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O講記—第十四集節要(見善必躬親行之)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三一集) 2025/4/1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64-0231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講記,第十四集節要十一:
「見善必躬親行之,然後導之,是夫子之能勞也。」
這一條講,見到好的教誨,必定躬親行之,就是親自自己先把這個道理去落實、實踐了,然後再去引導,再去教導、勸導別人,這是用心良苦。這些道理必須自己親證、體會了,然後教給別人。假如自己沒有去落實,有時候是想像的,想像有時候體證不到,就是體會、證實不到那個情況,想錯了可能給別人教錯。我們自己想錯了,教給別人教錯了,那就麻煩了。所以必須自己先去行,行,我們自己去證實這個結果的確是這樣的,我們再去教人,再去勸導別人,這樣就踏實了,就不會有教錯的這種顧慮。如果只有解沒有行,自己還沒有去證實,這個心總是不踏實。
而且自己先做了,也是言行一致;不是說變成他聽了這些教誨、經典,然後變成一個教書匠,都是講給別人聽。自己沒有親自去實踐、體驗,只是講給別人聽,這樣沒有深刻的體證、感悟,學生的受益也有限。因為他沒有去做,沒有去落實,沒有真實的悟處,其實也只是記問之學而已,記得多、聽得多,自己沒有真正去落實、體驗。所以我們看夫子這句,夫子做個榜樣給我們看,做到再說。自己先去做,體證了,體驗、證實了這個事情的結果的確是這樣的,把最好的體驗、悟處再供養給學生,這是用心。我們看先師淨老修學六十年,每一次講經的時候,都是把六十年的精華、他的修行體悟給我們學生來分享。所以能夠體會到師長的良苦用心,我們就是要老實、聽話,這個受用就是最大的。我們在修學路上誰最有福報?老實人最有福報。所以上天疼老實人。
我們從曾子這一段話來反思,孔子見人一善忘其百非,看到人家有好的表現,他這個人以前不好的都不放在心上:「真難得,浪子回頭」。假如我們看到人有一惡而忘其百善,哪一件事你看他不順眼,他其他的好像什麼都不好,這個心態就錯了,我們應該學習孔老夫子這樣的態度,這樣就好。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