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複講20-15〉  (第六十四集)  2005/11/16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20-007-0064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第六十四集的播出。我們上一集講到「名光佛」,講到名光佛他代表的意義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我們自性般若智慧,轉識成智。修行人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佛在經上常常告訴我們「作觀」,提起觀照的功夫,止觀。「止觀」是通八萬四千法門,也通淨土念佛法門,這個名詞是佛門裡頭無論是大乘小乘、顯宗密教、宗門教下修行的總指導原則,總的綱領。譬如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不是修止觀?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時候萬緣放下,你心裡頭只有這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念頭放下了就是「止」,這一句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觀」。所以世尊在《大集經》裡面講持名念佛是「無上深妙禪」,禪就是止觀,怎麼說念佛不是修禪?念佛也是禪,而且是修上上深妙禪,這很少人知道。

  止是止什麼?止妄想分別執著,要把這個止住。止就是大乘教裡頭常講的三昧,心地永遠保持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止」。「觀」是外面境界清清楚楚,內外都清楚,內是六根根性,外面是法性,明心見性。明心是能見,真心。見性,沒有一法不是性變現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就是法性,所以到這個境界,六根所對的、所接觸的這個境界,法性而已。就像古大德比喻裡頭所說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黃金製造的物品種類千千萬萬琳瑯滿目讓你去參觀、去欣賞,你去看一下,看到什麼?黃金而已,除黃金之外沒有別的。所以真正明心見性,他看山河大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你問他看到什麼?他所見到的是一個性。就好像會看的去銀樓,琳瑯滿目全是一個黃金,它的本質就是金,周遍,除金之外什麼都沒有。見性的時候除法性之外什麼都沒有。法性是清淨的,法性是平等的,法性沒有生滅,法性沒有來去,「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看《楞嚴經》上這幾句話講得很好,很清楚,宇宙萬有的真相。破迷開悟之後你就離苦得樂,所有一切苦都沒有了,不受一切苦那就是樂,像《心經》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彌陀經》裡面世尊給我們介紹,這個世界為什麼叫極樂?佛說得很好,那個世界的眾生「無有眾苦」,沒有苦受,所以叫極樂。我們這個世界苦多樂少,這個世界樂還是苦,不是真樂,所以佛講樂是壞苦,不苦不樂是行苦。換句話說,一個苦把娑婆世界眾生生活狀況說盡了,娑婆世界眾生就生活在苦裡面,他們就是在受苦,三界統苦,只有苦沒有樂。極樂世界沒有苦,沒有苦苦、沒有壞苦、沒有行苦,這三種苦都沒有,所以稱之為極樂。我們如果把這些粗淺的意思了解明白清楚了,你就會死心塌地念佛求生淨土,哪裡還要人勸?那個世界沒有苦,我們這個世界全是苦,哪個人不想離苦得樂?哪個人願意受苦?除非不了解。他真正清楚明瞭了,大家都想離苦得樂。現在知道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佛勸我們念阿彌陀佛發願求往生西方,大家都想去,什麼樣的障難也障不住你,為什麼?事實真相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就沒有障礙。凡是有障礙,對這件事實還沒有清楚,或者還沒有徹底清楚明瞭,雖然清楚一部分,沒有徹底,所以才有這些障礙。如果徹底明瞭,無論你處在什麼環境,念佛求生淨土沒有絲毫的障礙。這是「名光佛」他的表法。

  下面一尊,「達磨佛」,「達磨」是梵語音譯的,翻成中文意思是「法」。我們講佛法僧,佛陀、達磨、僧伽,這是從梵語音譯過來,所以達磨翻作法,「表大法師承自佛」。這個法門深廣無盡,沒有一法能跟它相比,這個大法你從哪裡學來的?我從老師那裡學來,老師是誰?老師是釋迦牟尼佛,本師釋迦牟尼佛。當然我們的承傳是一代一代祖師傳下來,釋迦牟尼佛傳給菩薩,菩薩再傳給祖師大德,一代一代一直傳到我們這裡,我們才知道。雖然是祖師傳給我們,但是我們讀這個經,這個經是如來親口所說的,祖師大德再介紹給我們,給我們講解,那麼我們一展開經卷就直接得到佛的承傳了。

  又何況釋迦牟尼佛在入滅之前教導我們「四依法」,佛不在世間我們依靠什麼?佛很慈悲,教導我們四依法。第一個「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麼?法是經典。依法,法是佛說的,就直接依佛講的,你看這了不起,這個真正了不起,我們是釋迦如來直接的傳人,特別是淨土宗。淨土宗沒有祖師,淨土宗的祖師是怎麼來的?是後人對這個修淨土的人特別尊敬,對淨宗的弘揚特別有貢獻,稱他為祖師,所以淨土宗的祖師跟其他宗派祖師不一樣,其他一切宗派是一個老師傳一個,一個傳一個,所以有傳多少代多少代,淨土宗沒有。淨土宗是民選的,不是哪一個祖師再傳哪一個祖師,初祖也沒傳給二祖,二祖也沒傳給三祖,這都是後人修學淨土,後人認為他的成就,對淨土宗的修持、對淨土宗弘揚有特殊的貢獻,尊稱他為祖師,所以淨土宗到現在只有十三代,就是說只有十三位。「依法不依人」,直接承傳。我們直接承釋迦牟尼佛的教誨,淨土三經一論,後來祖師大德加上兩種,現在講五經一論,這樣就夠了,這是直接承傳,我們要曉得這個意思。而且確確實實淨土裡頭沒有什麼一代一代的祖師,我們不要被這個迷了,為什麼?每一個修淨土的人都是直接承傳釋迦牟尼佛,這不可思議。人人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他的嫡傳,所以這個法門一切諸佛讚歎,一切菩薩、善神擁護,這不是沒有道理。

  「堪為眾生軌範」,這個師承自佛,這是淨土宗念佛法門師承自佛,從佛那裡來的,直接接受佛的承傳,所以「堪為眾生軌範」,軌道、模範,為一切眾生的模範。

  「即佛門之四依法也」,四依法我們也列在這裡,「依法不依人」,第二「依義不依語」。現代有很多人批評會集本,他就不懂得四依法裡頭這一句,所以會產生這多的爭議,如果他懂這一句,問題就解決了。只要符合佛的意思,這樣就可以了,言語多說一句少說一句,深說淺說、長說短說,沒有關係,只要意思對了就行,佛這個四依法,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將來經教流通到十方,每個地方言語文字不相同,必定要通過翻譯,通過翻譯之後,這個譯本能不能取信於大眾,這四依法就給你說出來,他翻的沒問題,意思如果對了,言語不同沒有關係,意思要對,所以「依義不依語」,那個意義要依那個意義,沒有必要依言語。言語怎麼講不用執著,但是言語表達出來符合那個意義,符合那個經義,這樣我們就可以依靠了,沒必要在言語文字起爭執,如果沒有符合這個經義當然就不可以,一定要符合經的意思。

  會集本就是會集原譯本,所以叫做會集本,會集本也是依靠原譯本來的,我們把會集本跟原譯本對照,它意思沒有錯,依義不依語,這樣我們就能相信,就能夠依靠。那麼反對,他就是不懂四依法的第二條「依義不依語」。實在講現在有很多人疑惑翻譯本不可靠,一定要依照梵文的原本。梵文的原本經典,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並沒有用文字寫出來,是佛滅度之後,阿難尊者複講,聽釋迦牟尼佛講的,重複講出來,五百位阿羅漢大眾大家來聽,來記錄,這到底可靠不可靠?如果你要究竟找可靠那你就要親近釋迦牟尼佛才行。從另外一個人說出來你都有懷疑,那這樣問題就嚴重了。所有一切經,連梵文本你都會打個問號在那裡,這個殊勝的利益你就得不到了,為什麼?你有懷疑。所以我們要知道四依法「依義不依語」,語言文字沒關係,意思比較重要。

  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契機不契理也不是了義。講到究竟了義,我依照這個法門修學,在這一生當中我能夠開悟,能夠證果,能夠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對我講這個法門是了義。究竟了義那應當是幫助我在這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那是了義中的了義。千經萬論擺在你面前,你自己選擇,哪一個法門、哪一部經典是我究竟了義?就是我依靠這本經、依靠這個法門,我這一生決定成就圓滿的佛果。諸位想想,除了《彌陀經》跟《無量壽經》之外,你想要在一生當中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不可能,換句話說,《彌陀經》、《無量壽經》是我們究竟了義的經典。

  《彌陀經》自古以來有兩個譯本,羅什法師是意譯,我們現在讀誦的,玄奘法師是直譯,兩個譯本。這兩個譯本現在我們都印出來,諸位可以參考,可以做比較。自古以來,祖師大德、許許多多的學人都採取羅什法師的譯本,這個譯本確實是譯得很好,翻譯得很好。至於《無量壽經》,我們從藏經目錄裡面看,古時候翻譯,有十二次的翻譯,這個目錄還在。從後漢到南宋,這八百年當中,這部《無量壽經》總共在中國有十二次的翻譯,但是有些譯本已經失傳了,已經失落了,當中有七種譯本失傳,現在只剩目錄在,經文不見了,現在傳下來只剩五種,在《大藏經》我們能看到的只剩五種,所以我們稱為五種原譯本。

  這些譯本對照起來看,出入很大,所以古大德看到這個情形就判斷釋迦牟尼佛講《無量壽經》一定講過很多遍,不是一次。如果一次,同一個經本再多人翻譯,雖然每個人翻譯這個文字有差別,總是大同小異,大部分一樣,稍微不一樣,差別不大,出入不大,不可能有很大的出入,同一本不會有很大的出入。最明顯的就是阿彌陀佛發的願,你看這五種原譯本裡面有兩種原譯本是四十八願,有兩種原譯本是二十四願,其中有一種是三十六願,這個差別太大了,如果是同一個原本,梵文原本是同一個,不同的法師翻譯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差別。所以從這三種差別,古大德判斷《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當年講解的時候,最低限度,就是說最少,釋迦牟尼佛在世最少講過三遍以上,講三次。失傳的經本我們沒有看到,總是講三次以上。釋迦牟尼佛講經沒有重複講的,一部經一生只有講一遍,沒有重複講過兩遍。《無量壽經》他老人家在世若是重複講過三次,這部經一生講過三次,這部經就值得重視了。所以會集就有需要。

  最早會集是王龍舒居士,宋朝時候的人,王龍舒的會集本稱之為《大阿彌陀經》,大本的《阿彌陀經》,在《乾隆大藏經》,我們簡稱《龍藏》,裡頭就有了,他的《大阿彌陀經》入了藏。蓮池大師註解《阿彌陀經》的《阿彌陀經疏鈔》引用《無量壽經》的文字,他所引用《無量壽經》的經本可以說一半以上引用王龍舒的會集本,由此可知,龍舒的會集本,祖師肯定。祖師不引用原譯本,引用會集本,有他的道理在。我們今天還懷疑會集本那是大錯特錯,那是不懂四依法。

  四依法最後一條,「依智不依識」,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不但是學佛,連平常處事待人接物,你要依理智不要感情用事。「識」就是今天講的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常常出差錯,要依理智,學佛更應當如此。佛在此地教我們,你要依智慧去判斷、去選擇,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你就出錯誤。

  家師在這裡註了一條,「窺基法師作通贊疏,為末世做示範也」。窺基法師是唯識宗的開山祖師,他也給《彌陀經》做了一個註解,叫做《通贊疏》,為我們末法時代做一個示範,做什麼示範?就是「依智不依識」。窺基法師是玄奘法師的徒弟,你看他給《彌陀經》做《通贊疏》,做註解,他不用他老師的翻譯本。一般照常理說,我老師翻譯得不錯,我應當用老師的譯本來做註解,他沒有,他用鳩摩羅什的譯本,他沒有用老師的譯本,這是不是對老師大不敬?不是。羅什法師的譯本翻得好,較早翻譯,已經流通全國了,你何必再用你老師的譯本,很少人讀這個本子,你註這個經本,雖然是師生之情,但是會擾亂一般修行人的觀聽。他採取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他的老師玄奘法師也沒有責怪他,也沒有見怪,不是說他背師叛道,沒有,這是理,他的理智。玄奘法師有這個雅量,窺基大師做得不錯,這就是「依智不依識」,依理智不依感情,他們師徒給我們後人做了一個示範榜樣。

  我們再看下面第六段第五尊佛,「法幢佛,表為眾生作擇法眼,建法幢,立宗旨,大行教化,福度眾生」,這是名號裡面的含義。「幢」是旗幟這類的,旗子,我們一般講標誌,它的形狀是圓形的,有一點像現在飛機場的風筒,圓形的,有一點像這個形狀。在中國、在日本大的寺院裡面我們還常常看到吊這個幢。

  古時候寺廟裡面講經說法,就是我們現在講上課,要怎樣去通知別人來聽經,來一起學習?佛法是師道,中國人對老師非常重視、非常尊敬,所以「只聞來學,未聞往教」,學是求學,你要到老師那個地方去求學,沒有老師自己來教的,老師要非常謙虛,決定不敢找你來。現在講招生,從前不敢講招生,招生太狂妄了,你有什麼德行能夠教別人?愈是有道德的人愈謙虛。那麼上課怎麼通知別人?就用幡幢,用這個方法來通知大家。今天我們這個道場裡面講經教學,旗杆就升幢上去,就像國旗一樣,旗杆升幢上去。古時候不像現在大樓那麼多,最多是二樓、三樓,這最高的,所以寺廟這個旗杆很高,幢升上去,很遠的地方就看得到。如果這個道場升的是幢,圓形的,大家就知道今天這個寺院有法師講經,有時間的人可以去聽經,喜歡聽經的他就來了。所以不是招生,是通知,不是用招生,你願意就來,不願意就不來,用這個方法,完全是自動。謙虛。

  現在這個時代不一樣,現在這個時代已經進入高科技,高等的科學技術。我們這個幢幡用不上,那是要很近的距離才行,比較遠的人家就看不到,所以遠距離就不能產生效果。現在我們把講經的時間印成廣告一樣,介紹給一切大眾,我們一般講海報,用這個方法通知大家,或者寄海報到每個人的家裡,講經的消息讓大家知道,他要是喜歡聽經,喜歡聽什麼經,在什麼時候講他就來了。現在還有電視,電視台,像佛教衛星電視台,我們將講經的時段通知大家,喜歡聽這個經,到這個時間在家裡打開這個頻道你就能收看,現代用現代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跟古代寺廟掛幢幡的意思相同。

  所以介紹人聽經,現在都很方便,電腦網際網路、衛星電視台,包括我們印送經書、錄影帶,如果你愛聽哪一部經,自己請一部VCD回家,買一台機器,隨時可以聽,可以放,這個很方便。衛星電視台,現在我們導師在華藏衛星二十四小時講經,這個講經有它的方便,很多部經輪流播送,你到那個時間就可以看。如果我們愛聽某一部經,時間上不允許,衛星播放有時間性,譬如愛聽《無量壽經》、愛聽《彌陀經》,不是每個時段都有播這個經,你喜歡聽這個經還是請VCD或DVD回去聽,這就方便了。你愛聽哪一部經,一個階段密集都來聽這部經,這也很方便。

  共修的法會,聽經聞法,講經說法用幢,法幢。講經教學就是「為眾生作擇法眼」,特別是初學。初學佛,實在講佛法浩如煙海,法門這麼多,經典這麼多,我要學哪個法門?要從哪一部經開始看起?哪個法門適合我?所以法師自己修行、教學有經驗,可以幫助大家選擇法門,提供修學的參考,這就是為作法眼。幫助大家選擇法門,這個需要智慧,尤其傳法的法師,傳法就是講經說法,傳道,一般宗教講傳教師,他一定要了解現實社會狀況,一般人平常他想些什麼?他說些什麼?他做些什麼?要細心觀察,然後你的教學、你的說法才會契機,你所拿出來的東西是他們眼前迫切需要,這樣大家就歡喜,願意來學習。

  現在社會動亂,大家最迫切需要的是社會安定,是世界和平,是人與人之間能夠和睦相處,能夠互助合作,這是當前迫切需要,那這樣我們教學的課程要選擇這個為中心、重點。對於個人來講,個人利害得失看得比什麼都重。利害得失裡頭總不外乎三大類,第一大類求財富,升官發財;第二類求長壽,健康長壽,這都是迫切需要的,從這兩樁事情我們提供第三個課程:智慧,求智慧,為什麼?你想求升官發財、想求健康長壽都需要有智慧才求得到,你沒有智慧求不到。

  在佛法教學裡面的排列,智慧是排在第一。現在世間人把智慧擺在後面,他頭一個就是求發財,其次才講到健康長壽,這顛倒。佛法教學、修行裡面頭一個是智慧,先求智慧。求智慧,第二個是健康長壽,發財是後面的事情,第三個。有智慧,什麼問題都能解決,所以佛法自始至終所求的是「無上正等正覺」,這一句話要用現代話講就是求究竟圓滿的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方法,佛法是智慧的學問,破迷開悟,這叫佛法。「佛」這個字是梵語,意思就是智慧、是覺悟,所以「佛法」要從字面上翻譯就是智慧的方法、覺悟的方法,你才真正有能力、有智慧為一切眾生選擇最好的法門,讓他學起來不覺得困難,又能得到真正殊勝的功德利益,這都要靠智慧。

  第二句,「建法幢,立宗旨」,建法幢用現在話講就是建道場。現代道場,我們不能不遵守印光祖師的教誨,他老人家教給我們二十世紀以後的道場是小型道場。時代跟以前君主、農業社會不一樣,所以道場不能跟以前一樣,現在道場要小型道場,祖師告訴我們,住眾以二十個人為原則,不要超過二十個人,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小型道場不用化緣,真正修行有人會供養,生活清苦一點好,為什麼?清苦能夠激發道心,使你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沒有貪愛,沒有留戀你求生西方淨土的心就懇切。道場建得大了,富麗堂皇,人的道心就沒有了,為什麼?他起貪瞋痴,他貪戀這個環境不想往生,攀緣的心就生起來了,都是障道,障礙道業。祖師想得很有道理,小道場住幾個志同道合的同修一起修行好,不做法會,決定不做經懺佛事,就是一個純粹念佛道場。他就是不收徒弟、不傳戒、不做法會,祖師講連經都不用講,老實念佛。每天功課就跟普通打佛七一樣,二十個人一起共修。我們今天看現前社會狀況,體會到祖師這個想法絕對正確,但是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狀況之下要聽經,為什麼?不聽經你不明理,你不明理,念佛也是盲修瞎練。從前那個時代可以,現在這個時代不行。我們要了解現實狀況,遵守祖師指導的原則。

  現在我們這個小道場需要聽經,一天至少要聽兩小時的經,其他的時間可以念佛,聽經一天都不能中斷。聽經不但讓我們明理,每天聽佛陀的教誨,堅定我們的信願,化解我們的煩惱、妄想、習氣,聽經容易化解,解行相應。如果是初學,煩惱習氣重,最好每天聽經四小時,念佛堂念佛十二小時,這十六小時這是最理想,能夠這樣修沒有一個不成功的,真正去做,這個道場肯定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至於弘揚佛法利益眾生那就是用網路、用衛星電視,所以這小道場裡頭附設一個小型的攝影室,這樣就夠了,這是對外弘法。對外弘法自然有人,不用我們自己操心。我們只要把講經,在內部每天講經兩小時或者四小時,錄影錄音下來,有些信徒很發心,讓他們去傳播就可以了,不要操一點心,與外界最好少接觸,愈少愈好,我們的心安定。當然會有幾個熱心的居士護持這個小道場,流通佛法讓他們去做,這樣身心完全定下來,這好。「建法幢」,這是建道場。

  「立宗旨」,宗旨就是修行的綱領,修行的方針,像印光祖師已經教導我們專修淨業,那就是立宗旨。我們這個道場專修淨土宗的,不夾雜其他法門,純粹是個淨業道場,淨宗的道場。這裡面經論的學習也只限於五經一論,主修的科目,不對外開放。我們現在在此地建立學院,學院當然是培養弘法人才,培養弘法人才也用這個方法,解行並進。我們這個道場如果正軌,上軌道的時候要用這個方法,真做。

  但是因為現在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是顧自己,真正是自私自利,甚至於忘恩負義,沒有慈悲心,沒有普賢十願裡面的「禮敬諸佛」,沒有禮敬的心。我們為報答施主,所以也開短期的佛學班,一年四季我們辦四次,我們學院辦四次,一次短期班期限是七十天,等於打佛七打十個七,讓我們自己的同學有機會練習講經教學,同時這些護持我們的施主檀越也能到這邊來看我們修學的成績,我們要拿出成績來報答施主之恩。讓他們跟我們共同生活兩個月,來看我們解行的成果值不值得他們繼續來護持,如果他們覺得看了很不滿意,以後他就不再護持了,這是正確的,這是對的。宗旨要顯明。

  「大行教化」,你看這個地方做好了,別人來模仿,模仿我們這個方式,其他的地方能夠帶動,帶動其他的地方效法,但是我們自己要做出成績,如果沒有做出成績,人家就不會效法我們這個做法,這個很要緊。希望別人來模仿,希望這個小型真正修淨業的道場,各個地方都有,愈多愈好,都有好的法師或者是長者居士來領導,人數確確實實不用多,這才是「福度眾生」。

  末後一尊佛,「持法佛」,這是第六尊佛。「持法,表自他依教修行實證,佛法始終重實踐故」。持是保持,就是受持,我們接受如來的教誨永遠保持,依教奉行,這叫持法。佛在此地給我們做榜樣,我們希望一切眾生與佛有緣,都能夠「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依教奉行。這一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這裡。謝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