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O講記—第十七集節要(人行善,天報之以福)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七一集) 2025/5/2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64-0271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講記,第十七集節要三:
「陳蔡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
這一條是出自於《論語》。《論語》裡面講到「陳蔡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就是絕糧,孔子到了陳蔡,在陳國、蔡國,在那個地方一連七天都沒有東西吃。「子路慍見曰」,沒有東西吃,很多學生餓得都爬不起來,「莫能興」,就爬不起來。這個時候子路有點情緒起伏了,按耐不住來問孔子,問孔子說「君子亦有窮乎」,就是說一個君子也會遇到這麼困窮的時候嗎?當然子路有情緒,不是因為他肚子餓,餓到不高興。子路是很勇敢的,不會因為肚子餓而生氣。這些聖賢人的功夫跟我們不一樣,像我們這些凡人可能就會因為肚子餓,心裡會不高興、會生氣,這些聖賢人,他們功夫也很了得,所以子路他不是因為受這個饑餓之苦而不高興。他是感覺到孔子這個大道怎麼行不出來,要推行大道,遇到這些困難,他覺得很無奈。孔子就回答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確實有時候會遇到困窮,遇到困難、窮困,但是小人遇到困窮,就會退縮、就會變節,可能就會幹出一些不好的事情,這個是小人。但是君子遇到再怎麼樣困窮,不會變節,也不會退縮。子路還有強調到,就是夫子有教過,「人行善,天報之以福;人行不善,天報之以殃」,就是說我們都是做好事情,怎麼現在會遭遇到七天沒飯吃?這個意思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假如做好事做了好幾年,最後碰到七天沒飯吃,那還要不要繼續幹好事?如果繼續幹就是君子,君子不會因為遇到這些困窮而改變、而退縮,小人他就可能改變了,他好事不做了,可能去做壞事了。所以孔子的回答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君子再怎麼窮,他也是不會改變的。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