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五七集)  2013/12/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55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九百三十四頁最後一行:

  念老的註解,「端心正意,指正心誠意,善護己念,遠離三毒,不思邪惡」。佛告訴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我們大家的代表,告訴彌勒就是告訴我們大家,勸導我們,大家要是能在這個世間,特別是我們現前這個階段,後面經文我們可以看到,愈是困苦艱難,成就愈不可思議。所以佛在經上有說,在我們這個世間修行一天,可以抵得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什麼原因?這個世界上修行太難了,極樂世界修行太容易,容易就不稀奇,太難當中還能修,難能可貴,道理在此地。我們在這個世間會退轉,禁不起考驗,極樂世界人要到我們這來,也未必能禁得起考驗,也不能保證他不退轉,一個道理。但是極樂世界的人,遊化十方決定不退轉,什麼原因?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的,如果沒有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無量劫修習功德這樣的加持,他跟我們一樣也很難成就。求生淨土,往生極樂世界的好處,全憑阿彌陀佛的功德,願力功德,這是我們發懇切的願望求生淨土真正的原因,我們希望得到這個加持。

  端心正意不容易,就是《大學》裡頭所說的三綱八目,三大綱領是「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大學》一開頭就把這個標示出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儒家教學的總綱領、總原則。儒求什麼?求明明德,跟佛沒有兩樣。明明德是什麼?是明心見性。佛講得清楚,儒講得含蓄,你要用心去體會。明德就是自性,德是自性,自性是光明的,自性是至善的,所以稱明德。現在明德怎麼樣?不明了,被染污了,明德不明,不明就是變成無明,佛法講的第一個煩惱,它本來是明,現在不明了。那個明就是明瞭,對於全宇宙萬事萬物通達明瞭,這叫明,自性真的是如此。

  所以佛法的修學,求見性,只要見性,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通達,那就是明,世出世間一切法就是德,全明瞭了,現在不明,所以上面加個明字,明明德。上面這個明是動詞,下面明德是名詞,就是自性,就是法性,佛經上說了幾十個名詞,都是說它。說它為什麼說幾十個名詞?這是佛教學的善巧,叫你不要著相,名是假名,老子說得好,「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佛用這種善巧的方法,講了幾十個名稱,講一樁事情,一個都不能執著,你才能夠明心見性,有執著就見不到,有分別就見不到。必須讓我們在聽法、在學習當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就是明明德。

  明德之後,這個明德起作用,跟大乘佛法一樣,起作用有自受用、有他受用。佛法把自受用擺在第一,他受用擺在第二;《大學》裡頭把他受用擺在第一,自受用擺在第二。他受用,親民。親民就是什麼?就是佛家講的慈悲,一片慈悲。親民,親是親愛,民是眾生,對一切眾生親愛,這是明德起的作用,沒有絲毫自私自利。自受用,止於至善。至善是什麼?賢首國師《還源觀》上講的四德,第一德就是止於至善,他的第一德講「隨緣妙用」。隨緣是事,就是親民,隨緣是事。妙用是什麼?妙用是不著相,隨緣,斷惡修善沒有把斷惡修善這個事情放在心上,這叫妙用,這叫至善,就是佛家所說的不著相。著相不善,不著相善,不著相跟性德相應,一著相就不相應。變成什麼?變成因果,善因善果,惡因惡報,變成這個東西,這就不善。止於至善,中國老祖宗傳統教學,這是教育的理念,這是真實智慧。

  所以佛一傳到中國來,中國人一聽馬上就接受,一點懷疑都沒有,儒家接受了,道家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是儒跟道,佛這一來,三結合,一而三,三而一,佛法把中國儒講得更清楚、更明白。用什麼樣的手段,總綱領、總原則知道了,用什麼手段來落實?落實明德在自利利他,自利,止於至善,利他,親民。儒也不含糊,講得很詳細,落實在哪裡?落實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就是此地講的端心正意。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平天下,平的意思是公平,地球上所有的國家、所有的族群,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叫平天下。你看看這個指導的原則多麼好,簡單明瞭。

  從哪裡開頭?從格物。格物是什麼意思?古時候朱夫子講這個格,格是研究,物是萬物,對萬物要深入研究,了解它的事實真相,這個說法錯了。用朱子這個方法格物,研究到最後吐血了,答案不能現前。司馬光的講法是用佛法來解釋,講的跟佛說的一樣,司馬光是虔誠的佛教徒。朱夫子讀過佛經,聽過法師講經,他沒有依教修行,不像司馬光,司馬光真幹。司馬光給我們解釋格物,這個格是格鬥,打仗。跟誰打仗?跟欲望打仗,人有欲望,要降伏欲望,欲望是煩惱,貪瞋痴慢疑,要把貪瞋痴慢疑、自私自利打倒,不能受它的影響,不能讓它來主宰。要讓這些煩惱習氣當家做主,這個人決定出不了六道輪迴,為什麼?他天天製造輪迴,他怎麼能超越?必須要把它打倒,要把它打敗。沒有自私自利,沒有名聞利養,沒有財色名利,沒有貪瞋痴慢疑,這個仗打贏了。打贏就叫做阿羅漢,佛門裡面阿羅漢就把這一仗打勝了,不再受外面這些東西干擾。

  真心現前,端心,真心,真心現前。真心是什麼?清淨心、平等心。意誠,意是念頭,善念、惡念都沒有,叫純淨純善,這誠意。斷惡修善不著斷惡修善的相,不起斷惡修善的念頭,高,他的心當然正。正是什麼意思?你看中國文字,正上面是個一,下面是止,一就止了。止是什麼?住在那裡不動了。全宇宙所有的現象,自然現象、心理現象、物質現象都是動的,前念滅後念生,它沒有止,它是一念,念念相續。佛在經上講這個現象只用了兩句話八個字。宇宙是什麼?現在人說的,佛法的名詞叫遍法界虛空界,是什麼回事情?佛這兩句話講絕了,叫自心現量,不斷之無,這個話都在這個經的註解裡頭。

  一切法從心想生,惠能大師開悟說了五句話,最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從哪來的?自性生的,自性現的,就是自心現量,不是過去、不是未來,就是當下一念。這一念,不斷之無,這一念不斷,前念滅後念生,一個接著一個,一個接著一個,可是念念都不可得,所以用個無字來形容。無,不間斷,念,不斷之無,妙絕了!八個字,自心現量,不斷之無,沒人能說得出來,他不入這個境界他怎麼說得出來?自心現量是說它怎麼來的,不斷之無說這個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虛妄相怎麼建立的、怎麼存在的?是不斷之無,緣起是自心現量,真妙,這八個字。這八個字把世出世間法看透了,世間法、出世間法這叫真相。

  所以知道真相之後,相可以欣賞、可以隨緣,決定不能執著。為什麼不能執著?假的,你執著不到,你不可能佔有,你無法控制,它是不斷之無。而且每一個念頭,就是自心起的念頭,每個念頭都是獨立的,沒有兩個念頭是相同的。《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叫三心不可得,這都是說明真相。既然三心不可得,你一定要懂得隨緣妙用,得大自在。隨緣是恆順眾生,就是恆順這個念頭,順自然的法則,順眾生的意念,順眾生的境界,知道它是假的,知道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他在境界裡頭真正是不起心、不動念,完全了解現前的境界是自心現量,他的心是定的,自性本定,沒有絲毫浮動。這個定,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自性本定。這個境界裡面,心生智慧,不生煩惱,這個智慧就是明明德。宇宙之間萬事萬物、過去未來,沒有一樣不知道,沒有一樣不清楚。

  代表的經典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釋迦牟尼佛成佛所說的,定中所說的,不是在人間。所以小乘人不承認,小乘人認為這是偽造的,龍樹菩薩造的。是把釋迦牟尼佛證得的境界,一絲毫沒有保留,全部說出來。這部大經,大龍菩薩,大龍菩薩是等覺菩薩,收藏在龍宮,龍樹菩薩見到的,這些都是龍樹菩薩告訴我們,他在龍宮看到。這部經分量多大?中國人計算這部書分量多大是以多少字,以每個字做單位,《金剛經》五千言,全部經文五千多一點,論字數算的。印度不是論字的,印度論偈子,不管長短,四句話就叫一首偈,以這個為單位。《華嚴經》多大分量?龍樹菩薩說,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我們聽不懂,他用比喻說,一粒微塵是一個偈子,這個地球有多少微塵?地球太小了,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多大?一個單位世界是一個銀河系,一千個銀河系叫做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有多少銀河系?十億。十億個銀河系裡頭所有的星球,把它磨成微塵,我們講把它磨成像麵粉一樣,一粒是一首偈,就是十億個銀河系,統統磨成微塵,一粒微塵是一個偈,《華嚴經》有這麼多偈,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其實就是一個大千世界,就是十億個銀河系。這個經拿到我們地球上放不下,它太大了。一四天下微塵品,多少品?一四天下微塵品,人間、天上沒有人能夠接受,分量太大。龍樹菩薩看到這個,他本來很傲慢的,自以為了不起,看到釋迦佛說的《華嚴經》,貢高我慢馬上就止住,自己真正慚愧,不能跟佛比,差太遠了。所以這叫大本《華嚴》,我們六道眾生沒有能力接受。再看中本,中本分量還是大,依然不能接受。看小本,小本好像什麼?目錄提要,一共有十萬偈,有四十品。一想這個可以,就把這個小本傳到世間來。

  在我們中國翻譯的《華嚴》不完整,也就是它分量太大,傳到中國來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沒傳來。現在我們的《華嚴經》,十萬偈,大概有五萬偈的樣子,一半。《大方廣佛華嚴經》,在中國三次翻譯,東晉翻譯的三萬六千偈,唐朝時候翻譯的,增加九千偈,四萬五千偈,貞元年間,最後一品,「普賢行願品」,完整的到中國來,所以總共合起來差不多是五萬偈。就是一首偈是四句,五萬乘四,二十萬句,《華嚴經》二十萬句,中國人稱為略本,是小本的一半,龍樹菩薩傳過來的,一半。《華嚴經》的梵文原本沒有了,再找不到了。佛在定中二七日中,也有說三七日中,三七二十一天,定中時間跟空間維次都沒有了,定中沒有時空,沒有時間沒有前後,沒有空間沒有距離,佛在定中說的。

  我們一定要記住,《華嚴經》上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句話要記住,你學佛就沒有白學。你要承認、你要相信,你不能懷疑,你跟釋迦牟尼佛沒有兩樣,跟阿彌陀佛也沒有兩樣。為什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是你迷了,你不知道本來面目,你本來面目是佛陀。佛菩薩慈悲,幫助我們迷失了本心的人,幫助做什麼?幫助我們回復自性,如此而已,我們成佛了,本來是佛。所以這個教育以回歸自性為目的,真正回歸自性,你成佛了。最後一句話告訴你,「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一樣也沒得到,你所得到是自性本有的,不是自性裡沒有的你得到一點東西,沒有,全是自性,歸無所得。無量無邊的智慧是你本有的,無量無邊的福報也是本有的,無量無邊的能量也是本有的,一切相好統統是本有的。真的像佛所說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有一切法都是你自性現出來的。極樂世界,自性現的,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如來也是自性現的,三途六道也沒有離開自性,統統是自性變現的。善要修、惡要斷是我們現前的階段,幫助我們回歸自性。佛菩薩幫助我們,用什麼手段?用教學,把事實真相說出來,把回歸自性的理念、方法給我們講清楚、講明白。最重要的,第一個條件我們要相信,不懷疑,相信自己本來是佛,這是性德裡頭的第一條,要相信自己本來是佛。要相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八個字是淨土宗的理論依據,淨土宗修學,信願持名,回歸自性,道理在此地,你相信就不懷疑了。

  大乘雖然說利他,但是首先要自利,真正的自利就是回歸自性。回歸自性就是止於至善,沒有比這個更高的,這到頂了,止於至善。至善是什麼?對我們來講,這個至善就是信願持名,我們要把心定在這上,萬緣放下,性德慢慢就都透出來。如果學佛不能放下,還是隨順煩惱,這個事情就麻煩了,隨順煩惱,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那你是迷到底了。回頭是岸,放下煩惱就是菩提。《華嚴經》上說得好,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體接觸,念裡頭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就回歸自性了。我們知道,什麼叫迷失自性?就是這些東西統統加起來我們全都具足,具足六根,具足六塵,具足六識,這就統統被染污了,這就是明德不明。說到最後,就是看破、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看破就是一切通達明瞭。

  一切通達明瞭是智慧,這個智慧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學來的。學來的是知識,知識也是煩惱,也是障礙自性,佛叫它做所知障。障有兩大類,一大類是煩惱障,第二是所知障,你學得愈多所知障愈嚴重。所以佛教我們就連學習經教,一門深入,不能學多,學多怎麼?學多也是所知障,障礙你明心見性。只能學一樣,學一樣會得定,叫成就三昧。定起作用就開智慧,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是佛法教學的智慧、教學的理念、教學的方法,跟我們現在世間完全不相同。我們世間現在的教育是知識,理念也是知識,方法也是知識,知識有侷限性,知識有範圍,而且還有後遺症。

  所以,端心正意,這是關鍵。世間法也講這個,《大學》裡頭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我們現在最艱難的,前面兩關不能突破,就是格物、致知。這兩關不能突破,意不誠、心不正。心不正是什麼?有偏心、有邪心,不正。所以佛在此地教導我們,善護己念,遠離三毒,不思邪惡,這話太重要了,我們千萬不能夠疏忽,要保護自己的正念。正念沒有念頭,有念都是邪念,有見都是偏見,不正。怎麼辦?沒有遇到淨宗我們真的是沒辦法,心裡想正,正不了,總是歪的,遇到淨宗就有辦法。就是底下義寂大師所說的,「直趣菩提名端心,不求餘事名正意」,正意就是前面講的正心,端心就是前面講的誠意。我們心裡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把它打掉,善念、惡念,世間念、佛念,全部拿掉,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就叫誠意正心。心裡頭存著是阿彌陀佛,隨緣用事統統是真心,這意思好,不求餘事,什麼念頭都沒有。心中有佛,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誰?阿彌陀佛就是自己。中峰禪師講得好,在《繫念法事》裡大家都念過,「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你看講得多清楚、多明白。這就是誠意正心,由誠意正心,下面自然發展的,家齊、國治、天下平,這作用多大。

  今天世界動亂,亂了這麼多年,多少人在那裡想,有什麼方法能讓這個世界恢復安定和平。真正懂得這個方法、懂得這個門道,世界和平需要多長的時間恢復?我們過去在湯池做實驗三個月,現在潮州謝總在做實驗,辦傳統文化的論壇,短期的七天,長期的二十一天,就把人教好了,效果,轉惡為善,轉迷為悟,七天能夠轉惡為善,二十一天能夠轉迷為悟,做成功了。他做了三年,每年辦不少次,辦班,效果非常卓著。他找誰來教?沒有老師,沒有老師課怎麼上?用光碟。好!多省事。真正對傳統文化有修有學的人不多,不容易請到。但是他們的光碟流通在外面很多,大家一起在課堂裡頭用光碟上課,聽完之後每個人一起分享心得感想,認真去落實、去把它做到,真正懺悔。過去參加黑社會的,現在懺悔,變成好人,過去作奸犯科,現在要回過頭來做一個正人君子,你看這個教育的效果。不需要人到現場教,用光碟就行了,這個方法可以提倡。光碟這些教材,國家可以先指定一些人看,與國家政策沒有牴觸的就可以播放。如果能夠在國家電視台開闢一個頻道,二十四小時不斷的播,我相信三個月全中國人都得度,都受利益,社會問題沒有了,能夠把一些惡人都變成善人,把一些壞事都變成好事。中國有救了,世界就有救。不需要請老師去教,用光碟就行。

  我們有經驗,我講經五十五年,前面二十年沒有錄像、沒有錄音,後面這三十五年,我們最初有錄音的設備,以後有錄像。所以這些錄音跟錄像,有同學他們收集保存下來,有幾十部經論,過去講的。我要辦班教學,培養繼承如來大法弘護的人才,我不需要學校,潮州謝總這個例子就很好。只要你掌握到原則,你沒有不成就的。不必在我身邊,在我身邊反而什麼都學不到。你就學劉素雲,自己一個人關起門來在家學。記住,修學的智慧、理念、方法,可不能有絲毫改動。學習的理念,「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學習的方法,「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劉素雲的成就就是這兩句話,她聽懂了,她說二、三十年前她聽懂了,她照做,只選擇一部《無量壽經》,我早年講的,大概一百多個小時。《無量壽經》我講過十三遍,最後這三遍講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講得詳細,講一遍要一千多個小時。以前沒有講註解,大概講一遍一百多個小時、二百多個小時。她手上有一套我早年的光碟,她告訴我,她每天聽一個小時的,聽我講經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一天聽十遍,十遍內容是一個小時的,長時薰修,她用這個方法。這部聽完了從頭再聽,十年不間斷。除聽經之外她就念佛,真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她成就了。方法,真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見就是通了,她有悟處。人到有悟處的時候,她展開來看這個經的意思,看得更深、看得更廣。我沒有講到的,她看到了,我沒有體會到的,她體會到了。她來講這個經絕對不會比我差,成就了,她講得很生動,很能感動人。不必在我身邊,有緣一年我們見個一、二次,互相印證就行了,這真正培養出來的人才。記住,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聽經也是如此,聽上一千遍、二千遍,開悟了。聽要會聽,念要會念,要用真誠心、恭敬心、清淨心,不要想經裡頭的意思,聽不要想言語的意思,聽懂了很好,聽不懂隨它去,一遍一遍,千遍,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自然就通了。為什麼?心愈清淨愈接近自性,到明心見性怎麼會不通?

  這就是正心誠意,善護己念,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不能有妄想、不能有夾雜,不能懷疑、不能間斷。只要守住這個原則,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這叫善護己念,遠離三毒,不思邪惡。這就是義寂法師所說的,心中有佛,直趣菩提,心中有佛,這叫端心,萬緣放下,這叫正意,這個意思更深。「蓋以唯趣菩提始稱端心」,這意思講得深。「餘無所求方名正意」,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希求,這意是正的。「能如是端正身心,自然不為眾惡,故云甚為大德。大德者,德之至也。」你的德行圓滿,達到至高無上,稱大德。大德的根源從哪裡來的?端正身心,從這來的,自自然然不造惡業,這是我們應當學的。

  下面一段,「徵釋所以」。這就是提了問題,為什麼要這麼做?

  【所以者何。】

  這解答。

  【十方世界善多惡少。易可開化。唯此五惡世間。最為劇苦。】

  『善多惡少』,好教,一點都不難,這是說十方世界。念老引用,「《嘉祥疏》曰:他土中」,這是泛指一切諸佛剎土,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多有勝緣」,殊勝的緣多,容易成就。「又復善報強勝」,大家喜歡行善,所以作善容易。娑婆世界呢?這兩種緣缺乏。在我們歷史記載當中能見到,中國古代歷史裡頭,每個朝代都有一段盛世出現,國家確實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人民和諧,這是勝緣,但是時間不長。漢朝以前的,這是古代,周朝有成康(成王、康王)盛世;漢朝有文景之治,漢文帝、漢景帝,出現盛世;唐朝有貞觀、開元,貞觀是唐太宗,開元是唐明皇。唐明皇前一半是盛世,後一半衰了,寵愛楊貴妃造成安祿山造反,國運大衰。宋、元、明、清都有過一段時間的太平盛世。我們細心去觀察,太平盛世怎麼成就的?都是教育,國家重視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讀書講學的風氣帶動、造成的太平盛世,教學為先。

  今天我們看到是亂世,而且亂到極處,中國歷史上沒有過,世界歷史上也沒有過。為什麼亂成這樣子?也是教育造成的。今天教育提倡以人為本,重視科學技術,把自古以來倫理的教育放棄,道德的教育不教,因果與宗教教育也丟掉了。人們學的是什麼?整個社會都在學,特別是電視、網路,你看看裡面教的什麼東西,把人都教壞了,人性本善完全不見了,所以人心壞了。中國古人說過兩句話,「子不教,人心壞了;家不齊,社會亂了」。古人這兩句話我們現在看到了,真的是這個樣子,讓我們親自看到。怎麼辦?子不教,人心壞了,我們現在重視兒童教育,重視一個人基礎的教育,古人重視,所謂是扎根教育。

  母親真正負責任,過去男女有分,五倫裡頭說夫婦有別,別就是不同的任務,男主外,女主內,內比外重要,內出了問題,外面決定有災難。所以太平盛世是誰造的?女人造的,女人能夠守住她的本分,相夫教子,做先生的護法,我們用佛學的術語來說,她做護法,讓你的事業成長,對社會做出好的貢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小孩教好,小孩的扎根教育完全靠父母。務必在小時候,從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做母親的特別用心,對小孩寸步不離。一切不善的、負面的,不能讓孩子看見,不能讓他聽到,不能讓他接觸到。孩子所接觸的,倫理道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他從出生到滿三歲所看到的都是這些,根深蒂固。古諺語有一句話說,「三歲看八十」,意思是說三歲根紮得好,八十歲不會改變。這是什麼?聖人、賢人。

  大聖大賢怎麼出來的?母親教出來的,母親負責任,為家培養人才,為民族、為國家、為全世界培養大聖大賢,做母親的人功德大。孔子怎麼來的?媽媽教的;孟子怎麼來的?媽媽教的;周朝開國,文王、武王、周公,媽媽教的。媽媽辛苦,管看得很緊。孩子從小完全受正面的薰陶,養成正氣,他四、五歲就有能力辨別邪惡,邪的不親近,正的他親近。父母放手,老師來教,老師繼續要教,這才能搞得成功。今天要想再恢復到太平盛世,完全靠做母親的人,做母親的人不願意幹就完了,那就變成夢想了。夢想成真全靠做母親的人,犧牲自己幫助孩子成聖成賢,救家、救國、救世界,這偉大的母親。所以這些都是在基礎教育,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真是根之根。

  欲望要放下,一切從真心流出。欲望是妄心,不是真心,很容易變質、很容易動搖,這最不可靠的。因為現在人沒有根,原本是個好人,想法、看法都純真,但是一遇到高名厚利馬上就變心,他能說得出一套歪道理,墮落在財色名利的火坑裡頭,將來的果報是三途、是地獄。十方世界跟我們比,他的世界比我們好,是佛菩薩教的。我們這個世界,佛菩薩也很負責任,為什麼沒有能教得好?沒有護法。誰護法?國王大臣。釋迦牟尼佛在世,把護法的工作付託給國王大臣,他們有大福德、有大威望,能護持正法,相得益彰。國王大臣不肯護法,佛菩薩也無可奈何。沒有護法的地方,佛菩薩不來了,來了沒用處,來了還遭許許多多人毀謗,不相信,這就加重他的罪業,佛菩薩不來是慈悲,不讓你造惡業。你真正相信,真正護持,佛菩薩來幫助你、成就你;你不相信,你排斥,佛菩薩不來,把你造極惡的機緣化解,不來,所以佛菩薩來不來統統是慈悲。大乘經上說得好,「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想要傳統文化,佛菩薩就示現,來了;不要,他們這些人不見了,找不到。「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們冷靜細心都能看得出來,就在眼前,要自己會看。「開化即佛開導教化也」。下文,『唯此五惡世間,最為劇苦』,這個世間太苦了。

  我們看底下一段經文,「令捨惡得福」。

  【我今於此作佛。】

  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自稱。

  【教化群生。令捨五惡。去五痛。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

  念老的註解引用嘉祥法師的說話,「降化其意者,悕心入道」,這個悕是希望,就是發願。『令持五善』,五善就是五戒,『獲其福德』。《嘉祥疏》說,「令持五善故,順教修行」。淨影與嘉祥都認為五善就是五戒。「福德乃善行及所得之福利」。《嘉祥疏》說,「獲其福德者,舉遠近二果,成其行也。近果者,如《淨影疏》曰,由持五戒,於現在世,身安無苦。遠果者,得生極樂,定證涅槃。如《淨影疏》曰:後生彌陀,終得涅槃。現世安樂,身後往生,故云獲其福德。」這樁事情,修五戒十善真能得福德嗎?真的。沒看到他做大官,沒看到他發大財,世間人是用富貴做為衡量的目標,跟佛菩薩不一樣,佛菩薩是講他的存心,他的德行、感果,來做目標,不一樣。佛菩薩所求的不是升官發財,不是名聞利養,他求的是什麼?清淨平等覺,這就是止於至善。用清淨平等覺,這是定跟慧,清淨平等是定,覺是智慧。用定慧為眾生造福,提升自己的境界,由阿羅漢提升到辟支佛,由辟支佛提升到菩薩,由菩薩提升到佛陀。這是佛教弟子真正的福德,跟世間人不一樣。

  我們再往下面看,「淨影與嘉祥均謂五善即五戒,福德乃善行及所得之福利。《嘉祥疏》曰,獲其福德者,舉遠近二果,成其行也。近果者,如《淨影疏》曰:由持五戒,於現在世,身安無苦」。這個我們看到了,我們自己這一生努力學習,學習五戒十善,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現在是在動亂的時代,我們身安,我們沒有苦,這一生無論在什麼地方居住,居住的環境是安定的,我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是正常的。我們沒有欲望、沒有希求,三餐飯能吃飽,穿著可以保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很快樂。每天學習經教,念阿彌陀佛,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真正做到仁者無敵,敵就是什麼?敵對的,這一生當中沒有跟任何人對立。他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我自在,我快樂。他批評我、他毀謗我,我聽了之後,想一想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指責我,我確實有這個過失,我感謝他,我自己還不知道,他告訴我,我要改過。沒有這個過失,是他造謠生事的,也提醒我,我不可以有這種過失。所以提醒我的人都是善知識,都是我的善友。一生沒有怨恨、沒有貪戀,心是平靜的,快樂無比。要是把這些事情都放在心上,這日子還能過嗎?

  我的警覺心很高,我學佛大概前幾年偶爾還看看電視新聞,十年以後,至少有四十五年,放下了,不看電視、不看新聞、不看報紙、不看雜誌,只讀佛經,講什麼經我就讀什麼經,再看些幫助我講經的參考資料,與這些不相干的統統放下。手機放下了,清淨很多,別人找不到我,我也不想找別人。我認為今天干擾修行第一號的魔王就是手機,你只要有這個東西,日夜不安。古人說得好,「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認識人多了是非多,知事情多了煩惱多。古人修行喜歡閉關住山,選擇到人跡不到的地方蓋個茅蓬,在那邊靜修,非常有道理。出家人真正修行不住廟,廟裡面燒香拜佛的人太多。他怎麼辦?大概離開寺廟走路半個小時,不能太遠,太遠不方便,走路半個小時,外面建個小茅蓬,在那邊靜修。交通不方便,一定要靠走路,車開不進去,你沒有重要事情你不會去找他。所以在大陸過去大的寺廟叢林,附近周邊至少有幾十個小茅蓬,茅蓬是自己蓋的,山上砍幾棵樹,砍一點茅草就搭成一個蓬,在裡頭靜修,很有道理。所以一定要懂得,身安就沒有苦。

  「遠果者,得生極樂,定證涅槃」。如《淨影疏》裡頭說,「後生彌陀,終得涅槃。現世安樂,身後往生」,這就是獲其福德,真正的大福報。我們自己要知道,自己要不明白,不肯真幹,到最後還搞六道輪迴,還轉到三途去,那真叫冤枉。這些都是自作自受,沒有人勸你這麼幹。你的善知識提醒你的全是正面的。一定要知道人生苦短,一百年光陰像一彈指一樣,很快就過去了。

  過年馬上到了,我八十八了,想到七、八歲的時候就像昨天一樣。八、九歲我還是住農村,十歲才從農村搬到城市裡面住。那時候的城市我記得有電燈,沒有自來水、沒有瓦斯,所以每一家煮飯要燒灶,燒柴火。水,有賣水的,在河邊上一擔一擔的把水挑進來,有專門賣水的。那時候水乾淨,小溪裡面的水可以喝,護城河邊上的水都可以喝都乾淨,沒有污染。我記得我搬進城裡,電燈沒有現在這麼亮,一般人家用的大概四十燭光它就夠了。城市的社會比農村複雜容易被染著,好在我們有十年過的是田園生活,小朋友遊戲在曠野,沒有污染,這對我們一生產生影響。所以一切負面的、不善的,我們不必大人教,我們自己不願意接近,不喜歡這些東西。經上所說的,五戒十善,認真修學的人一定獲得福德,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這一生當中沒有替自己想過,平平安安度過這一生。所接觸的都是善人,縱然對我們有很深誤會的也是善人,我們心目當中全都是善人,沒有一個是惡人。根基淺的遇到高名厚利被誘惑的,情有可原,他從小沒有受過好的教育,根柢不厚,這都可以原諒的,不用怪他。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不要怪他,要原諒他。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