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四帖疏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二集) 2006/9/22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03-003-0012
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上一集我們講到現在的社會跟三、四十年前比較差別非常大,不用說到多久以前,就這三、四十年當中差別就非常大。三、四十年前我們這個社會沒有想過社會安全的問題,四十年前在台灣可以說在東南亞一帶治安是最好的,所以大家沒有考慮這個安全的問題,頭腦裡面就沒有這些東西,真的是天下太平。
但是到四十年後的今天,現在的人沒有安全感,為什麼有些人移民到國外?這個原因就是沒有安全感。整個社會動亂,造惡的人太多,造作地獄罪業,造五逆十惡是地獄罪業;餓鬼的罪業,貪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而無厭。貪心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墮畜生,這是講我們這個社會,這個世間貪瞋痴的人盈滿。就是說整個社會大家都是在搞什麼?在搞貪瞋痴,造作貪瞋痴罪業的人到處都是。什麼是愚痴?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都顛倒。假的看作真的,真的看作假的;邪看作正,正看作邪;對看作不對,不對看作對;善看作惡,惡看作善;把害看作利,利看作害,都顛倒。我們現在看這個社會,確確實實整個世界,真的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都顛倒了,這就是愚痴,這些都沒有能力辨別。這是愚痴,這怎麼得了!有人說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沒有是非,沒有是非善惡,這是什麼?整個社會的人都愚痴。
中國自古以來,古聖先賢苦口婆心的教育,目的是什麼?夫子在《論語》裡面一句話說得清清楚楚,「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在佛法裡面講是正知正見。儒、佛教育的宗旨就是正知正見,正知正見是智慧。智慧破愚痴,一個人有智慧就不愚痴,貪瞋自然就降溫、就降低。現在人,古聖先賢的教育不要了,這還得了!以前的文學、藝術培養人的感情,都有一個標準,總不會離開這個標準太多。我們現在把這個標準捨棄掉,這不得了!演變下去必然是天下大亂,所以「多不善聚」。經文說「多不善聚」,聚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團體,團體都是不善的。人與人相處,無論是大的團體、小的團體,善的少,不善的多,善的人在不善的這個團體,他無法立足,這就是社會動亂的根源。
古時候教學的功能就是防微杜漸。治理國家第一樁大事就是把教育辦好,《學記》裡面講「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政權,領導老百姓,把教育辦好是第一樁大事。為了要達到思無邪,正知正見的教育,在手段上,儒家用倫常,這是手段。倫是教我們明瞭人與人的關係。五倫,父子的關係,夫妻的關係,兄弟的關係,朋友的關係,君臣的關係,一定要明瞭。我們在家庭或者在社會,我們是什麼身分,應當要盡什麼義務。人人都能盡本分,社會是和諧的,天下是太平的。知道這個關係怎麼會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來?不可能。這個是教育,第一個把關係搞清楚。佛法裡面也非常重視倫理的關係。
其次就是道德。基本的道德是常道,叫五常。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什麼是仁?仁這個字,在中國文字裡面是會意,有兩個人。想到自己也就想到別人,這是仁,推己及人。我喜歡的,想到人家也喜歡;我不喜歡的,別人也不喜歡,會去考慮到別人。不是只有想到自己,不是自己喜歡就好,自己好就好,別人不好、別人不高興都不管,不是這樣,這樣就不是仁,這個心就不是仁慈之心。有仁慈之心,一定是會考慮別人,考慮別人的感受,不是只有想自己。義是義務,不講報答的。我們現在講奉獻,盡義務,不要求報酬。每個人在自己的本分裡面,要做你義務的工作,父慈子孝,這是義務。禮是禮節,人與人往來一定要有禮。禮比法好,中國自古以來是禮治,不是法治,禮治好。禮有節度,節度就是有分寸,不能超過也不能不及,禮尚往來。智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理智,不要感情衝動,處事待人接物頭腦要冷靜、要理性。信,與人一定要守信,人無信不立,就是你不能夠在社會上立足,要講信用。
這五條是做人的基本德行,所以叫五常,常是一時一刻都不能離開的。這五條你要是做不到,那就不叫人。所以人與禽獸有什麼分別?禽獸沒有這五德。人跟其他動物不一樣,就是因為有這五種德行,五德具足。儒家這五條跟佛法裡面講的五戒意思相同。不殺生是仁慈,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飲酒是智,不妄語是信。釋迦牟尼佛跟孔老夫子沒有在一起談過話,沒有見過面,彼此距離這麼遠,他們的想法、看法、做法居然相同,這是我們古人所說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從這個地方我們才看出儒佛教育的重要性,儒佛教育對於世道人心有真實的貢獻,確確實實有利。
今天社會一般人不要、捨棄了,我們還是要遵守。我們為什麼要遵守?這是常道,這是真道!人不是這一生就完了,還有來生。佛在經上常常提醒我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佛告訴我們,人身是怎麼得來?是前世五戒修得好,這一生得人身。換句話說,原來倫常、五戒是六道裡面得人道真正的業因。我們把這個捨棄了,拼命去發展貪瞋痴,佛給我們講得清楚,貪墮餓鬼道,就是來生到鬼道去;瞋恚墮地獄道;愚痴墮畜生道。縱情在貪瞋痴裡面就是修三惡道。
所以韋提希夫人在此地說,她說的這些話,在我們現在這個世間來看非常明顯。在她那個時候,她說這些話,如果我們聽到,感覺她講得好像太嚴重,聽起來好像沒有嚴重到這個地步;但是我們看到這段經文,再看現前的社會,確確實實造作貪瞋痴的人太多了。中國、外國,到處小團體、大團體,不善聚的人太多了。韋提希夫人在那個時候就有這麼高的警覺,警覺性非常高,非常難得。現代人生起這種警覺不困難,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事實擺在我們的面前。在三千年前那個社會、那個時代有這個警覺心,真的是不容易。
下面是她提出的要求,「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她平常聽佛講經聽得很多,一定知道這個法界裡面有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世界不是只有我們這個世界,世界很多。這麼多的世界當中,其中當然也有清淨的國土,還有更好的世界。這個道理我們也不難明瞭,我們不要說別的星球、別的世界,就我們這個地球上來說,現在我們台灣有很多人向國外移民,為什麼移民?當然第一個條件就是國外有些地方環境比較好,這是第一個條件。所以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有環境比較好的,也有比較差的,這就有差別了,何況盡虛空遍法界,當然也有比較不好的世界,也有比較好的世界,清淨的世界。這是韋提希夫人平常聽經聽得多。我們學佛的人常常聽經,佛在經上講的,世界無量無邊,當然有清淨的世界,也有濁惡的世界。像釋迦牟尼佛他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是娑婆世界,是穢土,穢就是不清淨,污染很重。十方諸佛的世界,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情形也很多,但是也有清淨的國土。她今天想要求,求世尊告訴她,介紹她清淨的國土,有什麼國土不會聽到惡聲,也不會看到惡人,是不是有這樣的世界?她願意求往生到那個世界,不願意再住在這個濁惡的世界。
經【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懺悔。】
提出這個要求,首先要懺悔自己的業障。我們會問,她到底有什麼業障?當然佛法裡面講因果,她的遭遇是果報。生了這個大逆不道的兒子,要來殺害父母,這是果報。果必有因,這是有因果,自己過去也有造不善的業障。她到底有些什麼業障,在現在這一生是哪裡做得不好,我們能不能想像得到、能不能體會得到?她的兒子今天怎麼會做出這樣的惡事?這個孩子一定是不小了,成年了。如果這個兒子年紀還很小,就不會做這種事情;兒子長大了,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我們就聯想到(這個孩子小時候是不可能做這個事情,現在要做殺害父母的事情已經是成年了),這個孩子小時候你是怎麼教的?這是就我們現前這一生來說。固然過去生中有業因,過去世跟他結冤仇,但是這一生是緣,過去的因,這一生遇不到緣,不會結果。教育就是改善緣的手段,善因,我給你善緣,結善果;惡因,我轉變那個惡緣,使惡緣斷掉,縱然有惡因也不會結惡果。
像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帶業往生去,那邊沒有惡緣,沒有讓你造惡的機會,雖然我們帶惡因,有惡的種子,去到那裡惡因不會結果,因為沒有惡緣。你會問為什麼沒有惡緣?阿彌陀佛的教育辦得好,他那邊環境好,沒有別的,就是教育辦得好。這是真的,阿彌陀佛對於學生的照顧,照顧得周到,無時無刻不在身邊。也有同學會問:往生的人那麼多,阿彌陀佛一個人怎麼照顧得過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他會分身變化,可以說每個往生的人,他都變化一個身來照顧你。所以你天天跟西方三聖接近,觀音勢至、阿彌陀佛時時刻刻不離開,這樣才沒有惡緣,沒有機會讓你造惡。
韋提希夫人她的懺悔,這是懺悔裡面主要的一個業因。由這裡我們能夠聯想到,以往釋迦牟尼佛常常講經說法,她沒有認真聽,沒有認真修行,這是罪過!今天果報現前,還不是因為平常沒有認真學佛;假如平素認真學佛,不會發生這個事情。經是聽了,沒有認真學習,認真學習決定現前得利益。所以仔細想一想她的事情就是今天我們每個人本身的事情。不過她的問題非常嚴重,我們所遭遇的困難還沒有到韋提希夫人這麼嚴重,就是嚴重的程度還沒有這麼大。確確實實我們在日用平常學佛當中跟她所犯的毛病差不多,要真正懺悔。『懺悔』就是從今天起要發真實心,認真接受佛的教誨,認真奉行,做佛的真實弟子。
經【唯願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這是向佛祈求可以往生的一個理想環境,就是她「不聞惡聲」,不會聽到惡的音聲;「不見惡人」,也不會看到一個作惡的人,如果有這樣的地方、這樣的世界,她願意往生到那個世界去。『佛日』,日月的日,「日」是讚歎之詞,在我們這個世間太陽的光明最大,這是讚歎佛的智慧光明就像日光遍照一樣,稱為佛日。『教我觀於清淨業處』,「觀」就是修學,我要用什麼方法修學,才能夠生到清淨的處所。把她的願求都說出來了。佛沒有介紹她一個地方,沒有指定她一個地方,沒有指定。我們看底下這段經文:
經【爾時世尊。放眉間光。】
佛放光,光明是從『眉間』,「眉間」就是從白毫放的。佛的眉間有根白毫,這個白毫很長,旋轉捲在一起,就是一根眉毛捲在一起,我們看起來就像一顆珠子一樣。我們現在看佛像眉間有一顆圓圓的,看起來好像珠子,其實那不是珠子,那是一根白毫很長捲起來,好像一顆珠在那邊。是一根白毫,放光就從這根白毫放光明,從這個地方放光。
經【其光金色。】
在光明當中,金色是最殊勝的。
經【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須彌山。】
佛光注照,照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這個光明遍照諸佛的世界,然後這個光再轉回來聚集在佛的頭頂上,光明又收回來在頭頂上,那個形狀就像須彌山一樣,那個光明就像須彌山,這個光現在佛頂。這個時候十方諸佛國土都在光中出現,在佛的光明當中現出十方諸佛世界。請看經文:
經【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瓈鏡。】
『玻瓈』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水晶,水晶在佛經裡面稱「玻瓈」。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玻璃,我們現在看到的玻璃發明很晚,在佛那個時代沒有這個東西。所以凡是看到經文說玻瓈,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水晶。
經【十方國土。皆於中現。有如是等無量諸佛國土。嚴顯可觀。令韋提希見。】
韋提希夫人想求一個好地方去往生,佛就把十方諸佛的國土全部展現在她的面前,讓她自己去看,自己去選擇。佛沒有主動介紹,沒有主動介紹,我推薦你去哪個世界,讓她自己看,自己去選擇,自己決定。
經【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諸佛國土她一一都看清楚、看明白了,最後她選定的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實在講,她也是代表我們大家選的,選擇得非常正確,因為這是十方一切諸佛宣傳的一個地方。當然她的選擇不是偶然的。諸佛國土雖然微妙,我們自己有沒有能力去?那個世界好是很好,我們是不是有這個條件?這是先決的條件。韋提希夫人一定也看得很清楚,她一定有看到。實在講這種選擇,在我們想像也不困難,為什麼?你看到這個地方去的人多,很多很多人去這個世界,世界確實好。去的人有菩薩,也有造罪業的人,想想自己也有分。假如你看到那個國土去往生的人都是菩薩、阿羅漢,一個凡夫也沒有看到,自己想想,我還不夠資格,我現在是凡夫,修學還不到那個程度,還是去不了。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凡夫也可以往生,這樣自己就有信心。所以從許多方面能夠觀察到這個地方實在好,而且凡夫去的人很多。與我們同樣身分,同樣有業障、同樣有罪業的人能去,當然我們也能去。何況這個地方比起諸佛國土也不會比較差,也沒有輸它們。在我們推想當中,選擇一定要考慮這些問題,這些是非常現實的問題,縱然選擇好的地方,自己去不了也是枉然,那就不容易。下面向釋迦牟尼佛提出請教:
經【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這兩句就是求佛教她修學的方法。極樂世界看到了,她選定了,現在要怎麼去?要怎麼修學才能去那裡?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看善導大師在此地對我們的開示:
疏【言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念彼國依正二報。四種莊嚴也。】
『思惟』跟『正受』都是這個法門裡面重要的修學方法,實在講就是大勢至菩薩說的「憶佛念佛」。在《楞嚴經》裡面講的是憶佛念佛,在此地就是講思惟、正受。『定前方便』,「定」就是念佛三昧,就是一心不亂;「前方便」就是準備功夫,修學的基礎。為什麼?假如沒有得念佛三昧就不能往生,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念佛三昧裡面包括我們平常所講的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都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裡面,功夫淺深不相同。這個修學方法就是『思想憶念彼國依正莊嚴』,把其他的念頭都捨掉、都放下,專想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這就是功夫成片。有這個功夫,發願求生西方世界就決定得生。這個功夫,我們世間的眾生人人做得到,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做?你願不願意做?不像其他法門,提出修行的方法,有些確實我們做不到。這個方法就是把你平常心裡面思想憶念的,你想東想西,胡思亂想,現在都把它換成想西方極樂世界就可以了。最具體、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讀經。
讀經就是思想憶念依正莊嚴。讀是憶念,憶念就是讀誦。所以諸位不要一面念經一面去想意思,那就錯了。讀誦就是憶念。假如讀誦放下來,專門去想,那就是觀想念佛。但是觀想念佛一定要依《十六觀經》。佛在此地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如果不是依照《十六觀經》的方法去觀想,那是邪思惟,你全部想錯了。因此我們用讀誦持名的方法,效果跟此地講的思想憶念意思完全相同,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用這個方法打掉。初學的人,特別是知識分子,一定要從讀誦下手。讀誦不但能修定,同時能開智慧,念久了自然就明白,「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所以讀經讀久了會開智慧。但是不能打妄想,你就一直讀,不能一面讀一面去想意思,這樣就不行,不能刻意去想;只要讀清楚,讀明白,沒有讀錯,沒有讀漏了,恭恭敬敬去讀,這樣讀經可以開智慧。
「依」是依報,「正」是正報。正報裡面有教主的莊嚴,有同參道友的莊嚴,我們講主伴,所以是兩種莊嚴。依報是我們修行的環境,環境裡面也有兩種,一種是人事,一種是物質。物質的莊嚴,樣樣都不缺乏,這是物質莊嚴。人事莊嚴就是前面講的「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你所接觸的都是諸上善人,這是你人事環境的莊嚴。所以依報、正報兩種莊嚴,常常縈迴在我們的心中,自自然然與西方極樂世界感應道交。
疏【言教我正受者。】
『正受』是得定。正受就是三昧,梵語叫三昧,翻成中文叫正受,也翻作禪定。
疏【此明因前思想漸漸微細。覺想俱亡。】
所以家師跟諸位同修說,讀經的時候不要去想。你想的念頭很粗,不容易成就三昧。我讀,讀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不想,就是只有讀,這樣你的覺觀慢慢就細,你如果去想就很粗,這個妄念很粗。你如果不刻意去想,你的覺觀慢慢就微細,念頭不會那麼粗,慢慢細下來的時候容易成就念佛三昧,也就是家師平常講的,容易達到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就是一心不亂,這是正受,都叫做三昧。到『覺想俱亡』,覺是能,想是所,能所都漸漸離開,心真正達到清淨平等。雖然還不敢講是真實的清淨平等,但是與真正的清淨平等相似,相似就是很接近,這個境界非常好。
疏【唯有定心。與前境合。】
『前境』就是講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逐漸逐漸感覺這個境界就在眼前,到這個時候,自己對於往生充滿信心,你的生活一定非常自在、非常快樂,法喜充滿,這是我們現前可以得到的。所以為什麼人能夠預知時至?能夠不生病往生?這個道理都在此地,就是你的心要清淨。你為什麼還有病苦?你的妄想沒有斷乾淨,原因在此地。自古以來,許多法師大德臨終還有病苦,你會問為什麼?我們看到很多在家居士預知時至,無疾而終。那些法師們度眾生悲憫的心還存在,講經說法度眾生,還有這個心,那也不行。他還有眾生可度,我是能度,我自己能度,有眾生讓我度,那是我所度的,有這個念頭都不行,要把這些念頭捨得乾乾淨淨,真的要做到度而無度、無度而度,那才行。事上可以做,這個事情可以做,度眾生的事情可以做,但是心裡面不能留痕跡,不能執著有一個能度、有一個所度,我度多少人,我能度他們,有這個執著,你要往生就不自在。這一點非常重要,心裡如果還有一點痕跡,沒有把它去掉,當然真信切願念佛也是能往生,可是會留一點病苦在,不能像一些念佛的人坐著走、站著走,不拖拖拉拉,沒有那麼爽快,這都是這個原因,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再看經本第一O一頁最後一行,看經文:
經【爾時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從佛口出。一一光照頻婆娑羅王頂。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頭面作禮。自然增進。成阿那含。】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在科判裡面這是第六大段,「就散善顯行緣」。這一段就是本經的定散二善的散善。經文分為五個小段,我們剛才念的是第一個小段。前面韋提希夫人見到十方諸佛剎土,是仰仗世尊特別加持,展現出十方佛土,也是她的機會成熟。韋提希夫人選擇西方極樂世界求願往生,請求世尊教給她修往生的方法。『爾時』就是這個時候,世尊微笑了,『微笑』表示非常歡喜,歡喜她選擇得正確,沒有選錯。歡喜,是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的本懷。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請求世尊給我們介紹一個法門,他必定就說這個法門,他還沒有說,夫人選中了,因此非常歡喜。在這個時候佛放光,這不是常光,光從口出,『五色光』,從口出。光放出來,照到頻婆娑羅王的頭頂。我們曉得國王被幽禁在七重內室裡面,前面我們看到,國王現在的際遇是夫人最關心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還沒有答覆韋提希夫人以前,先放光照國王,讓她看到國王現在的情形。這就是安慰韋提希夫人,就是讓她放心,國王還在。佛是面面俱到,每一方面都照顧到。
國王雖然被幽禁在深宮裡面,佛光沒有障礙,佛光一照,在韋提希的宮裡也見到國王,好像我們今天講的透視,牆壁都變透明,都看得清楚,彼此能看到。當然頻婆娑羅王也看見釋迦牟尼佛,見到非常歡喜,『頭面作禮』,禮拜釋迦牟尼佛。他沒有發大心,還沒有求出離三界了生死,還沒有發這個願心。所以佛光注照他,佛光注照也不可思議,也幫助他證得小乘三果。小乘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是阿那含,證得小乘三果也算很不錯,雖然還沒有了生死,但是沒多久就可以了生死,這是頻婆娑羅王。前面我們看到經文,他發心只是持八關齋戒,他發願持八關齋戒,這個功德幫助他斷煩惱,證到小乘的果位,這是說他心量還不大。夫人的心量大,韋提希夫人心量大,她不願意住在這個娑婆世界,她要找一個「不聞惡聲,不見惡人」的地方,這個心量大。所以每個人的求願,佛都滿他的願,你發大乘心,滿你大乘願;你發小乘心,滿你的小乘願,是圓滿功德。說明頻婆娑羅王證得阿那含果。
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報告到這段。下面,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謝謝大家收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