法門,這叫真念。這個是上上乘的功夫,不是普通功夫,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這叫理念。前面三個是理念,第一個是我們講的功夫成片,念阿彌陀佛就能往生。第二個攝境唯心,是事一心不亂。心境俱泯—理一心不亂。
我們今天讀清涼大師這一段開示,對這一樁事情,可以有相當的體會,了解他的狀況。功夫沒有別的,就是平常講的看破、放下,徹底放下,不能讓心地裡有一絲毫東西存在。那麼我們要問,阿彌陀佛要不要念,《無量壽經》要不要念呢?念!能念行嗎?跟這個能相應嗎?會念的相應,不會念的就不相應。怎麼叫會念的相應呢?會念的人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念即無念,無念即念,他就相應。這個地方,不能錯會它的意思,錯會它的意思—「故無所念,方為真念」,好了!我什麼都不念了,佛也不念了,經也不念了。佛不念,經不念,天天念妄想,你心裡面還會不會有妄想起來?你有妄想不行,連妄想也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也沒有,是非也沒有,人我也沒有,那才是這個境界。你還有是非人我,那你沒入這個境界,你是凡夫!所以諸位要曉得,「心境俱泯念佛門」,真正入這個境界,是《華嚴經》上講的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真正入不二法門。
所以這個地方,理我們曉得,事一定要知道我們做不到。但是做不到,也要向這個方向去做;雖然做不到,能有一點氣氛也好,也有利益,也有功德。那就是常常想著拓開心量,這經上常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常常把心量拓開,儘量少分別、少執著。先從那裡下手呢?先從不應該分別的,你就不要分別;不應該執著的,你就不要執著。再說個淺顯的話,不關自己的事情,你何必要去管,我們放下從這裡放起。不干自己的事情先放下,與自己有關的事情,暫時還放不下,先把不關自己的事情放下。你雖不入這個境界,你想得功夫成片,那就不難。一般人念佛不能功夫成片,說老實話,就是管事管的太多了,不該管的他也要管。連孔老夫子都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個意思是說,你不在這個地位上,你就不必管這些閒事;他在那個職位上,他當然要管,不在那個職位上,你去管那個事情幹什麼?你何必去干涉他。我們清淨心要從這個地方修,心境俱泯那就真正清淨、平等了。清淨平等覺在這一句裡頭,就顯現出來了。那麼大師教我們遠離一切,這一句話非常重要,我們首先就是與我們不相干的通通遠離,與我們相干的,也要做到愈少愈好,你才會得自在!
我這一次到大陸去了一趟,見到九華山的仁德法師,上海的明暘老法師。老法師告訴我,從前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他常常給人家講,他說我上無片瓦,下無立錐,我也不怕死。這個意思就是,他什麼都沒有,怎麼不怕死呢?生死也沒有!你們聽聽這個話,他是什麼境界?我們今天的麻煩事情—累贅太多了,你又有房屋,又有土地,又有財產,銀行裡頭還不曉得有多少寶貝,還有家親眷屬,牽腸掛肚的事情,不曉得有多少?理都理不清!那聽聽印光法師的話,我們又做何感想呢?
古時候修行人,那在印度,佛法傳到中國來,就沒有了。世尊當年在世,跟他出家的人三衣一缽,除三衣一缽之外,他什麼都沒有。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是什麼呢?遠離一切。我們今天雖然做不到,我們的體力比不上從前人。我看現在一般人的體質,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在我們這個地方出家的,有二十多個人,你們都看到的。我勸他們講經,他們天天跟我訴苦:「師父!我們工作太多了,沒有時間來準備!」真是機會難得,昨天到台中去看了一下,你們有不少人去看過。台中慈光圖書館比我們這裡大,它的土地面積是四百坪。你們仔細去參觀參觀那個地方,工作人員多少呢?三個人。現在幾個人,我不曉得,我在的那個時候是三個人。李老師作館長。
四十年前,我三十二歲,我們工作人員三個人,我昨天跟大家報告了,我一個,游居士一個,雷居士,這兩個人都不在了,我們年齡大概都差不多,他們兩人比我小一點,我們三個人工作。你們今天二十多個人工作,還說沒有時間!確實我們的工作量比你們多,我們讀書的時間不輸給你們,我們晚上聽完經之後,人都走了,收拾乾淨了,我們自己開始念書、讀書、拜佛、念佛,總得搞到晚上三點鐘才睡覺,一個星期總有一、二次到天亮。所以說我們的體力,你們不能比。這無怪乎古人常講:「修行要趁年少」,因為你年少有精神、有體力,能夠勇猛精進,年歲大了,你想精進,體力沒有辦法承當。我在年輕的時候,三十歲左右,三天不睡覺,精神飽滿。我看看你們這些人,在體力上不如我們。所以這麼一個小的地方,二十幾個人,就叫苦連天,怎麼得了!
可是我說這個話,也不見得是真的,為什麼呢?你仔細去看看外國,中國人到外國,精神就起來了,洛杉磯法光寺兩個人,禪光跟照宏兩個人,這兩個都是我的學生,那個道場很大!辦活動法會的時候,差不多一千人,兩個人能夠把道場頂起來,你們怎麼能跟人比呢?這樣說來,大概你們是驕生慣養,養慣了,沒有法子了!你們生活過得太舒服、太優裕,沒吃過苦頭!也不懂得怎麼去用功。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們深深去反省的,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事業成就不是偶然的,諺語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沒有經過磨練,你怎麼可能會成就,遠離一切就是叫我們要放下,儘量的去放下。再看底下第四段:
【四心境無礙念佛門。雙照事理,存亡無礙。等真門之寂寂,何佛何心。鑒事理之明明,常心常佛。雙亡正入,寂照雙流。】
這個五種能念,前面三種偏重在制度,就是我們常講的功夫成片、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偏重在制度;後面二門是偏重在化他。由此可知,你要沒有辦法真正做到心境俱泯,就是萬緣放下、一切放下,你就不能得大用自在。這後面二條,就是《華嚴經》上的無障礙法界,『心境無礙』就是理事無礙,『重重無盡』是事事無礙,入無障礙的境界裡。他這個五種念佛,可以說是後後深於前前,你要想真正成就,一定要按照這個順序來修學。正好像我們上樓一樣,一層一層的往上移,提升!『心境無礙,雙照理事』,前面是心境俱泯。所以一切皆非,遠離一切,你得定了,你得清淨心了,你得清淨平等覺了,你證得了。
證得之後起作用,那就沒有障礙,到起作用的時候,一切皆是,雙照事理,不是雙遮。遮是兩邊都否定,都沒有,都空了;雙照是兩邊都存在,你要明白雙遮、雙照真正的意思;雙遮是從性體上講,雙照是從性作用上講。體是空寂的,所以決定不能染著,但是體會現相,變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變出這個相。體是空的,那相是不是有呢?相也沒有,所以這個相之有叫假有,我們佛經裡面講妙有。什麼叫妙有呢?非有而有,有而非有,這才妙!大家再要不明瞭,我想你們都會作夢,都有作夢的經驗,你看夢中那個相,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呢?等夢醒了之後,曉得我做了一個夢,夢是假的不是真的,其實你正在夢中的時候,何嘗是真的?
我們從這個淺顯的比喻裡面,去體會十法界依正莊嚴,乃至一真法界亦復如是,同樣一個道理。你明白這個真相了,這叫看破。看破的意思,徹底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呢?非有而有,有而非有,正是《般若經》上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一句話說破了,道破了。又給我們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你就看破了,了解事實真相,知道它是夢幻泡影,你還會不會把它放在心上?你就不會了。為什麼呢?放在心上是錯誤的,它沒有,你放在心上幹什麼!過去的事情沒有,現在也沒有,未來還是沒有,你還有什麼好牽掛的,你還有什麼好憂慮的?這一個事實真正明瞭通達了,你才懂得印光法師講的這句話的意思,這個真正是得大自在!
『雙照事理,存亡無礙』,存亡就是生滅,生滅怎麼無礙呢?生滅不二,這個理很深,但是我們前面都曾經說過,說過多遍!現代的科學家也逐漸逐漸發現這個事實真相,剎那生滅,生滅之相了不可得,這是一個說法。另外一個說法,實在講,種種說法,無量的說法,敘說出一樁事情,空有不二,性空相有,所以它無礙。『等真門之寂寂』,等是平等,真門是性門,性體這是真的,它是永遠不變的。在佛法裡面講真妄,凡是會變的,都是虛妄;凡是永恒不變的,那就是真的。諸位要曉得,世、出世間一切法永恆不變,唯有自性,除自性之外,那一法不變呢?
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星球有成住壞空,乃至於虛空,虛空都有生滅,只是它的時間長一些,我們壽命短,沒能覺察出來。這個事情,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永嘉大師也曾經說過:「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大千世界!宗門常講:「粉碎虛空」,所以虛空在相宗裡面,列入無為法,它是相似的無為,無為法有六種,只有一種「真如無為」是真的,其他都不是純真的。真是寂,兩個寂一個是動詞,一個是名詞,等於性體真門裡面的寂,清淨寂滅,寂滅相。
佛在《仁王經》裡面,跟我們講菩薩五個位次—五忍,最高的就是寂滅忍,寂滅忍下來就是無生法忍。我們常講無生法忍,念佛人迴向偈裡有「花開見佛悟無生」,無生法忍還不是最高的,菩薩所證得的。在這個經裡面,佛告訴我們,證無生法忍是七地、八地、九地,也非常高了。十地菩薩跟等覺菩薩所證的是寂滅忍,這是等於真門的寂滅。
『何佛何心』,說佛說心是諸佛菩薩為一切眾生的方便說,隨順俗諦而說,這是佛說法依二諦而說法,這是說法的總原則,依什麼說呢?依二諦,二諦一個是真諦,真諦是事實真相,是佛與大菩薩所親證的境界。第二種依俗諦,俗諦是我們凡夫的常識,凡夫的見解。說佛說心都是隨順凡夫的見解而說,如果隨順諸佛如來的境界呢?那就是何佛何心,那有佛那有心呢?這名相全沒有!這名相不是真的!這個道理,佛沒有到中國來,我們中國老子就曾經說過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就是名詞術語,你起名詞術語,這已經錯了,它本來沒有名,你起個名,就錯了。起個名,就有分別,就有執著。所以那裡有佛,那裡有心?
『鋻事理之明明』,這個「鋻」就是觀察,觀察宇宙之間一切事物、一切原理。這兩個「明」也是一個動詞、一個名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前面「等真門之寂寂」,要用《般若經》的話來說,就是般若無知,寂是無知。「鋻事理之明明」,那就是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你要想無所不知,你要先做到無知,這個道理在那裡呢?你要曉得,心地到清淨寂滅的時候,你是世法、佛法通通放下了。你還有一點東西存在,那個寂就做不到,你就入不了這個境界。全部都放下了,你的性體完全現前,盡虛空、遍法界是自性變現的,那有自性不知道的!沒有這個道理!自性是能變,萬法是所變。入了這個境界之後,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他這個境界,寂是等於平等真門的寂淨,同時又能夠照了一切萬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常心常佛』,這裡舉一個例子說,「常心常佛」是從相上講的,是從用上講的。「何心何佛,非心非佛」,是從理上講的,是從性上講的。『雙亡正入』,兩邊不立,中道也沒有,你以為有個中道,你又執著了,你又分別、執著了,這個真的是一念不生。『寂照雙流』,這個境界跟前面境界不同的地方在那裡呢?這是我們一定要辨別的,前面的境界是有體無用,他契入性體了,到無所念,他真念了,有體無用。這個地方第四層是有體有用,從體起用。如果用般若的話來說,前面偏重在般若無知。第四裡面的時候,側重在無所不知,他起作用。由此可知,寂照這種功夫,這是佛法裡面,也可以稱之為總持法門。所謂總持就是重要的總綱領、總原則,無論修學那個法門,念佛也不例外。寂是清淨心,所以我們修什麼,自己要曉得,修清淨心,你就對了,你就如法了。心一定要清淨,心要清淨,一定要離妄想、分別、執著。不但世法裡面,不可以有妄想、分別、執著;佛法裡頭,也不容許有妄想、分別、執著,都不可以。要在這裡用功夫,就是要真正看破、放下。照是樣樣明瞭,絕不迷惑。如果有寂沒有照,給諸位說,那就是無明;有照沒有寂,那叫狂慧。寂照功夫要平等,那叫禪定。
【五重重無盡念佛門。】
前面講從體起用,這個地方完全講的作用,作用無量無邊。一部《華嚴經》就顯示出重重無盡的念佛門。
【理既無盡。】
理是心性,真的是無有窮盡,般若在數量裡頭。
【以理融事,事亦無盡。】
事相從那裡來的呢?事相是從體性裡變現出來的;換句話說,能變的無盡,所變的當然無盡,這是事實真相。因此,
【故隨一門,攝一切門。】
『隨』是隨捏一門;『一』是任一,不是獨一,不是專一,任何一門都能夠包括一切門。所以佛在大經上常講,我們正報一毛孔,依報一微塵,都能遍攝無量無邊的法界。盡虛空、遍法界在那裡?在一毛端,毛端沒有放大,法界沒有縮小,為什麼在一毛端裡面見一法界,一毛端裡面見佛在講經說法?一毛端見一尊佛在講經說法不稀希,見無量無邊諸佛在講經說法,那才妙!這是《華嚴經》上常說的,我們簡直是無法想像,不可思議的無障礙法門。他的理如是,事亦如是,所以我們才真正了解,佛所講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真是如此!
那些法門呢?世、出世法任何一法都是法門。再跟諸位說,那有什麼佛法、世法,佛法、世法是隨順眾生說的,隨順眾生虛妄、分別、執著而說的。要是跟你說真的事相,沒有世法,也沒有佛法,前面講「何佛何心」,什麼是佛,什麼是心,什麼是世法,什麼是佛法,沒有!你的心裡頭從來不會起這個念頭。那麼你的心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你的心,心就是自己,自己就是法界,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己。入這個境界叫入法界,我們這一部經,在《華嚴經》裡面,叫「入法界品」。他怎麼入的?就是這樣入的。所以要記住,「故隨一門,攝一切門」,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你的修學,心就定了。知道什麼呢?任何一個法門都能夠遍攝無量無邊的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就包括在我這一門裡頭。
我們今天選的一門是什麼呢?南無阿彌陀佛。所有世、出世間無量無邊的法門,都在這一門裡面。他選的參禪法門,那無量無邊的法門,都在他參究裡面。那個持咒的人,一天到晚在念咒,一切法門都在他的一句咒之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一個好,那一個不好呢?一樣好,都好!都好當中,我們要知道自己的根性,那個法門適合於自己學,修得很方便,修得不吃力,修得很歡喜、很自在,你就特別容易成就。這是祖師大德包括諸佛菩薩都告訴我們,念佛最方便,這法門最方便,最容易。
【融斯五門,以為一致。】
前面說了這五門,五門把它圓融歸納為一門。
【即是此中能念之心與前所念十佛境合。】
前面講二十門,二十門分為二段,前面是佛跟後面是法,這在前面己經說過了。那是所念,這個地方是講能念,能念之心跟所念之佛境相合、相應。
【非合非散】
合有沒有合的界限呢?什麼地方合呢?真的像水乳交融,沒有法子分。不要聽了這個經,看了這個文,又被它所轉了,「又有一個能,又有一個所,又有一個合」,那就壞了,那有這麼多東西?聽了之後,你要能夠融會,所以是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那你就契入了。你要是分別這些相,執著這些相,你一生一世都不得其門而入,這個是學佛的難處。假如你果然能夠離相,對於言說、名相,念頭都不起,佛法很容易!一聽就悟入了,這個人不是沒有,我們在經上看到的,世尊當年說法,這些弟子們聽佛講經說法,佛還沒有講完,他就開悟了,他就證果了,他就契入了。為什麼他能我不能?他憑什麼能?他不分別、不執著,不打妄想。離言說相,就是不執著;離名字相,就是不分別;離心緣相,就是沒有妄想。所以他一聽,聽的雖然不多,他就入了如來境界。我們今天聽,聽了幾十年,愈聽愈糊塗,沒開悟!愈聽愈糊塗,愈聽妄想愈多,愈聽分別愈重,這糟糕不糟糕!毛病出在那裡?就是我們執著言說,執著文字,執著名相,就壞在這裡。
所以這裡說『非合非散』,把這個合散,合散是二法、是二端,通通捨掉,然後這個境界是:
【涉入重重】
『重重』就是無盡的意思。實在講,自性裡頭那來的重重呢?真的,自性裡頭本來沒有重重,重重無盡的法界,都是從一切眾生妄想、執著而生的。你入了這個境界之後,無量眾生他們的境界,你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六道、十法界。這個裡頭的因緣果報,沒有一樣不清楚,沒有一樣不明瞭,所以你能夠普度一切眾生。諸佛菩薩、法身大士都有這個能力。他為什麼不來度我呢?緣沒成熟!什麼叫緣沒成熟?來了跟我講,我也不會相信;跟我講,我聽懂了,我也做不到,那就是緣沒成熟。緣成熟了,一個人成熟,他也要度,「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大眾成熟了,他就用應身來度;一個人成熟了,往往用化身來度,真的是「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所以我們學佛,不要怪佛菩薩不來照顧我們,實際上佛菩薩一天到晚,就在我們的周邊,他明瞭我們,我們不認識他。什麼時候我們的心真正想求法,求法就是真正想求清淨平等覺,佛菩薩就現前了,就來教給你方法,就來幫助你,成就你。
【難思境也。】
『難思』就是這個境界不可思議,所以本品的品題,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八十卷題目比較簡單,叫「入法界品」,法界就是不思議境界。清涼大師這一段開示,也就是解釋吉祥雲比丘對善財童子一段的教誨。而這一段話,貫徹全部《華嚴》;下面五十三參,這一段貫徹全經。我們看後面這段文字:
【此初善友推勝之中,全具諸門。】
吉祥雲比丘這一章,在推崇其他善知識這一段文裡面,能念的五門,所念的十門,通通具足。
【下諸善友】
這以下是海雲比丘以下,一直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或有別用。】
不一定全用,有用裡面幾門。有的人用這幾門,有的人用那幾門,但是此地是全說到了,通通都具足了。以後見到底下這個經文,諸位就能夠了解,所以這一段非常重要,這一段是總綱領、總原則。這底下舉個例子:
【解脫長者用唯心門。】
就是專門用第二門—「攝境唯心念佛門」,他用這個。
【普德淨光觀德相等,皆是此中諸門別義。】
這到底下,我們都能看到。
【將此五門,對會經文,可以意得。】
你只要把這一段所說的原則,你通通都能夠記住,往下看五十三參,你去看他所說的意思,你就曉得他是歸納在那一個念佛門裡頭。
【念佛一門,諸教欣讚,理致深遠,世多共行。共復略敘,無厭繁說。】
這一句話是總結念佛法門不可思議。『諸教』是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通通包括在其中,只要是真實的善知識,沒有不讚歎的。如果說執著這一門,否定那一門,那都是不通之人,還沒有通達。真正通達了,沒有不讚歎念佛法門的。你要問他為什麼,他修禪或者修密成就的,讚歎禪、讚歎密,是他的本分。可是真正成就的人,慈悲心現前,還有廣大的眾生,這個法門不契機,他得不到利益;為了普度眾生,他一定要讚歎念佛法門,這是真善知識,決定沒有門戶之見。
我們看看近代禪宗虛雲老和尚,這是近代的禪宗大德,你看看他的《方便開示錄》,這個裡面有幾十篇,他老人家晚年的開示,好像是一百一十七歲的時候所說的話。這個小冊子我讀過,裡面只有二篇講參禪,其餘的全部勸人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是宗門真善知識!他教我們求生淨土,給諸位說,虛雲老和尚不求生淨土,他不念阿彌陀佛,他不求生淨土,他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到那裡去呢?他到彌勒菩薩那裡去了。他為什麼不勸我們念彌勒菩薩,求生彌勒淨土呢?我們辦不到!彌勒菩薩那個門檻很高,我們跨不進去,他有能力進去,不是普通人能進的去的。而一般普通人能進的去的,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所以晚年偏讚彌陀,勸修淨土,這是真正的善知識。我們學佛同修要知道,現在這個社會裡頭,門戶之見深的人很多很多。執著他這一門勝,否定別人不行。
我常常在外頭聽到,「法師,有人說這一句阿彌陀佛不能成就,太少了!」他來跟我說這些話,我就給他講,我聽倓虛老法師的《念佛論》,他老人家佛七開示講的,諦閑老和尚的徒弟,鍋漏匠,就一句阿彌陀佛,站著往生。我相信,我憑這個就行了。人家也不認識字,什麼也沒有學過,就一句阿彌陀佛,念上三年的時候,能站著往生。我學到這樣就夠了,其他的我不希望了。你們覺得一句不夠要多學,你去學你的;我還是幹我的,我決不會被你所動搖。所以我為什麼把《念佛論》,又印了一萬冊,大量的來印。今天真正講挽救我們這個世界,這一部《念佛論》比《華嚴經》還好!《華嚴經》講了,你也許會聽成誤會;《念佛論》絕對不會誤會,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沒有不往生的!可是這裡講的,要萬緣放下,你要有懷疑、有夾雜,那你還是不能夠成功。念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這個就是,『念佛一門,諸教欣讚』,欣是欣喜,歡喜讚歎。
『理致深遠』,他的理論非常之深,非常之廣。『世多共行』,「世多共行」是因為一切諸佛讚歎。這是清涼大師真善知識大慈大悲,他是華嚴宗的祖師,在這裡勸我們念佛。華嚴會上勸我們念佛,不怕囉嗦,不怕麻煩,苦口婆心的勸勉我們。好,這一段咱們就講到此地,再看底下這段經文。
【如是等無量無數念佛門,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這個是吉祥雲比丘謙虛的話,他說了二十一種,所念的二十一門,能念的五門。實在講,他所講的已經相當圓滿了,但是他用的是歸納的方法,細說說不盡,細說就是『無量無數念佛門』。所有一切法門通通是念佛門,沒有一法不是念佛門,你要不是念佛門,你怎麼能成佛!無論你修行那一個方法,修行到最後都能成佛,成佛就是念佛,念佛才能成佛。這是《觀經》三福末後一福講深信因果,深信因果我說了,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地方就對了,就相應了。所有一切法門都能成佛,所有一切法門都叫做念佛門,不過念佛的方法不一樣。
『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這是吉祥雲菩薩謙虛,「我那能知道,我那裡能說,他們那些無量無邊的功德!」這是總結,這個意思很明顯。所以,
【總結可知。】
再看大文第五段,每一段經文都有六大段,這是第五段。
【善男子,南方有國,名日海門。彼有比丘,名為海雲。汝往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這段文底下,我們看註解第五大段。
【第五善男子南方有國下】
向下這一段經文。
【指示後友。】
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給他介紹另外一個善知識,讓他去參學,你到我這裡來,我所知道的全都說給你了,全都教給你了,可是你很難得,好學不倦,這是值得讚歎的。那麼我再介紹你一個善知識,你到他那邊去參訪,去向他請教。這一段文裡面,又分二段,兩個中段。
【先正示善友。】
『正』是指示他,正指示他的善友,指示善知識。
【後歎友成益。】
後面的一段,這是讚歎,讚歎他介紹的這一位善知識,他的道德學問,對他一番讚歎,加強他的信心,希望他到那個地方去參學能有成就。這一段裡頭分成二段,我們剛才念的這一行經文,這是第一段。
【今初。】
這是第一段。
【即治地住善友。】
『治地住』是二地菩薩,吉祥雲代表初住,這是二住。善財參訪吉祥雲,他就是初地菩薩;他再參訪海雲比丘,他升了一級,他是二住菩薩了。每一參訪一位善知識,他的地位向上提升一級。這裡面都是表法的。
【海門國者】
這『海門國』在那裡呢?諸位要是去考證歷史,沒有!地理也沒有這個地方,歷史上也沒有這個記載,都是世尊說法表法的意思。「南方」,這前面說過了,並不是真正東南西北。前面講過,南方象徵著光明,凡是善知識所住的地方,都叫做南方,也就是光明之方,智慧之方,就是這個意思,表這個意思,並不是真正東南西北。善知識住在北方,也叫南方;住在東方,還叫南方,南方是表智慧的,表這個意思。
【海門國者,彼國正當南海口故。】
這是一個說法。他居往的這個地方,正在南海的海口,是一個碼頭,我們今天講的港口,是一個港口。這港口什麼意思呢?
【表觀心海】
你看這個意思,『海』表什麼?表心,心像大海一樣,心是無量無邊,所以這個海是表心海。
【為治心地深廣門故。】
你看治地,治地住治什麼?治心地。心地之深之廣,說不盡的,真正是無有窮盡。
【比丘海雲者】
這個比丘為什麼叫海雲?
【海為法門】
海是心海,是修學的一個法門。
【普眼法雲深廣覆潤諸眾生故。】
這把他名字裡面的含義都說出來了。『普眼』,我們平常讚歎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這個千手千眼就是普眼的意思。普是普遍,是平等,是沒有分別,也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意思。『法雲』,雲是比喻,在佛經典裡面應用的最多。雲是比喻非有非無,你看我們看雲層,看它在游。我們現在飛機飛到天上去,雲彩你能抓的住嗎?沒有!表非有非無,表空有一如,表這個意思,表相有體無,體了不可得,相有。雲,你可以欣賞,你決定抓不到它,你得不到它,相有體無。這就告訴我們,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像雲一樣,實際上那個雲,就是《金剛經》上講的夢幻泡影,雲就是夢幻泡影,當體皆空,了不可得。十法界依正莊嚴,當體皆空,了不可得。你從這個話裡頭,法亦如此,不但世法了不可得,佛法也了不可得,真實的事理。『深廣覆潤諸眾生故』,普度眾生,度眾生就是把他那個錯誤的觀念轉過來,念頭一轉過來,就成佛,就成菩薩了。
【表治地中觀察眾生起於十種深廣悲故。】
在這個對治心地法門,從心地法門裡面,觀察十法界依正莊嚴,一切眾生生起廣大的慈悲心。慈悲心是諸佛菩薩普度眾生的一個動力,所以才示現種種身,說種種法,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無有疲厭,這些現象從那裡來的?就是從這十種深廣悲心裡頭發生的。所以,他這個說在此地,好!我們以後曉得,法身大士、諸佛如來在十法界、六道裡面度眾生,他為的是什麼,源起在那裡,這裡我們通通看到了,也正是我們要認真努力學習的。好,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