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七八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78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三七四頁:
鈔【若據不二門中,貪瞋痴即戒定慧,則善道惡道,悉皆如幻,幻無自性,唯是一心,一心不生,萬法俱息。】
這是這一段經稱理第二個段落,這一段比前面所講的「自性本具如幻法門」還要深,前面稱理,理事無礙,這一段是到最高峰,也就是《華嚴經》上講的事事無礙。請看《演義》註解:
演【貪瞋痴即戒定慧者。】
貪瞋痴叫做三毒,戒定慧稱為三學。怎麼三毒就是三學?這個問題就很大,決定不能把意思錯會了。
演【以無始法性為無明,故今無明即法性。法性為無明,故成貪瞋痴;無明即法性,故即戒定慧。如清水濁水濕性無殊,三學三毒體性不二也。】
這一句註解註得相當清楚,但是初學的人依然看不懂。我們應當要曉得,三毒跟三學都是業用,業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活動,活動就是造業,它是屬於用。用當然有體,有體有相有作用,三學跟三毒都是作用,如果追究它的本體,本體是自性,它的現相是十法界。六道凡夫起作用是三毒,四聖法界起作用叫三學。由此可知,三學有淺深差別不同,淺一點的是聲聞、緣覺,深的是菩薩、佛;三毒也有淺深不等,淺一點的是天、人,重一點的是三惡道。由此可知,自性的作用歸納起來就是三學三毒,體性統統是自性。自性上面那就沒有差別,全是自性變現出來的。知道三毒三學統統是自性起用,因此它是一不是二;三毒是自性的作用,三學也是自性的作用,當然從作用上講是一。為什麼會有不同的作用?這就要說到迷悟之分,覺悟的作用是三學,迷惑的作用是三毒。可是諸位要曉得,迷悟不二!迷悟怎麼會不二?迷是迷了自性,悟是悟了自性,迷跟悟都不離自性。自性上沒有迷悟,而是我們自己迷了自性或者悟了自性。
就自性上來說,自性沒有迷悟,所以說是迷悟不二。這個理要細細去思惟,在佛法裡頭實在講不太重視思惟,佛法叫參究,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講的要認真仔細去體會。因為這個事實真相,你要是真正體會到,對於你現前的生活會有很大的改變,佛家所講離苦得樂,你才會真正得樂!真正得樂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否則的話,我們講的這個樂多半是說苦樂相對之樂,這個樂不是真實的。這個地方的道理明白了,這個樂是真的,為什麼?它不是苦樂相對之樂,是自性裡面會流法喜。你要是問:什麼原因?我們簡單的說,你的分別執著縱然不能破掉也淡了,分別執著一淡,你的苦就減少了。說老實話,世間這個無量無邊諸苦從哪來的?就是分別執著上來的。你要是一切法裡不分別、不執著、不打妄想,你哪來的苦?可是我們的妄想執著就是打不掉,原因在哪裡?事實真相沒搞清楚。這一段經文要教給我們事實真相,這些事情佛在大乘了義經典裡面說得很多!尤其是《華嚴經》,《華嚴經》的經文長,可以盡量的發揮,深入的細說。
由此可知,從理上說、從性上說,「三學三毒體性不二」,確實是一個體性。賢首國師當年為了叫大家明白這個事實真相,舉了一個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譬如我們現在有一塊黃金,把這一塊黃金鑄成一尊佛像,這就好比是戒定慧三學;過了幾天,我不喜歡這個佛像,我把佛像鎔掉,金可以鎔化,鎔化之後,我把它塑成小狗小貓,那就變成畜生像。你說,那尊佛像跟這個小狗小貓有沒有差別?都是這一塊金!想叫它變成什麼它就可以變成什麼,隨心所欲,我鎔了可以再造,喜歡造佛像我就造佛像,喜歡造菩薩像就造菩薩像。十法界的相,隨心所欲來鑄造!由此可知,十法界平不平等?平等的;十法界是不是一個?一個,變來變去沒有離開那一塊黃金。
從體上來講是平等的,所以三學三毒體性不二,體性是一。三毒是迷了體性而起的作用,戒定慧三學是覺悟自性所起的作用,統統都是性德起用。我們凡夫不了解這個道理,看到三學生歡喜心,恭敬歡喜;看到三毒瞋恨厭惡,我們這樣做法對不對?完全錯了。錯在哪裡?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常生煩惱!喜怒哀樂愛惡欲叫七情五欲,歡喜是煩惱,瞋恚也是煩惱,喜怒也是不二,也是一樁事情。凡夫迷惑,所以接觸境界就起貪瞋痴,喜怒哀樂愛惡欲統統是貪瞋痴。覺悟的人接觸境界,心地清淨,如如不動。你修戒定慧,他的心不為所動;你起貪瞋痴,他的心還是如如不動。
一個修行人要在戒定慧、貪瞋痴裡面修平等性智、修妙觀察智、修明心見性。怎樣才能見得了性?如如不動就見性了,不被外面境界所轉你就見性了。《楞嚴經》上說得好,不被外面境界所轉,就能轉物,對於外面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轉物,絕對不為外境所動,這就是在一切法裡頭、在一切現相、一切作用裡面統統見性。在相上也好,在作用上也好,你觀察到它的體性本來清淨、本來不動,你觀察到這個,這就叫做明心見性。自己心地光明,明心就是心一點染污都沒有,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有一物心就不明;你心裡有東西就叫無明,心裡什麼東西都沒有就叫明心。明心,不管見什麼統統是真如自性,因為盡虛空遍法界都是真如自性變現出來的現象,除自性之外,確實別無一法,這就平等了。所以貪瞋痴就是戒定慧,就是這麼一回事情。
演【又古云:無明業性即法性。】
古人所說的。無明是煩惱,業,善業、惡業都包括在裡頭,貪瞋痴那就是惡業。業性,性是體性,體性就是法性,法性就是佛性,就是自性、真如本性。無明業性就是真如自性。所以,煩惱要不要斷?煩惱要是斷掉,自性不就斷掉了嗎?這麻煩大了,這個問題嚴重了。經上常常叫我們要斷煩惱,特別是小乘經,諸位要曉得,煩惱斷不掉的!好像我們在燈光下照了一個影子,那個影子去不掉的。為什麼去不掉?影子是有身體的,如果影子去掉,身體也沒有了,那怎麼行?所以這個斷是比喻,不是真正斷了,是轉變,轉迷為悟,那就轉煩惱為菩提。所以,煩惱就是菩提。轉三毒為三德,就這麼回事情。影子還是影子,迷惑時,影子很討厭,想方法去掉,覺悟了,不礙事,不理它,那就叫三德;常常掛著要把它去掉,那叫三毒。所以,確確實實是一樁事情。
但是在迷的時候,這個業用是很可怕的,要變三惡道的境界,貪心的果報是餓鬼道,瞋恚心是地獄道,愚痴心是畜生道,在搞六道輪迴。覺悟之後,六道輪迴沒有了,永嘉大師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夢就代表迷,覺就代表悟,覺悟之後才曉得沒有六道輪迴;迷時候有,悟的時候沒有了。佛法的關鍵就是在迷悟,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所修學的功夫就會得力;這一點搞不清楚,怎樣精進用功都不得力。要曉得這是舉兩個極端,知道這個極端的真相,才真正明瞭大乘經上所講萬法一如、性相不二。
演【天台云:惑業苦三道,當體即是三德祕藏。】
這是天台宗所說的。「惑業苦」就是講六道輪迴,惑是無明,迷惑造業,造業有造善業、有造惡業,造善業就是三善道的果報,造惡業就是三惡道的果報。三善道跟三惡道都用一個「苦」這個字來代表,所以苦就是果報。「惑」是迷惑,「業」是妄動,就是造作,「苦」就是果報。為什麼講六道都苦?三善道、三惡道都苦?苦是真的,樂是假的。什麼叫樂?這個苦暫時停止,你覺得這個時候很樂了,這個樂不長久,苦又要來了,所以苦是真的,樂是假的。
六道分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的眾生,我們人是在欲界,人上面還有天,天有欲界天,欲界天有六層,這六層天以下一直到地獄,三大類的苦統統要受,第一個是「苦苦」,苦苦就是平常講的八苦交煎,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這八類是欲界眾生每個人都要受的,誰都逃不了。
如果真正有相當禪定的功夫,他能生到色界天,色界天是欲望沒有了,財色名食睡這五欲沒有了,他不貪染這些,他生到色界去了。色界天人,他沒有財色名食睡,對這個東西沒有得失,但是他還有身體。他沒有八苦,那的確是很樂!但是他有「壞苦」,他有身體,他這個身體不能常保,不能永生,他還是有壽命,壽命到了他還是要死、還是要輪迴,他的身會壞,他所居住的宮殿樓閣也會壞;因為他有色,有色就會壞。所以他沒有苦苦,他有壞苦。
最高級的凡夫,那是三界裡面覺悟之人,他曉得身不好,這個身是苦本!中國老子知道這個道理,那時佛法還沒到中國來,老子就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我有很大的憂患,因為我有個身體。身體是很大的憂患,這個見解很高!這是無色界天人的見解。他有這種覺悟,有身才有苦,沒有身多自在!沒有身,什麼苦都沒有了。所以他身不要了,那就到無色界天去了。無色界有四層天,統統沒有身體,所以他壞苦也沒有了。雖沒有壞苦,他有「行苦」,什麼叫行苦?行苦的意思是說,他這個境界永遠不能住下去,還是有期限的,也就是說他還是有壽命。到無色界最高的一層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他的壽命八萬大劫,還是有限!八萬大劫是一個極限,他的定功只能支持那麼久;八萬大劫到了,他的定力失掉,又墮下來再輪迴。六道輪迴,上面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下面到阿鼻地獄,咱們每個人不曉得去了多少次?現在這一生一投胎,前生事情不記得了。阿羅漢有宿命通,知道過去生中的事情,想到從前在地獄,身上都流血汗,汗是紅的,還是心有餘悸,害怕!
「惑業苦」就是六道輪迴的原理,因為迷而不覺,所以才造作。造作善法,天道裡面的善法是五戒十善、四禪八定、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修這些生天。真正覺悟的人,佛經裡面稱為正覺。由此可知,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是覺,覺還不能算是正,為什麼?沒出三界,不算是正覺。一定要證得阿羅漢才算是正覺,為什麼?他那個覺悟比他們高明,出了三界,三界到頂還要輪迴,他超越三界,超出六道輪迴,這種人才叫做正覺。再往上,菩薩是正等正覺,佛是無上正等正覺。
「惑業苦三道,當體即是三德祕藏」,「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脫,惑業苦就是法身般若解脫,惑是般若,業是解脫,苦是法身,苦是果報,果報是法身!這個說法完全從體上觀察,體上觀察明白了,相與作用你才真正見到,這個見到就是大乘經上講的諸法實相。十法界有沒有?迷人看,有!佛菩薩看,沒有!佛菩薩看十法界統統是佛,是一法界。世尊在《華嚴》、《圓覺》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看我們統統是佛,我們看佛也是眾生,看法不一樣。
為什麼會有十法界?因為你有分別、有執著才有十法界。這是佛,那是菩薩、那是羅漢、那是餓鬼、那是地獄,你的分別。菩薩不用分別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看什麼都一樣,沒有兩樣!離開一切分別執著,萬法一如。你說善說惡,善惡是分別才有的,你說戒定慧、講貪瞋痴,也是分別執著才有的。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再問問你,還有沒有貪瞋痴?如果你說有,那你還是有分別執著;你說沒有,沒有也還是分別執著。你不分別執著,怎曉得沒有!這怎麼辦?禪宗解決的辦法最好,問你,「有」,打你三十板,「沒有」,還打三十板。諸位會不會呢?禪宗常問「會麼」?會不會呢?非有非無、亦有亦無,決定不能起心動念。所以這個地方心地真正清淨,一念不生,萬相如如!才有分別就落到第二義,就不是第一義,才一動念就落到心意識了。佛與大菩薩在一切境界裡決定沒有分別執著。
你們不要把佛菩薩看得那麼熱情,我天天拜他、供養他,佛菩薩應該對我很不錯,常常會護念我!菩薩護念一切眾生是應該的,是沒錯,這話決定講得通。你拜他巴結他,要他特別照顧你,絕對沒有這個道理。你平常不拜他、不供養他,他也關照你,為什麼?因為他沒有心,他沒有妄心,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楞嚴經》上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佛菩薩在哪裡?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真正以清淨心念佛菩薩名號,佛菩薩立刻就有感應,要用清淨心念,要用恭敬心念,要用至誠心念。我們今天念佛念菩薩求什麼都求不到,為什麼?不是菩薩不靈,是我們的心不清淨。天天拜,「菩薩,你保佑我,保佑我開智慧」,這就不靈,為什麼?你心裡有分別執著,你這個心是不清淨的心,怎麼會有感應?《了凡四訓》講至誠,「一念不生是謂誠」。誠心誠意念觀音菩薩就念觀音菩薩,念阿彌陀佛就念阿彌陀佛,裡面決定不夾雜一點點東西,有求必應!我們不要去告訴他:「菩薩,我現在怎麼困難!」他早知道,你何必去告訴他?你一起心動念告訴他,你這個心就不乾淨,你心就不誠了。
你們《無量壽經》念得很熟,西方極樂世界不要說是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就是往生下品下生的人,人家都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我們還要說什麼?什麼話都不要說!只要清淨心、恭敬心、虔誠心,我們去念佛、禮佛、拜佛,我們所缺乏的東西樣樣都不會缺了,樣樣都有了。他都知道了,不要我們一樁一樁去告訴他。一樁一樁去告訴他,我們在這裡天天打妄想、分別執著,自己的心就不誠!所以你想求,求不到;不求,什麼都得到了,道理就在此地。你有求,把那個念頭打掉,專念阿彌陀佛,專念觀音菩薩,或者專念《無量壽經》都行,念《阿彌陀經》也可以,只要專!底下他又引用《大乘起信論》上的一段話:
演【起信云:若離覺性,則無不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這是從反面來說,覺性就是真如本性,如果離開了覺性,那不覺也沒有了。不覺沒有了,給諸位說,覺也沒有了,因為覺與不覺都是自性的起用,離開體,哪裡還會有用?這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告訴我們,三毒煩惱雖然很重,你不要害怕,為什麼?煩惱即菩提,只要把那個念頭轉變一下就行了,就轉過來了。把貪瞋痴轉變成戒定慧,念頭一轉就行了,業障統統消除了。怎麼轉法?實在講,最殊勝、最巧妙、最穩當的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把這個心完全轉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具足戒定慧了。這個要常念,要認真的念,猛念!念頭才轉得過來。這一不念,貪瞋痴又起來了,就是習氣煩惱太重,所以要認真努力的去念。
「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覺與不覺統統是自性起用,體決定離不開的,體是真實的,體是一個,現相跟作用是時時在變化,隨著我們迷覺的程度在變化。一般的修學,雖然有時候覺了,覺了還會往下墮、還會迷,這就是常講的退轉、隔陰之迷,這個現象非常之可怕,也無法避免。如果要想避免,佛告訴我們只有一個方法,求生淨土。如果不求生淨土,那就像《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何免輪迴」,你沒有辦法免除輪迴;這一輪迴,退轉、隔陰之迷是決定沒法子避免的。真正徹底覺悟的人,大徹大悟的人,是哪個人?一心一意發願求生淨土的人。給諸位說,比禪宗徹悟的人還要悟得究竟、還要悟得徹底。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未必求生淨土,他要不求生淨土,他還是會輪轉,還是會退回來的,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演【善道惡道悉皆如幻者,貪等乃惡道之本,戒等為善道之因。】
「本」是講根本,惡道因緣無量,不是一、二個原因墮惡道的,無量的因緣!無量因緣裡面,我們去找最重要的一個因緣,找第一個因,第一個因就是貪瞋痴。貪心重的人墮餓鬼道,瞋恚心重是地獄的業因,愚痴重是畜生道的業因。什麼叫愚痴?我跟諸位說一個真實話,一切大乘佛法裡面,你不願意選擇念佛帶業往生,你就是愚痴,為什麼?你這一生不能成就!愚痴,簡單的講,不能辨別真妄。古德在一切經裡面做比較,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面引用,隋唐時代的大德講的,世尊一代時教,就是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教法,如果統統做一個比較,《華嚴》第一,《華嚴》以外的是第二、第三;《華嚴》跟《無量壽經》做個比較,《無量壽經》第一,把《華嚴》比下去了,這就是認識真假。
《無量壽經》是真實法,所以經上講了三種真實,你們看看所有大乘經哪有這種講法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真如本性。「住真實慧」,你相信這個經典,讀誦這部經典,老老實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你的心安住在哪裡?在真實慧。這個心住真實慧,我心就住在經上,一天到晚想著經!這個住,我們說粗一點就是牽掛,老是掛在心裡這就是住,我心裡掛什麼?就掛著《無量壽經》,就掛著阿彌陀佛,其他的什麼都不牽掛了。單單掛這一樣,我心就住在阿彌陀佛上、住在《無量壽經》上。「惠以真實之利」,真實的利益、現前的利益,給諸位說,無量壽、健康長壽、百病不生!你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怎麼會有毛病?真的得無量壽了。我們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成佛!
往生是活著往生,不是死了往生!所以無量壽什麼時候證得?現在就證得!往生極樂世界,你是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你跟大家說「拜拜,我走了」,跟阿彌陀佛走了。走了才死,不是死了以後才往生!是跟阿彌陀佛走,這個身體不要了,丟下來,是這個意思。確確實實這個法門是不死的法門,別的法門都還要死!這個法門不死!所以你說苦,三苦、八苦,你只要認真修這個法門,統統斷掉,三苦八苦都沒有了,為什麼?你不死了。你對於這種殊勝的事實要是不清楚,那你不愚痴,誰愚痴?於一切法中,哪是真、哪是假,哪是正、哪是邪,哪是善、哪是惡,什麼是利、什麼是害,你統統搞不清楚,這就叫做愚痴,愚痴墮畜生。「貪等」就是貪瞋痴,這是三惡道的根本。「戒定慧是善道之因」,就是三善道的業因。你能持五戒十善,你能修四禪八定,你能選擇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這都是智慧。所以戒定慧是善道之因。
演【貪瞋痴既即戒定慧,則惡道如幻。戒定慧不離貪瞋痴,則善道亦如幻矣。】
不但六道是如幻,佛在《金剛經》上講得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又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說如幻?為什麼說虛妄?因為六道輪迴,三善道、三惡道都不是真的。佛法講真講妄,有一個定義,凡是講真的是永遠不變,凡是會變就不是真的。你們想想,六道裡頭哪一道是永遠不變?他都在變,而且是剎那剎那在變。我們人從小到老是不是一下就老?沒有!一年比一年老,一月比一月老,一天比一天老,再告訴你,一分鐘比一分鐘老,一秒鐘比一秒鐘老,剎那老,不能停止!所以這變化是剎那剎那在變化,要懂這個道理。你要是真正把這個原因搞清楚,你再有能力把這個原因消除,你就長生不老了。
你想不想知道這個原因?我告訴諸位,這個原因就是念頭,我們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這叫生滅心。你的心是個生滅心,而且這個生滅是剎那生滅,所以一切萬法無常!這個原因我們明白了,如何消除這個原因?我們修不生滅的心,只要心不生滅了,給諸位說,這一切萬法也不生不滅,這妙極!一切萬法不生不滅。大經裡面告訴我們,我們看這一切萬法是生滅相、是無常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是諸佛眼睛看這些萬相,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尤其大經上,像《法華經》上所講的如來境界是「常自寂滅相」,一切萬法清淨寂滅,沒有生滅。他看到不生滅,我們看到有生滅,怪了,我們用生滅心看境界。所以佛講境隨心轉,一點都沒錯!《了凡四訓》裡頭有不少地方講到風水的。佛法裡面講風水講得最高明,境隨心轉,「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們要求的是求這個,我們要求能轉境界,不為境界所轉。怎樣轉境界?在境界裡面學著不動心。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在境界裡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萬法如如。要向如來果地上境界去精進,向這個方向去努力去學習,把我們自己帶到另外一個境界裡面去;回過頭來再看這個境界,那就跟諸佛與大菩薩的看法沒有兩樣,這叫真覺。
大經裡面講「惠以真實之利」,這個利益現前馬上就得到。我相信認真去念這本《無量壽經》,我教給大家的方法,你每天念三遍五遍,你果然念上半年,你一定不一樣。如果能夠常常念,常常思惟經裡面的教訓,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遇到什麼境界就會想到經上教給我們怎麼做法,你得的利益就更為殊勝,你得的更多,得的更殊勝。這個功夫不能中止在這裡,要繼續不斷的去努力,你的境界一年比一年好,一月比一月好。
所以要曉得,六道都是如幻如化、如夢幻泡影,你在六道裡還有什麼執著的?還有什麼計較的?這個事實真相恍然大悟,我們在這個境界確實不分別、不執著了,不打妄想!你的生活會過得非常自在、非常快樂,離苦得樂真的就得到了。在這個環境裡面隨緣不攀緣,一天到晚歡歡喜喜,法喜充滿,看什麼都自在,看什麼都無礙,這才能夠契入實相。
演【又貪瞋痴戒定慧因也,善道惡道果也,因既全空,果復何有?故悉如幻。】
這個結論講得很徹底,也就是《鈔》裡面『幻無自性,唯是一心,一心不生,萬法俱息』這一句的意思。「幻」就是指六道的因果,也就是惑業苦,惑業苦統統是幻。為什麼說惑業苦統統是幻?因為惑業苦都是有為法!什麼叫有為法?《百法明門論》裡面,把所有一切法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有為法,一大類是無為法。有為法再分成四個大項目: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色法,總共有九十四法;末後六種叫無為法。《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就曉得惑業苦統統是有為法。惑業是因,苦是果報,因如幻,果也如幻,因果統統是如幻。大家千萬不要誤會了,這因是空的,果也是空的,現在多造一點壞事沒關係,因果都空!這是佛菩薩眼睛看是空。
我們再舉個比喻,這是你能夠理解的。作夢是不是空的?作夢,我們曉得是空的,不是真的。假如你天天做惡夢,你覺得那個日子好不好過?每天晚上都夢到有人要來殺你、害你,把你整得很慘,你舒不舒服?六道輪迴就好比做惡夢,不舒服!假的,沒錯,是假的,可是這個假的你真受、你感受。到哪一天,這個假的你不受了,那你就跟如來、大菩薩一樣。你有沒有辦法在假的裡頭,苦樂憂喜捨統統不受?你能夠苦樂憂喜捨一切都不受,這在佛法裡面有個名詞,你得到正受,正受就是三昧、就是禪定。正受就是苦樂憂喜捨我統統不受了。
這五種受,暫有的,不是真有。苦樂憂喜捨不是真有,迷的時候有,覺了就沒有了,阿羅漢以上就沒有了。阿羅漢得到正受,他沒有苦樂憂喜捨;六道凡夫才有!你在作夢,作夢裡頭忽然知道:我現在怎麼在作夢?夢到老虎要吃你,你很慷慨,「我就行個菩薩道,我就捨身餵虎!」你會很歡喜去做,為什麼?你曉得那是假的,因果都是假的,你不害怕!你自己不知道你是在作夢,碰到一頭老虎要吃你,嚇得一身冷汗,把你嚇醒過來了,不曉得事實真相。所以佛告訴我們六道的真相。
真相要是真正明白,人會變樣子,變什麼樣子?變成菩薩的樣子,也就是說,得失這個觀念沒有了,一切法裡頭無得無失,這個人多自在!因為都是空的,哪有得?既然沒有得,哪有失?沒有得失,就自在了。今天諸位聽了這個道理,看看你們的得失有沒有丟掉?這就是你是不是真的懂得,真的懂得了,那個得失心一定馬上就丟掉,為什麼?苦本、迷根!那當然甩掉!還是甩不掉,那這個話你沒聽懂,聽是聽了,沒懂,真正的意思沒能體會!
佛法實在講「知難行易」,佛法修證容易,這是反掌之易,轉迷為悟!難在哪裡?難在「知難」,認識事實的真相、明白道理難,太難太難了。就是因為知這樣難,釋迦牟尼佛苦口婆心講了四十九年!行太容易了,念阿彌陀佛,DC周廣大念三天三夜就往生,你看這多容易!他馬上就見阿彌陀佛,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彌陀經》上「若一日到若七日」,最容易是一天成功!周廣大還是搞三天三夜,這是中等根性的人,上等根性的人只要一天,你看多容易!可是你要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搞清楚,那不是簡單事情。
所以要曉得「幻無自性」,自性就是自體,它沒有自體。「唯是一心」,一心就是本性,就是真如本性。盡虛空遍法界,佛經裡面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世俗人所講的宇宙人生,這個宇宙人生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名詞用的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這些東西是什麼?唯是一心!這個事情,誰真的知道?在中國,我們只看到六祖知道,他老人家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所生,能生是一心,一心就是自性。能生的自性是真的,永遠不變、永遠不壞;所生的這個現相,萬法是假的,因為它剎那剎那在變化。所以所生的是幻的,能生的是真的。「一心不生,萬法俱息」,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上講得很明白,他老人家說「覺後空空無大千」,覺了什麼?覺心不動,覺心無念。所以禪家的宗旨是「無念為宗」,禪家修行是修無念。我們淨土宗修行的宗旨是「一心不亂」,一心就是禪家講的無念,說法不一樣,意思跟境界都是相同的。「一心不生,萬法俱息」,就是覺後空空無大千,不但沒有六道,十法界也沒有!六道是幻無自性,十法界也是幻無自性。
四聖是覺悟的心所現的現相、作用,六道輪迴是迷心所現的現相、作用,雖然同樣是一個心,同樣是一心起作用,但是他的感受苦樂差別太大了。佛法教學的大主意、大目標是破迷開悟,果上就是離苦得樂。迷是苦因,六道輪迴是苦果;覺悟是樂因,四聖法界是樂的果報。我們今天就講到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