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四帖疏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集)  2006/9/18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WD03-003-0006

  諸位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這一集我們繼續上一集所講的下品中生者,就是說是什麼樣的人下品中生?

  疏【此人先受佛戒。受已不持。即便毀破。又偷常住僧物。現前僧物。不淨說法。乃至無有一念慚愧之心。命欲終時。地獄猛火一時俱至。現在其前。當見火時。】

  這是說在家、出家四眾弟子,受戒不能持戒,破戒犯戒,到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前,造這些罪業必定墮地獄。此地字句很簡單,但是每一句裡面包括的境界非常深廣。在臨終地獄相現前的時候:

  疏【即遇善知識。為說彼佛國土功德。勸令往生。】

  我們知道這一願往生的人是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所以古大德公認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第一,道理在此地。極重的罪業,極苦的眾生,遇到了都能得度。這是說下品中生。我們再看下下品,就是罪業極重極重的,沒有比這個更重。

  疏【下下者。此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

  這惡業造全了,所有的惡業都造作了,殺父親、殺母親、殺阿羅漢、破佛身血、破和合僧,這是五逆罪。『十惡』就是殺盜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瞋痴慢,樣樣具足,決定墮阿鼻地獄。

  疏【此人以惡業故。定墮地獄。多劫無窮。】

  俗話常講墮落在阿鼻地獄永不翻身,就是指這一類的人。他在:

  疏【命欲終時。遇善知識。教稱阿彌陀佛。勸令往生。此人依教稱佛。乘念即生。】

  這是阿彌陀佛本願功德真實不可思議,極惡的罪業都能度。而且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我們在講大經的時候跟諸位報告過,西方世界雖然有四土三輩九品,但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的四土三輩九品是平等的,這是真正不可思議。一切經典裡面沒有這個說法,十方一切諸佛世界裡面也沒有這個現象,唯獨西方極樂世界特別,那裡是平等的世界。雖然你品位很低,下下品,但是你的依正受用跟上上品沒有兩樣,是同等的待遇。所以這個法門真的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九法界的凡聖,如果沒有得佛威神加持,他不可能理解。

  疏【此人若不遇善。】

  他如果沒有遇到善知識。

  疏【必定下沈。】

  沉淪到無間地獄,他一定下沉。

  疏【由終遇善。】

  由於他在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

  疏【七寶來迎。】

  臨終的時候,佛來迎接他。下面是大師的總結:

  疏【又看此觀經定善。】

  『此』就是《觀經》。

  疏【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

  這個話講得很有道理。我們今天遇到的緣好,所以我們就有機會上三品往生。有人沒有這個緣分,沒有這個機會,臨命終時才遇到,那都很幸運。有多少人臨命終時遇不到,他這一生就空過。大師這個說法才真正符合阿彌陀佛普度眾生的本意。這些經文我相信同修都很熟悉,你看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的註解,他差不多把善導大師《觀經》的註解,重要的全部包括在裡面,為我們證明這個法門、這部經典,確確實實是佛對我們說的。九品,從上上品我們都有分,只要你真正肯努力。

  疏【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

  就是上三品是發大乘心的凡夫,不是聖人,是凡夫,但是凡夫發的心是大乘心。

  疏【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

  是小乘根性的凡夫。用現代話來說,上品的是心量、思想開放,這一類的凡夫;中三品的是思想比較保守、謹慎,專求自利的這種凡夫。

  疏【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

  是無惡不作的凡夫。都是凡夫。

  疏【以惡業故。臨終藉善。】

  『藉善』,藉阿彌陀佛名號不可思議的功德。

  疏【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

  所以下三品的人是到西方極樂世界見了佛才發菩提心,不是在這個地方發心去往生的。這個地方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的,給諸位說是中品下生以上的人,不是下三品。下三品的沒有發菩提心,臨終的時候聽到這一句佛號就接受、就相信,這樣去的。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菩提心就發起來,這是佛力加持使他自性開顯,菩提心出現。

  疏【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

  這是善導大師說以前的法師這個講法,不可以這樣講,這個講法不通,下三品是造惡業的人往生的,怎麼可以說是始學大乘的人?

  疏【若作此見。】

  就是指古大德這種見解。

  疏【自失誤他。為害茲甚。】

  這兩句批評得好。古大德這種見解使我們自己失了很大的利益,也耽誤別人,這害處很大。

  疏【今以一一出文顯證。】

  『出』是舉出經文,明顯的給我們證明。

  疏【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實在講,善導大師出現在世間為我們寫這個註解,真正意思就在此地。下面是第四大段,第四大段是給我們舉出證據。

  疏【第四出文顯證者。】

  『出』是舉出,『文』是經文,明顯的來證明。

  疏【問曰。上來返對之義。云何得知世尊定為凡夫。不為聖人者。未審直以人情準義為當。亦有聖教來證。】

  這是假設的一個問答,問得好。意思就是說,這是你自己的意思推想的,還是真正有經典做證據?如果是你自己想當然耳,那不行,人家不能生信心。一定要有佛在經上明顯說過,你這個說法我們就可以承認,我們可以相信。大師在下面說明,這些話不是我的意思,確實有經典做證明。哪一部經典?就是《觀無量壽佛經》,就是本經。他在本經裡面舉出十條為我們證明,佛確實說這個法門是為凡夫,不是為大小乘聖人,菩薩跟阿羅漢,他不是為這些聖人講的,主要是為凡夫講。這十條,善導大師《四帖疏》註解,諸位可以自己看。我們現在翻到三十頁,看大師做的結論:

  疏【上來雖有十句不同。】

  他舉了十條,證明是佛的意思,是佛說的。在第一集我跟諸位說過,這部經典、這個法門不僅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說。所以我跟大家講「佛說」,那個佛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是單指釋迦牟尼佛,因為沒有一尊佛不說這個法門。佛的願望是一切眾生快快成佛,而一切眾生快速成佛只有這個方法,他怎麼不說?所以善導大師講「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如來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不是指某一尊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為什麼?佛出現在世間就是為一樁事情,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勸我們發願往生,我們一定要明瞭。

  疏【證明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

  『常』是常常,『沒』是什麼?「沒」是墮落三惡道。佛給我們講這個法門,是為了常常墮落在三惡道,就是造作罪業的這些眾生。

  疏【不干大小聖也。】

  大聖是菩薩,小聖是聲聞、阿羅漢,與這些聖人不相干。確確實實是為「常沒眾生」,我們就屬於常沒眾生。所以我們自己冷靜想一想,大罪業五逆十惡沒造,小罪業天天不斷。換句話說,縱然不墮地獄,餓鬼、畜生決定有分的。中國人常講,人死了就做鬼,有道理。雖然鬼是六道之一,為什麼人死了不會再做人,人死了不會生天,一定做鬼?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死了之後都做鬼。所以人死了做鬼,很有道理,是講得通的。就是造的罪業很多,而且很廣很深,三惡道是決定不能避免。這個法門真正度我們,我們遇到這個法門決定得度。下面第五大段:

  疏【第五會通別時意者。】

  前面一段善導大師給我們證明的都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的,假如我們再問,《觀無量壽佛經》以外,佛在其他經上有沒有這個說法?這一段善導大師引用淨宗以外其他的經論,佛也是這個說法,我們就深信不疑。所以在這段裡面他舉《往生論》、舉《華嚴經》,他也舉《法華經》,我們平常最熟悉的《阿彌陀經》他也舉了。我們把他所舉的重要經文念一段,《阿彌陀經》是我們很熟悉的,大家常常念。

  疏【何故阿彌陀經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願生。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迎接往生。】

  這是舉出《阿彌陀經》一段的經文。

  疏【次下。】

  《阿彌陀經》後面還有這一段經文:

  疏【十方各如恆河沙等諸佛。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這是《阿彌陀經》的經題。他只講一半,下面一半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你看看這個經題真正不得了。《阿彌陀經》的宗旨勸我們相信,勸我們發願,勸我們持名求生淨土。這部經叫做「稱讚不可思議功德」,這部經不可思議功德,佛號不可思議功德,發心念佛,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的人不可思議功德。什麼人稱讚?一切諸佛稱讚,不是普通人稱讚。普通一個人稱讚不可思議功德,我們還未必肯相信。一尊、二尊佛稱讚這個不可思議功德,我們也不能完全肯定。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一個都不漏,異口同聲這樣稱讚,這部經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受持這部經執持名號的人都是不可思議功德。

  『一切諸佛所護念』,沒有一尊佛不護念你。一切諸佛都護念,護法龍天哪有不保護的道理。我們一天到晚求佛菩薩保佑,怎麼求法?你想求,諸佛未必護念你,護法神未必保護你。你能這樣做,決定得諸佛護念、龍天擁護。這個法門,這部經典,特別是淨土三經,在一切法門裡面真實是不可思議功德。這是諸佛說的,這是第一等的法門,一生當中決定得利益。無論是善人、是惡人,都得利益。縱然造極重罪業的人,還是得最殊勝的利益,這實在不可思議。後面我們再看大師一段苦切的勸勉。這段文在三十三面第四行,從後面這一段看起,第四行的後半段:

  疏【仰願一切欲往生知識等。】

  善導大師在中國佛教史上有非常高的地位,是淨土宗第二代的祖師,歷史上記載他是阿彌陀佛化身再來。你看他這個語氣,『仰願』,恭敬到了極處。對誰恭敬?對我們。真正是慈母對愛子用心之苦切,我們從這個地方能夠體會到一些,誠懇到了極處,用的是「仰願」。『一切欲往生知識等』,一切想往生極樂世界的人。

  疏【善自思量。】

  你要好好想一想。

  疏【寧傷今世錯信佛語。】

  這就是說寧可我遇到傷害,什麼傷害?我相信佛的話,假設佛講錯了,我也相信,也不懷疑,將錯就錯,錯到底,要有這種信心。

  疏【不可執菩薩論以為指南。】

  不要相信菩薩的話,等覺菩薩,什麼樣的菩薩,他說還有法門比念佛往生還要好、還要殊勝,我不相信。他說他的,我還是專信釋迦牟尼佛的話、阿彌陀佛的話。尤其淨土三經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那就是說我相信一切諸佛所說的話,我不相信菩薩。菩薩跟佛說的話不一樣,我以佛講的為標準。菩薩都不相信,什麼羅漢,今天講的什麼善知識,當然我就更加不相信。這樣才能往生,才能得救。

  疏【若依此執者。即是自失誤他也。】

  如果你執著菩薩所說的,執著一切大德他們所說的,這就是自誤誤他,自己耽誤,也耽誤別人。所以我們只相信佛的話,佛以外的,一切菩薩以下所說的,與這個法門不相應,我們都不相信,我們這一生才決定得生。這幾句話非常重要。請再看經本三十五面,倒數第四行:

  疏【第六會通二乘種不生義者。】

  這句就是說,『會通』,我們來體會明瞭,『二乘種不生義者』。「二乘」就是聲聞、緣覺,小乘聖人,這叫二乘種,小乘。「不生義」,就是不能往生的意思。西方極樂世界說「二乘種不生」,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在淨宗修學確實是一個問題。大師在此地為我們做一個詳細的說明,到底二乘種性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註解裡面說得很詳細。在這一段裡面有幾段開示尤其重要。第一個是世尊告訴須菩提尊者說:

  疏【一切法皆是化。】

  就是凡是現象,不管什麼現象,都是自性變化所生,六凡法界如是,四聖法界也不例外。我們會問,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化?是化。《華嚴經》上講的華藏世界、一真法界是不是化?也是化,也是變化所生的。諸位要知道,能化不是別人,就是我們自己的真性,自己的真心。誰化的?自己化的,自己變化出來。正如同我們晚上睡覺作夢一樣,夢中所有的境界,無論是好境界還是惡境界,夢醒之後,我們曉得原來是夢境。夢從哪裡來的?夢是我們自己心裡變現出來,不是外面有東西變現到我們的夢境裡面,沒有這個事情。因為夢境很短,我們很容易醒過來,對這個現象我們了解比較清楚一點。

  但是現前這個世界,擴展到整個宇宙,再往外擴大到像佛經所講的無盡的世界、無盡的眾生,從哪裡來的?這一切從哪裡來?還是自性變化出來。所以《金剛經》上佛說一句很有名的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是虛妄?因為是變化所生,不是永恆存在。變化所生的相,在我們感觸當中,好像它確實有一段相當長時間的存在,殊不知這是我們的錯覺,實際的狀況是這種變化的相續。佛在經論上跟我們說得很清楚,叫相續相。前面變的現象跟後面變的現象很相似,這樣連續起來,我們感覺這個現象存在,是這麼一回事情。好像我們看電影,電影銀幕上所現的現象一樣,一張一張,那是一張一張底片交替的相續相。所以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是,像播電影一樣,一幕一幕,它是相續,實際上是不斷在變化。

  所以所有變化,它的性質就是有生滅,有生它就有滅。佛說我們這個世界有情眾生,我們講動物,動物有生老病死,就看出它是生滅相。植物有生住異滅,也是在變化。植物的變化,我們觀察更容易、更明顯,像春夏秋冬四季,它的變化非常明顯。礦物有成住壞空。在這三種物質裡面,礦物變化的時間,觀察比較長一點。現在用考古的方法,確實證明所謂滄海桑田,地形也有變化。現代科技發達,我們用高倍望遠鏡看到太空當中的星球,有新生的,有才剛產生的星球,有爆炸毀滅的,這是世界的成住壞空。佛給我們說了一個總的現象,它是生滅相。

  那我們會問,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生滅相?《華嚴經》上所說毘盧遮那佛的淨土,華藏世界,是不是一個生滅相?經上肯定告訴我們,不是的。為什麼都是真性變現出來的現象,一個有生滅,一個沒有生滅,道理在哪裡?這是什麼道理?都是我們自己的自性變出來。佛是很講道理的人,他不隨便說話。有性就有相,性是能變,相是所變,有能必有所,如同有因必有果。六道凡夫用的是生滅心,所以現的相就是生滅相,生滅相變幻無常。佛與大菩薩用的是真心,真心不生不滅。凡夫用的是妄心,妄心是念頭,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我們用的是生滅心,所以變出來的是生滅現象。諸佛菩薩變現的是不生不滅的現象,是這個道理。

  生滅現象是自性變現的,不生不滅的境界也是自性變現的,都是化。所以化裡面有淨土、有穢土,有法性土、有法相土。真心變的是法性土,生滅心變的是法相土,都是化。如果我們把這個道理、這個事實參透,就恍然大悟,佛講的沒錯,「諸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都是自性變現的,決定沒有自體。所以說一切法畢竟性空,這個性就是它的本體。一切法決定沒有自體,乃至於經典裡面所講的菩提涅槃亦是如是,怎麼會不平等?生佛平等。西方世界跟娑婆世界平等,理上平等,事上平等,作用上也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雖然是平等的,可是我們對這個現象感受不相同。為什麼感受不相同?迷悟有別。悟了,他感受是清淨的,淨土、穢土都是清淨。如果不悟,迷了自性,感受就有苦樂之分,大大的不相同。這些都是佛菩薩講宇宙人生的真相,佛為我們說出真相當中的綱要。

  我們明白了,佛還是要學,不但要學,要認真的學。為什麼?唯獨認真修學,我們才能夠證得諸法實相,才能跟諸佛菩薩一樣證得圓滿的覺悟,佛經裡面講圓覺,圓滿的覺悟,圓覺之後,才真正達到究竟圓滿的離苦得樂。所以佛說經有兩個原則,一個是隨著我們的境界而說,隨眾生的常識,隨眾生的理解,我們聽起來很容易懂,我們一聽就很容易接受。一個是隨他的見解而說,因此佛有許多開示我們聽了不懂,好像與我們的常識完全相違背,我們沒有辦法理解,也沒有辦法接受,但是佛說的是真話;隨順我們的說法也不能說是假話。諸位細細體會裡面的意思才知道佛真正沒有妄語,無論是隨俗諦說、隨真諦說,俗諦就是隨順我們眾生的常識來說法,真諦是隨順真理,佛親證的境界來說法,都是真實不虛,我們要細心體會。

  迷悟程度不相同,境界層次不相等,佛要教化許多眾生,以我們世間人觀察,真是苦口婆心。他有不可思議的善巧方便,用現在的話來說,教學的方法、手段無量無邊,只有一個目標,幫助我們開悟,幫助我們證得實相,這是佛教化眾生的宗旨、目標。可是眾生無始劫以來就迷惑顛倒,經上常講迷惑顛倒,愈迷愈深,像掉在泥裡面愈陷愈深,他要爬上來很困難,很不容易。我們無始劫以來迷惑在六道裡面,一世比一世嚴重。所以佛縱然有圓滿的智慧,有不思議的善巧方便,我們依然不能得度。不是佛的智慧不圓滿,不是佛的方法不好,是我們自己有業障,業障太深太重,對於佛的開示,我們很難體會。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我們往往把佛的意思錯會。尤其佛不在世,留下來的經典,我們看錯意思,想錯了,連問的機會都沒有。佛在世,我們有過錯還可以問,佛不在世,連問的地方都沒有,這就是業障深重。

  對於諸佛所證的究竟圓滿的境界,我們想要得到、想要契入,實在很難。像《華嚴經》末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是什麼?如果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入是完全明白,完全覺悟,那就是悟、就是入。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證得」,你證到了,你證實了。這是佛法教學最終的目標,佛教化眾生究竟圓滿之能事。假如我們不能契入這個境界,佛對眾生的教化就失敗了。雖然教,達不到這個目標,教育就失敗。當然對於那些法身大士沒有問題,好教。對於大乘純善的眾生也好教,我們這些人很難教。

  善導大師開示得很明白,諸位要記住,九品的上三品是大乘極善之人,心量大、見解廣,起心動念都能為一切眾生的真實利益著想,這就是大乘極善,念念想眾生的真實利益,這種人好教。中三品的人是小乘根性,他是小善,雖然善,他的思想見解不廣,他很保守。中國人常講的擇善固執,他有固執的習氣,所以他戒律持得很嚴。大乘的人不一樣,雖然他的境界不是菩薩境界,他很接近,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是屬於這一類型。上三品、中三品都是善人,不造罪業。我們是下三品的,造作罪業的,罪業造的有輕重不同。如果造五逆十惡,就是下下品往生;造的罪業比較輕一點,就是下上品、下中品的。我們是屬於造罪業的眾生,這一類眾生難度。

  難度居然有人得度,是什麼原因?《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跟我們這一生造善造惡與環境關係很大。俗話常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生活環境有關係,就是善導大師在此地跟我們講的遇緣不同,各人遭遇的因緣不一樣,所以品位高低就有差別。我們遇到的是善緣,成就很順利;遇到的緣不善,我們多少會受影響。這是很明顯的,像我們學佛,如果我們運氣很好,一開端就遇到好老師、好同參道友,學佛就一帆風順,進步非常快速。假如一開端遇到的不是真正善知識,他把我們引入歧途叉路,走到三叉路去,麻煩就大了,要再回來很困難,難在先入為主。我們要很慎重。

  知道先入為主這個道理、這樁事實很重要。所以兒童讀書啟蒙的老師決定他一生。現在一般不太注重這個事情。古時候家長送兒女上學,對於第一位老師,他非常慎重。他的選擇,學問不重要,教小朋友不需要高深的學問,德行最重要。就是要小孩跟著老師在德行上薰習,從小把這個根扎得穩,先入為主,這很重要。我們學佛也是如此,我們接觸佛法,第一位老師是關鍵人物。

  今天善知識少,學佛一開頭就遇到真善知識,那個運氣未免太好,很少人能遇到。縱然遇到了,你對這位善知識有沒有信心?如果沒有信心,當面錯過就非常可惜。這樁事情說來還是在一個「緣」字,你跟這位善知識有沒有緣分,關鍵在緣。沒有緣分,雖然跟他幾天,聽他的東西,聽不出什麼法味,再聽別人的,那個人說得也不錯。聽得愈多,學得愈雜,頭腦就複雜,妄想就多,分別執著也多,對於自己修學造成困難,造成障礙。不知道佛法修學與世間法的修學不一樣。

  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段。下面,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謝謝大家收看,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