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O》第四冊—臣道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七集) 2023/11/8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60-0067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第四冊,第二單元「臣術」,一、「立節」。
【六十七、景公問晏子曰:「請問臣道。」對曰:「見善必通,不私其利,薦善而不有其名。稱身居位,不為茍進;稱事受祿,不為茍得。君用其言,人得其利,不伐其功。此臣道也。」】
這一條出自於卷三十三,《晏子.問上》。
『景公』這裡就是講齊景公。『晏子』是晏嬰,是人名,是春秋齊國的人。他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就是在齊景公這個朝代他當宰相,他崇尚節儉力行,也是當時春秋時期的一個名臣。他死了之後諡號平,所以歷史稱為「晏平仲」,後人尊稱為「晏子」。『通』是通報的意思,傳達、推廣。『不私其利』是大公無私,不能把利益據為己有。「私」就是私有。『不伐其功』指為人謙虛,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伐」是誇耀。《易.繫辭上》:「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這是《論語.公冶長》篇裡面有這個話:「願無伐善,無施勞。」
這一條講,齊景公問晏子說:「請問為臣之道當如何?」齊景公問晏子,做一個臣子,臣道,應當要怎麼做才是一個好的臣子?晏子回答說:「見到善行善事,一定要推而廣之」。就是做一個臣子,為臣之道,看到善的行為、善的事情一定要去推廣。「不把利益據為己有」,不要看到利益就要佔為己有,「要與人同利」,是要跟別人分享,不能佔為己有。「推舉賢人,而不求自己出名」,推薦賢人,不是為了自己出名,某某人都是我推薦的、推舉的。「衡量自己才德而居官位,不求苟且升官」,也要衡量自己的才能德行,可以居什麼樣的官位、什麼位子。不求苟且升官,不求苟且就是說自己如果沒有才能德行,這就不要茍且去求升官。因為如果自己才德不足居高官的位子,所謂「德不配位」,居在那個位子自己沒有辦法辦事,自己的德行不能服人,這就不是為臣之道,不能為國家做事情,但是佔著那個位子,這樣就不好了。「衡量自己功業而接受俸祿,不求苟且獲取。」也要衡量自己的功勞、自己的事業做了多少,奉獻多少,接受多少的俸祿一定是跟自己所奉獻的相符合,也不去求茍且獲取,不求過多,自己沒有那些功業,我們一般講「無功不受祿」,如果沒有那麼大的功業,接受那麼多的俸祿,這也不對,這也不是為臣之道。應該要衡量自己的功業,自己多少功業接受多少俸祿,我們現在講薪水。所以現在的人一到公司去,還沒有做就先講薪水他一個月要多少錢,他自己沒有衡量他自己到底能做什麼、自己不能做什麼。沒有那個能力,沒有辦法為公司做些什麼事情,卻要很高的薪水,這也不可以,所以不求苟且獲取。「君主採納其建言,可使大家得到利益,而不誇耀自己的功勞。」向君主領導人建議,領導人採納他好的建議,可以使大家得到利益,但是做一個臣子不誇耀自己的功勞。「這就是為臣之道。」以上齊景公問晏子怎麼樣是為臣之道,這是晏子的一個回答。這些回答都是很重要的,我們都一定要重視,要好好來學習。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