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行願品吉祥雲比丘章  (第五集)  1997/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2-013-0005

  請掀開經本第十二頁最後一行,從最後一句看起。

  【若約表位,此中正是發心住體。以本解性聞薰之力,令開發故,名決定解。】

  昨天因為時間的關係,這一句裡面只講了一半。這個是四句裡面的第二句,「智光照曜」,解釋前面第一句「決定解」的意思。末後這一段如果就表法來說,『若約表位』,若是假設,假設就表法來講。「位」是菩薩五十一個階位;吉祥雲比丘他所代表的是初住位,圓教初住菩薩,代表這個地位。『此中正是發心住體』,這一句就是講「智光照曜」,智決定解就是發心住的體相。發心是發菩提心,如果沒有真實智慧,菩提心是發不起來的,所以只要菩提心真正發出來,這個人就是圓教初住菩薩,他的智慧透露出來了。

  下面這兩句是解釋,『以本解性』,本解就是前面講的「智決定解」。「解」,解的什麼?初淺的說法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他了解了、他明白了,一絲毫疑惑都沒有,這叫決定解,這是真實智慧,所以這個智慧現前就是初住菩薩。所以『本解性聞薰之力,令開發故』;「本解性」這一句話很有味道。由此可知,智慧不是從外面來的,從外面來的沒有這個能力,「本」是本來具有,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就具足。本來具足,為什麼我們這個能力現在不能現前呢?那就是薰聞這樁事,我們薰聞不夠,薰聞的工夫不到家,所以本解性透不出來,也就是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如果要它現前,現前就是起作用,一定要靠聞薰;聞是聞法,薰是薰習,不但包括聞,而且包括思、修,菩薩所學的三慧—聞、思、修。

  聞是接觸,在初學的人聞法非常重要,假如聞薰要不是這麼重要的話,諸位想想,世尊當年在世,又何必要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呢?為什麼不建個「念佛堂」,教我們老實念佛呢?建「禪堂」給我們打打禪七呢?我們在《大藏經》上看,世尊一生沒搞過這個事情。每一天給一切大眾講經說法,而弟子當中我們曉得,常隨眾有兩千五百五十五人,這些人不離開佛,佛到那裡他們就跟到那裡。換一句話說,每一個人都聽了幾十年的經,天天在聽,聽了幾十年,聞薰。也許你們會想到那些人有福報,天天跟著佛聽經聞法,我們沒福;其實我們現代人的福報,比那個時候人的福報,不小於他,可以說比他們更大。

  從前沒有錄音、沒有錄影,一遍聽完之後,就沒有機會再聽第二遍,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說法,除了《無量壽經》之外,從來沒有講過第二遍。所以聞薰得力,的確是很不容易的一樁事情,那就是他聞得太多,並不專一,這個得力的效果就差得很多。我們現在有科學工具,喜歡《華嚴》,你就天天聽《華嚴經》,你聽上十年、八年,一門深入,比那些人跟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效果還要殊勝。你要問為什麼?他們那些人聽得太多,你專精一部;你要是聽《無量壽經》、聽《彌陀經》,聽個兩百遍、三百遍,聞薰之力就不可思議。問題就是我們會不會?懂不懂這個道理?肯不肯這樣做法?那就是《彌陀經》上所講善根、福德、因緣。

  善根是明瞭道理,通達明瞭是善根;真正發心去做是福德;緣是機會。像現在我們這個小道場,每一天開放給大家在此地念佛,二十四小時不中斷,這是緣,這是機會。有一個機會讓大家在此地念佛,有一個機會讓大家每天在這聽經,這就是因緣。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具足,這是大福報!無比殊勝的福報。你要想成就,沒有不成就的道理。那經上在此地,清涼大師告訴我們,這個菩薩能夠證得初住位就是聞薰之力。

  「令開發故」,這個「開發」就是宗門裡面,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開悟了。「開」是開悟,「發」是發心;一開悟就發無上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就入了初住位,這個意思就叫做決定解。所以智光照曜是解釋決定解的意思。

  【三普眼明徹者】

  這一句是解釋,

  【釋觀境自在義。無境不觀,故云普眼。】

  普是普遍,這個裡面有清淨、平等的意思,如果心不清淨、心不平等,就不能普遍。所以我們這個經的品題—「普賢菩薩」,這個「普」就是含著有圓滿的清淨、平等。『無境不觀』,諸佛如來他們殊勝的境界是一真法界,毘盧遮那的華藏世界、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這都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以下有十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都有十法界。在這個地位的菩薩,他有能力普觀,「無境不觀」。前面所說的,他想看那個境界,這個境界就現前,不想看這個境界就沒有。我在前面講,就譬如我們看電視一樣,想看那一台,那個頻道撥一撥,畫面就出來。我們這個地方想選某一個台,還要去撥一下頻道,他們那裡不需要,沒這麼麻煩,起心動念境界就現前。下面舉一個例子,在十法界裡舉一個例子,舉佛。

  【以如為佛,無法不如。】

  『如』就是真如、就是自性;真如本性是能現、是能變,一切境界是所變。要就佛法界來說,『無法不如』。

  【則無非佛矣。】

  正是《華嚴》所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普眼。入佛的法界,那一法不是佛呢?法法皆是佛。所以古大德給我們說,我們一個人假如他成佛了,他成佛的時候,看盡虛空、遍法界,情與無情都是佛,這個話也是《華嚴》裡面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種智就是一切種智,是如來所證得的。圓是圓滿,同是有情、無情共同圓滿一切種智,那這成佛了。如果說以如為菩薩,那就無法不是菩薩,這一切法情與無情皆是菩薩,實在講這個都是在觀念,那一念之間!我們為什麼沒有這個境界?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的時候,就分別、就打妄想、就起執著,所以這個念頭非常混亂。

  諸佛菩薩們他們念頭多清淨,因為清淨,他現的是一個境界,觀佛現的是佛境界,觀菩薩現的是菩薩境界,他現的是一個境界;我們今天見色聞聲,這個境界亂七八糟。為什麼會這個現象呢?說明你的心思很亂,你心不清淨;不是外頭境界亂,是你自己心亂,這是大乘經論上常講:「境隨心轉」。所以「如」,如就是真如本性、就是真心,你的真心要是佛,看所有境界都是佛;你的心要是菩薩,看一切境界都是菩薩。我們今天這個心什麼都不是,所以看一切法亂七八糟,就這麼個道理。

  這樣複雜的社會,這樣混亂的社會,我們如何去把它調整呢?會調整的人從自性上調,你要從外面調呢?不可能!給諸位說叫心外求法,不可能調整。怎麼調整法?從自性上調;你自性調整了,外面境界自然就轉變過來。一定要相信諸佛菩薩是過來人,他給我們說的這個話叫經驗之談,這就是心能轉境;萬不可被境轉心,被境轉心,那就糟透了。境界已經就這麼複雜了,我們這個心隨著境界是越來越複雜、妄念越來越多、分別執著越來越多,那個外面境界就越來越嚴重,只有向負面方面去發展,不可能向正面方面去發展。如果要想從負面回歸到正面,完全要做心地工夫,這樣才能夠救自己、救眾生,才能夠改良社會,淨化人心。再看下面三句。

  【以覺為佛,無心非覺,心皆佛矣。】

  『佛』這個字是梵語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就是覺。要『以覺為佛』呢?是『無心非覺』。六根所對的六種境界,沒有一樣不覺,覺就是佛!所以『心皆佛矣』。這個是我們常講的佛心;在法相宗裡面說:「轉識成智」,就這個意思。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這就是「無心非覺,心皆佛矣」,這叫四智菩提。下面這幾句話非常重要,我們要想學、要想用功,就要記住這個原則。

  【以虛心之覺,契唯如之境。】

  這兩句話是綱領,是修行的重要原則。所以心要虛、要空,心裡面不能有東西,心裡面有東西就迷了、就不覺;心裡頭沒有東西就是覺。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跟我們講:「本覺本有」。又跟我們說:「不覺本無」。本有的是覺,現在我們這個覺心為什麼沒有了?就是因為你心不虛,你心頭有東西,所以你的自性覺被障礙住了;給諸位說,不是別人障礙你,是你自己障礙你,你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自性覺。自性覺是佛,自性正是法,自性淨是僧,叫自性三寶;就是因為你心裡頭有東西,所以你的自性三寶不能夠現前。

  初住菩薩他做到了虛心,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是執著;塵沙煩惱也斷了,塵沙煩惱是分別。他在一切法裡頭再也不會起分別,再也不會有執著,分別、執著永遠沒有了。無明也破一品,他心虛,心空了,空就靈了,空靈。靈是什麼?靈就是覺,自性覺現前。覺性現前,契唯如之境,所有境界除了「如」之外,什麼都沒有!「如」是什麼?如是真如。法法皆如,無有一法不如,這是諸佛如來所證得的境界,沒有一法不如。這個意思要難懂,古人有個比喻,古人把這個黃金,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這個好懂。他把金比作如,把法比作器,無法不如就是器器皆金。必須心裡空虛,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自性覺現前,然後才見到盡虛空、遍法界,世、出世法無有一法不如。

  【則不動法界,窮乎寂照之原。】

  我們現在看外面境界是動的,他們看外面境界是不動的,這是什麼道理?還是前面所說的「境隨心轉」,他們的心不動,所以看外面境界不動。我們的心在動,一個念頭滅,下面一個念頭生,生滅、滅生,速度之快不是我們凡人能夠想像得到的。所以凡夫這個妄心,妄心是個動心;真心是不動的,真心是靜相,寂靜;妄心是妄動,心動看外面境界相都是動的,都是生滅的。菩薩入這個境界不動心,所以見一切萬法都是寂滅相,顯示『不動法界』,『窮乎寂照之原』。寂是體,照是用;寂是清淨心,照就是前面講的智光照曜;清淨心起作用就是光明照耀。下面這是講入境界,境界之美、境界之善無與倫比。

  【則心境皆佛,能所俱泯。】

  如果有能、有所,還是兩節,能、所到這個時候融成一片,這當中沒有界限,心跟境這當中沒有界限。倓虛大師在《念佛論》後面,我們附了他的佛七開示,他裡面講了一個故事。往年他在東北哈爾濱極樂寺辦學,那個地方沒有出家人,老師、學生都是在家人,他請了一個姓張的張先生當校長,張先生念佛也念的很勤。有一天跟老和尚提了一個問題,他說他念佛有了疑惑,老和尚問他:「你疑惑什麼?」他說:「我看到經上講的「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他說:「唯心淨土,我心就是淨土,我還要求生什麼淨土?我自性就是彌陀,那我還要念什麼彌陀呢?」老和尚聽了之後點點頭:「你問得很有道理。」這個疑問要不解決,他念佛就成了障礙,他就不念了。

  老和尚有智慧,反過來問他,他說:「自性彌陀跟西方那個彌陀界限在那裡?邊界在那裡?你唯心淨土跟西方的淨土,那個邊界又在什麼地方?」這個問得很好!這個校長畢竟是讀書人,也很聰明,有點悟性,他想了半天,他說:「沒有邊界!」沒有邊界就能所俱泯。那對呀!沒有邊界了,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彌陀,求生西方淨土就是求生唯心淨土,你的信心才定,而且你決定有把握往生,為什麼呢?我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我怎麼不能往生?你說你憑什麼能往生?就憑這個。所以道理透徹之後,你的信願就堅定了,絕對不會動搖,不會懷疑。佛高高在上,我們怎麼能高攀得上,這個念頭沒有了,自性彌陀嘛!可是這個疑問不解決就變成障礙,你這一生念佛往生的機會就沒有了;問題一解決的時候,信願就堅定。張校長以後往生預知時至,真正不可思議!

  【能所俱泯,豈非普哉。】

  這就是『普』的意思。有能、有所還不普?無論境界怎樣的深、怎樣的廣,還不能當這個「普」字,必須那個邊界融了。所以「金即是器,器即是金」,沒有邊界。

  【如此真眼,方為明徹。】

  這樣的眼看宇宙人生的真相才叫明,才叫徹。明是明瞭,徹是徹底究竟,菩薩所得的。

  末後這一條:

  【具清淨行】

  這一句是解釋前面「力」這個字的意思。

  【非唯淨信。若沈若舉,諸蓋諸取,諸三昧障,皆悉不生。故云清淨。】

  先把清淨這兩個字的意思,略略地說說。『沈』是昏沈,精神提不起來,特別是在念佛的時候,念佛在什麼時候呢?止靜的時候,就是你坐下來的時候。我們常常發現,也許自己就有,這一坐下來沒幾分鐘打瞌睡了,那就是昏沈,疲倦了,精神提不起來。『舉』就是掉舉,跟昏沈的現象恰恰相反,他這一坐下來,心裡頭的念頭、妄想一個接一個,許許多多壓都壓不住,叫妄念紛飛,這叫掉舉。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現象,這在我們用功,無論修行那個法門,這兩個都是障礙,而且這種障礙,幾乎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所以遇到這個情形不要害怕,不要自己認為業障很重,這個佛我不能念,那你就錯了;一定要克服,克服就要選擇方法。

  譬如,昏沈這個現象起來了,我們就不坐,我們繞佛,繞著念;或者我們就拜佛,拜個幾十拜,拜個一、兩百拜,這昏沈就沒有了,換一個方式。但是不能換法門,我們還是念佛,一句佛號念下去。我坐著念的時候,我改成經行念,我改成拜佛。如果掉舉的時候,剛剛反過來,我們就選擇靜坐念佛,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心一意聽佛號,一心一意觀佛,用這種方法對治掉舉。這個是無論修學那個法門最常見到的,這兩種障礙,這都是心不清淨,心清淨那裡會有這個東西?

  『諸蓋諸取』,「蓋」是比喻,把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蓋住了,蓋就是障的意思,就是障礙,蓋住了。這經裡面講的有五種,五種裡面譬如說睡眠,人一睡著了,工夫就間斷,就蓋住了。所以般舟三昧,這是吉祥雲比丘所修的般舟三昧,九十天不睡覺,破除這個障礙。人家能九十天不睡覺,這個工夫不錯,心地相當清淨才能做到,所以這個睡眠不是好事情。財、色、名、食、睡,這叫五欲,這五樣東西,真有工夫的人都可以離開。那麼一般大多數人,我們離開財還無所謂,財可以捨;色是男女色欲,也可以捨掉;名也可以捨掉;吃不行!一天還要吃三餐,三餐之外還吃點心;睡不能捨掉。換一句話說,這五種障礙裡頭,這兩種你捨不掉,那是自己工夫不夠。工夫夠了的時候,行!

  修定的人,現在許多同修知道,民國初年虛雲老和尚定功不錯,我們在他的《年譜》上看到,他常常一入定就一、兩個星期,甚至於有一、兩個月,坐在那裡不動。他們入定是不是睡覺呢?不是的,他不是睡眠。睡眠,他這個姿勢支持不了,睡眠會倒掉,會倒下去,那有坐的那麼挺直的。他不是睡眠,他沒有睡眠,他清醒的,他定中有境界。所以他在入定的時候,你看看他沒有睡眠,他也不需要飲食。他入定假如說一個月出定,他出定的時候精神飽滿,他也沒有覺得—我一個月沒有吃東西,好餓哦!沒有!絕對沒有。而且他出來的時候,往往他感覺到時間很短—我剛剛打坐沒多久!而實際上已經過了很多天了。

  《年譜》上有一個記載,有個小故事。大概過年期間當中,他們在山上住茅蓬,老和尚在鍋裡頭煮了一鍋芋頭。火生起來之後,在煮芋頭,煮芋頭當然需要一段時間,他坐在旁邊打坐就入定了。也不曉得定了多久,年也過了,附近有些廟裡面,覺得老和尚好久沒有看到他,不知道他怎麼樣了,到他茅蓬去看看。一看他茅蓬的時候,他在那裡打坐。於是這個出家人就用引磬在他耳朵上敲,這個敲是叫他出定;這一敲他出定了。一看到他們兩個人,他說:「來了正好,我正在煮著芋頭,要請他吃芋頭。」結果鍋一打開的時候,芋頭已經長毛,鍋裡頭都生草了。二十多天,他說:「我感覺到才幾分鐘。」這就說明,吃跟睡眠也可以離開的。

  佛在經上講三界—欲界,欲界有飲食,有男女飲食;色界天從初禪以上就沒有了,禪悅為食。你明白這個道理,就曉得養生。現在台灣富有了,許多人都吃補品進補,那補的是什麼東西?補的是病毒,不是好東西,補奇奇怪怪的病出來。佛法裡面告訴我們,對身體最營養的是什麼東西呢?清淨心,你心裡頭一個雜念都不生,這是最健康的、最營養的。色界天人他為什麼不需要吃東西?就是心清淨。清淨心生歡喜,這是慈悲喜捨,法喜充滿。由此可知,這一切蓋覆也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而生的,不是本有的,不是真的,可以離開。

  「取」,那更是虛妄,取就是取捨。《般若經》上可以說,《六百卷般若》總歸結到最後,就是一句話—不可得,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可得。《金剛經》上講的更清楚,「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那個心是能取,能取的心不可得,所取的是諸法。佛說的更清楚,「諸法緣生,當體皆空,了不可得。」能取、所取都不可得,你取什麼?你明白這個道理,你真的放下了。得失、取捨放下了,你心得自在。

  『諸三昧障』,諸是多,太多太多了。三昧是什麼?三昧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正受—正常的享受。換一句話說,你的享受不正常,就有障礙。物質上的享受,精神上的享受無量無邊。《般若經》裡面跟我們講了幾百種,說的是夠詳細了。這就是細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感受,在工作當中的感受,在應酬處世待人接物裡面的感受,不正常就是障礙。這上總說,昏沈、掉舉、五蓋、諸取、三昧,總總這些障礙『皆悉不生』,你的心清淨,這障礙全都沒有了。『故云清淨』,圓教初住菩薩證得了,這是他的境界。

  【心造真境,故名為行。即一行也。】

  這一句講「具清淨行」,他行的是什麼?『心造真境』。這個「造」是出現的意思,顯現的意思,他的清淨心裡面顯現著境界,無論是聖、無論是凡,唯一清淨。十法界沒有一法界不是佛法界,法法皆佛,這就叫行;行是行動,行是作用,『一行』。為什麼是「一行」?「一」不是數字,如果你要把它當數字看,那你就錯了。像《普門品》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那就是三十二了,怎麼是一呢?你要曉得,三十二就是一,一就是三十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那個多,多是應機,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應機。一是不動,如如不動,他才能應一切機,雖應一切機,他還是寂滅不動。所以對他來講是一行;對應機來講,那是無量無邊行,這個就是一多不二,能所俱泯的境界,這叫一行。可是不入這個境界,這個一行是決定沒有的。菩薩所證得的,這是他的境界,善財童子來參學,他把他自己所修、所證的教給善財。這是什麼?這是念佛,念佛人的境界,念佛的殊勝。下面這一段:

  【辨其勝用。】

  說他所得的這個法,有些什麼用處。請看經文。

  【慧眼遍觀一切境界。善巧方便,離一切障。】

  這是第二小段—『辨其勝用』。這段經文很長,但是好懂,不像前面;前面這個經文很短,意思很深,不好懂,這邊好懂。我們看註解。

  【第二慧眼遍觀下,辨其勝用。】

  這辨別它殊勝的大用。

  【前明即用之體,一行三昧。】

  前面經文所講的,是『即用之體』,從體上講那是『一行三昧』。這一段所講的是:

  【今明即體之用】

  前面是即用之體,不一樣!即體之用,

  【用無不窮。】

  即用之體是一行三昧。從體起用,那個用就廣大無邊,用無不窮。

  【略有二用。】

  這個作用太多了,無量無邊說不盡。那佛說法把它歸納為兩大類。

  【一者內用。二者外用。】

  那麼這先說『內用』,剛才我們念的這一小段是內用。

  【今初。二句而有三用。】

  這是內用。

  【慧眼遍觀一切境界,是普眼用。】

  這前面說過,普眼所起的作用,遍觀一切境界,想看什麼境界就現前,不想看境界就沒有,這個屬於自己的作用,就是自受用。

  【善巧方便,是智光照曜用。】

  『善巧方便』這四個字,在經論裡頭常常出現,意思有淺深廣狹不同。對我們初學人來講,最淺顯的說法,「善」就是合乎法則、合乎法度、合乎規矩,那就善。「巧」呢?巧是巧妙,隨心所欲,巧!《論語》裡面講孔老夫子,孔老夫子到七十歲的時候,「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那就是善巧。「隨心所欲」是巧,「不逾矩」—沒有超越規矩,很合乎規矩,很合乎禮法,那就是善。所以方便要能達到善巧,那是高度的智慧,我們今天講高度的藝術,又巧妙又合乎規矩。巧不合乎規矩不行;很守規矩,規矩守的呆呆板板,他不巧,那也不好。但是這兩種實在講,巧而不善,不如善而不巧,為什麼呢?善,人人都守法,這個社會有秩序。所以這兩個字,「善」重要,把「善」擺在前面—善巧,沒有說巧善;方便要以善巧為標準。這是『智光照曜用』,可見得,智光它是高度智慧、高度的藝術。

  【離一切障,是清淨行用。】

  這意思好懂,前面詳細說過。所有一切的業障都離了,所以業障不怕,不要說這一生所造的業障,造的罪業很多;過去無量劫來累積的罪業,佛在經上說,假如這個罪業有形相的話,形相再小,像微塵那樣的形相,我們無量劫來所造的罪業,虛空都容納不下。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佛不妄語。幸虧造的這個罪業沒有痕跡、沒有形相。雖然是造的很深、很廣,可是並不難破除。佛舉了一個比喻,譬如千年暗室,我們走到一個山上野洞裡頭,幾千年都是黑暗的,從來沒有燈光照耀,暗室。這就比喻一個人造的罪業,既深又廣,累積的時間很長,一燈就可以破了。你在暗室點一盞燈,黑暗就沒有了;那個燈是自性智慧起來,業障就消了。

  可是諸位要曉得,自性智慧起來一定要清淨心,《金剛經》上講:「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實相就是自性般若透出來。你的心不清淨,不行!你的業障消不了。消業障沒有別的法子,就是修清淨心。念佛就是直接修清淨心,用一句佛號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打掉,二六時中念茲在茲。只要能把這個業障伏住,它不起作用,起作用的就這一句佛號,這樣就能夠帶業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佛力加持,我們自性的功德、智慧就現前,到那個時候,業障完全消除了,這是淨宗法門不可思議之處。所以《華嚴經》所提倡的就是念佛法門,吉祥雲這是第一個人,教我們「般舟三昧」。

  下面這段長文,這個經文是外用,外用裡面有三段。諸位翻開註解,在註解裡面:

  【二以清淨身下,明其外用。勝解印持,隨心去住。】

  這是總說,裡面分三段。第一段:

  【明不動而往。二以信解力下,不念而持。三以智慧眼下】

  這底下經文是:

  【不往而見。】

  好!我們現在看經文。這個經文雖然長,好懂!

  【以清淨身普詣十方一切國土,恭敬供養一切諸佛。】

  這是外用的第一段:『不動而往』。這個意思在其他地方來講比較困難,在我們這個道場講,我想很容易,為什麼呢?大家都念阿彌陀佛,都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經》。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他們每天都到十方世界去供養十萬億佛,他怎麼去的呢?「不動而去」。十萬億佛如果一位一位去參訪,你的時間不夠用!十萬億佛怎麼參訪呢?化身,同時去的。同時供養一切諸佛,聽一切諸佛說法;回來之後,這是一個身,這不動而往,以清淨身;西方世界人有這個能力。你要問到什麼程度有這個能力?只要往生就有這個能力,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具足這樣的能力。

  在這裡我們看到,不只十萬億佛國土,這個翻譯經的人翻譯十萬億佛國土有特別用意,用意在那裡?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娑婆世界是十萬億佛國土,用意就是你到西方極樂世界,想回來看看很容易,意思在這個地方。其實能力不止,是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你都能同時化身去供佛,聞法度生。自己本人沒有離開阿彌陀佛,還坐在阿彌陀佛會下聽經,他已經化身到十方世界去供佛聞法度生了。外用,有這個能力,這就看出來了,圓教初住菩薩有這個能力。再看底下這一句。

  【以信解力常念十方一切諸佛,以總持力受持十方一切佛法。】

  這兩句就是第二段。第二段『不念而持』,所謂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他用什麼念呢?用『信解力』,深信不疑,徹底明達。心裡頭常有一切諸佛,這就是念佛;一切境界無不是佛境界,這是念佛。我們雖然沒入這個境界,若能常作如是觀,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這種念佛叫理念;念佛有事念、有理念,所以有事一心、有理一心。

  底下一句:『以總持力受持十方一切佛法。』總持就是綱要、綱領,抓到總綱領,所有一切法都在其中,這叫「總持力」。《華嚴》是一切經的總持,古人跟我們說過,《華嚴》好比是經中之王,稱為根本法輪,這是用一棵樹來作比喻。《華嚴經》是什麼?《華嚴經》是屬於根、是屬本,本就是主幹。而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就是這個樹的枝、條、葉、花、果,都沒有離開根本,離開根本,它什麼都沒有。所以古大德說,你要是通達《華嚴》,所有一切宗門、教下,你全都通達了,根本法輪;一切經即是《華嚴》眷屬,《華嚴》是主人。

  那麼《華嚴》太大了,我們講一遍也不是短時間,有沒有更好的總持力呢?有!《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分量比《華嚴》少得太多太多,而《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義理,全是《華嚴》。換句話說,《華嚴經》的濃縮、《華嚴經》的精華,就是《無量壽經》。我們可以說《華嚴經》是《無量壽經》的註解,所以你通達《華嚴》,《無量壽經》才講得好,才講得有味道;你不通《華嚴》,《無量壽經》你講得絕對不會圓滿,總有缺陷。

  古人層層較量,就是比較,到最後把這個總綱領抓到了,就是《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第十八願。十八願是什麼?十念必生,歸結到一句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是總持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講,無量無邊的法門,都超不過這個名號的範圍,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吉祥雲比丘他就念阿彌陀佛,他念的方法是繞佛念,般舟三昧是立而不坐,是站著、走著,他不坐下來。這是「不念而持」,持一切法,不是一法。

  下面第三個意思是『不往而見』。

  【以智慧眼常見十方一切諸佛。】

  『常見』,常常見,不是偶而見,常見十方一切諸佛。他為什麼能見呢?『智慧眼』。這一段文長,分三個小段,這一句是總說,他見一切諸佛。下面這是別說,他見一切諸佛,見那些佛呢?我們看經文。

  【所謂見於東方一佛。】

  這舉一個例子,十方舉一方,見東方一佛。

  【二佛,十佛,百佛,千佛,百千佛,億佛,百億佛,千億佛,百千億佛,那由他億佛,百那由他億佛,千那由他億佛,百千那由他億佛,乃至見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佛】

  這個數字,我不要一個一個解釋,後面數字是天文數字,太大了!你們要想了解,你去查查《佛學字典》上都有,天文數字,太大太大了,沒法子計算它。他見的佛,我們一般講無量無邊諸佛,他所見的。這是東方。下面再看。

  【乃至見閻浮提極微塵數佛】

  閻浮提範圍小,小到像我們這樣一個地球,佛法裡面稱地球叫閻浮提洲,這很小!在這個小環境裡面,他見極微塵數佛,見閻浮提極微塵數佛。

  【四天下極微塵數佛】

  一個閻浮提是一個洲,四個洲就是一個單位世界,佛經裡面講一座須彌山,四面四大洲,這叫一個單位世界;『四天下極微塵數佛』。

  【小千世界極微塵數佛】

  這是講數量之多,沒有法子計算。一千個單位世界合起來,叫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合起來,叫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合起來,叫一個大千世界。

  【小千世界極微塵數佛,中千世界極微塵數佛,大千世界極微塵數佛】

  一個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

  【十佛剎極微塵數佛】

  一個佛剎就是一個大千世界,十個大千世界。百佛剎就是百個大千世界,千佛剎就是千個大世界,百千佛剎是百千大千世界。

  【億佛剎、百億佛剎、千億佛剎,百千億佛剎極微塵數佛,那由他億佛剎極微塵數佛,乃至見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這是講他見佛,他見得多。這一段文字極其形容,他所見到的諸佛如來不可思議,沒有法子計算。

  【如見東方一切諸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所見諸佛亦復如是。】

  東方這一方詳細的說,其餘九方就不必細說,以此類推。我們才曉得,圓教初住菩薩那個慧眼、天眼不可思議。如來有五眼,菩薩也有五眼,菩薩的五眼沒有如來五眼那麼樣的圓滿。這是初住菩薩,他這個五眼,我們在這裡看到,已經就不可思議了,何況如來的果地?在看下面經文。

  【隨其所見一一方中所有諸佛】

  這再細說,前面只講見諸佛,現在要說說每一尊佛的樣子,他見到所有諸佛,

  【種種色相】

  佛的色相。

  【種種形貌】

  我們常說佛佛道同,佛與佛的相貌都一樣,怎麼會有兩樣呢?種種色相。有,有種種色相。怎麼曉得種種色相呢?佛應化在十法界裡面,像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叫劣應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高丈六。經上講毘盧遮那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那個身相之大,「讚佛偈」裡面講:「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那這個劣應身怎麼能比得上呢?這就是種種色相、種種形貌。實在講,從能現是一,所現的不同,所現是應眾生之機,所以佛所現的色相,形貌不一樣。

  【種種神通,種種受用,種種遊戲】

  佛教化眾生就是遊戲,遊戲神通!遊戲就是說不當真。不像我們這些人凡事很執著,都當真;佛菩薩沒有一樣當真的,都是遊戲,都是在作戲,所以他很自在,他沒有得失,沒有憂慮,也沒有牽掛,他是作戲的。

  【種種眾會莊嚴道場】

  這個『眾會』就是與大眾講經說法,這個裡面當然也有領眾修行,方式太多太多了,因為他隨類現身,無處不現身。所現的身分不一樣,行業不一樣,工作不一樣,他這個眾會道場就不一樣。他的生活就是他的道場,他的工作也是他的道場,他處世待人接物也是他的道場,無處不是道場。莊嚴就是他做到美好,就是前面講的善巧方便,這是莊嚴。

  【種種光明無邊照耀】

  這一句是講的高度智慧。在生活裡面,在工作裡面,在一切對人、對事、對物裡面,表現出高度的智慧藝術。

  【種種宮殿莊嚴國界。】

  這是講的依報,他生活環境。

  【種種壽量示有修短】

  這講正報。『修』是長、長短,就是壽命長短都不一樣。《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世間自在王佛他那個時候示現的壽命是四十二劫,而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世間示現的壽命是八十歲,長短不一樣,都是示現。

  【隨諸眾生種種心樂】

  這就說明種種示現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楞嚴經》上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示現種種成正覺門。】

  像《無量壽經》舉的例子—「八相成道」,這是講種種示現裡舉一個例子。

  【於大眾中,廣現神變,作師子吼,度脫眾生。】

  這個後頭這一句是總結。佛無論示現什麼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他所示現的目的就是一個—『作師子吼』、『度脫眾生』,就為這個。生活上表現的、工作上表現的、應酬上表現的,都是幫助人覺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一個目標。所以這一段經文雖然很長,可是很好懂,完全是一種比較。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明天我有事情要到新加坡跟馬來西亞去一次,那一邊馬來西亞要建一個「彌陀村」,他們建,要我去看看。「新加坡淨宗學會」新買一個道場;我去看看底下一屆「培訓班」,研究怎麼辦法?我十號回來。這幾天講經都照常,希望同修們每天都來,由悟有師在此地講。不管講什麼,大家都來聽,經上講聞薰重要!你聽得越多,聽得越久,觸發你的善根,不一定在什麼時候,不一定什麼人講,不一定講什麼東西,觸動你的善根,豁然大悟。你不來聽,這個機會就沒有了,來聽就像抽獎一樣,你很可能中獎,你不來、你不抽,那你永遠就沒有中獎的機會。所以有聽經的機會,要儘量的來。好,謝謝諸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