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五集) 2008/11/18 台灣華藏電視台 檔名:12-047-000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列名第五條看起:
【五、入五止。一者照法清虛離緣止。二者觀人寂泊絕欲止。三者性起繁興法爾止。四者定光顯現無念止。五者事理玄通非相止。】
我們把下面這一條也念下去:
【六、起六觀。一者攝境歸心真空觀。二者從心現境妙有觀。三者心境祕密圓融觀。四者智身影現眾緣觀。五者多身入一鏡像觀。六者主伴互現帝網觀。】
賢首大師將《華嚴經》修學的方法,特別是契入華嚴境界,將世尊在這部大經裡面所說的關於修學契入境界的重點,他用很簡單的六條把它列出來。這篇文章在大乘教裡面它算是論,論是解釋佛所說的一切經。論有兩種,實際上就是註解,論算是註解,一種是解釋經的,按照經文一句一句的解釋,叫釋經論,就是解釋經的。像清涼大師他所造的《華嚴經疏鈔》,那就算為釋經論,但是大師不用論用疏鈔,這是謙虛。為什麼?用疏鈔的意思就說,可能我說的,還有些地方不妥當,希望後人幫我改正,這有謙虛的意思。如果說論,論是佛的弟子,像菩薩、緣覺、阿羅漢他們解釋經,解釋得完全正確,就是佛的意思,永遠流傳下去,一個字都不可以改,這稱之為論。所以論的地位就高,疏就謙虛多了。現在人解釋佛經,連疏鈔也不敢講,用什麼?用講義、用註解,這就更謙虛。所以這些用的詞我們都要了解。另外一種叫宗經論,宗不是解釋經的,是把經裡面重要的意思提出來討論。譬如《瑜伽師地論》,就屬於宗經論,它不是解釋一部經的,完全講佛在一切經裡講的唯識法相,它歸納在一起;《大智度論》是解釋經的,解釋《大般若經》的。所以稱論,分量就很重,那是決定沒有錯誤的。賢首國師這篇文章,在華嚴宗裡面可以說是宗經論,他是依據《華嚴經》裡面所說的這些教義,把它特別提出來,歸納為六條,教給我們怎樣修行,怎麼樣契入華嚴境界,也就是成佛。
六條,前面跟諸位提示過,前面三條顯一體、起二用、示三遍,這是屬於看破,後面三條是屬於放下。你看放下,第一,他講自性裡面的四德,性德,這非常重要,一切諸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都是在行四德。入五止、起六觀這是教我們,止是放下,觀是看破。你看看這六條的意思,在覺悟的人,我們通常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是看破以後放下;我們修行,我們凡夫修行,我們先放下、後看破。五止是放下,六觀是看破,先放下然後就看破,這裡面意思非常的深廣。時間過得很快,前面列名是列出綱領的名稱,往後就是一條一條詳細來解釋。我說時間過得太快,我們今天第五天,我們學到這個地方。後面既然有詳細的解釋,我在此地就把這一段省略,跟大家講學佛一定要先放下。不放下,看不破,為什麼?不放下是障礙,所以先放下、後看破。到入文,下面才入文,那就是細說,非常有趣味,從顯一體一條一條我們來學習。
今天我們想利用這個時間,跟同學們談一個,算是專題,《金光明經》裡面講的,講經的四種利益。現在講經的人太少,我勸導諸位,無論是出家、在家應當發心出來講經。講經是為什麼?真正是續佛慧命,護持正法,一定要發心自利利他。出家應該學釋迦牟尼佛,在家居士應該學維摩長者,釋迦牟尼佛出現的那個時代,這個世間是兩尊佛出世。諸位都知道釋迦牟尼佛,因為釋迦牟尼佛出家,所以名氣就大,這出家的佛;還有一位在家佛,大家疏忽了,維摩居士是在家佛,也是講經說法。你看看世尊的弟子目犍連、舍利弗,聽維摩居士講經也是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見維摩居士的禮節跟見釋迦牟尼佛的禮節完全相同。現在學佛的人疏忽,不知道,這是教我們什麼?教導我們尊師重道。他在講堂上代佛說法,他是在老師的地位,目犍連、舍利弗雖然是出家證到阿羅漢果,對待老師禮節一點都不可以失,他們的表演都是做給我們後人看。出家人可不可以跟在家人學習?目犍連、舍利弗都是出家人,是釋迦的大弟子,十大弟子之一,聽維摩居士講經,那不就跟在家人學習嗎?佛法是師道,師道第一大的就是老師。釋迦牟尼佛是老師,維摩居士也是老師,世尊講經,維摩居士讚歎;維摩居士講經,釋迦牟尼佛讚歎,沒有把居士貶低,這一定要懂得。只是一個出家、一個在家而已,都有弘護的使命,護持正法,弘法利生,所以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不要認為一出家就是最大,對於居士就瞧不起,這錯誤。你細心去觀察,世尊當年在世所表演的,你就會完全明白。佛法是平等法,平等法裡面,佛陀常常教導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我們沒開悟,一定要懂得孝親尊師,一定要知道認真學習,弘護正法,幫助佛覺悟眾生。
我們看講經的四種利益,這是出在《金光明經》上。前面有兩行,「經云」,這個經就是《金光明經》,「虛空藏菩薩梵釋天等」,梵是大梵天,釋是帝釋天,這些人在這個法會裡面聽佛講經,他們起來,「白佛言」,向佛請教。「若諸國土有能講說此金光明微妙經典,於其國土獲四利益」。這是說在一個地區、在一個城市、在一個國家,有能講這部經典《金光明經》。沒有說到《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佛華嚴》,在中國歷代祖師,不管是哪一宗派的,都承認是經中之王、根本法輪。其他一切經跟《華嚴》相比,那叫枝葉,像一棵大樹一樣,《華嚴》是根本,所有一切經是這個大樹的枝葉。所以《華嚴》也稱為一切經,大乘裡面講一切經不是講很多很多,不是的,一切經就是講《華嚴經》,《華嚴經》是一切經的根本。於這個國家地區一定獲得四種利益,後面給我們說出這四種。
第一種,「國土吉祥益,謂若有國土講說此經者,國王軍眾,勢力強盛,無諸怨敵,疾疫消除,壽命修長,吉祥安樂,正法興隆也」。這是第一個利益,在這個國家地區講經,首先國王,為什麼不提文武大臣?文武大臣就包括在國王當中。提到軍隊,軍隊是保衛國家的,勢力就強盛,為什麼?國王大臣、文武百官都能夠依照如來經教修行,煩惱輕、智慧長,那就是勢力強盛的因素。所以早年我在台灣的時候,有幾年佛教會舉行護國息災法會,念《仁王經》,我們也參加了一次,我們講《仁王經》,我記得講了二十天,一天兩個小時講了二十天。當然《仁王經》經義也是有相當的深廣,細說二十天講不完,我們講大意。我記得我還列了表沒有用經文,用表解來講,講《仁王經》大意。仁王法會佛講《仁王經》,教導國王應當要用智慧來治理國家,用仁慈來化解問題,武力是最後的後盾。諸佛如來仁者無敵,那個利益就無比殊勝。所以還是我們中國老祖宗的話,「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國家遇到困難、遇到災難,怎麼辦?教學!所以仁王法會是教學,這個教學裡面所討論的,就是現前遇到困難的這些問題。
譬如現在,現在我們這個世界出了麻煩,第一個現在金融風暴大家知道。接著你看許多資訊裡面傳達我們的,不只是金融風暴,糧食的短缺、能源的危機、自然災害都來了,這怎麼辦?要是在世尊當年的時候講經教學,讓這些學者專家統統集合起來,研究討論這些問題,在這裡建立共識,集中大家的智慧化解問題。有道理,不迷信!不是說國家遇到災難了,找一百個法師把《仁王經》念個幾天,災難就消掉,哪有這種道理!這誰相信?所以講經的目的是讓我們冷靜下來,把憂慮、煩惱放下,心定下來,清淨心生智慧,有智慧就能解決問題,它是循著這麼一個道理來的,這是我們必須要懂得。世出世間大聖大賢都用這個方法,這是教學。「無諸怨敵」,怨是群眾的怨恨,現在這個世間太普遍,所謂怨天尤人這不是好現象,這是災難的預兆。敵是對敵、是對立、是矛盾、是衝突,這會給世間帶來災難。這必須要化解,用智慧、用理智、用慈悲化解一般人的怨恨,也化解敵對,我們和平相處共存共榮,避免天災人禍的發生。下面再講疾病,這疾病是什麼?瘟疫,這也很可怕。瘟疫就是傳染病,種類很多,往往它突發,沒有藥來治療。前一段時期,有同修從網路上下載一個訊息給我看,好像是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警告,要大家提防瘟疫,這個名字我記不得。說這個瘟疫暴發的時候會非常嚴重,沒有疫苗對治,大概傳染到這個病四個小時就死亡,很快。這個報導要全世界都要提防,怕是在整個世界蔓延,估計世界上要死三億人以上,這很可怕,要我們小心來防止。但是用什麼方法防止?這個資訊很短,就沒有詳細的說明。可是在佛法裡,對於防止瘟疫乃至於自然災害,它有方法,《華嚴經》說得很清楚;這些災害怎麼發生的,為什麼原因發生的,《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
我們這篇《妄盡還源觀》,前面三段就說得很明白,它說什麼?說宇宙的起源,這世界怎麼來的;生命的起源,我從哪裡來的。在禪宗裡面,祖師教學人參究「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佛在這部大經裡面告訴我們,一開頭就給我們講,「華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講宇宙的來源,宇宙太大。我們今天的科技、今天的天文學,能觀察到的宇宙是極小的一部分。從什麼地方來的、為什麼會有宇宙,所以它第一段講「顯一體」。一體是什麼?是真如、是自性、是本性,也叫做法性。名詞很多,都講的是一樁事情,一樁事情佛講了十幾個名稱,為什麼?叫我們不要執著,不要分別,只要說的是這個意思就行,用意在此地,不是故意說好多名詞。就是叫我們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你才能回得了頭,你才能找到自性,就是佛家講的明心見性。性是宇宙的本體,是生命的根源,都是它現的。自性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也說不上是自然現象,什麼都說不上。古大德見性的時候有人問他,這性是什麼樣子?你說說我看看,他的回答「說似一物即不中」,說不出來。可是說不出來,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出來,那是什麼?《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自性的體相、理事、因果,說得詳詳細細。我們又曉得,中國唐朝惠能大師明心見性,他跟五祖忍和尚報告說了二十個字。五祖聽了之後,沒錯!衣缽就傳給他。這二十個字,他說「何期自性」,這是個問話,沒有想到自性,「本自清淨」,這第一句;「本不生滅」,本不生滅是大涅槃,「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宇宙、生命是從它那裡生的,它能生。惠能大師講的二十個字,給諸位說,要細講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把《華嚴經》濃縮就這二十個字,不增不減,一個是略說,一個是細說。這兩個明心見性的人給我們做樣子,給我們表演的,我們要懂!
賢首國師慈悲,這篇文章是教學《華嚴》的人怎麼樣回過頭來明心見性,「妄盡還源觀」,你要是明心見性,你必須把妄要斷盡。妄指的是什麼?《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分別、執著,你只要把這三樣東西放下,你就明心見性,你就還源。這個話說得很容易,做起來可真難。執著你能放下嗎?執著都不能放下,分別就更不用說,最微細的是妄想,妄想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這四個字,誰能聽得懂?我們聽了好像是懂,其實完全不懂。我學佛五十七年,對於起心動念大概是三十年之後才有個印象,原先不曉得什麼叫起心動念,以為我自己起個念頭,這個念頭善,那個念頭惡,不是,完全搞錯了。看到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的對話,才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釋迦牟尼佛問彌勒菩薩,我們凡夫心裡有念頭,就是我剛才講的,我們動個善念,弘法利生;動個惡念,貪瞋痴慢,動了個念頭。這個念頭時間不長,動個念頭,佛就用這個來問,這一個念頭,這個念頭裡頭有幾個細念?這個念頭很粗,這個粗念裡頭多少個細念,幾個細念?幾個念、幾個形、幾個識?這問得很詳細。我們看到這個問題,這個念頭裡還有細念、還有形、還有識,形是什麼?形是物質境界,識是精神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是從極細、微細的念頭裡面發生的。彌勒菩薩回答的,其實是跟我們講的,佛哪有不知道的!佛提出這個問題,叫彌勒菩薩講給我們聽。
彌勒菩薩是唯識學家,專攻唯識的,他對這個事情非常清楚。他說「一彈指」,一彈指時間很短,「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我們也找同學給我們算一算,現在人是用秒做單位,一秒鐘能夠彈幾次?大概可以彈四次,彈彈彈彈四次一秒鐘,那一秒鐘乘四。一秒鐘多少個細念?我們可以說,一秒鐘我們有四個粗念,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念頭,一秒鐘可以起四個念頭。每一個念頭三十二億百千念,一秒鐘裡面就有一千二百八十兆個念頭,一千二百八十兆,一個微細念頭也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這叫細念,這叫念頭。這個念,用現在科學的名詞來講,就是波動,極其微弱的波動現象,我們凡夫不知道,不但凡夫不知道,阿羅漢也不知道。大乘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到什麼時候才知道?八地菩薩,八地菩薩見到阿賴耶。這就是阿賴耶最微細的,阿賴耶的業相,業相就是波動,我們講無始無明,無始無明就是這個波動,無是沒有開始。你不要認為,為什麼會有這個波動、幾時有這個波動、這波動在哪裡出現的?你要問這個就糟了,為什麼?它是妄想,它不是真的,你不能當真,你不能去問它。你不問它沒事,你一問就壞了,一問就錯了,你把問題愈搞愈複雜,複雜到最後回不了頭,這就是我們六道凡夫回不了頭。不理會它,什麼事都沒有。所以這個動,是阿賴耶的業相。
佛不是問嗎?幾個形、幾個識,阿賴耶立刻就變成轉相,轉相就是見分,見分就是佛問的識,這是生命的來源。幾個形,形就是三細相裡面的境界相,就是能生萬法。宇宙現前,這是一念頓現,同時現的,時間太短,你要曉得,一秒鐘的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你就曉得它多麼細。你知道這個,宇宙是怎麼來的,生命是怎麼來的,在這個現象裡面現的是什麼境界,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它只有三細相,沒有六粗。我們再一問,什麼原因有的?幾時有的?好,這個念頭一起,六粗出現。六粗第一個叫智相,這個智是什麼?知識。前面三細相都還屬於智慧,不是知識,為什麼?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一問幾時起來、什麼原因起來,這是屬於知識、智相,迷了,愈迷愈深。這個念頭一起,實報莊嚴土不見了,實報莊嚴土變成四聖法界,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再要一起執著,好,那就又變成六道,嚴重的執著就變成三途,宇宙是這麼來的。所以佛說了一句話說得好,「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這個世界跟諸佛如來的實報土,有什麼差別?一點差別都沒有。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當下就是實報莊嚴土,就是極樂世界。這裡面什麼災難都沒有,不但實報土沒有災難,四聖法界裡面也沒有災難。
為什麼?四聖法界是淨土,它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執著,它沒有善惡,它有染淨,它是淨土。對六道來講它是清淨,它是淨土;六道是染土,染污、穢土,六道裡面有善有惡。一切美好的境界是天上,天人福報大,怎麼產生的?善變現的,叫三善道。你修善,你感得善業的果報,沒有傳染病;你心不善,起心動念自私自利、貪瞋痴慢,這是不善,不善就變成下三道。所以我們曉得,疾病從哪裡來?今天天災人禍從哪裡來?是我們居住在地球上這些眾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善業的感召,是這麼來的。所以佛遇到眾生有災難辦講座,諸位要曉得,在佛經上講法會,我們現在講法會人家會產生誤會,我們講辦講座。真的,釋迦牟尼佛一生,當年在世的時候辦講座辦了三百多次,講經教學四十九年。辦講座是什麼?把這些道理、原理原則、方法、效果,詳細給你說出來。說出來之後我們每個人覺悟,這是我們不善業所感的。我們怎麼辦?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問題化解了。所以,清淨心,如果是有傳染病來了,你用清淨心,清淨心不會感染;你的心不清淨,就會感染疾病,他教你這個方法!慈悲心能夠化解一切的怨毒,心地真的是大慈大悲,充滿純淨純愛,一切細菌侵犯給你的時候,你不會感染,你把它化解了,不需要到外頭找藥物。
這個東西,在近代有人做實驗成功,你們看到大陸上流通的「山西小院」,那是嚴重的病毒癌症,這些得癌症的人,醫院的醫生檢查過之後,說他們的壽命頂多一個月到三個月,沒治,放棄治療。這些人是學佛的,反正沒有法子治療,壽命只有這麼長,只有幾十天的壽命,回家之後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沒知道他還有壽命,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念到一、二個月他癌症沒有了。三個月之後再去檢查,醫院覺得很奇怪,把三個月以前的X光片找出來,真有,怎麼現在沒有?就問他,你們用什麼方法治療?根本就沒有治療,天天念佛求生淨土。這就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你把念頭轉過來,你身體裡面帶有病毒的細胞,它就會恢復正常,意念把它恢復正常,是這麼個道理。所以,傳染病害不害怕?你愈害怕愈糟糕,為什麼?你很容易感染。你用清淨心,完全不要理會,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惡就是十惡,善就是十善,斷十惡、修十善就能對治傳染病。你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身體有很多病痛,這是什麼?業障。有些病因是過去生中的業障,宿業現前;有些病的病因是這一生當中自己的生活不合規律,所謂暴飲暴食而感染的。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前的,總而言之,你懂得這個原理,一切法從心想生,心主宰了一切法。佛教給我們很簡單兩句話,「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貪瞋痴叫三毒。你有貪瞋痴,內有三毒,外面就容易感染病毒,很容易感染;內裡面沒有貪瞋痴,沒有這個病毒,外面有病毒不能侵入,他不會感染。現在講免疫,沒有貪瞋痴的人,什麼疾病他都不會染上的。
所以疾病的消除、傳染病的消除,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要是心地清淨,天天都感到很快樂,沒有憂慮、沒有牽掛,你的壽命就修長,修是長的意思,壽命很長,這個長是什麼?健康。壽命長,要是不健康,活得很辛苦,那不如早走,為什麼?老苦。老,快樂、不苦,這個行,這是真正的福報。老很苦,活得很辛苦,那不是福報,那是什麼?苦還沒受完還繼續在受苦。老而不衰,老而健康這是福報。壽命的長短,真的也是過去生所修的業報,壽命有長短,時候到了你不能不走,時候沒到想走走不了。就是念佛的人,念佛的功夫到了,但是你還有壽命,你想往生還不行,到你壽命到了佛才來接引你。可是壽命確實是可以延長,我們在台灣的同學們大概都讀過《了凡四訓》,了凡先生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改造了命運。他的壽命只有五十三歲,他的確求福、求慧、求兒女,他沒有求長壽,他真的是所求必應,都有感應,都得到了。沒有求長壽,他壽命延長,他走的時候七十四歲,他的壽命延長二十一年,他晚年很自在、很快樂,他晚年沒受苦。所以這真是福報延長,雖然壽命到了,他福報還沒享完,那就繼續慢慢再享,享到七十四歲的時候他才走。這些道理,我們學了之後,要緊的是會用,用在自己身上,用在自己心上,你就真正得受用,吉祥安樂。「正法興隆」這句話非常重要,正法是什麼?聖賢的教誨在這世間興旺起來,人人都在修學,這地方國泰民安,現在講資源豐富,什麼都不缺乏,人民安樂。講經的效果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它教人開悟,教人斷惡修善回頭,從惡回到善、從迷回到悟、從凡回到聖。你說這個地區它得多大利益!
第二條「輔臣和樂益」,這是什麼?文武百官輔佐國王的,國王是國家領導人,這些輔助他的文武百官和樂。我們現在所看的,我們看現在這個世間,哪個國家裡面文武百官是和樂?家和萬事興,他不和,他就有爭執、有鬥爭,有鬥爭他自己痛苦,社會不安定,人民也苦。他為什麼能和?接受正法、接受聖賢教誨,大家都明白,都把貪瞋痴慢放下,都學習修學道德仁義,那怎麼不和!學習聖賢的教誨,這麼個道理。「謂若有國土講說此經,則輔相大臣和悅無諍,王所敬愛,安穩豐樂,隨心所願皆得滿足也」。你說講經的利益有多大!今天社會動亂整個世界的,二次大戰之後,七十年代聯合國就注意到這個問題,召開世界和平會議,總的目標、方向是化解衝突。這是國際上的衝突太多,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這個目標好!從七十年代到今年三十七年,每年投下的人力、物力、財力,真的是不計其數。我參加了十幾次我才了解,這些專家學者我是由衷的佩服,他們是真想解決問題,可是找不到方法。所以這麼多年來會是年年開,不斷在開,可是這個世間的衝突頻率年年上升,災害是年年加重。搞到最近這幾年,這些專家學者對於世界和平都產生懷疑,信心沒有了。所以很多人相信世界末日,這問題嚴重!
我在大會上先後大概有十次,我做主題講演,我把我們中國五千年來,古聖先賢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向大會做報告。這些人聽了很歡喜,沒人講過,可是會後我們在一起聊天,在一起吃飯,很多人問我,「法師,你講得很好,這是理想,做不到!」我聽了這個話我真的害怕,為什麼?我們這批人是世界上一流的專家學者,對於世界安定和平的信心喪失,這個麻煩真大。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成就在信心,第一個因素就是信心,現在我們信心喪失,難怪三十七年這個世界這種會議是愈開愈亂。我們想到《華嚴經》上所說的,「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心沒有!那要怎樣讓這些人再恢復信心,這是當前迫切的一個問題。所以我就想,如果我們不做一個實驗給他看,他信心真的生不起來。所以我們就想找個社區,找個小點來做實驗,把中國傳統儒釋道這三家的教學,重新來試一下看看有沒有效?我那個時候在新加坡、在馬來西亞、在印尼、在澳洲都想做這個實驗,因緣不成熟,真的很痛苦。二00五年我回到家鄉,我七十年沒有回去,回到老家看看,把我在國際上遭遇這些問題,也跟家鄉家親這父老兄弟們談談。他們聽了之後很歡喜,告訴我回家來做,願意在我們家鄉來做試點。我想這很難得,有這麼好的緣分我們就開始做。
用什麼東西?就用儒家的《弟子規》一門,做普及教育。選一個小鎮,這個小鎮十二個村莊,有一個街道十二個村莊,居民四萬八千人。我們做這個實驗,就是把《弟子規》在這裡普及,這個小鎮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起學,做成功了,證明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不是理想,是可以實現的。這一做到了,而且很短的時間,我們原先想的應該二、三年收到效果,沒有想到三、四個月就效果卓著。所以使得我們在二00六年的十月,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裡面,我們開發表會做報告,向全世界報告,而且還做了三天展覽,成績卓著。會後駐教科文組織一百九十二個國家的代表,大多數都希望到湯池來考察、來看看,這信心提升。這個實驗到今年剛好三年,確實造成很大的影響,在國內有影響,在國際上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現在你看南洋,這我常去的地方,馬來西亞、印尼、澳洲都想做,也想做一個試驗點,慢慢再擴大。輔臣和悅無諍,你看我們做的小點,這個小鎮居民和悅無諍,所以人民是教得好的。我們這個實驗證明了《三字經》上的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證明人是有良心的。沒有人教,他良心迷昧,不是沒有,是迷了;要有人教,提醒他,良心馬上就發現。良心發現他就不願意做壞事,他做壞事,他心不安。
所以在這個小鎮,這個小鎮以前離婚率也很高,再沒有離婚的;婆媳吵架,不能和睦的很多,現在沒有,婆媳很好相處;鄰居為一點小小的事情起爭執、吵架,現在這個沒有了,社會風氣改了,教出來的!讓我們感到人民怎麼是這麼好教的,可惜就是沒人教,你這一教他,他就回頭。所以這給我們帶來了信心,給我們帶來了勇氣,我們知道這個能講得通,能行得通。所以這個地區、國家,要常常把聖賢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普遍在宣揚。在現在容易,可以利用媒體,如果在電視、在網路上,每天能夠有兩個小時在上課,全民教育,我相信這個世界只需要一年,天下太平,全世界社會可以恢復安定,恢復到和平。今天我們這個社會,最缺乏的是什麼?老師,教導聖賢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師資缺乏。是不是真的缺乏?不是真的缺乏,這師資可以培養,而且可以在短期間當中就培養成。我相信真正要做的話,半年就能夠培養很好的,《弟子規》的老師、《感應篇》的老師、《十善業道》的老師。有這三種老師,人數不要多,每一種有十個人就夠了,就會做到天下太平。儒有十個老師、道有十個老師、佛有十個老師,每天在電視台能夠講上三個小時,一年,這個社會動亂的現象消除了,真的人民安樂。哪個地區做實驗,這個地區就救了全世界。能救全世界,你說他有多大的福報!「輔相大臣和悅無諍,王所敬愛」,這是朝廷,我們講政治裡面的和諧,現在講政治人物和諧,這是社會的幸福、國家的幸福。「安穩豐樂,隨心所願皆得滿足」,現在說從政的這些人士,他們所得到的好處。
第三看人民,「國人富壽益」,國富人壽。我們看這個文,「謂若有國土講說此經,則沙門弟子及國邑人民,修行正法,多所利益,壽命延長,富逸安樂,於諸福田悉得修立也」。這是全國人民得利益,這個國家講聖賢之道,我們在此地講的佛經,現在講普及人民的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普及這三種教育,所以幾千年來長治久安,真的是國人富壽,這個諸位讀中國歷史你就能看到。沙門弟子是出家人,他們講經教學自行化他,也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師資,儒的師資、道的師資、佛的師資,這是全民普及教育。教學的分量不多,雖然不多,但是每部小經深廣沒有邊際,它是一切經論的精華,濃縮成短句,讓一般人容易記憶、容易實行,才能夠收到效果,所以這是全民教育。中國古時候學校很少,依靠什麼?依靠家教,為什麼?每家都有學,都有學校。學校在過去叫私塾,塾就是學校,私塾,每個家族他都有學校,為什麼?他要教他的子弟。
中國從前的家跟現在不一樣,現在我們講到家,人都沒有辦法體會到,什麼叫家?家的重要,中國社會這幾千年的太平,家的貢獻是最大。家它是大家族五代同堂,諸位如果看家譜,你看一行就是五代,那個五代就是一個家族。到第六代因為人太多再分支,分到別的地方去,他那裡又立五代。所以大家族人少也有一、二百人,人丁興旺六、七百人,這樣家族很多,所以他必須要講求家道、家規。《弟子規》是家規,人人都要學,決定不能有一個人違犯,他的家才和,所謂「家和萬事興」,都要守這規矩,不可以違犯的,家的法律,這有家學要教。家業,他家裡面從事的事業,代代承傳,它社會安定。中國在政教裡頭,政府教導人民它重視,家學是每個家自己去辦。除這個之外有書院,那是家學的擴張,是一種專門教育跟社會教育,是幫助大家提升,就好像是大學、研究所一樣。家學一般都是小學,頂多像到中學,教一些四書五經;書院就變成研究所,高等的學校,這是以前的制度。
同時有寺院,寺院是佛陀的教育;有道觀,是道教的教育,有城隍廟,城隍廟也是屬於道教的,教因果教育,善有善果,惡有惡報。人民普遍接受這種教育,他敢不敢做壞事?不但不敢做壞事,他連起一個不善的念頭都不敢。為什麼?起一個不善的念頭,對不起良心、對不起聖賢、對不起祖宗,這倫理道德的約束,不敢做壞事;這因果教育,行善得善果,造惡得惡報,所以他不敢做壞事。這個社會就安定,沒有為非作歹的人,所以做官的人他很享受,他沒有案子好辦。古時候我們看看許多這些做官的,沒事情幹就遊山玩水、做文章,留下很多的詩詞給後世,他沒有案子辦。哪裡像現在,現在做官是苦不堪言,哪個行業最苦?我冷靜觀察,做官這個行業很苦。所以我這個行業,年輕的時候章嘉大師替我選擇的,我非常感激他,為什麼?這個行業真是最快樂的,方東美先生講「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感謝老師教我走這條路,這都是意想不到的。所以出家、在家、各行各業都學習聖賢教誨,都學習因果教育。
「修行正法」,他所修的、他所行的都是正法,這個正法就是剛才講的倫理、道德、因果,人人都學這個,那就多所利益。你起心動念,你不會違背倫理的關係,倫理是道,不違背道,你會孝順父母,你會尊敬長輩、友愛兄弟、教化兒女下一代。人人想的是這些,念的是這些,說的是這些,做的也是這些,這個社會怎麼會不安定!利益就太多。為什麼?人與人相親相愛、互相尊重,自卑而尊人,三教都是這樣教的。跟人相處,自己謙卑,尊重別人,關懷別人、照顧別人,盡心盡力幫助別人,他沒有想到自利,每個人都是這樣想法,這個世界多麼美好。現在這種教育沒有了,沒有了那就反其道而行,現在人起心動念是損人利己。從前古時候人接受倫理道德教育的人,他起心動念是損己利人,修福。自己在這一生發達,不發在自身,決定發在兒孫,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講因果,儒家講的因果,「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以修行正法利益無邊!
「壽命延長」,這是當然之理,為什麼?他心善,他心清淨,他沒有惡念,他沒有惡的行為,壽命自然增長、延長。「富逸安樂」,富是富裕,無論是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他肯定富裕,為什麼?他能施捨。他捨財,得大富;他能施法,得智慧;他能幫助苦難的人民,他得健康長壽,所謂救苦救難這是無畏布施,果報是健康長壽。人人都懂得,人人都全心全力來修,所以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他都得到,他的生活怎麼會不安逸!怎麼會不快樂!「於諸福田悉得修立」,修是修學,立是建立,哪些福田?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對父母能盡孝道,這是福田的基礎,福田的根本,種福田頭一個是對父母。第二個是對師長,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我們的智慧得自於老師,這首先要報的。然後再報國家的恩德,沒有國家你就沒有保障,你的社會就不安全。所以國家帶給我們就是安穩,社會的安定、社會的秩序,這些都是福田。對於人民,人民對於我們都有恩德,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哪個行業對我們都有貢獻,少一樣我們就感覺得不方便。所以各行各業對我們這一生來講,統統都有恩德,知恩報恩,這叫廣種福田。
再看末後這條,第四「法師自利利他益」,這是什麼?這是講經的、教學的。儒家教學教《弟子規》的也是法師,因為《弟子規》是法,是儒家根本法。《感應篇》是道家的基本法,《十善業道經》是佛門的根本,所以學習、弘揚這都是法師。法師兩個字的意思,是以法為師自學,我自己學習,然後把這個法傳給別人,教導別人,這叫法師,他有自利利他的利益。「謂若有國土講說此經,其說經之人,一切時中,身心調適」。這是真的,諸位同學們,無論是在家、出家,你要想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的,我這一生的經驗,沒有別的。章嘉大師教我很早,我二十六歲接觸到佛法,但是接觸到佛法兩個月,我就有緣跟他老人家認識。他那一年是六十五歲,他是六十八歲圓寂的,我跟他三年,他大我三十九歲,我把他看作祖父一樣看待。他勸我學釋迦牟尼佛,教我去讀《釋迦方志》、《釋迦譜》,就是古人寫的釋迦牟尼佛傳記,向釋迦牟尼佛學習。我才知道釋迦牟尼佛一生從事教學工作,知道他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求學,三十開悟。跟《論語》裡面,夫子自述的很相似,孔子說他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三十歲他學成了。釋迦牟尼佛也是三十歲開悟,悟了之後就開始教學,所以他老人家三十歲開始辦班教學,弘法利生。一直到他圓寂,他是七十九歲圓寂的,我們中國人講虛歲是八十歲,七十九歲,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當時章嘉大師就希望我走這個路。大師圓寂之後,我學佛的根基是章嘉大師幫助我奠定的,他走之後,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跟老居士十年學經教。三十三歲出家就走這條路子,就真的落實世尊一生的行業,講經教學到今年五十年。
經上講的利益就是一切時中身心調適,這個我做到了,為什麼?每天都不離開經論。也就是每天沒有離開佛菩薩,天天跟佛菩薩在一起,天天聽佛菩薩的教誨。在日常生活當中所遭遇的,有快樂的事情,也有很麻煩的事情,但是都有佛菩薩指導,就是經典的指導,讓我們平安度過,而且在這裡面吸取經驗,增長智慧,提升境界。佛法裡面所說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夫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個我們得到!所以愈學愈歡喜,愈學愈自在,愈學愈有信心。當前這個社會災變很多,我們依憑佛陀、聖賢的教誨,我們看得很清楚,我們也知道怎樣度過這些難關,怎樣幫助別人度過難關。現在整個世界確實讓許多人喪失信心,認為這個世界沒救,他們真的想不出化解衝突的方法。可是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向科學技術去觀察,沒有回頭,如果回過頭來看看老祖宗,解決今天社會問題方法就有!這個話還不是我先說的,是英國湯恩比博士他先說出來的,我們不能不佩服他。他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就是現前,衝突是人禍,除這個之外,所謂自然災害是天災,天災人禍,這是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嚴重問題。湯恩比博士說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我在佛法裡面五十七年的學習,我肯定湯恩比博士說的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如果能用儒釋道三家這些基本的教誨,普及全民教育,我的想法絕對不會超過一年,衝突化解,我們一般人的怨氣消除,社會安定,世界和諧,是真的不是假的,做得到不是做不到。我們面對著全世界,全世界宗教很多,大概最多的是美國。我聽說美國差不多將近兩百個宗教,美國自由開放,誰去註冊立個宗教都准許。但是世界上大家公認的,擁有信徒最多的是六大宗教。面對全世界,我們如果只拿中國儒釋道,別人心裡不平。所以我們也必須把大的宗教,他們的典籍、他們的聖訓,也要節錄出來,一起來普及全民教育,這樣大家就很公平。像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錫克教,現在還有巴哈伊教、猶太教,這個都是擁有信徒多數。他們的典籍裡面也有很多好的聖訓,跟儒釋道基本教學很相似、很接近的,我們都把它選出來,編成一本書給現代的社會,「人生必讀」,來向全世界推動全民教育。我們相信化解世界種種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諧,這不是理想,是可以做得到。當然要靠我們努力,我們要不努力把它促成,那還是有困難。好在這幾年,我們所做的有點成效,也有點經驗,我雖然年齡這麼大了,你們大家都曉得,這是佛菩薩、上天給我一個很好的身體,我還可以為這樁事情再去努力幾年。如果得到三寶加持、各個宗教的神明保佑,我相信能夠在三年當中促成世界宗教團結,世界和諧就會落實。
從哪裡做起?諸位同學必須要知道,從自己本身做起,一切時中身心調適,從這裡做起。佛常常教導我們自度而後才能度人,自己沒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我們從哪做起?要從《弟子規》做起,《弟子規》是根本的根本。我講得很多,也講得很久,我們佛教衰到今天這個現象,原因就是我們捨去戒律。沒有戒律就沒有佛教,沒有禮就沒有儒,沒有因果就沒有道。所以我們從根抓起,首先自己要認真落實《弟子規》、落實《感應篇》、落實《十善業》,我們一定會在一切時中身心調適,自度。我們發心想求往生極樂世界決定得生,只要這三個根你紮住。為什麼?那是經上講的「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有這三個根就是善人,就是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那哪有不生淨土的道理!「諸人民眾,增加守護,慈悲平等,心無傷害」。這是講講經教學,這些做老師的人他們自己先做到了,又能夠教化別人,一切時中身心調適,這是自己得到的利益。下面是教人,你能夠普遍推動全民教育,增加守護,這是說護持你的人多!人人都向善,人人都喜歡善,你再行善道,你會得到人民的愛戴,得到群眾的尊敬,你是個好老師,大家都向你學習。慈悲平等,心無傷害,我們自己做到,我們能夠感化別人,讓整個社會一切眾生都發慈悲心,對待人是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都能做到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天下太平。
心無傷害,不但對人沒有傷害,對一切眾生不傷害,對花草樹木、對山河大地都不能夠傷害。現在的社會,諸位曉得,科技發達破壞自然生態環境,那就是傷害大自然。傷害大自然,大自然會給你報復,這個報復就是現在所謂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是大自然對於人類破壞它的一種報復。我們不破壞大自然,大自然就沒有災害,這個要懂,這很有道理。「亦令一切眾生誠心皈仰,皆悉修習菩提之行」。這兩句來做個總結,令是得到,你會得到一切眾生誠心誠意向你學習,皈依仰慕,以真誠心來依你為師,向你學習,學習什麼?學習菩提之行。菩提是梵語,意思是覺悟,也就是佛家常講的,我們自己覺悟回頭,斷惡修善,我們要幫助別人覺悟,這很重要。幫助別人,你看佛陀教化眾生,他老人家一生所示現的,是以身教為主,言教是輔導,這個重要!特別是在開頭,對於初學,一定要做出樣子來給人看。佛陀當年在世他的言行舉止,後人把他記錄下來就是戒律、就是威儀。他全做到了,一點都不勉強,這是什麼?這就是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給一切眾生做好樣子,不能做壞樣子,要做好樣子。前面我們講到四德,四德裡面第二條「威儀有則」,這就是給世間人做好樣子,做好榜樣。他們的思想、見解、言行有缺陷,我們怎麼幫他糾正?做出來給他看。然後這才用言教,人家看到你的好樣子,來向你請教,那你再好好教他。
所以用身教來誘導,來啟發他,言教完成他、成就他,佛是用的這個方法,這聖人。我常常講什麼叫聖人?自己先做到然後再教人,聖人。什麼叫賢人?賢人是自己說到,說到他能做到這是賢人。第三種就不好聽,他說到做不到,那叫騙人,所以別人不服。為什麼古聖先賢他的教化,不但影響當世,他影響到後世,影響到三千年的今天,這麼大的影響力靠什麼?沒有別的,他做到。他所講的全部做到,沒有一個字做不到,做不到的他不說,做到再說,這一點我們要學習,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做,做到之後再講影響力就大了。自己講給人聽,說得天花亂墜,自己沒做到,別人給你批評,「你能說不能行,一文不值」,那就難怪!所以我們學聖學賢,先要自己作聖作賢,努力去做。從哪裡做起?從《弟子規》做起、從《感應篇》做起、從《十善業道》做起,真的要幹。然後在家也是一樣,可以學《沙彌律儀》,《沙彌律儀》在家可以學,如果在家人四個根是四平八穩。你有這四個根,肯定不斷向上升,向上升就是大聖大賢,這一生沒白來,這一生真的走向佛道,也完成佛道。這個機會就在我們面前,看我們自己肯不肯幹?真肯幹就能圓滿。現在時間到了,這次我們這個五天在一起學習,我們到這裡是一個階段,下一次來,我們再繼續研究後面詳細的這個六條。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