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群書治要36O講記—第十五集節要(水清照物 心靜照真)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四八集)  2025/5/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64-0248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講記,第十五集節要十二:

  【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澄水者。以其清且靜也。故神清意平。乃能形物之情也。】

  這一條是做一個比喻,「鑒」就是用水來觀照,來照自己,人不會在流動的水當中觀照自己,因為那個水是動的,你照不清楚自己的臉。『而鑒於澄水』,能夠在非常平靜的水面照清楚自己的臉。這是比喻什麼?人的心浮躁、欲望很多,心浮氣躁就看不清楚自己的問題,往往心平靜的時候,才能夠察覺到自己念頭跟言行上的過失。當然時時都保持心平、心靜,這是修養,這是個目標,我們朝這個目標來修養,所以要時時提醒自己心要平靜。像我們每天晚上沉澱自己的思緒,反思我這一天有沒有哪些話說錯,哪些事情做得不妥當,夜深人靜的時候自己沉澱下來就發現了。所以人這個心要平靜下來,沉澱下來,好好來反思,才會發現自己有哪些過失、哪些問題?「鑒於澄水」,就是平靜的水能夠照清楚自己的臉,相同的,自己的心平靜下來,就能觀照到自己的問題。所以這裡講到,為什麼可以鑑於澄水?『以其清且靜也』,因為平靜的水清澈又寧靜。「故」,所以從這裡讓我們去體會,一個人的精神清朗,心情很平和,這個時候,他的心就能照清楚所有的人事物、所發生的事情。心情很平和,精神很清朗,周邊整個環境的人事物他就看得很清楚了,發生什麼事情,為什麼發生這些事情,也很清楚。所以「乃能形物之情」,這「情」是指事物的真相,就看得清楚了。所以我們這個修養就是要收攝浮氣,就是把心浮氣躁收攝起來,回歸到心平氣和,我們這樣來處事待人接物,處理事情等等,才能夠明白,才不會有錯誤。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