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六三集) 2013/10/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46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七百七十頁倒數第三行,最後一句:
「大圓鏡智」。我們在參考資料第三十頁,這是佛教的術語,專有名詞。「顯教四智之一,諸大乘教說如來之四智,凡夫之第八識至於如來,為大圓鏡智」。四智就是八識,覺悟了就叫四智,迷了的時候叫八識。八識跟四智是一體,一體的兩面,一個是覺,一個是迷,覺了是諸佛如來,迷了是六道凡夫。凡夫跟如來都是假名,就是迷悟不同的稱呼,實際是一體。第八識阿賴耶,覺悟了就叫大圓鏡智。
大圓鏡是比喻,其體清淨,其智清淨,智體清淨,大圓鏡智的本體,在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離有漏雜染之法」。有漏,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有漏是六道凡夫。六道裡面的眾生雜念多、染污重,實際上雜念跟染污也不是真的,迷了的時候有,覺悟之後它就不見了。所以覺悟了,轉阿賴耶為大圓鏡,轉末那為平等性,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轉前五識為成所作。大乘教裡頭告訴我們,轉識成智,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轉。換句話說,我們要轉識成智,從哪裡下手?從第六、第七下手,第七是執著,第六是分別;換句話說,真正修行,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要學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就轉末那為清淨平等,轉第六是妙觀察,妙在哪裡?沒有分別執著的觀察,叫妙觀察。觀察裡面有分別執著就不妙了,為什麼?迷了。分別執著是迷惑、是煩惱,就是此地講的雜染,第六分別雜,第七染污,執著就染污。真正功夫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個時候,是你用功的時候。所以要提得起觀照。
觀是看法,怎麼個看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金剛經》跟中國人有特殊的緣分,在過去許許多多人,不是學佛的,儒跟道、一般大眾都喜歡《金剛經》。《金剛經》文字簡潔,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觀照,確實能起很大的作用。它的作用,你看到人事物的真相,你就不再計較、不再執著,那就是功德。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真的,你計較它幹什麼?一計較,輪迴業就成就了,輪迴業所感的果報就是六道輪迴,善念、善行三善道,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行為是三惡道,我們在六道裡頭無量劫了,生生世世出不去。遇到了佛法,不懂得修行,還是出不去。修行就是修正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行為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修正過來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再起心動念、不再分別執著,這叫修行,這行門。解門教你認識事實真相,行門教你放下萬緣,合起來就是看破、放下。能看得破就能放下,真能放下就真看破了。妄想沒有了,分別執著沒有了,這個時候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還是起作用,起什麼作用?智慧,生智慧不生煩惱。生智慧是自受用,明瞭通達諸法實相,自受用;他受用,教化眾生。有智慧,有方便,叫善巧方便。
這下面說,「自眾生善惡之業報,顯現萬德之境界」,這轉了,八識一轉變成四智,從善惡業報裡頭顯現出萬德萬能。「如大圓鏡」,用大圓鏡來做比喻。這叫大圓鏡智。《心地觀經》第二卷說,「轉異熟識」,異熟識就是阿賴耶識。為什麼稱異熟?有因有果,像植物先開花後結果,因遇到緣,果就現前;沒有遇到緣,它的因不失去。因是種子,叫阿賴耶識裡頭的種子。識不是物質現象,種子也不是物質現象,它真有。究竟是什麼樣子?它沒有形狀,它真存在,而且不會失掉。阿賴耶識裡的種子無量無邊,無有窮盡,隨緣現相,就是果現前。諸佛如來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依憑的是什麼?還是阿賴耶含藏的種子。這是自然現象,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的,這是事實真相。
「得此智慧」,這個智慧是大圓鏡智,轉了,轉變了,轉識成智,「如大圓鏡,現諸色像。如是如來鏡智之中」。這個鏡智就是大圓鏡智,大圓鏡智就是自性圓滿的智慧,《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就這個。智慧能照見,「能現眾生諸善惡業,以是因緣名為大圓鏡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大圓鏡中統統照見。這就是說佛與法身菩薩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知是大圓鏡智,無所不能是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他沒有障礙的。「常能執持無漏根身」,這個無漏根身是法身,無漏根身沒有煩惱、沒有習氣,也就是說沒有起心動念。「一切功德」,無量無邊的功德,就是德能跟相好,「為所依止」,遇緣它能現,能生萬法,是所生一切萬法的依靠、依止。依止用哲學的名詞來說就是本體,本體是阿賴耶識、是大圓鏡智,在如來的分上說大圓鏡智,在凡夫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根身,功德,凡夫不叫功德,叫業習種子。凡夫所依的是迷,諸佛如來、法身大士所依止的是覺,覺、迷不一樣,這一定要搞清楚。要真幹,得真學佛,真得受用。
大乘教裡頭祖師大德常常教人借假修真,人事物都是假的,在這個假的裡面學不染著,那叫真修行。不染著就是真如、就是法性。所現的一切法是善是惡、是染是淨,全是心現的。心染,現十法界;心覺不染,清淨平等,現一真法界,現實報土。心染了,染得很輕,現方便土,就是四聖法界;染得重,輕重怎麼分?執著分。執著裡頭確實有輕重,有非常執著,那就重;有的執著很隨便,不能說他沒有執著,他執著不嚴重,這就輕。四聖法界四個等級,輕的在上面,重的在下面,阿羅漢重,辟支佛比他輕,菩薩更輕,佛全放下了,這真正做功夫。所以,諸佛菩薩是一切功德之所依,六道凡夫是一切業果所依止,為什麼會有六道?為什麼會有十法界?它變的。
念老這一句內容這麼豐富,讚歎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給我們說出,經上所講的十萬億土沒有超越現前一念心性,心性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這就是對一個用真心的人來說,十萬億土不遠,就在眼前;對有分別執著的人來說非常遙遠,讓他喪失信心。理跟事都要搞清楚、搞明白。大師舉鏡子做比喻,一面鏡子,外面的境界全照在鏡子當中,從近到遠都在裡頭。境界裡頭確實有遠近,鏡子裡頭沒有遠近,遠近擺平了。「層次宛然」,看得清清楚楚,實實在在沒有遠近,「一照俱了,見無先後」,這叫寂而常照。極樂世界沒有空間維次,換句話說,那個世界,因為你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現出來的境界沒有遠近、沒有先後。先後是時間,遠近是空間,空間跟時間都是假的不是真的。
佛在大乘法裡頭,三千年前就講得很清楚,時間、空間在佛法裡頭怎麼解釋?《百法》裡頭,時間、空間不是心法,不是心所法,也不是色法,它是不相應行法;就是它不跟心相應、不跟心所相應、不跟色相應。不跟心、心所相應,就是它跟念頭不相干,我們講心法,跟心法不相干;不跟色法相應,就是不跟物質相干。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所以叫不相應,用現在的話叫抽象的概念。是一個抽象概念,不能說沒有這個事,事有,它完全是假的,是從抽象概念裡面生出來的。真的,給說真話,時間、空間是假的,現在科學也這個說法。
明白這個道理,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亦如是,是從彌陀大慈悲願心顯現的,極樂世界這麼來。阿彌陀佛的願心跟我們的願心有關係,因為我們跟佛是一體。我們的貪瞋痴慢跟一切眾生的貪瞋痴慢有關係,我們阿賴耶是一體。所以美國修ㆍ藍博士,能把別人五臟六腑裡頭的病毒細胞,觀想成自己的身體,把它清理乾淨,對方病就好了,什麼原因?我們阿賴耶是一體。要不是一體,就不會有這種可能發生,它是一體。所以修.藍博士對於萬物跟我們一體,他入這個境界,我們雖然知道,沒入,沒有在這上下功夫,沒入,他入了。入了,他能給人治病,我們沒入就沒有這個能力。那怎麼辦?修,就是練,常常練,這個能量就可以現前。
「靈峰」就是蕅益大師,讚歎經文這些話,「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我們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了,那就應當曉得,經文上一字一句都可以徹悟自性,不在多。徹悟自性是大乘修學最後的目標,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真的不在多,在精、在一。無論什麼經,無論什麼方法,原理是一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對了。三心二意,搞許許多多法門,能不操心嗎?能不生煩惱嗎?能不操心是定力、是三昧,能不生煩惱是智慧,我們定慧功夫不夠就不能搞這個。真有定慧,行,不是不行。所以中國古人有所謂,辦大事要大定慧,辦小事要小定慧,沒有定慧不能辦事,他辦事沒有不犯過失的。這個道理要懂,現在人懂得這個道理的人愈來愈少了。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這是黃念老的話,以上三種解釋,蓮池大師的、幽溪大師、蕅益大師他們三種解釋,「皆與禪淨諸祖一鼻孔通氣」,跟禪宗的祖師大德、淨土宗的祖師大德所說的完全相同,理事不二。「正是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者也」。大光明藏是什麼?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簡單的解釋,「光明藏,光明之府庫也」。府庫就是倉庫,這裡頭收藏的什麼?收藏的光明,這是比喻,府庫是比喻自性,自性裡頭本有無量智慧光明。《思益經》第一卷:「如來身者,即是無量光明之藏。」如來的法身,我們現在,淨土宗的典籍裡面稱它作常寂光,四土,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就是大光明藏,常寂光土就是如來法身。《千手陀羅尼經》裡面說:「當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來光明所照故。」這是什麼?修觀音菩薩法門,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其人,這個人就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是光明藏。一切如來光明所照故,一切如來的智慧都照見他,融入常寂光。
我們要知道,我們念佛求生淨土,真正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最後的目標就是融入常寂光。像我們燈一樣,我們這個房間有十幾盞燈,我這個燈一放光,跟他的光融在一起。我的身就是一切諸佛如來身,一切諸佛如來身就是我的身,再分不開了。換句話說,一切諸佛如來的智慧就是自己智慧,一切諸佛如來的功德就是自己功德,你只要一入這個境界,全都是的。沒有入這個境界,如來功德加持你,不圓滿;入這個境界,大圓滿,跟諸佛如來一體,沒有分別,證得究竟圓滿。所以念老說,正是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者也。「蓋自他不二」,自是自己,他是阿彌陀佛,自他不二,從理上講、從法身上講;「自他宛然」,從事上講。理上真的是自他不二,現在自他不一樣,我們住在地球上,阿彌陀佛住在極樂世界,不一樣。什麼原因?理上講、體上講是一,事上講、因果上講不一樣。他在覺,我在迷,迷悟不一樣。他沒有迷,我有迷,他有覺,我沒有覺,這事上就不一樣。
下面說,「因自他不二,故來迎之佛即是自心之佛」。明白這個道理,應該推自向他,不爭。臨終阿彌陀佛來迎接,阿彌陀佛的化身佛,就是自心之佛,自他是一不是二。「復因自他宛然,故於佛實不來,人亦不去之中,宛現臨終佛迎」。佛確實沒有來,自己確實也沒有去,但是確確實實看到阿彌陀佛來迎接你。宛然示現臨終佛迎,「往生極樂之事,事理圓融,自在無礙,但能仰信,獲益無量」。這是經上所說的信心不逆,我們對這些事有堅定信心,對經上字字句句不懷疑。為什麼?佛經上字字句句是從自性真誠心裡頭流出來的,我們凡夫,念頭、言語是從虛妄阿賴耶識裡面流出來的,不一樣。他們東西是真的,真理、真言,我們是假的。學人家的,學人家不是自己的,要不要學?要學。為什麼?常常學,時間久了,慢慢把自己自性裡頭的真誠引出來了,是這個意思。我們不跟佛接觸,我們自性真誠心出不來。
我們常常會迷,你看人事物裡頭,一睜開眼睛、豎耳朵就迷了。常常跟佛學習,這就有警覺性,我接觸,過去迷,現在學不迷。怎麼?過去我有分別、我有執著,現在我不分別,我不執著。不分別還是分別,不執著還是執著,比從前輕,以前嚴重,現在輕了。輕了,自己就有感覺,為什麼?比過去有一點智慧了,過去沒智慧,現在有一點智慧。要繼續努力,不斷的努力,第一,我們要爭取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第二步,到極樂世界,我們再爭取融入常寂光,這是真正的大圓滿。所以對於佛經能夠,仰是敬仰、仰望,抬著頭望,恭敬,仰信,獲得的利益無量無邊。
那我們看看世間人,現在這種人很多,你給他講這個,現在是什麼時代?科學時代了,你怎麼還搞迷信?科學沒發現極樂世界。也許世尊這句話就是對科學家說的,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十萬億個佛國土,現在科學技術達不到,科學技術還沒有辦法超過銀河系。一個佛國土是一個大千世界,十萬億個銀河系那一邊是極樂世界,十萬億個銀河系,慢慢來吧。可是世界是有壽命的,科學家知道,太陽那是個火球,它裡頭的能源消耗會消耗盡的,會燒完,燒完了就不亮了,太陽系就瓦解了。大概到太陽系整個瓦解,科學家還沒有發現極樂世界,宇宙太大了,我們的科學技術很有限。怎麼能不相信古人的真實語、誠實言,為什麼不相信?
下面一段文,念老為我們介紹,上面所說的「三輩往生是一類」,下面說的跟上面不是一類,「下明一念淨心,十念一念往生之類」。這個太殊勝,這是阿彌陀佛大開方便之門。前面都是專修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不是的,這是臨時的。沒有修過這個法門的,有緣接觸到,立刻相信,立刻就念佛,念十句、念一句都能往生。「或名一心三輩」。看到這個我們就聯想到,為什麼一切諸佛如來稱讚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它得有個道理,這個方法真可以稱他佛中之王。
「一心三輩」這句話,「見於北京淨蓮寺律宗大德慈舟老法師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科判》」。這個書在哪裡?我桌上現在有一本,就是這個。這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無量壽經》最初的版本,全經只有三十七品,現在是四十八品,最初的,慈舟法師最早看到的就是這個,而且給這個經做了科判。我們今天做的這個全經的科判,底本就是慈舟大師的,我們比大師分得更詳細,更容易懂得。「法師乃我國現代華北三大高僧之一,曾在濟南及北京專講本經,並作科判,於一九三九年,己卯年印行」。一九三九年,在中日戰爭當中印行的。這個本子流通量不多,戰爭勝利之後,接著是解放戰爭,所以這個本子見到的人很少。「慈老所判一心三輩,與會集本經之夏師」,夏蓮居老居士,「同一心眼,同一手筆」,就是他們兩個人的看法完全相同。「發前人未發之精蘊」,這精華,「彰」,彰是彰顯,「淨門久隱之妙諦」。這個妙諦擺在面前,沒人看見,他看到了,一心三輩,在這品經末後這一段。這一段不是修淨宗的,修其他法門的,甚至於修別的宗教的都可以,甚至於不是修行人,沒有宗教信仰的,統統都能依此得度。這個妙!
大乘教裡頭佛有補充說明,為什麼?我們會懷疑。完全沒有宗教信仰,臨終聽說,他怎麼能往生?我們懷疑。佛在大乘經上說明白了,凡是往生淨土的人,無論什麼方式他往生了,往生是真的,這個人過去生中無量劫裡面,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他今天一聽,得到諸佛如來的加持,他就能信、就能願,他就能一念、十念往生。這是佛在大乘經上說了多次,事實真相在這個地方看到了。所以,不是偶然,這一生沒有機會遇到佛法的人很多,不能說他過去世不是修行人。尤其念這句佛號,無量無邊功德,修什麼樣的功德都抵不過一句佛號。《金剛經》上說得好,以大千世界七寶修布施,不如為眾生說一句偈,沒有這個功德大。為一切眾生說一切經,說《大藏經》,沒有教人念一句佛號的功德大。為什麼不念佛?
佛號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阿彌陀佛融入常寂光了,這個名號是常寂光的名號。阿彌陀佛這個名號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量光、無量壽,常寂光就是無量光壽,沒有限量。無量光壽這個意思是佛在《阿彌陀經》上說的,不是祖師大德說的,釋迦牟尼佛說的。天下什麼人有福?念佛的人有福。念佛的人當中誰最有福?一般人忽略了,都瞧不起,你看鄉村裡頭,不認識字的阿公阿婆,一天到晚拿著串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沒間斷。痴痴呆呆,你跟他說什麼話,他跟你笑咪咪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好像他不會講第二句話。那個功德最大,不可思議!我們不能不知道,應當向他們學習。
我們看下面科題,這第三大段,「庚三、一心三輩」,下面經文分兩科,第一段「大乘往生因行」。這一段裡頭分兩個小段,第一個「淨心願生」。
【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
這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因,他憑什麼往生。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右章」,剛才念的這幾句經文,「全是《唐譯》經文,魏唐兩譯,似為同一梵本。但此段《唐譯》經文,系統分明,文富義深,遠勝《魏譯》。《魏譯》則分散於本品首尾兩處,於上輩之前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其國,即得往生。但復於下輩文中曰: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意思相同,但是他把這個分成兩段。《唐譯》的本這一段經文是合成一段,一氣呵成。這是把會集經文由來說清楚了,這段經文怎麼來的。
下面解釋,「唐海東元曉師據《魏譯》,於《無量壽經宗要》論云:下輩之內,說二種人,二人之中,各有三句。初人三者:一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是明正因」。發無上菩提心是三輩正因,我們都念過,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上品、中品、下品都要發菩提心。他有這個正因。第二個條件,「乃至十念,專念彼佛,是助滿業」。幫助你念佛功夫圓滿,念佛不多,乃至十念,這個十念有種種講法。前面有說過,有平常的十念,祖師提倡十念法也是根據這些經文。工作非常繁忙,沒有辦法,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念佛,你就念十念。早晨起來,家裡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合掌念十聲阿彌陀佛。有的人說以一口氣叫一念,一口氣裡頭多少聲不拘,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往下念,那叫一句,念十口氣。用的時間不多,養成習慣,早晚都念佛。沒有佛像,面向西方,求感應,極樂世界在西方,面向西方。千萬不要想,地球是圓的,再往西方走,走了又回來,這樣想的時候把這個法就破掉了,那什麼利益都得不到。不想這些,佛教我們想西方,我們就想西方,太陽下山的這個方向。目的是教我們專,用心要專,不能分心,定在一個方向、一個目標,用意在此地。修這個十念法。
好像是一九九九年,我住在新加坡,看到伊斯蘭教就是回教他們的五念,我看了很歡喜,也很受感動。我們知道全世界的宗教信徒以回教最團結,他這個團結從哪來的?就是五念,每天五次,向著麥加這個方向禮拜、稱念。時間一到,任何工作馬上放下,他就念經。時間很短,幾分鐘就念完了。必須要做的,不管什麼大事,他養成這個習慣。我就想到我們祖師講的十念法,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我想到一天念九次,每次十聲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十聲佛號只要兩分鐘,但是每天要做九次。早晨起床一次,晚上睡覺一次,早晚兩次。三餐飯,吃飯的時候不念供養咒,念十聲佛號,合掌念十聲佛號再吃飯。三餐飯三次,就五次。上下班,工作的時候,上班之前,你要工作之前你合掌念十句,工作完畢,念十句再下班。那就上午兩次、下午兩次,總共九次。時間只要兩分鐘,不耽誤事情,一天九次,養成習慣。養成習慣,念念不忘,不忘阿彌陀佛。這個方法推行在南洋、在美國、在加拿大,淨宗同學用這個方法收的效果很好,他們打電話、寫信給我。這個方法值得提倡,對你工作一絲毫都不妨礙,目的就是時時刻刻會想到佛,就不會把佛忘掉。所以這個十念專念阿彌陀佛,幫助你的滿業。滿業是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受用的依正莊嚴,依報跟正報。
「三者,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為因,是明不定性人也」。要發願,為什麼勸他發願?因為他念佛不一定想往生,對於往生這個願,心不堅定。要把這個補起來,真正求生淨土,我念佛為什麼?為求生淨土,這他是必定得生。第二種人他也有三句,第一個「聞甚深法」。極樂淨土是甚深法,為什麼?很難相信,難信之法,難信能信,不容易。而且「歡喜信樂」,這很不容易。這一句「兼顯發心正因,但為異前人」,跟前面那個人不一樣,這個人發心發得深,「舉其深信」,前面那個人信心沒有他深、沒有他堅定。第二,「乃至一念」,前面是十念,他只有一念,「念於彼佛,是助滿業。為顯前人無深信故,必須十念。此人有深信故,未必具足十念」。有深信心,一念就行。下面括弧裡頭是黃念老的話,他怕我們疑惑,再加以註解。「竊按」,竊就是黃念老,他依「元曉師之說乃專據《魏譯》。若就本經,則一念得生者,全因獲得一念淨心也。從一心中,念佛一聲,頓即與彌陀本願相應,故臨終即得往生」,這一句非常重要!這個跟前面不一樣,這個人從一心中念佛一聲,這一聲沒有雜念、沒有懷疑,真正是用清淨心、平等心去念,一念的功德就不可思議,跟彌陀本願相應。所以這個一念得生,全因獲得一念淨心,心不能不清淨。
這個一念淨心非常難得,因為粗的妄想我們知道,微細的妄想自己沒有感覺,這些妄想、雜念障礙我們清淨心。為什麼?習氣太深,習氣難改。不說別的,單說見思習氣,這是真的,你不能不承認。見思的習氣,再說得白一點,就是自私自利的習氣,輕輕一碰它就現前。這是六道輪迴的根,只要有這個東西在就有輪迴,你就出不去。怎麼去鍛鍊?這就是修行,修行就是把這個修正過來,希望我們起心動念為別人著想,不要為自己。為國家著想,為整個民族著想,為這個世界人著想。佛之所以偉大,念念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著想,所以他偉大。他的心常一,我們的心常雜,雜亂,我們顯得心浮氣躁,這個現象非常普遍。心浮氣躁的人,真正遇到善知識,不教你,為什麼?你聽不進去。你對於這個不尊重,沒有誠意,我們所謂是耳邊風,聽了之後又忘掉了,沒有在意。真正善知識為什麼不講?講了白講,你沒有記住,你也做不到,所以不教。
學人,學生,求一個好老師很難;好老師找一個好的學生,真正能夠傳他的學術的,更難,到哪裡去找?所以中國古時候常說,師徒是緣分,沒有這個緣分找不到。我們遇到了,怎麼遇到?要用真誠心去求,會有感應。所以中國古人在求學全憑誠敬,不論賢愚,論誠敬。這個小孩很聰明,記憶力很強、反應很快,不重視這個,重視他真誠、恭敬、老實,這是大器,這是人才。聰明才智不一定有大成就,只有小成就,不見得有大成就。那個老成忠厚,看他像木訥,他會有大成就,為什麼?他有定,他能沉得住氣,他有耐心、有恆心、有毅力,不輕易顯露出來,他能含藏,含藏就是他能儲存能量。聰明才智人他發揮,發揮有盡頭的時候,就完了。那個儲存愈積愈厚,所謂厚積薄發,積得厚發得薄,源遠流長,這大器,古人講大器晚成。才智暴露在外面,壽命多半不長,在歷史上可以看到,四、五十歲走了很多,有才華。
所以,我們注重一念淨心,從一心中,念佛一聲,頓是很快,立刻就跟阿彌陀佛本願相應,所以臨終即得往生。這個話非常肯定,沒有絲毫疑惑。「三者,以至誠心,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為因」,前行就是他聞甚深法,歡喜信樂,這是「菩薩種性人也」。這正是《唐譯》當中所說的「住大乘者」,住大乘是菩薩,住小乘是聲聞緣覺。「蓋元曉師謂下輩中有兩種人」,元曉是唐朝時代韓國的法師,在中國親近善導大師,善導的學生,將淨宗傳入韓國。元曉師謂下輩中有兩種人,念老也把它節錄在此地,「一者,發菩提心,十念聖號,願生彼國,而得往生,是不定性人。二者,聞法深信,乃至一念,願生彼國,而得往生,是菩薩種性人」。「元曉師實已明察《魏譯》下輩往生文中,品類不齊」,從註解裡面體會到,元曉師知道,看得很清楚、很明白。
「試問,聞甚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如是殊勝智慧,應是何人境界?故元曉師名之為菩薩種性人。既是菩薩種性,復能生深信,起心念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實不應限於下輩」。念老這個話說得好。所以元曉師這個說法就比不上慈舟法師,慈舟法師把它另判說一心三輩,不是把它判在下品下生裡頭,他把它分開了,後頭一心三輩。這個分得好,一心三輩裡頭品類不齊。不能把它放在前面,前面上中下三輩那是專修淨業的,這是應該特別把它分作一類,他不是專修的。或是修禪的,或是修密的,或是學教的,或是學律的,甚至於學其他宗教的,統統可以。沒有宗教信仰也可以,聽到這個法門,他能相信,他不懷疑,他就接受,有的一念就行,有的十念就行。這是淨宗殊勝當中的殊勝,特別當中的特別。
我們再看下面說的,「又《報恩論》」也講到這一段,十念往生,它說「專指住大乘者言之」。因為經文,『若有眾生住大乘者』,這一句是關鍵的字眼。「大乘如禪宗得破參,及讀一切大乘經典,得解悟者皆是」。這是講教下,天台、華嚴、三論、法相,學這些法門的人,讀大乘經典,得到什麼?解悟,不是證悟,跟禪宗破參是同一個階段、同一個等級。「其人不專修淨土,如智者,永明之類」,這些人。「此論所見,更上層樓」,說得好!這個裡面,他說可惜他以永明大師為例,這不妥當,為什麼?永明大師晝夜彌陀十萬聲,他疏忽了。念老在這裡註出來,註得好,「蓋經云住大乘者,其心清淨,聞甚深法,即生信解。如是智慧猛利,信願堅固之人,唯智者、永明、中峰」,中峰禪師,《三時繫念》是他編的,禪宗的大德,他們都是往生淨土,念佛往生,「方所堪能。既同智者、永明、中峰諸大祖師,又焉能位列下輩」,怎麼能把他們這些人也放在下輩裡頭?這就說明為什麼要一心三輩,把他們歸納在這裡,那就圓滿了,於事於理圓融無礙。
「是故夏師會本」,夏蓮老居士的會本,「於三輩往生人後,專引《唐譯》,另成一段」。這是夏蓮居老居士他看到的,這個樣子排列才圓滿,這是特殊的一段。「以表常言之三輩往生外,另有一格,即慈舟法師判為一心三輩者也。此一心三輩,乃別有大人作略,超越常格,而得往生者。此之作略,即一心也」。所以,歷代確確實實有許許多多首先學其他宗派,最後遇到淨宗,都回歸淨土,念佛往生。《華嚴》那個不論,為什麼?《華嚴》講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歷代祖師大德把《華嚴》看成是淨土。《華嚴》跟《無量壽經》叫同本,《華嚴》細說,《無量壽經》說得簡單,《阿彌陀經》說得更簡單。所以把《華嚴》叫做大本《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叫中本《華嚴經》,《阿彌陀經》叫小本《華嚴經》、小本《無量壽經》。幾乎看成一部了,很有道理,非常有道理。
所以我過去說過,要想講《無量壽經》,把《無量壽經》講透徹、講活了,應該是什麼?先學《華嚴》。《華嚴經》學了之後,講《無量壽經》就非常輕鬆愉快,得心應手,裡面確確實實全是華嚴境界。所以蓮池大師註解《阿彌陀經》,《彌陀經疏鈔》完全用《華嚴經》註解,很有道理。《華嚴》說十玄門,《彌陀經疏鈔》講十玄門,把《阿彌陀經》提升跟《華嚴經》平等位次。這是老人的悲心,也是老人的智慧。在他那個時代,禪風非常興旺,相信淨土的人很少。蓮池大師看得很清楚,參禪的人得禪定的不少,開悟的很少,勸他念佛他不相信。所以必須把《彌陀經》提升到跟《華嚴》一樣,他們就敢相信了,他就佩服。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國外亦如是。我到美國,一九八二年,美國的佛教,禪、密。禪,從日本傳過去的,從韓國傳過去;密,從西藏傳過去。教,外國人不喜歡,為什麼?太多了,他們沒那麼多時間,也未必能聽懂。淨宗更困難,沒人相信。我到美國,在洛杉磯講經,大家知道我修淨土宗,一般的我們佛門同學都小看淨土,輕視淨土。那個時候我在台灣講了一部《阿彌陀經疏鈔》,那時候沒有錄像,錄音。已經有盒子似的小的錄音帶了,一盤一盤的,在那個時候是最新的,這科學技術。那一盤九十分鐘,那時候我講經一堂課一個半小時,剛剛好錄一盤。這部經講了多少盤?三百三十多盤。我把這一部錄音帶擺在我桌上,前面擺一排,三百多,三百三十多盤。人家一看,他問我,這是什麼?《阿彌陀經》,一部,從頭到尾講的。這麼多!馬上把那個心就攝受住了。認為《彌陀經》薄薄的,也不過幾個小時就講完了,怎麼能講到三百多次?一次一個半小時,用了四百多小時的時間講出來的,怎麼講的?這套東西大家看到了,不敢輕視《彌陀經》了。我跟大家說,我這個不是細講,是略說,要細講還得要加十倍,經典字字句句無量義。
我們看世尊,再看惠能大師的《六祖壇經》,你就能明顯體會到。這兩個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性是什麼樣子?你見到了,說出聽聽看。惠能大師說的二十個字,就講完了,五祖聽了,衣缽就給他了。釋迦牟尼佛見性了,也說出來了,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他的報告。明心見性,什麼是心性?詳細說明。世尊跟惠能講的一樁事情,一個略說,二十個字說完了,一個是細說。細說的這個經典在我們這個世間沒有流通,在什麼地方?大龍菩薩收藏在龍宮裡頭,龍樹菩薩見到了。龍樹菩薩接受大龍菩薩的帶領,帶他到龍宮參觀,看到了。《華嚴經》分量多大?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搬到我們這裡,整個地球裝不下。龍樹菩薩一看,本來他很傲慢,認為釋迦佛的東西沒什麼了不起。佛說法四十九年,他三個月就學完了,四十九年東西全通了,所以有傲慢心。大龍菩薩請他到龍宮去看一看,傲慢心馬上沒有了,釋迦佛這部經沒看到,這是開悟在禪定裡頭說的,佛沒有出定,定中說的,二七日中。定中沒有時間跟空間,要擺在我們這個世間時間來講,那要講無量劫,不能說幾十萬年、幾百萬年,不能講這個。所以,從這上面我們能體會,性德不可思議。
佛法的宗旨,修學的目標就是教我們明心見性,如果不能明心見性,那就沒有成就。縱然能出六道輪迴,出不了十法界,明心見性才出十法界,才算你成就。所以阿羅漢、辟支佛稱為小果,小成就,很有限,要明心見性才算數。明心見性不是小菩薩,法身菩薩,這種人他不住十法界了,他要一入滅,十法界不見了,他到實報土去了。實報土叫一真法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成佛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