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孝經》—上行下效  成德法師主講  (第七集)  2022/12/19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7-0007

  諸位同學,大家下午吉祥。阿彌陀佛!我們接著看《孝經》,上一節課講到「三才章第七」,這一章講天地人和孝的關係。

  開頭有講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具有天(這個經是常)恆常不變的性質,「地之義也」,蓋有地給予一切萬物利益的性質。這個部分我們要自己用心去體察。這個「孝」字,漢字是智慧,上面一個老,下面一個子,一體不可分。而我們老祖先在家庭人倫當中,以父親表天、表乾,以母親表地、表坤,孝字就代表父母待我們如一體。甚至把我們的生命看得比他們都重要,尤其我們在生病的時候,父母都很著急,希望代我們受苦。所以父母對我們的愛護,像不像天恆常不變給我們溫暖、給我們能量?地,就像母親一樣不斷給我們滋養,而且像大地滋養萬物,平等。萬物哪怕很髒,一把屎一把尿灑在大地上,大地也沒有嫌棄。就像我們成長過程,可能講了、做了不少傷父母心的事情,可是父母沒有責怪我們,都是包容我們,你看這種天地的精神在其中。甚至於母親,當我們用錯誤的、忤逆的言行對待她,她默默承受,反而讓我們生起慚愧心,慚愧也就是善根起來了。就像大地,接收到這些污穢的東西,它把它轉成營養。所以母親的默默承受,最後把我們的脾氣、煩惱,轉成一種慚愧,一種覺悟。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有天地的一種精神,那個愛自強不息,沒有間斷的。「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到了一百歲,這個愛沒有變。地利益萬物,就好像母親時時都在想著為我們好,為我們做什麼。父母對我們的關愛沒有間斷,所以佛經裡面才以父母的愛來比喻佛菩薩的愛,佛菩薩的愛是同體大悲。「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兒子想母親,像母親想兒子一樣,這個母子就沒有分開了。其實我們能時時不忘父母的恩德,這個人的性德就開始開發出來了,而人的性德都有天地的特質。

  《易經》裡面說「大人者」,大人是聖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中華文化是天人合一的學問。所以後面有講到「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我們怎麼法天地?怎麼從大自然當中啟發自己的悟性,提升自己的境界?這個應該是三才章當中要啟發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愛沒有間斷,無盡的包容,這是這個孝字上對下。那孩子對於父母呢?一樣。這種天性的作用,父母愛子女,用言語來表達這個道理不容易,就很自然;子女愛父母,仰慕父母。老和尚曾經在日本,剛好有同修來聽經,有一個母親推著幾個月大的襁褓中的小孩。師長很會機會教育,看到這個情景,就把所有的人找來,你看這個孩子這麼愛他的母親,誰教他?沒人教他,天性。你看他父母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所以我們古聖先王,他就是看到父母子女之間這種天性,拿來教化,讓每個人可以終生保持,進一步還可以推展到愛兄弟姐妹、鄰里鄉黨。「凡是人,皆須愛」,進一步仁民而愛物,凡是物,皆須愛。好像跟大家舉過,五、六歲的孩子學了《弟子規》,結果到姑姑家玩,姑姑家裡貓生了幾隻小貓,小貓很可愛,孩子跟貓玩得很開心。姑姑說:你那麼喜歡,送給你吧!小孩說:不行,小貓離開牠媽媽,牠會很難過。仁民而愛物,其實這個孩子這一分心能保持發揚,你說他有可能去傷害眾生嗎?不可能。所以「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知道孝道順著人性,人民很容易接受,這是他本有的。你崇尚行孝,對他來講是個助緣,他最尊敬的天子,最尊敬的領導人盡孝,他看了感動,因是我們本有的,又有這麼好的助緣。所以就像下一章「孝治章第八」,用孝來治天下,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這麼大的一個效果。從下對上,當父母的慈愛,子女懂得感恩,啟發他的善根。就像我們歷代的孝子,「大孝終身慕父母」,你看他對父母那種感恩、行孝,是不是也像天一樣恆常不變,是不是像地一樣盡一切力量,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而且我們看那種要想去愛父母、照顧父母,做到盡心竭力都不會辭勞苦,就像地滋養萬物,它從來沒有說我要休息一下,我太累了。這是孝子回報父母恩德,其實也跟天地的特質相應。所以天地的特質,其實也是我們本善當中具足的特質。

  昨天也有跟大家提到,人為什麼會生煩惱?為什麼感覺不到萬物對他都有恩德?因為他有私心起來了,人私心一起來,他那種感受能力就會下降,欲望增多,欲令智迷,利令智昏。其實我們想一想,我們活在這個天地之間,受了多少恩德,人自我為中心的時候,感受能力就很弱。人假如想著父母這恩德太大了,父母的恩在哪?可能就在生活的每個細節裡面。早上怕我們遲到了,叫我們起床;起得很早,就給我們做早餐;出門前還叮嚀,今天天氣比較涼,衣服加上,生活的每個細節裡面用心去體會,都有父母的愛。包含我們現在整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甚至於我們的衣服、所用的,都是父母的關懷,幫我們準備的。能感受到了,進一步感受到「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這些有情的恩德。包含我們每天吸收空氣,沒有空氣活不了,我們什麼時候會比較感謝空氣?空氣很不好的時候,呼吸困難的時候。大家有沒有剛好起個大早,然後到附近的山,走到山上去,深深吸一口氣,空氣真好,真感謝!你看那麼多樹,每天吐出新鮮的空氣,我們才得以延續生命。包含現在天氣很冷,突然陽光普照,趕快出來曬太陽,這個時候就感覺太陽的恩德。所以成德在學習這一章的時候,就感覺自己這種感受能力弱了,感恩的心弱了。

  上一節課有跟大家提到天,還有日月星辰三光,加上四時運轉,日日年年都如此,由於它的光跟熱,才能讓萬物生長。然後地生養萬物,不曾間斷,都在滋養大地上的萬物。你看我們人也是,不是吃的時候才得到地的滋養,地氣隨時都在幫助我們,所以一般說要接接地氣。尤其我們現在電子產品太多了,你們有沒有經驗,尤其在冬天的時候,很容易,你剛好要去碰什麼,啪!電了一下,電子產品用太多了。你腳踏在大地上,你看這些電子的東西,嗖!大地都幫你吸掉了。就好像我們小的時候弄得一身髒,髒兮兮的回來,你看媽媽馬上把你帶到浴室給你用得乾乾淨淨的。這個我們,以成德來講,都有記憶的。地順天意,天地的配合,將大地當中蘊養、含藏的很多物質,供給萬物生長。講到這裡,我好像吃飯感覺不一樣了,我再看到一棵菜,這有天地在裡面。忽然想到大乘經裡面說「芥子納須彌」,甚至於還有講,一個微塵裡面有三千大千世界,這種功夫是普賢菩薩的功夫。

  一棵菜裡面,它含有天地很多因緣在裡面,它才能長成。人有這個感受的時候,他不可能去糟蹋食物,要眾多的因素具備才能長成。食物是因天的慈愛普照、地的敬順,供給它元素,然後才能各種穀物來生養我們萬民。所以人在天地之間,以天地所滋養的萬物為食,這些萬物也帶有天地的特質。我們很敏銳的話,你每次吃東西,感恩心都在增長,對天地感恩,對幫我們煮這一餐的人感恩,對施主都是充滿感恩心,其實這樣的人是快樂的。人為什麼不快樂?煩惱。把感恩擺在第一位的人,不可能痛苦的。他只想著恩德的時候,他就會報恩。報恩的人他人生很充實,愈報恩心量愈大,愈報恩自性愈彰顯,自性愈彰顯愈感恩。所以我們看修行的人,從感恩父母,這個感恩心能夠在他遇到的一切境緣,都能感恩別人。甚至於再擴大到我有過去生,我還有過去生生世世的父母,這個心量一下擴大,就變成大乘菩薩的心量,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祝福大家以後吃東西也有不同的感受,我們把天地的美德吃進去,而天的慈愛、地的敬順,這些都是孝的內涵。剛剛有跟大家分析過這個孝字,老、子,上一代對我們的愛,包含孩子真正念恩,對父母的孝。天跟地、跟孝這些特質,都能在人的行為當中把它呈現出來,民之行也。人代天行化,他的行為彰顯孝道,彰顯天地的德行。古人有說過,「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天地最重要的精神就是無私,為國者,效法天地無私,天地化育萬物來愛護人民,所以他叫天子。

  我們看下面的經文,「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是效法、遵從。「天地之經」,經是常,就是天地具有常恆不變的這些性質,包含地恆常的利益萬物。人民生活在天地之間,受到天地的一種薰陶,「則之」,就是也很自然會效法天地來生活。好像也跟大家提過,你有沒有看過農民很懶的?比較少。你看哪些人很懶,在都市裡面變成宅男宅女,每天好吃懶做,甚至於父母把飯給他端進去,吃完連洗都不洗,就堆在那裡發臭。因為這樣的人,有沒有常常接近天跟地?他每天接觸啥?接觸這些電子遊戲。他每天接觸電子遊戲,受不受電子遊戲影響?影響了。所以李炳南老師特別鼓勵大家要常常去爬爬山,在天地之間,你就無形當中可以受到天地萬物的感染、薰陶。大家可以去觀察看看,每一個人成長的地方。古人為什麼說地靈人傑?這個人生長的地方,比方說風景秀麗,比方說在蒙古,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這樣的人會不會小鼻子小眼睛?你們有沒有看過同學從蒙古來的,小鼻子小眼睛。他假如從小在都市叢林,有時候天都看不大到,都看到高樓大廈,望過去都是車水馬龍,你看這樣的人心胸會不會很寬闊?所以古人有說,「觀天地生物氣象,學聖賢克己功夫」。前面我們提到了天地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可以把它延伸開來。觀,觀察、體會,觀察天地之間萬物生長的氣象,從中體悟宇宙人生的道理,開闊自己的心胸、眼界。然後能夠學聖賢克己,克就是克服,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尤其是私心。你看這些萬物,比方說樹,它無所求,它只有利人,沒有所求。我們就能克己復禮,禮也就是天地的道理、天地之序。

  我們聽老和尚講經有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人身就是大宇宙的縮影,一個身體的複雜度,跟宇宙平等平等。所以我們人生要學習天的廣大,地的厚重,山的高遠。山很高,你們有沒有去過泰山?穩若泰山,這個成語我很早以前就會了,可是我真正去看東岳泰山,那個感受不一樣。那個泰山的形狀,站上去看,讓人家感覺四平八穩,那就是整個泰山給自己的感受。比方說你就住在泰山腳下,每天都望著泰山,這個人應該不會很輕浮。海的廣大遼闊,包含看著雲,雲的飄逸。「山高豈礙白雲飛」,不要執著,要像雲一樣飄逸;水的隨緣,水可以隨圓就方。水有很多學處,你看它不執著,隨圓就方。「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而且它往低處流,「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包含水清澈,能讓人洗去污垢,洗去心靈的污垢就是教化,水也表教化。你看面對千尺絕壁,一往無前,好似有勇,包含雖有百轉千回,卻始終奔流向東方。你看長江、黃河都是往東流,好似有志,它立了志就沒有改變。「君子立長志,小人常立志」,常常改變那不行,立了志就不動了。太陽光明,月亮清淨柔和,你看這都是觀天地生物氣象,我們自己跟自然融在一起,能有這樣的心境,就六塵在給我們說法,都在給我們啟示,人就在每個境緣當中靈性會提升。假如他今天觀到這些天地萬物,人事物,他都生煩惱,他不是得到啟發,那他每一天會退步,不進則退。

  以天地萬物為老師,這也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精神。上一節課還跟大家有提到《無量壽經》第三十一品,用十五個譬喻來彰顯菩薩自行化他的功德,而這些譬喻都是天地萬物。我們談到這裡,天地萬物的表法,「民是則之」,我們都懂得來效法。經文提到,「其智宏深,譬如巨海」,大家之後去看大海的時候要想到這一句,自己的智慧,要像海一樣廣大深遠,不能知少為足。「菩提高廣,喻若須彌」,菩提是覺悟,就是我們覺悟的心,要像須彌山一樣又高又廣大,須彌山很大。讀到這一句「菩提高廣,喻若須彌」,請問大家現在有沒有解決不了的煩惱事?有的話多讀幾遍,用自己本有的智慧把它撞破。或者現在煩惱,「煩惱起於愛憎」,是自己的愛憎心起作用,從根上把它去除掉,心上的愛憎、分別執著放下,不被這些情欲所擾,本有的智慧就會起來了。大家有沒有經驗,比方說你現在心上沒有煩惱的事,心情很愉快,看什麼東西好像都有所領悟,看個影片很有悟處;剛有煩惱的時候看什麼都很煩,看不下去。你看同樣是自己,差別那麼大!你看得更仔細,就是你煩惱輕的時候,智慧會增長,會透出來。

  「自身威光,超於日月」,菩薩,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自身所放射出來的威德(德光也是智慧之光),超過日月。師長有說過,一個地區有一個真念佛人,這個地方不遭難。因為真正念佛,他頭頂有四十里光明燭身,很亮。瘟疫,瘟疫有瘟疫神在執行,他走過來的時候,這個光太強了,閃一下。印光大師有說,這個地方真念佛,疫情進不去,印祖有講到。我後來看到一個德育故事,真的人身上是有光的。這個女子他的先生在外工作,不在家,小姑離間她跟婆婆的關係,講她壞話,結果婆婆很生氣,就把她趕回家去,趕回娘家。古人特別可貴的,就是她心上放責任、放恩德,不放人家對他的不好。結果沒多久,她家裡,不是娘家,家裡瘟疫肆虐,整個地區幾乎都感染。她知道之後,就跟父母說我要回去照顧我的婆婆跟小姑。諸位同學,假如是你女兒,你會不會同意?你們還考慮得那麼久,其實這個人我們說有死去的活人,也有活著的死人,要看得更深入。你看林則徐先生,他已經離開這個世間,他精神在這個世間長存。他那一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像那一天我們六和敬,卓教授念的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你看隨著那一篇文章,你讀著讀著,你正氣都起來了。「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你看文天祥「當其貫日月」,你看那個正氣,「生死安足論」。你看他要赴刑場的時候,「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他們離開這個世間,他們的精神長存。可是人假如違背了道義,他良心不安,他雖然還活在這個世間,他已經變成行屍走肉。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受過?比方說你覺得這件事情是你應該做的,可是你膽怯了,甚至於後來因為你沒有去做,留下遺憾,甚至不可挽回的結果,你每每想到那件事,你內心會隱隱的作痛。所以孔子為什麼教我們「見義不為無勇也」,義者宜也,義就是應該做的事。以前還沒有學傳統文化,良心常常不安,該讀書沒有好好讀,浪費時間,還跑去貪玩,感覺好像內心總是不是那麼光明。後來學了傳統文化,尤其最重要的增上緣,遇到老和尚。老和尚真是天地正氣,無私無我,我們看了很感動,也是願意民是則之,我們這些弟子,願意以他老人家為榜樣,來效法學習。遇到他老人家以後,感覺內心的狀況不斷在改善,慢慢覺得比較充實、有意義,不是蹉跎歲月光陰。

  這位女子,你看她不畏生死,她覺得這我應該做的,我不做良心不安,所以向她父母請示。父母也成全她這分道義,她就回去照顧婆婆跟小姑。諸位同學,你假如是她婆婆跟小姑,已經病得快沒氣了,突然看到她回來會怎樣?人都有良心的,這個小姑一定會慚愧到無地自容。這樣毀謗她、侮辱她,她還不顧生死,回來救自己。這也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她來照顧自己的婆婆跟小姑,結果就聽到門口有瘟疫神走過然後說到,這一間家裡有一個孝婦她頭上有兩丈紅光,我們別進去了。你看孝心,這個人身上、頭頂上都是發光。假如真念佛,那光更大了。現在疫情在國內比較嚴重,我們要發願,精進念佛,這些光可以利益到更多的人。人真的比較清淨,可以看到人身上的光。我曾經有看過幾次,比方說第一次見老和尚,當然他們之前就有聽老和尚講經,見到老和尚他一直哭,離開了還在哭,他忍不住。我的看法,老和尚身上光芒很慈悲,他這麼近距離一接觸,他感受到了,他就很感動,他自己也停不下來,說不上來,就一直流淚。所以「自身威光」,這個真的是有德光,有慈悲的光;「超於日月」,師父是表演給我們看,人可以修到這樣的德光。你們有沒有親戚朋友靠近你,然後感動得流眼淚的?或者聽你講話聽到流眼淚?那都是你的德行、你的真誠感通的。

  「其心潔白,猶如雪山」,心地潔白,就像雪山一樣。「忍辱如地」,西方的菩薩忍辱的功夫,就像大地一樣;「一切平等」,平等包容、平等供養、平等愛護眾生。「清淨如水,洗諸塵垢」,菩薩戒定慧的清淨行,像水一樣洗除眾生種種塵勞垢染。就像我曾經遇過企業家,看起來比較重利,以他的氣質,我的觀察是比較重利。然後他聽到有朋友給他介紹老和尚,他聽完之後,不可能,這個天底下不可能有這種人,他就帶著懷疑的心去聽老法師講經,現場。結果他回憶,他說他進現場就坐在後排,然後他不知不覺,聽到最後他坐到前面去了。而且他是受英文教育的,他普通話不會講,他就是被老和尚那種清淨慈悲感染,他就開始學華文。你看,老和尚那個清淨行,在幫眾生洗他的塵染,尤其是私心,他遇到這樣無私奉獻的人,觸動他的善根,他願意跟他學習。所以本來不懂普通話,每天聽、每天聽,後來普通話還講得滿流利的。我認識這個企業家很多年,氣質都有改變。《無量壽經》說「為世明燈,最勝福田,殊勝吉祥,堪受供養」,老和尚的行為觸動眾生,讓眾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向他效法,他的心光就會點亮,像明燈一樣,照亮眾生的心光。

  「熾盛如火,燒煩惱薪」,這一句我們放在心上,每一次自己有煩惱的時候,觀想就像一把大火,把這個煩惱薪很快就把它熄掉;智慧像熾盛的大火,很快就把煩惱給燒掉了。「妄想千般都不管,一聲佛號要分明」,「境緣無好醜,佛號一掃過」,所以以後有煩惱了,佛號就像智慧火一樣,把煩惱給燒掉。「只貴願力強,哪怕妄想多」,很堅定的一聲接著一聲,聲聲喚醒自己,喚醒自己本有的智慧,念念不離本尊,阿彌陀佛。燒煩惱薪。「不著如風,無諸障礙」。在生活當中,面對一切人事,像風一樣不要執著,順著,那這樣得自在了,不著如風,無諸障礙。就像君子無入而不自得,只要內心沒有產生分別執著煩惱,任何人事障礙不了自己的,是自己的內心產生煩惱了,這些人事才會障礙。剛剛說水隨圓就方,它沒有執著。所以叫「竹密不妨流水過」,古人留下這些句子都很有意境。師長也給我們表演不著如風,心上沒有放房子這些外在的東西。比方努力了三十年,有了一個小道場,突然因緣變化沒了,老人家沒放心上,馬上就放下,心上沒有執著,不著如風,無諸障礙。古人都不被物所累,他沒有執著世間的這些人事物。比方說韓琦,好像有人送他玉杯,很珍貴的,拿出來招待,結果不小心被打破了,而且打破的人好像算是階級很低的,都嚇得不行。韓琦是大官,結果韓琦知道了笑笑,東西總有一天會壞,今天這個時間到了。你看他沒有煩惱,不然他大發雷霆,他生煩惱,可能那個人也生大煩惱。所以要學風,不要遇到什麼人事物就很痛苦,以這句話提醒自己。看諸位同學的表情,最近心上有事情,這句多讀幾遍。

  「法音雷震,覺未覺故」,這一句話大家留下印象之後,你下一次再聽到打雷,感覺不一樣了。菩薩說法的法音,就像雷鳴一樣能震動、能警覺那些沒有覺悟的眾生。古人聽到雷聲跟我們聽到不一樣,我們現在聽到,好討厭、好吵;古人在夜裡聽到雷聲,起來正襟危坐,反省自己最近德行是不是出了問題,你看雷震都是在表法。「雨甘露法,潤眾生故」,像甘露雨一樣,滋潤一切眾生的善根。所以以後看到下雨,「雨甘露法,潤眾生故」,為眾開法藏,看到雨就想到菩薩這些妙法在滋潤我,我也要以妙法去滋潤眾生。「曠若虛空,大慈等故」,看到整個虛空,就想到心量要像虛空一樣,以大慈悲平等對待眾生。「如淨蓮華,離染污故」,像蓮花一樣,這是代表這些菩薩到十方世界去度眾生,但是他們也是出淤泥而不染,遠離這些五欲六塵的染污。「如尼拘樹,覆蔭大故」,以後看到很大的樹,就要想著可以護佑親戚朋友,護佑有緣的眾生。用這樣的心,你們一定會是很好的學長、學姐,如尼拘樹,覆蔭大故。我們這一屆碩二的同學,他們去年在福州,跟大你們一屆預科班去了蘭彼得,當時王同學他們在讀預科班,現在已經是碩二的這些同學,很照顧他們。聽說這些大哥哥、大姐姐要離開的時候,他們都流眼淚,所以代表這些學長姐很細心的在照顧他們,他們今年也到蘭彼得相見相聚了。尼拘樹是很大的樹,樹蔭非常的寬廣,菩薩的大慈大悲像尼拘樹一樣,能令一切眾生得安穩、得庇佑,能夠永離熱惱,得到自在。「如金剛杵,破邪執故」,密宗法器是金剛杵,能夠斷除眾生的煩惱、邪見、執著。比方說你朋友跟你談話,他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好多問題我都釐清清楚了,也是你用你的人生智慧來幫助他。「如鐵圍山,眾魔外道不能動故」,他們的信心願力非常堅固,像鐵圍山一樣,一切邪魔外道都不能動搖。好,以這些經句跟大家共勉。

  我們這節課,我們稍微再看一下:「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民是則之,當然指我們人都應該來效法,而且尤其是誰最應該要效法?賢明的領導人。他怎麼效法?「則天之明,因地之利」,學習天上的日月光明普照天下;因地之利,善用大地所生產的萬物,來利益人民的生活。當然也可以延伸開來,就是這些領導者他也是順應天地的化育,然後指導人民怎麼樣來生活。就是領導者效法天的朗照大地,然後教民順四時長養萬物,效法地的利益,運用地的各種元素來種植五穀。我們前面有分析過了,這地的特質都不一樣,怎麼樣來運用,來生長糧食,讓人民生活無缺。順著天地自然法則來治理天下,「以順天下」。順著天地的法則來治理天下,這樣的教化,「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這樣的教化合於人民的心理,因為人民其實也都在受天地的這些精神的影響,合於人民的心理,也合於人民的生活需要,所以人民自然樂於遵從。順著民心,所以教化的時候不用很嚴肅的要求就能夠辦成。「其政不嚴而治」,他辦理政治事務的時候,因為是順著民心,也不用很嚴格的規範,就能治理完善。

  我們看一下唐玄宗的註。這裡有提到:「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註解是說:「法天明以為常,因地利以行義,順此以施政教,則不待嚴肅而成理也。」成理,這個「理」就是治理得很好。從這個註解,我們能了解到領導者他能夠效法天地,無私奉獻,純是利民之心。你看天地滋養萬物沒有條件,他也能夠無私的來替百姓著想,來照顧人民,百姓能感受到他的良苦用心,他所施的教化、政治手段,百姓都能感受到他為他們著想,這個實行起來就不用很嚴苛,用什麼嚴刑峻法,不需要了。接著經句講到:

  【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

  古代帝王他體悟到,法乎天地無私的這種精神,可以達到教化天下人。因為有這個體悟,所以他進一步:

  【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

  這個先王,首先註解裡面講的,「君愛其親,則人化之,無有遺其親者。」先王自己先以身作則,對自己父母親盡孝,所以這個『博愛』的基礎還是在孝自己的父母,然後再以此孝心推廣開來教化天下人。當然首先他是身教,我們前面講到天子章,「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他這樣去對待自己的父母,再把這分心推廣來對待人民,上行下效。《論語》當中也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我們前面也提過,漢文帝的孝行,百姓看了感動,也會效法他。所以人民也效法他這種孝道,進而是博愛的精神,善根增長,不可能去遺棄他的父母。其實這些基礎,都是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領導者是一個助緣,領導能夠做得好,百姓本善中這些孝心、孝行,都能夠被引發出來。包含也相信,人民生活在天地之間,也能感受這個自然的教化。所以只要施政跟天地無私的精神相應,老百姓都是很能夠接受的。

  我們舉一個企業界的例子,稻盛和夫先生,這個例子有沒有跟大家說過?應該是沒有。我想起來是對馬來西亞華教老師交流的時候談到的,雖然他們是教育界的,但是企業界的一些榜樣給我們的啟示是相通的。稻盛和夫他經營兩個企業,都是他白手起家創的,兩個都達到全球五百大。能一個就很不簡單,他有兩個,全球五百強。結果他成就那麼高,他得癌症,一般的人得了癌症很痛苦,很放不下,他很鎮定,就是這些外在的東西他沒有放在心上,「不著如風,無諸障礙」。他發現癌症,他也很心平氣和,他就去安排,把兩個公司都安排人事,讓兩個公司都依然正常運作,然後他自己就出家去了。代表他以前就不斷在培養人才,所以他沒有這是我的公司,這是一種因緣起來,我不是要去控制、要去佔有。當我有一天不在了,要有人繼續把它經營好,他心上應該都是有這些考量,所以當他突然接到自己有胃癌,他能那麼從容去應對。後來他出家了,過一段時間,他的癌症好了。結果後來發生日本航空倒閉了,它屬於日本一個國家品牌的企業,這個真的完全倒下去,對日本人的信心會有很大的影響。結果那時候的首相鳩山由紀夫就親自上山去請他說,你可不可以來救日本航空。諸位同學,你去不去?我都看破紅塵了,我都出家了,還叫我去搞這些世間的事情,五欲六塵,不要。修行最重要的是為佛法、為眾生,隨緣妙用,自己心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出家、在家的分別執著,順著緣怎樣做會利益更多的眾生,他不執著這個外相,結果他出來了,還俗了。

  然後首先第一天見到全體員工,就告訴他們,我到日本航空我一分錢都不拿,他是無私的要來幫大家,一下子士氣大振。他花了一年的時間,其實他所用的理念,都是跟我們傳統文化的精神相應,所以後來很多中國的企業家去向他學習,他都說我是跟你們老祖宗學。這個也讓我們中國人生慚愧心,我們看到這種無私所起到的力量,非常非常的大。後來他成立了盛和塾,幾千企業家來向他討教經營企業之道,其實他就是把老祖宗的教誨介紹給他們。大家想一想,比方說他談的六種精進,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不能懶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以要存善心,常常要想到利益他人。他介紹給年輕人的第一本書《了凡四訓》,要積善行,思利他,強調凡事都要感恩,不能驕傲,都跟《了凡四訓》很相應。所以一個上位者,不管是天子或是領導者,甚至是一個企業主,都能夠博愛無私,他很快就能夠凝聚人心,達到上行下效的效果。當然一個最重要的基礎,就是相信人性本善,只怕我自己的榜樣做得不夠好,不怕人民不能感動。下一句:

  【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

  陳說道德仁義,人民聽後,他明白做人的道理。這個『興』是心裡很歡喜,很能接受。聽了之後生了歡喜心,就會很願意、很高興的去做。成德在二OO五、二OO六、二OO七年,這三年,整整三年,從二OO五年十月到二OO八年十二月,我們在湯池用《弟子規》跟老百姓宣講孝道、傳統文化。我們下到鄉裡面去跟他們交流,這是『陳之以德義』,告訴他們道德仁義,他們很容易接受。我們就觀察到,包含計程車司機,他也會去打溫泉水回去給父母洗腳。『而民興行』,包含本來婆媳關係處得不好的,她來聽完課,她生慚愧心,改過。師長有說,這三年的辦學證明兩件事,「人之初,性本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因為短短一年的時間,離婚率快速下降,我們去了解,在鎮裡面沒有一對離婚的。為什麼還是有離婚率?因為有一些是已經在外打工了,沒有在鎮上聽到傳統文化的課。所以人是可以教得好的,人不難教,因為本善。「陳之以德義」,這是用言教,有善根的百姓他就興行。

  甚至一個領導者,遇到言教力量不夠,還要以身教來帶動。在五代十國,唐朝亡了之後接著是五代十國,有一個清河太守,清河這個地方的太守,叫房景博。當地有一個人不孝,結果房景博的母親知道了,就跟兒子說,百姓不懂得孝,不懂得做人,我們有責任,不要責怪他,你把他母親帶到家裡來。這個老太太不簡單,都是反求諸己,我們做得還不夠,不要怪這個人民,把這個人民的母親請來,然後請房景博每天在侍奉自己的母親之外,也侍奉這個老人家。結果這個人民不孝,看了十天就在那裡鞠躬道歉,我做得太不好了,我可不可以帶我母親回去奉養?結果房景博的母親就說,他是臉上有慚愧,心還沒有真正很深的反省懺悔。又待了二十多天,這個老百姓跪下來一直磕頭懺悔。他母親說這是發自內心的,就讓他帶回母親了。結果後來這個人也成為當地的孝子。房景博的母親不簡單,她能養育出這樣的兒子來,真的是很有愛民之心,而且不苛責於人,都是要求自己。我們再看下一個:

  【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

  領導者率先恭敬和謙讓,做為人民的表率,人民自然效法,而不彼此爭奪。在《群書治要》當中,我們假如手上有書的,我們可以翻到一百四十八頁,一百七十二句,剛好選出來就是《孝經》這一段,「古聖先王明白順從人性的教育可以感化人民」。這裡有註,「見因天地教化民之易也」,人民容易接受。這裡提到的,「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用《論語》來註解,「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論語》這三段話也很有意境,「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這種上行下效的效果非常好。就像孟子說的,「君之視臣如手足」,上好義,「則臣視君如腹心」。你真正道義對待他們,他們內心心悅誠服,很願意跟從,所以而民興行。

  『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舉的這個例子:「若文王敬讓於朝,虞、芮」,這兩國國君看了感動,「推畔於野」,本來是要爭土地的,最後都讓地了,所以上行之,則下效之。其實周朝在教化當中,是很值得研究的一個朝代。就像《論語》裡面講到的,「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我們前面有講到孝道舉的例子,文王侍奉王季,一天問三次,還要觀察請問我父親昨天睡得怎麼樣?然後吃的吃完端出來,他要去檢查吃的量怎麼樣?假如看父親吃得不多,或者生病了,他就很難過,走路都不穩。後來他的兒子武王在他生病的時候,衣服都沒有解掉,在旁隨時伺候。而且文王吃一口,他兒子武王才吃,就是父親假如吃不下,他也很難過,他也咽不下去。這個是同體,兒子對父親真的是同體,這是孝的部分。我們看悌,甚至是看恭敬、謙讓。這個悌道,周公在武王生重病的時候,他就寫了一段禱文詔告天地,要把自己的壽命給自己的哥哥武王。很虔誠寫下禱文,就鎖在金櫃裡面,也很感應,武王好起來了。後來成王成為天子,成王年齡比較小,周公就輔佐他。結果就被誣告,說周公是不是要奪權什麼的這些誣告他,當時候成王可能有受到一定的影響,結果狂風大作,就把很多糧食整個都吹倒了。成王他們有讀聖賢書的,他們看到自然這些景象,他們覺得跟我自己有關,這是不是我的心術不對?所以就到宗廟裡面去反省,到祖先的靈前反省,剛好就了解知道了周公曾經為自己兄長祈禱,折自己的壽讓兄長延壽。剛好就被成王了解,看到了,成王就更懺悔,就親自要去迎請周公回來。結果他這麼一做,歷史當中記載,那個風就反向吹,把成熟的稻穀又吹正常。你看一個天子的心境,對整個國家禍福的影響太大了。這個是悌。再往上推,王季他的哥哥是泰伯、仲雍。你看他們兄弟的友愛到什麼程度?把國家都讓了。你看連國家都可以讓給兄弟,還有什麼東西不能讓?

  所以「先之以敬讓」舉的也是周朝的例子,因為他們的長輩做得非常好,文王的伯父,大伯、二伯把國家讓給他的父親王季。所以「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而且他的讓,不止讓他的人民也禮讓,還影響到其他國家。「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在註解當中有舉這個例子,因為虞、芮兩國爭地,結果他們也有善根,爭執不下,我們去找文王評評理。諸位同學,你們有沒有親戚朋友發生爭執,然後說我們去找一方評評理,去找包同學評評理;找梁同學、找韓同學評評理。假如有這種情況,善哉善哉,你們在人群當中的威望很好,你們是公平的代表。你看文王德行,讓人家國君之間吵架還得找他評理。以前的讀書人,他們的修養確實可以影響當地,當地有什麼紛爭,我們去找先生評評理。他不止在那裡教書,他在那裡會成為是非判斷的標準。所以以前這個地方婚嫁喜宴擺下來,主位誰坐?主位就是在當地教書的那個老師坐。所以古人,你看在百姓的生活當中就展現師道。

  我以前聽一個同事他說他小的時候,北方喜歡吃水餃,一年難得吃。結果他小時候的記憶,他奶奶把水餃撈起來,盛第一盤拿到祖先靈前去,不可以偷吃,他恭恭敬敬端過去放,然後回來。這也是功夫,水餃那麼香,他得恭恭敬敬端過去放著。第二盤撈起來了,又交代,趕快端去給教書先生吃,還要恭恭敬敬端過去。我當時候聽到這個故事很感動,感動在哪?感動在我們的老人把中華文化最核心的精神在哪裡傳下去了?在生活的細節裡面。這個老人家可能不識字,可是她懂文化。我記得二十年前剛到海口,常常聽到老人說,「我沒有文化,我沒有文化」,我聽到都心裡覺得挺難受的。後來我想明白了,我都跟老人家講,老人家你是沒有學歷,你很有文化;我們是有學歷,沒有文化。你看這個老太太她兩個動作,孝道、師道就傳下去了。所以我們聽這些故事也可以反思,我們自己要好好進德修業,到時候親戚朋友紛爭,還會主動來找我們,我們好護念他們。

  這個虞、芮的國君找文王就進入他的國度,結果看到他們的農田,中間的走道非常寬,農民之間都互相讓,不是爭地;後來走進首都,看到他們人民走路都互相讓路,井井有條;進入了朝廷,看他們這些文武百官都互相禮讓。結果看到這些景象,文王還沒見到,我們回去吧!不好意思見了。然後回去之後,本來在爭的地就割讓出來了。後來這個事情傳開來了,就有幾十個國家都歸附在文王之下。克己復禮,「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這歷史當中確實有這樣的榜樣。我們看下一句:

  【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我們制定禮儀和音樂,來引導教育人民,人民就能和睦相處。註解當中有提到,「禮以檢其跡」,禮約束一個人的行為,他懂得分寸。禮是人與人相處的一個美好的距離,就懂得分寸。「樂以正其心」,有這個樂教,他的心柔和、善良。能有禮樂教化,人民相處自然能夠和睦。我們當時在湯池的時候,看到老百姓我們就向他們鞠躬,下到鄉下去,剛好小朋友來上課,讓小朋友給爺爺奶奶、父母鞠躬,也有一些夫妻來參加課程,夫妻之間相敬如賓,互相鞠躬,這是『導之以禮』。還有唱一些孝道的歌曲,良善的歌曲,而且每天都有。所以一到了晚上,很多百姓就拿著小椅子,有時候三代人都一起去,在我們說綠色課堂,在樹蔭下唱歌,那種氣氛就很和睦。我當時也去參加過幾次,當地這種紛爭的事就非常少。包含還有夫妻吵架,要去離婚,當地就先勸他去聽課,後來聽完就沒有離婚,要反省。這都離不開禮樂的教化效果。我們看下一句:

  【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示好以引之,示惡以止之,則人知有禁令,不敢犯也。」這個談的,我們假如是依前面的經句來解釋這一句的話,那就是能夠清楚明白告知人民,禮樂、敬讓、德義、博愛,這些是好事,示之以好,這些是好事,和這些違背的就是惡事,這是呼應前面的教導。我們延伸開來,可以是賞善罰惡,非常清楚明白告訴人民應該崇尚什麼、應該厭惡什麼,人民就知道判斷,這些國家的法令、禁令就不會違犯了。講到這裡我們看一下《修齊治平》,一四六頁,一六九句,這一個單元是「教學為先」,這一句就提到了。大家手上有書嗎?文字檔可以查一下。「先王知人有好善尚德之性,而又貪榮而重利,故貴其所尚,而抑其所貪。」所以這些古聖先王是通達人性,人假如依佛門來講,我們阿賴耶識有善的種子,也有惡的種子。怎麼長那個善、禁止那個私,這是教化的重點,「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所以先王知道,人一方面喜好善良,崇尚美德的本性,另一方面,又有貪慕虛榮、財力這方面的習性。所以就重視他所崇尚的,可以用很多手段來獎賞這些特別難得的善行,然後抑制他所貪求的。所以能夠重視他所崇尚的這些善行道德,這樣禮讓的風氣就會興起來。「抑其所貪」,抑制其所貪求的,廉恥之心就能夠保存,不然這個貪念沒有調伏,人就沒有廉恥了。所以教化是長善救失。當然我們這些經句拉到我們自身來,我們也要教育自己,也要護念好自己。我們每天那麼多境緣,我們要判斷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對的要好好去做,不對的做都不能做。所以扎三根,這些經文也是對我們示之以好惡,我們知道知禁,比方「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比方「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這三根的經句,也都是讓我們懂得長自己的善,救自己的失。這是上位者能夠順著人性來教化,那就會起到很好的教化效果。接著:

  【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註解當中說到,『赫赫』是「明盛貌也」。「尹氏」是指太師。周朝有三公,太師、太保、太傅。在《禮記》當中有「文王世子」篇,就是文王他們是怎麼培養一個國家的接班人。諸位同學,這跟我們有沒有關係?首先第一是用在自己身上,要護念好自己的道業;再來以後,也不一定以後,現在就可以了,以至於你以後帶學生,這個都是關鍵。太保保其身體,太傅教他道德仁義,太師教他怎麼辦政治,怎麼做人做事。所以成王太保召公,太傅周公,太師姜太公。不止三師,還有三少。三師是教導,三少是跟他們住在一起,跟接班人住在一起,看看他有沒有落實。你看培養一個接班人,要這些配套措施。諸位同學,不可妄自菲薄,我們今天好好培養自己,我們雖然不是國家的接班人,也有可能。我們走上弘揚文化的路,要期許自己做法王,能夠登上講台「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我們要宣揚正法,我們也得把自己培養好。我們漢學院很用心,安排周醫師給我們上課,還有楊醫師給我們護航。應該明年這兩位醫師都會繼續給我們授課、看診,這個都是老和尚的福蔭。他們都是不辭勞苦,他們本身已經很辛苦了,工作不輕鬆,但是還是盡力的來護持我們。

  我們每一節課授課的老師,也是我們的太傅、太師在教我們,我們很認真的來學習。經典這些精神確實是超越時空,可以指導我們。大家有什麼生活上、修學上,都可以就近請教張老師,請教授課的老師。張老師也算我們傳統文化的老革命,他也是經歷不少事情,尤其很有擔當。這種擔當也是讓成德很敬佩,自己雖然在因緣當中,是做領導,但事實上我們這些同仁身上都有很多我不及的優點。包含我們漢學院的同學們,也是這樣。大家在因緣當中相觀而善,互相學習,互相切磋。這是談到周之三公,這都是培養人才的做法。註解說「義取大臣助君行化,人皆瞻之」,就是因為他是太師,他是重要的骨肱大臣,協助天子來教化,協助國君來教化,國家治理得很好,百姓得到很大的利益。知道這個恩德來自國君,來自於太師,所以就會很仰慕、很感恩他,這個瞻是瞻仰。「赫赫師尹」,就是因為他輔佐天子,以孝道來教化天下人,所以聲名顯要,百姓都敬佩信服,而且非常仰慕、尊重他。

  好,這是三才章第七。我們假如拉回來,我們自身來講,比方說我們是一個班級,我們也協助班主任,像韓同學協助班主任,這一段經文當前都可以落實。「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一有機會跟同學們溝通,「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像碩二的同學,他們就發願帶動整個漢學院的學風、道風,剛好成德還有兼其他班的班主任,其他的班級我常常看到,他們就寫碩二的大哥,怎麼照顧他們,怎麼勸他們、提醒他們的錯誤。這都是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這些句子都可以做。「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所以也可以多放一些古琴曲,這對班級的氛圍都有幫助。包含班級的班規,包含比方說到了漢學院,漢學院有院規,甚至於蘭彼得學校也有校規,這些「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所以中華文化,它所教導的是小大圓融,大到治天下,小到護念自己的修身,還有齊自己的家庭。家也要有家規,不然會亂。

  我們來看下一章,「孝治章第八」。這一章的章題,「孝治章」,用孝來治理天下。所以先王取法天地,這個秉承三才章下來,來施以孝道的教化。先王有這麼好的治國理念,包含他們的風範傳下來了,後代的明王,明王是有德有位的天子或者國君。後代的明王他很珍惜,他直接用孝來治理天下,那能得到太平盛世的結果。比方成王他創了成康之治,監獄裡面好像是四十年都沒有任何犯人,這個其實也跟以孝治天下有關。你看周公輔佐周成王,周公位置那麼尊榮,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位置這麼高了,可是周公怎麼對待他人,這一章也都有展現他們治國的精神。他不敢怠慢人,面對賢德的人,「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捉髮」,都不敢怠慢。我們看經文: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

  這個『治』是古音,現在念治。註解裡說,「言先代聖明之王,以至德要道化人,是為孝理。」所以以孝來治理天下。因為他們知道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孝心開,百善都開,所以他用孝來治理天下。

  【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

  『小國之臣』,他是小的國,而且是臣子,等於是地位比較低、比較卑的。而「王尚接之」,這個王指天子,明王指天子,尚且接之以禮。就是小國派來的使臣,天子都不敢失禮、怠慢他,『況於公侯伯子男』這五等的諸侯?就是何況是「公侯伯子男」,各國的國君?自然更不敢輕忽怠慢。這裡指到廣敬,廣敬就是我們佛門講的普賢行第一個「禮敬諸佛」,統統平等恭敬。天子能有這樣的德行,當然也離不開他的孝心。天子章第二,「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他這個愛敬的心延伸到對臣民,「德教加於百姓」。所以『萬國』,意思就是舉其多,就是很多國家,就指各國的意思。因為他行孝道治理天下,然後不怠慢,哪怕是一個小國之臣。這是性德的流露,所以各國的國君見到天子這樣的德行,都心生起歡喜。他歡喜了,他願意效法,所以同樣用此孝道來教化自己國內的民眾,同時也會禮敬自己的臣民。

  他很歡喜、很感恩,『以事其先王』,就是當天子要祭天地、祭祖先的時候,各國的國君都會帶來他國家的這些特產,來幫助天子祭祀上天或者祭祀他的祖先,幫助天子盡到對祖先的孝道。其實,比方你覺得這個朋友對你好好,你會不會感謝他的父母,把他教得真好。同樣的,一個天子恩澤於各國,你看這些國君很歡喜,他怎麼表達他的這一分感恩?感恩天子的父母、天子的祖上,把他教得很好。所以我們比方說遇到很多這些傳統文化的志士仁人,有機會見到他們的父母,我們都會忍不住,「太感謝你了!你培養這個孩子,還這麼支持他」。他的教學利益的人可不少,我們代大眾感謝他,這個都是很自然的一種心情、心意。我們看剛剛是天子的一個德行,接著:

  【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

  這個是指諸侯也,因為他治理一個國家。『鰥寡』是國之微者,就是國家裡面地位比較卑微的,國君尚不敢輕慢侮辱,更何況是知書達禮,禮義之士,更不可能輕慢。「鰥」是指妻去世了,或者延伸到獨身,但是年紀又比較大了;「寡」,夫死了,或者延伸獨身的女子,這個都是比較可憐。國君治理國家,對於國中這些弱勢的人,鰥寡孤獨的人都尊重,不敢侮辱他們。何況對於這些明理的讀書人,『況於士民乎』,「士」是指明理的讀書人,「民」是一般的人民。所以:

  【故得百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

  註解講「諸侯能行孝理」,以孝來治理國家,會得到所統之歡心,他所統轄的這些臣民都會很歡喜。進而怎麼報這個國君的恩?「則皆恭事助其祭享也」,當國君要祭拜自己祖先的時候,他們都帶著他們地方的特產來助祭,助國君祭祀自己的祖先,幫國君盡到對祖先的孝道。我們可以看到天子(國君)他們以孝,尤其能夠愛民,而且能夠尊重他人,就是這個愛敬的心,從對父母可以推及到他人,當愛敬的行為表現出來,會讓各國的國君很感動。一個國君愛敬對待鰥寡,會讓百姓很敬佩,就很歡喜能在他的國家生活,非常幸福,然後幫助國君來祭祀。

  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