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孝經》—先王之至德要道  成德法師主講  (第二集)  2022/12/6  馬來西亞馬六甲  檔名:55-227-0002

  諸位同學大家吉祥,阿彌陀佛!我們昨天學習傅注所作的《孝經》序。當然我們也從中了解到孔子所處的年代禮崩樂壞的情況,孔子一肩扛起了文化承傳的責任,所以《論語》當中我們也可以感覺到孔子的心境。在危難當中,他清楚自己的使命,「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他知道他不會有生命的危險,因為他繫著文化承傳的大任。而孔子所做「定禮、樂,刪《詩》、《書》,讚《易》道,以明道德仁義之源」,然後又「修《春秋》,以正君臣父子之法」,最後是考慮到「雖知其法,未知其行」,這些義理、倫常大道都彰顯出來了。從哪個大根大本去下手、去實踐?孔子就做了《孝經》。孔子有說到,他「志在《春秋》,行在《孝經》」。

  這一部經,經名是《孝經》。宋朝邢昺為《孝經》作的註疏,《註》是唐明皇彙集的註,邢昺有作《疏》。提到「孝者,事親之名」,孝就是侍奉雙親的意思。這個字是會意字,上面有個「老」,下面有個「子」,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等於是合成一體不可分的。父母從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時時在替我們打算、考慮;孩子還背著父母,這也有回報親恩的意思在其中。所以現在說有代溝,這是因為孝道沒有弘揚,孝道弘揚沒有代溝,一體不可分。「經者,常行之典」,經是指恆常例行的典籍稱為經。恆常例行也代表是真理,常道真理,不會因為時空而改變。時,時間,三千年前要孝,三千年後要孝;空間,中國人要孝,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應該孝。我們從不同宗教的典籍都有看到孝的教導。我記得初次接觸伊斯蘭教,聽到他們談到天國在母親的腳下,代表我們承歡膝下,很恭敬自己的父母,這樣的心行可以感召天國的果報。好像還有另外一個經文提到了人生最重要的第一件事是孝順母親,第二件事也是孝順母親,第三件還是孝順母親。因為母親是「十月三年,懷胎乳哺,推乾就濕,嚥苦吐甘」。所以我們看《地藏經》也是光目女、婆羅門女為母親發願。時間,還有空間,都應奉行的經典。

  我自己在二OO二年,有機會到澳洲淨宗學院學習。當地的百姓有來參加《弟子規》的課程,是用英文講的,我印象很深。自己也是好奇去看看,外國人聽孝道,他們的反應怎麼樣?雖然我聽不懂,我就坐在後面觀察,因為每一次講孝道的故事,總會聽得懂名字,子路還是曾子,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講的故事。因為我也聽懂一些詞的,一些關鍵字也聽得懂,以便觀察,觀察到大家看那個《二十四孝》,都是很多孝子對父母侍奉的細節,不是說轟轟烈烈,讓我們去體會孝在哪些地方落實。

  我們接下來要談「天子章第二」,今天會談到「親有疾,藥先嘗」。漢文帝他的孝展現在哪?當然是方方面面。但是歷史當中記下了什麼?侍奉他的母親。他已經貴為天子了,但是這些工作他不自己親自來做,他自己過意不去。這個很可貴,沒有因為自己的身分富貴到極點了而改變自己的孝心。找人去就好了,反正我現在花錢請個傭人就好了。我們看到文帝的孝行,感佩!大家想想,傭人照顧父母的心情,跟自己親生兒女照顧,大家覺得一不一樣?還是很不一樣的,畢竟母子連心。傭人照顧,他覺得我是領薪水的,很難像有孝心的子女體貼備至。像文帝照顧母親三年都沒有睡過安穩的覺,隨時有什麼情況馬上就醒過來,他衣不解帶,都沒有換睡衣,就是隨時準備起來侍奉母親的情況。從他照顧的點滴,尤其一個細節,所有要給母親的藥,他一定要自己先嘗一下。當然藥不能太燙,燙著了不好,看看溫度適不適中。甚至有可能這個藥太苦了,像我們今天假如很苦的藥給父母喝了,可以準備個比方說紅糖,喝完了趕緊含一下,可能就不會那麼苦。《二十四孝》當中,你看子路負米,就是一個為父母走很遠把米扛回來的細節;陸績懷橘,就嘗個橘子,都是這些點。所以我觀察這些當地人,講到這些細節處,我看他們在這些點上很自然的點頭表示認可。所以孝它是超越空間的。「人之初,性本善」,這個人沒有說是中國人,這個人是指一切的人,人道的一切眾人都在裡面。

  所以經,「常行之典」,恆常應該例行的典籍。我們昨天也提到有個疏,是皇侃《孝經義疏》,它註解「經者,常也,法也」。佛經是這樣,儒家的經稱為經都是一樣,都是常法。首先是恆常不變的真理,再來這個經也是表我們本性的性德。所以禪是佛心,經是佛言,都是從佛性德當中流出來的,我們照著經典去做,都能恢復我們本有的性德。

  好,我們進入第一章,「開宗明義章第一」,這一章的題目。第一章我們觀察,像《大學》開篇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以開頭的那一句教誨就是整部《大學》的綱領所在。《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也是教導我們怎麼恢復自性的一部經典。所以《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也等於是全書的總綱領,首先這一章能夠開顯整部《孝經》的宗旨,「開宗」,宗旨。闡述了孝的三個層次,我們昨天有提到,「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明義」能表明五種孝道的義理,因為我們接下來有五種身分,如何行孝?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還有庶人。其實他們五種身分的行孝都跟「開宗明義章」所講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都彰顯了這樣的心境在其中。這一章也是定萬世正教規範,所以「教之所由生也」。所以我們看整個國家民族強盛的年代,漢朝、唐朝,都特別重視以孝來治天下。我們看經文:

  【仲尼居。】

  『仲尼』是孔子的字,我們在經典當中尊重夫子都不稱他的名。『居』是閒居在家。

  【曾子侍。】

  『侍』是侍坐,陪侍在旁。我們看他們那個年代的戲劇,大家看過《孔子傳》嗎?有拍了十六集。那個電影我看就斟酌斟酌,因為裡面有很多跟史料不大一樣,就怕人家看了之後對歷史都認知不妥。所以做什麼事情還是慎重一點好,不論現行而論流弊。我看那個電影,顏回為了救經典好像淹死還是怎麼樣,反正就跟史料不相應。《論語》說「子在,回何敢死?」而且後面孔子刪詩書、定禮樂、闡明《易》道,都有顏回協助他。

  那個年代,坐都是鋪上一個墊子,應該都是屬於跪著坐。現在日本人還是這個坐法,好像這麼坐對身體挺好的,這個姿勢可能經絡比較通暢。曾子是孝子,所以這一部經時節因緣,剛好是曾子陪著孔子。曾子畢竟是大孝,宣講這一部經,曾子雖不能全懂,但是很相應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驗,你興致勃勃跟一個人談一個事情,談個義理,然後看對方一點反應都沒有,請問大家你的興致會怎麼樣?慢慢下降,算了,不說了。所以這個是要互相的交感。所以為什麼孔子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我能跟顏回聊一天。就像孔子說的,「用之則行,捨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就是對顏回說的。能用我們,我們就盡心為國為民;不用我們,我們也樂在道中。孔顏之樂,這個安貧樂道可不簡單,所以顏回可以「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了解這個學生入這樣的境界,孔子自己也是「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講這段挺重要,我們要多去體會孔顏之樂;不能體會孔顏之樂,這條弘法的路有點危險。安貧樂道,樂不起道來就會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在弘道的路上,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會比世間少,甚至於別人對我們的恭敬,可能還比世間做領導企業的還高。在面對這些境緣,我們都不能染著這種名聞利養,不然自己的心就會開始變化了。所以在曾子侍坐當中的因緣,孔子開始講這部《孝經》。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

  我們看註解說到,「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言先代聖德之王」。這個『先王』應該涵蓋周以前的這些古聖先王,一般我們指三皇五帝,包含三代也算,三代是夏、商、周,夏禹、商湯、周武王。三皇,在《尚書大傳》當中的說法是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這是三皇。五帝從黃帝開始,顓頊帝、帝嚳帝,還有堯、舜,這是屬於五帝。三皇以道治天下,五帝以德治天下,到了夏、商、周以仁治天下。「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這是孟子說的,「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到了春秋,剩下義了,之後秦朝就太暴虐了,最後到了漢朝以禮治天下。道德仁義禮,當然禮是道德的一個底線,不能再往下降,再降下去沒有禮的話,人跟禽獸就沒有太大的分別。

  『至德要道』是「能順天下人心,行此至要之化」。至德,這裡註解是「德之至」,德達到最高了,最崇高的道德。「道之要也」,這個「道」我們可以看作最重要的道理,當然也可以是「大學之道」。這個大學之道要從哪裡去做?其實「明明德」也是要從孝開始的。明德是我們本善、本性,你要把它恢復、開顯,還是要從孝下手。我們昨天從佛家的角度也都是這麼教導,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所以是「道之要也」,最重要、最根本就是孝,孝就是「至德要道」,用孝道來治理是「以順天下」,順天下人心。因為孝是每個人本性裡有的,當他接觸到這樣的教育很容易接受,甚至有領導者先做榜樣,他的善根就被領導者的行為給帶動出來了。順天下人心,人心接觸了都能佩服、能歸順。然後『民用和睦』,孝道教化能產生,民眾能和睦相處,而且『上下無怨』。這裡講「上下臣人,和睦無怨」,代表上下階層之間,就是不管是有身分的,還是普通的人,他們上下階層之間都不會有什麼怨懟。「民用和睦」,上下沒有互相的埋怨,至德要道起到這樣的效果。接著講到:

  【汝知之乎。】

  孔子問曾子,你知道這個至德要道是什麼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這一句裡面提到的是一個禮,『避席』是一個禮節。「師有問」,老師問他問題了,「避席起答」就是他起身來回答老師的提問,這是一個禮節。《孝經》裡講「禮者,敬而已矣」,他因為對老師恭敬,老師問他問題,他不會坐著回答。有恭敬心的話,大家去體會一下,這些動作很自然。比方說我們今天坐在教室裡面,像我那時候教書教三十多個學生,今天我站在講台上問同學問題,同學坐在椅上這樣回答我就有點怪怪的,他站起來答。有時候學生很恭敬,他回答完,你不給他一些回應,他還一直站在那,我們說先坐下。當時候這種起身應該是把身子立起來,因為他是跪坐,應該是立起來,然後回答老師。『參不敏』,「不敏」就是不夠聰明,所以還不能知道這個至德要道。這裡的「敏」它註的是「達也」,代表曾子說他還不能通達,所以還不足知這個至德要道之意。

  接著孔子講到,這個至德要道是什麼?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

  至德要道是孝道,它是所有道德品性的根本。註解當中講的,「人之行莫大於孝,故為德本」。我們現在俗話說的「百善孝為先」,代表孝是百善之首;而且我們進一步觀察,孝心開了,百善就能開,所以它是「德本」。地藏菩薩表孝親尊師。菩薩的法名「地藏」,心地寶藏怎麼開發?孝親尊師。《無量壽經》說「當孝於佛,常念師恩」,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所以這個孝確實是德本。我們去感受感受,我們祖先將一個人的德行總結成八個綱目,有兩個說法,把它加起來是十二個德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基本上所有的德的綱應該就在十二個德目裡面,孝是德之本。

  我們想一想,悌從哪裡來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忠,《孝經》講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包含「入則孝」的經文,「親所好,力為具」,盡力去做。父母希望我們好好學習,我們不虛度光陰;父母希望我們好好效法老和尚,我們就勇猛精進效法。「力為具」,這個宗旨,「盡己之謂忠」,盡力了。所以在行孝的過程,盡心盡力的忠心就從孝的落實當中開發出來。信,「父母命,行勿懶」,答應父母的事情不能拖,要守信。禮,「父母呼,應勿緩」,不能怠慢自己的父母。「父母教,須敬聽」,要恭敬。「父母責,須順承」,禮敬。義,很有道義、很有情義,「喪三年,常悲咽」,這種情義很深。就像王裒,二十四孝之一,他對母親的感恩。母親都去世了,他母親生前最怕雷聲,結果一打雷,應該他就住在母親的墓旁邊,趕緊衝出來到墓前,「母親,有兒子在,你別害怕」。「事死者,如事生」,這個情義很深。廉,廉潔的心從哪裡出來?「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哪有還藏個東西自己吃,不先給父母的?恥,恥心,從孝當中,「德有傷,貽親羞」。所以有時候傳統文化教育的孩子,只要一聽到「你們怎麼這麼沒有家教」,不敢再造次。一提到沒家教,覺得羞辱自己的父母,趕緊收斂了,恥心。

  仁,兩個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這一顆心從哪裡啟發出來的?「冬則溫,夏則凊」。黃香溫席,「香九齡,能溫席」,母親去世只剩下父親了,替父親考慮得很細致,夏天怕太熱睡不著,把床搧涼了;冬天又很冷,下雪,先把被窩溫熱了再請父親睡覺。人真的可以考慮父母考慮得這麼細致的,他內化以後不管幹哪一行,絕對有成就。因為任何一行都是為人服務,他都能像黃香這種考慮得這麼細致,一定得到他領導的信任,甚至於是他所服務的人群的信任。愛,我們剛剛舉到漢文帝,「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對母親的愛很深。和,和氣,你看《孝經》裡面講,「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勸父母不是等父母有很大的錯誤,有一點小錯誤、有一點徵兆了趕緊要護念父母。見父母的態度不是很接受,不能硬勸,還是恭敬。「勞而不怨」,心裡面都是父母的恩德,沒有裝其他的東西,一心想為父母好,就抓時機點,很和氣的勸父母。「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用跟父母的這個態度去對待別人就和了,「和顏愛語,勸諭策進」。平,這個心隨時是平的,不會起情緒。《弟子規》說「號泣隨,撻無怨」,父母不能理解,可能又動了脾氣,還打我們,都不埋怨。能修養到這樣,那你跟任何人都不會衝突。尤其我們昨天還提到了《梵網經》講,「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以今天親戚朋友有什麼情緒對我們,我們一想到我學大乘佛法,「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那個念頭一轉,你煩惱就沒有了。

  二祖慧可見到達摩祖師,他也很虔誠,跪了三天。達摩祖師回應他,「你跪那麼久,一定有所求」。「我求大師幫我安心。」達摩祖師說,「將心拿來,老僧幫你安」。慧可大師一找,找不到這個不安的心。達摩祖師說,「我幫你安好了」。你找不到,它是真的嗎?真的是不變的才是真的,恆常不變的叫真的,剎那變化的是假的。既然是假的,它怎麼可能障礙自己?所以我們要「觀賊無能」,知道這個煩惱賊、這個妄心不是真的,它是虛的,你把正念一提起來它就沒了。就好像賊要爬牆,要進你們家,你是主人,你要做主,桌子一拍,他就嚇得掉下去了。所以《了凡四訓》說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我們面對一切境界能提起「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基本上沒什麼煩惱了。你真的相信這個真相,那佛法管用;你真的肯提起這個教誨,用宇宙人生的真相來思惟,煩惱就污染不上。所以『夫孝,德之本也』,這個八德也是從孝流出來的。

  【教之所由生也。】

  教育從教孝而生。《說文解字》講這個教育,「教,上所施下所孝;育,養子使作善也」。育是養子使作善,那請問善要先教什麼?當然是百善孝為先。所以辦教育從孝開始,它是大根大本。成德很慚愧,《孝經》我從小到大也沒讀過,連開始教書了也還沒讀過。常常聽老和尚說孝道很重要,結果有一天讀了《孝經》,讀到這句「教之所由生也」,高興得不行。為什麼?我們在教書,終於找到大根大本了。我假如不明白這一句,我搞教育搞了一輩子,可能搞成本末倒置的教育。明白這一點,可能還不至於誤人子弟。我曾經遇到有一個教育界的人,我們在談論的時候,他說現在的教育急功近利、捨本逐末。教育的本,「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可是我們現在把才能、錢財都擺在前面,把德行、把孝道擺後面去了,這個教育就顛倒了。「法者,萬世生靈之眼目」,法就是經典,開眾生的智慧;沒有經典,是非善惡、本末先後他不能判斷。所以孝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接著孔子說:

  【複坐。吾語汝。】

  孔子也很柔軟,開了最重要的兩句,讓他先坐下,因為「曾參起對,故使複坐」。我來告訴你,慢慢給你講,當然孝道的含義、範圍是很廣的,從基本談起。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註解當中說到,「父母全而生之,己當全而歸之,故不敢毀傷」。愛惜這個身體,從一根頭髮、一點點皮膚,這畢竟都是父母親生給我的,包含養育我們的,我們才有現在這個健康的身體。沒有父母的生育養育,我們不可能還能夠在這個天地之間。在《詩經》當中有一首〈蓼莪〉。我們翻到《群書治要中修齊治平的智慧》一百零三句,八十一頁,一百零三句,是在「齊家.乙.孝悌傳家」這個部分。《詩經》這一篇,我們剛剛談到王裒,他也從事教學。因為他的父親被晉文帝所殺,所以他終生不出來當官,所謂父仇不共戴天。他跟學生講這篇〈蓼莪〉,每一次講,眼淚就止不住的流,後來他的學生都不敢讓他講這一篇文章了。他有一次在母親墓前流淚,結果淚水剛好滴在墓旁的松樹上,結果這個松樹為之枯萎。萬物其實都是有感情的,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所以人的至孝感動不止是動物,甚至是植物都會被感動。

  這一篇我們看,一開始,「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一開始講到了那片長長的莪蒿,他遠遠的看以為是莪蒿,原來不是莪蒿,是青蒿。為什麼看錯?因為心中充滿憂思,想念父母,竟把青蒿都看錯了。人在很思念自己的親人的時候,確實都會有這種情況出現。我可憐的父母,「哀哀父母」,生育我、養育我,「生我劬勞」,很勞苦、憔悴。「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我們讀著這個句子,想想我們自己成長,有可能二三歲、三四歲的,我們記憶不是很深。諸位同學,你們長記性從幾歲開始?我自己的感覺差不多五、六歲的時候。我到幼兒園去應該是五、六歲,還記得,那個時候同學長什麼樣子還有點印象,可是看四歲以前家裡那些照片就有點記不得了。你們都記得從幾歲開始?差不多吧!有沒有從三歲就開始有記性了?我們觀察一、二歲的小孩,你看他在父母的身邊,比方說他稍微走遠一點,一看到不認識的人,他馬上的動作是什麼?馬上走回來,摸著爸爸、摸著媽媽,他是依靠著父母。有時候可能父母離開一下,然後走回來了,那孩子走路還不穩,還搖搖晃晃的,過去抱著爸爸、抱著媽媽。你看他那個表情,好像還很滿足,就好像他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真的,我們在這種年齡,父母就是我們最重要的依靠,所以「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因為父母不在了,行走在外,「啣恤」是心中悲痛;回到家裡房屋空曠,再也見不到父母,這個家的感覺都沒有了。這個在我們自身都能有一點,有這個感覺,你看像我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輩的,外公在、外婆在,你看回娘家,多少子孫聚在那;外公外婆不在了,回家的感覺又不一樣,很不一樣。有媽在的地方就是家,父母不在了,走進去,那是內心這種惆悵。

  接著經文講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這個短短的幾句話,其實就敘述了我們成長的很多情景。父親生下了我,母親養育了我,「拊我畜我」,拊是撫育;畜我,疼愛我、長養我、教育我。這個教育,我相信父母教育我們的影像,大家現在應該都能回想起來。像我父親,我犯了比較嚴重的錯,我現在都能想起當時候那個情境,很嚴肅的告訴我的錯誤在哪裡。有時候太嚴重了,拿了一根棍子,但從來沒有用過,也是捨不得打。當然我相信也是看我們的態度,看我們是有受教的態度,還不至於要動棍子,所以父親還沒有動過棍子打過我。但是可以感覺,我們犯錯,父親的心比我們著急,可以感覺到那個心。父親講了什麼,說實在不是很記得,但那個心境,當兒子是可以感受到。我記得母親事後還跟我說,你爸爸跟你講這些道理你懂不懂?我說懂。有時候父母子女之間不一定是用言語的,當然,確實父親講的也都聽得懂了。尤其印象最深的,重複不少次,提醒我要自愛,要自己愛護自己,不能糟蹋自己。所以「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這個「顧」是反覆顧看,「復我」是掛念。我們出門在外求學,有時候出門,甚至也有父親都不願意到機場去的,他怕在那種情境,自己控制不住情感。「出入腹我」,出入都懷抱著我,可能我要出門了,父母抱一下我們,我們再出去。父母這些關愛,甚至是這些肢體語言,對我們生命的成長,甚至是人格的建立,都是決定性的影響。因為他們的愛是這麼的安定、這麼的無私,讓我們成長沒有恐懼、沒有擔憂,好像天塌下來不怕,有父母在。像我自己也覺得有兩個姐姐在,家人給自己的那種安定力量是很大、很無形的。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想要報答父母含辛茹苦拉扯我們長大的深恩,父母不在了沒有機會,子欲養而親不待,感嘆這樣的情況。蒼天吶!蒼天吶!我心常常憶念著父母,悲痛至極沒有停止的時候。所以不要留下這樣的人生遺憾。當然佛法是圓融的教法,我們真的有這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學了佛可以彌補,可以轉。化悲痛為力量,去行菩薩道,把這個遺憾轉成去照顧更多的父母、眾生。你這個心境一轉,真做到了,你這一生會成道。一人得道,九祖升天,也不遺憾了,父母因為你,甚至於從惡道超拔上去了,你還可以到天上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為母說法。諸位同學,大家往生極樂世界了,你是阿惟越致菩薩,生生世世的父母在哪,你都可以去給他們宣說淨土法門,「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你都有能力去護持他們。這是講到我們「父母全而生之」,生之是在成長過程的養育。所以「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這昊天罔極也有一種意境。父母的恩比天高、比海深,報都報不完,那就從愛護好自己的身體做起,不要讓身體稍有受傷,更不能故意去損傷。所以我們昨天提到了不能熬夜,熬夜很傷身,要改過來。這是我們婉婷友(76:16)在學《孝經》之前發的一個願。發願是可貴的,你們只要是在我面前發過願,我都不會忘記,我會負責提醒。我記得我們正覺學長,他們當時在福州參加培訓,那時候是線下實體的培訓。我記得當時看的《醫道》精華,不少同學很感動。其中有一個同學,芮依然(77:15)同學,因為我們看完電影大家輪流分享,結果他就上台分享,一直在哭,邊哭邊講話。他說以前我媽媽叫我發心,我都發不出來,今天看了《醫道》很感動,很敬佩老和尚。所以他那一天就有講到,以師志為己志,來效法老和尚,願發出來。我接話說,這初發心菩薩,發菩提心不得了。

  「言多善,則莫若發廣大心。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歷劫。」發了不能讓它退,要保持,菩提心很殊勝的。有一個比丘帶著一個沙彌,年紀輕輕的沙彌,他應該是屬於老師的身分。結果這個沙彌就幫這個比丘背包包,包袱背著,這個沙彌走在後面。行菩薩道非常的難得,救苦救難,他想著我應該效法菩薩。這個比丘他已經證阿羅漢了,所以當這個沙彌起了這個念,他趕緊把那個包包拿過來,「你走前面,你走前面」。這個沙彌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不過比丘這麼交代,他就照做了,這個沙彌就走在前面。走啊走啊,他觀心無常,他又另外在想,「行菩薩道不簡單,會遇到很多考驗」。就像舍利弗,聽佛陀講大乘菩薩的行誼,他就發大乘心。一發心,天帝知道了就考他,就變成一個小孩哭哭啼啼的。他剛發了大乘心,所以小孩哭哭啼啼的,「我的母親病得好重,快救不了了,聽說要人的眼睛做藥引才治得好」。舍利弗剛發完大乘菩薩心,一聽,把眼睛挖下來,「趕快去救你母親」。結果這個小孩說,「你別那麼急,我媽媽要的是你另外一隻眼,你挖錯了」。他一聽,又把另外一隻眼睛挖下來,結果這個小孩聞一聞臭臭的,把它扔在地上走了。舍利弗一看,眾生太難度了,菩提心又退回去了。所以李炳南老師說,佛法我是跪著求來的,我也是跪著送出去的,這些心境都是我們的學處。所以這個沙彌發完心沒多久,自己又在那想,「這個菩薩道也不容易」。他一起這個念頭,比丘把包袱給他,「來,拿著,走後面」。結果這個沙彌就有點納悶,忍不住就問那個比丘,比丘就把這個過程告訴他了。所以菩提心發出來,在我們無盡的時空當中,就好像突然有一個光照亮天際一樣的莊嚴殊勝,你在無始劫輪迴的暗夜當中突然大放光明,這個菩提心要把它好好保持下去。所以這一分不敢毀傷的心展開來之後,「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我們的這種正念就很容易提起來,不想這麼做讓父母會擔心,讓父母會蒙羞。這個孝心一保持,諸惡莫作;以顯父母,那就眾善奉行。

  『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道的開始。說到這裡,曾子他就是我們的好榜樣。在「泰伯第八」,他在生了重病,「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因為他即將走完生命,他不會犯損害到身體的過失了。他愛護自己的身,是用這種戰戰兢兢的態度。身尚且如此,更何況自己的德行?因為身體受傷,父母可能是擔憂三天、五天;德行有損,父母會抱憾終生。所以身,「事孰為大?事親為大」,侍奉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首先是侍奉自己的父母。「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人這一生守護什麼最重要?自己的品德。「守身如執玉」,就像捧著塊玉一樣,你一不小心它滑下去,這個玉就碎了。用戰戰兢兢護自己的健康,也用戰戰兢兢護自己的品德,這是曾子的榜樣。我們再引另外一句曾子的教誨:「身也者,父母之遺體」,父精母血養育出我們這個身體,「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身體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用它能夠不恭敬嗎?

  曾子接著說:「居處不莊,非孝也」,生活起居不莊重,或者生活環境太髒亂,對身體有損,不是孝的表現。台灣整理的《青年十二守則》,應該是民國時期,整理得非常好,可以說是君子務本的註解。「忠勇為愛國之本」,你沒有忠、沒有勇怎麼愛國?「學問為濟世之本」,你沒有真實學問,你怎麼去幫助這個世間?我們自己的理都不明,做什麼事變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治國經邦,謂之學。安為定變,謂之才」,我們要學通這個治國經邦的學問,把《群書治要》學通了可以治國經邦。任何人從身心、家庭、企業團體的問題問你,你一定能幫他找出問題根源,給他好的方法去改善。其中《十二首則》裡面提到,「整潔為強身之本」。我們看環境一不好了很容易生病,比方說水災之後,就怕會有傳染病出來,水災之後環境很髒亂就損害健康。所以「居處不莊,非孝也」。

  「事君不忠,非孝也」,為國君、國家效力不忠誠,不是孝的表現。「蒞官不敬,非孝也」,勝任一方的官員不認真負責,不是孝的表現。而且這個官職也是君王所賜,要對得起領導、對得起百姓。我們看這個行孝延伸開來,照顧好身體、照顧好品德,盡好自己的職責、本分,這都是孝的具體落實。「朋友不信,非孝也」,跟朋友交往不講信用,那就會引來別人侮辱自己的父母。「戰陳無勇,非孝也」,作戰的時候沒有勇敢的精神,也不是孝的表現。在《三國演義》裡面有一個謀臣叫徐庶,當時他是輔佐劉備。結果曹操用了計謀,就找人傳話給徐庶,說把他母親抓起來了,徐庶一下慌了分寸,就趕回家裡去了。結果他回去,他母親在家,這是曹操的計謀而已。結果當地有讀書人就說了,徐庶不回去,他母親還不一定有危險;徐庶回去了,他母親必死。為什麼?因為他母親是受傳統教育的,她覺得我的兒子居然離開他的主子跑回來,這樣的事她接受不了。「戰陳無勇」,你面對危險或者面對任何情況,你都要把忠提起來,不能跑掉。所以他母親不能接受,自盡了。古代這些女子很忠貞。

  「五者不遂,災及於親,敢不敬乎?」這五個方面做不好就會損及父母的名聲,怎敢不慎重?樂正子春是曾子的學生,他有一天下堂不小心把腳扭了,幾個月在調理這個腳。後來好了,但是他的臉色一直都悶悶不樂。樂正子春的學生看了就問老師,「老師你的腳都已經好了,你怎麼這麼不歡喜?」樂正子春就提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我居然還扭了腳,這很不妥當,就有提到古代孝子的心境。我們翻到《修齊治平》九十一頁,一百一十一句,這是樂正子春談的一段話,記載在《禮記.祭義》裡面。古代孝子是「一舉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弗徑,舟而不游」,走正道,不走邪僻的捷徑,怕會有危險,有船可以乘就不涉水過河。「而不敢以先父母之遺體行為殆」,父母給我的這個身體,我不能把這個身體陷於危險的境地。「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身」,因為不會口出惡言,就不會招致別人的辱罵。所以《小兒語》裡面也有教到,打人就是打自己,罵人就是罵自己,「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所以「忿言不及於身」,不會招致別人的怒罵。這樣「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因為我們自己的言行舉止都十分謹慎小心,不會侮辱自己的名聲,也不會使父母遭到羞辱,「可謂孝矣!」

  我們能從對父母的孝再延伸到常念師恩,我們一舉足不敢忘老和尚,一出言不敢忘老和尚,做什麼事情不忘他老人家的教誨。我們做得好,人家說「這年輕人跟老和尚學,德行這麼好!」這個以顯父母、以顯師長之德行、以顯師長之教誨。我們現在諸位同學還沒有出國,明年就出國了,出國不一樣,你在國際間走,人家看到你,chinese。一舉手一投足想著代表國家的形象、民族的形象,不忘國家民族;假如你手上還拿個佛珠,不忘佛弟子的形象。出家有一個好處,你穿的衣服就代表佛教,這樣自己會比較不敢放肆。所以「德有傷,貽親羞」,這個再延伸開來,不能羞辱國家民族,不能羞辱傳統文化。所以這個孝真的延伸開來,我們一切的德行都離不開這一顆孝心。這個是「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註解講的「言能立身行此孝道」,就像我們剛剛說的,我延伸到照顧好身體。而且事君忠,蒞官盡職盡責,都盡好自己的本分,那自然名揚後世,光顯其親。「故行孝以不毀為先」,不毀傷身體為先,「揚名為後」,這個是註解。所以我們在人世間要『立身行道』,「立身」就是修身,修身養性;行大學之道、行無上道,都是遵循仁義道德、遵循經典的教誨,這叫「行道」。對社會國家有所貢獻,『揚名聲於後世』,使父母親的聲名因此光榮顯耀起來,這是孝順的終極目標,「孝之終也」。這一句,我們看留名青史的聖哲人。我們想到孟子,就會想到孟子的母親,「孟母三遷」。現在還有人要提倡把母親節定在孟母的生日,這個很有意義、很有表法。我們看范公,他成就那麼高,一定都想到他的媽媽。歐陽修寫的《瀧岡阡表》,這個文章裡面都有提到,他對國家做出貢獻,皇上封他父親官職、官爵,他母親死後封他的母親,甚至於是封他的祖上,以顯父母、以顯祖先。包含周公,周公的孝道也是做得讓我們非常敬佩。在《聖治章第九》,「昔者,周公郊祀后稷」,后稷是周朝的始祖,「以配天」。「宗祀」,宗廟祭祀的時候,「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看把自己的始祖、自己的父親推崇到極點了,感動所有的諸侯。「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周公是做得很圓滿,以顯父母。

  我們很熟悉的司馬遷先生,他能寫下《史記》這部巨作。這個歷史是由《史記》開始的,後世都是效法《史記》。他的父親司馬談臨終的時候也是交代他,因為他父親也是史官,不能完成這個巨作,託付於他。他是讀書人,古代說「士可殺不可辱」,結果司馬遷因為李陵事件被判宮刑,這個對讀書人來講是莫大的恥辱了,但是他忍辱負重把《史記》給完成了,這個也是以顯父母。在歷史當中也有女性「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當然這個例子就很多了。你看歷代皇后當得很成功的,她也讓她的家庭教育彰顯了,這都是以顯父母。像漢光武帝後來封的皇后,陰皇后,她也是以顯父母;而且他們的祖德很厚,好像後代有兩個都當到皇后。最近有一個節目拍得很用心,叫《典籍裡的中國》,有一集是專門講《漢書》的。《漢書》的作者是班固,還有班昭,因為她的兄長還沒有完成,是她接續的。而且她父親也是史官,班彪,寄託於孩子,他們兄妹不負父親所託,完成了這一部斷代史,第一部斷代史,西漢的斷代史《漢書》。這都是「以顯父母,孝之忠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註解就講了,「言行孝以事親為始」,為開始,「事君為中」。當然這個「事君」,廣義的來講就是在職位當中能為長官、領導、為人民、為社會大眾盡忠職守。『中於事君』,其實各行各業都應該忠於自己的領導,還有服務的人民也好、大眾也好。「忠孝道著」,忠孝都能盡力去實踐,「乃能揚名榮親,故曰終於立身也」。忠孝能夠徹底去落實,能夠成就自己的道德學問,當然他所做的事也會得到社會國家的肯定。所以光榮顯耀父母的聲名,『終於立身』,這是孝的終極目標。

  【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詩經》分風、雅、頌,風有十五國風,雅有《大雅》、《小雅》,還有頌,頌分《周頌》、《魯頌》、《商頌》三個部分。這是屬於《大雅.文王》這一篇裡面提到。『無念爾祖』,「無念」就是無不念,就是時時要念著祖先。這一首詩的背景,應該是周公對成王敘述到自己父親(也是成王的爺爺)的德行,念著文王之德,要效法自己的爺爺,所以要念著自己爺爺的道德品性。『聿修厥德』,「聿」是述也。我們要盡孝,《中庸》當中也指導我們,「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所以一個成語叫「繼志述事」,其實就是要把祖先的德行傳承下去,甚至要把祖先的事業發揚光大。「聿修厥德」,厥是其。這一句話的意義、義理就是「義取恆念先祖,述修其德」,還不忘祖先的德行風範,時時念著效法他們,然後我們說光宗耀祖,把他們的事業再發揚光大,還要繼承、要發揚。所以大家查查自己的族譜,你們祖上有哪些留名青史的聖哲人?我們身上有他們的DNA,要把他們繼承下來。談到這裡,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成德也是文王的後代,所以這一篇我們也得「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宜鑒於殷,駿命不易」,就是這首詩出來的,所以我們要「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對自己的祖上要有這個態度,我們延伸到面對傳統文化、面對佛法的承傳,我們也要有這樣的心境。我們要念著本師釋迦牟尼佛,念著歷代這些祖師,我們要聿修厥德,要通過我們把佛法再復興起來。我們這一、二代人剛好遇到正法到谷底了,不識佛是何人、法是何義、僧是何名,「衰殘至此,殆不忍言!」「要頓忘鄙陋,忽發大心」,來弘揚傳統文化、弘揚佛法。

  好,今天時間到了,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