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O》第四冊—忠心如丹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一集) 2023/11/12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60-0071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36O》第四冊,第二單元「臣術」,二、「盡忠」。
【七十一、張華,字茂先,范陽人也,領中書令,名重一世。朝野擬為台輔,而荀勗、馮紞等深忌疾之。會世祖問華:「誰可付以後事者?」對曰:「明德至親,莫如齊王攸。」既非上意所在,微為忤旨,間言得行。以華為都督幽州諸軍事、領護烏桓校尉。於是遠夷賓服,四境無虞。朝議欲徵華入相,馮紞乾沒苦陷,以華有震主之名,不可保必,遂徵為太常,以小事免官。世祖崩,遷中書監,加侍中。遂盡忠救匡,彌縫補闕,雖當闇主虐后之朝,猶使海內晏然。遷司空,卓爾獨立,無所阿比。趙王倫及孫秀等疾華如讎,倫、秀舋起,遂與裴頠俱被害,朝野之士,莫不悲酸。】
這一條出自於卷三十,《晉書下.傳》。
『張華』,是西元二三二—三OO年這個時代的人,西晉(晉朝)這個時代的人,他的字叫茂先,他是范陽人。「官居中書令,名聲顯赫一時。朝野都認為將任台輔之職,而荀勗、馮紞等人非常嫉妒他。恰好世祖詢問張華:我死之後,可以把天下大事交付給誰?張華回答說:若論賢明仁德、至親至孝,沒有哪個能比得上齊王司馬攸。這些話不符合皇上的心意,稍微違逆了皇上的想法,閒言碎語由此得以乘虛而入。」因為他向皇上回報,他舉薦齊王司馬攸,這個話不符合皇上他的心意,稍微有違逆了皇上的想法。一些奸臣就趁這個機會,閒言碎語就乘虛而入了,就講一些對張華不好的話。「皇上便派張華任都督幽州諸軍事」,派他到幽州去管這些軍事,「兼護烏桓校尉」。「因此,遠方的外族順從朝廷」,派他到比較邊疆地區去,跟外族都接近了。他到那個地方管得不錯,遠方的外族也都順從朝廷,「按時納貢,四方邊境安寧無事」。「這時朝廷又議論想徵召張華入朝廷為宰相」,想徵召他入朝做宰相。他在外面擔任都督,在幽州管這些軍事管得非常好,讓這些外族都能順從朝廷按時納貢,四方這些邊境都安寧了,沒有事情。這個時候朝廷又議論,想要徵召張華來做宰相,「荀勗、馮紞等人為了投機圖利,拼命地陷害他」,陷害張華,張華是忠臣,他們這兩個人是奸臣,要陷害忠臣,就給皇帝講,「說張華有威震君主的名聲」。我們一般講功高震主,他的功勞高過皇帝,也威脅到皇帝他這個地位,有威震君主的名聲,功高震主。所以就講壞話了,說張華「不能確保他一定忠於朝廷」,於是皇帝就聽從奸臣的話,就「徵召他為太常,又以小事為藉口免掉了他的官職」,就是被革職了。一個忠臣對國家做了這麼多有功蹟的事業,到最後變得竟然被免掉官職。「世祖逝世後,惠帝提拔他為中書監,加侍中官銜。」這個時候,「張華竭盡忠心拯救國家,堵塞各種弊端疏漏,即使是在惠帝昏弱、賈后殘暴肆虐的朝代」,他還是忠於國家,盡到自己的本分,「仍使海內平安無事」。當時這個晉惠帝是有名的昏君,八王之亂就是他那個時候發生的。還有賈后,這個皇后很殘暴。他還幫助這個王朝海內外平安無事。「張華升遷為司空後,其成就卓越,與眾不同,不迎合結黨」,不跟人家結黨,「不偏袒勾結」,他只是一心忠於朝廷、忠於國家,他沒有私黨,「沒有誰能比得上他」。「趙王司馬倫以及親信孫秀等人,嫉妒張華如同仇敵一般」,嫉妒。「司馬倫和孫秀起而作亂,張華和裴頠都被殺害,朝廷內外人士,沒有不悲痛心酸的。」一代的忠臣竟然被陷害,這個是朝廷不管對他怎麼樣,他對國家、對皇上,他還是盡忠職守,沒有變心,這個非常難得。被司馬倫殺害了,被陷害了,像這樣的忠臣死了之後也都生天。
好,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