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孝經》—父子之道,天性之常  成德法師主講  (第九集)  2022/12/22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7-0009

  諸位同學,大家吉祥。阿彌陀佛!《孝經》從「開宗明義章」讓我們知道,「先王有至德要道」,運用這個至德要道(就是孝道),可以達到「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的大用。「開宗明義章」也提到我們行孝的一個重要的原則,首先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當然人吃五榖,不可能一生沒有生過病,但是也是要盡量謹慎。而且得了病也要安心調養,而病快好或剛好的時候也要謹慎對待,有時候病會加重,往往就在這個時候。稍微疏忽了,可能不能痊愈之外,還會加重。所以我們有想到曾子的榜樣,「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曾子的學生樂正子春也有效法他的老師,「一舉足不敢忘父母」,一舉手一投足都要注意自己的安全,甚至於自己的品德,不能招來危險,甚至是招來侮辱。這個是很好的榜樣。包含「開宗明義章」提到的「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大孝顯親,大孝顯祖宗,所以提出來「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三個行孝的綱領。

  在後面接下來的五章,詳細敘述各個不同階層如何行孝,當然這個不同階層有他的因緣、地位,但這些精神還是相通的。比方說「天子章第二」,「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那是「天子章」,請問「諸侯章」要不要愛敬存心?「卿大夫章」要不要?這些理相通。尤其「天子章」的愛敬,在我們後面的章節,在「聖治章」的部分,也敘述到「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以孝來教化天下、治理天下,推展他的政教(政比較是行政上的措施,教比較是教育的手段),都是順著人性來教化、來施政,能達到「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順從人性,他就很容易接受;你違背人性,老百姓就很難接受。「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你沒有順著人性、順著道德,反而違反道德,人民就無所效法。

  從「天子章」到「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還有「庶人章」,經過這五章的開解,到了「三才章第七」,曾子聽了這每個角色行孝,他聽了很讚歎,「甚哉,孝之大也」。孔子感受到,他有所領悟,進一步說明孝道的本源。孝道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等於孝道的本質也是取法乎天地,然後進一步再推展到教化,還有政治的運作。「天經地義」這個詞,其實就是天地常道、常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所以這些都是超越時空的大自然的法則,在天體的運行上、自然事實的運轉上,包含大地滋養萬物,這個都是大自然不變的法則。而孝道也是自性本有。自性本有,像《中庸》開頭就說了「天命之謂性」,這個性就是自性。天就有這種自然,就像我們提到,父母對子女的慈愛,他自然流露出,不是說要先刻意教他;孩子對父母這種愛慕、這種依戀,也是他生出來自然流露出來。所以這些都是自然的法則,表現在天地間,表現在人行為的展現上。

  所以這個「三才章」說明了,孝也是取法自然,取法天地,取法自然就是順著本性。所以先王他看到順性教導,「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就是順性的教化不需要很嚴肅的這些方法就能成就。就像我們在湯池跟百姓宣講孝道、宣講《弟子規》,幾個月的時間風氣就有比較明顯的轉變,比方離婚率很快的下降,鄰里之間的爭吵很快就減少,行孝的風氣比較明顯帶動起來了。所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施政不用很嚴厲的手段也能夠推展得很好,這個是順性達到的效果。

  進一步是「孝治章第八」,這個有進一步展現孝道治理的效果,這一章是說明天子、諸侯、大夫,他們用孝道來治理天下國家。其實我們從這一章也可以感受到,他們治理是用孝道的精神,而所展現的,是他們不敢惡於人、不敢慢於人,對人的愛敬。這個也是從孝的啟發而能對人愛敬,那就得他人的歡心,就能夠呈現「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的大治景象,這個效果呈現出來,甚至於是四國都來取法,「有覺德行,四國順之」。治理達到那麼好的效果,曾子聽完這一章之後,他覺得這麼容易實現和平,大治,當然是很敬佩孝治理的效果,他進一步問: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

  聖人之德有更大過於孝的嗎?我們昨天看到註解裡面問到,「參問明王孝理以致和平」,他覺得以孝治理能治到天下和平,這麼好的效果!他接著從這個感佩,進一步請教,「聖人德教更有大於孝不」,聖人他的德行教化有更大過於孝的嗎?孔子也針對曾子這麼問來進一步說明,聖人以德來治天下沒有再比孝道更大的了。孔子接下來提到:

  【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

  天地萬物都具有他天生的這些特性,但其中以人的天賦秉性算是最為尊貴的。從佛門來講,人是在三善道,我們所能眼見的三惡道,主要是畜生道,餓鬼道我們還看不到,地獄道除非有特殊機會。這裡天地間的萬物,應該也是主要彰顯在動物當中人算是最尊貴的。孟子也提到,「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所以人雖然有非常尊貴的本性(秉性),但是也是要透過教化才行,不然人可能做出來的行為比動物還要惡毒都有可能。所以這些古聖先王施行教化,他看到人本性的可貴,進而用教育來將人的這些好的本性開發出來。所以「教也者,長善救其失」。他通達人性,也了解到人有一些習性要「禁於未發」,來遏止它。長善也是刻不容緩,不然「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很多壞習性出來了,「則近於禽獸」。所以聖人有憂之。所以政治手段當中排在第一的,師長講經常說,宰相請假了,誰代理宰相?禮部尚書,就是現在的教育部長,所有的施政也都在呼應教化,呼應教育。人的本性、德性當中:

  【人之行。莫大於孝。】

  沒有比孝敬父母更偉大的。我們前面有學到,「夫孝,德之本也」,代表人的德性當中以孝為本,哪有比孝更大的德行?它是德本,它是能生,其他的德行從它而生。所以「百善孝為先」,行善要先從孝道。這個意思也是彰顯孝心開,百善接著開。前面有跟大家提到了,人的八德,它的源頭你靜靜去觀察,從哪裡來?悌,「兄弟睦,孝在中」;忠,你要對別人忠,首先要先對自己的父母忠。人處世的態度,都從他成長的緣(這一章,待會會進一步分析這一點),他與人相處的第一個緣,就是他的父母,他在跟父母的關係當中形成了愛敬的存心,進一步再延伸到兄弟姐妹、宗族、鄰里鄉黨,到一切大眾。所以萬法因緣生,教化也是順著人成長的緣分。

  所以師長也有提到,師道很重要,尊師重道。師道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這句話重不重要?傳統文化是師道,能夠學得成,那一定是重視尊師。可是這一品說到了,「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我們不尊敬父母,然後很尊重老師,這個違背禮義,違背人性。自己成長過程也有觀察到,對老師言聽計從,老師交代啥,他要趕緊去辦。可是回到家對父母不是這樣,對父母脾氣挺大的。我們成長過程真的有看到這樣的同學,這樣的同學很現實,很現實就是利益。我母親曾經就有說,她教書一輩子,十幾歲就開始教了,她提有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被她處罰,結果這些被他處罰的學生有時候走在路上遇到了。一般老師她任教的學校,尤其小學應該不會離她們家太遠,這樣她比較方便,她資歷夠了能夠調回來,又教學又兼顧自己家庭,當然這是比較理想的。被她處罰的這些學生遠遠看到她,「老師好」,都給她打招呼。她想一想這個被我修理得最厲害,反而遠遠的就打招呼了。代表孩子知道自己錯了,老師在教育他,他沒有記恨,遠遠還打招呼,雖然成績不好。有一些成績頂尖的,排在前幾名的,畢業了,或者升上去,不是她教了,遠遠看到她就閃掉了,招呼都不打,走其他的路去了。就是比較重視利,現在老師也不教他,在利上、成績上沒有什麼影響了。所以重義,不會變;重利的人,很容易就變。所以古人說,「以利交者,利盡而交疏;以勢交者」,你是為了他很有權勢、很有地位跟他交往,「勢傾而交絕;以色交者」,你看這都是利欲,「華落而愛渝」,美色又不可能持續幾十年,那就變了;「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

  其實我們經歷人生的事,再來體會師長在講經當中頻率出現很高的話,其實這些話都很深、都很廣、都很重要,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這一句話對於一個修學的人是關鍵,他沒有用心真正將自己父子有親的天性恢復,他修身沒有基礎。他修身都不穩,說要去弘揚正法、弘揚孝道,那不大可能。包含教學的人,不能輕忽這句話,不然可能栽培了一輩子的人,最後都成不了才。所以這些經句都很重要,『人之行,莫大於孝』,這些句子真正體悟了、重視了,才能產生自利利他的效果。我們其實成長的背景對於求學問還是比較偏向於知識的學習多,這個不是說誰錯,這是西方東進。西方他非常傳統的一定是重視家庭倫理、重視孝道的。我現在說的西方東進是什麼時候產生的理念?工業革命以後。工業革命都是生產,都是物品、產品。工業的概念能不能用在人上?你不能整個都是這樣推過來。但是確實很多這種手段、理念,教育變成以什麼為主?知識技能。你看整個《孝經》就讓我們感覺到,教育是什麼?開發自性,不是知識技能而已。所以我們成長過程學習的一個習慣,我們也要觀照到,知識技能重視的是記憶,我們接受的方式都灌輸,然後把它強記起來,用腦死記硬背,不善用心感悟了。那「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記問之學也很難成為好的領導者,只會死記硬背,不會用心感受的人,能夠凝聚眾人的力量、凝聚人心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怎麼來的?你能愛人,你能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所以我們所處的大環境,我們成長的這些背景,我們自己都要對於走過來的路要看得清楚。有!我們也看過教佛法的人,用什麼考試?填空題。釋迦摩尼佛講經多少年?就填這些。大家想一想,用這種考試方法,大家會把功夫用在哪?趕快背、趕快背。過關了,考過了、考過了。佛法是內學,要往心裡,往內觀照的。你用這種評量方式,跟佛法的修學不夠相應,甚至有點背道而馳。你看,諸位同學,我們以前學歷史,學的重點是什麼?西元哪一年,都是記年代,記事件、人物。這個歷史它造成這個結果,原因在哪?這個歷史又給我們什麼啟示?假如你是當事人,你會怎麼做?你看,這個你都要去思惟,都要去感悟的。教學的方法手段不是很正確的時候,我們學習有時候跟開發自性反而會背道而馳。所以這一品「聖治章第九」是開發自性,我們來看孔子對於孝的進一步開解、彰顯,「人之行,莫大於孝」。

  【孝莫大於嚴父。】

  人倫的開始從父親,這裡有提到「萬物資始於乾」,萬物是先從天然後地,天地交泰配合,產生萬物。「人倫資父為天」,以父來表天的精神,以母來表地的精神。我們人倫始於父,所以孝行,那就沒有大過,尊敬自己的父親的了。『嚴父』,這裡註解講,「孝行之大」,孝行中最大的,沒有超過「尊嚴其父也」。我們尊重自己的父親,具體的行為,做到最極處的,又舉出來例子:

  【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

  註解裡面講,「以謂父為天,雖無貴賤,然以父配天之禮,始自周公」。就是說尊崇父親,沒有比將自己的先父配享上天,更重大的。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則周公其人也』,是從周公開始做的,因為周公制禮作樂。他這麼做也是飲水思源,報本反始,不忘父親的恩德。尤其我們文化裡面特別重視「慎終追遠,民德歸厚」,這個追遠就是祭祀祖先。所以周公在制禮作樂當中有具體的做法。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

  『后稷』是周朝的始祖,所以在圜丘冬至祭天。剛好今天是冬至,冬至也是祭祖,今天要將最近所修的功德要迴向,迴向給祖先。萬德洪名,這個功德很大。當然這個冬至,也不是說只有這一天,在冬至前後,都可以很好的來給祖先感恩,祝福。當然我們中國人幾個大節,清明、中秋、冬至包含除夕,這些時刻都是希望能夠行孝,緬懷祖先,這個是民族的特色,就是知恩報恩。

  這些節慶,它也起到提醒我們的作用。提醒,我們要善學,提醒不是這幾天才做。提醒是讓我們將這個心境能夠延伸到每一天,甚至於在每一個心念上,這個我們要善學。所以師長有提到,他這一生的成就,當然師長是說他這一生有這麼一點小成就,那我們學生不能這麼講,師長說他小成就,那是他謙虛,我們學生複述他的話不能說「師長說他有一點小成就」,這個時候就要說「師長有這個成就」、「這麼大的成就」。所以連這個複講都要善用心去體會,因為說話的對象不一樣,這個是不能學得很死板。師父謙虛,但這一段話老人家把他修學能夠成就的關鍵點出來了,就是念念不忘孝親尊師。你看師長把他一生成就和盤托出了,重點是我們學生重不重視他這一句教誨,重視不是掛在嘴上的,重視一定有具體的落實,他一定在心念當中愈來愈提得起,甚至把孝親尊師擺在第一位。有這樣的心境,做什麼事情我不能違背老和尚教我的,我不能讓我父母操我的心。人孝親尊師擺第一位了,妄念、邪念自然愈來愈少,到最後沒了。強者先牽,孝親尊師最強,其他這些習氣、邪念就調伏下來了。

  所以節慶是表法,也要把這個表法能夠放在心上,這樣才是修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你看這種學習叫做善用心,善於自己去觀照、去領會。像師長有提倡十念法,每一次念十聲佛號,早上起床,晚上睡覺前,三餐前,早上上班前,早上上班後,下午上班前,下午上班結束後,九次。假如,我們剛剛提到了,沒有用心領會,九次,然後就很機械式的把這九次做好,我九次都有做了,做了半年,做了一年了,是吧?其實用九次的用意是什麼?提醒我們時時要提得起來。

  有一次剛好跟我母親在談話,我母親就提到,她這幾年每一天念佛,都有規定念一萬聲。可能是佛菩薩加持,我突然有一個靈感,我就問母親,您有沒有愈來愈想念?我母親聽完沉思了一下。諸位同學,好幾年,每一天都念一萬聲,假如念得相應了,會不會愈來愈想念?愈來愈想念,這一萬會不會自己加?還是我今天終於念完一萬了,交差了、交差了,交作業了。所以你修學是用心,你不能走形式。你看,像師長說的,早上念第六品,晚上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後來,師長有說,大家不要早上騙佛菩薩一次,晚上又騙佛菩薩一次,就是把做早晚課變成形式了。早課為什麼念第六品?一早把這第六品念入心了,四十八願,阿彌陀佛的心願,要把阿彌陀佛的心願裝在自己的心中去過每一天。晚上為什麼是三十二到三十七品?檢討一天所作所為。你看,第三十五品講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以戒為師,持戒念佛,持戒才能得清淨。所以老人家這個早晚課他都有用意在,我們不能變成走形式。領悟這個東西真的是要靠自己去體會,老師也不可能跟我們什麼都講得很白,到時候我們的悟門都堵住了。

  所以像十念法,早上念一遍代表什麼?一早起來佛號別忘。晚上念十聲提醒什麼?盡量念到睡著,最好夢中也別打妄想。當然這個十念法的好處沒有標準答案,比方說成德自己覺得三餐前念十聲佛號,這個吃飯也是修行,要用真心吃飯。念佛號,洪名正彰自性,所以吃飯要增長感恩心。「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心裡念著這個食存五觀,不好意思,慚愧,我就有一個病叫會餓,又不能不吃,但是吃也要知道那麼多人的付出。今天修學自己覺得沒有太大進步,「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慚愧心來吃。「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所以吃飯的時候不能增長貪心,「對飲食,勿揀則,食適可,勿過則」。談到吃飯,我們現在這個上課的時間,四點十五到七點,所以大家中間休息的時候動一動之外,泡一杯五穀粉喝一下,墊墊肚子,不然到時候下半場嘰哩咕嚕的,肚子太餓了,不容易專注學習。你看,總要在境界當中應對得當,有一些做法可以處理好時間的調整。

  剛剛提到了周公制禮作樂,慎終追遠是我們文化的特色,我們這些節慶的義理、意義,我們要內化於心,包含我們看到周公這些表法,我們也要以他們為榜樣來學習。提到了『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周公攝政,因為成王還小,他在行祭天之禮的時候,他尊始祖來配天,所以以始祖后稷配享上天的福祿。

  【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

  『宗祀』是自己家族,宗廟祭祀,是在『明堂』。「明堂」是以前天子布達政令的地方,也是在此祭祀自己的祖先。「於明堂,以配上帝」,以其先父文王配享上帝的祭祀。周公攝政,他以這樣的方式來尊崇他的始祖跟父親,這個乃是以孝道來施行政教,上行下效,這樣的孝行感動四方的諸侯。就像我們看到一個人非常孝順的時候,我們會很敬佩,也會生起向他學習。就像我們都聽過王希海老師談孝道,有一次我是在南京居美馨教育中心,當時候王老師講課的對象是校長跟幼兒園園長,都是負責一個學校的。結果王老師講了一個多小時下來,有跟學員互動,我印象很深,有一個女士,她好像是副校長,她聽完她站起來就懺悔自己對婆婆不孝。我當時其實很敬佩這位女士,她也是算有身分、有地位的人,當她聽到王老師談孝道,她馬上這種慚愧心就流出來了,不顧及自己的面子,是當場懺悔。所以真正把孝行做出來,真的會觸動每個人的本善。周公做出示範來了,所以:

  【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

  註解裡面講「君行嚴配之禮」,「嚴父莫大於配天」,行嚴配之禮,「則德教刑於四海」,他的道德教化為四海的榜樣。所以「海內諸侯各修其職來助祭也」,四方各邦國的諸侯國君,各依他的職位前來參與天子的祭祀。這個助祭,也是莊嚴這個祭祀。所以接著孔子說:

  【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

  所以聖人德行當中沒有比實踐孝道更偉大的,周公這個嚴配之禮就把孝的實踐推到最高了。假如這一句拉到我們身上來,佛門說「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我們這個孝能盡到這一生讓父母脫離生死輪迴,往生作佛,我們這個孝做圓滿了。當然能夠,就像王希海老師,他孝自己的父母,後來父母走了,他這顆真心延伸到對很多老人,甚至於是跟他第一次見面,比方說在澡堂當中很用心的幫老人家搓背、按摩,素昧平生的老人都被他感動了。甚至在醫院裡面病得很重的老人,他都守護他,包含這些老人的親生骨肉(子女)都有被他感動的。

  所以佛法,地藏菩薩的表法,不止孝此生的父母,他還延伸到孝一切眾生。所以師長也說,孝是學佛的基礎,成佛也是孝道的圓滿。所以我們從一開始跟大家交流的時候就談到,《梵網菩薩戒經》裡面「孝名為戒,亦名制止」,孝是戒,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而《梵網菩薩戒經》裡面提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佛門的孝是要延伸到對一切眾生,這樣的聖德,其實都是從孝生出來。所以『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

  我們一切進德修業,其實都是會讓孝道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圓滿。前面我們好像有舉到曾子說到了,「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這身體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要愛惜,要恭敬。接著曾子說,「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其實再延伸開來,我們沒有做到什麼德行,那都非孝也。生活的地方太髒亂了,整潔為強身之本,把自己的環境搞得很髒亂,這不孝,不愛惜身體。「事君不忠」,我們在每個因緣團體當中要盡好本分,沒盡好本分,德有傷,貽親羞。「蒞官不敬」,我們有負責事情,要對得起團體,對得起服務的人。「朋友不信」,跟人家交往,不守誠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這個要盡忠。我們現在雖然沒有戰爭,我們現在是要恢復文化的聖戰,危急存亡之秋,我們有沒有盡力弘護正法?你看都沒有離開孝道。聖人的德行,沒有比實踐孝道更重要的。聖人知道孝道的重要,他怎麼來以孝教化人民,治理天下?接著說到:

  【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

  註解裡面講,這個『親』就是親愛的意思,『膝下』,「謂孩幼之時」,就是孩子小的時候。「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的意思,就是「親愛之心,生於孩幼」。其實這個都在彰顯聖人教人孝道,他是順著人性成長自然的發展,沒有絲毫勉強。因為一個人親愛之心產生,是因為父母把他生下來,每一天養育他長大。甚至於是還沒生下來,父母這個一心為他好的心念,其實都已經讓他感受到了,這個胎中的孩子是有感受的,所以胎教很重要。

  我們也有遇過那個生下來就親生父母拋下他,這個孩子後來被認養,認養的家庭很好,很愛護這個孩子,這個孩子很容易驚恐、擔憂。奇怪,他父母對他這麼好,後來一了解,他是被認養,所以他在胎中那種感受是存在的。當他的母親放下他的過程前,一定是已經想這件事想了多少次了?不少次了,不會是一想就把他放下了。這些心念孩子收到了,所以胎教的影響確實挺大的。而且愈小影響愈大,為什麼?孩子很單純,清澈,這個能量場他就一下就全吸收過來。所以師長說重視胎教可以出聖人,你給他好的磁場,重視三歲以前可以出賢人,三歲看大,少成若天性。所以這個都是教育的黃金時段,父母把他生下來,每天這樣細心的養育照顧他,孩子很單純,父母這麼點點滴滴的呵護,他都感受在心裡。

  所以及年長,隨著他年齡,一點一點增長,「漸識義方」,也會愈來愈懂事。「則日加尊嚴,能致敬於父母也」,這個「日加尊嚴」就是這個孩子對於父母那種尊敬的心不斷的提升、增加,這是很自然提起的,那種愛敬父母的心愈來愈提升。聖人觀察到人生下來他成長這個過程,觀察得很深入:

  【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

  註解裡面講,「聖人因其親嚴之心,敦以愛敬之教,故出以就傅,趨而過庭,以教敬也,抑搔癢痛,懸衾篋枕,以教愛也。」聖人就因他對父母日加尊敬的心裡,『因嚴以教敬』,孩子對父母愈來愈尊敬,所以教以敬的道理。『因親以教愛』,他對父母親愛的心裡,教他愛的道理。那會落實在跟父母相處的這些生活的細節當中,像「冬則溫,夏則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就在跟父母相處當中藉由很多生活這些情境,把他愛敬的心不斷提起來,不斷長他愛敬之心。

  我們剛剛提到「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父母養育我們,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對父母一天一天更加尊敬起來,聖人觀察到人成長的這個情況,「因嚴」,對父母的這個尊重的心,來教他恭敬,「以教敬」,因對父母的親愛,來教他怎麼愛人。所以註解裡面提到的「聖人因其」,對父母「親嚴之心」,然後「敦以愛敬之教」,這個「敦」應該是更加的鞏固,更加的引發、長養他愛敬的心。師長也有提過,父母教孩子尊重老師,老師教孩子孝順父母,這兩個配合是很重要。所以聖人他在施教當中,尤其辦學校,請好的老師,這個在施行政教是相當重視的。所以我們看註解裡講的「故出以就傅」,孩子,像師長老人家他好像是差不多七歲的時候去拜老師,老師教什麼?老師教孝順父母。所以「趨而過庭,以教敬也」,《論語》裡面,孔子的孩子孔鯉,他父親在的時候他就趨而過庭,不能說父親在的時候大搖大擺的慢慢走,這個就不夠恭敬父親。

  所以看到父親很恭敬,低下頭來,不怠慢,趕快走過去,這個是教敬也。這個恭敬,比方老子的老師常樅,他年齡非常大了,然後他對自己的學生老子好像有給他問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為什麼經過幾百上千年的樹要趕快走過去?那個也是尊重,壽命那麼長的樹它可能都有樹神在,所以這個都要恭敬,不能大搖大擺走過去。所以這個敬表現在對父母,進一步也是對天地萬物。好像還有提到,比方說你功成名就了,到自己的故鄉了,要下馬,要走進,用走的進去故鄉。你不能我考上進士了、我當大官了,坐在車上大搖大擺,這不妥。因為你進了故鄉,有很多你的親戚、長輩,甚至於哪怕沒有血緣關係,他都看你長大的,都曾經愛護過你、幫助過你,所以都要很恭敬對待。你看都在這些生活的細節裡面在教恭敬,好像常樅又問老子,他把嘴巴張開,你看到什麼?牙齒都掉了,舌頭還在,柔弱勝剛強。老子都回答了這些重點,老師說好,可以了,體會到他的心境都能領悟這些了。所以這裡這一段註解也是強調到了,聖人在教化百姓,他也是強調透過孩子從師學習,老師也是要教他愛敬父母,所以「趨而過庭,以教敬也」。

  再來「抑搔癢痛」,就是隨時能體恤父母親的痛癢,幫忙他揉一揉、抓一抓,其實這個就是體貼備至。像東北的說法,當父母的小棉襖,這個就是抑搔癢痛。包含「懸衾篋枕,以教愛也」,懸衾就是把被子掛起來,把枕頭收好,其實就是對父母生活上的照顧很體貼入微。就是我們剛剛講《弟子規》,「冬則溫,夏則凊」、「親所好,力為具」,這個以教愛也。從父母的緣,人生起這個愛親之心很自然,當然這個心也是他本有的。所以聖人的教化,只是不斷啟發人本有的良心。順著良心本性教敬教愛,所以並非有所勉強。這個順著人性教,比方說我們提一個重點,「忠臣出於孝子之門」,所以忠要建立在孝的基礎上,沒有勉強。

  我曾經看過一個節目,就是有一個老師他教學很投入,孩子要高考了,他也是全力以赴。而剛好有一年,孩子要高考前(因為他可能任教的地方離自己的家比較遠),他的母親去世了,結果他沒有回來奔喪,處理後事,繼續教孩子高考。從相上來講他也是為了培養學生,培養學生也是為了社會國家,可是我當時候看報導這個人的情況,我心裡上就覺得怪,說不上來,覺得他做的事也挺難的,挺不容易的,這麼為學生奉獻他的時間精力,母親去世了也沒回去。我們想一想,我們到底要教孩子什麼?教學生什麼?教學生考高分?有沒有比考高分更重要的?你在這個時間點上,你應該展現孝道給學生看。所以我一看,心裡有點堵,想佩服他,又不是佩服得很出來。結果還採訪了他自己的小孩,我看他的小孩提到他的父親淡淡的,沒有那種很愛、很尊重。可能也覺得,我父親這麼做,我也做不到,可是不是說打從內心愛敬他的父親。所以要教忠,要建立在孝的基礎上教,這樣才自然。假如一個國度、一個地區只教忠,孝道不大重視,那個會很怪,那個忠有點不靠譜,因為怕不是自然(人性),可能是特別高壓、強壓把他逼出來的忠,那個不是從自性自然發展出來的忠。

  所以季康子問孔子,「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你看他當國君的人,就想著百姓對我忠,那孔子告訴他什麼?「孝、慈則忠」,你不教他孝道,他怎麼學忠?你不君仁,他怎麼忠?孔子這兩個字用得太精闢了,孝,你不教他孝他怎麼忠?所以聖人教化百姓都要順著本性來教,也包含他孝,他遇到一個領導者,領導者都虐待他們,這樣也不對,都不體恤他們,應該是要君仁臣忠。你領導者要仁慈,君臣之間就互相交感真心,「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這些假如不講清楚,人學了五倫關係都拿來要求別人,不對了。所以季康子問這個問題,其實出發點不是從自己做起的,出發點是要求,孔子也是順著他提的問題提醒他。所以:

  【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

  聖人是「順羣心以行愛敬至禮」,都順著本性「則以施政教」。既然是順性教導,所以「不待嚴肅而成理也」,就不需要使用很嚴肅的教化方法,百姓就會向善,也不需要很嚴厲的這些法律、政令,百姓就會遵紀守法。所以『其政不嚴而治』。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教化?

  【其所因者本也。】

  因為他的教化憑藉著,這個『本』就是本性,就是孝。所以抓到根本的教育,「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人的這些善根會增長起來,百善跟著增長。我們接著看: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

  『父子之道』是天性之常,做父親的愛他的孩子,孩子很自然也愛他的父親,所以這個天性也是天生的、自然的,不帶勉強的。「加以尊嚴,又有君臣之義」,因為跟父親的相處,這個恭敬的心提起來,父就如嚴君。所以師長有一個專題,「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所以你當父母的人,他同時也是什麼?也是君,也是師。所以家人卦裡面有說,「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母不止作之親,他也是作之君。再來,父母也是孩子第一任老師,那也是作之師。好像前面有跟大家提過「君親師」的精神,在任何的角色,哪怕是最基層的人都可以做得到,大家有印象嗎?我們舉了丁龍創辦了哥倫比亞大學漢學系。當然我們從這一段也體會到了,父親這個角色的發展他也是孩子的嚴君,所以父子之道裡面蘊含著君臣之義。經文講:

  【父母生之。續莫大焉。】

  註解裡講,「父母生子,傳體相續,人倫之道,莫大於斯。」人倫當中我們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父母生育了子女,子女再生子,這樣代代相傳,血脈得以綿延。人倫之中沒有比傳宗接代延續生命更重要的,所以『續莫大焉』。

  【君親臨之。厚莫重焉。】

  因為父也是嚴君,「以臨於己」,父親面對孩子,既是嚴君又是慈祥的父親,又有嚴又有慈,這是兩重的恩愛,又是君又是親,所以『厚莫重焉』。這兩重的恩情,所以「恩義之厚,莫重於斯」。我們剛剛已經舉了《易經》裡面說,「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當然經文是舉父親,母親其實也是「厚莫重焉」。所以:

  【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

  因為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最厚,所以假如我們做子女不愛自己的父母卻愛別人,這個就悖離了道德。

  【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不尊敬自己的父母去尊敬別人,背棄了禮義。所以註解裡面講,「言盡愛敬之道,然後施教於人,違此則於德禮為悖也。」就是不管是天子、領導者,甚至於是一般的人,自己去愛敬自己的父母,然後你再施教於百姓,或者是施教於自己的兒女。假如自己沒有盡愛敬,甚至於是違背了,那我們於道德禮義就是相悖了,不符合。那這樣的結果百姓不能認同,或者是你的孩子也不能認同你的教育。所以我們也遇過家長說到,讓他的孩子孝順,結果孩子說你都不孝順爺爺奶奶,你幹嘛叫我們孝順你?所以這個後面講到:

  【以順則逆。民無則焉。】

  「行教以順人心」,我們自己要首先做。「今日逆之,則下無所法則也」,君主教化人民以孝,但自己卻背棄對自己的孝養、愛敬,那人民的行為就失去了遵循的法則,沒得效法了。好像以前有一個故事是講三代同堂,老人家因為年紀比較大,有時候可能力氣稍不夠,就把碗打破了,這個當父母的人看到老人這樣,就去用木頭做碗給老人用,結果孩子自己也在那裡做,父母說你做這個幹嘛?小孩說以後你們老了給你們用。你父母都沒有很好的尊重老人,孝順他們,『民無則焉』。所以這個孝道,假如在家庭當中,什麼時候在教?隨時隨地孩子都在感受,都在看。接著經文講到:

  【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

  這個註解很簡要,但都能點出這一句裡面的核心的義理,我們看這裡講,「善謂身行愛敬」,就自己要先做到對父母的愛敬。『而皆在於凶德』,「凶謂悖其德禮」,就是違背了道德禮義,不愛其親就違背道德,不敬其親違背禮義。所以這一句就是領導者不從愛敬父母去落實,去以身作則,反而違逆孝道,違逆愛敬父母,那就不是依照天理在行事了,這個是凶德,不符合性德。

  【雖得之。君子不貴也。】

  這個領導者他背其德禮了,可是雖然他的位子比較高,他得志於人上,『君子不貴也』。他雖然統領成名了,但有德行的君子不覺得有何尊貴。我們前面也講到了,人是因為行為而尊貴,不是因為他的地位而尊貴。

  【君子則不然。】

  君子喻於義,君子時時考慮要符合道義,所以他不會違背道德禮義。所以『君子則不然』,不像違背道德禮義的領導者。而且其實「君子則不然」也是彰顯,君子不會以違背道德禮法的手段來攫取任何名利地位。孟子有說,「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只要行一個不義,而能得到天下,不要,違背良心了。殺害,甚至傷害一個無辜的人,而得天下,這樣的事不做。

  我們看這一段開解是從「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所以君子這個道德禮義比他的生命還要重要,他絕對不會為了要去拿到名聞利養而把道德禮義拋在一邊,君子不會幹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看歷史當中就舉到了,這個是孟子對大舜孝行的詮釋,孟子說,假如今天舜王的父親瞽犯罪了,人家要抓他父親,他會天子不幹了,然後背著父親逃到人家找不到的地方。他不能親眼看到自己的父親被關到監獄裡,他不忍心,他寧可我天下都不要了,我只要我父親不要在監獄裡受苦,他會這麼做,這一點很重要。你看孟子在解聖人的心。《論語》裡面也有說,你看父子關係這種孝道,都透過這些經句我們來體會。這個楚國人問孔子,我們國家有很正直的人,「其父攘羊」,他的父親偷了羊,結果兒子好正直,把他父親揪出來,然後讓法律來判他父親。你看我們這個國家這樣的人夠正直吧?孔子的回答也很含蓄,「吾黨之直者異於是」,我們國家的直跟你們有點不一樣,孔子沒有說你這樣是不對的,孔子的言語是很含蓄的。孔子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人的直他也是跟自性相應的。所以父子關係那種直,就是一心為父母好,不忍心看父母被關起來、被判罪,寧可自己去代罪,他也不可能眼巴巴的還把父親揪出來,他不可能幹這樣的事。我們看,比方說王莽他殺了自己的孩子,這個就違背這種天性,他沽名釣譽。他一個孩子把自己的僕人殺死了,你看他沽名釣譽,我的孩子犯這樣的錯,然後好像讓他孩子喝毒酒自盡,這都沽名釣譽。所以這個我們也要會判斷,這一句對於我們人生很多重要的抉擇很相關,你要擇師,你要看這個老師對父母孝不孝敬;你要擇友,要看;你要擇事業合作夥伴,重要;你要則偶,亦如是。他不愛其親、不敬其親,他已經違背道德禮義,他沒有德的基礎。

  所以古代,這個是唐朝德宗年間的例子,我們有提到李皋治理溫州,有個老婦人哭得很傷心,李皋是很用心辦政治,看到百姓有這個情況,趕緊仔細了解清楚。結果這個老夫人就說,我兩個兒子一個李鈞、一個李鍔,二十多年前離鄉背井去考科舉,求取功名,都沒有再回來了。老人家可能生活都過不下去了,當下應該是哭得死去活來,老淚縱橫。李皋聽了很同情,但也是很憤慨,結果就深入去調查,結果大兒子李鈞居然是殿中侍御史,那是專門糾察官員犯錯的,結果自己居然是這樣對待母親;二兒子李鍔是京兆法曹,是管京師的司法的,都是管別人,結果自己無德,而且那個職位都很高的。後來李皋把這個情況上奏皇帝,皇帝也是很震怒,因為做人要「入則孝,出則悌」,這個等於是忘恩負義,就免了他們的官職,而且把他們流放遠方。這個是用官員,都要是以孝為本,他才有德行的基礎。好像也有看到最近的報導,要升很高的官,後來了解好多年都沒有回去過家裡,後來就不用他了。說實在的,用錯一個官,多少老百姓要受害了。大家想一想,這個老婦人,這兩個兒子李鈞、李鍔,他們當那麼高的官會幹些啥事?棄老母親於不顧,這個人很自私,他當官要幹什麼?鐵定謀自己的名利。

  諸位同學,不舒服就調整調整,把鏡頭關了。現在國內這個疫情比較嚴重,大家要保重,待會我把一些注意事項發給你們,你們也自己判斷判斷,該找個醫生調一調,還是滿重要的。因為這個新冠雖然現在它的毒害比較減輕一些,但不能掉以輕心,沒把它根治好,到時候留下病根不好,有些說法叫長新冠後遺症,這個我們要避免掉,所以大家斟酌情況。你們放心,你們全部關了我也能講,因為這是老和尚曾經交代的,沒有人聽,對桌椅板凳都要能講。要以生公為榜樣,「生公說法,頑石點頭」。沒人聽只有石頭,講到頑石點頭,他就有功夫了。大家不要覺得不可能,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無情眾生有法性,是有感應的。你看我們澳洲淨宗學院,枇杷樹神都往生極樂世界,這個確實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接著提到了,君子絕對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君子會怎麼做?君子他會落實孝道,落實愛敬存心。他表現出來的行為,我們看:

  【言思可道。行思可樂。】

  「思可道而後言,人必信也。」你看這一句我們拉回來自身,親戚朋友對我們講的話信不信服?所以人家相信我們不是要求來的。「君子恥不信,不恥不見信」,羞恥的是我沒有做出讓人家信服的言行出來,而不羞恥人家不相信。其實這些也是《群書治要》的句子,這裡面也是提醒我們,我們有一個慣性滿強的,向外要求,不是向內自己期許自己。我剛好早上跟同修吃火鍋,在馬來西亞吃火鍋,馬來西亞天氣挺熱的,但是也是應冬至大家聚一聚,這些同修也是平常都照顧我們。她就提到,比方說她到道場聽經,他先生送她來,然後在外面等,就不進來聽,她就很生氣,都已經到了還不進來。就是我們很常會有這種要求的念頭起來,都要求別人,沒有自我要求,很可能是我們自己學了沒有很大的改變,假如我們學了之後大變活人,鐵定家裡的人說這到底聽了什麼課?趕快進來看看。所以修行,修正一些錯誤的慣性,從要求別人轉回來,我們要求自己。所以所說的話一定是先思量考慮,我這個話符不符合正道?所謂「不欣世語,樂在正論」。孟子說「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你講話違背禮義,叫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義」,我們所做的行為不能是仁義出發,「謂之自棄」,因為這樣做是不自愛,不順自己的性德。接下來這六句,『言思可道。行思可樂』:

  【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

  就是一個領導者能落實這六件事,他來「臨撫其人」,臨就是面對百姓,安撫百姓。你看註解裡面講的,「則下畏其危」,敬畏他的威。而領導者他的威德、威望、威信從哪裡來?從他自己的行為而得到這樣的威信。所以「下畏其危,愛其德」,尊重、愛戴他的德行。「皆放象於君」,底下的人自然歡喜效法他。所以人民效法或者人民尊崇他的德教,這也不是要求來的,也是他自己做得好。這一段其實跟我們也很有關係,我們今天已經學佛了,我們也希望帶動我們的親戚朋友跟有緣的人。諸位同學,你們希望親戚朋友什麼時候開始學傳統文化?我們是增上緣,萬法因緣生,我們是他的增上緣,我們做得好,他們就有信心。所以師長勤勉我們「學為人師,行為示範」,其實這六句就是具體指導我們怎麼學為人師,行為示範。從第一句,我們的言語都要符合正道,孔門四科,言語排在第二。諸位同學,你們有沒有曾經,比方花八個小時、花十個小時,我要好好來學習怎麼講話。有沒有同學有這麼下工夫?言語那麼重要,所以理有頓悟。我們體會到言語,其實我們往往是什麼?今天得罪人,造成很大的麻煩,講話太重要了,然後才應該來學。

  所以師長有一篇教誨「德行言語應當學」,老人家這一段教誨很精彩,我們從老人家這些教導去感受言語對自己、對他人的影響很大的,「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抱怨帶來記恨,寬容乃是智慧」。你看,抱怨還是寬容,差很多。自己的受用跟他人的受用,可謂天壤之別。所以「克念作聖」,在言語的時候要能伏住抱怨,提起寬容。「少說諷刺的話,多說尊重的話」,我們有沒有講那個話開人家玩笑、揶揄人家、諷刺人家?這個不好,這個沒有禮敬諸佛,違背性德。我們有時候一比較放鬆了,現在的話叫拿人家開涮,這個就不妥了。「諷刺顯得輕視,尊重增加了解」。發這一段給大家做參考,發到群裡面去。「少說傷害的話,多說關懷的話;傷害形成對立,關懷獲得友誼」,你關懷別人,跟別人交心。「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商量的話」,命令只是接受,這個接受是口服心不服,商量才是領導,商量可以帶動大家集思廣益,調動大家的積極參與,所以商量才是領導。諸位同學,你們也有可能負責一件事,或者負責一個崗位,你看這些言語的修養都要用上。「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別人的話;「批評造成隔閡,鼓勵激發潛能」。

  「行思可樂」,註解講「思可樂而後行,人必悅也」。你這個行為要做了,是否能夠令人家歡喜,這個是替可能相關的每一個人考慮,人家也會體會到你替他們想,所以人必悅也。比方說你安排一個活動,考慮到時間、交通種種情況,參與的人就會覺得你特別細心,都幫我們設想了,這個事做起來大家生歡喜心。所以師長說「菩薩所在之處,讓一切眾生生歡喜心」。

  《群書治要》中也是有強調到,我們看一下四十三句,三十四頁,《修齊治平36O》裡面提的,「聖人之於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聖人治理天下,做一個比喻,如同處在廳堂之上。「今有滿堂飲酒者」,這個廳堂裡滿堂的人都在歡喜飲酒,「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但有一個人獨自對著墻角哭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那滿堂的人都會不愉快。所以聖人治理天下,「聖人之於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有一人不得其所者,則孝子不敢以其物薦進也。」哪怕有一個人還未得到合適的安排,還有痛苦在,那麼即使是身為孝子也不敢將他的物品即刻進獻上來。就是能體恤到每一個人,哪怕還有一個人痛苦,都會去先照顧好他。這個是愛敬的存心,能落實在做一個領導者。所以有一句俚語說的,「人人道好,須防一人著惱」。你做的這件事,一百個人,九十九個都說很好,但是有一個人卻是很痛苦,那我們也能夠顧及到他。所以菩薩所在之處,讓一切眾生生歡喜。

  再來,『德義可尊,作事可法』,他「立德行義,不違道正」,他隨時能夠立住道德,所行之事都符合道義,這樣的人他的道德品性就受到人的尊敬。這一句,其實也是彰顯了君子他行事,隨時他是要考慮符不符合德義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我們看一下《修齊治平》的第八十五句,六十二頁,這一句因為是「行思可樂,德義可尊」,在《尸子治要》當中,裡面有提到言行有四個準則,這四個準則君子他都是隨時提起來,不會離開他的,第一「志動不忘仁」,你要做事,你遵循志向目標的過程,不能忘了仁愛。就像剛剛那個例子,所有的人都很歡喜飲酒,但有一個人痛苦,還是會考慮那個人,仁。「二曰,智用不忘義」,你在運用智能考慮事的時候,不能忘了符合義,符合道義,你不能盤算的時候動小聰明,動了有損人利己,這不行的。「三曰,力事不忘忠」,就恪盡職守的時候,不能忘了忠誠。這個「忠」不偏不倚,心不能偏斜了。「四曰,口言不忘信」,就是你只要說出來的話一定要符合誠信,信實。「慎守四儀,以終其身,名功之從之也,猶形之有影,聲之有響」,只要所做都符合仁義忠信,而且終生不忘,名譽功業會自然隨之而來,這個叫功成名就,這個叫實至名歸。這個實至名歸就像身形有影子相隨,聲音發出去自然會有回音回來,這個水到渠成。其實這一段跟孟子講的「仁義忠恕,樂善不倦,天爵也」,上天自然會給你應有的福報。所以我們引這一句,我們隨時都是仁義忠信,那就是德義可尊。

  「作時可法」,註解裡講「制作事業」,你在努力,當然為家庭也好,為社會也好,經營事業,「動得物宜,故可法」。你做都是符合,這個「宜」,適宜,比方合情合理合法。所以你處理事都是合情合理合法,值得他人來效法。同學有沒有思考過,比方說作事可法,我現在在班級團體有負責事情,我做事的心態,我做事的原則、做法,能不能給人家做表法?能不能給人家好的啟示?做事哪些心態才正確?做事有哪些原則?其實這麼一思考下去,這些都要用心去積累、去領悟。為什麼有一句俗話叫「嘴上無毛,辦事不牢」,諸位同學聽了這句話服不服氣?這個也不是說一定要多大年紀事情才能辦得好,但是一定都是要很用心去積累自己做人做事的涵養,沒有這樣的心,你做完事也不知道錯在哪,或者哪些地方應該要改進、要提升,所以做人做事都要自己下功夫。「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這個屈志老成不是說年紀一定要很大,老成是老成持重,他積累了很厚的做人做事,人情事理都很敏銳,真的遇到緊急的狀況,讓他來輔助,能穩住陣腳,穩住局面。諸位同學,應該可以,比方「作事可法」,我們這一句,從今天開始,拿個本子,做人有哪些重要的教誨原則,做事有哪些重要的教誨原則,把它積累下來,你常常看、常常看,你面對事的時候就提得起來。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有時候我們面對境界的時候,咋辦?現在這個情況用哪一句?比方說現在好急的情況來了,你要想到,急事宜緩辦,忙則多錯,事緩則圓。你雖然很急,你不能被這件事搞得你自己都著急起來了,很匆忙的就做一些決定,都不妥當。我們明天再就做事跟大家提一些老祖宗留下來的經句,我們去感受,做人做事真是學問,不簡單!

  好,今天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