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複講20-15〉 第四十四集 2005/5/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07-0044
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上一集我們說到倓虛老法師《影塵回憶錄》,導師淨空上人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拿到他當年在香港打佛七當中的開示錄音帶,這個錄音帶以後也做成CD,做成光碟來流通。他這個開示的錄音帶,家師說至少聽一百遍以上,倓虛老法師在香港打佛七的開示,聽過一百遍。他說他很喜歡聽,很受感動。他的口音是東北的口音,所以聽起來比較困難,家師聽一百遍,聽得全部聽得懂。
倓老在開示中講得很好,他一生當中;那個時候,在香港打佛七的時候已經九十歲了,他說禪宗裡面,不要說有見到,聽都沒有聽說過,一生當中他不曾聽過有人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沒有聽說過。但是得禪定的,參禪得禪定的,他曾見過,這確實有人得禪定,但是參到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說不但未曾見過,聽都沒聽過。只有得禪定不能超越六道,那個禪定是初禪、二禪,說實在話,生四禪天,得禪定,往生到四禪天,往生到三界色界天,出不了六道輪迴;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才能夠超越。教下大開圓解,也沒有聽說有一個人。念佛往生西方的,不但聽得很多,他一生親眼看見的,看到二十多個。所以他常常勸人念佛求生淨土,除這個方法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這是倓老一生經驗之談。他就是念佛求生淨土的,他走的時候也是坐著走的。
我們看第三段「頓超絕待」,第二個小段。我們把文念一念:
「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
這一段前面我們雖然也說了不少,但是這一段的意思很深,非常重要。「大事因緣」,《法華經》上講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就是我們的大事因緣。換句話說,所謂大事因緣,就是指我們的見解、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智慧要像佛一樣究竟圓滿。十方三際一切因果,剎土眾生,無所不知,這是大事因緣。
不但無所不知,而且無所不能,在宇宙自己真正做得了主宰,常、樂、我、淨這四樁事情圓滿的現前。實在講,這四樁事情是一切眾生各個自性中圓滿具足,但是雖然具足,迷失了自性,這四樁事情完全沒有了。所以我們說現前,就是恢復自性,佛家常講的明心見性,這就是大事因緣。這是我們修學最高的境界,終極的目標。從哪裡做起?從同居這一關,要從這裡做起。你先要突破這一關,也就是超越六道輪迴。這個難!上一集跟諸位說了,真正難。
我們沒有能力超越,現在世尊告訴我們一個方法,不必要超越也能夠突破,那是要怎麼樣?我們現在是六道裡頭人道的身分,我們現在是人,人道的身分,就是用現在做人的身分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現在在娑婆世界是人道,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人道。人道沒有辦法移民到天道,人道移民到人道不是困難的事情,我們是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那個地方的凡聖同居土特別,「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與其他十方諸佛世界凡聖同居土不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的同居土,都不能跟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相比。
因為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跟方便土、實報土、寂光土融成一體,就像四盞燈一樣。寂光土是大燈,我們講這盞燈的燈光是一萬支光,用這個來做比喻,它是一萬支光,這樣亮的燈光,這比喻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它的光是一千支光。方便有餘土的光是一百支光。我們同居土就是一枝蠟燭,一枝蠟燭的光明。現在這一萬支光、一千支光、一百支光、一枝蠟燭的燈光,統統在一個房間,光與光融合一起,你說這妙不妙!我這一枝蠟燭的光,也遍滿這個房間;一百支光的燈光也遍滿;一千支光的燈光也遍滿;一萬支光的燈光也遍滿,這樣大小融成一體,這就好像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這個四土它合在一起,當中無障礙。十方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它沒有在一起,凡聖同居土好像一枝蠟燭的燈光,這個房間裡面只有這一枝蠟燭而已,這不一樣。超出十方之外。十方諸佛世界的凡聖同居土,都沒有這個情形,唯獨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才有這樣的情形,其他都沒有。
「了此」,了是明瞭,你真正明瞭這個事實真相,真正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你才能「深信彌陀願力」。你若不了解,要深信彌陀願力,很難!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力不可思議!極樂世界同居土何以是這種情形?怎麼會是這種情形﹖是阿彌陀佛願力顯現出來的。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講得很好,最主要的是彌陀願力,其次是我們念佛的功力,我們淨業的力量。
彌陀的願力就好像一萬支光的燈光,我們凡夫念阿彌陀佛,我們的淨業好像一枝蠟燭的燈光。一枝蠟燭的光雖然不大,但是到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的一萬支光合在一起。藉著阿彌陀佛的願力,我們這一支燈光的光明也愈來愈大,大到好像跟阿彌陀佛的光明差不多。往生到西方的人,皆是阿惟越致菩薩,諸位可以從這個比喻,你去思惟、去觀察,慢慢就能體會到。這是在十方諸佛世界裡頭找不到的。
我們「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這句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一段裡頭每一句我們要特別注意「深信」,要注意這兩個字,深信,一絲毫懷疑都沒有,這才有深信!如果還有懷疑,信是有信,還不能算是深信。深信就是都不懷疑。深信名號功德的殊勝。
我們這些年來講淨土經論,跟大家都做過許多次的報告。我們從重重比較當中;就是一層一層來比較,體會到名號功德。因為一句阿彌陀佛很簡單,我們聽起來感覺沒什麼,無法體會這句名號功德有多殊勝。因為一般說「名號功德無比殊勝」,這個話我們聽了之後,「殊勝在哪裡?是怎麼個殊勝法?」難免這個疑惑不能斷,不能斷這個疑惑,總是有個疑惑在,不了解。你有疑惑就不能深信,名號功德的利益就得不到。
過去導師淨空上人講經的時候,時常提起古人、古大德,特別提起隋唐時代有不少的高僧大德,中國、外國都有。在中國、韓國、日本的高僧大德,來到中國留學的,都有《無量壽經》的著作。這些高僧大德他們也有做一個比較,他們在一起研究世尊一生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說這麼多的經典,一切經當中,哪一部經能夠代表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全部,就是找出一部經來做代表,也就是肯定這一部經是一切經裡面的第一經。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無比殊勝的這一會,每一個宗派的祖師大德,大家都同意、都承認,世尊一生講的經,在經典當中《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世尊所說的第一經。說一切經都是《華嚴經》的眷屬,所以《華嚴經》,古大德稱為根本法輪。
導師說他學佛的因緣,是經過他的哲學老師方東美教授的介紹,當時方教授也是向他介紹《華嚴經》,說《華嚴經》是佛學概論,其他所有一切經典都是《華嚴經》某一部分特別的詳細說明。《華嚴》是總說,《華嚴》是說全體。方教授說的這個話,我們聽起來較能理解,佛法概論!這肯定了。古來祖師大德大家肯定《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世尊一生說的第一部經,代表這個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跟《無量壽經》,這兩部經做一個比較,這也是一般祖師大德都承認,《無量壽經》第一。《華嚴》是第一,《無量壽經》怎麼會是第一?這個話要怎麼講?《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無量壽經》就是全部在講極樂世界。《華嚴》最後歸屬歸到《無量壽經》,是依《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理論依據來說,《無量壽經》是第一,因為《華嚴》到最後歸極樂,歸到《無量壽》。就這個經來看,《無量壽經》跟《華嚴》比,《無量壽經》是第一。古大德說到這個地方。
我們就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來看。《無量壽經》是第一,古大德說到這裡。我們現在《無量壽經》,淨宗學會選的經本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他的會集本裡面把全經分為四十八品,我們要問,這四十八品哪一品是第一?一層一層一直追下去,追第一,這個祖師大德也都說過,《無量壽經》裡面最精彩的、無與倫比的就是四十八願。現在這段經文在《無量壽經》會集本的第六品,四十八品,第六品是第一,因為第六品是講四十八願。這一品經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述,為我們轉述,他輾轉跟我們說的,不增不減,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是怎麼說,釋迦牟尼佛他就怎麼說,轉告我們的。這是四十八願,阿彌陀佛自己說的四十八願。這個是《無量壽經》四十八願,是全經當中的第一。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實在講好像是一個國家的憲法一樣,極樂世界的憲法。
四十八願有四十八條,哪一願第一?再去找!這也是祖師大德他們所說的,第十八願第一。十八願是講什麼?十念必生!這就是告訴我們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第十八願是講名號,「臨命終時,一念十念必生淨土」。由此可知,這四十八願,執持名號是中心;四十八願就是解釋名號功德,解釋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一部《無量壽經》就是解釋四十八願,四十八願的詳細說明,《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解釋《無量壽經》。一大藏教,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是解釋《華嚴經》。
這樣一分析、一觀察你才曉得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所以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個話不僅僅是對釋迦牟尼佛講的,他不是講釋迦所以興出世,他講如來。講如來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應化在無量無邊佛剎的九法界,只有一個、一樁大事因緣,為一切眾生介紹阿彌陀佛的淨土。這還得了!這才是真正究竟希有的因緣。所以我們信彌陀願力,你才能夠深信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一心持名必生淨土,記住佛在大乘經裡頭常常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包括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心、想是主宰。你的心不善,你的身體、你的周邊環境都不善。你的身、心要善,佛在《十善業道經》告訴我們,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念頭善,意善;觀察善法,行善,行為善。純善,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那是什麼人?那就是佛,那是如來。我們要作佛、要作如來,沒有別的,將這十善修到純淨、純善,決定無絲毫的污染,這是自己能做得到的。別人加給我們的污染,我們自己有接受才會受染污,我們不接受就不會受污染。所以自己要知道保持自己的清淨,保持自己的純善,這個重要。
過去我們不知道,那情有可原,現在我們接觸佛法這麼多年,知道了。知道,你要不去做,那個過失是在自己。不能認真去做總是有個原因,原因是什麼?就是你知道還不夠徹底,這個認知、認識還不夠徹底,知道的還不夠明瞭,所以一知半解,半信半疑,這是我們的障礙,所以你不能做到。你要是真正知道,哪有做不到的道理!哪有不歡喜做的道理!就沒有這個事情,世間找不到這樣的人,知道了不去做,這是不可能。因為去做,對自己的利益無量無邊!怎麼會不去做?這個我們確實要多想想。
這裡頭有個道理在,有個真理在,真理是什麼?「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這一句是真理!吾人心性不可思議,這就是《華嚴》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性不可思議。虛空從哪裡來的?世界從哪裡來的?無量無邊剎土從何處來的?芸芸眾生從何處來的?心現識變。心是純淨、純善,連善跟淨的痕跡都沒有,不落痕跡,純!識,識裡頭就有善念、有惡念。真心裡面無善惡,純淨,識裡頭才有善惡。你看法相唯識宗的經論,佛所說的心、所裡面有善心所、有惡心所。
心所無量無邊,佛把它歸納為五十一類,這五十一類裡面善心所有十一類,不善的心所就是煩惱,不善的心所有二十六類。我們現在如何把這二十六個不善放在一邊,不要去理它,把這十一個善法發揚光大!一定要超過二十六個不善心所,這樣我們就成功了。這都是心性,本不可思議,問題在哪裡?在覺,不覺就是迷,迷是凡夫,覺是佛菩薩。凡夫跟佛菩薩無二無別,這裡面不相同的,就是覺、迷不一樣。覺悟,凡夫成佛;不覺悟,那就迷惑,就當凡夫,事情就是這樣。再看下面這一段:
「具此深信,方能發於大願,經中應當二字,即指深信」。佛在這個經裡面勸導我們「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這「應當」兩個字。所以我們明瞭不能說徹底,但是也有相當程度的明瞭。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是阿彌陀佛的大願種智所現的,是我們念佛淨業所感,感應道交!是自己心性所現的,這就是講「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一切法離不開自性,自己的心性。十法界依正莊嚴也是自己心性所現,那是染業所感,西方極樂世界是淨業所感,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淨業所感。我們要不在這個地方下功夫,這樣就錯了。所以經中「應當」兩字,即是指深信。
「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這一句話從來沒有人講過。我們對於許許多多念佛往生,真正往生的人,哪一些人?不認識字的,根本不懂得經教,他會念《彌陀經》,《彌陀經》什麼意思,他也不知道。他會念阿彌陀佛,但是阿彌陀佛的意思,他也不知道,他竟然往生了。往生真的,他有瑞相,站著走的,預知時至,知道什麼時候阿彌陀佛要來接我。有人坐著往生,坐著走的,但是你看他不認識字。
我們讀了《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說往生必須要具備的條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我們會懂得,我們知道,看到這些老阿婆、老阿公不識字,他們往生,他們念佛,他們一向專念,這沒有問題,認真念佛,這我們可以肯定。但是他們沒有發菩提心!菩提心他們沒有,他沒有發菩提心,怎麼能夠往生?只有一向專念,沒有發菩提心,這怎麼能夠往生?家師淨空上人這個疑問,在講經的時候,也存在十幾年,常常有這個疑惑。這些老阿婆念佛往生,她根本就不懂得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的意思都不懂,是要怎麼發菩提心?
《起信論》講的,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那些老阿婆不識字,她怎麼懂得這些道理?沒有發菩提心,她怎麼能夠往生?但是確確實實他們往生有這些瑞相。家師一直等到讀《彌陀經要解》;蕅益大師的註解的時候,看到蕅益大師這句話,這一下子就明瞭了。蕅益大師這一句話比什麼都還重要,這一句話就給我們解答了,「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他根本就不懂得什麼叫做無上菩提,但是勸他念佛、勸他求往生西方,他信得深、他發願,真正要去西方極樂世界,他一點都不懷疑,深信發願,這就是無上菩提心。家師那時候讀了這一句話,他就常常想,愈想愈有道理,蕅益大師講得沒錯。
所以這樣的人,老實念佛的人,是下下根人,我們一般講這是愚人,沒有智慧,下愚,正是古人講的愚不可及。雖然是愚,我們跟不上他們,他們老實,我們不老實。他什麼都不懂,你教他信,他就真的信,他真正不懷疑;教他求往生西方淨土,他真的發願,要去西方淨土。他對這個世間居然能夠放下,一絲毫留戀都沒有,像這樣的老阿公、老阿婆,結果念個三年、五年,念成功了。他還有壽命,壽命不要了,要趕快去西方,他就往生了。
所以我們在此地才真正明白過來,「深信發願」就是無上菩提心。你看「深信發願,一向專念」,他符合這個標準!深信發願就是《無量壽經》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條件他有!我們自己還在懵懵懂懂,還在疑慮重重,功夫不得力。這些老阿公、老太婆,他們什麼都不懂,他們功夫得力。現在人講精神集中、意志集中,這個力量大!向哪個地方集中?向極樂世界集中,向阿彌陀佛集中,產生巨大的能量,跟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這就是一種感應的道理。
過去兩年前澳洲淨宗學院,悟平法師從電腦網路上下載了一些文件,電腦裡面發現的,文件裡面有記載台灣大概有四、五個小學,老師帶著學生做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就是對這些植物,對這些東西,用善意跟不善意,還有一個根本就不理它,用這三個題目來測驗這些植物的反應。測驗所得的效果,師生都覺得非常驚訝。在日本江本勝博士做水的實驗。這個文件裡面、這個報導裡面,他是用植物、用蘭花,在台灣這個地方一串一串的蘭花,有的三個串在一起的蘭花,收集在一起,大概大小形狀都差不多,用蘭花來做實驗。掛在門口讓學生一天有三次,一天三次,分成幾個組,分好幾組,善意的一組,惡意的一組,不理會它的一組;就是說根本不去理它。
善意這一組就是每天三次都跟它說「你很美,我很歡喜」,一直讚美它,祝福它,一天說三次。讓每個學生參加這一組的,每天三次以這個善意加諸給它。不善意的這一組,就是每天跟它說「我討厭你,我很不高興,你很醜陋」,一天也是跟它說三遍,這樣對它說。經過好幾天之後,善意對待的這盆蘭花,沒有變,很香。惡意對待的,這盆蘭花漸漸就枯了,香氣消失了。都不理它的那一組,已經爛掉了。從這個實驗當中知道植物、花真的能聽,能接受人的意思。還有實驗饅頭,吃的饅頭,小的饅頭三個,也是用這個方法。結果善意對待的那個饅頭,好像是經過兩個星期都沒變,這是真的,善意好像是防腐劑一樣,沒有變壞掉。惡意的這一組,那粒饅頭就變壞了,味道就很難聞。都不理它的,那個饅頭已經全壞了。
他們還有用香蕉、蘋果,用這許許多多的植物來做實驗。還有用豆芽,綠豆這一類的來培植、來發芽。善意的,那個豆芽生長得很好。惡意對待的,生長得很慢,生長得較不好看。根本都不理它的,那已經全死光了。發現這些植物,連饅頭都懂得人的意思,都能夠接受。
實際上佛在《楞嚴經》上講的,無論什麼物質,不但是植物,連礦物統統都有靈知,中峰禪師講這個心是「靈知心」,靈知心是一切萬事萬物的本體,那個體是靈知。所以,我們身體每一個細胞,身上的皮膚每一根寒毛,它都能夠看,也能夠聽,會感覺,它也會知道,你不要以為它無知。
這個道理澳洲原住民都知道,所以醫療,他為人治病的時候,根本就沒用藥物,不用現代化的藥物。他就是看你哪個地方、哪一處受傷,他跟你受傷周圍的細胞溝通,給它善意,給它安慰,它慢慢就恢復正常,自然恢復正常。它受傷害的時候,它受驚、驚慌了,這一驚慌這個秩序就亂了,就不正常,我們看到了傷害。要讓每一個細胞恢復正常,離開恐怖恢復正常,這是有道理的,不需要用藥物。你的身上哪個地方會痛、會癢,不舒服了,哪個地方一定發生問題,你要趕快去調解,趕快去安慰,讓它們恢復正常,你的疼痛就沒有了。
一般對澳洲土著醫療方法感覺很神奇,在佛法裡頭,這個道理講得很透徹。小的是一身,大是整個宇宙,宇宙要和諧,所以愛跟感恩、感謝,這是宇宙和諧、宇宙生命裡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佛所以能成佛,法身菩薩所以能成法身菩薩,沒有別的,家師常常講,真誠遍虛空法界,清淨平等遍虛空法界,正覺慈悲遍虛空法界。換句話說,他的愛心遍滿虛空法界,他的感恩遍虛空法界,他就是我們所說的諸佛如來,他就是我們所講的法身菩薩。我們是可憐,我們的心量太小了。
今天從這些實驗上你已經知道這個訊息,這個訊息就是《楞嚴經》上所講的,「諸法所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心是靈知,心是見聞覺知。所以每一個物體,小到微塵,它有見、有聞,就是說它能夠看、能夠聽,它也會感覺,它也會知道。江本勝這些科學家,用科學的方法在顯微鏡裡面觀察到水的結晶,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讓現在大家知道,漸漸在實驗,一切萬物果然會聽、會看。它會接受人的能量、資訊,我們的善意,它的回報非常好。
我們自己要身體好,要以善意對待你全身每一個器官,對待你全身每一個細胞。我們這個身體就好像一個國家,我們的意念就好像國家的總統,每一個細胞就好像國家的人民,你要善意對他,這個國家強盛,就這個道理。善意對待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器官、每一個細胞,身體健康強壯。
這一集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下面,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多謝大家的收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