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定慧、慧真  (第一九三集)  2016/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193

  學生:《道德叢書》——學習《孝史》之心得報告。

  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老師和學長們,慚愧弟子定慧今日恭敬匯報的題目是「《道德叢書》之《孝史》心得報告」。

  【前言:孝史簡介】

  《道德叢書》之《孝史》共收錄一百七十四則孝道故事,編者陳鏡伊先生根據故事內容將其分為七個部分:尋親篇、救親篇、養親篇、侍疾篇、葬親篇、孝感篇、顯親思親篇。內容言簡意賅,寫實刻畫古代聖賢如何落實孝道,闡述千百年間諸多古籍記載的真實例子,令讀者閱之肅然起敬,感佩古人以至誠至孝之心,戰戰兢兢,無微不至的侍奉雙親。《孝經.開宗明義章》開篇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中華文化五千年傳承的至德要道,是以孝為眾德之根本,諸教之源頭。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孝道的落實,能開啟自性本善,所作所為自然與倫常道德相應。好似樹木的根幹,「根深幹壯,木繁茂而花芳」,樹木根深蒂固,樹幹才能茁壯,枝葉才能茂盛,繼而開出芬芳的花朵。(圖一、《孝史》封面)

  《孝史》一百七十餘篇真實事例,可謂是《二十四孝》故事的引申,不僅有助今人於日常生活中引以借鑑,更能喚起孝敬父母乃及周遭人、事、物的真誠心,敦倫盡分,閑邪存誠。

  《孝史》開頭即是「尋親篇」,記載古代孝子找尋分離失散之親人的故事。關於此書之編排,初閱時百思不解,為何鏡伊先生會將找尋親人的故事定為首篇呢?然而細加觀察,才明瞭先生的深廣智慧及其對後代子孫的呵護與期望。淨公老教授云:「孝為中華文化根」,孝字於中國造字的六書當中,是屬於會意字,即通過至少兩個初文的組合,體現它的意思。「孝」字上面是「老」,代表上一代,下面是「子」,代表下一代,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結合成一,乃是孝之意義。近兩百年來,中華傳統文化式微,祖宗的智慧、理念、方法之承傳面臨危急存亡之秋,道德倫理教育的疏忽導致價值觀的扭曲,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出現問題,親子之間存在代溝,夫妻不能和睦,家不齊何以平天下?社會因此動盪不安,孝字已然分崩離析。

  清末民初時期的鏡伊先生,親身經歷時局的炎涼,深明老祖宗的教誨是立身行道的根基,是延續華夏民族萬古常盛的妙寶,故特於開篇提醒世人要「尋親」,即尋回孝敬的根本,追本溯源,深體中國古聖先賢的立教與存心。末後則以「顯親思親篇」來呼應《孝經》所言:「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教導我們何為真正圓滿的孝道。

  下面節選《孝史》「尋親篇」與「顯親思親篇」所收錄的四則故事,讓我們坐上時光機,一同回溯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輝煌年代。

  【壹、萬里尋母】

  明朝吳璋的母親被選入皇宮內廷,後跟隨親王的妃子到韶州。吳璋思母心切,決意離開家庭,出外尋母。於尋母的旅途中,他在所搭乘的船上供奉了一尊觀音菩薩聖像,每日哀切的向菩薩祈禱,發願誓必與母親相見。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了韶州,卻聽聞母親已經前往饒州,於是吳璋只好重新出發,一路上疾行如飛向饒州而去。吳璋於布滿沙石的路上不斷前行,直到把鞋子都磨破了,仍堅持赤著腳走,走得皮開肉綻。一日夜裡,他借宿於寺廟的走廊上,巧遇一位道人,自稱姓焦,不忍吳璋為母親奔波,腳上傷痕累累,於是自懷中拿出藥膏,替吳璋敷在傷口上,結果傷口隨即癒合。

  有一次,吳璋經過庾嶺時,被一條墨黑色的毒蛇咬傷了腳,痛暈在地,此時焦道人再度出現,並為他塗藥治療,吳璋腳上疼痛遂止。又有一次,吳璋行至一座荒涼的村莊,投宿於草屋裡,有一位美麗的女子欲留他同宿。吳璋一心尋母,回答道:「我這顆心就像枯藤一樣,哪裡還會有貪圖美色的欲念呢?」話一說完,吳璋就奔出門外,而那間草屋也突然消失了。當時地上的雪深數尺,吳璋一步步緩慢的前進,途經一座古廟,正打算暫時歇息時,焦道人又現身於面前,扶著他孱弱的身軀說:「你為了尋找母親而忘卻自己身體上的煎熬,真是鐵錚錚的男子漢!上天不會辜負你的一片苦心,不久你就可以見到母親了。」語罷,焦道人便掏出一塊餅送予吳璋,時頃之間吳璋挨餓受凍之苦頓消。待天亮之後,吳璋繼續趕路,最後到達饒州終於與母親相聚,陪伴母親回到家鄉,終身侍奉。後來,吳璋的兒子吳洪和孫子吳山皆官拜尚書。

  古時交通不如今日發達,往往幾十里的路便需用上好幾天的時間才能抵達。同樣於明朝年間,鄭和下西洋整整用了三年,相比之下,今日從中國到英國搭一趟飛機只要十幾個小時,實在是天淵之別啊!在地理環境惡劣,交通與資訊皆不便利的情況下,是如何強大的毅力與心志,驅使著這位孝子堅持尋找母親!

  尋母過程儘管荊棘叢生,吳璋對母親的那分思念卻不曾停歇,雙腳踏過千山萬嶺,不畏寒暑,肉體的苦痛比不上思念母親的焦急,吳璋一往直前。面對美色的誘惑,他守禮慎獨,赤誠真心不為所動。如此至心懇切,日日向觀音大士虔誠祈禱,唯求得見母親,他的至誠心終於感動了蒼天。吳璋飢寒交迫、命懸一線之時,感得菩薩化身焦道人先後三次相助,後得聞焦道人「天不負汝苦心,見母不遠矣」一語,印證了太上所言「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修善因、得善報,吳璋的子孫都官至尚書,至純至善的孝心積得厚福,福澤綿延後代,「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百福駢臻,千祥雲集」,果然真實不虛!(圖二、吳璋萬里尋母的石碑。碑文內容為:尋親廿載,迎母令終,負骨歸葬,曰全孝翁。)

  【貳、萬里尋父】

  明朝人趙重華七歲時,父親趙廷瑞好遊歷江湖,長年未歸。趙重華長大成人後,決定出外尋找父親,並一路背著「萬里尋親」四個大字,還另寫幾千張紙,註明父親的姓名、年齡、相貌、籍貫、家庭地址等信息。他這一番出門尋父,足跡遍及州縣,不惜跋山涉水,走到哪裡就把這些紙張貼到哪裡。

  趙重華行至武當山祈福,經過太子岩時,發現岩石背面刻有一行文字:「趙廷瑞朝山至此。」趙重華看到這行字頗為振奮,心想:「想不到今日能巧遇父親舊遊之地,也許我們父子相逢之日已為期不遠。」於是他在這些字後寫道:「趙廷瑞之子重華,尋父至此。」

  趙重華從華山下來,信心倍增,繼續跋涉,結果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依然沒能找到父親。一日,趙重華經過丹陽,遇到一位老和尚問他尋父的情況,趙重華一一說明,老和尚笑著告訴他:「你父親住在無錫南禪寺裡。」

  話剛說完,老和尚忽然就不見蹤影了。於是重華急忙奔向南禪寺,果然在南禪寺中見到了父親,父子相認,抱頭痛哭。最後趙重華把父親接回了雲南,安養父親晚年。(圖三、趙重華萬里尋父)

  父親外出遊歷、長年在外時,趙重華尚值總角之年,可以想見稚子會多麼想念出遊的父親。於是重華長大後,秉著孩童時期的記憶,試圖尋找熟悉又陌生的父親,他不惜跋山涉水,走遍州縣,雖然父親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但重華求見父親的願望未曾動搖。佛經有云:「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父母對於子女有無盡深恩,三年乳哺,教訓養育,含辛茹苦方能將稚嫩的幼兒撫育成人。又云:「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佛陀為父母重恩難報做了個比喻,即使於千年間右肩擔父、左肩擔母,父母便溺於背上,而毫無怨尤,仍不足以報答親恩。

  中華文化綿延至今逾五千年,倫理教育第一條即是「父子有親」,骨肉至親,血濃於水,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愛是天性,是性德的顯露,吳璋尋母真心如是,趙重華幼時失怙,成年後萬里尋父亦如是。古語有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即使吳璋的母親被選入皇宮內廷服務,不能在家相夫教子;重華七歲後便未能再見過遊歷四方的父親,兩位孝子依然不忘自己為人子的本分,面對親人的別離,心中不起絲毫怨懟,直以一顆孝心使家庭完聚。

  身為二十一世紀的子女,萬里不只是空間的距離,更是心靈之間的距離。無論父母親是否居住在身邊,我們要落實「孝」字所呈現的理念,時刻守候父母在心間。為何要將父母緊記在心呢?父母心心念念總不離:兒女的生活是否順遂、平安、健康?「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唐朝詩人孟郊的《遊子吟》細緻的勾勒出一幅遊子遠行前,慈母縝密細心的為兒做衣的景象。母親一針一線,惟恐親兒長久在外無人為其縫補衣服,更藉由手中的針線承載望子平安歸來的冀盼。作者於詩末感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小草接受太陽的滋潤才得以生長,當有一天小草想回報太陽賦予生命、供給養分的恩德時,要如何才能報得盡呢?父母對我們的養育恩情就好比春天的陽光,無私的關愛我們,為尚且懵懂的我們點亮一盞名為溫情的燈。沉浸在慈愛深恩中成長的我們,當有一天想要報答時,才發現親恩昊天罔極,無以回報。我們又如何能夠忘卻?

  中華民族的孝道涵義深廣,其宗旨在於飲水思源,報本反始。《了凡四訓》云:「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祖宗與我們是生命共同體,水乳交融,一脈相承,了凡先生於此提醒我們需時刻銘記著祖宗的教誨,以身作則,弘揚祖宗之德,成為世人的榜樣,這才是落實孝道。

  《論語》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終名喪,追遠名祭,喪祭之禮能夠帶動民風歸於純樸,培養人心的厚道,是孝敬精神的教育,也是文化命脈的傳承。古聖先賢慈悲,唯望後代子孫回歸本善、享有幸福美滿的人生,將數千年之精粹智慧流傳至今,透過祭祖之禮提醒我們懷念祖先之德澤與志節,同時也提醒我們體內淌流的是華夏民族之血,承傳中華文化精髓之人捨我其誰!

  【參、度親超升】

  福建人林承美,於幼年時喪父。自從父親早逝後,母親堅持守節不再嫁,艱苦撫養幼子,獨自將兒子拉扯成人。後來承美成親不久,母親便撒手人寰。承美思念父母之恩,苦於無法報答親恩,經常垂泣不已。因緣際會下,他遇到一位禪師開示道:「這位孝子啊!父母既已逝世,你因為思念親恩而痛哭是沒有益處的,應當以誠心修善,救度雙親,使父母冥中得福,這才能報答親恩。」承美幡然醒悟,從此以後戒殺放生,行善積德。數年之後,承美在夢裡見到去世的父親說:「由於你為我和你母親行善積德,我們都已超升到天界,你自己也獲得厚福。」承美後來享九十六歲高壽,子孫後代皆考取福建一帶的科舉狀元。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世間最富者莫過於父母能在身旁,共享天倫之樂。俗語有言:「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母親的諄諄教誨,噓寒問暖,子女能承歡膝下,是人生最幸福的一件事。林承美失去雙親的切膚之痛,感召菩薩悲憫,出現一位禪師教導他如何為雙親廣修福善、積累功德,真正落實孝養父母,助其得獲真實利益。

  鏡伊先生於修善一事特別補註:「善功成而能代父母祈求於天,勝於做道場。」詮釋孝子的真誠心乃是修積功德的關鍵,「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如是而已矣。承美奉行眾善,從戒殺放生下手,並將一切功德迴向父母,可謂善體天心。龍樹菩薩於《大智度論》教導我們:「諸餘罪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因為一切有生命的眾生,無一不是珍惜自己的身命,《普賢行願品》有言:「眾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眾生」,拯救眾生的身命,即是成就諸佛的心願,是以印光大師云:「一切生物,佛皆視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諸佛皆大歡喜。」

  誠如《太上感應篇》所言:「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果然不出幾年,承美於夢中得知先親得度,自身得長壽善果。後於期頤之年壽終正寢,並且兒孫皆考取功名,印證因果報應真實不虛。孝道的圓滿於《孝經》所言蔚為明晰,以自身德行顯耀雙親是孝的終極,林承美廣修福善,立身行道,誠為報答親恩的典範。

  【肆、母是活佛】

  明朝無際禪師乃佛門一代高僧,道行高深,名聞遐邇。有一位名叫楊黻的讀書人,慕名前去四川拜訪無際禪師,向禪師請教佛理。禪師回答:「你難道沒有見過活佛嗎?」楊黻問:「佛在哪裡呢?」禪師答:「你只要回家,見到一位肩上披著衣服,倒穿著鞋子的人,那個人就是佛。」楊黻拜別禪師後,連夜趕回家。抵達家門口,他的母親聽到敲門聲,想到是她離家多日的兒子回來了,於是隨手抓起一件衣服披在肩上,急急忙忙跑出去開門,結果連鞋子都穿反了。楊黻一見到母親這副模樣,竟與老僧所描述的佛完全一樣啊!他驀然醒悟,原來孝敬父母就是奉事佛陀,父母就是在世的活佛。(圖四、楊黻驀然醒悟:母是活佛。)

  無際禪師一語警醒世人,與彌勒菩薩的偈子:「堂上有佛二尊……若能誠敬得他,何用別求功德?」不謀而合。

  儒家的教學以孝敬為核心,佛法教學也是以孝敬為核心,《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條以「孝養父母」為首要條件,和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育理念無二無別。佛陀對眾生的慈悲,如同父母對子女的愛心,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永恆不變。無論兒女之良莠,父母心如大地,全都欣然接受,無怨無悔的付出,因為這是自性裡真愛的表現。

  曾經有一名兒子,因為養不起年邁的母親,決定把她揹上山丟棄。一日傍晚,兒子向母親提議至山間走走,在上山的路途中,兒子揹著母親一邊走一邊想,走遠點再丟下她。突然他看到母親在他背上偷偷往路上灑豆子,便很生氣的質問:「妳灑豆子幹什麼?」沒想到母親的回答卻讓他淚流滿面:「傻兒子,我怕你等會兒一個人下山會迷路。」這位媽媽知道兒子要拋棄她,卻只擔心兒子於回程迷失方向,回不了家。人一輩子,興許只有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條件的、無止境的。無論我們犯了多大的錯,多傷父母親的心,他們都能夠原諒我們,都願意再給我們一次改過的機會。楊黻的母親,一聽到兒子返家,只想到快一點迎兒子進門,顧不得自己披衣倒屣的模樣。這正是天下父母心!古德云:「父慈子孝」,教導我們父母待子女以慈,子女則以孝侍父母。孝敬父母乃人之天性、常情,孔夫子亦云:「至於犬馬,皆能有養」,烏鴉有反哺之恩,畜生也懂得孝養,不敬,何以別乎?楊黻的實例教導我們:一切法的成就不離孝敬二字,「聖人因嚴以教敬,因敬以教愛」,因為父母我們才明白愛敬之道從何做起,父母的慈愛精神吾人當珍惜且效仿。

  【結語、以孝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人尊崇孝道的教育,此價值觀使中華文明在歷史的洪流中能夠屹立不搖,這是其他文明所望塵莫及的。孝道符合天理人情,所以才生生不息,其中衍生出的智慧更是博大精深。孟夫子曾說道:「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當我們能夠孝敬自己最親的人,自然能把這一分愛心向外延伸出去,親愛他人、親愛人民,再從親愛人民擴展到愛護萬物。這樣的理念一直存在於華夏文化之中,是古代帝王的立邦之道,也是人民所依止的道德禮法之核心。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博士曾斷言:「十九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二十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此地所指「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淨公老教授做了圓滿的解釋:不是中國武力,不是中國政治,也不是中國的經貿、科學技術,而是中國文化,更確切的來說,是中國的儒釋道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能團結全世界的文化,老祖宗的教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中國夢,也是每一位祈求世界和平的有志之士都會懷抱的世界大同之夢。

  時至今日,尋回中國老祖宗千萬年智慧傳承的使命已刻不容緩,此乃眾炎黃子孫應肩負起的重責大任。民族自信心的恢復還須仰賴教育的回歸,今日吾輩有幸恭讀《道德叢書》,實蒙諸佛菩薩、祖宗慈悲護佑。此套叢書博覽道德、倫理、因果等聖賢教育,可謂為當今世界不可或缺、極具價值的教科書。「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至誠感通不可思議,吾輩當效法古聖先賢的萬分誠敬,以自性光明感應人心向善,世界和平。殷切期盼諸位大德仁者共襄盛舉,一齊實現「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大同之治。

  以上是慚愧弟子恭敬學習《道德叢書.孝史》「尋親篇」與「顯親思親篇」之粗淺心得報告,定有錯漏之處,至誠祈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與諸位大德、老師惠予批評斧正,無盡感恩!阿彌陀佛!慚愧弟子定慧頂禮叩呈。

  老法師:定慧仁者的報告,我們聽到了、看到了,大家有什麼感想?我們這些年來,學佛了,出家了,有些什麼成就?回過頭來深深的反省,我們的過失多過念佛,我們的負面勝過正面太多,所以功夫不得力。原因是什麼?這一篇講的是根,孝敬是根,這兩個字沒做到。在家裡不能孝順父母,在學校裡不能尊敬老師,孝敬完全沒有了。所以,雖然上學,從小學念到大學,拿到博士學位了,跟古人比較,差遠了。古人沒有博士學位,甚至於學士學位也沒有,他懂得做人,他懂得孝道,他懂得實踐孝道,最後所得到的果報都不是自己夢想的,那個果報是什麼?積功累德所感應到的。古人說的兩句話說得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謀事在人,在人什麼?在人的孝敬,自自然然上天有報,有厚報給你。說明了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是真理,這是事實真相,佛家所講的實相,實相就是現在人所講的真相。

  學了之後,這是一篇,這套書分量很大,內容非常豐富。不要說是學佛,你個人這一生能不能享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可不可以做到?可以。怎麼做到?你把這套書《道德叢書》,你把它讀完了,中國人講遍數,換句話說,你能把它念上一千遍,你就是大孝子,你就能落實孝道,你就能得到孝道裡面所有的感應,這是真話不是假話。

  所以我們學了,要效法,要落實。他在那麼艱難困苦環境之下,能釋放孝敬的光明;我們今天比過去方便多了,但是孝親的念頭、孝親的心涼了,為什麼?自私自利。今天不孝父母的人有多少,不敬尊長的人有多少,讓我們看到痛心。我們自己要反省,我是不是其中的一員?如果是的,趕快回頭,回頭是岸;如果不是的,勉勵自己一生當中不犯錯誤。要把孝敬父母、尊師重道這種心態用在實際生活上。與人接觸,年齡跟父母差不多的,父輩,要孝順;看到小孩,年齡跟自己兒女差不多的,是自己的兒孫,要愛護他,要幫助他長成。胸懷拓開,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性,自他不二,生佛一體,眾生跟佛一體,這個裡頭有圓滿的孝敬、圓滿的道德,自性本自具足。古人知道,且能發揚光大,現在是自私自利把這個門封起來了,不通了。

  我們算是不幸當中有幸的,遇到聖賢教育,遇到佛陀的教育,對中國傳統文化沾了一點邊,這是我們的生機,我們要明瞭,要慶幸,要認真努力學習,把它再傳給下一代。自己工作圓滿了,以這個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歡喜,這是好人。動了個念頭想到極樂世界來,佛就能來接引你,為什麼?跟佛同一個心願。凡是善行都是佛事,諸佛如來所幹的事,凡是惡行惡念都是魔事,妖魔鬼怪所幹的事,你願意靠哪一邊?要常常反省,常常提醒,一步不能錯,一個念頭不能錯,我們就會有成就,我們有把握。我們再看下面這一篇。

  學生:大慈大悲的老和尚、諸位善知識、大德同修:感恩學院老師和學長們的護念,讓弟子來分享媽媽的生平。弟子是佛陀教育網路學院的專科班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在學院就讀七年,蒙老和尚深恩、老師深恩、學長們照顧,弟子和大家都能有機緣專精修學。學院整個學程是九年,認真學習九年下來的話,真的會明白,什麼是修行的意義,這一生將歸向何處。學院這麼多年來,默默在網路上教化眾生,有教無類,已經是桃李芬芳滿天下,弟子深以能在學院學習為榮。

  弟子的媽媽往生已經將近三個月了,確是音容宛在,懿德長存。下面是慚愧弟子的憶文。

  憶媽媽

  媽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嘴角含笑,安詳平和,一如生前。我們身邊的人都知道她定能往生,也都知道她一定來歷不凡。在媽媽學佛二十二年、領眾十年的生活中,我們都看到了她不凡的一面。

  一、早年經歷

  媽媽的一生歷經坎坷,飽嘗了人間的辛酸。媽媽年幼時出生在高幹家庭,十歲,全家回到農村。十八歲為父上訪,一訪八年,終為外公昭雪,這時外公已經去世六年。而媽媽為了負擔起照顧弟弟妹妹們的生活,嫁了我的父親。當年連父親的年紀都不知道,只因為父親答應會照顧所有的家人。後舉家回到城市且都安排了工作。而媽媽又在我的小妹四歲時,開始獨自撫養我們姐妹了,生活的壓力並未減小。且生活中常有波瀾,一直動盪不安。雖生活境況時有艱苦,但媽媽一直熱心助人,自小到大,常常看到她濟老扶貧,皆認為這就是人的本分,做人就當如此。媽媽還非常重情義,常言「人有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就是這樣領著我們做著,凡幫助過我們的人,媽媽總是教我們不可忘恩負義。

  二、奉佛修行

  三十八歲時,媽媽奉佛。媽媽信佛之初,就很不尋常,信佛的因緣也非常傳奇。是因為一場離奇的官司,才相信真的有佛,因而信佛。而後閉門在家修學。自此媽媽開始有笑容了,家中以修行為最重要的核心,一切唯佛命是從。初開始是誦讀一部《地藏經》加之拜佛、念佛做為定課,一門深入,不曾動搖。大約十五、六年之後開始誦讀《無量壽經》。十一年前,她率眾建立我們這個小小的道場,吃盡辛苦。因為道場地處偏僻,很多時候想花錢請工都請不到,唯有自己一鍬一鎬的硬幹,待大體完工,媽媽已經會了瓦匠活、木匠活、水暖活。每天幹活,媽媽都是幹在前邊,吃苦在先,並且不曾有享樂在後。

  從媽媽自己的修行上看,她是十分用功的人,沒有極特殊情況都是三點起床,功課之外,就是忙著幹活,不論嚴冬與酷夏,整天都是在外面幹活。每天兩餐,非常惜福,什麼都不捨得用,吃穿用度都取最差的。非常喜歡行布施,救濟貧困,修橋補路,放生印經,都歡喜去做。

  媽媽待人十分和善謙卑,和村裡人打交道,都是鞠躬迎送。有一次為村裡修道時,有一個人一直站在路邊在眾人面前罵媽媽,而媽媽一聲不回,繼續默默的幹活。還有一次她批評了一個人幾句,他覺得委屈就哭起來,待媽媽知道後,就給他跪下磕頭,說:「都是我錯了,你別委屈了。」媽媽曾和我說:「想在這裡(道場所在的村子)弘法利益眾生,妳要吃的、用的比別人差,幹活則要比別人能幹,真心對別人好。」

  媽媽很有智慧,道場不收外人供養。大家來訪,媽媽總是勸好好念佛就是真供養。除了教人念佛,還教人惜福、不殺生、多做善事等等。所以不論別人信奉什麼,都和媽媽相處得很好。

  三、學佛感應

  學佛之後,媽媽身體、家庭、命運都有了極大的改變,證明佛菩薩加持護佑真實不虛。有一次,正在施工中,她勸一個小伙子不要倒車,因為她感覺倒車後會控制不當而撞到道場的大門柱子,可就是勸不住。果然,這車子就倒著撞向了大門柱,在撞上的那一剎那,媽媽迅速伸出手臂去擋這個車,車子被彈了回去,媽媽的手被撞得鮮血四濺,雪白的門柱上都是血。當時大家都嚇壞了,媽媽就安慰司機和大家,說:「我有老佛爺,沒事的。」回到佛堂,就是香灰抹在手上,坐了一小會兒就接著出去跟大家幹活了。大家都說晚上會疼得厲害,結果也沒有疼。然後媽媽就用一隻手繼續幹活,過了一陣子就好了。

  還有一次,在路上媽媽騎著自行車,要和迎面過來的拖拉機司機打招呼,結果那輛拖拉機失控了,直直的撞上了媽媽,只聽咣噹一聲,車停了下來,司機已經嚇傻了。媽媽從車輪後爬了出來,連聲說:「沒事沒事,你走吧。」從車輪下拉出來車子就走了。因為後面還有一位同修一起走,嚇得大叫一聲,把自行車扔在了路邊,這一扔車子就壞了。媽媽自己騎了一段,沒等著後面的同修跟上來,覺得奇怪,又騎回程去找,那位同修跟媽媽說:「都要被妳嚇死了,妳怎麼就沒事呢?我的車子反而不能走了。」下午那位司機不放心,又來看媽媽,後來還來看望幾次,都被媽媽勸走了。再以後說起來這個事,媽媽總是一陣大笑。

  媽媽一生經歷了很多次生死考驗,拋開小時候幾次不提,在道場的十年建設中,從房頂上掉下來,從陡坡上滾下來,衝進火場救火,也有過太多太多的危險,她自言因為深信有老佛爺,所以都安然度過。

  四、弘法利生

  媽媽曾有誓言:為弘佛法,不惜身命。她確實做到了。媽媽自三十八歲起介紹念佛法門,勸化親友認真奉佛,念佛修行。為大家服務,不懼風雨辛勞。

  本來我們小小道場所在的地方,大多數人信基督教等,對佛教非常排斥。大家看到媽媽因為念佛而過得非常快樂。來這個村子後,媽媽就盡心盡力幫助這裡。所以從媽媽來這裡之後,慢慢的大家接受了佛法,而且念佛的人愈來愈多,在村子裡行走,會不時聽聞到佛號聲。很多人都認識媽媽,跟媽媽打電話時,都會念上幾句阿彌陀佛。媽媽在撂電話時特別有特點,她不是說一句阿彌陀佛就掛斷,而是一直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對方也會一直回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知道要說多少句才掛斷。這本來是我們總笑話媽媽的一個話題,後來才覺察出這樣是多麼方便的教人念佛。媽媽走後,當地許多人給我打電話的時候,都會不停的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村裡很多人不論是夫妻吵架,還是孩子淘氣,婆媳不和,都願意找媽媽幫忙。

  媽媽在幹活的時候,佛號是一直不斷的,鄰居們也都聽慣了幹活時的佛號。有一家鄰居,在砌地基時,需要搬運很大的石頭,一人之力是肯定不能完成的。鄰居忽然就想起說,大姨(我媽媽)一幹活就念佛,我也試試。於是就大聲念起佛號,很不可思議的,他居然搬起了大大的石頭,一塊、兩塊、三塊,他把所有房基地的石頭都搬運完了。把他的太太笑得不得了,後來興高采烈的跟我們講了很多遍這件事。

  村裡有個孩子本來是打架生事的頭頭,父母愁得不得了,學習當然是不行了。在一個暑假將要開學的時候,碰上了我媽媽,跟這個孩子聊了一陣子天,孩子很喜歡媽媽。於是媽媽就教他念佛,勸他孝順。這個孩子從此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常常給我媽媽打電話,所有的問題都來問媽媽,一步一步,學習成績也好了,考上了理想的學校,很快又得到了工作的機會,孩子變得彬彬有禮,村裡人都說這孩子換了個人了。他不會說什麼,只是說念佛之後順得都不行不行的了。他的爸爸因為兒子的改變,非常相信阿彌陀佛,自己說比兒子念佛念得好得多,從早上醒來就會一直念。去年來作客時,也講了在工地上有兩次遇險,竟平安度過,他深信是阿彌陀佛的保佑。一次是在高架上掉了下來,而下面正好是存放鋼管的地方,那些鋼管都是豎立著的,他當時就知道肯定完了。沒曾想他豎直的掉了下來,恰好就掉在一個管子中間的縫隙裡,毫髮無傷。還有一次是在高架上作業時,從更高處掉落了一塊大跳板,把他身上的衣服從外到裡全都劃壞,而他竟然一點傷都沒有受。於是更加堅定歡喜的念佛。

  村裡還有一家生活困難,男主人身體也不好,媽媽就教他念佛,繼而一大家人都開始念佛。念佛之後,久治不癒的病好了,生活也變得愈來愈順利,賺錢也順利了,連太太的性格也都開始有了變化。在今年開春種地時,突然嗓子腫痛得不得了,吃藥什麼的都不見效,他就覺得乾得不得了,像火燒一樣。無奈之下,只有念佛求佛。等一覺醒來,竟然全好了。把他歡喜得不得了,多年來他深有感應,得阿彌陀佛加持太多了。他的哥哥,也是生很重的病,治了很久都不好,他就也勸哥哥念佛,竟然也都不藥而癒。今年兄弟兩人還都逢上山火,都因念佛而得平安。

  還有一位女孩,得了肚子疼的毛病,看了好多好多的中醫、西醫,很多年也沒治好,也因此不能再上學,在初中就輟學了。她家信佛很早,她的媽媽也曾經講《弟子規》。到我家來作客,談到佛法,本來她家人是滔滔不絕,媽媽靜聽之後,跟他們談了一席話,然後教這個女孩回家念佛。因為她家信佛多年,當然也念佛多年,可是這次,經媽媽教她們念佛後,女孩的病很快就好了。於是女孩的二姨父很快又來到我家,他的病已經重到什麼活都不能幹,醫院說了,目前世界上沒有治他那種病的藥。他聽了媽媽的勸,也回家念佛拜佛,幾個月的時間,全身的病都好了,也能幹活了,自己說身上有使不完的勁。自己吃素、念佛、拜佛,歡喜無限。

  媽媽不勸人供佛,只勸人念佛、拜佛,有文化的人就再加上誦經。媽媽從未覺得自己不平凡,一直告訴大家是佛法不可思議,人人都可以得到佛菩薩的護佑。媽媽教人信佛就要守著五戒的規矩,而且就不可以再算命看大仙,也不要到處亂跑,就靜下來在家好好做定課,盡自己的本分,定課是一定要有的。

  在媽媽所勸化的人中,還有好多的疾病得癒的例子,譬如腦瘤、半身不遂、癌症、心臟病,好多人都通過信佛,恢復了健康。有人治癒了多年的頑疾,有的人擺脫了厄運,總之都在佛門中得到了殊勝的利益。

  有一位大姨,與我們是鄰居,媽媽勸她信佛念佛之後,她就非常虔誠恭敬的奉佛,每天做定課。她自言求佛求了半個月,希望佛接引她回西方,然後她還希望能睡在我的小床上走,我和媽媽送她,不要有其他人。果然在那年的八月十四,她跟家人說,我去你鍾姨那裡了(就是我家),不跟你們過節了。來到我家就吃了一點清粥,然後躺在我的小床上休息。她的子女,一會兒來看看,都覺得她沒問題。當大家都放心的時候,就都各忙各的去了,家裡只剩我們倆,當時大姨呼吸還在,人是滿面笑容睡得很香甜的樣子。我和媽媽就圍坐在大姨的身邊給她念佛,說來奇怪,大姨家人全都各種原因通知不到,七個多小時之後,才陸續趕回來。他們見到大姨身體柔軟,顏面如生,都無法置信。而大姨在冰棺中停放三天之後,還是柔軟如常,這讓她的家人都深信大姨已經往生西方。大姨往生後,子女各家的情況都變得愈來愈好,有很大的變化。

  還有一位老人家,已經病了三十多年,她的女兒信佛後,就帶她來我家。媽媽告訴她的女兒,妳看看要不要讓她供佛。她的女兒說:好,要讓我媽供佛信佛。於是老人家就開始供佛。最初,拜十拜都需要很長時間,每一拜後都要休息一陣子,然後才能再拜。老人家也不識字,把佛名用自己能懂的符號記上,每天拜佛念佛。很快病就好了,可以出去散步、上市場、做飯等等,一切如常人一樣了。家人也都非常高興。三年後,到了日子,全家都圍在老人家身邊念佛。有的兒女是根本不信老人家會往生,說這好好的人,沒病沒啥的,怎麼會走?老人家念著念著佛就睡著了,醒來告訴她女兒,老佛爺已經把我放在手心裡了。預定時間還記得是早上五點多,時間到了,還是沒走,她女兒就慌忙來電話問。說家裡來了個陰陽先生,媽媽說把這個先生請走。陰陽先生出了她們家的門口,門關上的剎那,老人家就沒了呼吸。兒女們就繼續拼命的念佛。老人家的三兒子本來有極重頭痛病,經過這次念佛,也不藥而癒。老人家往生之後,家中還有好多好多吉祥順利的事情。外孫女的紫癜通過誦《地藏經》好了,而且考上非常好的大學。

  我的姥姥往生那天,早上跪著誦完《地藏經》,然後就給我的小舅舅打電話,說我到壽了,老佛爺來接我了,你把我裝老衣服拿來。當時是還有五天就過年了,小舅覺得很不吉利,根本沒想到是姥姥要往生了,就問姥姥哪兒不舒服,然後通知我的小姨。他們商量了一下,一起回去把姥姥送醫院檢查。結果檢查下來,什麼毛病都沒有。姥姥迅速交代後事,然後手一抬,像看見誰來了一樣,人就倒下了。小姨和小舅都嚇壞了,一下子慌了手腳,就開始找醫生急救。待看到急救不能見效,才通知我媽媽。媽媽聽了就連忙安排我和其他姨姨們快去助念。當我趕到的時候,姥姥的面容很不好,嘴張著,眼睛也張著,非常驚恐的樣子。我們到了之後,一邊勸姥姥,一邊努力念佛,凡不能念佛的人都不讓在房間裡。後來,姥姥的面容變了過來,身體溫暖柔軟,頭頂滾熱。

  還有一位年紀很長,他自信佛後,就一心修行。開始他是覺得修行就是坐下來念佛誦經,不應該幹活,媽媽就一直教他,邊幹活邊念佛。特別有意思的是,他曾出去參學過一段時間,真是每天只念佛,什麼都不用幹,但是效果就不很理想。再回來就死心塌地的幹活念佛了。他往生前有一段時間不進飲食,人是消瘦的,但精神非常好。我去看望的時候,還跟我說了一首偈子,後來還寫在了紙上,還有一張紙上記著自己往生的日期。這兩張紙都是今年(也就是三年後)我們找到,才更確認他是預知時至,連處理後事所需的時間也都寫明了。他的偈子是這樣說的:「了無牽掛,決生西方。聖道圓成,蓮品高增。」

  五、臨終示現

  媽媽在最後的兩年裡,示現有疾病,雖有病在身,可是信願不改,笑容不改,整日歡歡喜喜的,一切的事務都是早早就安排好了。而示現生病,也是大有用意的。她是用兩年的時間淡出了大家的生活,因為大家都非常依賴媽媽,最後這兩年,媽媽自言閉關靜修,誰都不見。而且也因為我情執深重,執意希望媽媽好起來,於是媽媽慢慢的勸我,直到我能接受。並且把道場所有接下來的事情都安排好了,讓我們都能接續上。自己的後事也是在往生前幾個月就安排妥當,甚至連遺囑都寫好,也沒讓我覺察。待媽媽走後,才恍然大悟,她已經說得明明白白的了,而我就是一直在逃避面對媽媽往生。媽媽還對所有的人都說明白,自己要走了,待她走後,大家也都如夢初醒,深知她是早就決定往生了。在病中,媽媽依舊信願堅固,每每問到,您最喜歡做什麼?哪怕正在睡覺,媽媽都會大聲堅定的說:作佛!一直到往生,佛號常持。媽媽不主張助念,她堅信自己念佛,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

  還有同修勸她去醫院,她就反問大家,去醫院真的就不難受了嗎?媽媽曾非常鄭重的告訴我:「妳一定要護持好我,媽媽沒定力,我不去醫院,一定往生。如果我去醫院,我就不一定上哪一道了。」這一說,嚇得我保證不送她去醫院了。媽媽安詳往生。因為是提前知道媽媽要走,有同修不捨得媽媽往生,流淚哭泣,媽媽勸她:妳傻呀,妳哭我,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妳去哪兒了?

  媽媽最後的遺教:誰都是匆匆過客,一定要把握好最後幾年,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出離這個輪迴。

  媽媽一生,勤勞、簡樸、誠信、守時、忠義、慈悲、精進、謙卑。媽媽走後,我們愈回想,愈覺得該學的太多了。

  願有緣見聞者,悉發菩提心,求生極樂國,皆共成佛道。

  叩祝:老和尚法體安康,光壽無量,廣宣法音,普度群生。慚愧弟子慧真頂禮叩拜。

  老法師:慧真同學的報告,我們聽了,我們看了,她跟海賢老和尚一樣,是來為我們表法的。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句話,是她一生所表的核心,那就是教我們,人在世間是無常的。決定要走,到哪裡去?要到極樂世界去。怎麼去法?從今天起,念念念著西方極樂世界,萬緣拋下。她預知時至,我們不知道在哪一天。雖然不知道哪一天,我是準備隨時可以走,這就對了。絲毫憂慮沒有,佛什麼時候叫我走,什麼時候就走。有沒有牽掛?沒有,什麼都沒有,這一切全是假的。徹底放下,只有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功德就圓滿了。不怕苦,不怕辛勞,想著這是我最後一次。到極樂世界,想吃一點苦都沒有了,那是極樂。

  要堅定信心,多看看這個碟,多看看這個報告,可以當作我們一門功課來學習,很難得。相信佛力加持不可思議,你還沒走的時候,佛菩薩時時刻刻保佑你,保佑念佛人。這句話我們相信,遇著什麼樣的艱難辛苦,佛菩薩照顧,佛菩薩保佑。跟前面一篇所講的孝子一樣,孝子是真正的善人,為什麼?根本善。什麼是根本?孝敬是根本。具足孝敬的人,根本善。根本善,哪有枝葉不善的?所以他能如願,佛菩薩的加持能滿他的願望。尋求出離的父母談何容易?他到哪裡去了?那大海撈針,沒有佛菩薩的指引遇不到,遇到當面也錯過。相信佛菩薩保佑、護法神保佑,自己一心一意專想阿彌陀佛,專念阿彌陀佛,不要再操心這個、操心那個,那都是白操心。你在這個團體,你有任務,這是你的責任,你要把它做好;不負這個責任的,好好念佛,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做事不妨礙念佛,念佛不妨礙做事,她媽媽跟海賢老和尚都是這樣的表演,讓我們看到。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