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六八集) 2014/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56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九百六十三頁第一行,科題,「障蔽現前」,業障,問題都出現了。請看經文:
【慈心教誨。而不肯信。苦口與語。無益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不豫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後悔來不及了。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如是之人心愚痴,行為惡劣,雖然遇到佛,遇到佛都是過去生中有緣,才能遇到,過去生中沒有好好的修,雖然遇到佛,佛的『慈心教誨』他不能夠相信,或是半信半疑,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苦口與語,無益其人』,苦口婆心教他,對他沒有益處。為什麼?他不能接受,他不能夠依教奉行。下面念老說,「蓋因如是痴人,心中茅塞」,茅塞是比喻不開竅,好像有東西堵塞了一樣,「雖聞良言,不能領解」,領是領悟,解是理解,這些顯示出痴毒,愚痴所招感的苦痛。故《淨影疏》裡面說,「現有愚痴,闇障覆心,無所知曉,以之為痛」。這是真正痛心,他自己很痛苦,不開竅,不能夠理解善言善行。
下面念老為我們解釋,「蓋謂愚痴覆心,故蒙昧無知,此實為人生之巨痛」,人生的巨痛沒有比這個更超過的。這種巨痛在他自己不容易覺察,有智慧的人看到,就深深感到無比殊勝的緣分因此空過,多麼可惜。糊塗一輩子,到臨命終的時候,『大命將終,悔懼交至』。後悔,是這一生沒有好好的修學,畏懼,是怕墮三惡道,三惡道進去很容易,出來很難很難。如果過去生中有大功、大德、大善,會不會墮三途?也會。臨命終時到哪裡去,是最後一念,最後一念不是善念,而是個惡念,或者是瞋恚,或者是怨恨,你最後一念是這個,或者是情執,這三途去了,決定在最後一念。最後這一念是阿彌陀佛,好,他到極樂世界去了。
我們每天念佛為的是什麼?為的是最後一念是佛號。像打仗一樣,天天操練就為了上戰場,我們天天念佛,就是為了最後一念不要把佛忘掉,不是為現前。養成一個習慣,沒有事情停下來,佛號就現前,這是好現象。沒有事情時候坐下來胡思亂想,這個麻煩就大了,那就非常非常可怕。真正坐下來,就像能大師對惠明所說的,不思善、不思惡,提起這一句佛號。養成這個習慣,往生就有把握;這個習慣沒有養成,要把它擺在第一位,不能擺在第二。這叫真功夫,功夫要有力,就是養成習慣。蒙昧無知,他起心動念一定是煩惱,一定是貪瞋痴慢,決定墮三途,實為人生之巨痛,沒有比這個更苦的事情。
「大命將終,悔懼交至」。義寂法師說,「生死為大命,窮逼為小命」。日常生活當中貧窮,生活困難,這是小命,臨終生死這是大命。「悔懼者」,望西法師說,「悔懼等者,命欲終時,獄火來現」,說地獄,地獄相現前。「見此相時,生懼生悔」。悔的是什麼?在世間做的這些惡事,果然有報應。現在他幹的時候他不相信有果報,不相信有因果,到這個時候一下看到了,真有,後悔。為什麼那時候不相信,造作這些惡業?懼是害怕,來不及了,你看到了,這個刑罰非受不可。畏懼、後悔統統在這時候現前,所以叫交至。「獄火逼身,是為燒」,地獄,即使是寒冰地獄,讓你看到的還是一片火海。
唐太宗殺人墮地獄,他也是過去有善行積的德,憑這個,地藏菩薩把他特赦出來,讓他透信息。這是個好皇帝,真正是勤政愛民,做皇帝做了一樁大好事,就是《群書治要》,這是他發起的。他感受到的,坐在這個地位上,怎麼治國?怎樣為人民服務?要找這些智慧、理論、方法。下令給他的臣子們,組成一個小組,到古籍裡面去蒐集,從他往上推去二千五百年。從中國歷史上記載黃帝的時代,三皇五帝,到前面隋代,典籍裡面有記載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文字,統統抄出來給他看。他年輕,讀書不多,他是個將軍,做了皇帝之後才有時間去補習。十六歲就領兵打仗,這個人是個將才,做了皇帝之後,全心全力搞文職。墮地獄之後後悔,不用戰爭的手段可以得到天下,用文化教育、用佛法都能達到,為什麼要用武力,要去殺人?錯了。這個錯誤多少人犯了,沒有例外的,都要受他應受的果報,無法避免的,這因果報應。
唐太宗給我們透的信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在一生當中,有心無心造多少地獄業,自己不知道。到臨命終的時候,跟閻王見了面,鬼神給你記錄下來的資料,那邊有檔案,讓你自己看。這個時候悔懼交至,你不能不承受,所有的地獄苦報統統是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甚至於閻羅王都跟你說,你所受的一切與他沒有關係,不是他要你受的。閻羅王很慈悲,很有愛心,不希望看到你受罪,但是它是你自己業力變現的。就像自己做惡夢一樣,自己做惡夢嚇了一身冷汗嚇醒了,自作自受,沒有人到你夢中去給你刑罰,不可能的事情。這就是佛經上所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六道輪迴心想生,阿鼻地獄心想生,畜生、餓鬼統統是心想生的,你是什麼心你就入哪一道,這一生造多少業。
我們學佛了,天天在學經教,可以說十法界的業因我們統統具足。我們有佛法界的業、有菩薩界的業、有聲聞的業、有緣覺的業、有諸天的業,有人業、有阿修羅的業、有地獄業、有餓鬼業、有畜生業,統統都有。來生,這十法界擺在我們面前,哪一個力量大就往哪裡去。我們如果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明白、搞清楚,我們要走佛菩薩的路。佛菩薩的路裡頭最殊勝的,無過於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去的方法真簡單,真相信、真發願、真念佛。我們在今天這三個都有問題,信有問題,真的叫疑信參半,不是真信;願也有問題,極樂世界願,這個地方還有很多願不能了,放不下,這都是障礙。心裡想念佛,念了幾句念別的去了,在佛法叫失念,念失掉了,妄念現前。這是什麼?功夫不得力。
我們有看到人家的,學佛幾天他就往生了,那是什麼?信、願、念佛具足,樣樣都是真的。《淨土聖賢錄》裡頭,宋朝瑩珂法師給我們表演的,真的。一個無惡不作的比丘,決定墮無間地獄,他不是大命將終的時候懺悔,他不是的,他是在很清醒狀況之下,想到地獄苦,畏懼現前。這個時候來得及,你有這樣的畏懼的心,你念佛這三個條件具足,你真信、真願往生,不是假的,真念這句佛號。這句佛號沒有妄念、沒有夾雜、沒有懷疑、沒有間斷,十念就能跟阿彌陀佛溝通。阿彌陀佛收到你的信息,看到你純正,信願行都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就來了。佛來接引一定告訴你,你還有多長的壽命,等到你壽命到的時候他來接引你,等於說給你授記,你知道你什麼時候該往生。可是很多人都很聰明,壽命不要了,為什麼?這個世間太苦了。弘法利生人家不聽你的,你慈心教誨他不相信,苦口與語,那個人不能得利益,不如到極樂世界。有這個念頭,真去了,不是假的。
真正學佛人一定要真發心,這個事情不能搞虛假,一絲毫虛假都不能夠摻雜在裡面,為什麼?把我們功德破壞了。人生在世求什麼?功名富貴假的,帶不去,無非是造業,善業不過是人天福報,惡業就是三途。而且決定是三途的業重,三途的業多,善業少,為什麼?因為你現在還有惡習氣,從這裡看就知道了。雖然不再造惡,但是那個惡的樣子常常露在外面,自己不知道,別人看得很清楚,你那種貪瞋痴的樣子、傲慢的樣子、嫉妒的樣子都還有,心不平。所以一定要曉得,瑩珂比我們聰明,比我們有智慧,他知道他自己造的業,這就是智慧。所以他念佛是真幹,真信、真願、真念,三天三夜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不容易。為我們證明《彌陀經》上所說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前面一到六是數目字,後頭七不是的,那個七當什麼講?你念佛功夫圓滿了,那天叫七,七是代表圓滿。七的意思是從四方、上下、當中,這叫七,你念佛功夫哪一天念到跟佛有感應了,那天叫七。有人一天成功了,有人兩天成功,決定會成就的,只要你真心念。感應快速,原因沒有別的,就是放得下。念佛不能相應的,就是沒放下,要常常想想我還有哪些沒放下。
沒有放下的自己能發現,不用別人說。別人也不會說你,說你生煩惱,還要跟你結冤仇,為什麼?你不相信。所以唯一讓我們自己能覺悟的方法,就是讀經、聽經。閻浮提眾生耳根最利,聽經比讀經更有效,讀的時候沒有讀懂,聽,聽懂了。聽經,反覆聽一部經都行,古聖先賢教導我們這個方法是好方法,妙法,一部經不斷重複去學習,好事。沒有開悟不換題目,為什麼?求念佛三昧,得到念佛三昧之後就有開悟的可能。這個例子古今中外都有,只是我們粗心大意沒體會到。我們自己循著古聖先賢這條路子走,他走到了,我們一定也能走到。
我們再往下面看註解。「獄火逼身,是為燒也。人若不於有生之年,預先修善,至命終時,方始悔恨。但為時已晚,後悔莫及」。「豫」跟預備、預先是一個意思,「為預先之義」。現在要覺悟,從今天起就要準備,再拖延來不及了。你有這個念頭生了,這就今天覺悟了,這個悟不是小悟,是大悟。悟了以後真幹,真幹就不會退,這個覺悟的意識會隨著時日增長、深入,這是好事情。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決定要脫離六道輪迴,離苦要離究竟苦,究竟苦是輪迴。究竟樂是極樂世界,為什麼不去?是沒搞清楚,半信半疑。真正搞清楚,你決定取極樂世界,不再攀緣這個世間事,這個世間事可以完全放下。像念佛堂堂主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放下身心世界,老實念佛」,就對了。
我們再看下面的一段,「結成」,這是這品經到總結了。這裡面分三段,第一段「禍福自當」,第二段「善惡分明」,第三段「解脫無期」。我們看經文: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沒有人能代替。這一段總結前面五惡、五痛、五燒。『天地之間,五道分明』,「《會疏》曰:天地則所依器世界,總標三界」。我們今天講宇宙,佛法講三界,把宇宙空間不同的維次全部包括在其中,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五道」,這是講有情眾生,能依的有情,天地是所依的環境,生活的環境,「能依有情,善惡通舉」,這個裡頭有人行善、有人作惡,苦樂是因果,人人常見,所以叫「分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就擺在面前。義寂師說:「天地之間,五道生死,因果分明。」說明「因必有果,如是業因,如是果報,一絲不爽」,叫絲毫不爽。
我們起心動念,老祖宗教給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應當怎麼樣?起心動念先想想,當事人是我自己,我怎樣承受?我喜不喜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叫善心,就避免過失,避免惡報。我喜歡別人怎麼對我,我就應該要怎樣去對別人,我才能得到善的果報。我不希望別人這樣對我,我千萬不要用這些方法對別人,我不喜歡,人家也不喜歡,不能不懂。人能夠時時刻刻回光返照,過失就減少了。在造作一切惡業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別人的感受,只滿足自己的快意,不行,你跟人結了怨。
縱然是以善意幫助別人,手法也要講求善巧方便,總是讓人生歡喜心。大乘教裡佛常說,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彌勒菩薩是中國佛門弟子大眾推選的一個,以歡喜接人,把他的形像放在山門口,面對著大門。表什麼意思?學佛,進佛門來第一個就是要學著包容,第一個要學笑臉迎人。這是教育,不是把他當神明來禮拜,不是的,是表法的意思。什麼樣的條件能入佛門?寬宏大量,喜笑迎人,這是諸佛菩薩。旁邊四大天王全是表法,這是入佛門第一堂課。
四大天王分東南西北四方,東方持國天王表什麼?表負責盡職,就是印光大師所說的敦倫盡分。手上拿的琵琶,敦倫盡分要符合中道,中國人講中庸之道,不過分,也不能不到位。用弦樂器來表法,弦不能鬆,鬆了就不響,也不能緊,緊了它就斷掉了,恰到好處。這是大學問,這是智慧。處事待人接物都能夠拿捏得很好,都在中庸之道,不過不及,不即不離,這才能久遠。南方天王代表智慧,手上拿的寶劍,慧劍,智慧之劍,取中庸之道。南方也表精進,南方叫增長,就是代表佛家講的精進,日新又新,中國祖宗所說的就這個意思,要求進步。所以佛法、中國傳統教育並不是守舊,你要認為我們學傳統這是退步,退回去了,錯了,你根本不懂得。中國人如果守舊,日新又新怎麼講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佛法裡精進怎麼講法?大乘佛法跟傳統的文化像一棵老樹,千年老樹,年年發新葉,年年開新花,年年結新果,這是精進,這是日新又新。從過去經驗當中會產生新的智慧出來,指導我們新的生活方式,日日新。
下面兩個天王是表方法,用什麼方法達到前面這個要求、理想。西方廣目天王,廣目多看,北方天王多聞天王,你看看用什麼方法達到?多看、多聽,少說話,很有道理。多看,廣目天王手上拿的是龍或者是蛇,龍蛇畜生表多變,龍蛇都是多變的。你看牠的形狀,龍沒有看過,蛇看過,你看蛇走路,牠不是直的,牠也不是橫的,牠變化多端,搖擺不定,牠代表多變。社會多變,思想多變,言行多變,多變裡頭有不變的,要掌握那個不變的原則。你看,右手拿著龍蛇,左手拿著一個珠,這個珠代表不變的,以不變應萬變。這個社會是多變的,人情是多變的,理事是多變的,如何掌住那個不變?不變就是清淨心不變、平等心不變,覺正淨不變,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佛門稱為三寶。三寶是自性三寶,皈依,真正給你講,是皈依自性三寶,這是性德。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與性德相應,就是正法,與性德相違背就是邪法;與性德相應是善,與性德相違是惡。這三皈依,廣目天王表這個。
往深處去看大乘佛法,我們在大乘經上看到「自心現量」,妙絕了,「不斷之無」。你看,佛把整個宇宙的真相,八個字說出來了。宇宙沒有邊際,到底是什麼?自心現量。擺在你面前,一個是能現,一個是所現,自心現量是能現,不斷之無是所現。大乘經上也說「真空妙有」,自心現量真空,不斷之無妙有,這兩者都不可得。這兩樣統統放下了,恭喜你,你成佛了。如果你要著了成佛的相,我成佛了,你是凡夫,為什麼?你對這八個字解釋錯誤了。這八個字真正通達,心地痕跡都沒有,完全回歸自性了。自性是什麼?自性就是這八個字,這八個字就是惠能大師末後那句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什麼?萬法是自心現量、不斷之無。你不是圓滿的放下,這八個字你不懂,你無法體會。真正做到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你完全明白了。佛這一說的時候你立刻就證得了,不是解悟,是證悟,你就證得了。證得是什麼人?證得是法身菩薩,這就是法身的樣子,法身真實的描繪。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善惡報應』。「報應者,《箋註》謂有施必報,有感必應。故現前所得之禍福,皆是宿因之報應」。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一切都願意接受,不再怨天尤人,這個帳就了了。《會疏》云,善惡是從因上講的,報應是從果上講的,「因有善惡,果感苦樂」。形,形狀、音聲,舉兩個例子,影響,絲毫不差。「影必隨形,回響隨聲,一絲不爽,業因果報,亦復如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面對眼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萬物,要明瞭無論是善、是災禍,全是自己過去今生行業的果報。所以縱然遭受苦難,不怨天不尤人。毀謗我的、陷害我的,甚至於殺害我的,像經上講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這個割截身體是凌遲處死,沒有怨恨。為什麼?過去造的這個業,現在應該受報。過去我這樣對你,現在你也這樣對我,一報還一報,一點怨恨都沒有,這個債就了了,就報完了,好事。
沒有一樣不是好事,遇到善人這是順的增上緣,遇到惡人這是逆增上緣,統統都增上,都幫助我們自己提升,都幫助我們消業障。順境消福報,逆境消惡報,統統是好事,統統是佛事。能幫我們消業障,怎麼不是佛事?所以,菩薩滿心的歡喜,法喜充滿,喜從哪來的?善人替他消福報,惡人替他消災殃,所以他快樂無比,這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他看不到,他遇到善的時候他執著,情執,那造業了;遇到惡的時候他怨恨,又造業了。後面果報無窮,那叫大錯特錯。有智慧的人到此為止,後面,後面沒有了。
『禍福相承』,這句話尤其重要。承,《會疏》解釋「受也,繼也」。「蓋宿世業因,善惡夾雜,故後世受報,或先樂後苦,或先苦後樂,苦樂相繼,禍福相倚,故云禍福相承」。禍當中有福,福當中有禍,完全看什麼?如果你覺悟,用覺心,覺心,禍裡頭有福;你用的是迷,凡夫,福裡頭有禍,因為他不會享福,他享福在造孽,這就福裡頭有禍。譬如說他大富大貴,他每天要飲酒吃肉,這是享福,他不知道造的這個業,後面是禍在等著他,福裡頭有禍。如果他大富大貴,他是學佛的,持齋念佛的,遇到災難,災難裡頭有福。他享的清福,再艱苦的生活他不以為然,他很滿足,他很歡喜。禍福沒有一定的,也是唯心所現,覺悟的心,禍變成福;迷的心,福變成禍。這就是佛法裡頭為什麼把般若擺在第一,般若是智慧,有智慧,那就有福沒有禍,遇到禍也是福,他不生煩惱。他在災難裡頭沒有委屈相,沒有怨恨的念頭,處之泰然。
先樂後苦,我們在這個世間看得很多,例子最多。享受太過分,到晚年破產了,所有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全現前,苦不堪言。苦後面還有苦,這個苦是花報,後面的苦是果報,果報在三途。人決定不能欺負人,人決定不能佔人便宜,決定不可以損人利己,損人利己決定是禍害,眼前得到小利,後頭果報有大災大難。自己再苦也不貪小便宜,這個重要。不奪取別人所擁有的,要常常存著成全別人,不障礙別人,這個心好。這個心後面一定有福報,現在雖然困苦,將來一定發達,為什麼?人心善。最怕的是有權有勢,利用自己的職權、利用自己的勢力欺負別人,壓迫別人,這就造罪業了。「作善得福,造惡得禍,皆是自作自受,故云身自當之,無誰代者」。沒有人代替,禍福無論大小,都是身自當之。這個道理、事實真相全擺在眼前,要你能看得見、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下面一段,「善惡分明」。
【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誰能知者。獨佛知耳。】
誰能知?佛知道。從『善人行善』到『從冥入冥』這六句,綜合《會疏》及義寂師他們的解釋,「釋曰:善人者,種善因之人,來世生尊貴家,身形端正,緣境和美」。緣,人事環境;境,物質環境。人事環境和,家和萬事興,物質環境美,身心適悅,這是樂。那是什麼原因?是種善因得來的果報。我們不要羨慕別人,要好好修自己,這種福報看起來是不錯,如果沒有好的家庭教育,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以後麻煩可大了,這在我們現前看到了。今天在我們這個社會,發大財的、做大官的、有權有勢的,全是過去種善因的人,這一生他們得的果報,我們看到了。這一生他們的為人,他們的存心,他們如何待人接物,跟過去的因不一樣。財色名利貪而無厭,巧取豪奪,這一生福報享完怎麼辦?來生三途去了,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遠遠不如生在貧窮人家,能有德行,好學、上進,晚年福報現前這個好。晚年沒有福報,人真可憐,年輕人沒有福報無所謂,他有體力,他能熬得過去,老人不行。
什麼是真正的福報,中國人懂得,外國人真不知道。你看中國過去的社會,你就曉得中國的智慧,中國人把享福放在晚年。小孩從小嚴加管教,讓他培養一個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有能力抉擇善惡,善的我選擇,不善的我拒絕,他有這種能力。自己再苦,也不會起個念頭去佔別人一點便宜,這是不義,不能幹。換句話說,從小要鍛鍊他,依著佛法的五戒十善,不殺生、不偷盜,小孩不淫欲,淫包括過分,飲食起居都不可以過分,寧願欠缺一點,不要過得太好。嚴加管教,奠定德行的基礎。稍稍長大,在中國古時候,十三、四歲求學了。十二歲之前屬於扎根,雖然學的一些東西,那是文字,實際上還是著重在清淨心,淳厚的德行,著重在這裡。十三、四歲慢慢懂事了,這時候才修學問。到弱冠,二十歲,就很有成就了。
參加國家的考試,拿到學位,從前叫功名,現在叫學位,教育完全是你自己家庭負責任,學位是考取的。縣考秀才,考取秀才你的生活就有保障,國家給你生活待遇,在古時候都是糧食。你看《了凡四訓》,考取秀才,一年國家給他八、九十石的糧食。八、九十石一家吃不完,他賣了可以做別的事情。省考舉人,國家考的叫進士,進士是最高的學位。學位愈高國家給你的俸祿愈多,不做官也有。所以,古人願意讀書,讀書可以不要去操心,做這些勞作,國家供養他,供給他。只要他自己安分守己,他不會受凍,不會受餓,他的生活很正常。
註子裡頭又說,「復又明達」,明是智慧,達是通達,人情世故他通達,這叫明。「若更多作善業,勤修福慧,乃得生天」。這一類的人真有,而且怎麼樣?不在少數,他明白這些事實真相,認為人間還是太苦。有緣,世間法受了佛陀的教誨,佛教的影響,都講緣分,講緣分的人都隨緣不攀緣,有緣就做,沒有緣不求。諸葛亮早年,年輕,在家裡頭種地、讀書,沒有緣,一生喜歡做隱士。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去禮請他,這是緣。一而再,再而三,這緣成熟了,為了感恩,不能不出去,在社會上做一番事業,給大家做個好榜樣。有緣要做好樣子,不能做壞榜樣,做壞榜樣造惡業,做好榜樣造善業。善惡業都是隨緣,這生天。
「更善者,則念佛生西」,這是最善的。佛陀應現在這個世間,在地球上,為什麼?他來幹什麼的?只為一樁事情,幫助六道眾生離苦得樂,佛就為這個事情出現的,不為別的。離苦得樂,離苦要離究竟苦,就是永遠離苦,生生世世與苦劃界線,永遠離開,得樂要得究竟樂。究竟苦是六道輪迴,離開六道輪迴才叫真的離苦,往生極樂世界才是真正得樂,要不然這個世界為什麼叫極樂?這把苦樂的標準標示出來了。這才是真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明白人幹明白事,現在得樂,將來更樂。
世間善惡都苦,做了帝王不苦嗎?日理萬機,就是他的事情太多了,這個國家大大小小事情都要找他,他負總責任。官員貪贓犯法,國王有沒有罪?有罪。為什麼?你任用他的,你要背因果責任。你任命這些官員,他能夠積善修德,你也有功德,你也是積功累德;他要造作惡業,惡業你有一分,不是好幹的。得財富了是福報,財富怎麼樣去用,那是智慧,沒有智慧的人,把這些財富去造惡業,這就錯了。今天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上許多國家,國家靠稅收收入,稅收是人民血汗,拿這個錢來造武器,這是錯誤。也許說我們沒有國防,別人欺負我們。沒有國防,別人不敢欺負你。為什麼?他要來欺負你、來打你,整個世界的人都不服,那個國家沒有國防,你怎麼可以用武力去殺人?那你就犯罪。你有武力跟他兩個對抗,這能打起來;我不要這個東西,永遠不跟別人發生戰爭。用真誠的愛心、用和平來治國、平天下,帶給整個世界的安定和諧,會得到人民的支持。用什麼東西來統治?用教學,每個人都教好了,每個人都有智慧,每個人都有德行。
外國如果真的來欺負,你看中國歷史,上天、鬼神都不答應。你真的要發動戰爭,大概戰爭還沒有爆發,災難已經降臨到你家裡了,真的,不是假的,真誠能感動天地鬼神。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過,當年佛在世,琉璃王為了報前世的冤仇,消滅釋迦族。釋迦族是在無量劫前跟他結的這個惡因,現在緣成熟了,果報現前。佛教化他的族人不抵抗,離開,躲到別處去。所以他們家的一族,這釋迦族,翻過喜馬拉雅山,就是西藏的後藏,在那個地方就落戶了,沒有再回去。釋迦族的後人現在在西藏,二千五百年。這方法好,我移居到另外的地方。他們翻越喜馬拉雅山,琉璃王的軍隊不肯,為什麼?太辛苦了。絕對不用戰爭來解決問題,用智慧。
「又惡人造惡業,種惡因,得惡果,故生卑賤之家,形容枯槁,飢寒交迫,逼惱身心」,這苦,這苦是現世的苦。善惡是交替的,所以禍福相承,這一世的富人,來世變成窮人,他福報享完了,惡報現前;今世的貧賤人,來世變成富人,貧賤是受過去造惡的罪報,罪報受完了,這一世當中他還行善,他沒有作惡,不作惡就是善行,所以他來生比這一生一定要好。真正能得人身,那是過去生中修過五戒、十善,過去生中沒有五戒十善的種子,得不到人身。這又告訴我們,善不能不修,惡不能不斷,斷惡修善是智慧,是覺悟的人,是明白的人;迷惑顛倒的人他不懂,他不肯這樣做。造惡、造善互相交替,果報受苦、受樂也是互相交替,真正看穿了,所以他念佛求生淨土。為什麼?這個地方的苦不是究竟苦,樂不是究竟樂,苦會變成樂,樂會變成苦。享福的人造業,福享盡了來生受苦;受苦的人,苦、罪報受盡了,他還有福報,福報現前,他離苦得樂。但是享福當中又會造罪業,禍福相承,善中有惡,惡中有善,福中有禍,禍中有福,不究竟,佛法講的苦樂是講究竟。
下面接著說,「復愚昧無知,不信正法,不行善事」,這叫冥,冥是糊塗、是愚昧。這些人要是「多作惡業,死墮惡道」,那就是經上講的『從苦入苦,從冥入冥』,每況愈下,他不能向上提升。必須是苦受盡,罪業都消掉了,罪業是苦報在消罪業。地獄罪業消了,他到餓鬼道,在餓鬼道裡面消的是輕一點的罪業。罪業又消掉了,他到畜生道,到畜生道多半是還債。所以,佛經上有所謂「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出家修行人,自己不從事於生產事業,接受十方供養,十方供養你是希望成就你,你成就他有福。你沒有成就,那你負債,你欠他的債,他的供養變成債務,這個債要還。怎麼還?變畜生還。在古時候,畜生服的勞役很多,牛耕田,馬拉車,狗給人守門,像雞鴨是把身體供養給他做食品,全是還債。你欠得多,生生世世還不完,怎麼辦?
所以,什麼錢都好用,三寶門中的錢不好用,戒律上很清楚。殺生這個惡因重,偷盜比殺生還嚴重,偷三寶物比殺生就嚴重。既然是三寶物,我們不要管他這個寺廟出家人他是持戒還是犯戒,他是修行還是不修行,於我們不相干,只要看到這是寺廟的財產,你就不要碰它。為什麼?寺廟財產是通十方的,叫十方常住,遍法界虛空界所有出家人都有分,你怎麼還得清?中國國家的財物,你要是非法取得,你的債主是十四億人,還能還得清。出家人的人數是沒辦法計算的,地球上你能算得出來,要算十方一切法界就算不清了。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佛家的道場,所有的這些出家人,人人有分,你怎麼敢動它?世尊跟我們講道理,不是隨便說的。所以出家人的財物決定不能動他的。
經中接著又說,「如是六趣生死因果,其理幽深」,因為它太深了,我們看不出來,「非九十五種外道所能知」。這九十五種是當時佛陀在世的時候印度的宗教跟學派,這些都代表知識水平很高的人,不是一般人,他們不知道,那一般人更不知道了。「唯我世尊,獨知其原,故云獨佛知耳」。誰知道?佛知道,除佛之外沒有人知道。佛把這些事實真相告訴我們,我們最重要的要相信,決定相信佛沒有妄語,佛不會騙人,佛說話實話實說,不能不懂。我們能聽佛的話,這是真正聰明人、真正有福報的人,幸運的、真正肯幹的,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淨土,決定如願以償,你真能往生,你真沒有問題。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